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常识纪年法.doc

合集下载

高中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2、民国38年是公元什么年?你是否知道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3、我国自古以来一直以干支纪年,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你是否知道这种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称公历纪元,就是以基督耶稣诞生年开始向前向后的
纪年方法,
注意:公元前虽然是向前 纪年,但时间是从先大年 数后到小年数,
1
元耶
元稣
年诞
(生
年 )
年 公
注意:公元后是时间是从 先小年数后到大年数,
先公元前9年 后公元前8年 从这年起 先公元8年 后公元9年 之前,称公元前××年 开始纪年 之后,称公元后××年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
思考题 1、说一说,什么是历史?
2、想一想,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 3、试说历史有何特点?
公元纪年法介绍 --------时间去哪儿了
高中历史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一
一、今年是公元2018年,你知道公元2018年 是什么意思吗? 公元2018年就是从耶稣诞生算起到现在已
三、问:公元1949年是处于公元几世纪的什么年代? 规定:每个世纪,从时间先后顺序把每十年称为一个年代,共十
个年代,先后是00年代、10年代、20年代、30年代、40年代、50 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能称九十年代之类, 不科学。举例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2世纪
简便规律:判断某年属于某世纪的某年代,是公元前年数用9减去年数的 十位数,得数就是年代数的十位数。如公元前90年,9-9=0,属于公元前 1世纪的00年代。以此计算和类推。
1 100 200 300
前3世纪 前2世纪 前1世纪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之前,称公元前××世纪 之后,称公元后××世纪
●规律: 为了便于计算某某年处于某世纪,直接看这年数里含有几个一 百整数加1,所得的数,就是世纪数,如公元前689年,就是6+1=7,这 年属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2018年的百个数是20,20+1=21,公元2018 年处于21世纪。

高中语文常见古代天文历法知识解析

高中语文常见古代天文历法知识解析

高中语文常见古代天文历法知识解析1.【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3.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4.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5.③干支纪年法。

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辛亥”指1911年。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6.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扬州慢》“淳熙丙申”中,“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7.【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8.①序数纪月法。

如《<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9.②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建亥”即农历十月。

10.③时节纪月法。

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代农历十月。

11.【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12.①序数纪日法。

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13.②干支纪日法。

如《崤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14.③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高中历史·中国朝代顺序表

高中历史·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华夏族(黄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046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046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补充:<辽朝—公元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

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金—(1115年-1234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

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备注:一直以来,夏商周的起讫年代以夏朝“约前2146-1675年”,商朝“约前1675-1029年” ,西周“约前1029-771年”出现在史料上。

高中文化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文化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文化常识大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文化常识问题,考试中考察文化常识的题目一般比较少,但是不能忽视。

文化常识需要平常的积累,但是今天这个文化常识汇总,相信能助你一臂之力,即使在你积累不多的情况下,也能轻轻松松应对考试!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总结

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总结

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总结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1夏商周与西方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朝,自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建立了宗法制、礼乐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王朝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鲁国初税亩改革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时期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荷马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罗马王政时代印度佛教创立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先后出现公元前457年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期公元前449年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进入马其顿统治时期城邦时代结束公元前286年古罗马确立阿奎里亚法,是有关民事侵权法的开端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2秦朝-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统一中国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进行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汉景帝命周亚夫领兵平叛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修筑汉长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漠北之战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实行改革15年~25年绿林、赤眉起义25年刘秀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31年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冶铁105年蔡伦“造纸术”184年(中平元年)大贤良师张角发动黄巾起义220年~280年东汉灭亡,进入三国鼎立时期291(元康元年)~306年(光熙元年)西晋“八王之乱”316年匈奴破长安,西晋灭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建立317年东晋建立,北方先后有几十个政权更替建立史称“五胡十六国”386年~581年北朝时期402年~589年南朝时期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4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1世纪罗马奴隶制经济繁荣---创立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宣布---为合法宗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529年《查士丁尼法典》编成高中历史大事件年表3隋唐-宋元581年~589年隋朝建立统一全国605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618年~907年唐朝时期626年(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627年~649年贞观之治629年(贞观三年)李靖灭东突厥637年(贞观十一年)《贞观律》640年(贞观十四年)设置安西都护府641年(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663年(龙朔三年)唐朝与日本白江口之战666年(乾封元年)唐朝灭高丽670年(总章三年)唐朝吐蕃大非川之战薛仁贵被俘678年(仪凤三年)唐朝吐蕃青海之战690年(载初元年)武则天称帝705年(神龙元年)张柬之神龙政变713年(开元元年)开元盛世751年(天宝十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发动怛逻斯战役造纸术西传755年(天宝十四年)~763年(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779年(大历十四年)田承嗣开启藩镇世袭先例780年(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两税制改革”783年(建中四年)“泾原兵变”805年(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永贞革新”816年(宪宗元和十二年)李愬夜雪袭蔡州820年(元和十五年)“元和中兴”843年查理帝国一分为三,构成德、意、法三国雏形835年(文宗太和九年)“甘露之变”845年(武宗会昌五年)“会昌中兴”847年(宣宗大中元年)“大中之治”878年(僖宗乾符五年)黄巢起义907年~960年朱温灭唐朝建立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938年汉奸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960年~公元1127年北宋时期960年(太祖建隆元年)陈桥兵变961年(建隆二年)杯酒释兵权969年(开宝二年)讨伐北汉970年(开宝三年)潘美灭亡北汉974年(开宝七年)以“倔强不朝”的名义讨伐南唐976年(开宝九年)太祖因“不豫”而死,岳麓书院建立977年(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扩大科举取士“兴文教抑武事”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宋太宗第一次伐辽986年(雍熙三年)雍熙北伐993年(淳化四年)李顺王小波起义1004年(真宗景德元年)宋真宗,澶渊之盟宋辽对峙1023年(天圣元年)章献太后设立知谏院1038年(仁宗宝元元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1043年(庆历三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改革,史称“庆历新政”1044年(庆历四年)宋夏议和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濮议之争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王韶“熙河开边”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乌台诗案”1080年(元丰三年)“元丰改制”1081年(元丰四年)宋神宗五路伐夏1082年(元丰五年)宋军永乐城之战大败1086-1093(元祐元年-元祐九年)“元祐更化”、司马光打击新党1089年(元祐四年)蔡确“车盖亭诗案”1094年(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启用新党1096年(绍圣三年)宋军平夏城之战大败西夏1111年(徽宗政和元年)王厚平定青唐宋朝版图达到最大1115年(政和五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1120年(宣和二年)方腊起义1125年(宣和七年)金宋联合灭辽,海上之盟1127年(钦宗靖康二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1140年(绍兴十年)岳飞第四次北伐,“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民族英雄1141年(绍兴十一年)“绍兴议和”1142年(绍兴十二年)岳飞因“莫须有”的名义而死——意为:难道没有吗?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隆兴北伐”1175年(淳熙二年)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1206年(开禧二年)宋朝韩侂胄开禧北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1208年(嘉定元年)宋金“嘉定议和”1234年(端平元年)孟珙攻破蔡州城金国灭亡、端平入洛宋蒙战争爆发1259年(开庆元年)钓鱼城之战1267年~1273年(咸淳三年~咸淳九年)宋蒙襄樊之战1271年~1368年元朝时期1276年(德祐二年)南宋首都临安陷落1279年(祥兴二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1283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1300年元朝王祯《农书》622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768年~814年法兰克国家查理大帝在位,建立查理帝国1054年罗马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初中高中历史学习必备:公元纪年法

初中高中历史学习必备: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为了准确地记载年份,人类发明了纪年法。

古今中外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纪年法,例如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是世界通行的纪年体系,其他纪年法表示的年份都可以换算成公元年份。

(一)基本概念公历纪元简称公元,是一种源自西方基督教的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在此之前称为公元前,在此之后称为公元后或者直接称公元。

公元前3年→公元前2年→公元前1年→公元1年(公元元年)→公元2年→公元3年注意: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者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就是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

任何纪年法都没有0年,“元年”就是第1年,“元年”之后就是第2年。

公元前的年份要倒着数,例如:公元前221年早于公元前200年,但是公元前的月份和日期依然是正着数的。

公元后的年份要正着数,例如:2015年晚于2013年。

再次强调:公元前的年份要倒着数,公元后的年份要正着数。

公元前和公元后的月份、日期都要正着数,1月在前,12月在后;1日在前,31日在后。

(二)计算两个年份的时间间隔①两个年份都是公元前或者都是公元后,则两者数值相减公元前2070年和公元前221年相差多少年?2070-221=18491903年和1973年相差多少年?1973-1903=70②一个年份是公元前、一个年份是公元后,则两者数值相加再减1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2012年相差多少年?1600+2012-1=3611注意:“3000年前”和“公元前3000年”并不相同。

如果以2010年为原点,那么3000年前大约是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1000年和公元2010年相差约3000年,而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2010年相差约5000年。

(三)年份和世纪的换算一个世纪等于100年。

一般情况下,世纪数为千百位数值+1,例如:公元1050年,10+1=11,所以是公元11世纪公元575年,5+1=6,所以是公元6世纪公元35年,0+1=1,所以是公元1世纪公元5年,0+1=1,所以是公元1世纪公元前2070年,20+1=21,所以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4+1=5,所以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7年,0+1=1,所以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3年,0+1=1,所以是公元前1世纪特殊情况:1800年是18世纪,1900年是19世纪,,2000年是20世纪,2100年是21世纪。

真正的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同时期对照)

真正的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同时期对照)

真正的⾼中历史⼤事年表(中外同时期对照)⾼中历史⼤事年表中国古代史重要⼤事年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元谋⼈⽣活在云南元谋⼀带距今约80万年——蓝⽥⼈⽣活在陕西蓝⽥⼀带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活在北京周⼝店⼀带距今约3万年——⼭顶洞⼈开始..⽒族公社的⽣活,属旧⽯器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黄河流域的半坡⽂化进⼊了母系⽒族公社的繁荣阶段,属新⽯器时代,开始进⼊农耕时代距今约5000~4000年——黄河下游的⼤汶⼝⽂化中晚期,⽗系⽒族公社距今约4000多年——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奴⾪社会夏----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约公元前14世纪(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中国奴⾪社会强盛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暴动,历王外逃,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公元前771年,⽝戎攻⼊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中国奴⾪社会的⽡解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51年)——葵丘会盟、桓公称霸中原公元前7世纪后期(前632年)——晋楚城濮⼤战、晋⽂公称霸中原公元前6世纪初(前597年)——楚庄王⼤败晋军,饮马黄河,问⿍中原春秋末期——吴、越先后争霸青铜时代——夏商周汉字产⽣——原始社会末期到奴⾪社会早期四川⼴汉三星堆⽂化——相当于商代时期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分为五⼤时期:①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战国、秦汉②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③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④民族融合的进⼀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元⑤统⼀的多民族国家进⼀步发展、封建社会由盛⽽哀——明、清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分为4个时期:魏国独霸→魏齐争雄→齐秦互帝→秦国独霸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386年——⽥⽒代姜(齐),⾄此形成战国七雄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庞涓⾃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此后秦国开始着⼿统⼀战争公元前256年——东周正式结束铁器出现——西周晚期铁农具、⽜耕——春秋出现→战国推⼴→秦汉普遍先秦——秦始皇统⼀以前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绘画成为⼀种独⽴的艺术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汉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后220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泽乡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统⼀北⽅草原公元前207年——巨⿅之战,项⽻破釜沉⾈,灭秦军主⼒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咸阳,⼦婴投降、秦亡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后9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定都长安公元前138年——张骞第⼀次出使西域(凿空之⾏)公元前119年——卫、霍⼤破匈奴,逼匈奴北迁漠北公元前119年——张骞第⼆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开始设西域都护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公元后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西汉灭亡西汉末年(公元前后)——佛教经中亚传⼊中国东汉(25年~220年)25年——刘秀建东汉,定都洛阳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73年——汉明帝命班超出使西域、窦固⼤败北匈奴89年——窦宪⼤败北匈奴,匈奴政权⽡解,对汉朝的最后威胁解除97年——⽢英出使⼤秦未果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66年——⼤秦安敦王朝使者到达东汉,是正史关于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184年张⾓领导黄⼱起义200年——官渡之战,此后曹操基本..统⼀了北⽅208年——⾚壁之战,促成三国⿍⽴局⾯初步..形成东汉时代——道教兴起东汉末年——书法成为⼀种艺术三国(220年~280年)220年——魏国建⽴221年——蜀国建⽴222年——吴国建⽴,三国⿍⽴局⾯正式..形成230年——孙权派卫温等到达台湾,是为⼤陆⼈到台的最早记录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西晋建⽴,定都洛阳西晋(266年~316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南北291~306年——西晋⼋王之乱,国家由盛哀311年——西晋永嘉之乱(少数民族攻⼊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420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东晋建⽴,北⽅陷⼊16国混乱时代383年——淝⽔之战(前秦~东晋)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420~589(宋齐梁陈)北朝——439~581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420年——刘裕废除东晋皇帝,宋建⽴,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黄河流域,结束16国时代,北朝开始485年——北魏孝⽂帝实⾏均⽥制494年——北魏孝⽂帝迁都洛阳东汉末年~北朝末年——历经400年,北⽅实现了民族⼤融合隋(581年~618年)581年——杨坚代周,隋朝建⽴,北朝结束589年——隋灭陈,统⼀南北,南朝结束605年~610年——开通⼤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611年——⼭东长⽩⼭农民⾸先发动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灭亡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科举形成唐(618年~907年)618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唐建⽴627年~649年——贞观之治初唐帝王次序:唐⾼祖——唐太宗——唐⾼宗——武则天——唐⽞宗640年——唐太宗征服⾼昌,设置安西都护府641年——⽂成公主⼊藏646年——⽇本仿唐,开始推⾏⼤化改新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702年——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7世纪前期..——松赞⼲布统⼀吐蕃713年~741年——开元盛世8世纪前期..(713年)——唐⽞宗封粟末靺鞨⼤祚荣为渤海郡王,其建⽴的政权开始以渤海为号8世纪前期..(738年)——南诏⾸领⽪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8世纪中期..——⾻⼒裴罗统⼀回纥(9世纪中期⽡解)755年~763年——安史之乱780年——开始实⾏两税法9世纪前期(822年)——长庆会盟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960年)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后梁建⽴,唐亡,五代开始(梁唐晋汉周)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政权(辽)北宋(960年~1127年)960年——陈桥兵变,北宋建⽴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北宋结束五代⼗国的分裂局⾯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西夏11世纪中期(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庆历新政1044年——宋夏和议,元昊取消帝号1069年——宋神宗、王安⽯开始变法1114年——完颜阿⾻打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打建⽴⾦1125年——⾦灭辽南宋(1127年~1276年)1127年,靖康之变、⾦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岳飞组织宋、⾦郾城⼤战(1141年被解职,1142年被害)1141年——南宋与⾦和议(绍兴和议),宋⾦对峙局⾯形成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南宋——我国经济重⼼已到南⽅,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元(1271年~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13世纪(宋元之际)——指南针、⽕药及⽕药武器传⼊阿拉伯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军⼤起义,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明(1368年~1644年)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14---17世纪欧洲⽂艺复兴时期1368年——明朝建⽴,盟军攻占⼤都,元亡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1487---1488年迪亚⼠远航到达⾮洲南部沿海1492年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帝国建⽴16世纪西欧宗教改⾰1553年——葡萄⽛欺骗进⼊澳门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台州九战九捷,1565年基本肃清倭寇1566---1581年尼德兰⾰命1581年实⾏⼀条鞭法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17世纪初荷兰侵⼊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本1616年——努尔哈⾚建⽴后⾦1627年——陕北王⼆起义,明末农民战争爆发1636年——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命开始1644年——李⾃成建⽴⼤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鸦⽚战争以前)(1636年~1840年)1644年,清军⼊关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1662年——清灭了南明最后⼀个⼩朝廷,基本统⼀全国1661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9年——康熙宣布“更名⽥”1673年~1681年——三藩之乱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5~1686年——康熙组织雅克萨⾃卫反击战1688年英国“光荣⾰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的主要国家1689年俄国彼得⼀世开始改⾰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四改⾰17世纪后半期⽜顿⼒学体系确⽴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普鲁⼠腓特烈⼆世改⾰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蕾西亚⼥皇和约瑟夫改⾰1712年——康熙规定“固定丁⼝”1723年——雍正“摊丁⼊亩”,1723年——雍正禁⽌传教,西学东渐的势头衰落1726年——雍正⼤规模改⼟归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1757年——清军经70多年,最后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割据叛乱,统⼀天⼭北路,设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1757年~1759年——维吾尔贵族.....⼤和卓、⼩和卓发动叛乱18世纪60年代英国⼯业⾰命开始1762年——清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1771年——⼟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5----1783年北美独⽴战争1776年北美⼤陆会议发表《独⽴宣⾔》,宣布独⽴1785年⽡特的改良蒸汽机投⼊使⽤1789年7⽉法国资产阶级⾰命开始1792年9⽉法兰西第⼀共和国成⽴1793年6⽉—1794年7⽉法国雅各宾专政1794年法国热⽉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政变“中国近代史⼤事年表近代史前期1840——1919近代史后期1919——1949现代史1949——如今两次鸦⽚战争1723年——雍正禁⽌传教,西学东渐势头衰落,东西科技交流中断乾隆后期..———清朝政治的腐败⽇益暴露19世纪三⼗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业⾰命1804年海地宣布独⽴;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帝国开始1810---1826年拉丁美洲反对西班⽛殖民统治的独⽴运1815年维也纳体系确⽴1830年法国七⽉⾰命1831年和1834年法国⾥昂⼯⼈起义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39年6⽉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战争1841年——英军实际占领⾹港岛,⼴州三元⾥⼈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8⽉《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战争结束1843年——《五⼝通商章程》《虎门条约》(南京条约的附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44年德意志西⾥西亚⼯⼈起义1848年2⽉《共产党宣⾔》发表1848年---1849年 1848年欧洲⾰命1856年——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先后发⽣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世纪中期达尔⽂创⽴⽣物进化论学说1856-1860——第⼆次鸦⽚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州,成⽴联军委员会,对⼴州进⾏四年殖民统治1858年——清与英法美俄4国签《天津条约》、1858年——中俄签《瑷珲条约》,割⿊龙江以北60万领⼟1860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乌苏⾥江以东40万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4年第⼀国际成⽴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新疆44万领⼟太平天国1851年——⾦⽥起义→东乡称天王→永安整顿建制、初步建⽴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亩制度》颁布1855年——⽯达开的西征军取得湖⼝⼤捷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8年——陈⽟成、李秀成取得三河镇⼤捷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2年——清政府正式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公开勾结,镇压⼈民,出现“和好”局⾯外资侵略与洋务运动1861年北京政变(⾟⾣政变),慈禧太后掌握实权1861年总理衙门成⽴,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化1865年——在中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次出现逆差1868年⽇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年普法战争1870年意⼤利统⼀最终完成1871年德意志统⼀最终完成1871年3⽉---5⽉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次⼯业⾰命开始19世纪40-50年代——中国⽆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在外资企业中诞⽣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业在沿海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师七、⼋、九⼗年代的列强侵略1874年——⽇本侵扰台湾,勒索50万⽩银撤军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等割占西北7万领⼟(⼜称《改定条约》)1881---1899年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了对越南的统治1884年——新疆设⽴为⾏省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85年——镇南关⼤捷、《中法新约》签字、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台湾设⽴为⾏省、1888年——英国侵拢西藏、亚东辟为商埠1889年第⼆国际建⽴1894-1895年——甲午中⽇战争(平壤→黄海→辽东→威海)1894年7⽉——丰岛事件(⽇本偷袭中国运兵船)1895年——中⽇《马关条约》签定、反割台⽃争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分势⼒范围)1899年——美国提出了由列强共同主宰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04年~1905年——在中国⼟地上爆发⽇俄战争戊戌变法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潮伴随洋务运动出现19世纪90年代——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潮进⼀步发展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量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转化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成⽴1898年4⽉——维新派的救亡团体保国会成⽴1898年6⽉——《定国是诏》颁布,戊戌变法开始1898年9⽉——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六君⼦被杀,变法失败义和团1898年秋——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旗,揭开义和团运动序幕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达到⾼潮、⼋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秋——《⾟丑条约》签定,中国半殖半封建的社会最终形成清末新政和预备⽴宪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党第⼆次代表⼤会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涨1905年——废科举1905年——五⼤⾂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宣布预备仿⾏⽴宪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纲》,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溥仪继位1909年——宣统元年、溥仪之⽗载沣摄政1910年⽇本正式吞并朝鲜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命1911年5⽉——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皇族过于集权,预备⽴宪的骗局暴露,满汉官员离⼼,政治上陷于空前孤⽴,清失去了最后的⾃救机会⾟亥⾰命1894年——中国资产阶级第⼀个⾰命团体兴中会成⽴1895年秋——兴中会组织的“⼴州起义”流产,资产阶级迈出了民主⾰命的第⼀步20世纪初——⾰命团体相继建⽴,标志着资产阶级⾰命派形成1905年8⽉——中国第⼀个全国性的统⼀的资产阶级⾰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本东京成⽴1906年——萍济醴起义,这是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次⼤规模武装起义20世纪初——收回利权运动(要求收回被帝国主义占领的铁路、矿⼭等)1911年4⽉——⼴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10⽉10⽇——武昌起义1912年1⽉1⽇——中华民国成⽴(民国元年)1912年2⽉12⽇——清帝退位1912年春——颁布《临时约法》1912年3⽉——袁世凯就任临时⼤总统,⾟亥⾰命的果实被袁篡夺1912年8⽉——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3年春——宋教仁案1913年夏秋——⼆次⾰命被袁世凯镇压1914---1918年第⼀次世界⼤战1915年5⽉9⽇——“五九国耻”,袁世凯接受⼆⼗⼀条1915年——新⽂化运动开始1915年12⽉12⽇——袁世凯宣布接受推戴,复辟帝制,准备称帝1915年12⽉25⽇——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讨元,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3⽉22⽇——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6⽉病死)1917年夏——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1918年——孙中⼭发动第⼀次护法运动,因南⽅军阀掣肘⽽失败中共的成⽴及国民⾰命的兴起与失败1917年11⽉——俄国⼗⽉⾰命,建⽴了第⼀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7⽇俄国⼗⽉社会主义⾰命1918年11⽉11⽇第⼀次世界⼤战结束1918---1922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涨1918年——李⼤钊第⼀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马克思主义传⼊中国1919年3⽉1⽇朝鲜‘三⼀‘运动1919年3⽉共产国际成⽴1919年1---6⽉巴黎和会1919年5⽉4⽇——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命开始1919年6⽉——上海⼯⼈罢⼯声援北京学⽣,各地响应,中国⽆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20---1922年⼟⽿其凯末尔⾰命1920年秋——陈独秀在上海成⽴中国第⼀个共产主义⼩组,各地相继出现1921年11⽉---1922年2⽉华盛顿会议1921年7⽉23⽇——中共⼀⼤召开,中国共产党成⽴1921年~1922年——孙中⼭发动第⼆次护法运动,因陈炯明叛变⽽失败1922年10⽉墨索⾥尼在意⼤利上台1922年12⽉苏联成⽴1922年7⽉——中共⼆⼤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命纲领1923年2⽉——京汉铁路⼯⼈⼤罢⼯(因2⽉7⽇被镇压,亦叫⼆七⼤罢⼯,是第⼀次⼯运的⾼潮)1923年6⽉——中共三⼤,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并确定合作⽅针1924年1⽉——中国国民党⼀⼤召开,标志着国共第⼀次合作实现,⾰命统⼀战线正式建⽴1924年5⽉——黄埔军校建⽴军阀混战:1920年——直皖战争(直胜)1922年——第⼀次直奉战争(直胜)1924年——第⼆次直奉战争(奉胜)1924年10⽉——冯⽟祥发动北京政变1924年冬——孙中⼭北上,国民会议运动展开1925年3⽉12⽇——孙中⼭逝世(植树节的由来)1925年5⽉30⽇——上海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5年6⽉——省港⼤罢⼯爆发(坚持16个⽉)1925年——⼴东⾰命政府两次东征,歼灭陈炯明叛军1925年7⽉——⼴州国民政府成⽴1925年10⽉洛伽诺会议1926年7⽉——国民⾰命军开始出师北伐1926年9⽉——冯⽟祥五原誓师,加⼊国民军1927年1⽉——国民政府由⼴州迁到武汉1927年1⽉——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九江英租界1927年3 ⽉——英美等国制造“南京惨案”,破坏北伐1927年3⽉——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3⽉——⽑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国民⾰命的中⼼问题是“农民问题”1927年4⽉5⽇——汪、陈发表“联合宣⾔”,⿇痹了⾰命群众1927年4⽉12⽇——“四⼀⼆”反⾰命政变1927年4⽉18⽇——蒋介⽯成⽴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1927年7⽉15⽇——“七⼀五”反⾰命政变,国共第⼀次合作全⾯破裂、⼤⾰命失败近代史后期(1919~1949)1924年~1927年——国民⼤⾰命(第⼀次国内⾰命战争)1927年~1937年——国共⼗年对峙(第⼆次国内⾰命战争)1937年~1945年——抗⽇战争1945年~1949年——⼈民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命战争)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宁汉合流,国民党⼀党专政确⽴1928年1⽉——蒋介⽯重新上台,改组国民政府1928年5⽉——⽇本为阻⽌国民政府“北伐”,制造“济南惨案”1928年6⽉——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基本统⼀全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1929年——蒋桂战争(争夺两湖)1929年——蒋冯战争(争夺⼭东)1930年——中原⼤战(冯阎桂联合反蒋),近代最⼤的军阀混战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围绕领事裁判权和关税⾃主)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主1935年——国民政府实⾏“法币政策”1943年——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被废除中⽇民族⽭盾的上升1927年6⽉——⽥中义⼀主持东⽅会议,制定了侵占中国东北的⽅针1931年9⽉18⽇——九⼀⼋事变,逐渐侵占东北1931年9⽉18⽇⽇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事件1932年1⽉28⽇——⼀.⼆⼋事变、⼗九路军在上海抗敌1932年春——伪满洲国成⽴,东北沦为⽇本殖民地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1933年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法西斯专政。

高中历史基本理论常识、核心素养、史观分类、高考解析

高中历史基本理论常识、核心素养、史观分类、高考解析

高中历史基本理论常识、核心素养、史观分类、高考解析史学基础理论一、什么是历史1.中文“历史”.在古代“历”与“史”两个字是分开的.“历”的甲骨文写法.原意是“一块平地上长满庄稼,勤劳的农夫经常在地里巡视,留下深深的脚印”,引申为“人过去发生的事”。

“史”的甲骨文写法.原意是“一个器皿中放着竹简,一双手很稳重地端着”,引申为“人记录发生的事”,双手持中,强调立场中立,态度不偏不倚。

“历”与“史”合到一起的意思就是“人记录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包罗万象,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必然包含以下因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具体做了某一方面的事,即5个w:when. where. who. why. What。

2.英文历史是“history”.“his”指“他的”,“he”可以指代“任何人”,“story”是“故事”,就是“人过去发生的事”。

综上所述,不管东西方,“历史”的含义就是“人记录的过去发生的事”。

注意,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人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而“人记录”就带有人的主观性。

二,为什么学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在有时间间隔,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历史呢?而且时间不能倒流,过去发生的事已经不能改变,学历史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关于学历史的意义说法纷纭,我们只牢牢把握一点,学历史的最大意义不是为了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指导今天的活动,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古鉴今。

三,怎么学历史历史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也就是不能保证真实,学历史当然希望学到客观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虚构的历史。

如何才能做到呢?㈠正确的历史观指导,史观内容我后面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做阐发。

㈡史料搜集:确定主题后,要围绕主题进行史料搜集。

首先注意史料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研究者亲自搜集,可靠性高,后者直接引用别人研究成果,可靠性不能保证.按类型分为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可信度依次降低.注意口述史料虽然可靠性低,但也有史学价值,它是对历史的扭曲的反映。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六、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高中常用文学常识

高中常用文学常识

高中常用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优质课教案_0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之干支纪年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天干与地支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事例,学会计算某一年的天干与地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天干与地支纪年法概念及计算。

难点:天干与地支纪年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提问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通过一组图片引入主题——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以下具体内容:诸子百家、传统文学、传统艺术(戏剧、音乐、琴棋书画)、传统节日、中国建筑、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衣冠服饰、饮食厨艺、传说神话、名山大川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纪年法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而在古代纪年法中,干支纪年法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干支纪年法概念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

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世界几种纪元纪年方法素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世界几种纪元纪年方法素材

我所知道的世界几种纪元法及其同公历的关系公元(A.D)(B.C.为纪元前或公元前的缩编)起源:相当于公元532年时,基督教僧侣戴奥尼修斯.埃克西鸠厄斯(DionysiusEuiguus)提出建议,称耶稣诞生雩532年前,应以次年作为耶稣诞生后533年,由此开始纪年,逐渐为世界各国采用。

(据后来推算,一般认为,耶稣的生年实比戴奥尼修斯.埃克西鸠厄斯的说法早年)。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历法计算方法:太阳年发。

一年十二个月。

平均365天,润年366天。

四年置一润年。

放在二月末,但能被100整除而不能为400整除的年不置闰日。

伊斯兰教纪元(希志来历)(AfterHejira[A.H.])使用地区:伊斯兰教国家(伊朗采用伊斯兰教历的太阳年法)。

起源:以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从麦加逃往麦地纳的这一年(公元622年)作为伊斯兰教历纪元元年(希志来的本义是“迁移”)。

历法计算方法:伊斯兰教历法分太阴年法和太阳年发两种。

太阳年法供宗教仪式之用。

通常用的伊斯兰教历纪元即指太阴年法的年历纪元,伊斯兰教历的太阴年法,一年十二个月,奇数月份均为30天,偶数月份均为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

每三十年为一周期,每周期的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

伊斯兰教历的太阳年法,一年十二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每133年置闰31次。

同公元的关系:伊斯兰教纪元始于公元622年7月16日。

一.太阴年法。

每一太阴年比太阳年少11日,故公历每32年在伊斯兰教历应为33年。

以此计算,公元1949年10月1日等于伊斯兰教历纪元1368年12月7日,伊斯兰教历纪元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法:因伊斯兰教历一年为公历一年的0.970224,又因伊斯兰教历纪元1年1月1日相当于公元622.5476年,故得公式:0.970224×(所知伊斯兰教历纪元-1)+622.5476=所求公历纪元。

如何掌握高中历史时间问题

如何掌握高中历史时间问题

如何掌握高中历史时间问题掌握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较多,学生只有学会了掌握高中历史时间,才会有利于学习并记忆历史事件。

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掌握高中历史时间问题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中国古代史教材叙述历史时间的阶段特殊性(1)凡是原始社会阶段的时间,都使用“距今××万年”、“距今××千年”的提法,而未采取“公元前多少年”的提法。

(2)从夏朝建立到“国人暴动”这一阶段,教材一律使用“公元前××世纪”的提法,而不再用“距今”的提法,更不可能有“公元前××年”的说法,因这时的中国历史尚无确切纪年。

(3)从“周召共和”到西汉末年,教材一般采用“公元前××年”的说法。

因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书写这一时期的历史时间,务必在年代数据前冠以“公元前”三字,切忌省去不用。

(4)教材从“公元8年王莽称帝”开始,以后的历史时间不再冠以“距今”、“公元前”等字样,而是直书年代数据。

如唐朝建立于618年。

王莽称帝虽非公元前后的分水岭,但“公元8年”是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公元后的时间。

(5)西汉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的一个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

二.记忆历史时间的策略性首先,应把历史时间放到教材上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记忆,时间与史实相即。

最好不要抛开教材的章节内容,而孤立地机械背诵书后所附的《历史大事年表》。

因背大事年表更枯燥难记,所记的知识又孤立零散,易于忘却。

其次,历史时间应在学习过程中分散记忆,随时记忆,循序渐进,而不宜堆垒于后集中背诵。

此外,还需探求方法、诀窍。

三.历史时间的计算与对换(1)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时间,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

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

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个月,故谓“坚持战斗1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常识纪年法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高中历史文史常识题: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单配单,双配双,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第一个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类推: 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

与公元纪年的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1+n,如民国三十年即1911+30=1941年。

4.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虽然耶稣只是宗教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公元元年前一年是公元前一年,后一年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

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公元纪年中,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

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2.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A.己丑年B.己未年C.戊戌年D.戊午年3.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A.丙戌年B.辛丑年C.壬辰年D.甲午年高中历史文史常识题:纪年法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学业有成。

更多关于高中地理考试内容请关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换位思考高中各科目的学习对同学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换位思考,希望同学们学业有成!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

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我们将南北双方换位,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那么南方能否允许北方奴隶的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自由劳动力,此其一。

其二,北方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实力强大和人民支持。

我们仍将南北双方换位后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强大,那么北方还会取胜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况要更复杂,更因难些。

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取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更深一层次的结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任何背离民心者,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历史事件双方的结论,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

同学们不妨多尝试一下,一定会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本文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换位思考,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案东汉的统治教案东汉的统治教学建议关于秦汉时期的三次农民起义在中国古代史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两大方面。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矛盾也随之发展,有时激烈,有时缓和。

其激烈时就导致爆发农民起义。

秦汉时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草菅人命;新朝的绿林、赤眉起义是由于王莽改制失败激化了阶级矛盾;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因为外戚。

宦官交替专极致使社会无比黑暗高中语文。

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农民战争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从反暴政起义到流民起义,再到黄巾起义有组织有准备的发动,说明了这一点。

尽管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但这三次农民起义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

前两次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王朝,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后一次虽被东汉政府和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而失败,但它瓦解了东汉政权。

三次农民战争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因为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往往能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也就是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缓和阶级矛盾,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豪强地主的特权东汉时期,随着豪族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上的地位也空前加强。

东汉官吏的选举,基本上与西汉相同。

一是察举,每年由地方举孝谦和茂才。

这是定期的。

另一是征辟。

是不定期的。

征就是由皇帝下诏特举。

辟是二千石以上大臣自己可以聘人做手下的属官,叫辟诏。

这些办法在东汉初实行时还注意德才,参考门第,但很快就不讲德才,主要看门第了。

章帝时韦彪上书指出当时的选举不重视德才,纯粹按门第,建议以后选举“不可纯以阀阅为先”。

顺帝时,官吏李固指出:“今之进者,唯财与力”。

当时地方推举的孝廉茂才多出自豪族。

征辟更是如此。

辟的大权属公卿大臣和二千石,他们所辟的人都是豪族地主出身。

当时郡守下面的属官一定要聘请当地的豪族来担任,结果出现了郡守往往无实权,而实权却控制在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手中。

由于选举凭门第,因此豪族地主垄断了仕途,把持各级政权,累世做高官。

由于选举被豪强大族垄断,一般地主要做官必须投靠他们,而上层豪族为了扩充势力,也拉拢一般地主,因此,出现了一个依靠豪族的特殊价层——门生、故吏。

门生,本指师徒授业关系,直接授业的叫弟子,间接授业的称门生。

后来,凡是投靠豪族的也称门生,门生变为政治关系了。

实际并不授业,有的为主人服各种杂役,有的用钱贿赂,即可挂名为门生。

做门生就有了做官的希望。

故吏,指被公卿或郡守辟为属吏的人。

他们被举主推荐,要报知遇之恩。

主人死后,门生、故吏要服丧三年,主人犯法,门生故吏也随着免官,主人犯罪流放,门生故吏相随而去。

这样,门生、故吏与主人的关系,政治上形成君臣关系,感情上形成父子关系,这就出现了两重君臣关系,反映专制制度在东汉削弱了,豪强势力发展起来了。

东汉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出现一些累世专攻儒术,世代熟悉儒家经典的家族,他们的成员通过经学入仕,世代盘踞封建政府的重要职务,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望族,在政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如弘农豪族大官僚杨宝,于西汉传授欧阳《尚书》,杨宝之子杨震东汉时官至司徒,杨震子孙杨秉、杨赐、杨彪,四世均以传“家学”同为三公官。

汝南豪族大官僚袁安,因其祖父袁良传孟氏“易”自他以后四世有5人位至三公。

这些世代做高官的豪族,称为世族地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外成与宦官专机是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它是东汉字制皇权加强和东汉政治腐败的产物。

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时期,外戚本身是豪强地主的代表。

宦官专权则是皇权的寄或畸形演化。

而且其出现又与皇帝年幼有关。

所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皇权和豪强地主斗争的反映。

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一旦得势,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互相残杀。

外戚与宦官集团,都是极端腐朽的政治代表;特别是宦官,他们成长于深宫,心态畸变,一旦获得干政机会,则为害尤剧。

他们的专权,造成了东汉政治的极端腐朽和黑暗。

光武中兴刘秀更始三年夏,在?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

改元建武,改?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

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

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

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

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

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

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

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

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措施注意民生,与民休息第一,释放奴婢、刑徒。

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

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

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

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

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

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