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公开课教案【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此文的基本思想。

2,体味庄子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理解文中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

教学难点:领会并辩证地看待庄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再读感知。

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鲲、鹏VS 蜩、学鸠①鲲,鹏有什么特点呢?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②蜩、学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③鹏是凭借什么“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凭借★庄子的评价:“小知不及大知”(2)第二段:冥灵、大椿VS朝菌、蟪蛄①大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②小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③大年:鲲、鹏:“绝云气,负青天”④小年:斥鴳:“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的评价:“小年不及大年”(3)第三段:宋荣子、列子VS世人①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举,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②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③世人:举世誉之而加劝,举世非之而加举★庄子的评价:“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

待:凭借★不得不问:庄子所谓的终极逍遥到底是怎样的境界???明确:“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讨论:庄子所谓的终极逍遥的境界能不能达到?明确:不能,人是自然意义上的动物没错,但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且人生活在群体之中,我们需要独立,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相互依靠,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

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凭借学以致用:联系作文教学,从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

第一、二两段,庄子通过夸张、对比、比喻等手法写作,向我们阐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问题。

逍遥游公开课优秀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优秀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特点
《逍遥游》作为古代文学经典,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教材注 重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内容
本课程主要围绕《逍遥游》的文本内容展开,包括作者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文学形象、 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同时,结合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 拓展和延伸。
文本解读与赏析
深入解读《逍遥游》原文, 欣赏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 思想内涵。
重点难点分析
01
重点
掌握逍遥游的核心思想,理解 庄子的哲学观点,并能够运用
相关知识分析文本。
如何深入理解逍遥游的思想内涵, 以及如何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02
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逍遥游 和庄子的基本思想。
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自主练习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内容, 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仿写练习
让学生仿写文章中的句式 和段落,提高学生的写作 能力。
背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 争意识。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THANKS
养其良好的人文情怀。
03
适应教学改革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对经典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本课程正是基
于这一背景而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03Leabharlann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逍遥游》的文本内容, 理解其中的文学形象和表现手法,具备一 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逍 遥 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逍 遥 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语言,感悟寓言,感受思想。

2、用诗、词、曲、联或整句总结点化自己的解读。

【教学重难点】1、根据所提供的联句,理解段意,解读文意。

2、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

3、试着用诗、词、曲、联或整句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方法】1、诱思探究,对联解读。

2、多媒体(PPT)。

【教学时间】2007年5月10日【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小家”的小对联,激发兴趣:“生命是一个过程,走完它,很长很长。

一个人走路,太寂寞;一群人上路,多欢乐。

”学习同样是一个过程,走完它,很长很长。

一个人学习,太寂寞;一群人学习,多欢乐。

让我们一起走过这四十分钟,去体味语文学习之乐。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小人物”的欢乐:(齐读)①登高见远假舆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学则终成大业顺风闻彰借舟楫而绝江河吾辈时时思即日臻妙境②琵琶女琵琶行琵琶弦上琵琶语青衫客青衫人青衫司马青衫湿③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通狂惑表私心昌黎翁祭十二郎文衔哀痛致诚意④不可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潜归园田唱隐居者之乐岂能摧眉于京城权贵,李白游天姥吟不遇者之愤⑤翠翠、窦娥、祥林嫂、林黛玉、杜十娘、李香君、朱丽叶、玛蒂尔德,古今中外,一群女人唱尽人生悲欢离合,诌出一套《哀江南》,《祝福》声回荡《茶馆》水生、马谡、小栓爹、青面兽、张公子、柳梦梅、葛郎台、别里科夫,中年老少,一堆男人演绎世间酸甜苦辣,写成一部《逍遥游》,《雷雨》声响彻《边城》⑥论学科,《语文》最葩,书本内有许多风雅。

鉴小说,古今名家;品名著,中外贤达。

更有那坐茶馆,观雷雨,赏罗朱,冤窦娥,沁人心脾,赏心悦目,潸然泪下。

2、名家对联,引入课题:让我们再体味一下“大人物”的欢乐:①对联: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②导语(涉及庄子其人及其思想):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庄子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他在天地之间,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逍遥游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

4、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评价庄子的思想。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

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曾作过漆园吏。

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人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人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

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

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2、《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逍遥游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6篇逍遥游教案篇一一、自读要求:(一)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

(二)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三)熟读课文,背诵的一段。

二、学习侧重点:(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三)寓言体的特点。

(四)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解说)本文是一篇想象奇特、对比鲜明、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体文章,因此重点研究学习这些方面,对于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发挥与创造极有帮助,有利于我们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自读程序]一、在教师简要交代作者及其作品、思想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全文。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二、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对自读时存在的问题、疑难进行针对性研究。

三、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小组向教师质疑,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予以答疑。

四、强化性自读检测。

(解说)对于阅读课文,教师必须对学生放开手脚,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自读习惯,提高他们利用教材本身和工具自我学习的能力。

为此,教师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其合作精神和研究习惯。

[自读点拨]一、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

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文笔汪洋态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壹五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

《庄子》善于虚构,十有_是寓言作品。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人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相关推荐《逍遥游》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逍遥游》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逍遥游》教案篇1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庄子思想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2)[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投影: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属于道家学派。

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

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

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三、熟读课文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画线字注音。

(1)其yì()若垂天之云(2)海运则将xǐ()于南冥(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6)tiáo()与学鸠笑之曰(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9)适百里者,宿chōng()粮(10)小知不及大知()(11)斥鴳()笑之曰(12)而()征一国者(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14)彼且恶()乎待哉?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逍遥游》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3.掌握《逍遥游》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5.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逍遥游》的阅读,让学生理解古文的特点和魅力;•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文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古文课本《逍遥游》部分;2.资源:电子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逍遥游》的主题和背景信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导入课文(15分钟)•回顾上一堂课讲过的古文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古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意思的方法。

3. 课文解读(30分钟)•通过分析《逍遥游》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主题、内涵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进行讲解和解释,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 文言文阅读练习(30分钟)•分发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技巧阅读并理解文中的内容;•鼓励学生主动解读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拓展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就《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通过归纳总结,理清思路;•学生展示: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并与全班共同交流和讨论。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堂作业1.阅读《逍遥游》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逍遥游》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课堂内容设置合理,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通过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逍遥游》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旨和观点。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解释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

2. 庄子逍遥游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庄子及其作品《逍遥游》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总结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解析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5. 课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庄子逍遥游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和句式。

2. 总结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一课《齐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逍遥游》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逍遥游》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和译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2. 第二课时: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总结拓展。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逍遥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识记基本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借用寓言说理的论说方式。

3、体会本文想想丰富,意境开阔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浪漫主义特色。

4、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说理的方式。

教学过程:【导入语】我们在学习前一篇课文《与妻书》时,谈到了裴多菲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林觉民就是为了自由而抛家舍业。

著名歌手许巍在《蓝莲花》里也唱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而我本人呢,也希望自己会幻成一朵云,贴近太阳的胸膛;会变成一缕阳光,照射到阴暗的角落;会化成一股风,追逐自由的方向;会凝聚成一个笑脸,铺满在每个人的脸上。

人人都向往自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追求自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会不尽相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看看他是如何理解自由的。

【庄子及《庄子》介绍】庄子:名周,字子休,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原应为富贵人家,但是在战国时家道衰败,沦落为社会底层,他大约死于公元前286年,享年八十三岁。

庄子的五点基本情况:第一,庄子是一个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

第二,家境贫困,生活艰苦,靠打草鞋过活。

有一次他向监河侯借粟,监河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

还有一次,他穿着有补钉的布衣和破鞋去访问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逢时。

第三,有点像“隐士”,庄子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在职不久就归隐了。

楚王以厚币礼聘他为丞相,他拒绝不就﹙可见他非常地猖狂和桀骜不驯,怪不得文学人士说“庄狂屈狷:juàn,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第四,他有家室、学生,不过,他一生寂寞,门徒不多,朋友有限,当时学术界的名人中,只有惠施与他经常往复辩论,而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也只有荀子提到他。

逍遥游 公开课 教案

逍遥游 公开课 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逍遥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逍遥游》这首古文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3. 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古文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2. 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逍遥游》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诗歌的了解和喜好。

2. 提问:你们听说过《逍遥游》这首诗吗?你们知道它是谁写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杨万里和《逍遥游》的背景。

2. 分析《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3.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

三、诗歌鉴赏(20分钟)1. 分发《逍遥游》的诗歌原文和翻译,让学生阅读。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找出诗歌中的重要词句。

3. 分享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个人思考与表达(10分钟)1. 让学生个别思考并回答:你对《逍遥游》的理解是什么?你觉得诗歌中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印象。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请学生在家自行查找其他杨万里的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阅读和鉴赏。

2. 下节课学生可以自愿朗读他们选择的杨万里的作品,并进行分享。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诗歌鉴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逍遥游》的读后感。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鉴赏其他古文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

公开课《逍遥游》教案

公开课《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哲学寓言,通过讲述鲲鹏的变化和大鹏鸟的飞翔,表达了庄子关于自由、逍遥、超越的哲学思想。

本章将通过分析文章开头,引导学生进入课程。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子及其作品《逍遥游》的背景,把握文章开头的意象。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文章开头的象征意义。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对自由的追求和超越的精神。

1.3 教学重点1.3.1 文章开头的意象分析。

1.3.2 庄子哲学思想的初步理解。

1.4 教学难点1.4.1 庄子哲学思想的深入解读。

1.4.2 文章开头与庄子哲学思想的联系。

1.5 教学过程1.5.1 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意境。

1.5.2 分析文章开头的意象,引导学生思考鲲鹏和大鹏鸟的象征意义。

1.5.3 讨论庄子对自由的追求和超越的精神。

1.5.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鲲鹏的变化2.1 课程背景本章将重点分析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通过解读文本,探讨鲲鹏变化背后的哲学意义。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理解鲲鹏的变化过程,把握文本细节。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解读,分析鲲鹏变化的象征意义。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通过鲲鹏变化表达的哲学思想。

2.3 教学重点2.3.1 鲲鹏变化过程的细节理解。

2.3.2 庄子哲学思想在鲲鹏变化中的体现。

2.4 教学难点2.4.1 庄子哲学思想与鲲鹏变化的联系。

2.4.2 文本细节的深入解读。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上章内容,导入本章。

2.5.2 文本解读,分析鲲鹏的变化过程。

2.5.3 讨论庄子通过鲲鹏变化表达的哲学思想。

2.5.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大鹏鸟的飞翔3.1 课程背景本章将聚焦于大鹏鸟的飞翔,通过分析这一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关于逍遥、自由的哲学观念。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大鹏鸟的飞翔意象,把握庄子逍遥自由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逍遥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和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对文章第一段的分析,尝试背诵。

2、然后研习第二、三自然段,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

并对逍遥游的进行探究。

完成对文章主旨的体会。

教学难点: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2、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3、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中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

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

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却遭拒绝。

他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

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够结合课文注释以及工具书独立通读全文,基本疏通文意。

二、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体会本文想象奇特,设譬取喻,说理透彻的特点,通过初步鉴赏,领略《庄子》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三、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辨证地看待庄子绝对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分析和准备】一、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一、二2、难点:目标三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训练学生的聚焦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获得并丰富对逍遥游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欲望,使他们相互切磋,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领悟。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诵读感知经典心得交流拓展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疏通文意一、问题情境,激趣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逍遥游》,作者庄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媒体显示庄子画像)。

我们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处士横议,他们试图在乱世建立不朽的功业,百家争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治国的方略。

但是,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最为特别,他拒绝权势媒聘将时世冷眼看穿。

讲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拒绝诱惑的内力?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

名师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名师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名师逍遥游公开课教案篇一:公开课《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

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看破生死关。

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通用5篇)

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通用5篇)

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1一、学习目的: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二、学习重点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三、学习难点学习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四、学习方法阅读、体会、分析五、学习过程【一】积累1.重点词语怒:奋发范例讲解:怒而飞(振翅奋飞)斯:则,就范例讲解:风斯在下矣:(风就在下面了)夭阏:阻塞范例讲解:莫之天阏(没有阻碍)枪:触、碰范例讲解:枪榆枋而止(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控:投,落下范例讲解:控于地而已矣(落在地上罢了)效:显才能范例讲解:知效一官(才能胜任一官之职)比:合范例讲解: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正:本所应有范例讲解: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恶Wū:何范例讲解: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2.通假字冥,通溟范例讲解:北冥有鱼培,通凭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培风知,通智范例讲解:小知不及大知辩,通辨范例讲解:此小大之辩也而,通耐范例讲解:而征一国有,通又;反,通返范例讲解;旬有五日而后反辩,通变范例讲解:御六气之辩3.古今异义海运:海波动荡范例讲解: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范例讲解:南冥者,天池也野马:游动的雾气范例讲解:野马也,尘埃也果然:饱的样子范例讲解:腹犹果然众人:一般人范例讲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羊角:旋风范例讲解: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词类活用1.名词用如动词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2.使动用法范例讲解: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5.固定句式1.其……邪?其……邪?(选择句) 范例讲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奚以……为,(表反问,哪用……呢) 范例讲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恶乎……哉(表疑问) 范例讲解: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二】翻译课文逍遥游公开课获奖教案2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教案【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教案【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教案【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

2.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分析"物皆有所待',理解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真实含义。

4.感悟人思想的宏大,能从时代背景辩证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物'究竟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程序和内容:一、导语设计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

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究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同学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

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

比如苏轼。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由于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日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学问,播放蔡志忠动画版《庄子》的有关介绍,以促进对教学目的4的解决。

)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就是徜徉、闲逛、飞翔,安适得意优游岁月的情景。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拘束地活动。

)三、追踪1.疏通课文1~4节。

方法:投影显示课文原文,要求同学不看课本,不看参考资料,尽量直译课文。

每个小组推选一人翻译一段,其他小组做好评议预备。

2.同时板书重点字词,同学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四、展现同学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组织争论1.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小组争论,鼓舞同学发言。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
课题
逍遥游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
第1、2、3、4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把握先破后立的议论方法
3.鉴赏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手法。

教育点
1.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

2.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

重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点击下载本文件。

《逍遥游》优秀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优秀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志、图、名、置、穷”“奚以……为”等文言词句。

2.理清思路,背诵前三自然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3.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段,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庄子思想的理解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的校刊《南华春晖》的名称取自哪里,同学们知道吗?对,它来源于庄子的《南华经》。

庄子曾在我们东明做过漆园吏,大街上常见的“漆园宾舍”“漆园饭庄”就源自这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逍遥游》,了解庄子。

二、知人论世,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一书现存33篇。

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教案【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重要的篇章,居内篇之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

2.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分析“物皆有所待”,理解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真实含义。

4.感悟人思想的伟大,能从时代背景辩证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
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导语设计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

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

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

比如苏轼。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
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
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
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
三、追踪
1.疏通课文1~4节。

方法:投影显示课文原文,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不看参考资料,尽量直译课文。

每个小组推选一人翻译一段,其他小组做好评议准备。

2.同时板书重点字词,学生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四、展示学生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在总结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补充:①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有浪漫色彩。

②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

這也就是說由水的世界,而达到水天合一更宽阔的天地,显現一个无所不在的領域和境界。

2.有同学问:1~4节,写了那么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步骤:
①朗读课文,并画出写了哪些事物?
②找出与论点有联系的句子。

③同学发言,教师注意引导。

④师生共同总结,板书。

万物都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五、问题延展、深究
1.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
2.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
六、问题预留,预习下课时
课文节选部分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而庄子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境界呢?请预习课文,背诵前三段,并将预习中的问题交给课代表。

《逍遥游》课前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课前设计的准备
在上这堂课前,我参考了很多的教案设计,也看了一些教学实录,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一向都这么认为,符合学情和教师风格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有用的设计。

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有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因此,我把对学情的研究摆到了第一位。

这堂课在高二班上,该班有55名学生,女生32名,是三个文科实验班之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好,但在文言文这一块与稍好一些的平行班没有多大区别。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不强,尤其是一些成绩靠后的学生,就等着上课时老师灌给他们,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

但是,该班本学期成立了13个学习互助小组,每个组里都有1~2名成绩较好的同学。

课代表张婷认真负责,老师布置的事情她都能督促检查让同学完成。

管荣强、徐宁俊、王茜等几个同学都很善于发现问题,对课文注释看得很细,并经常持不同意见。

但是后排几个男生就比较“懒”,依赖性强。

我就想,这堂课,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小组合作的优势和这些同学的特点,让所有学生课前就能真正动起来,使他们感受到是自己在学习,老师是可有可无的。

基于这种分析,我布置了预习任务。

①字词障碍,小组内解决,组长做好记录,有分歧的集中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组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第二天上早读课前交到我这来,课堂上再解决。

②每个小组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提出两三个问题。

集中到课代表、管荣强等同学处,尤其要注意让后排几个同学都参与进来。

早读课前将问题集中起来交给我,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这堂课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我在早读课时收上来同学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才开始准备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从学生提交上来的问题看,字词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只是对课本注释中提到的“息”的两种解释不知道该取哪一种,说它影响到句子的翻译。

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一下就可以了。

看来学生的预习还是比较充分的,所以,我将“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作为了本课时的一个要求。

“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则安排在学生评议翻译的过程中板书,达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即可。

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我将教学重点与难点定在了“‘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几个问题上。

解决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可能课堂更有效。

但有些问题学生还没有提到,比如手法、论证方法等。

我便预设了两个相关问题,“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第一个问题是想让学生通过探究能想到论证方法,第二个则是拓展思维,领会庄子文章的浪漫色彩。

三、课后反思
一堂课下来,让我感受深的是学生的预习很成功,几个翻译的同学都能很流畅的看原文翻译,说明扫除了字词障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预定在了1~4节,所以学生在讨论、探究问题时,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想,如果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能从文章整体上给个要求,比如明确要求学生探讨一下说理的层次,那么学生的思维会更宽一些,课堂的整体感可能就更强一些。

另外,由于担心课堂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我将动画《庄子》放在了最开始,这样,学生在介绍庄子时,就受到了影响。

研究学情,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我将不断探索,也希望自己能取得进步吧。

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