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的马太效应_范围与限度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在科技引领时代、信息铸就未来的当今时代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越发地明显,并拉大了贫富差距。
使一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人生活在奢侈的天堂。
原来一方净土的科学界,也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马太效应”也在科学界广泛传播。
身份背景、人际关系盖过了科研活动本身的价值,使科研水平一般,人脉关系广泛的科研工作者崭露头角,斩获大小科研项目,与之而来的是荣誉和地位的提升。
而那些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却生活在一些大科学家的影子下,永远不得翻身。
所得成果成为铸就别人成功的踏板。
没有人记得,也无人问津。
早在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Robert K. Merton就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科研成就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声名显赫的学者获得更多的声望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
同样地,在同一个科研项目中,声誉通常赋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即使是一名普通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最后也会将科研所获得的荣誉颁发给最资深的研究者。
因此,罗伯特·莫顿认为“马太效应”中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外,在中国也十分明显。
有数据显示,诺贝尔金奖获得者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几乎是一般作者的40倍。
导致了容易引证的科研成果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这会使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遭到压制。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大科学家获得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在中国,莫言这个名字被大家所熟知,正是因为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一本小说《蛙》声名大噪。
但是试问,有几个中国人在此之前读过莫言的《蛙》。
当我们徜徉在流行小说的世界中的时候,也许读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人都要比度过莫言的书的人多。
马太效应的名词解释,生物信息学
马太效应的名词解释1. 马太效应是指在某种不平等的规模增长中,较大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大,而较小的对象则变得越来越小的现象。
这个名词来源于《新约》中的马太福音25章,其中有一句话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充足,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 马太效应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K·马丁在1968年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城市发展中经济不平等的现象。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等。
3. 在经济学中,马太效应常常被用来描述财富不平等的现象。
富人愈富,穷人愈贫,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也被称为“富者愈富,穷者愈贫”的现象。
4. 在生物学中,马太效应被用来描述种裙中的个体数量不平等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种裙中的少数个体占据了大部分资源,而剩余的个体则只能得到有限的资源。
5. 马太效应还可以在教育领域找到应用。
在教育系统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奖学金、好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更容易被忽视,导致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绩进一步下滑。
生物信息学1.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领域。
它主要应用于生物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以解决生物学研究中的复杂问题。
2.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得益于生物学研究中大规模数据的产生和积累。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等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学数据,需要借助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释。
3.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生物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组比较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工具的开发等。
4. 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统计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这些方法在对生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设计新的药物和改良农作物品种,预测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马太效应在世界中的表现 概述及解释说明
马太效应在世界中的表现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马太效应在世界中的表现”。
马太效应是指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弱者不断失去资源和机会,而富者则不断积累更多的财富和权力的现象。
这个效应得名于耶稣时代的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其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目标和结构。
第二部分概述了马太效应的定义、来源与起源以及其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性。
接下来三个部分(第三至五部分)将详细讨论马太效应在经济、教育、科技创新和文化领域中的表现。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了马太效应在世界中的表现,并提出了缓解该效应可能带来问题和挑战以及相关建议和措施。
1.3 目的:通过本文对马太效应在不同领域中表现的研究和阐述,我们旨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并呼吁各方关注和解决由此产生的不平等问题。
我们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促进公众对于马太效应相关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2. 马太效应概述:2.1 马太效应的定义:马太效应是指“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鈕(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提出。
该效应来源于《圣经·新约》中耶稣对马太的一句话:“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马太效应描述了一种累积性的不平等现象,即先富者更容易获得成功并积累财富,而贫穷者则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走出困境。
2.2 马太效应的来源与起源:马太效应可以在许多领域中观察到,并且具有普遍存在性。
它起源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机会差异以及人际交往网络等因素造成的悬殊情况。
在经济领域中,初始财富和资本积累能力差异导致富人越来越富,贫穷者则更难摆脱困境。
在教育领域中,富裕地区的学校和家庭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导致教育机会不均,弱势群体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马太效应的理解
马太效应的理解马太效应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成功者越成功,失败者越失败。
这个效应最早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K·马顿在1968年提出的,他是以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作为名字的来源。
马太效应不仅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于科学研究中。
在科学研究中,马太效应表现为大牛学者更容易获得研究经费、获得高水平的学术机会、发表高影响力的论文等。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面临着艰辛的科研路程,不仅需要自己摸索,还需要面对资源匮乏、竞争激烈等问题。
马太效应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分配不公经费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但经费的分配却并不总是公平的。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声望,更容易获得政府、企业等机构的经费支持。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来争取经费。
2.高水平学术机会不均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这些机会往往只对具有一定学术声望的学者开放。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更容易被邀请参加这些高水平学术活动。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往往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获得这些机会。
3.论文发表不公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论文,而论文的发表也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更容易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面临着论文发表难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科学研究的竞争更加激烈,初出茅庐的学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来取得成功。
但同时,马太效应也提醒我们,科学研究需要更加公平和公正,给予初出茅庐的学者更多的支持和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成长机会。
论科学共同体内的_马太效应_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卷1999・第10期■论科学共同体内的“马太效应”●山东矿业学院林强科学家作为群体一般的抽象存在形式,称为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
科学社会学研究表明,科学共同体具有一种特殊的分层结构,这种结构是共同体成员由于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的无形等级体系。
由于这种等级体系的存在,加上共同体成员在科学成果上优势积累的不同,从而出现了被默顿称为“马太效应”的一种现象,在科技发展中,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一、“马太效应”的形成及表现形式科学共同体内部“马太效应”现象也就是科学上的积累效应,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科学共同体特定社会运行机制所必然引起的现象。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科学家把科学发现和创造的独创性提到了首位,科学成果优先权的获取是科学家的社会存在价值。
而科学评价体系要求一项科学成果优先权获取的标志是必须向社会公开发表并取得同行的承认。
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的承认是社会和科学界对科学家的最高奖赏。
由于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社会承认的不同而构成了科学家群体中的等级体系,而后的某些“承认”往往演变成对科学家名望的承认,从而使有名望的科学家在等级体系的权威结构中更居有利地位,成为其担当新一轮重要角色的条件和保证。
与此相反,共同体中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则相对地受到冷落甚至贬低,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被重视,论文很少甚至不被引用,而渐渐变为知识产品的“贫困户”,“马太效应”现象就此产生了。
科学共同体内的“马太效应”与共同体内的分层结构一样同属于一种权威效应,但它不同于由于权力的不同或财产的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体系,科学上的这种权威结构的形成、权威的行使和对权威的信仰、服从等完全是建立在受动者自愿基础上的,当某些科学家在科学成果的积累上达到某一优势而形成权威后,他就会受到人们的信赖、同行的崇拜。
他们的论著将会以很高的频率被引用,并不断获得种种科学荣誉。
综上所述,是科学研究系统的奖励结构这一科学共同体内的社会运行机制形成了“马太效应”。
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
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博文收藏10-04 2212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老剪报妙文共赏5什么叫“马太效应”?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它?邓国天在《福建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的《必须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太效应”是一种客观规律,它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
文章说,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默顿研究了有声望、有地位的科学家对社会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指出在科学界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声望的科学家因为某种杰出的贡献,已经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但社会还要给以加量;而对于未出名的科技人员,虽然已有一定份量的贡献,但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甚至受到贬抑。
这种现象被概括为“马太效应”。
文章认为,“马太效应”的核心是荣誉背景的增强作用。
当一个科技工作出了有份量的贡献,成名并获得荣誉以后,会出现一种反馈,使这种荣誉继续强化。
而由于各种奖励和和带有荣誉性质的职务总是有一定的限额,已成名的科学家荣誉的增强便会排斥那些未成名的科技工获得应有的荣誉。
科学史的研究和最近的调查材料都说明,中青年科技工是科研的主力军。
一增强,一贬抑,必然使许多杰出的中青年科学家屈居科学荣誉的榜外。
文章指出,并不是所有给予知名科学家的荣誉都是“马太效应”,而只是其中那些不一致的、高手贡献的部分才是“马太效应”的结果。
在我国,目前一个显著地特点是“马太效应”与论资排辈交织在一起。
同时,它在学术交流和知识社会化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在科学文献激增,人们选择科学文献越来越感到困难的情况下,有声望的知名人物的著作、论文总是首先受到挑选。
在我国学术界,“马太效应”的这种作用,常常与人们的迷信权威和陈规陋俗交织在一起。
例如有些不出名的的著作或论文,虽然很有创见,但如果得不到有声望人物的推荐,或推荐人本身声望低,那就可能遭到冷遇,甚至发行都可能成了问题。
借助大人物的名声,既可以使研究成果声誉倍增,也会出现有声望科学家与未成名科技工在协作项目中荣誉分配的不一致。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对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的看法马太效应,指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而言之,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是“科学界”。
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
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在科学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分配现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将会更加困难。
这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的现象存在科学界中,带来的好处并不少,同时,他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促进某一学术领域权威的形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这种“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学术权威在其学术领域中,好比一座高峰,是每位成员所向往的,而马太效应则可以将该领域中的各种“砂石”汇聚于高峰之中,不断累积,学术高峰不断上升,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提高资源的利用度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汇集学术领域里的大部分好资源,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有点类似于“墨菲定律”,如果这少部分人是该学术领域的精英,那么这少部分的精英在这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下,将可能更加利用好这些资源,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社会。
三、促进人才的集中和培养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容易集中一起,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对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的看法马太效应,指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而言之,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是“科学界”。
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
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在科学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分配现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将会更加困难。
这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的现象存在科学界中,带来的好处并不少,同时,他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促进某一学术领域权威的形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这种“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学术权威在其学术领域中,好比一座高峰,是每位成员所向往的,而马太效应则可以将该领域中的各种“砂石”汇聚于高峰之中,不断累积,学术高峰不断上升,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提高资源的利用度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汇集学术领域里的大部分好资源,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有点类似于“墨菲定律”,如果这少部分人是该学术领域的精英,那么这少部分的精英在这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下,将可能更加利用好这些资源,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社会。
三、促进人才的集中和培养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容易集中一起,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和贫富,小到个人之间的金钱和权利。
通俗而又常见的则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富人通过先有的金钱拿去投资,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利用富人所拥有的人脉资源,聚敛更多的社会资源,让收益更大化,而穷人因为金钱少,满足生活必须的衣食住行后难以再去投资,主要凭借劳动力获得微博收入,久而久之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大。
这是社会往前发展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最终拉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而在其他方面,学习好的人越来越好,学习差的人越来越差;人脉广的人朋友越多,人脉窄的人越来越孤独;人品好的人越来越德高望重,品德差的人越来越差等等。
“同样一篇文章,有了导师的名字之后,很快就被采用了”、“论文有了国自然或者省级课题资助也更容易发表”、“在申报书中列入既往团队受到资助的课题越多,越容易被再次资助”……如此种种,步入研究生的我们,慢慢接触到这些现象,即这次讨论的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学术圈中的“马太效应”是指杰出学者从学术圈中获得的社会资本越高,他们可以用来创造竞争优势的稀缺资源(如基金资助,数据资源)就越多,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就越容易,这又促使他们可以从学术圈中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进而继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杰出。
此外,如果一位作者与杰出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也将有助于他从更深的关系中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从而轻松创造竞争优势,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写道:“那些在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即使别人已先于他而完成该项工作);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有学者认为,“马太效应”是一个中性的说法,用来客观描述学术发展的特点与生态,因此也有着正面和负面之分。
从正面角度来看,这类现象确实能够在资源整合、团队协作、优化结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研究
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研究⼀、马太效应及其表现1.马太效应在科学界可以观察到这样⼀种现象:有些科学家已经有相当的声望和社会地位,这些科学家很容易得到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正⽐的更⼤的荣誉和报偿;然⽽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也得到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例的较⼩的荣誉和贡献。
默顿将科学奖励制度中这种不公平的分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揭⽰了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中的⼀种普遍现象——优势积累效应。
马太⼀词源于《马太福⾳》中的庄严词句:“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旧约全书·马太福⾳》第⼆⼗章。
)2.马太效应的表现“马太效应”所揭⽰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书中关于诺贝尔奖⾦的获得,谈到了获奖⼈的社会出⾝、师徒关系、跨进科学界的精英⾏列所形成的科学优势的积累都是有利于获奖的,相反没有进⾏这些优势积累的科学家可能做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更⼤的贡献,反⽽屈居于“第四⼗⼀位”。
哈格斯特洛姆在他的《科学共同体》⼀书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以前做出优秀成果的科学家在以后更容易因⼯作良好⽽得到报偿;⽽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可能仍然不会出名。
所以,⼀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说过:在怎样给予报偿这件事情上,这个世界是奇特的,它趋向于把奖励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物。
⼆、马太效应的作⽤“马太效应”现象在科学界是普遍存在的,⽽且发挥着各种效应。
在科学界不同领域、不同情况下,马太效应有积极性的,也有消极性的。
(⼀)马太效应的积极作⽤。
1.“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源于经济学,默顿把它引⼊科学社会学领域来解释“马太效应”起作⽤的机制。
“棘轮效应”⽤来说明科学家在他们的科学⽣涯中,如果做出了成就,获得了声望和地位,就很难回到原来的⽔平与位置;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永远保持这种荣誉称号。
科学家的荣誉和威望可能会因为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会相对淡化,但是对于获奖科学家个⼈来说,他的⽔平和位置不会倒退。
史楠-200402031-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史楠学号:200402031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此术语后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马太效应其实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和追求更完美的一种社会现象。
科技界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高度竞争、科学研究资源的局限和科研人员能力上的客观差别。
物质投资成为大科学时代社会承认的重要内容,甚至决定科学家的科研实力。
那些业绩优秀者不仅得到声誉,还能得到先进设备和大量经费;相反,竞争劣势者不仅重创自信和研究热情,还丧失了科研的物质条件。
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一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1968 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 K. Mer-ton) 在《Science》第 159 卷第 3810 期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一文,指出了在科学的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正的分配现象: 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就会受到抑制。
这就使得获得科学荣誉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甚至被完全剥夺而成为在知识生产过程中默默无闻的“无产者”。
这就是默顿所说的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The Matthew Effect) ”,也被称之为“优势积累效应”。
“马太效应”这一概念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 25 章里的一段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事实上我们知道,“马太效应”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只存在于科学领域,也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之中。
对于科学领域的这一现象,除了默顿,还有其他许多学者也发现并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
例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哈格斯特龙(W. O. Hagstrom) 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写道: “那些在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即使别人已先于他而完成该项工作) ; 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加斯顿(J. Gaston) 指出: “科学家在某一时间点做出某些成就,他用这种贡献而获得的承认将影响其第二时间点的产出量。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兄弟(Jonathan Cole And Steven Cole) 在《科学界的分层结构》中指出,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威望、权力、资源、设备集中在很少数的“富有者”手中,穷者则愈穷。
美国社会学家朱克曼(H. Zuckerman) 在《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书中以大量的统计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马太效应有哪些影响
什么是马太效应有哪些影响马太效应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那么你对马太效应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马太效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社会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马太效应的内涵指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马太效应的出处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也叫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以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及物种分类学家罗伯特·马太(Robert Merton)的名字而得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最早发表于1968 年。
马太效应指的是,在一些社会状况下,进步和重要性之间存在负面关系。
这一思想也被称为“已定义成功者失去努力的效应”,即一个成功者因为其成功而贬抑其努力过程。
在生物领域,马太效应表现为,基因工程及其他生物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会被大量的研究人员和资金投入所重复,从而加剧以前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功。
这种“流行”效应,导致所有与指定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都受到相同的关注,同时其他潜在的重要研究却不得而知。
一方面,这种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它也会限制研究人员探索其他技术、材料和理论。
与其他领域不同,生物学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科学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新技术的发现可以几乎立即被应用,而确定许多看法的实验,则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马太效应可能会使研究者们只关注发展一种技术,而冷落了不便于被大量追踪的技术,从而使得其他潜在重要研究依然得不到关注。
此外,获得重大成果的人及研究组也被认为更多地吸引科研经费,而那些发现小步进步的人没有能够获得同样多的资金得到充分开发。
最后,在生物领域,马太效应还会影响研究者的选择,尤其是青年研究者。
当青年研究者看到别的科学家取得的冒险成果以及丰厚的回报时,他们也许会偏好那些具有发现性的大胆项目,而不是尝试高风险、低回报的大胆研究。
这样看来马太效应可能会带来一些相反的作用,鼓励大胆的项目,但又限制了其他潜在重要研究的得到关注。
总的来说,马太效应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发现,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领域的研究,导致一些已经发现的重要技术获得更多关注,而一些潜在的研究受到忽视。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一、科学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是存在于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人发展、企业、国家的竞争乃至生物演化中都普遍存在。
科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科学中所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著名的科学家获得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相称的太多荣誉,而那些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总是获得与其贡献相比相对较少的荣誉。
”1这种现象恰好和《圣经·马太福音》中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相吻合,故而得名。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此术语后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二、理解马太效应与普遍主义规范相对应它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1)科研成果的认定会受到之前出色的成果或者科学家名气的影响,这些使得科研成果更容易发表更容易被人们认可接受,“好的更好”形成一种优势积累;(2)有名望的科学家,在知名研究所工作过的研究者,名校毕业的学生等等,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认可,准入资格认定中也会受到高学历、出色的科研经历、发表论文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2。
科学中“马太效应”的实质就是优势积累,在这种优势积累的过程中活动主体可能由于具有名气、高学历、出色的科研成果等优势因素,获得越来越高的荣誉和肯定、越来越好的机会和资源,从而作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积累更多的优势因素,又开始新一轮的优势积累循环。
也就是,好的更好“马太效应”产生的关键是优势因素的影响,然而,优势因素的影响力只有在科学评价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可以说,科学中“马太效应”的实质——优势积累过程的实现离不开科学评价机制,因此,科学中“马太效应”的产生是与科学评价密切相关的。
三、马太效应的表现默顿的研究表明,马太效应适用于整个科学界,而且几乎在科学的所有侧面都有所表现,只不过在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3。
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启示
谢谢!
第八组 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启示
科学领域里马太效应的表现
院 士 人 才 科 研 经 费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 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 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 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 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结语:
所以,“马太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这 也是符合辩证法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对这 一现象一味的地横加指责,也不是一味地 强调其积极方面,而是想办法通过制度性 设计来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建立完善的 激励制度,抑制和避免其消极作用,弘扬 其积极作用,也就是既要让其起到鼓励先 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又要抑制其副作用 ,使其沿着人类需要的轨迹运行。
马太效应对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
第一,马太效应能够增强竞争,扶强抑弱。 第二,马太效应有利于提高科研资源分配的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研创新的效率。 第三,马太效应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 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使科 研成果或科学结论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 考验。 第四,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 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 奋斗,而这种奋斗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 果,才能获得荣誉。
社会生活中的马太效应
社会贫富差距,也会 产生“马太效应”。 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 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机会,而穷者则会由 于经济原因,比富者 更乏发展机遇,这也 会导致富者越富,穷 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
什么是马太效应
什么是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定义: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
最常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适用领域范围: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教育、商业、金融以及科学领域我的理解:马太效应可谓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各科学领域内的大名人了,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内几乎无处不见其缩影,足见其影响力之广!还清楚地记得,其实我早在初中阶段学习zz课的时候就与其打过照面,随年纪与阅历渐长,我对该效应也多了许多新的思考。
网络上书本上对马太效应的举例过于繁杂,以下,我将:先为大家提炼几个最短小精悍的例子,以助大家理解消化;然后引出社会上对其的普遍理解,以示最表层的、大部分人的认知;最后再谈谈我对它的思考,以尝试挖掘其对我们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启发!典型实例:经济与商业:“规模经济”→边际成本递减→行业头部化→寡头与垄断教育与科研:学习(术)能力、成绩、环境越优→更多赞赏鼓励、更优资源分配(科研经费、特色班与少年班的师资、科研项目、平台)→更高积极性、更优习惯、更多优质人脉(校友、学者等)职业发展:综合以上经济与教育基础上→缺乏职业规划+职业起步不顺+频繁跳槽无提升VS科学的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在适合自己的方向上积累→30岁危机+中年危机+各种危机VS快速成长+迎难而上+创业(新)+再创业(新)。
普遍认知:第一、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在相对多的领域里压制和埋没了才华出众的个体与集体,更多地学者与专家强调的更多的也是“马太效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和减小弱者愈弱的各领域社会现象”。
第二、该理论缺乏辩证思维——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因为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而忽视了性质的变化。
论据/论点1: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论据/论点2: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
怎样看待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
马 太 效 应 来 源
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 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 主阿, 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 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 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 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 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 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 主阿, 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 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 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 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 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 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 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 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 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 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怎样扬长避短地利用“马太效应” 怎样扬长避短地利用“马太效应”
王选的选择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 在电脑开发的领域内,最佳的创造年龄是20岁到 岁。 在电脑开发的领域内,最佳的创造年龄是 岁到 岁到40岁 王选的两次创造高峰——1964年从事软件研究和 年从事软件研究和1975年 王选的两次创造高峰 年从事软件研究和 年 研制激光照排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 研制激光照排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无名小 一飞冲天,作出了超越“权威”的成就。 卒”一飞冲天,作出了超越“权威”的成就。 • 现在,王选也成了权威。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创造 现在,王选也成了权威。他清晰地意识到, 的高峰已过,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的高峰已过,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他现在看的文献资料 不如年轻人多,第一线的实践更不如年轻人多。在计算 不如年轻人多,第一线的实践更不如年轻人多。 机这个新兴的学科领域, 机这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不掌握或不熟悉重要的技术细 容易犯“瞎指挥”的错误。 节,容易犯“瞎指挥”的错误。 • 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后不久,却作出了一 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后不久, 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 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辞去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 事局主席职务。 事局主席职务。
科学界的马太效应_范围与限度_马来平
总251期 第11期 2010年11月贵州社会科学Guizhou Social Sciences Vo l.251,No.11N ovember 12010作者简介:马来平,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史。
科学界的马太效应:范围与限度马来平(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摘 要:马太效应的存在以不同对象之间的荣誉或知名度具有明显差距为前提,而且差距愈大,效应愈明显,它在科学界具有普遍性。
科尔兄弟的经验检验表明,在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确存在,只是其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马太效应兼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重性,但其积极作用是根本的,占主导地位。
马太效应的社会心理基础表明,马太效应的存在是必然的,无可回避。
它是对普遍主义的一种背离,也以普遍主义为存在前提,毋宁说它是科学健康发展的一种标志。
因此,对于马太效应无需促进,也不可能消解,而是如何适应、如何因势利导的问题。
关键词:马太效应;普遍性;经验基础;作用;社会心理基础;因势利导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0)11-004-010科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科学中所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著名的科学家获得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相称的太多荣誉,而那些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总是获得与其贡献相比相对较少的荣誉。
0[1](P610-611)这种现象恰好和5圣经#马太福音6中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0相吻合,故而得名。
在科学社会学中,马太效应理论有一个由潜到显、由粗疏到精致的过程。
1942年,默顿的一篇文章中就已经出现了马太效应理论的最初萌芽。
直到26年之后的1968年,默顿发表5科学界的马太效应6,才正式提出了马太效应理论。
紧接着,后来成为默顿妻子的默顿的学生朱克曼在准备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对当时在美国工作的56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中的41位进行了访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251期 第11期 2010年11月贵州社会科学Guizhou Social Sciences Vo l.251,No.11N ovember 2010作者简介:马来平,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史。
科学界的马太效应:范围与限度马来平(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摘 要:马太效应的存在以不同对象之间的荣誉或知名度具有明显差距为前提,而且差距愈大,效应愈明显,它在科学界具有普遍性。
科尔兄弟的经验检验表明,在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确存在,只是其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马太效应兼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重性,但其积极作用是根本的,占主导地位。
马太效应的社会心理基础表明,马太效应的存在是必然的,无可回避。
它是对普遍主义的一种背离,也以普遍主义为存在前提,毋宁说它是科学健康发展的一种标志。
因此,对于马太效应无需促进,也不可能消解,而是如何适应、如何因势利导的问题。
关键词:马太效应;普遍性;经验基础;作用;社会心理基础;因势利导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0)11-004-010科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科学中所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 著名的科学家获得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相称的太多荣誉,而那些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总是获得与其贡献相比相对较少的荣誉。
[1](P610-611)这种现象恰好和 圣经 马太福音 中所说的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相吻合,故而得名。
在科学社会学中,马太效应理论有一个由潜到显、由粗疏到精致的过程。
1942年,默顿的一篇文章中就已经出现了马太效应理论的最初萌芽。
直到26年之后的1968年,默顿发表 科学界的马太效应 ,才正式提出了马太效应理论。
紧接着,后来成为默顿妻子的默顿的学生朱克曼在准备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对当时在美国工作的56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中的41位进行了访谈。
受访人提供了大量关于马太效应的证据。
正是这批经验材料,以及其他科学家的日记、信函、笔记、科学论文和传记资料,为默顿的马太效应理论提供了厚实的经验基础,并促使默顿继续对其进行了长期关注和研究。
经过默顿等人的研究,马太效应作为科学体制运行的一条经验规律得到了广泛承认。
一、马太效应的普遍性尽管默顿关于马太效应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仍然有人对马太效应的普遍性持保留态度。
例如,加斯顿说: 实际上马太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它在科学实践的最高水平上有效 。
[2](P165)即马太效应仅仅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层次上适用。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默顿的研究表明,马太效应适用于整个科学界,而且几乎在科学的所有侧面都有所表现,只不过在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
(一)马太效应在科学奖励系统中的表现1 声望显著差异的人合作发表论文时,声望高的人较之其实际贡献得到了更多的荣誉。
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样说: 当人们见到论文上我的名字时,他们总是记得我的名字,而记不得其他人的名字。
[1](P611)这里马太效应是直接以荣誉分配不公的形式表现的。
2 在彼此独立的多重发现中,声望高的科学家做出的发现通常率先获得承认。
例如,一位物理奖得主在回忆自己早年未成名时的经历时说:有些令人气愤的是,当某人和你齐头并进,他发现了显然你也发现的事实时,每个人都给予他以荣誉,仅仅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或是其领域的一位著名人物 。
[1](P613)这里马太效应是以声望不同的科学家所获同行承认的速度快慢和范围广狭的形式表现的。
(二)马太效应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表现声望不同的科学家,其科学成果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能见度不同。
声望愈高的科学家,其科学成果的能见度愈高,传播的速度也愈快。
如美国心理协会曾经通过研究发现,有15%到23%的心理学家读者在选择阅读论文时,依据的是作者的身份。
[1](P619)读者在有选择地阅读文献时,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声望高的作者的论文。
这里,马太效应是以声望不同的科学家的科学成果在科学交流系统中能见度不同的形式表现的。
(三)马太效应在科研机构间资源分配中的表现愈是知名的科研机构,愈能获得更多的经费、设备、文献资料,以及汇集更多的优秀研究人才等研究资源。
如1981年,美国政府为科学研究与开发拨款44亿美元,其中大约28%的资助由10所大学获得。
20世纪70年代初,朱克曼发现,49%的美国未来诺贝尔奖金得主的工作单位是哈佛、哥伦比亚、洛克菲勒、伯克利和芝加哥等5所大学。
这里,马太效应是以知名度不同的科研机构之间有形的研究资源分配的多寡和优劣的形式表现的。
(四)马太效应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一个人取得成就越早,得到的支持不仅越早,而且往往也越多。
这是因为,早期成就作为以后会继续出成果的征兆而带来的优势会出现累积,以致早慧者往往能够从大量同代人中脱颖而出。
简言之,在人才成长过程中,马太效应表现为 偏爱早慧 。
这里,马太效应是以偏爱早慧的形式表现的。
有必要指出,在马太效应的普遍性方面,还有以下两个特点需要予以注意:1 马太效应的存在是有限度的(1)在科学体制化和自主性程度较高的地方,不论在科学奖励系统,还是在科学交流系统或其他领域,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普遍主义原则。
例如,科学奖励系统中荣誉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科学贡献;科学交流系统中科学成果的能见度或获得承认、传播的速度与范围,主要取决于科学成果本身的质量;研究机构的资源和人才分配,主要取决于研究机构的研究阵容、实力和所获成就等。
整体来说,马太效应在科学各个侧面所起的作用只是附带和局部的。
(2)马太效应在非科学领域的表现不同于科学领域。
在科学领域,科学家已获得荣誉影响新的荣誉的获得,要显著受到科学家新成果质量的限制。
但在社会生活领域将有所不同。
科学家获得荣誉不仅会提高其在科学界的知名度和分层地位,而且也会随之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分层地位。
那些知名度高的科学家对政治或社会活动有一定兴趣的话,那么,随着其科学声誉的不断提高,或当其科学声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荣誉和职务将呈上升趋势,不过,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因为这会反过来削弱其在科学界的声誉和地位,最终有可能导致其脱离科学界以及马太效应在其身上的终止。
2 马太效应的存在是有条件的(1)马太效应的存在与学科知识的体系化程度高度相关。
马太效应的核心思想是科学家在已获得的荣誉基础上形成的知名度或专业声望可以成为他获得更多荣誉的砝码。
依靠过去的荣誉而不是完全依靠当下科学成果的质量获得科学奖励,这表明马太效应的实质是社会因素对科学奖励的干扰。
在科学体制化和科学自主性程度较低的地方,社会因素干扰科学奖励的环境和条件更充分些,因而马太效应的作用也会更大些;反之,在科学体制和科学自主性程度较高的地方,社会因素干扰科学奖励的环境和条件不怎么具备,因而马太效应的作用也会更小一些。
(2)科学家所在工作单位的科学声誉是制约马太效应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
声誉高的科学家在声誉低的研究单位从事研究,对他的科学声誉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进而对马太效应起一种抑制作用。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声誉低的研究单位一般具有以下劣势:研究经费、设备等条件拮据;难以得到理想的人才群落;学术氛围欠佳;学术交流平台较低等。
所有这些,都会无形中降低声誉高的科学家的影响和继续有效地从事高质量的工作。
总起来看,马太效应的存在是以不同对象之间的荣誉或知名度具有明显差距为前提的,而且,差距愈大,效应愈明显。
所以,马太效应在诺贝尔5第11期科学界的马太效应:范围与限度奖金获得者与一般科学家相比较的层次上表现最突出,而科学中的马太效应也正是默顿和朱克曼等人首先在这个层次上发现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太效应仅仅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层次上适用,只要满足 不同对象之间的荣誉或知名度具有明显差距 这一条件,那么,即便在一般科学家之间,马太效应照样也会有表现。
二、马太效应的经验检验圣经 马太福音 中的那句名言出自一则题为 三个仆人的比喻 的寓言。
它是主人突发奇想,对仆人所采取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措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默顿借它来指称科学荣誉分配中的一种不公平现象是否就具有充分的客观性呢?显然这只能取决于马太效应是否有充分可靠的经验证据。
可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
例如,属于默顿学派的加斯顿早在1978年就针对马太效应尖锐地指出: 默顿的考察并不是根据整个科学共同体,而主要是依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们是一个很小的精英群体。
[2](P163)所以,他明确认为马太效应在某些方面 是不恰当的 。
[2](P163)为此,很有必要对默顿所提供的马太效应经验证据予以严格审查,或者重新设计程序进行经验验证。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澄清马太效应的可靠性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增进对马太效应的准确理解。
对马太效应从经验上进行检验的不乏其人,但相对说来,科尔兄弟在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中所做的检验是比较严谨和有说服力的。
科尔兄弟对马太效应的检验侧重在科学交流领域,主要目的是寻求如下问题的答案:在成果具有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是否名人的成果或有名人参与的成果就被承认得快些、扩散得广些?检验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一)1963年 物理学评论 发表论文三年后得到的引证数分布。
从1963年物理学界顶尖的期刊 物理学评论 所发表的论文中随机抽出2/3得到1187篇论文;然后查看这些论文在发表3年后即1966年得到的引证数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在1966年被引证6次及6次以上的论文占15%,其中177篇论文达到平均10次;1966年论文得到的引证数和1964年得到的引证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r=0.72),就是说,发表后三年得到充分利用的论文在发表后的一年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表明,如果以引证数近似地表示论文的质量,那么,所研究论文的质量对论文是否得到立即承认起主要作用。
(二)物理学论文的早期承认和几个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上述177篇论文作者的其他论文在1964年得到的引证数进行统计。
凡其他论文在1964年得到引证数高的作者,说明他已经赢得的声誉也高。
然后,计算这些作者的已获科学声誉与论文早期承认(1964年得到的引证数)的相关系数,其值为0.23;为了消除由于论文质量(1966年论文得到的引证数)所造成的差异,再计算出论文作者已获科学声誉与论文早期承认的偏相关系数,其值也为0.23。
这表明,作者已获声誉对论文的接受确有独立影响,但这种独立影响是很小的。
按照类似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1963年,作者所在系的级别、作者的美国物理研究会会员资格、当年所获荣誉奖励的声望、当年所获最高奖励的声望和年龄等诸多社会变量中,只有作者所在系的级别和作者已获科学声誉对新论文的接受影响几乎相同,其余社会变量的影响均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