《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二)》。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进行课后反思六方面进行下面的说课。

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搭配(二)》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例2。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中学习了搭配(一)已经有一点初步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所以,这节课重在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难点:有序搭配。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展示、交流、优化等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法:利用直观教学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共涉计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学生熟悉的小红帽这首歌中的情境去给外婆送蛋糕,引出怎样搭配早餐?通过摆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搭配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搭配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接触搭配问题这一章节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导入新课环节,我试图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总体来说,这一环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搭配(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搭配衣服或选择不同组合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搭配问题的奥秘。
举例:
-难点解释:在讲解三个及以上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此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从3个不同颜色的小球中取出2个,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来解释排列和组合的区别。排列答案是6种(RGB, GRB, BGR, BRG, GBR, RBG),而组合答案是3种(RG, RB, GB),因为组合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们可以用实际物品或卡片来模拟搭配过程,演示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搭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觉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搭配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我也将采用合作研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其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

四、说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导入新知: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引导,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探究新知: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掌握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

3、总结归纳: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4、拓展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排列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5、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搭配(二)稍复杂的排列问题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有序排列的个数为A(n,m)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无序排列的个数为C(n,m)六、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排列组合的概念和相关知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合作研究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我还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致力于将知识点通过小活动串联起来,希望能够实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玩中研究,在实践中体验。

我采用了课标要求的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首先,我通过一个小活动——___开皮箱密码锁的情境——来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围绕1、3、5组成两位数这个简单数字排列问题展开。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研究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

《第八单元----搭配(二)》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

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情测试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会采用非常直观的画图法或是文字描述法来解决。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精品文档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搭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1 / 7精品文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一)心理特征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

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2 / 7精品文档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配(二)——例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10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连一连、写一些、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分类、排列、有序、数形结合及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搭配,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数字卡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㈠温习旧知呈现素材: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方法一:摆数字卡片方法二:表格呈现方法三:连线1 2 32 3 1 3 1 2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按照有序思考的方法进行寻找,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找出记忆中用分类、有序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有序思考的价值,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㈡探究新知1、呈现素材,组织探究课件呈现素材:例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课件呈现活动要求:①想一想,这个问题和二年级解决过的问题不一样的地方?②写一写,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先独立思考、完成,再与同桌交流。

直接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师:多了一个数字0,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不同:数字0不能写在十位上。

相同:方法和二年级上册时学习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

在已有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交流,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再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

当每个学生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就不会只是听众,并且通过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入、全面。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搭配(二)》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搭配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简单的搭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搭配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搭配的方法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搭配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衣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搭配的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搭配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搭配的方法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并运用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中。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搭配方法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简单的搭配,掌握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3.能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渗透符号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发现探索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手段记录搭配方法,体会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衣服图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美羊羊)美羊羊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她却不知道该选哪套衣服。

大家能帮帮她吗?1.都有哪些衣服呢?生:她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

师:牛仔上衣、T恤称作上装,红裙、裤子、黄裙称作下装。

几件上装?几件下装?生齐答:2件上装,3件下装。

2.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配在一起穿,算一种穿法。

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二.问题探究,感悟有序,体会符号的简洁(一)操作感悟,自主搭配(1)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衣服图片,两人一组亲自动手摆一摆,看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在操作前,请看小组合作的要求:1.两人合作,动手搭配并做好记录。

2.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呢?3.思考:怎样进行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师巡视,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摆图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谁来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3)揭示课题师:大家有不同的想法。

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有挺大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和美羊羊一起来探究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搭配)(学生齐读课题)(二).问题探究,感悟有序(1)写一写、画一画:刚才我们搭配时,用的是衣服图片,如果没有,你该怎样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大家呢?你准备用什么表示上装,用什么表示下装?用什么方法将所有搭配表示出来?出示要求:在作业纸上把你的搭配方法写一写、画一画。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搭配的概念,能够用符号表示搭配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搭配的定义:搭配是指从两个或多个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的过程。

2. 搭配的种类:分为有序搭配和无序搭配。

3. 搭配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如A→B,表示A与B的搭配关系。

4. 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搭配、饮食搭配、学习用品搭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搭配的概念,掌握搭配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搭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区分有序搭配和无序搭配,能够用符号表示搭配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搭配实例图片等。

2. 学具:搭配卡片、搭配练习题、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搭配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搭配的定义、种类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搭配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搭配实例,让学生体会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搭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搭配(二)》2. 内容:搭配的定义搭配的种类(有序搭配、无序搭配)搭配的表示方法(符号“→”)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搭配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拓展练习:寻找生活中的搭配实例,用符号表示搭配关系,并简要说明搭配的合理性。

3. 创新实践:设计一个搭配方案,如服装搭配、饮食搭配等,并解释搭配的原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单元教材分析与课时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单元教材分析与课时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数学广角—搭配(二)
教材分析
教材课时建议
1.单元学习目标
(1) 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 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单元学习时间约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稍复杂的排列问题…………………………………………………1课时
搭配问题……………………………………………………………1课时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1课时已学过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课时内容后续学习内容年级
学期
主要内容二上非0的3个数字组合两位数
(简单的排列)
3个数字任选两个数求和
(简单的组合) 1.稍复杂的排列问题2.搭配问题(分步乘法计算原理)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打好基础。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配-排列问题●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1页例1及做一做。

在二年级上册探索非0的3个数字组合两位数的基础上,本课时继续教学排列问题,这是用4个数字(含0)组成两位数的问题。

教材通过两名学生探索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有序和全面性,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方法。

●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自主探索,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全面性,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能有序全面地找出稍复杂事物的排列情况。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难点能有序全面地找出稍复杂事物的排列情况。

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教具学具实施资源:《排列问题》教学课件●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温故知新(1)你能用1、3、5、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二、课堂设计1.课堂导入我们用3个数字组成了6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那么用4个不同的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呢?2.问题探究(1)你能用1、3、5、7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请认真思考一下,并独立完成。

(2)搜集学生作品展示,师生交流。

展示层次:①无序且不全,有漏掉的②无序但写全了③有序且全面提问: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小作者,你是怎么想的?根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好在哪里?(3)引导学生梳理出不同的方法。

①确定十位法:十个十个十个十个1 3 3 1 5 1 7 11 5 3 5 5 3 7 31 7 3 7 5 7 7 5十位为1的有3个数,十位为3的有3个数,十位为5的有3个数,十位为7的有3个数,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②交换位置法按顺序选出两个数交换位置,得到两个两位数,依次类推。

(4)试一试。

你能用0、1、3、5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①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同样是4个数字,还能写出12个两位数吗?的确,0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刚才的结论,因为它比较特殊,不能放在最高位上。

部编三下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部编三下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教学有关搭配的知识,教材上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4个数字(含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教学稍复杂的排列问题;例2,通过两件上衣、三件下装的搭配,教学分步乘法计算原理;例3,通过求4支球队的比赛(每两个队赛一场即单循环)次数,教学组合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本单元的学习与以往相比就更加系统全面,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例1,与二年级相比,不仅元素(排列的数字)要多1个,而且增加的是0这个特殊的元素;例2的数据也由原来的两件上衣与两件下装变成两件上衣与三件下装;例3与二年级相比,素材不同,而且多了一个元素。

另外,在二年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而本单元则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寻找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时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编排特点1.广泛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易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排列与组合是组合数学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码和体育比赛中场次的设定等,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所以,本单元的教材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提供活泼的材料与环境。

小学数学_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悉更加有难度的搭配问题,学会化具体为抽象,进一步了解搭配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连线或实物操作的动手过程,让学生体会组合的特点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实物组合方法。

突破方法:讲解演示,实践感知。

难点: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者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突破方法: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教法与学法教法:课件演示和教师示范。

学法:小组讨论和实践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准备好以下学具:1、数学课本、本子和笔。

2、衣服道具本书例题好,让我们一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研究生活中的衣服搭配。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教材第102页例2。

学生读题,回答老师:总共有几件衣服?上装多少件?下装多少件?学生回答: 总共有5件衣服,上装2件,下装3件。

提醒学生注意条件:每次上装和下装均只能穿1件。

那么我们们怎么搭配呢?提醒生可以先画图,再一搭配。

那么我们是画实物还是将其抽象化用简易符号代替呢?我们可以采用哪些符号?O表示上装,口表示下装。

板书:每件上装可以配3件夏装,所以总共是6种搭配方法。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符号代替呢?学生回答;可以用字母代替。

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进行搭配。

A1 A2B1 B2 B3小结:可以将实物抽象为字母来进行搭配,这样比较简单直观。

三、巩固练习1、数村第102页“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推导进步感受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顺序的特点。

2、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2题。

早餐营养搭配,提醒学生注意条件: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择1种。

然后用字母或者符号代替各类早餐简化搭配。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四、课后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O表示上装,口表示下装。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衣服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同学们,童童要去参加演讲比赛。

可是,童童遇到了麻烦事,她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怎么样穿搭配才好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童童吗?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你会建议童童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1.摆一摆,说一说。

(1)学生利用学具图片动手摆一摆,完成任务后在小组中跟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合作交流。

)2)集体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

(3)比较出现的不同方法,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搭配的好处。

先让没有顺序、任意搭配的学生展示,发现有遗漏和重复的现象。

再展示其他两种方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搭配方案呢?为什么这么肯定?搭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才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1) 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 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4)选择一种搭配方法再来摆一摆,并和同伴说一说,进一步体验按顺序搭配的好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探究新知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学生读题,回答教师:总共有几件衣服?上装多少件?下装多少件? 预设:总共有5件衣服,上装2件,下装3件。 提醒学生注意条件:每次上装和下装均只能穿1件。
那么我们怎么搭配呢? 提醒学生可以画图,再一一搭配。 那么我们是画实物还是将其抽象化用简易符号代替呢?我们可以采用哪 些符号? ○表示上装,□表示下装。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 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五、说教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通过现场调查学生对“吃鱼和吃 肉”的喜欢情况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根据学生名单获得生活中的数 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教学问题,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主动参加学习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不怕辣” 让学生根据理解排一排有哪些不同的排法?再读一读。
A1、 A2
B1、 B2、
B3
板块三、课堂练习 1.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 一束鲜花和一个 蛋糕,有( )种搭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 一束鲜花、一个 蛋糕和一张生日贺卡,有( )种搭配方法。 小组内讨论,派代表发言,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注重训练学生对搭配问题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教学有关搭配的知识,教材上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4个数字(含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教学稍复杂的排列问题;例2,通过两件上衣、三件下装的搭配,教学分步乘法计算原理;例3,通过求4支球队的比赛(每两个队赛一场即单循环)次数,教学组合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本单元的学习与以往相比就更加系统全面,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例1,与二年级相比,不仅元素(排列的数字)要多1个,而且增加的是0这个特殊的元素;例2的数据也由原来的两件上衣与两件下装变成两件上衣与三件下装;例3与二年级相比,素材不同,而且多了一个元素。

另外,在二年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而本单元则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寻找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时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编排特点
1.广泛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易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排列与组合是组合数学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码和体育比赛中场次的设定等,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所以,本单元的教材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提供活泼的材料与环境。


组两位数、衣服搭配、打电话、求比赛场次、照相、取硬币、选图书等,都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有些内容在二年级上册已出现过(如组两位数、衣服搭配、送图书、付钱等)。

教材选取这些学生熟悉的内容,易于学生把握问题结构,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和思考,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数形结合,用符号化的呈现形式凸显有序、全面的思考方法。

本单元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理解与掌握还是有一难度,而且学生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基本还停留在二年级具体操作的层面上。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直观图示把抽象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突出了有序、全面的思考过程,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此阶段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便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

3.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等活动,获得对抽象的数学方法的体会和理解。

本单元的3个例题都呈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体现了数形结合、符号化、分类讨论、有序等数学思想。

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

教材呈现了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如例1固定十位数按顺序写一写)、画一画(如例2用画图形表示搭配)、连一连(如例3用连线找出有多少种比赛情况)等活动,学习如何展示思维过程和思考结果。

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会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结果,体会并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方法。

另一方面,在学生活动中体会有序、全面思考的分类讨论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例1“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先写1再写3、5;十位上写1后,个位上可以依次写0、3、5,体现从最小的数字有序思考的方法。

又如,例3连线后再将每一种组合按一定顺序标序号,突出有序、全面的思考方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