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海水小球藻培养基配方
海水小球藻培养基配方
海水小球藻(Dunaliellasali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水中的单细胞绿藻,具有高度耐盐性和抗氧化性。
因其在海盐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而备受关注。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种微藻的特性,需要制备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
下面是海水小球藻培养基的配方:主要成分:
1. 无菌海水:1000 mL
2. KNO3:0.8 g/L
3. MgSO4·7H2O:0.2 g/L
4. CaCl2·2H2O:0.04 g/L
5. NaCl:20 g/L
6. NaHCO3:0.02 g/L
7. FeSO4·7H2O:0.01 g/L
8. H3BO3:0.002 g/L
9. MnCl2·4H2O:0.001 g/L
10. ZnSO4·7H2O:0.0006 g/L
11. Na2MoO4·2H2O:0.0002 g/L
12. CuSO4·5H2O:0.0001 g/L
13. CoSO4·7H2O:0.0001 g/L
以上配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增加葡萄糖或其他营养物质以促进海水小球藻的生长。
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光照和搅拌等因素以确保培养条件的稳定性和良好性。
实验一微藻培养基配制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实验材料:小球藻(500ml)、等鞭金藻、扁藻 2、实验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显微镜(1部/组)、血球计数板(一个/
组)、电炉、灭菌锅、pH计、 500ml烧杯(1个/组)、胶头滴管(3支 /组)、 250ml锥形瓶(每组3个)、牛皮纸、细绵绳 3、试剂:蒸馏水、海水、碘化钾
实验五 微藻的分离方法 ---平板分离法
一、目的:
学生掌握平板分离单藻种的方法。 适用于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种类。
二、 实验材料:
F/2海水培养基;琼脂糖; 玻璃棒;培养皿(每个同 学一副);干燥箱、高压灭菌锅、电炉;封口膜
三、 实验步骤:
1、平板培养基的制备:该培养基的制备包括调配、融化、分装、灭菌四 个步骤。
1、实验材料:海带、 裙带菜、紫菜、小球藻、球等鞭金藻等,选4种藻 2、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208实验室) 3、实验器材:研钵(每组一套)、15ml离心管(每组4支-依藻种类定)、
15ml刻度试管(每组4支)、0.45m的滤膜(每组3个),抽滤装置, 离心机(或用20ml针管和滤膜器) 4、试剂:丙酮(分析纯)、MgCO3
7、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测定:将提取的叶绿素放于(石英)比色皿中,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400nm-750nm波段的吸收光谱。
三、作业: 1、计算几种藻类的叶绿素含量 2、比较并说明不同藻类的叶绿素吸收光谱有何异同,并分析原因
实验四 微藻的分离方法 ---微吸管分离法
一、实验目的
1、单胞藻类的培养,首先需要有藻种。原始的藻种是从天然水域混杂 的生物群中,运用一定的方法,把所需要的个体,分离出来,而获得单 种培养。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器材 电炉;灭菌锅;pH计 500ml 试剂瓶(每组5个); 玻棒、500ml烧杯、50ml容量瓶(每组一个)/牛皮纸、细绵绳 2、试剂: 蒸馏水、海水 各种试剂 NaNO3; NaH2PO4;FeCl3 EDTA;Na2SiO3.9H2O;盐酸硫铵素 (VB1) ;Biotin VH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DOC)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微藻的规模培育。
规模培育在水产养殖方面现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因各地环境气候、温度、光照、水质条件不同。
不同季节、藻种性质不同,单位水体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20L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培藻过程中所有的容器和工具,比如锥形瓶、矿泉水桶、搅拌棒等必须经过去污渍、肥皂等刷洗,之后再用消毒后的蒸馏水冲洗3-4遍。
二、常用微藻培养液配方
二、常用微藻培养液配方微藻种类不同,培养液的配制方法也不同,即使同一种类,个人的惯用方法也不同。
现将硅藻、金藻、绿藻、黄藻和蓝藻常用的培养液配方介绍如下:(一)硅藻类培养液1、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培养液(1)人尿5毫升海泥抽取液20-50毫升海水1000毫升2、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培养液(2)硫酸铵[(NH4)2SO4]或硝酸铵(NH4NO3)30毫克过磷酸钙发酵尿液3毫升柠檬酸铁(FeC6H5O7) 0.5毫克海水1000毫升过磷酸钙发酵尿液是将1%的过磷酸钙加入尿中发酵而成,可补充尿液中的磷肥不足和保持氮肥。
3、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培养液(3)人尿1.5-2毫升硝酸钠(NaNO3) 50毫克磷酸二氢钾(KH2PO4)5毫克硫酸铁[Fe2(SO4)3](1%溶液)5滴柠檬酸钠(2Na3C6H507·11H2O) 10毫克硅酸钠(Na2SiO3) 10毫克维生素B12 0.2微克海水1000毫升适于小型和中继培养,加入10-20毫升海泥抽取液效果更好。
4、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培养液(4)硝酸铵(NH4NO3)30-50毫克磷酸二氢钾(KH2PO4)3-5毫克柠檬酸铁铵[Fe(NH4)3(C6H5O7)] 0.5-1.0毫克硅酸钾(K2SiO3) 20毫克海水1000毫升5、厄尔德-施赖伯培养液硝酸钠(NaNO3) 100毫克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20毫克海水1000毫克是最简单的配方,适应于硅藻的培养。
6、黄海所角毛藻培养液硝酸铵(NH4NO3) 5-20毫克磷酸二氢钾(KH2PO4)0.5-1.0毫克柠檬酸铁(FeC6H5O7) 0.5-2.0毫克海水1000毫升加入少量人尿,效果更好。
7、生产上用硅藻培养液硝酸钠60克(或15克硝酸钠+20尿素)磷酸二氢钾(KH2PO4)4克硅酸钠(Na2SiO3) 4.5克柠檬酸铁(FeC6H5O7) 0.045克消毒海水1米3适合生产上培养三角指藻、新月菱形藻和角毛藻。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在过去的几年里,微藻工厂化培养已经成为了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微藻具有高生长速度、高产量和高光合效率等特点,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动物饲料的制备、食品工业的发酵等多个领域。
在进行微藻工厂化培养时,合适的培养方法和培养配方对于微藻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微藻工厂化培养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并提供一种适用于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非常重要。
微藻可以通过遗传工程来增强其生长速度和产量,但是这些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常规培养方法非常重要。
常规培养方法通常包括光照、温度、培养基和培养容器等因素。
在进行微藻工厂化培养时,我们通常使用批量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方式。
培养基的选择也是微藻工厂化培养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包括F/2培养基、BG11培养基、海盐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需要考虑到微藻所需的养分和无机盐的配比。
一般来说,培养基可以通过添加碳源和氮源来实现。
常见的碳源包括葡萄糖、甘油和乙酸等,常见的氮源包括硝酸盐和铵盐等。
此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也是微藻生长所需的。
除了上述因素外,培养容器的选择也是微藻工厂化培养的关键。
常见的培养容器包括培养皿、培养瓶、平板培养盒等。
在选择培养容器时,需要考虑到微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培养容器的大小和形状都会对微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影响。
另外,培养容器的透明度和气密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所述,微藻工厂化培养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合适的培养方法和适用的培养配方对于微藻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微藻工厂化培养时,需要根据种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容器,并合理控制碳源和氮源的添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微藻工厂化培养的高产和高效。
藻类生物学实验
进行微藻培养时,可根据培养藻类对营养的要求,选用合适 的配方,在消毒水中按配方加入各种营养物质配成。所加肥料 应保持清洁,某些不清洁肥料必须消毒,预防敌害生物通过肥 料污染。
绿藻培养液配方:
①海洋三号扁藻培养液(海洋研究所,1960):
NaNO3
0.1g
2Na3C6H5O7﹒ 11H2O 0.02g
1、实验材料:海带、 裙带菜、紫菜、小球藻、球等鞭金藻等,选4种藻 2、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208实验室) 3、实验器材:研钵(每组一套)、15ml离心管(每组4支-依藻种类定)、
15ml刻度试管(每组4支)、0.45m的滤膜(每组3个),抽滤装置, 离心机(或用20ml针管和滤膜器) 4、试剂:丙酮(分析纯)、MgCO3
碘液,常用的配方是:将6克的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摇 荡,待碘完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蒸馏水,贮存在棕色试剂瓶内。)
(3) 计数板与盖玻片洗净擦干――盖好盖玻片――摇荡藻液――吸取藻液 (干的微吸管)――迅速加样――1分钟后低倍镜下计数-计数任何对角两大 格(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一个体积为0.1立方毫米的空间),然后取其 平均值。每个样品须重复计数两次。
三、实验步骤
3、分离:镜检待分离的藻液,调藻液浓度为5-6个藻细胞为宜,在已灭菌 的载玻片上滴加6滴消毒培养液,另取一载玻片滴一滴稀释的待分离藻 液,在显微镜下用微吸管吸取所需的藻细胞,放在第一滴消毒水中,清 洗,再用微吸管吸取所需的藻细胞放在备有培养液的试管中。
4、将装有藻细胞的试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三、实验步骤
1、抽滤: 减压过滤5ml的藻类培养液到玻璃纤维滤片上,约加0.1g MgCO3 细粉,使均匀覆盖于薄膜上,倒入水样抽滤,注意避免高温、强光及压力
海水小球藻培养基配方
海水小球藻培养基配方
海水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广泛分布于海洋与淡水中。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这里,我们提供一种海水小球藻培养基的配方,以供研究者使用。
配方:
1. 海水:1000mL
2. Tris-HCl缓冲液:10mM,pH 8.0,50mL
3. 乙酸钾:0.4g
4. 硝酸钾:0.075g
5. 磷酸二氢钾:0.01g
6. 氨水:2mL
7. 硫酸镁:0.1g
8. 硫酸钾:0.01g
9. 硫酸锌:0.00025g
10. 硼酸:0.0005g
11. 锰酸钾:0.0005g
12. 钴氯化物:0.0001g
13. 钒酸铵:0.000025g
14. 钼酸钠:0.000025g
15. 铜酸盐:0.000025g
方法:
1. 将1L海水加热至80℃,然后冷却到室温。
2. 在1L海水中加入Tris-HCl缓冲液、乙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氨水、硫酸镁、硫酸钾、硫酸锌、硼酸、锰酸钾、钴氯化物、钒酸铵、钼酸钠和铜酸盐,并充分混合。
3. 调节pH值至8.0。
4. 将培养基通过0.22μm的过滤器过滤,保存在4℃的冰箱中。
注意:这个配方仅供参考。
在实际使用时,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微调。
此外,为了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建议使用高品质的试剂,并注意无菌和严格控制污染。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微藻工厂化培养是指将微藻作为生物资源,进行大规模、连续、稳定的培养,以满足生物能源、食品、饲料、化学品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在实际的微藻工厂化培养过程中,除了培养设备和条件的优化外,培养配方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单胞藻是微藻中最常见的一类,其具有高生长速度、高含油量等特点,是工厂化培养的理想微藻种。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单胞藻的培养配方示例,供参考:基础培养液配方:1.碳源: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如琥珀酸、柠檬酸等)作为补充,能提供碳源供给。
2.氮源:添加适量的无机氮源,如硝酸盐(如硝酸钠、硝酸钾)或氨盐(如硫酸铵、尿素)等,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3.磷源:添加适量的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铵等)作为磷源供给,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磷元素。
4.钾源:添加适量的钾盐(如硫酸钾、氯化钾等)作为钾源供给,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钾元素。
5.镁源:添加适量的镁盐(如硫酸镁、氯化镁等)作为镁源供给,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镁元素。
6.钙源:添加适量的钙盐(如氯化钙、冰片石等)作为钙源供给,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7.微量元素: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如硼、锌、铁、锰等),能满足微藻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8.pH调节剂:根据微藻的适宜pH范围,添加适量的pH调节剂(如氢氧化钠、氢氯酸等)使培养液维持稳定的pH值。
此外,在基础培养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微藻的特点和培养目的添加其他的辅助添加物,如调节剂、增酶剂、抗氧化剂、胺基酸等,以进一步优化培养液的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微藻工厂化培养时,培养液的配方需要根据具体的微藻种类、生长条件、培养目的等因素进行调整,并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
同时,培养过程中的控制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培养容器等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总而言之,微藻工厂化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序,其成功与否离不开培养配方的合理设计和整体优化。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2 19
? 最常用的过滤装置为沙滤池
7 充气系统
? 在生产性培养中,为了促进藻类生长,常 需往培养池中充气,可利用育苗池的充气 系统,一般可用鼓风机或小型充气泵
? 但为了预防敌害生物通过空气污染藻液, 空气在注入藻液之前最好经过空气过滤器 或洗气装置
人工光源、操作平台等设备,以及三角烧瓶等玻璃 器皿和各种营养盐及试剂
2 清洗消毒室
? 进行培养器皿和工具清洗及消毒的场所 ? 面积一般在10-15平方米 ? 应配备有清洗水池、消毒池等设施和烘
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炉灶等设备
3 培养室
? 进行藻类的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的场所 ? 装配有培养容器、培养架和培养池等设施 ? 设计上要求采光好,屋顶一般用透光的玻
第二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 式及培养设施
一 培养方式
按培养纯度分
? 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指排除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其他存
在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单一藻种的培养,要求最为严格,生 产性培养中很难做到
? 单种培养:可有细菌存在但只有一种藻类的培养。一般室
内水泥池培养多为单种培养
? 混合培养:也称多种培养,是指一培养体系中存在两种或
璃钢波纹板覆盖,最好东西走向 ? 配备有人工光源,最好可调温
4 培养容器
? 有各种规格的三角烧瓶、广口玻璃 缸、细口玻璃瓶、透明塑料袋等
? 主要用于小型培养和中继培养
5 培养池
? 用于生产性培养,培养池主要建在室内,一般 池深80厘米,面积在2-10平方米,池内壁贴白 色瓷砖
6 水处理系统
? 单细胞藻类培养比苗种培养对用水要求更严格
封闭式培养
开放式培养
按采收方式分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水生硅2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
氮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 生长适温为20~30℃;光强为 2,000~5,000米烛光。
3.朱氏10号培养液:适用于培养硅藻、蓝 绿藻等。
H2O 1000mL Ca(NO3)2 0.04 g K2HPO4 0.01 g MgSO4· 7H2O 0.025 g Na2CO3 0.02 g Na2SiO3 0.025 g FeCl3 0.008 g 使用时按1/2、1/4、1/10稀释使用。
3.藻种的保存:
一、 单细胞藻类的特性
单细胞藻类(Unicelluler
algae),简称 单胞藻。因藻体微小,又称微藻 (Microalgae)。 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 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 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 受到重视。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单胞藻在下列6个方面,可 以开发利用: 1、作为植物生理研究的试验材料。 2、单胞藻的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 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高,富含动 物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 药用成分。可利用为人类的营养食品和健康食 品。 3、可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和禽、畜饲料添加剂。
硝酸氨120硫酸镁70磷酸氢二钾40磷酸二氢钾80氯化钙20氯化钠10硅酸钠100柠檬酸铁土壤浸出液20硫酸锰1000mlph70尿素150氯化钾30过磷酸钙50硅酸钙100硫酸镁50碳酸氢钠土壤浸出液4mledta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氮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生长适温为2030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2.接种: 在分离到单纯藻群后,就可接种到培 养液中进行培养,进而移养扩大培养。接 种方法有液体接种和干藻接种。前者是将 藻液直接加入培养液中进行搅拌,加入的 藻种分量视水温而定,水温较低(10℃以 内)时,多加;约占培养液总量的30~40 %左右,水温适宜时(25~30℃左右), 可加5~8%左右。后者若用干藻的藻体接 种,接种量为0.1~0.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水生4号
(NH4)2SO4 Ca(H2PO4)2·H2O+2(CaSO4·H2O) MgSO4·7H2O NaHCO3 KCl FeCl3(1%) 土壤浸出液 水 0.200g 0.030g 0.080g 0.100g 0.025g 0.150mL 0.500mL 1000mL
2.浮游硅藻培养液 浮游硅藻培养液
水生硅1( 水生硅 (mg/L) L)
硝酸氨 磷酸氢二钾 氯化钙 硅酸钠 土壤浸出液 水 120 硫酸镁 70 40 磷酸二氢钾 80 20 氯化钠 10 100 柠檬酸铁 5 20 硫酸锰 2 1000mL pH 7.0
水生硅2( 水生硅 (mg/L) L)
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镁 硫酸锰 EDTA-铁 150 50 50 3 1mL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2、稀释法:该法源于中野治房(1933)的方法。用已 、稀释法 消毒试管5只,在第一管盛蒸馏水10mL,第2~5管都装 5mL,用高压蒸汽消毒,待冷却后,第1管用滴管滴入混 合藻液1~2滴,充分振荡,使均匀稀释。次用消毒吸管, 从第1管中吸取5mL滴入第二管中如前振荡,使均匀稀释。 以后依次同样滴入第3~5管,并都充分均匀稀释。然后 把五个已盛又消毒的琼胶培养基培养皿,加热使之溶解, 待冷却而尚未凝固时,分别滴入五个试管的藻液各一滴, 用力振荡,使藻液充分混于培养基中。待冷凝后,把五 个培养皿放在受着漫射光窗口,一直到出现藻群时为止。 在20℃左右时,约10天即出现藻群。用消过毒的白金丝 取些藻群,进行琼胶固体培养基的不通气培养。此过程 反复多次,直至得到完全分离的纯藻种群为止。 此法稀释要使用较多容器分组培养,比较麻烦,但 较易成功。
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
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用于研究和利用微小藻类(如藻类、蓝藻、硅藻等)的生理、生态和产物。
以下是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 菌种选择:选择适合研究或应用目的的藻类菌种。
不同菌种在生长条件、生理特性以及产物产量等方面有差异。
2. 培养基配制:根据菌种的需求配制合适的培养基,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有BG-11、F/2等。
3. 培养容器选择:可以使用培养瓶、培养槽、生物反应器等容器。
选择容器时要考虑气体交换、光照均匀性等因素。
4. 光照和温度控制:藻类对光照和温度非常敏感。
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有助于藻类的正常生长。
5. pH控制:维持培养液的pH在适宜范围内,可以通过添加缓冲液来控制pH值。
6. 搅拌:对于大规模培养,搅拌有助于保持培养液的均匀性,防止菌体沉积和气体分布不均。
7. 污染预防: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外源性污染。
对于连续培养,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
8. 收获和分离: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藻细胞的收获和分离。
这可能涉及离心、过滤、离子交换等步骤。
9. 产物提取:如果研究或应用的目的是藻类的代谢产物(如蛋白质、油脂、色素等),需要相应的提取方法。
10.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培养过程中的数据,如生长曲线、生物量、产物含量等。
分析这些数据有助于优化培养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藻类菌种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培养条件。
同时,对于高密度培养、连续培养等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考虑一些工程技术和生产经济因素。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 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 、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 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回复举报 来自 客户端 楼•••••知名人士三级培养:主要有小型的 、 、 左右的室内水泥池,采光良好,白色透明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于车间顶部用于培育藻种。
接下来我主要简单的讲一下容器和工具的洗涤、消毒。
培藻过程中所有的容器和工具,比如锥形瓶、矿泉水桶、搅拌棒等必须经过去污渍、肥皂等刷洗,之后再用消毒后的蒸馏水冲洗 遍。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微藻的规模培育。
规模培育在水产养殖方面现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因各地环境气候、温度、光照、水质条件不同。
不同季节、藻种性质不同,单位水体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20L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回复举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03 08:04•••xiazaiba06••知名人士10三级培养:主要有小型的10 m3、20 m3、30m3左右的室内水泥池,采光良好,白色透明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于车间顶部用于培育藻种。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藻种的数量:保证高比例接种
藻种级培养时的藻种量与培养液量之比为 1∶2-1∶4 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的接种比例一般不 小于1∶10-1∶20
镜检 将采回的水样进行镜检,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类,
预备培养 用作预备培养的培养液,各种藻类是不同的,一
般绿藻和硅藻的浓度应小一些,一般只有原配方的1/2、1/3 或1/4。对一些难以培养的藻类一般要加入土壤浸出液。如果
水样中藻类较多,就应该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培 养,使藻类在适合自己繁殖的培养液中进行生长繁殖
酸、EDTA。
植物生长激素 培养液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可以促
进藻类细胞生长,用量为0.01-0.1mg/l。
藻类培养液制备与配方
根据培养液的性质,藻类培养液可分为无机培 养液和有机培养液
配制无机培养液的原则
离子间相互平衡的培养液,称为生理培养液 在配制原液时,必须使各种盐类完全溶解,不发生沉 淀,原液应该无色透明。 培养液的稀释水,在进行纯培养或科研时用蒸馏水, 在大量生产培养时,用自来水或消毒的海、淡水。 在配制培养液时,配方中常量元素可直接称取或先配 成母液后移取,微量元素通常先配成浓缩1000倍的母 液后移取
高锰酸钾 配成5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器皿,也可遍
洒培养池的壁,然后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石炭酸 按3-5%比例配成溶液,将干净的器具在溶液中浸泡
30分钟,再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二 培养液的配制
培养用水的消毒 培养液的成分
配方的选择和营养盐用量的计算
营养盐的添加
1 培养用水的消毒
第四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五步法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培养液的配制——
试验一微藻的培养基配制
(3) 计数板与盖玻片洗净擦干――盖好盖玻片――摇荡藻液――吸取藻液
(干的微吸管)――迅速加样――1分钟后低倍镜下计数-计数任何对角两大 格(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一个体积为0.1立方毫米的空间),然后取其 平均值。每个样品须重复计数两次。
Fe(SO4)3(1%溶液) 10滴
②亚心形扁藻培养液(湛江水产学院): NaNO3 0.05g 维生素B12 人尿 200mμg 2ml
KH2PO4(1%溶液) 0.005g
FeC6H5O7
维生素B1
0.2ml
200μg 海水 1000ml
培养亚心形扁藻及其他绿藻使用,多用于小型培养和中继培养,如能
实验三 藻类细胞叶绿素的提取和细胞色素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大型和微型海藻叶绿素测定方法。观察比较不同门藻类的叶绿 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含量是衡量大型海藻生长状态的指标之一。浮游植物叶绿素
含量,可用来初步估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并进行估量水域初级
生产力。也适用于评价实验室单种生长状况。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2、实验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显微镜(1部/组)、血球计数板(一个/ 组)、电炉、灭菌锅、pH计、 500ml烧杯(1个/组)、胶头滴管(3支
/组)、 250ml锥形瓶(每组3个)、牛皮纸、细绵绳
3、试剂:蒸馏水、海水、碘化钾
三、实验步骤 1、培养基配制:见实验一 2、接种:一般培养的接种量为1/3~1/5. 3、计数:分光光度计测定500nm(OD500)和750nm (OD750)吸光值;细胞计数板计数。 4、每天测定一次,分别绘制以OD值和细胞绝对数目为纵坐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五步法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培养液的配制—— 接种——培养管理——采收
一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
目的:消灭藻类的捕食者和竞争者
方法:
物理消毒法:
高温高压灭菌 煮沸法 紫外线消毒法
直接灼烧法 烘箱干燥法
化学药品消毒:
70%酒精法
高锰酸钾法
漂白粉法(CaClO2) 稀盐酸法
EDTA。
植物生长激素 培养液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可以促
进藻类细胞生长,用量为0.01-0.1mg/l。
藻类培养液制备与配方
根据培养液的性质,藻类培养液可分为无机培养 液和有机培养液
配制无机培养液的原则
➢ 离子间相互平衡的培养液,称为生理培养液
➢ 在配制原液时,必须使各种盐类完全溶解,不发生沉 淀,原液应该无色透明。
镜检 将采回的水样进行镜检,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类,
在水样中数量较多,可立即进行分离,若数量少,分离困难, 就进行预备培养,待其数量增多后,再进行分离;
预备培养 用作预备培养的培养液,各种藻类是不同的,一
般绿藻和硅藻的浓度应小一些,一般只有原配方的1/2、1/3 或1/4。对一些难以培养的藻类一般要加入土壤浸出液。如果 水样中藻类较多,就应该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使藻类在适合自己繁殖的培养液中进行生长繁殖
石炭酸
洗液
漂白粉 按0.1-0.3‰配成漂白粉水溶液,将器具在溶液中浸
泡30分钟,再用煮沸消毒水冲洗3-4次即可。对于水泥池等, 将配成糊状漂白粉溶液遍洒池壁,半小时后,用消毒水冲洗 干净。消毒后的容器需停放12小时才能使用。
酒精 用70%浓度的酒精进行消毒,将酒精涂抹在器具表面,
单细胞藻类培养液的成分
单细胞藻类培养液的成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的成分有下列七类。
(一)大量元素1 •氮(N)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氮源有硝酸钾(KN03)、硝酸钠(NaNO3)、尿素(NH2CONH2)、硝酸铵(NH4NO3)、硝酸钙[Ca(NO)3)2]、氯化铵(NH4C1)、硫酸铵[(NH4)2SO4]、发酵人尿……等。
其中以硝酸钠和硝酸钾最常用。
但不同的藻类对硝酸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藻类选择合适的氮源。
2 •磷(P)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磷源有磷酸二氢钾(KH2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氢二钾(K2HPO4)、磷酸氢二钠(Na2HPO4)4种。
海水单胞藻培养液应用磷酸二氢钾,如用磷酸氢二钾所配培养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3 •铁(Fe)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铁源有三氯化铁(FeCI3)、硫酸铁(FeSO4)、硫酸高铁[Fe2(SO4)3]、氧化铁(FeO)、柠檬酸铁(FeC6H5O7)、柠檬酸铁铵[Fe(NH4)3(C6H5O7)]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三氯化铁和柠檬酸铁。
无机铁在水中容易形成一种胶体复合物,无可逆反应,不能为生物利用。
铁也容易产生沉淀。
所以尽管铁在数量上所需很少,但要满足藻类需要却很困难。
要保持溶液中可利用态铁的数量,通常采用3种方法,这些方法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都不够十分完善。
在培养液内加入土壤抽出液:由于自然有机质(一般称为腐殖酸)的作用阻止了铁的沉淀和溶胶化(Pringsheim , 1963)。
在培养液内加入某种有机酸或其盐类以形成可溶性铁化合物:已证明较有效的有柠檬酸盐和酒石酸盐:迈尔(Myers ,1947)证实应用硫酸铁和柠檬酸钠能使小球藻生长十分良好。
应用络合剂:最常用的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剂能防止铁和微量营养元素沉淀,并按照质量作用定律释放出足够数量的离子供藻细胞利用。
由于无机铁容易形成胶体复合物和沉淀,而有机铁,如柠檬酸铁、酒石酸铁等则是可溶性的,易为藻类细胞利用,在培养液配方中可使用有机态铁代替无机态铁。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汇总
第六节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藻类的生长繁殖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必须具备这些营养元素,而且在营养成分和数量上都应该符合藻类的需要,各种藻类对营养的需要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一些培养液配方,能应用于多种藻类的培养。
然而,藻类的不同种类,对营养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各有其特殊性,不同种类的培养液配方,当然也应该不同。
只有较好地符合培养种类需要的配方,才可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个培养液配方的提出,首先必须了解这种藻类对营养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点,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是必要的。
还必须在使用中验证配方的效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使配方达到更理想的水平。
本节内容分培养液成分、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液的配制三部分。
一、培养液成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的成分有下列七类。
(一)大量元素1.氮(N)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氮源有硝酸钾(KNO3)、硝酸钠(NaNO3)、尿素(NH2CONH2)、硝酸铵(NH4NO3)、硝酸钙[Ca(NO)3)2]、氯化铵(NH4C1)、硫酸铵[(NH4)2SO4]、发酵人尿……等。
其中以硝酸钠和硝酸钾最常用。
但不同的藻类对硝酸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藻类选择合适的氮源。
2.磷(P)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磷源有磷酸二氢钾(KH2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氢二钾(K2HPO4)、磷酸氢二钠(Na2HPO4)4种。
海水单胞藻培养液应用磷酸二氢钾,如用磷酸氢二钾所配培养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3.铁(Fe)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铁源有三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SO4)、硫酸高铁[Fe2(SO4)3]、氧化铁(FeO)、柠檬酸铁(FeC6H5O7)、柠檬酸铁铵[Fe(NH4)3(C6H5O7)]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三氯化铁和柠檬酸铁。
无机铁在水中容易形成一种胶体复合物,无可逆反应,不能为生物利用。
铁也容易产生沉淀。
所以尽管铁在数量上所需很少,但要满足藻类需要却很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单位水体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20L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回复举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03 08:04•xiazaiba06知名人士10三级培养:主要有小型的10 m3、20 m3、30m3左右的室内水泥池,采光良好,白色透明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于车间顶部用于培育藻种。
接下来我主要简单的讲一下容器和工具的洗涤、消毒。
培藻过程中所有的容器和工具,比如锥形瓶、矿泉水桶、搅拌棒等必须经过去污渍、肥皂等刷洗,之后再用消毒后的蒸馏水冲洗3-4遍。
消毒的方法一般有加热消毒法、化学试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一般小型仪器用加热消毒法,比如锥形瓶,方法是在锥形瓶瓶口放一培养皿,瓶中加水,煮沸,煮沸完之后,用牛皮纸或纱布包住,备用,这种方法能杀死营养体的部分芽孢。
大型仪器、工具、培养池用化学药品消毒(漂白粉、酒精、高锰酸钾、铬酸洗液等),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一般是30-35%,漂白精的有效氯的含量是漂白粉的2倍,消毒时按1/10000-3/10000的含量配成水溶液,浸泡容器、工具半小时,再用消毒水冲洗3-4次(消毒水既是煮沸、沉淀、过滤其中的水)。
水泥池的消毒可配成高浓度的浆糊状漂白溶液,淋洒池壁,半小时后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也可以用较低含量的漂白粉进行全池浸泡后,用消毒水冲洗,停放12小时后才可使用。
酒精消毒一般用于人为操作,如在活化藻种、摇瓶或者搅拌的时候,涂抹手,消毒小的仪器上使用。
酒精一般是配置成70-75%左右,杀菌效果是最显着的,使生物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故有杀菌效果。
海水的消毒,一般海水的消毒有过滤和加入化学消毒剂法。
因为海水消毒主要用于三级培养,三级大规模培养时候主要用于杀灭有害生物,处理水必须无毒,对培养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不大。
水消毒必须简单、经济、易行,不然大规模运水特别多的时候培藻成本会加大。
补充:消毒海水时可根据培养的目的和方式选用以下方法之一。
1、加热消毒法:经沉淀、过滤的海水,一般加温至90℃左右维持5分钟或达到沸腾即可。
由于海水中的一些对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在高温时易遭破坏,所以加温时间不宜太长。
2、过滤除菌法:把经沉淀的海水先经砂滤,把大型生物和非生物杂质去除,再用陶瓷过滤罐过滤,除去微小生物。
3、次氯酸钠消毒法:按每立方米海水20毫克有效氯的量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充气10分钟后停气,经6~7小时消毒后,按每立方米水体25克的量加入硫代硫酸钠,强充气4~6小时,用硫酸-碘化钾-淀粉溶液测试,若无余氯即可使用。
4、紫外线消毒:有成型的紫外线消毒器可供选用。
但此法不易杀灭较大的浮游动物。
最好和过滤法结合使用。
加热消毒我们就不解释了。
主要是过滤除菌消毒,沉淀后的海水经过纱虑池纱虑大型的生物及非生物杂质出去,再经陶瓷过滤罐过滤,除去微小生物,也可两次纱虑,两次纱虑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漂白粉和漂白液消毒的时候,向水中加入漂白粉和漂白液,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中和余氯的过程以及操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氯含量测定?方法一硫代硫酸钠滴定法需要的物品:1%碘化钾溶液(1 g溶于100ml水中)1.58%硫代硫酸钠溶液(1.58g溶于100ml水中)HCI 37%样品溶于一定数量的水中的溶液(即稀释一定倍数)程序在滴定瓶中加50ml碘化钾溶液,0.25ml HCI 和1ml样品溶液,这时候瓶中溶液应该变为褐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直到瓶中溶液变为澄清(没有颜色)。
每ml硫代硫酸钠可以中和3.55ppt的氯样品溶液的氯浓度= 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3.55 ×100/1000(%) 样品的氯含量=样品溶液的氯浓度×样品稀释倍数方法二1.试剂(1)KI溶液:10%。
(2)淀粉溶液:0.5%。
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的沸水中,加入后不断搅拌,并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
加热时间不易过长且应迅速冷却,以免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能。
如需久存,可加入少量的HgI2或ZnCl2等防腐剂。
(3)H2SO4溶液:2 mol/L。
(4)K2Cr2O7标准溶液:0.1000 mol/L。
将K2Cr2O7在150-180℃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准确称取1.2258克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5)Na2S2O3溶液:0.1 mol/L。
将12.5克Na2S2O3 ·5H2O溶解在500毫升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加入0.1克碳酸钠,储于棕色瓶中并摇匀,保存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
(低浓度的溶液需稀释)(6)丙二酸:20%溶液。
2.实验步骤(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用25毫升移液管吸取0.1000 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三份,分别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5毫升6N盐酸、5毫升20%KI,摇匀后在暗处放置约5min,待反应完全,用100毫升水稀释。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棕色到绿黄色,加入2毫升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亮绿色即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计算其浓度。
(低浓度的溶液标定类似)(2)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取10毫升待测消毒溶液,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2 mol/L 硫酸10毫升,10%碘化钾溶液10毫升,此时溶液出现棕色。
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在暗处放置约5min。
打开盖,让盖缘蒸馏水流入瓶内。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装于25毫升棕色滴定管中)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浅棕黄色时,加入10滴0.5%淀粉指示剂,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无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V,ml)。
重复测3次,取3次平均值进行以下计算。
因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营养盐接下来说一下营养盐的加法。
以金藻为例,金藻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须每个营养元素都有一个最低量,如果低于这个最低量,生长繁殖则会受到抑制,如果某种营养的含量过高也会对藻类产生毒害作用,甚至死亡,因为含量过高会破坏渗透压系统,让藻脱水死亡。
今天我跟大家说一下金藻的营养盐,一般主要的营养盐配方是F/2,营养盐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大量元素一般都是硝酸钠(NaNO3)、磷酸二氢钠(NaH2PO4),微量元素有锌(Zn)、锰(Mn)、钼(Mo)、钴(Co)、铜(Cu)、铁(Fe),维生素有维生素B1(VB1):主要是辅助糖类代谢,对能量起到积极的作用、维生素B12(VB12):有利于铁的利用,促进代谢等发育成熟、维生素B6(VB6):活化多种酶,有助于VB12的吸收等、生物素(VBH):脂肪和蛋白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一种维持生长、繁殖的营养素。
培藻过程中如果是人工繁殖时,在光照、营养盐、PH适合的情况它会非常大规模的繁殖。
此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会成为藻类繁殖的限制因子。
现在金藻和其它藻在人工繁殖的时候,碳源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它营养盐可以通过正交分解得出最优的含量,而在藻体繁殖过程中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碳源的需求量增大,这时根据情况人为补充碳源的话会起到非常好的繁殖效果,可通过气石、搅拌等方式补充二氧化碳。
培藻过程中如果是人工繁殖时,在光照、营养盐、PH适合的情况它会非常大规模的繁殖。
此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会成为藻类繁殖的限制因子。
现在金藻和其它藻在人工繁殖的时候,碳源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它营养盐可以通过正交分解得出最优的含量,而在藻体繁殖过程中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碳源的需求量增大,这时根据情况人为补充碳源的话会起到非常好的繁殖效果,可通过气石、搅拌等方式补充二氧化碳。
培养金藻的时候,一般一、二级用康维方,康维方一般基于F/2配方基础上的一个配方,而三级培养的时候用金藻培养液。
金藻培养液:硝酸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柠檬酸铁氨=100:10:1,1000ml 灭菌海水。
在三级培养的时候,营养盐的添加都是1:1000的添加,就是1毫升的营养盐添加到1L的水体中。
在生产时可以为了生产等便利,可以放大配方比例,在大规模的培养中1:10000的添加也是可以的。
实验结果当然是1:1000最好,但是实验和实际生产中肯定有一定的误差,在实际生产中1:10000也可以正常的培育出高密度的金藻。
当然在大规模的培养中1:10000的添加,起到的效果稍微差一点,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接种接下来就是接种,接种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接下来我简单说明下。
金藻在二级培养(高密度扩大培养的时候),能达到700——800万个cell/ML,扁藻能达到100——150万个cell/ML,小球藻也能达到1000万个cell/ML。
接种就是把作为藻种的藻液接入新配好的培养液中,进行丰富培养。
接种的过程虽然简单,但要注意藻种的质量、藻种的密度、接入藻液的数量以及接种的时间等问题。
藻种的质量我们可以根据藻细胞运动、附壁、沉淀、镜检颜色,观察它的质量好坏。
金藻是金褐色,硅藻是呈黄褐色,绿藻是鲜绿色,有运动能力会上浮,没有运动能力均匀漂浮在水中。
附壁和沉淀:好的藻种一般没有明显的附壁,如果藻种受到环境因子等各方面的不适宜条件的时候,会大量的聚集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