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我国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但在职场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症结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对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的分析。
一、现状分析1.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就业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职场。
2.女性就业面临挑战尽管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但她们在职场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部分企业对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存在歧视,晋升机会相对较少。
女性在职场上经常受到性别歧视,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女性在职业发展中还会面临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难题。
3.女性职业发展存在差异在职业选择方面,女性往往更倾向于从事文秘、营销、客服等工作,而在科技、金融等行业中的比例较低。
这种职业选择的差异也导致了女性职业发展的差异性。
二、问题症结1.社会性别偏见我国社会存在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种观念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2.企业用工观念落后部分企业的用工观念还相对落后,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仍然存在着对女性晋升机会的歧视和薪资待遇不平等的现象。
3.家庭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家庭对女性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家庭中,女性通常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子女抚养责任,这会影响到她们在职场的专注度和发展空间。
三、对策措施1.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改变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
教育应该教导学生男女平等,女性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发展空间。
2.加强企业性别平等意识企业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意识建设,制定公平的晋升机制和薪酬政策,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消除性别歧视。
3.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加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女性平等就业歧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女性平等就业歧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逐年提高,女性就业的普及程度也与日俱增。
然而,在职场中,女性依然常常面临着歧视和不公。
本文将分析女性平等就业歧视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 薪酬差异尽管受到法律保护,但女性在工资、薪酬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女性的平均工资与男性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同等学历、同等岗位的情况下,男性的薪资普遍比女性高。
2. 晋升难度大由于女性生育和家庭责任等原因,女性往往更难于得到晋升机会。
即便是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达到了相应的能力和资格,面对晋升时往往仍会被所谓的“玻璃天花板”阻止前进。
3. 岗位分布不均女性在职场中很难得到高技能、高薪水、高地位等等职位。
这与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划分有关,社会更认为女性更适合从事一些文职类型工作,而技术性工作和管理型工作更适合男性。
1. 性别划分社会中依然存在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家庭主妇,照顾家庭、照顾孩子,更容易受到性别划分的影响。
2. 社会与法律制度一些社会与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往往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受到限制和阻碍。
比如,在婚姻中,还存在一些福利分配不均的情况,这就使得许多女性不得不放弃工作,而专注于家庭的生活。
3. 女性自身原因对于女性来说,个人背景、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职业定位等都将对其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4. 公司制度一些公司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待遇和福利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女性晋升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 这就使得女性更难于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女性平等就业歧视问题在社会中仍然存在。
如果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制度、社会观念、个人素质和公司制度等各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女性在职场中的平等和公正。
中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调研报告分析
中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调研报告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但是,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对中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
一、女性在就业中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女性的就业人数和工资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尽管中国已经颁布了不少反歧视劳动法律和制度,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仍会遇到许多歧视性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招聘歧视:许多企业会在招聘信息中显示“只招男性”或者“要求男性优先”,而对于女性的要求却通常要求外表好看、“娇小玲珑”等等的不相关要求,这显然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
(2)薪资差别:事实上,男女在职业上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所存在的差异也是非常的显著。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同样的工作,女性往往会得到更少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同一职业中,女性的晋升机会也更少,因此也很难获得更高的薪水。
(3)工作安排: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们会在生育期间需要休假,而工作安排的不良会导致女性失去工作机会,进而退回家庭,进一步限制了女性的自我发展和获得职业机会的机会。
(4)职业发展: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会被限制在某些行业和职位中,很难得到提升和发展。
即便是女性在某些行业中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和才能,也极难得到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尽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增加了对女性就业机会和发展的需求,但是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形成原因仍然很多,如果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其根源问题,就很难取得显著的改善。
(1)社会观念的落后: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女性平等的概念和实践,但是很多人仍旧沿袭着传统的思路,并要求女性必须“守规矩”,否则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同时,还有一些人支持所谓的“男尊女卑”社会结构,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名称,和女性就业歧视是本质上的一致的。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尽管我国女性就业率相对较高,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女性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在许多行业和企业中,女性依然面临着性别歧视问题。
一些企业对女性员工的晋升机会和薪酬待遇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存在对女性性别的歧视。
这给女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家庭责任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中,女性被认为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和负担者。
许多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难以取得平衡,尤其是在怀孕、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女性不得不选择放弃事业,这导致了女性职业发展的断档和停滞。
3.职业选择局限由于一些职业对体力、技术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女性在某些行业和岗位上面临着一定的局限。
一些女性在职业选择上过于传统,倾向于选择一些传统女性职业,而忽视了一些潜在的发展机会。
4.社会支持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女性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女性仍然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特别是在职业发展、职业技能提升和职场挑战方面,女性往往缺乏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二、对策建议1.加强性别平等教育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学校和企业可以加强对性别歧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关注,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树立。
2.建立家庭支持体系政府和企业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支持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家庭照顾服务和资源。
可以加大对家庭照顾者的社会保障支持,鼓励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的需要。
3.促进职业发展机会均等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对女性职业发展机会的监督和保障,确保女性在招聘、晋升和薪酬方面的平等权利。
还可以加大对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女性在职业选择上敢于尝试和创新。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女性就业的支持力度,在职业发展、职业技能提升、职场挑战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女性在就业领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个体的职业发展,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问题。
对于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女性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1. 性别歧视在我国的劳动市场中,女性面临着来自雇主和同事的性别歧视。
一些雇主认为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不如男性,因此在招聘和晋升方面存在偏见。
一些男性同事也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导致女性在职场上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力。
2. 职业选择受限由于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一些行业对女性的门槛较高,仍存在对女性从业的限制。
一些技术类和工程类职业更多地被男性占据,而一些服务型和销售型职业则更多地向女性聚集,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分工不均。
3. 家庭责任重相比男性,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一方面是在职场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获得认可和晋升,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顾家庭的责任,这给女性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1. 加强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性别平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的性别平等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性别歧视问题。
2. 改变社会观念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消除对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
从儿童教育入手,培养孩子们的性别平等意识,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
3. 提供平等的职场环境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职场环境,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通过员工培训和教育,关注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支持。
4. 促进家庭责任的分享建立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鼓励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庭责任。
通过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男性参与家庭生活,减轻女性的家庭负担,让女性在职场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事业。
5. 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在教育和职场发展方面,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机会。
通过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她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的平等和多样性。
论女性就业歧视现状及其保护
2、薪资不平等
尽管法律规定了男女同工同酬,但实际操作中,女性往往面临薪资不平等的 问题。同等职位和贡献下,女性员工获得的薪资和福利通常低于男性员工,这是 一种不公平现象。
3、职业晋升障碍
在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中,女性往往面临晋升的障碍。部分雇主可能认为女 性在管理职位上缺乏领导力或不够果断,这使得女性在晋升过程中的机会少于男 性。
二、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女性就 业
1、完善法律法规
为保障女性权益,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性 别歧视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企业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 注重性别平等。
2、提高女性自身素质
女性自身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只有当 女性具备与男性同等甚至更高的专业能力时,才能在职场中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2、国内外女性就业歧视现状的 对比分析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中国 的《反就业歧视法》虽然已经出台,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力度还需加强。反观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他们在反就业歧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机制,值得借鉴。
其次,中国社会对女性参与就业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传统观念的影响仍 然存在。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导致女性 在就业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更加严重。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 女性参与就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男性,这得益于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女性权益的 重视。
背景
女性就业歧视是指在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中,对女性求职者或员工进行 不公平对待的现象。这种歧视不仅表现在显性歧视(如拒绝聘用或晋升女性)上, 还表现在隐性歧视(如对女性的工资待遇低于男性)。女性就业歧视不仅损害了 女性的正当权益,还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女性就业歧视 的改进对于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歧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应对
性别歧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应对性别歧视是指对于不同性别的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进行不公平对待和歧视。
在中国社会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职场中,妇女晋升空间有限,很少能够达到高级职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企业高级管理层中女性只占有30%左右,而且这个比例在近年来基本没有增长。
同时,女性在职场中遭遇到的性别歧视也非常普遍。
例如,女性在与男性同等条件竞争时,往往会遭遇到薪资不公平的待遇。
另外,中国的家庭中还存在着对于男女角色的刻板印象和分工。
传统上,男性被期望在经济收入和家庭支持方面承担更重的责任,而女性则被期望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子育责任。
这种分工不仅限制了女性个人的发展,还使得性别歧视的问题更加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性别平等教育,特别是针对年轻一代。
学校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价值观。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和培养。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树立起一个平等和尊重的社会价值观。
其次,要加强对性别歧视的监管和惩罚。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并对性别歧视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女性能够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女性的就业培训和支持。
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项目,帮助女性提高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机会,鼓励女性创业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最后,我们也要继续加强女性权益保护组织的力量。
这些组织可以帮助女性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为她们提供支持和资源。
同时,通过这些组织的努力,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总而言之,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女性平等就业歧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女性平等就业歧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女性平等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女性就业机会的政策,但是女性平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并且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现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现状分析1. 教育歧视尽管我们的国家一直在推动男女平等教育,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传统意识较为浓厚的地区,依然存在对女性学习的歧视。
女性在家里面临的教育压力也更大,因为家庭往往更倾向于供养男孩的学费,而女孩则需要在家里做家务。
这些原因导致了女性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从而限制了她们的就业机会。
2. 职业歧视在职业领域,女性通常面临更多的就业歧视。
很多公司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某些职业,或者认为女性在工作上会因为家庭原因而对工作不上心。
这种观念导致了女性在一些高薪职位和技术岗位上的就业机会较少。
3. 薪酬不平等虽然法律规定男女应该获得同等的工资,但是在实际就业中,女性的薪酬往往远远低于男性。
即使是从事同样的工作,女性的薪酬也会比男性低很多,这种薪酬不平等对女性的就业积极性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就业机会不足由于职业歧视和薪酬不平等,很多公司往往不愿意招聘女性,或者只招聘一小部分女性。
这样一来,女性的就业机会就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地区。
二、影响因素分析1. 传统观念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
很多家庭认为女性的责任就是照顾家庭,而男性则需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这种传统观念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很多地区仍然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 家庭责任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比如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等。
这些家庭责任会限制女性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3.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导致女性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女性都会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这些歧视会直接影响她们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
女性就业权益与职场歧视
女性就业权益与职场歧视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权益与歧视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当今社会,女性在就业权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职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从女性就业权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女性在就业权益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在很多国家,法律已经对性别歧视提出了明确禁止,并且在就业机会平等、薪酬平等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高级管理层和专业领域,取得了成功。
这些进步都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然而,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女性在职场中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歧视。
首先,薪酬差距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在很多行业中,女性的平均薪资依然低于男性同等职位的薪资水平。
其次,职业晋升的机会不均等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很多公司中,女性往往面临着晋升困难的局面,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性别歧视在职场中还表现为其他形式。
例如,对女性的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安排的不公平对待,或者对于女性在职场中的意见和声音的忽视。
这些都是妨碍女性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潜力的问题。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从制度层面上,需要建立更严格的就业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性别歧视的打击力度。
在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应该建立更加公正的制度,确保女性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其次,从企业和社会角度,需要加强对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对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企业应该建立公平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尊重女性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此外,女性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价值。
通过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总之,女性在就业权益和职场歧视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公正、平等的就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及应对策略
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及应对策略引言:当前,尽管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就业市场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歧视问题。
无论是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还是种族歧视,这些都给求职者和雇主带来了许多不便。
本文将深入探讨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性别歧视1.现状与表现性别歧视在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在同样条件下,女性从事某些职业的机会较男性少。
此外,在工资待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女性通常会收到更低的薪水。
性别定势观念仍然影响着雇主和招聘者的决策。
2.应对策略(1)推行平等就业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制定法律法规,并确保其执行力度。
针对雇主进行差别待遇的处罚力度应得到加强。
(2)鼓励女性参与科学技术领域:改变人们固有认知,宣传并倡导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平等参与,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机会。
二、年龄歧视1.现状与表现年龄歧视是较为普遍的就业市场问题之一。
年轻人入职难、中年人升职难、老年人再就业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求职者。
雇主通常认为,年轻人欠缺工作经验,而中老年人可能在健康方面存在风险。
2.应对策略(1)建立公正的选拔流程: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的招聘流程,平等对待不同年龄段的求职者。
(2)强调终身学习意识:鼓励个体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保持与时俱进。
(3)政府支持老年再就业:政府可以推出相关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从事的岗位。
三、种族歧视1.现状与表现种族歧视也是就业市场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许多求职者在工作选择上受到了种族背景的限制。
雇主有时基于偏见和歧视,将人们的能力归因于他们的种族,并对其进行不公平的评价和待遇。
2.应对策略(1)建立多元化工作环境:雇主应鼓励和推动组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团队,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给各个种族的员工。
(2)提供多样性培训:组织多样性培训活动,加强员工对多元文化背景的了解与尊重,减少偏见的存在。
(3)制定反歧视政策: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反歧视政策,确保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
女性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女性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女性就业现状分析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职场中来,与男性并肩工作。
尽管女性就业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同与尊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女性就业问题。
本节将针对女性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1.女性的就业歧视虽然形式上的就业歧视已经趋于减少,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仍然会遭受到各种程度的就业歧视。
尤其是在一些行业,女性的职位、待遇、晋升通道等方面的机会都会受到局限。
2.女性的就业困境女性在就业市场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境。
比如,在就业面试阶段,面试官或者招聘经理可能会询问女性的婚姻或者家庭状况,这种做法是有违就业法律法规的,但是在一些公司仍然存在。
3.女性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职业中,女性还面临一种问题,即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抱着婆婆妈妈的角色,比起男性更容易受到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约束。
例如,在一些领域里,比如科研、IT、金融等,人们对女性的能力和实力存在着质疑。
二、女性就业对策研究因此,为了解决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确立对策。
1.建立和完善女性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在当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女性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遏制就业歧视是很有必要的。
构建一个以法律为根本的女性就业保护机制,让女性更好地融入到职场,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2. 加强女性教育力度女性向更高职位发展往往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加强女性的教育力度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要求女性不仅要接受基础的教育、文化熏陶,还要重视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3.壮大女性企业家队伍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女性企业家的储备和壮大至关重要,这也是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一个方向。
社会各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女性企业家实现创业愿望,和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以扭转当前男性企业家主导的创新和创业格局。
4. 引导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性别价值观加强和引导社会舆论,探索多种方式,扭转就业观,树立新的职业性别价值观。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业歧视作为就业问题中的一大难题,给广大求职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就业歧视问题更加突出,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深入研究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1.性别歧视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一直存在。
尤其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和封闭的地区,女性在就业中常常受到性别歧视。
一些企业对女性员工的录用和薪酬待遇存在不公平现象,这使得女性在职场中的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2.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另一大问题。
部分用人单位对年轻人有偏见,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和稳定性,不愿意招聘年轻人。
与此对于年长者,一些用人单位也存在歧视现象,认为他们已经年龄大,身体状况可能不如年轻人,影响工作效率。
3.地域歧视在我国,城乡差别较大,一些用人单位比较倾向于招聘城市户口的求职者,而对农村来的求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地域歧视使得农村来的求职者在城市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就业差距。
4.身份歧视在我国,户口、身份证明等因素也成为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本地户口的求职者,而对外地户口的求职者持有排斥态度,导致外地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歧视。
以上种种就业歧视问题不仅损害着个人的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1.加强立法保障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应加强就业歧视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就业歧视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督促用人单位遵循公平原则,不得以性别、年龄、地域和身份等因素歧视求职者。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宣传等途径,加强对就业歧视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就业歧视问题的认识,倡导公平就业理念,培养求职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引导用人单位树立公平的招聘理念。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女性就业现状当前我国女性就业现状复杂多变,总体呈现出一些积极趋势,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现象。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就业率逐年提升,已经超过50%,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到各行各业。
女性在就业领域仍然遭遇诸多挑战和歧视,如性别工资差距、职业晋升机会不足、职场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浓厚的行业和地区,女性的就业机会受到限制和歧视现象较为严重。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并找出解决之道,以实现女性就业平等,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在研究背景方面,女性就业歧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现象。
对于女性来说,要想在职场上获得公平待遇并不容易,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过去,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而在一些领域则被认为不太适合。
这种偏见导致女性在就业选择上受到限制,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家庭角色观念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传统观念中,女性被认为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注定在事业上会受到限制。
许多女性由于要照顾家庭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发展机会,这也是女性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女性在职场上的平等地位和发展机会。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女性就业的真正平等和公正。
2. 正文2.1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1.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某些职业或领导岗位,导致女性在就业时遭受歧视。
2.职业偏见:一些雇主或招聘人员对女性在工作表现上持有负面看法,认为女性不能胜任某些职位或工作,从而不给予女性足够的机会。
3.家庭角色观念: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使得一些雇主认为女性更适合留在家庭照顾家庭成员,而不是参与工作,这种观念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就业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业歧视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就业歧视指的是在招聘、录用和职场晋升等环节中,以人的种族、性别、年龄、性取向等特征而进行不公平对待。
在我国,就业歧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性别歧视:在我国,女性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认为男性在工作上更加稳重、有责任感,而女性则会面临婚育歧视,很多企业会担心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不能全身投入工作。
2. 年龄歧视:年轻人面临着因为缺乏经验被歧视的问题,而年长者则可能因为年龄过大而被排斥。
尤其在科技公司和互联网行业,往往更加偏爱年轻人。
3. 学历歧视:招聘单位往往会对学历有高要求,当求职者学历不符合要求时,往往会遭遇就业歧视。
很多企业存在“985”、“211”高校占据了更多招聘机会的现象。
4. 地域歧视:一些企业对于应聘者的户口所在地或者学校所在地存在偏见,甚至有的企业直接明确了“外地人不考虑”的规定。
以上种种形式的就业歧视,都给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不公平的对待和负担。
1. 社会观念滞后:部分用人单位和招聘者对于性别、年龄、地域等问题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更稳重,女性更应该关心家庭,年轻人缺乏经验,外地人缺乏认同感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就业歧视。
2. 企业利益导向:部分企业只关心企业的利益,忽略员工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只看中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和外表,而非实际工作能力。
3. 缺乏法律监管:我国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较为薄弱,导致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难以受到惩罚,加剧了就业歧视的存在。
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就业环节中不能因为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进行歧视,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就业歧视中国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中国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就业歧视是指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国籍等因素,在就业过程中对个体进行不公平的对待或偏好。
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女性在面临就业时常常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首先,中国女性在就业市场中往往面临薪酬不平等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相同岗位上的男性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尽管女性在职场上同样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但她们所能获得的回报却相对较低。
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女性价值的否定,也使得女性缺乏动力去追求更高的职业发展。
其次,中国女性在找工作时经常面临着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许多企业倾向于更倾向男性,因为他们认为男性更有能力、更具竞争力。
这样的观念使得女性往往会被拒之门外,无法获得公平的招聘机会。
而一些行业,如科技和金融,鲜见女性从业者的身影,这进一步加剧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
此外,婚育压力也给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中国,女性结婚后通常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包括照顾孩子和家务劳动。
这使得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导致她们在职场上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同时,一些雇主也可能因为担心女性会因婚育而影响工作表现而不愿意录用女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权益。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他们不会因为性别而歧视女性,保障女性在招聘和晋升中享有公平的机会。
其次,教育部门应该主动宣传和推广性别平等的理念,培养女性的自信和自尊心,鼓励她们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同时,企业和雇主也应该意识到女性在工作中的潜力和优势,给予她们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推动性别平等。
我们应该刻意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理解并尊重她们在职场上的能力和价值,给予她们平等的待遇和机会。
同时,女性自己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勇敢地面对和反击性别歧视,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女性就业歧视分析调查报告
女性就业歧视分析调查报告标题:女性就业歧视分析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探究了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这对于女性的个人发展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应加强法律保护、提升意识和推动性别平等,以实现女性在就业领域的公平与合理。
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女性在各个行业的就业比例逐渐增加。
然而,女性在就业中普遍面临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问题,这对于女性自身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1. 薪酬差距:女性的平均薪资通常低于男性,尤其是在同等工作和资历下。
2. 晋升机会有限:女性在晋升和升职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大的难度。
3. 性别偏见:许多公司对女性的能力和经验持有偏见,对其进行歧视和忽视。
4. 重男轻女观念:部分企业和家庭普遍认为男性更适合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三、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1. 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和期望存在不合理的传统观念。
2. 职业选择偏见:某些职业被认为更适合男性,因此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受到限制。
3. 家庭角色压力:女性在婚姻和生育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往往会对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四、女性就业歧视的影响1. 个人发展受阻:女性受到就业歧视的限制,很难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实现个人价值。
2. 经济效益降低:排除女性的就业歧视导致劳动力浪费,从而减少了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
3. 社会不公平:女性就业歧视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五、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性别歧视行为,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提升意识和教育:通过公众教育和媒体宣传,加强对性别平等的宣传和教育,促使社会各界树立平等意识。
3. 推动性别平等:鼓励企业制定并贯彻性别平等的人力资源政策,提供平等的晋升和培训机会。
4. 改进职业评价系统:基于能力和绩效的评价体系应该替代基于性别或其他歧视因素的评价方式。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研究7700字》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引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就业歧视定义 (1)1.2 女性劳动力就业分类 (1)1.3 研究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意义 (2)2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现状 (2)2.1 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3)2.2 职业待遇不平等 (4)2.3 退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不平等 (5)3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5)3.1 法律因素 (5)3.2 经济因素 (6)3.3 社会因素 (6)3.4 自身因素 (7)4 消除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7)4.1 健全女性劳动力立法体系 (7)4.2 规范劳动力市场 (8)4.3 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势 (8)4.4 提高女性文化素质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引言随着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热议,实施女性劳动力就业教育被广大女性呼吁着。
一直以来,劳动力就业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特百惠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成功性为例,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即个人方面,社会因素,高校因素,政府因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从女性劳动力自身需要提高个人素质,社会应该减少性别歧视,提供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女性就业教育,政府也应该发挥行政职能,期望能提高我国女性劳动力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能力。
本文的理论意义主要是基于劳动力就业从性别这一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们对就业的研究思路,鼓励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对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更为系统而系统的了解,深化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理论研究,更好的帮助她们在劳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权利。
本文的实践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现状,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实现女性劳动力就业顺利的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为女性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支持。
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在我国尤为明显。
我们对我国就业歧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劳动力供需、企业利润、传统文化三方面对我国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状通俗地讲,性别歧视是指个体仅仅因为性别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使得个体利益受损。
如果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男性和女性工人,仅仅因为他们的性别不同而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系统性差别对待,我们就可以说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性别歧视。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
据《我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47%和48.53%,但是在就业比率上女性低于男性。
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
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
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
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
根据第二期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见表1)。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性别歧视的因素有很多,作者认为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于劳动力供需、企业利润、传统文化三方面。
1.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我国性别歧视产生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财富。
但在市场上劳动力资源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社会资源的约束,即劳动力资源必须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才具有生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形式:业余年级:2014级2班班别:校内姓名:钟敏贤学号:32号论文题目: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思考评语:评分: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4)引言 (5)一、我国女性就业现状及表现分析 (5)(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5)(二)职业选择范围狭窄 (5)(三)职业待遇不平等 (5)二、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6)(一)我国经济利益关系影响 (6)(二)传统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思想 (6)(三)女性自身的因素 (7)(四)国家法律的薄弱 (8)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8)(一)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8)(二)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机构 (9)(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负担 (9)(四)合理设置适合女性专业,增强女性就业砝码 (9)(五)提升素质,加强女性就业竞争的基础条件 (9)参考文献 (11)摘要女性从业是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的保障,而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是实现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基础。
做好女性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妇女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
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便是女性“就业难”问题相当突出。
现实生活中,受性别歧视影响,妇女就业的平等权利难以保障,就业机会及福利待遇不公是女性面临的最大经济困扰。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对于女性劳动者来说,身体因素、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甚至是性别,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要解决中国女性就业的难题,不能仅从某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多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例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就业现状、就业歧视原因、消除就业歧视等多方面讨论女性就业歧视中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对策引言我是一名专科毕业生,在读成人本科。
年龄27岁,已婚未育,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做薪酬大概三年多时间,2016年3月份辞职,至今未找到合适工作。
目前状况是面试的机会很多,但成功的机率为零,面试存在的问题不是工作不合适,而是已婚未育。
面试官总会站在公司的立场考虑,会提出很多试探性的问题或就业歧视的要求。
例如面试官会提出什么时候有生育想法?打算什么时候生育?录用后一年内不能怀孕等,甚至有企业提出怀孕后就要立马解除劳动合同。
我在思考女性在不同时期都会受到就业的歧视,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一、我国女性就业现状及表现分析女性就业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女性求职、就业过程中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区别对待”,如故意提高女性录用标准,给予低于同级别男性职工的薪酬和福利、限制女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且这种区别对待超出了基于职业性质、个体差异等其他因素综合考量的合理范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歧视主要表现如下:(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目前,我国女性就业状况和男性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据调查报告显示,高学历女性就业要难于同等学历的男性,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7%,而失业率更是比男性高一倍。
受年龄和技能所限,大龄女性的再就业尤显艰难,从25岁至29岁年龄段出现了16.7%%的失业女性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时明确提出“只招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等字样。
有的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材料上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但会在录用时往往偏好男性甚至直接不考虑女性应聘着。
(二)职业选择范围狭窄。
女性相对就业机会大于男性的行业较少,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分行业看,女性就业集中度最高的是服务行业,其次是教育行业,第三是卫生,这给女性就业选择和岗位竞争带来一定难度。
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女性就业机遇更呈弱势,所占比例明显偏低。
(三)职业待遇不平等职业待遇性别歧视,是指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雇主对创造同等价值的男女雇员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培训、晋升等方面区别对待。
或者对创造了不同价值的男女雇员给予同等对待。
主要表现为不同身份的男女同工不同酬,或者从事等值工作的男女不能获得等值报酬和福利待遇。
例如,基于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终止妊娠解除与女性的劳动合同;基于性别在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退休等方面对两性区别对待;因为妇女休产假而取消其工作岗位等。
二、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经济利益关系影响。
目前我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了国家财政支持的机关、事业单位外,其他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企业,经济效益自然就会摆在第一位。
激烈的市场惊竞争使企业千方百计的消减成本,提高利润,当然首先要淘汰那些技能偏低的女性劳动力,企业在用不用人、用多少人以及用什么样的人的决策上,不再以或不再主要以“社会责任”作为依据,而是以“成本&效益”的比较作为依据。
换言之,也就是企业在雇佣劳动力时,就要求以最小的雇佣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用与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因素,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明显低于男性劳动力,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便会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来排斥女性。
首先,女性劳动力在生育期内的雇佣成本更大,特别是在一些要求连续工作的行业中,女性无法与男性竞争。
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只有社会劳动才是唯一受市场承认的劳动,而生儿育女等其他劳动,不具有市场价值,不可能带来市场意义上的收益。
然而,这部分没有市场价值的劳动又总会占据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企业肯定不会愿意接受这种“性别亏损”,去为非市场劳动支付成本。
因此,“理性”的雇主在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成本和收益后,会倾向于雇佣男性劳动力,认为这是经济的选择。
(二)传统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思想。
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认为,男女的传统角色定位历来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想意识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大力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走出家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现实中隐性封建思想的表现还随处可见。
认为女性在智力水平、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远远不如男性。
这种思想在就业问题上表现最为突出,用人单位或是提高女性的雇佣条件,或是给予女性较差的劳动报酬和劳动待遇,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男性更多的升迁机会,这种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社会对这种现象的习以为常。
(三)女性自身的因素1.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国家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工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
怀孕、分娩、哺乳都必须由女性独立完成,生育活动过程中的一切负担都需企业或者个人来承担,更加重了企业经营和自身经济的压力,对于女性生育活动的期间,单位由于受到国家劳动法规定“企业不得安排女性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性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性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128天的产假”,单位又不能违反相应的国家规定而开除女职工,那么对于一个营利性质的企业来说,这将造成很大的运行负担,同时也会增加一个长期投入的企业运转资金。
因此,造成他们在劳动力市场选择自己企业的职工时,就会人为地避开女性求职者,这种行为虽然不合情理,但并没有违法。
其次某些靠体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更是明显低于男性,从而使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比男性处于劣势地位。
这种情形使得企业不愿招收女性,造成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事实。
2.女性受教育水平低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女性受教育人数占人口总数比例仍很低,在初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中,女性均低于男性,教育层次愈高,两性比例差异愈大。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倾向于雇佣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即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有较强劳动技能的员工。
由于部分女性在这方面处于劣势,所以必然会出现用人单位拒收女工或支付女工较低报酬的不公平现象。
3.女性的双重角色。
当今社会,女性就业已极为普遍,女性独立已被社会所公认,但心理上的依附性仍然存在社会文化的这种规范性,在女性的职业活动中表现为重视家庭胜于重视职业工作。
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角色冲突之苦,尤其是已婚职业妇女在精力、时间、情感、体力等方面不堪重负,很多职业女性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矛盾时,往往难以抉择。
社会普遍存在着女性应当为家庭和丈夫牺牲自己利益的期望。
当家庭活动与职业活动发生冲突时,女性往往是放弃职业活动或者不得不尽量多做一点家务,使工作保持在中等水平。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女性更多的是考虑工作轻松,而较少考虑职业成就。
女性对自己收入的考虑,更多的是强调作为家庭收入的补充,而不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女性不愿花更大的代价取得更多的收入。
女性的这种选择模式不仅和企业的职工行业规范发生错位,而且在女性的职业活动中也会发生偏差,难以实现女性的职业成就。
(四)国家法律的薄弱1.现行立法缺乏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而言,并不缺少相关女性就业权益的保护性条款。
但是,这些保护性条款,缺少执行机构和相应罚则,使得这些规定缺少了可诉性。
而不具有可诉特征的法律规定,则往往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缺少实质可能性。
单位拒绝录用妇女时,受害妇女投诉没有法律依据,妇联也不是一个有权处理纠纷的机构,投诉是没有效的。
受害者也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政府机关的歧视行为是受案范围。
因此,可以说是投诉无门。
当一个私营企业公然歧视拒绝雇用人时,劳动法和民法也没有规定对私营机构的歧视行为可以提起诉讼,也没有法律途径可以救济。
如果在雇用期间有歧视行为,也只能以劳动纠纷的名义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而不是以受歧视的名义提起诉讼。
在我国,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往往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和制裁,有的企业就利用实体法的空白,制定有利于本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将侵犯女职工的权益在本单位内部“合法化”。
这更加深了女性就业歧视。
2.缺乏处理就业歧视的机构当前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都是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为基本前提,未包括就业争议在内。
虽然《就业促进法》规定了实施就业歧视的企业,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公平就业机构,救济渠道相对狭窄。
由于程序法的缺乏,女性求职者一般不会为自己没有被录走上诉讼道路,即使诉诸相关法律部门,一般也不会获得录用,因为用人单位可以避开性别问题,找到很多不招聘女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