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小部分由小肠合成。 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 作用:(1)将内源性甘油三酯转运到肝
外组织;(2)形成LDL 合成过程中 ApoB 是主要的,并由血浆中 的HDL提供ApoC和E 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硬化的作用。
13
低密度脂蛋白(LDL)
22
游离脂肪酸(FFA)
由长链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而成。 是机体的一个主要能量的来源。 脂肪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经脂肪分解可提供
大量FFA。 半衰期4-8分钟。 代谢途径:一是供肌细胞利用,二是被肝摄取, 再合成甘油三酯,组成 VLDL 或氧化为乙酰辅 酶A。 糖尿病患者血浆FFA水平升高。血浆FFA上升 代表脂肪动员加强。
3
血脂、脂蛋白、載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載脂蛋白: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种特殊蛋白, 因与脂质结合担负在血浆转运脂类的功能,故 称为載脂蛋白。載脂蛋白还具有参与酶活动调 节、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间的结合等 作用。 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 脂所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包括乳糜微粒、 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 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1


血脂异常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 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 常血症 。
2
脂类(lipids)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 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 合物。
脂肪:甘油三酯 脂类 类脂 胆固醇 胆固醇酯 磷脂 糖脂 储能和供能 细胞的膜结构组分
23
脂蛋白代谢三种关键酶的比较
关键酶 脂蛋白脂酶 (LPL) 脂肪、心肌、肺及 乳腺等肝外组织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表面 apo CⅡ 水解CM、VLDL 的TG 肝脂酶 (HL) 肝实质细胞合成,转 运到肝窦内皮细胞 肝窦内皮细胞表面 apo AⅡ 水解HDL、IDL的TG 卵磷脂胆固醇 脂酰转移酶 (LCAT) 肝实质细胞合成, 分泌入血 血浆 apo AⅠ 使胆固醇酯化进 入HDL核心
7
脂蛋白的构成和代谢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a)[Lp(a)]
8
(一)脂类的消化
小肠上段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脂类(TG、Ch、PL等)
胆汁酸盐乳化
微团
胰脂肪酶、磷脂酶等水解
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 乳化
甘油三酯:外源性TG来自食物,内源性TG主要由小肠 磷脂:主要由肝及小肠粘膜合成,是生物膜的重要组
和肝合成,构成脂蛋白后(主要是VLDL)进入血浆, TG是机体恒定的供给能量来源。 TG增高,发生冠心 病危险性增大。
成部分。磷脂对脂肪的吸收,转运,存储起重要作用, 也是维持CM结构稳定的因素。
26
临床分型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27
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分类
原发性: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部分为先天
性基因缺陷所致,部分病因未明。
继发性:
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征、 Cushing综合征 ②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病(未控制)、肾病综合征 尿毒症(透析时)、肥胖症、雌激素治疗、糖原蓄 积症、饮酒、系统性 红斑狼疮、异常γ球蛋白血 症、痛风 ③ 高异常脂蛋白血症:肝内外胆道梗阻、胆汁淤积性 肝病
34
治疗原则
继发性血脂异常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防治目标水平 :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
血管疾病。
35
36
37
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戒烟等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血浆净化疗法 基因治疗
38
医学营养治疗
调整血脂异常,减轻肥胖及超重者体重
控制总热量,脂肪入量 <30%总热量,饱
33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 〉1.04 mmol/L (减低) 〈 0.91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 〈 3.12 mmol/L (边缘升高) 3.15—3.61 mmol/L (升高) 〉3.64 mmol/L
游离脂肪酸:由长链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而成,是机 体的主要能源。
18
胆固醇
食物中的胆固醇在小肠腔内合成胆固醇脂,大部分形 成乳糜微粒,少量组成VLDL。 内源性胆固醇由肝,小肠合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 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 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过程中,受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 酶A还原酶的催化。 胆固醇的去路: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 素D、胆酸盐等。 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胆固醇合成。 饥饿、低热量饮食、肝吸收胆固醇较多、高纤维素饮 食可降低血浆胆固醇。 血清总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有关,水平越高,发病越
29
基因分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证 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证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证
30
临床表现
(一)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二)动脉粥样硬化
31
临床表现
血脂异常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 血脂异常可表现为黄色瘤,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


黄色瘤;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产生脂血症眼底改变 早发性角膜环出现于40岁以下,多伴有血脂异常 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 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常与肥胖症、 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存 在或先后发生。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多数血脂异常患者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而于常规 血液生化检查时被发现。
15
脂蛋白(a)[Lp(a)]
由肝脏产生的独立脂蛋白
与动脉硬化的发生相关,并可能是独立
的危险因素。
16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 能
CM
蛋白质
VLDL 10
IDL 18
LDL 25
HDL 50
1~2
脂肪
胆固醇脂 胆固醇 磷脂
84~85
4 2 8
50
14 8 18
肝细胞 转运内源
30
22 8 22
和脂肪酸占8%-10%,每天胆固醇摄入量 <300mg。 对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应限制热量和糖 类的入量。
甘油三酯代谢概况
合成VLDL 肝 VLDL 储存甘油三酯 脂肪组织 脂肪动员 脂肪酸和甘油 CM CM 合成CM 小肠
利用甘油三酯和 脂肪酸 肌肉、肝、心等
能量
21
磷脂
主要由肝及小肠粘膜合成,部分来自其他组织。 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脂对脂肪的吸收,转运,存储起重要作用, 也是维持CM结构稳定的因素。
28
不同疾病高脂血症特点
糖尿病:常有Ⅳ型高脂蛋白血症。TG、 VLDL
升高,HDL降低,TC、LDL无明显升高。 甲减:TC水平升高,可同时有TG升高。表现 为Ⅱa或Ⅱb型。 肾病:①肾病综合症者由脂蛋白降解和合成过 多引起。主要为VLDL和LDL升高,呈Ⅱb或Ⅳ 型 ②肾衰、透析、肾移植者 TG明显升高, HDL降低。 药物:利尿药可升高TC和TG水平。Β受体阻滞 剂可升高TG,降低HDL。糖皮质激素使TG、 TC升高。 其他:胆道阻塞、胆汁性肝硬化、胰腺炎、长 期过量饮酒等。
32
诊断
病史:黄色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黄色瘤、角膜环、高脂血症眼底
改变。 实验室检查 血脂:TC (正常) 〈 5.20 mmol/L (边缘升高) 5.23-5.69 mmol/L (升高) 〉5.72 mmol/L TG (正常) (升高) 〈 1.70 mmol/L 〉1.70 mmol/L
血浆、肝
5
40 9 21
肝、小肠
3
17 3 27
肝细胞 逆向转运 胆固醇
17
合成部位 小肠粘膜 功能 转运外源
转运内源 转运内源 胆固醇 胆固醇酯
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
血脂及其代谢

胆固醇:食物中的胆固醇在小肠腔内合成胆固醇脂, 内源性胆固醇由肝,小肠合成。胆固醇的去路为构成 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等。血清 总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有关,水平越高,发病越早。
混合微团
9
(二) 脂类的吸收
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吸收
扩散 重新酯化 乳糜微粒 载脂蛋白结合 肝脏
混合 微团
小肠粘膜 细胞内
门静脉
10
Biblioteka Baidu
脂类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储存
11
乳糜微粒(CM)
食物中的脂肪在肠道中吸收后合成甘油三脂,
胆固醇脂,APOA 、B,组装成CM 后释放入淋 巴液,半衰期5-15分。 颗粒最大,密度低,含丰富甘油三脂。 作用:①主要将外源性甘油三脂送到肝外组织 供利用。②运送过程中被脂蛋白脂酶( LPL ) 水解。③含胆固醇丰富的 CM 残体被肝摄取代 谢,使肝的胆固醇含量增加。④进一步代谢参 与了LDL和HDL的合成。 不易进入动脉壁内,与动脉硬化关系不大,但 易致胰腺炎。
是VLDL降解产物 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和APOB。
主要功能:将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肝外
组织。 颗粒相对较小,易进入动脉壁,在动脉 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4
高密度脂蛋白(HDL)
颗粒最小,密度最高,蛋白质脂肪各占
一半。 由肝和小肠合成, 富含磷脂、APOA、APOC。 在外周组织中吸收胆固醇,由肝脏代谢 为胆汁酸排出。 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在 HDL 中转化为胆 固醇脂,可阻止游离胆固醇在动脉壁和 其他组织积聚,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6
脂蛋白的构成和代谢
构成:微粒状、核心主要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脂,外层由磷脂、胆固醇、载脂蛋白构成。 代谢: ①外源性代谢途径:是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 ②内源性代谢途径:是指由肝合成的VLDL转 变为IDL和LDL,以及LDL被肝或其他器官代 谢的过程。
24
分布 作用部 位 激活剂 功能
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脂蛋白血证表型分类
按是否继发于全身疾病分类
基因分类
25
高脂蛋白血症表型分类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临床罕见。 TG升高,TC正常或轻度增加。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仅LDL增加。TC升高、 TG正常,临床中常见。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及LDL均增加。TC、 TG均升高,临床上相当常见。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β脂蛋白血症, TC、 TG均明显升高,临床罕见。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增加。 TG明显升高 TC正常或偏高。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及CM水平增高。 血浆中TC、 TG均明显升高
4
脂蛋白的分类
超速离心法:是分为5大类,即乳糜微粒
(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电泳法:分为原位、前-β、 β、 α四条区 域。
5
载脂蛋白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种特殊蛋白,因与脂质
结合担负在血浆转运脂类的功能,故称为載脂 蛋白。 載脂蛋白还具有参与酶活动调节、参与脂蛋白 与细胞膜表面受体间的结合等作用。 载脂蛋白已发现有20多种,按组成成分ABC分 类法分为ApoA、B、C、D、E。每一型又分若 干亚型。 所有载脂蛋白均可在肝内合成。小肠粘膜也可 合成部分载脂蛋白。
早。
19
外源性TG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颗粒的主要
甘油三酯




组成部分。 内源性TG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酸)和肝(利 用乙酰和脂肪酸)合成,构成脂蛋白后(主要是VLD L)进入血浆。 TG是机体恒定的供给能量来源。甘油三酯在脂蛋白脂 酶( LPL )作用下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肌细胞氧化或 储存于脂肪组织。 脂肪动员过程中,脂肪被组织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 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利用。 进 食 后 LPL ( 脂 蛋 白 脂 酶 ) 活 性 增 高 , 血 中 CM 和 VLDL向肌肉组织供应能量,并在脂肪组织储存,使血 浆甘油三酯下降。 甘油三酯来源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均可引起高甘油 三酯血症。 TG增高,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大。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