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分析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被誉为“颜体”。
其中,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纪念自己的父亲所书写的一块石碑,其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颜勤礼碑的字体秀丽端庄,气势磅礴。
颜真卿在书写颜勤礼碑时,运用了他精湛的笔法和丰富的技巧。
每一个字都被他认真对待,每一笔都显得自然流畅,给人以一种稳重庄重的感觉。
整个碑文的布局合理,字形规整,气势磅礴,展现了颜真卿丰富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书法功底。
颜勤礼碑的字体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变化。
颜真卿的笔画流畅有力,行云流水,字体线条有时粗犷有力,有时柔美曲折,体现了书法作品的变化和生动感。
他善于运用点画、颤抖、勾勒等技法,使字体线条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艺术享受。
颜勤礼碑的用笔工整精准,结构严谨美观。
颜真卿注重用笔的力度、速度和角度,使每一笔都刚柔相济,错落有致,达到了墨韵相生、意境深远的效果。
他严谨的结构安排,使得每一个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平衡都得到了精确的控制,整体布局美观大方,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
颜勤礼碑的书法气息浓郁,寓意深远。
颜真卿在书写颜勤礼碑时,不仅注重字的形体,更注重字的内涵和意境。
他以自己对父亲的深情厚意为基础,以笔为媒,将对父亲的思念与对家族传统的传承融入到作品中。
颜勤礼碑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家族的情感和传统的底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杰作之一,它的艺术特色在于字体秀丽端庄,线条流畅自然,用笔工整精准,结构严谨美观,书法气息浓郁,寓意深远。
这些特点使得颜勤礼碑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被世人广泛赞誉和传颂。
《颜勤礼碑》解析-陈钢(编辑)

颜真卿《颜勤礼》楷书基本笔画
1.短横、长横 共同写法是:(1)藏锋起笔;(2)中锋行笔;(3)稍提 向上;(4)向右下方作顿;(5)回锋收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悬针竖、垂露竖 •悬针竖写法是:(1)藏锋起笔;(2)转入中锋,中锋行 笔;(3)边行边提出锋。
•垂露竖写法是:(1)藏锋起笔;( 2)转入中锋,中锋行 笔(3)提笔向左(4)回锋收笔。
• 2.字底
字底对上边部分要能起到托的作用,在书法中称为地
载。字底也有宽有窄,宽者为承托型字底。承托型字底 一般有长横、撇捺作为主笔,写得宽展,如:女字底 (女)、心字底(心)、皿字底(皿)等。窄者为垫撑 型字底。垫撑型字底一般写得较窄,书写时位置要取中, 如果写偏,整个字就会倾斜,如:日字底(日)、贝字 底(贝)等。还有支柱型字底。支柱型字底体形较长, 有如柱子似的撑起上部,如:十字底(十)、巾字底 (巾)、耳字底(耳)等。
•
不论是点画少还是多的字,在楷书的间架布置时都应 该分布匀称,点画少的字,要“从宽处理”,点画多的 字,则要“从严处理”。不可疏密对比强烈。
• 5、变化协调
• 楷书书写中,没有变化则毫无生气,但是一味地变化则 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难以入目。所以一幅优秀的作 品无论是在点画、结构的安排上还是通篇章法的布局上都应 该做到变化统一。 •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A、点画与点画的变化协调 • B、主笔与次笔的变化协调
• 3.左偏旁
• ①向右型左偏旁,它一般以单竖作为偏旁,如:单人 旁(亻)、提手旁(扌)等。②背弓型左偏旁,这类 偏旁一般以折画作为主笔,呈现背右的形势。如:子 字旁(孑),弓字旁(弓)等。③短小型左偏旁,因 而体型较小。书写时位置可上提至字的居中偏上处, 如:口字旁(口)、日字旁(日)等。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颜勤礼碑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品。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了纪念自己父亲颜之推而创作的碑文,它展现了颜真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端庄大气的布局和结构。
整个碑文以直立的形式呈现,字体排列整齐,每个字的大小和形状都非常协调。
整体布局稳定而庄重,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颜真卿巧妙地运用空间,使每个字的位置和间距都恰到好处,使得整个碑文看起来非常平衡和和谐。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颜真卿独特的笔法和墨迹之间的变化。
颜真卿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兼收并蓄了隶书和楷书的特点。
在颜勤礼碑中,他运用粗细相间的笔画,通过墨迹的浓淡来展现字的结构和形态。
他的笔画有力而有韵律感,每一笔都显得非常有力和自信。
整个碑文的笔画流畅而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颜真卿的用墨上。
他善于运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达文字的意境和情感。
在颜勤礼碑中,他运用浓墨和淡墨交错的技巧,使得字体的笔画显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墨迹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使得整个碑文生动而富有动态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颜真卿的用字上。
颜真卿的字体工整而有力,每个字的形状都非常精细和准确。
他注重字形的美感和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在颜勤礼碑中,他的字体工整而有力,每个字都显得非常精巧和准确。
他的字体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使得整个碑文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韵味。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其端庄大气的布局和结构、精妙的笔法和墨迹变化、丰富多样的用墨和工整有力的字体,都使得颜勤礼碑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颜真卿通过这一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并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雄健饱满:颜真卿的书法以雄健、饱满为特点,笔力充沛,气势恢宏,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觉。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的笔法更加圆润浑厚,用墨丰满,字形结构宽阔,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结构精妙:颜真卿的书法结构精妙,讲究字的重心、平衡和呼应关系。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通过巧妙的笔画组合和空间布局,使得整体结构自然天成,不拘一格。
每一个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却又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美感。
3. 线条质感:颜真卿的书法线条质感厚重,有力度感,表现出作者强烈的个性。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的用笔更加浑厚有力,表现出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线条粗细、干湿、浓淡的变化都恰到好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 气韵生动:颜真卿的书法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力。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通过笔墨的挥洒,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气质。
整篇作品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展现出作者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 风格独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观念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创新的精神,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
表之一。
总之,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丰富多样,既展现出作者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个性气质。
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其中,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块碑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在构图上极为精妙。
整个碑体大小适中,布局简洁,字迹工整有力。
碑身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刻写题记,中部为颜勤礼事迹,下部是颜真卿的题款,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美和谐美。
颜真卿通过巧妙的布局,使得整个碑体显得庄重而稳定,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在《颜勤礼碑》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的书法以气韵生动、笔势遒劲著称。
在这块碑上,他运用了楷书的技法,字形工整,结构严谨。
每个字都有着精确的笔画和独特的笔法,使得整个作品显得磅礴大气。
颜真卿的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既有饱满的笔墨,又不失细腻的表现,使得字迹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颜真卿的笔画运用在《颜勤礼碑》中也十分精湛。
他善于运用骨法,使得笔画饱满有力,形成了独特的笔墨风格。
他的笔画有着明快的起笔和稳健的收笔,线条流畅自然,传达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
颜真卿通过精准的笔触掌握,将每一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观赏感受。
颜真卿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他对于字形的创新和变化上。
他在书写《颜勤礼碑》时,不拘泥于传统的字形,而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进行了一些改变。
他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独特的笔画结构,如斜钩、点画等,使得字形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创新的字形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也展示了颜真卿的独特才华和个人风格。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在艺术特色上展现出了他卓越的书法造诣。
从构图到笔墨运用,再到字形创新,都体现了他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才华。
这块碑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颜真卿对于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创作精神,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
浅谈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是创作于盛唐时期的一座楷书石碑,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他的书法不但一改初唐以来风范,摆脱二王的影响,还自成一家,创造新的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气象的时代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到了晚年,颜真卿的书法已经臻至成熟,这个时候,他创作了颜体中的代表作《颜勤礼碑》。
在《颜勤礼碑》中,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提按的笔法较之前人上升到主导地位。
端部及转折处的用笔变化更加丰富,藏锋、驻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初唐诸家楷书中的使转笔法,从而使《颜勤礼碑》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粗与细、方与圆、高与低、曲与直、欹与正、快与慢等诸种矛盾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笔画之中,使每一个点画都透露出朝气蓬勃的生命气息。
《颜勤礼碑》方圆兼施、以圆为主的运笔方法和笔画形态,集中表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最符合中国传统的“含而不露”的审美理想,也是颜体楷书美学价值之所在。
从宏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结体总的特征是“外紧内松”。
中宫开阔、四面收束的结体方法从体势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内聚力,使得整体显得博大但不散乱。
这也可以看作是高度统一、强大的盛唐气息的一种艺术缩影。
结体,从本质上说,就是笔画间的组合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的结体严格遵循平衡对称、主次相宜、变化统一和对比照应的法则。
这种法则通过笔画间的组合关系高度地统一在一字之中,使每一个字都构成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运动感的小宇宙。
《颜勤礼碑》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展示出一种葱笼茂密、浩然大气的审美效果和高山大川、黄河瀑布般的雄伟壮阔气势,给人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容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联想的天地。
《颜勤礼碑》美学赏析

《颜勤礼碑》美学赏析
《颜勤礼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碑文,作者是晋朝大臣颜真卿,创作时间约为610年至615年之间。
碑文点明了当时的思想和礼义。
在文字表达方面,碑文采用了精心排列的文字结构,流畅的语言,笔划精细的绘画等美学特点,传递出一股独特的文字魅力。
在结构上,《颜勤礼碑》碑文采用“文表(律)制”的开头形式,以六字古今比较介绍开头,并以“文止”的结尾完成碑文的整体结构,使整部碑文有一致的风格。
在语言方面,《颜勤礼碑》碑文采用了古今文字的混搭,融合了汉语和唐代的书面文字,使得整部碑文的语言生动而具有古灵秀的意境。
在笔画方面,《颜勤礼碑》碑文采用了精细的绘画技法,使得字体极具视觉冲击力,充满了浑厚而又细腻的笔画,令人眼前一亮。
从技术上讲,《颜勤礼碑》碑文是当时特有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艺术家对欣赏古老文献的执著追求。
在文字结构和技术表达的精心排列下,《颜勤礼碑》碑文写出了一种深远的、流畅的美学气息,无论是在结构方面还是在笔触上,都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碑文也展现了颜真卿在晋朝敬礼方面的丰富思想,使得碑文更加深刻而具有高度、厚实的文字美感。
总而言之,《颜勤礼碑》碑文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传递出一种独特而精美的美学魅力,令人耳目一新。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文字结构上,碑文不但把礼义和礼仪的重要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还把礼义的深刻思想和高超的技术表达完美结合起来,从而展现出碑
文所拥有的独特文字美学。
《颜·勤礼碑》的字体结构分析

《颜·勤礼碑》的字体结构分析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
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上长横上长横至字宽,对下有幅盖之势。
下长横下长横至字宽。
稳稳地托住上部。
中长横中长横至字宽,使横向舒展而不局促。
横不平《勤礼碑》中字的横画都不同程度的向右上方取势,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重横一个字中如有两个以上的横画,就要从位置、长短、轻重等方面求变化,以使字体生动。
中竖字中间的长竖笔要挺立、厚重,下部收笔用悬针。
左收右伸当一个字的左、右都有竖笔时,应该左竖笔轻而短,右竖笔重且长。
笔画相向左边的笔画向左拱出,“面”朝右;右边的笔画向右拱出,“面”朝左;两竖形成“面对面”,呼应之势。
笔画相背左右两竖都向内拱,“面”朝外,成“背靠背”形态。
多列一个字中如有两个以上的竖笔时,其形成的间距应近似相等。
上下对齐字的上部和下部都有竖笔时,应遥相对应,以使字的骨架端庄。
顶撇在字头上的小撇为顶撇,也称平撇,不可写成斜撇,否则字就“垂头丧气”了!重撇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的撇笔时,他们之间就要有长短、弯曲度等方面的区别,以求变化,避免呆板。
重捺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捺笔时,只能保留一个捺笔,以免重复。
多钩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的钩时,要分出主次,以免喧宾夺主。
横长撇短横撇搭配时,横如果长,撇就要短,以取横势。
横短撇长横撇搭配时,横短,撇就要长,以取竖势。
横短竖长则撇捺收横短竖长时,撇捺不可写得过长,以突出竖笔的挺拔。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颜勤礼碑》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颜之推而创作的,展现了颜真卿技艺高超、气度庄重的艺术特色。
首先,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书法笔法独特。
他擅长楷书,尤其以行书见长,其书法行书中的每一个笔画都饱满而有力,线条流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笔画结构和韵律感。
他运用长短不一的笔触,将字体的粗细纵横交错地展现出来,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他将碑文分为上、中、下三段,每个段落中的字体形态鲜明而统一,整个作品的结构严谨有序。
尤其是作品上部的匾额“勤礼”两个大字,以及在下部四角的额外字体的设计独特,使整个作品形成了紧凑而丰满的构图。
此外,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字体遒劲有力。
他的字体线条饱满,笔画之间有着很强烈的对比,积极充实而不浪费空间。
他的字体形态端庄大方,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而且,颜真卿在《颜勤礼碑》中的字体设计独特,每个字体都带有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展现了他扎实的技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精湛而饱满,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受,同时又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这幅作品不仅在书法史上
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融汇了颜真卿的个人情感和家族荣誉,具有深远的历史和艺术意义。
《颜勤礼碑》美学赏析-文档资料

《颜勤礼碑》美学赏析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书法在唐代,可谓如日中天,涌现出了震铄古今的书法大家,如欧阳询、诸遂良、薛稷、颜真卿等。
唐代也由此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染翰临池,世习家传,书家辈出,名作迭见,诸体皆备,个臻奇妙。
①其书风之盛,足以与晋代书法艺术相媲美。
在绚丽多彩的唐代书坛中,颜真卿的书法出类拔萃,到了晚年其书法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夔州都督府长史颜勤礼碑》简称《勤礼碑》②,是颜真卿71岁所著,也是其一生楷书作品中的精品。
颜真卿师从蔡邕、二王、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张旭等人。
相传,他两次向张旭虚心请教书法,《述张旭书法十二意》③中便详细地载录了他向张旭学书的经验,同时也造就了颜真卿深厚的书法功底。
颜真卿虽然学书多家,但却能够取其精华,融会贯通,这也足以说明颜真卿无与伦比的天赋。
初唐书法,相比前朝而言,已有质的飞跃,其中当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王派”④最为出名。
但是他们的风格却过于拟古而缺乏新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书法的发展。
于此而言,一场书法史上的“新风”悄然而至,而颜真卿,就是新风的有力代表。
颜真卿在笔法、结体、章法布局等方面都与“王派”书风迥异,独树一帜,在当时的盛唐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颜真卿的书法别具一格,特别是其笔法,自成一家。
他从右将军⑤书风之外另辟蹊径,古籍有云:“盈中而下注”,即重心必居中央,然后徐徐流下,其流动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不是径直落下。
流其痕于壁上,如笔之藏头,圆笔而徐进,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
颜真卿同时吸收了篆隶的笔意,正面取势,方圆兼使。
逆入平出,转折处,提笔另起,蓄势回锋出钩。
下笔,驻笔,棱角锋芒毕露。
⑥《勤礼碑》的用笔极具表现力且富有变化,从东晋到唐初,无论是真、行、草、隶的横划、竖划,基本上都是方头侧入。
因此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形:横画起笔,笔锋在上;竖画起笔,笔锋在左。
而颜真卿的书法,在运笔上一破前法,独辟蹊径,他采用逆锋入笔,藏头中锋、锋居于横划或竖划的正中的方式。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

论述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笔法雄健饱满:《颜勤礼碑》的笔法雄健饱满,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它的笔划结实、粗重,且富有变化。
每个字形都经过精心雕琢,线条粗细相间,笔锋时显时藏,表现出颜真卿独特的书法风格。
这种笔法使得字体气势恢宏,同时又不失细节之处的精妙处理,增加了艺术感。
2、结构宽阔舒展:《颜勤礼碑》的结构宽阔舒展,字形大方得体。
颜真卿在书写时,注重字的内在结构,以圆润、饱满的线条表现出每个字的结构美。
同时,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适当,行与行之间的排列有序,使整篇作品看起来十分舒适、自然。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整篇作品显得开阔大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用墨沉着厚重:《颜勤礼碑》用墨沉着厚重,墨色深重而富有光泽。
每个字形的墨色均匀、自然,使整篇作品看起来十分浑厚、有力。
颜真卿在书写时,善于运用墨的浓淡、枯涩来表现字的韵律感和层次感。
这种墨色运用使得作品显得厚重有力,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4、章法布局协调:《颜勤礼碑》章法布局协调,整篇作品看起来十分和谐、统一。
颜真卿在书写时,注重整篇作品的布局和排列,使每个字、每个行、每个段落都相互呼应、相互映衬,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同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得当,使整篇作品看起来十分舒适、自然。
这种章法布局使得整篇作品显得协调统一,增加了艺术美感。
5、笔画特点鲜明:在笔画方面,《颜勤礼碑》的横轻竖重、对比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以纵取势、内紧外松的笔画特点也使得每个字形紧凑而富有张力。
此外,颜真卿还吸收了古代篆隶书法的特点,使得笔画更加古朴典雅。
这些笔画特点使得整篇作品显得高古质朴、风格独特。
6、神采飞扬的动态美:《颜勤礼碑》的神采飞扬和动态美是该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
在笔画上以方笔为主,而在转折处又圆转浑厚;在结体上内敛外放、主次分明;在章法上则错落有致、自然舒展。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字特点的八个字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字特点的八个字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字体秀丽、气势磅礴而著称。
而颜勤礼碑则是他创作的一座石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字特点的八个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了解。
一、秀丽。
颜真卿的字体秀丽动人,笔画纤细而有力,线条流畅优美。
无论是横平竖直的笔画,还是弯曲的弯钩,都展现出他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气势磅礴。
颜勤礼碑的字体在纵横比例上极为恢弘,每个字都宛如凌云壮丽的山川。
笔画雄劲有力,给人一种庄严威严之感。
三、刚劲有力。
颜真卿的字体充满力量感,笔画骨力硬朗,给人以坚毅刚硬之感。
每一笔都显得十分有力,富有张力和冲击力。
四、筆法繁复。
颜真卿的字体筆法繁複而富有變化,細緻的構造讓人驚嘆。
他善于运用熟悉的筆法,并以创新的方式巧妙組合,使每個字都充滿了層次感。
五、韻律感。
颜勤礼碑的字体富有韵律感。
颜真卿擅于掌握字的大小和距离,使每个字在横竖结构和间距上都能够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
六、秩序感。
颜真卿的字体排列整齐有序,每个字在位置上都完美地融入整个碑文,让人感受到一种有序和谐的美感。
七、豪放洒脱。
颜真卿的字体带有一种豪放洒脱的气质,每一笔都自然而然地流畅书写,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灵性。
八、独特个性。
颜勤礼碑的字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无论是筆法、結構還是排列方式,都呈現出颜真卿独树一帜的独特风格。
总结起来,颜真卿颜勤礼碑的字体特点可以用秀丽、气势磅礴、刚劲有力、筆法繁复、韻律感、秩序感、豪放洒脱和独特个性来概括。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中国书法的威严和美感,更传承了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在欣赏颜真卿的作品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独特的字体特点,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颜真卿颜勤礼碑书法作品特点

颜真卿颜勤礼碑书法作品特点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一。
而他的《颜勤礼碑》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不仅体现了颜真卿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展示了他在创作中的才华与情感。
首先,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在布局上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他将碑文安排在制作底坛与题字之间,整体布局富有规律,每个字的字形大小和间距都经过精心计算,使整个碑文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同时,他以精妙的笔画构思,将字的排列与碑身结合,使整体形成了一种平衡的美感。
其次,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在笔画运用上大胆创新。
他在碑文中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和技巧,特别是草蚀、透露、飞白等技法的运用,使字体更加凝练、有力,同时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凌厉的气息。
他的字体线条粗细变化巧妙,用力轻重得当,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
此外,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在用纸和墨的选择上也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纸张和墨色,将字体与纸张相得益彰。
他选择了具有质感和纹理的宣纸,并采用浓墨重彩的手法,使字体显得更加饱满有力,墨色的层次感也更加突出,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体来说,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不仅是他个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以其稳定的布局、独特的笔法和技巧以及精心选择的用纸和墨色,展现了颜真卿在书法创作上的独到才华和艺术追求。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书法指导意义,启发我们在书写中追求自我风格的重要性,注重笔画的运用和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对纸墨的选择和利用等方面的妙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
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

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顾氏藏颜勤礼碑的概述
2.顾氏藏颜勤礼碑的历史价值
3.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艺术价值
4.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
正文
顾氏藏颜勤礼碑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位于山东曲阜,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遗址。
顾氏藏颜勤礼碑的创作者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颜筋柳骨”,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从历史价值来看,顾氏藏颜勤礼碑是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碑文记录了颜真卿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于儒家经典的注解,为我们了解唐代的儒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同时,碑文的内容还涉及了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艺术价值来看,顾氏藏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书法风格雄健有力,结构严谨,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碑文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碑文的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对于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我们不能不提到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遗址,它见证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颜真卿书法的代表作,它代表了中国书法的高峰。
第1页共1页。
颜真卿《勤礼碑》赏析

颜真卿《勤礼碑》赏析颜真卿的《勤礼碑》那可真是书法界的一个超级厉害的存在。
咱先说说颜真卿这个人哈,他就像一个书法界的大侠,在书法的江湖里那是相当有名望的。
我第一次看到《勤礼碑》的时候,就感觉那些字像是一个个小士兵,整整齐齐地站在那里,可是又充满了活力,不那么死板。
你看那些笔画,粗的地方就像大力士的胳膊,充满了力量感。
比如说那个“横”画,有的就像是一根粗壮的树干,稳稳地撑着整个字。
而细的笔画呢,又像是小姑娘的小辫子,细细长长的,特别精致。
我觉得颜真卿写这个《勤礼碑》的时候,可能心情就像平静的湖水一样。
你想啊,要是他心里乱糟糟的,能写出这么规整又有力量的字吗?也许他在一个安静的小屋子里,阳光从窗户缝里洒进来,照在他的书桌上,他就慢慢地磨墨,然后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开始写。
每一笔都像是他在和字对话,就像我们和好朋友聊天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这《勤礼碑》看起来就是规规矩矩的字,有啥特别的呀?嘿,这你就不懂了吧。
你要是仔细看,每个字都像是有自己的小脾气呢。
就拿“大”字来说,那撇和捺就像一个人张开的两条胳膊,好像在说:“看我多强壮!”而且这些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又像是一群小伙伴在开派对,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又相互呼应。
我记得我自己刚开始练字的时候,那写得可难看了,歪歪扭扭的,和《勤礼碑》里的字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当时就想,颜真卿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他是有什么魔法吗?后来我才知道,他肯定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多做才能做得好。
颜真卿可能写坏了无数张纸,用掉了无数根毛笔,才写出这么漂亮的字。
再说说这《勤礼碑》的结构。
它的结构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每个部分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比如说有些字是上下结构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就像盖房子的两层楼,既不会太重压垮下面,也不会太轻显得不稳。
这一点我自己写字的时候就很难做到,我经常把字写得东倒西歪的,不是上面太大就是下面太大。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从《勤礼碑》里偷学点小技巧就好了。
颜真卿-勤礼碑全文及解释

颜勤礼碑笔法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用笔之法。
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用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用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方法。
汉字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步骤,通过纵横两个方面的运动来完成具体形象的,现将常用的笔法分述如下:藏锋:是指起笔而言,当某一笔画起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逆行,待笔锋“折”或“转”后再写笔画。
起笔处笔锋藏在画内,使之不露痕迹。
露锋:是指起笔与收笔而言,在此主要指收笔。
当某一笔画要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至收笔处笔锋露于画外,呈尖状。
回锋:是指收笔而言,即笔画写到结束时,笔锋转为逆方向轻回收笔。
抢锋:也称“虚抢”、“空抢”,是露锋起笔和露锋收笔时采用的运笔动作。
即在露锋起笔时先在空中作一个藏锋动作,然后再入纸作笔画的起笔。
在露锋收笔时,也按有往必回、无垂不缩的要求把锋在空中回缩。
中锋: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中锋行笔可使点画墨色均匀,沉着有力。
侧锋:行笔时锋尖偏在笔画一边,笔画呈一边齐一边虚,扁薄而无立体感,写书忌之。
按笔和提笔:按笔是指笔往下顿的动作;提笔指笔毫不提离纸面,与按笔相对,可形成由粗到细的线条变化。
顿笔:按笔较重称为顿笔,较轻称为蹲笔。
挫笔:是指笔画顿笔后,不提不按而作位置移动的微小动作,帮助顿笔取得完美的效果,颜字多用之。
方笔和圆笔:有棱角者为方,无棱角者为圆。
方笔用折法,其特点斩截爽利,具有张力;圆笔多用转法,其特点圆劲饱满,外柔内刚。
全碑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人。
颜真卿-勤礼碑全文及解释

颜真卿-勤礼碑全⽂及解释颜勤礼碑笔法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雍容⼤⽅之特点。
其⽤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圆并⽤,雄健有⼒。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唐盛世之⽓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笔之法。
从⼴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法。
汉字书法的每⼀个笔画都是由起笔、⾏笔、收笔这三个步骤,通过纵横两个⽅⾯的运动来完成具体形象的,现将常⽤的笔法分述如下:藏锋:是指起笔⽽⾔,当某⼀笔画起笔时,笔锋先向相反⽅⾯逆⾏,待笔锋“折”或“转”后再写笔画。
起笔处笔锋藏在画内,使之不露痕迹。
露锋:是指起笔与收笔⽽⾔,在此主要指收笔。
当某⼀笔画要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收笔处笔锋露于画外,呈尖状。
回锋:是指收笔⽽⾔,即笔画写到结束时,笔锋转为逆⽅向轻回收笔。
抢锋:也称“虚抢”、“空抢”,是露锋起笔和露锋收笔时采⽤的运笔动作。
即在露锋起笔时先在空中作⼀个藏锋动作,然后再⼊纸作笔画的起笔。
在露锋收笔时,也按有往必回、⽆垂不缩的要求把锋在空中回缩。
中锋:在⾏笔过程中,使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
中锋⾏笔可使点画墨⾊均匀,沉着有⼒。
侧锋:⾏笔时锋尖偏在笔画⼀边,笔画呈⼀边齐⼀边虚,扁薄⽽⽆⽴体感,写书忌之。
按笔和提笔:按笔是指笔往下顿的动作;提笔指笔毫不提离纸⾯,与按笔相对,可形成由粗到细的线条变化。
顿笔:按笔较重称为顿笔,较轻称为蹲笔。
挫笔:是指笔画顿笔后,不提不按⽽作位置移动的微⼩动作,帮助顿笔取得完美的效果,颜字多⽤之。
⽅笔和圆笔:有棱⾓者为⽅,⽆棱⾓者为圆。
⽅笔⽤折法,其特点斩截爽利,具有张⼒;圆笔多⽤转法,其特点圆劲饱满,外柔内刚。
全碑⽂: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
颜勤礼碑临帖的几点个人见解

颜勤礼碑临帖的几点个人见解
《宣和书谱》评论颜真卿的字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铁,戈如发弩,千变万化,各具一体。”古人评论美誉多多,不再赘述;下面就通俗的谈谈个人的看法。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期作品。书法艺术表现相对其他作品是比较成熟的;具体特点如下:
1、横轻直重:捺重
3、中锋行笔,出锋厚重,外紧内松:如:
外紧内松
4、点画灵活多变
临帖
以上是个人临帖的一点体会,与君共勉!
《颜勤礼碑》历代评价

《颜勤礼碑》历代评价《颜勤礼碑》啊,那可是书法界的一块宝贝疙瘩,提起来就让人心生敬意。
这碑啊,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爷子,身上满满的都是故事和韵味。
要说这碑的来头,那可是唐朝的颜真卿大人亲笔书写,颜大人可是书法界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字儿,那叫一个大气磅礴,力透纸背。
这《颜勤礼碑》啊,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往那儿一站,就像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让人一看就挪不开眼。
咱们先聊聊这碑的颜值。
哎呀,这可不是一般的颜值高,那是书法里的颜值担当啊!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笔画之间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就像是舞动的丝带,飘逸又不失稳重。
你瞅瞅那“颜”字,写得那叫一个霸气侧漏,横竖撇捺之间,仿佛能感受到颜大人的豪迈气概。
再看看那“勤”字,一笔一划都透着勤奋和执着,就像是在告诉我们,要想写好字,就得下功夫,勤练不辍。
这碑啊,不仅颜值在线,内涵也是杠杠的。
颜真卿大人的书法,那可是出了名的有骨有肉,既有刚劲又有柔情。
这《颜勤礼碑》就像是他的内心独白,字里行间都透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书法的热爱。
你读着读着,就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千年前的文化气息,仿佛能听到颜大人在耳边轻声细语,讲述着他的故事和追求。
在历代书法迷们眼里,这《颜勤礼碑》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大家都说,这碑的字儿就像是活的,有灵魂、有温度。
你盯着它看久了,就会觉得它好像也在盯着你看,眼神里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就像是家里的长辈,用眼神就能传递出对你的关爱和期望。
而且啊,这碑的影响力可不是盖的。
自打它问世以来,就吸引了一大批书法迷前来观摩学习。
大家都想从这碑里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就像咱们平时追星一样,这《颜勤礼碑》就是书法界的超级明星,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想要了解它、学习它。
当然了,要想真正领略到这碑的魅力,光看可不行,还得动手练。
就像咱们平时说的,光学不练假把式。
你得拿起笔来,一笔一划地跟着学,才能慢慢感受到那种来自千年前的力量。
刚开始啊,你可能会觉得手忙脚乱,笔画怎么也写不到位。
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

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论
(实用版)
目录
1.顾氏藏颜勤礼碑的概述
2.评论家对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价
3.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艺术价值
4.顾氏藏颜勤礼碑的历史意义
5.结论
正文
1.顾氏藏颜勤礼碑的概述
顾氏藏颜勤礼碑,全名《颜勤礼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一块墓碑。
此碑书法造诣极高,堪称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顾氏藏颜勤礼碑因收藏于顾氏家族而得名,一直以来都是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们所珍视的文物。
2.评论家对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价
评论家们对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评价极高。
他们认为,此碑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结字优美,章法严谨,堪称唐代书法的瑰宝。
碑文内容丰富,既有对颜勤礼生平事迹的记载,又有对颜氏家族的颂扬,充满了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3.顾氏藏颜勤礼碑的艺术价值
从书法角度来看,顾氏藏颜勤礼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颜真卿在此碑中将自己的书法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和技巧,展现出了唐代书法的独特魅力。
此碑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学习书法的典范之作。
4.顾氏藏颜勤礼碑的历史意义
顾氏藏颜勤礼碑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见证了唐代书法的辉煌成就,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碑的书法风格对唐代以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书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
5.结论
顾氏藏颜勤礼碑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物。
它的书法造诣和文化内涵为世人所珍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字和“式”字的钩都称作“戈法”, 只是一平一纵,先弯环写好戈笔,然后自然 回锋向上挑出,所谓“回锋起趯”,这是颜 真卿的习惯笔法。要求笔画末端圆润、周到, 无生硬感。
钩的病笔
写钩不可过分尖刻或过分钝拙,下图所示, (1)(4)太尖利,不含蓄;(2)(3)笔法不 到位,拖出或抹出,这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Nhomakorabea 谢谢欣赏
平捺 平捺的写法要更难一些,如“延”“之” 二字,起笔藏锋送入和纵捺差不多,“延” 字的平捺先藏锋,先向右上弯曲走一段,然 后向斜下方运行稍长的一段,又变为较平的 方向,最后边提笔边使笔毫从笔画的上沿并 拢送出,末端也作燕尾状,真是所谓的“一 波三折”。“之”字的一捺没有曲头,通身 比较饱满,写这一笔,墨要饱,力要足, 《八法颂》所谓:“磔,趋趞以开撑。”就 是这个意思。
长撇
“大”字的撇是颜体字中最常见的长撇, 起笔与竖画相同。行笔时用中锋送到,使人感 觉圆润有力。“充”字的一撇叫直撇,入笔时 稍稍藏锋,然后横截而下,隽拔刚断,行笔时 保持住力量,劲直有力。“尹”字的一撇起笔 很方,行笔逐渐加力使之腹部粗壮,然后中锋 送出,这样的撇自然是一字中的主笔。
回锋撇 “成”字左侧的一笔是回锋撇,藏锋逆入, 行笔用中锋,最后像写钩一样只是不挑出, 收回笔画中。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回锋后再 带起上面的横画来。这一笔使人感觉圆浑饱 满,笔势连贯。“凤”字的长撇则回锋挑出, 如写钩一样。
颜勤礼碑笔画的写法
以文书院
书法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当发展到 唐代的时候,随着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国力空前的强 盛,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社会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 时代。又加上唐朝的几位皇帝,尤其是唐太宗,非常爱 好书法,大力提倡书法艺术。延续了历代的以书为教、 以书取士、立书学博士的传统,专立书学,开宏文馆、 崇文馆培养大批高级书法人才。于是整个社会学习书法 蔚然成风,书法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进入了群星璀璨 的的鼎盛时期。其中楷书的法度逐渐完备,进入了完全 成熟期,出现了许多楷书大家。唐楷唐代是书法史上一 个极其辉煌的时代,其标志性的成就之一便是"唐楷"的 形成。自唐楷形成以后,书法学习者一直视之为书法技 能训练的最佳范本。在当代书坛,大约每一个书法学习 者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一个学习唐楷的阶段。
折画的写法
折是一个字的肩膀。人的力气,一看肩膀就知 道,字也是这样。 1、折的基本写法:“自”字的一折可以说是颜 字最常见的折法,劲而不刻,有骨有肉。写法是横 画写到折处向上提笔,笔尖将要离纸时做写竖的逆 入锋动作,然后顿笔,使折笔处厚实有力,再引笔 向下用中锋写成向内环抱的竖画。“君”字的上一 折同“自”字,下一折则是断而后起,一横写成, 提笔离纸,再杀锋入纸,写一个方笔的竖画。这样 的折斩钉截铁,刚劲有力。如下图所示。
纵捺
如“没”字和“史”字,起笔时都是藏 锋,圆笔,不露锋芒,然后用力将笔管按下, 笔毫铺开,直到最后最宽处开始边提笔边向 右上方送出。只是“史”字起笔时要有一段 弯曲,应算作“一波三折”的第一折吧。颜 真卿晚年写捺,末端多成燕尾状,“史”字 的捺脚可以说是典型。颜体字的捺一般比撇 重,其他各家也都是如此。“撇轻捺重”可 以说是楷书的规律。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 捺、折、钩、提,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 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 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 的“基本功”。 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书写时才能灵活运用。
撇的写法
撇在“永字八法”中叫做“掠”,是轻而 快的意思。有人用燕子轻轻掠过水面来比喻, 写撇的时候就要想想这个形象。颜真卿说“掠 左出而锋轻”正是这个意思。 颜体字撇的变化是很多的。
颜真卿楷书作品欣赏
早期作品欣赏:
《多宝塔感应碑》 是颜真卿43岁时所作,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 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 传统的作品之一。
中期作品欣赏
《鲜于氏离堆记》 是颜真卿53岁时所作, 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 书风渐熟。其用笔雄 逸,字画刚健,结体 宽博挺然,形势精绝, 斩金截铁。且是摩崖 大字,丰硕伟岸,气 势磅礴,震撼人心 。
《颜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1、横轻竖重,对比 明显。汉字中有许多字 都是由横画、竖画,或 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 的。对于这些字,《颜 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 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 比鲜明,形式俊美,使 人想起了主干粗壮,枝 条细劲的苍松来。如 “士”字。
2、以纵取势,内 紧外松。《勤礼碑》 体势多取纵势,这样 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 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 揖让、避就、虚实等 手法的运用,整个字 形端庄、稳重,有一 种庙堂之气。如“阙” 字。
唐代书法分期也像唐诗一样,有初、盛、 中、晚四个时期。而一般的唐代书法分期是将 盛唐与中唐并列起来一起讲述的,因而,对唐 代的书法就分为初唐,盛、中唐,晚唐三个阶 段。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初 唐是欧阳询,盛、中唐是颜真卿,晚唐是柳公 权。
颜真卿平生经历,代表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在书法史上唯一能与王羲之抗衡的 书法巨人。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 “安史之乱”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义抗贼立下汗马 功劳而受朝廷重用,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 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 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 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 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 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 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 《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钩画的写法
钩也是楷书笔画中比较难写的一种。因为它有时 向左有时向右,也有时向上或向斜上方。钩在“永字 八法”中称“趯”。颜真卿说:“趯,峻快以如锥”, 就是说要挺拔、锋利。 1、钩的基本写法:《颜勤礼碑》中钩的变化:“好” 字的一钩,写完带有曲势的竖画后向左下引笔回锋, 再向左上挑出,力求棱角分明,力量充实。“男”字 的一钩也是颜体比较典型的写法,先引笔向下,收笔 圆润,再回锋挑出。“永”字和“元”末笔都用抛钩, 由竖折为横时是提锋暗转,写到末端时圆润回锋,然 后挑出,两钩虽长短不同,但运笔的过程完全相同, 出锋时都要“峻快以如锥”。如下图1、2所示。
撇画的写法
(1)要求:撇,犹如人的手和足,鸟的两翼,撇 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稳健、活泼、死板。要求左 右相称,一般撇比捺细,撇的斜度和长短要随字而定。 (2)其运笔过程: 1、右上起笔。 2、转锋左下。 3、用力捺出。 4、出锋出笔。 要求:力到笔尖,在写撇时,从右上向左下,起 笔稍重,行笔渐轻,收笔较快,笔须送到笔尖。皆用 空抢收笔,要使末锋飞起。
3、字形方正,豁达 端庄。颜字改变了欹侧 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 笔画写出。左右也基本 对称,字呈方形。它吸 收了古代篆隶书法,以 正面取势,使人感到庄 重正大,内涵宏伟。如 “故”字。
4、雍容大度,宽博 古荡。雍容大度,宽博 古荡是颜体的艺术特色, 也是其结构特点。并列 两竖的相向,造成一种 外拓的张力,有力度, 动感强。如“四”字。
短撇
《颜勤礼碑》中的短撇,看上去外形都不大相同, 其实用笔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都写得坚劲挺拔。一 般写短撇,起笔时横截而入,顿挫有力,然后迅速出 锋,由重渐轻,距离短而变化快,如“白”字的一撇。 短撇在“八法”中叫做“啄”,颜真卿在《八法颂》 中说“啄,腾凌而速进”,正是他写这一笔的体会。 “名”字的短撇则藏锋圆起,行笔亦稍弯曲。
捺画的写法
(1)要求: 捺如字之手足,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 捺画有“蚕头燕尾”之态,如雕刻而成,是我国书法 史上的一大创造。 (2)其运笔过程: 从左上向右下,逆锋起笔,下笔稍轻,转锋向下 行笔时渐渐加重,至捺的下半截微带卷起之意,与左 撇相配,至捺出的焦点处稍驻停顿,用力较重,然后 轻轻提笔,向右捺出,捺脚较长,呈燕尾状。
撇的病笔
撇是从右上向左下运笔。书写时经常出 现的问题是:(1)落笔后不能调整到中锋, 用侧锋抹出来,形成一面光一面锯齿的情况。 (2)落笔太重,突然抽笔变轻,形成钉头 鼠尾的样子。(3)笔锋没送到,撩出。(4) 末尾无端加重,形如扫把。
捺的写法 捺在“永字八法”中叫“磔”, 这是相当难写的笔画。捺大概分成 两种:一种是纵捺,一种是平捺。
晚期作品欣赏
《颜勤礼碑》是颜真 卿71岁时所作,此碑笔 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 雍容端正,笔势相向而 多内蕴,给人以庄重浑 厚之感。不像《多宝塔》 那样方正谨严,秀丽俊 雅。
《颜勤礼碑》介绍
唐刻石,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 神道碑》,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的神道碑。 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墓碑。碑文内 容追述颜氏家庭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之业绩。除 《集古录》、《金石录》著录外,他书无言及者。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 碑侧有5行,行37字,计166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 无立碑年月。 北宋欧阳修《六一题跋》卷七定为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四年 (779年)书刻并立。石旧在陕西西安,宋元佑间石佚,下落不 明。1992年10月在西安旧藩库堂后(今西安市社会路)出土,使 得这一“颜体”的代表之作在沉睡地下一千余年之后得以重见天 日。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司”字的折几乎接近转了,没有明显的棱角, 但又不是没有起止的圆转。先是横画越写越轻,然 后提笔暗过,稍有停顿,向下写竖,渐写渐重,弯 环势曲,方中不规,圆中不矩,圆活,自然。如图 所示。
2、折的笔病(下图)
(1)顿笔过力,造成一个大关节,称为“鹤膝”。 (2)横细竖粗,像鸟版印刷的字体,太死板不生 动。 (3)折笔处提按不分明,笔墨痴肥,没有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