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用三线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用三线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用三线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是刚体在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它与刚体的总质量、形状大小、密度分布和转轴的位置有关。
对于形状较简单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算出它绕特定轴的转动惯量。
但是,对于形状较复杂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它的转动惯量非常困难,大都用实验方法测定。
例如:机械零部件、电机转子及枪炮弹丸等。
因此学会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测量转动惯量,一般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三线扭摆法、单线扭摆法、塔轮法等。
本实验采用三线扭摆法,由摆动周期及其他参数的测定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为了便于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中的被测物体一般采用形状规则的物体。
【实验目的】
1、掌握三线扭摆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研究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形状(密度均匀时)及转轴位置的关系;
3、学会正确测量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方法。
【实验仪器】
FB210型三线摆转动惯量测定仪、游标卡尺、钢卷尺、数字毫秒计、物理天平、待测物体等。
【实验原理】
图1是三线摆实验装置的示意
图。
上、下圆盘均处于水平,悬
挂在横梁上。
三个对称分布的等
长悬线将两圆盘相连。
上圆盘固
定,下圆盘可绕中心轴O O '作扭摆
运动。
当下盘转动角度很小,且
略去空气阻力时,扭摆的运动可
近似看作简谐运动。
根
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刚
体转动定律均可以导
出物体绕中心轴O O '的
转动惯量(推导过程见
本实验附录)。
20
20
04T H gRr m I π= (1) 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下:0m 为下盘的质量;
r 、R 分别为上下悬点离各自圆盘中心的距离;0
H 为平衡时上下盘间的垂直距离;T 0为下盘作简谐
运动的周期,g 为重力加速度(在杭州地区
g =9.793m/s 2)。
图1
三线摆实验装置图
将质量为m 的待测物体放在下盘上,并使待
测刚体的转轴与O O '轴重合。
测出此时下盘运动周期1T 和上下圆盘间的垂直距离H 。
同理可求得待测刚体和下圆盘对中心转轴O O '轴的总转动惯量为:
21
20
14)(T H gRr m m I π+= (2) 如不计因重量变化而引起的悬线伸长, 则
有0H H ≈。
那么,待测物体绕中心轴O O '的转动惯量为:
])[(420
0210201T m T m m H gRr I I I -+π=-= (3) 因此,通过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便可
求出刚体绕某轴的转动惯量。
用三线摆法还可以验证平行轴定理。
若质量
为m 的物体绕过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c I ,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x 时(如图2所示),则此物体对新轴O O '的转动惯量为2'mx I I c oo +=。
这一结论称为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实验时将质量均为m',形状和质量分布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
体对称地放置在下圆盘上(下盘有对称的两排小孔)。
测出两小圆柱体和下盘绕中心轴
O O '的转动周期
x T ,则可求出每个柱体对中心转轴O O '的转动惯量:
⎥⎦
⎤⎢⎣⎡-π+=0220
4)'2(21I T H gRr m m I x x (4) 如果测出小圆柱中心与下圆盘中心之间的
距离x 以及小圆柱体的半径x R ,则由平行轴定理可求得
2221x
x m'R m'x I'+= (5) 比较x I 与x
I'的大小,可验证平行轴定理。
【实验内容】
1.测定圆环对通过其质心且垂直于环面轴
的转动惯量
(1)调整底座水平:调整底座上的三个螺
钉旋钮,直至底板上水准仪中的水泡位于正中间。
(2)调整下盘水平:调整上圆盘上的三个
旋钮(调整悬线的长度),改变三悬线的长度,直至下盘水准仪中的水泡位于正中间。
(3)测量空盘绕中心轴O O '转动的运动周期
0T :轻轻转动上盘,带动下盘转动,这样可以避免三线摆在作扭摆运动时发生晃动(注意扭摆的转角控制在ο
5以内)。
周期的测量常用累积放大法,即用计时工具测量累积多个周期的时间,然后求出其运动周期(想一想,为什么不直接测量一个周期?)。
如果采用自动的光电计时装置(光电计时的原理请参阅实验三),光电门应置于平衡位置,即应在下盘通过平衡位置时作为计时的起止时刻,且使下盘上的挡光杆处于光电探头的中央, 且能遮住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小孔, 然后开始测量;如用秒表手动计时,也应以过平衡
位置作为计时的起止时刻(想一想,为什么?),并默读5、4、3、2、1、0,当数到“0”时启动停表, 这样既有一个计数的准备过程, 又不致于少数一个周期。
(4)测出待测圆环与下盘共同转动的周期
1T :将待测圆环置于下盘上,注意使两者中心重合,按同样的方法测出它们一起运动的周期1
T 。
2.用三线摆验证平行轴定理
将两小圆柱体对称放置在下盘上,测出其与
下盘共同转动的周期T x 和两小圆柱体的间距x 2。
改变小圆柱体放置的位置,重复测量5次。
3.其它物理量的测量
(1)在实验中,由于三条摆线并不是系在上、下两圆盘的边缘,而是系在离边缘很近的三点,因此各盘三个系点所组成等边三角形的同心圆的等效半径R 、r 不等于盘的实际半径,要通过间接测量获得,通过用米尺测量下盘的两系点之间的距离a ,可计算出R ,如图2所示。
3
a R = 对上盘同样有:
3b
r =
其中b 为上盘两系线点间的距离。
将以上两式代入(8)式,得:
(2) 用米尺测出两圆盘之间的垂直
距离0
H ;用游标卡尺测出待测圆环的内、外直径12R 、22R 和小圆柱体的直径x
R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圆环转动惯量的测量及计算(表1
和表2)
表
1 累积法测周期数据记录参考表格
摆动
5
次 所需 下盘 下盘加圆环 下盘加圆柱体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
图2 边长与
表2 有关长度多次测量数据记录参考表
33
下盘质量=
m待测圆环质量=m
圆柱体质量=
m'=
H
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待测圆环的转动惯量,将其与理论值计算值比较,求相对误差,并进行
讨论。
已知理想圆环绕中心轴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为)(222
21R R m I +=理论。
2. 验证平行轴定理(表3)
表3 平行轴定理验证
相
由上表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由得出的数据给出是否验证了平行轴定理的结论。
【预习思考题】
(1)用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时,为什么必须保持下盘水平?
(2).测量周期时为什么要测50个周期的总时间?
(3)在测量过程中, 如下盘出现晃动,对周期测量有影响吗?如有影响,应如何避免之?
(4)三线摆放上待测物后,其摆动周期是否一定比空盘的转动周期大?为什么?
(5)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时,若圆环的转轴与下盘转轴不重合,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6)如何利用三线摆测定任意形状的物体绕某轴的转动惯量?
(7)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
讨论题
1.三线摆在摆动中受到空气的阻尼,振幅会越来越小,其周期是否会变化,为什么?
2.你能否考虑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一个具有轴对称的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对对称轴的转动惯量?
3.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置于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
试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较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为什么?
4.圆盘A和圆环B的质量相同,但3次测量得到的转动惯量都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附 录
转动惯量测量式的推导
当下盘扭转振动,其转角θ很小时,其扭动是一个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t T
π
2sin θθ= (6) 当摆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其重心升高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 I =2
2
1ω (7) 即 2
2ωmgh
I = (8)
而 t T
T dt d π2cos π20
θθω== (9) 0
00
π2T
θ
ω= (10) 将(4-10)式代入(4-7
式得
2
22π2θ
mghT I = (11) 从图4-3中的几何关系中可得
2
2
2
2
2
)(cos 2)(r R H l Rr R h H -+==θ-+-
简化得 )cos 1(20
2
θ-=-Rr h Hh
图4-3 公式(4 -1)推导示意图
略去22
h ,且取2
/cos 1200
θθ≈-,则有:
H
Rr h 220θ=
代入(11)式得
2
2
4T H
gRr m I π= (12) 即得公式(1)。
(12)式为本实验的最终实验式,它的适用条件为:
1、摆角很小,一般要求o
5<θ;
2、摆线l 很长,三条线要求等长,张力相同;
3、大小圆盘水平;
4、转动轴线是两圆盘中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