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石斑鱼是一种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其繁殖方法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石斑鱼繁殖方法——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石斑鱼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人工结合,使其受精并发育成胚胎的过程。
这种繁殖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繁殖效率,增加石斑鱼的产量。
为了进行人工授精,我们需要准备好一对成熟的石斑鱼。
通常情况下,选择身体健康、体型较大的石斑鱼作为亲本,以保证后代的质量。
在繁殖季节来临之前,需要将亲本鱼分别放入单独的水缸中,进行适当的饲养和准备工作。
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并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以促进亲本鱼的健康生长。
当亲本鱼达到繁殖状态时,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人工授精的操作。
首先,将雄鱼和雌鱼分别取出放入两个单独的容器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雄鱼进行处理。
用一块干净的布将雄鱼包裹住,将其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以确保其身体稳定。
然后,用一根细长的管子将雄鱼的腹部轻轻按压,将其精液挤出。
将挤出的精液放入一个容器中,备用。
接着,我们需要对雌鱼进行处理。
同样地,用一块干净的布将雌鱼包裹住,将其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
然后,用一根细长的管子将雌鱼的腹部轻轻按压,将其卵子挤出。
将挤出的卵子放入一个容器中。
在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精液和卵子后,我们将它们放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
用细长的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精液和卵子充分接触。
接下来,我们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来孵化石斑鱼的胚胎。
通常情况下,将混合好的精液和卵子放入一个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海水,并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等待一段时间后,石斑鱼的胚胎会逐渐发育成小鱼。
此时,我们可以将小鱼转移到一个适宜的养殖池中,继续进行后续的养殖工作。
通过人工授精这种繁殖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石斑鱼的繁殖效率和产量。
同时,还可以选择优质的亲本鱼进行配对,以提高后代的质量。
人工授精是一种常见的石斑鱼繁殖方法,通过人工手段将精子和卵子结合,孵化出石斑鱼的胚胎。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产量,同时也可以选择优质的亲本鱼,提高后代的质量。
石斑鱼的养殖人工繁殖
石斑鱼的市场价格因地区、规格、品质等因素而异。鱼的销路比较广泛,既可以通过海鲜市场、餐馆等传统渠道销售,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超市等 渠道销售。
养殖前景与发展趋势
养殖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 健康的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石斑鱼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孵化与育苗
孵化方法
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池或孵化器 中,控制好水温、水质和溶氧
量等条件,促进胚胎发育。
出苗管理
在孵化期间,要定期观察胚胎发育 情况,及时调整孵化条件,确保出 苗率。
幼苗培育
出苗后,将幼苗转移至育苗池进行 培育,合理投喂饲料,加强水质管 理,预防疾病发生,促进幼苗健康 成长。
03
石斑鱼养殖环境与设施
要点二
成功案例2
某养殖户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质调控和饲料 管理,有效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鱼的品质和售 价。
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经验分享1 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定期巡查 池塘、及时清理残饵和排泄物、 保持水质清洁是预防病害的关键 。
教训总结2 某些养殖户在饲料选择和管理上 存在不当,导致饲料品质不佳或 投喂不当,影响了鱼的生长和品 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能够提供能量,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 素的吸收。在配制石斑鱼饲料时,应控制 脂肪含量,避免造成脂肪过多或过少。
维生素和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石斑鱼的主要能量来源,但 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肥胖和代 谢问题。因此,应选择低糖的饲料。
石斑鱼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 康生长。这些营养物质应按照石斑鱼的生 长阶段和需求进行配制。
互动交流
邀请专家和养殖户进行现场交流,针对养殖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提高养 殖技术和效益。
石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介绍
石斑鱼的养殖与人工繁殖介绍石斑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进行养殖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等。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青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鳃棘鲈、巨石斑鱼、驼背鲈(老鼠斑)、宽额鲈(龙趸)等。
台湾省对养殖斑节对虾的池塘进行适当改造,开展养殖青石斑鱼,产量很高,每公顷达30吨。
我国南方沿海网箱养殖石斑鱼的产量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65千克左右。
日本于l964年把赤点石斑鱼作为增殖放流的对象品种,进行种苗生产开发研究,技术较成熟,但近几年来由于受到神经性病毒病(vnn)的影响,生产量不稳定。
此外进行人工种苗生产的品种有点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鳃棘鲈等。
生产方式主要以室内水泥池为主。
一般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可培育2.5一3公分的鱼苗500一800尾,最好时可达2400多尾。
台湾省目前培育最成功的为点带石斑鱼(台湾称马拉巴斑),且社会分工较细,民间有出售受精卵、鱼苗生产(2.5一3公分)、鱼苗标粗(2.5一8公分)、养成及生物饵料、配合饲料生产专业户。
种苗生产方式主要以池塘培育为主,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一般l公顷可培育2.5一3公分的鱼苗l50一 l80万尾左右。
近两年来,还培育出驼背鲈、宽额鲈,为石斑鱼养殖添加了新品种。
我国南方沿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石斑鱼进行人工种苗生产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水平。
近两年来,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对赤点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俗称青斑)的人工种苗生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开始进入批量生产。
此外,海南省利用池塘培育青斑鱼苗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摘要玛拉巴石斑鱼是一种优良的食用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其天然种群数量较少,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养殖,使其数量得到增加。
本文主要介绍了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育苗种质、育苗环境、育苗饲料等方面,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育苗种质玛拉巴石斑鱼是一种杂交育种的结果,其育苗种质主要是指尕额石斑鱼和马来亚石斑鱼两个品种。
其融合后的种质具有生长快、体型大、产卵多等特点,是进行工厂化人工育苗的选择育种对象。
育苗环境水质控制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关键在于水质控制,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水质监测:通过对水源的监测,能够了解其水温、pH值、溶氧量等参数,从而做到及时调整调整水质,使其符合育苗的需求。
•过滤系统: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过滤系统对水源进行筛选和筛分,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增氧设备:对于玛拉巴石斑鱼来说,溶氧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增加氧气供应,保持水体内的溶氧浓度。
•治疗系统:对于水源中的病菌和病毒,需要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温度控制育苗环境的温度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保持水源中的温度恒定,最好是在25~28℃左右,以保证实际工厂化育苗的效果。
光照条件对于玛拉巴石斑鱼来说,光照条件是极其重要的,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对光照时间和强度进行合理的调控。
育苗饲料玛拉巴石斑鱼的育苗饲料应当具有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等特点,包括凝结素、鱼粉、磷酸二氢钾、黄体素等成分。
在实际的人工育苗中,应该根据生长和发育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种类的饲料,从而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优缺点优点•数量可控:采用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玛拉巴石斑鱼的数量,使其发展成为能够为市场提供稳定供应的食用鱼品种。
•品质优良:在工厂化的育苗环境下,能够有效保持水源中的卫生和清洁,使其不受污染和感染,因此其品质和口感也相对较好。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一苗种问题,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人工繁殖(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西山)内,试验池2只,面积各为1亩,池塘编号为5号、6号。
池深1.8米,水深1.5米,淤泥5厘米左右,池塘底部平坦,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
(2)亲鱼培育:此次繁殖用的亲鱼是从2003年自行养成的商品鱼中挑选出来的,于2003年11月初转移到温室水泥池内进行培育,温室水泥池1只,面积35平方米,亲鱼平均规格0.50千克/尾,数量70尾,在温室培育期间投喂螺蛳、蚌肉,搭投颗粒饲料,从而促进亲本性腺发育。
2004年5月8日再将亲本放养到室外人工繁殖试验池内,通过进一步强化培育,到6月上旬性腺发育成熟。
(3)亲鱼的雌雄鉴别: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雄鱼体色较深,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鱼体色较淡并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具有生殖突,卵粒不易挤出。
(4)催产与孵化:5号、6号池内各放养雌鱼16尾、雄鱼17尾,当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后,6月6日通过大量更换池水的方法,促使池内的亲本基本达同步产卵受精,而不需注射催产药物。
淡水石斑鱼的产卵习性与罗非鱼相似,先在池塘底部挖好产卵的巢穴,产卵基本在下午,产卵后由雌鱼守卫受精卵,雄鱼协同守卫。
卵为椭圆形,黄暗绿色、不透明、粘性,卵分散排列在巢穴中,体重在500克左右的雌鱼每次产卵量为1.9万~2.4万粒。
当水温在25℃左右时,受精卵经56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后要将亲本及时捕走,以免吞食仔鱼。
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全长0.6厘米左右,集群在池塘底部不停地运动,在水温26℃左右时,孵化后一星期卵黄囊消失,仔鱼游到池塘中上水层,不再集群在底部。
卵黄囊消失后,及时将仔鱼牵捕到夏花培育池内进行苗种培育。
石斑鱼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
石斑鱼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概述:石斑鱼高位池育苗可直接在水体中培养生物饵料,营养丰富全面,能满足不同发育阶段仔稚鱼对适口饵料的需求;建池及配套设施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但较难控制池内敌害及浮游生物繁殖,无法人为调节理化指标尽早育苗,只能根据自然气候情况适时进行生产。
苗种培育使用东方大麟洋公司室外高位池,每个面积2亩,水深1.5m。
育苗水源来自该公司经过沙滤的外海水,自然水温25-30℃,盐度23-28,pH值7.8-8.2。
培育池上方设置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蓝鸟在线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15000Lx。
罗茨鼓风机充气,溶解氧4.9-6.4mg/L。
2、操作流程清塘→进水→消毒→肥水→安装→布卵→开袋→调水→投喂→出池。
(1)清塘:清除池壁和塘底及水车上的青苔、藤壶等,晾晒数天。
用高压水枪冲刷池壁和翻洗塘底,将沙层中的黑色有机物及青苔颗粒等清理排出。
按30kg/亩用量,将漂白粉溶化后均匀泼洒池壁和塘底,**有害生物。
(2)进水:先排掉塘底的消毒水,晾晒数天,再进10cm 水清洗后排出。
出水口套150目网袋过滤,进水量由小至大,重新加满水准备育苗。
(3)消毒:育苗水进完傍晚加二氧化氯0.6-0.9ppm消毒。
开水车搅拌,翌日早晨用0.6ppm碧水安中和。
将50kg沸石粉和10L超浓缩光合细菌加水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每天抽补小球藻进塘直至开袋。
(4)肥水:冬春季气温低肥水慢,选择相邻的一口塘做肥水塘;于放卵前3天施肥(鳗鱼料20kg+肥水膏5kg),从放卵前2天起抽水至孵化塘。
夏秋季肥水快,直接在孵化塘追肥**;施肥时间在放卵前4-5天,用量为冬春季的20%左右,开袋前后再追肥一次。
(5)安装:增氧系统由气泵、PVC硬管、橡胶软管和气石等配件组成,肥料发酵桶1-2个/塘,桶口要密封保存。
水车功率1-1.5kW,拆掉2个叶轮并反转;斜放于池塘一角固定,以便流水达到循环效果。
孵化装置用∮60mm PVC管做框架(200cm×155cm×15cm),嵌入彩条布孵化袋(190cm×140cm×85cm),固定其四角。
石斑鱼卵培育方法
石斑鱼卵培育方法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大量的石斑鱼苗进行养殖。
而石斑鱼卵培育方法是获取石斑鱼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石斑鱼卵培育的方法。
1. 卵的采集石斑鱼的产卵期在每年的3月至4月份。
在这个时候,石斑鱼会在水中产下大量的卵。
为了进行卵的采集,需要先将石斑鱼放入产卵池中。
然后,在产卵池中放置一些用于产卵的人工基质,如竹片、塑料板等。
这些基质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促使石斑鱼在其上产卵。
产卵后,将基质取出,放入卵孵化器中。
2. 孵化器的制作卵孵化器是用于孵化石斑鱼卵的设备。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塑料盒或者玻璃器皿制作卵孵化器。
制作时需要在器皿底部放入一些纤维素棉或者海绵,以便卵黄能够吸附在上面。
然后在纤维素棉或者海绵上放置卵基质。
最后将器皿密封好,放入温度适宜的水中。
3. 孵化器的使用将卵基质放入卵孵化器后,需要将卵孵化器放入水中。
水温应该在26℃左右。
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同时,需要给予卵适当的光照,以促进卵的正常发育。
4. 卵的孵化石斑鱼卵的孵化需要大约3天的时间。
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卵的发育情况。
一般来说,卵会从孵化器中孵化出来,然后漂浮在水面上。
这时候需要将卵捞出来,放入特制的育苗箱中。
5. 育苗箱的使用育苗箱是用于培育石斑鱼苗的设备。
在育苗箱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海藻粉、酵母、蛋黄粉等饲料,以满足石斑鱼苗的需求。
同时,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石斑鱼苗的健康情况,及时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
石斑鱼卵培育是石斑鱼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培育出健康的石斑鱼苗,为石斑鱼养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也为促进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2)轮虫、蒙古裸腹蚤的培养:培养池为常用水泥池,24小时连续充气,充气量以轮虫、蒙古裸腹蚤不因缺氧而浮于水面为宜。
每天投喂适量酵母和小球藻液,轮虫培养每天投喂酵母量为0.005克/万个,分4~6次投喂;蒙古裸腹蚤投喂酵母量为1~2毫克/升,分3次投喂;每天换水20%,换水后添加小球藻液至原水位。
同时适量投喂用EM菌、动物血粉、鱼精、花生粕混合发酵的浓液,以增加轮虫营养。
在培养池壁和池底保持一定量的丝状藻类,对轮虫和蒙古裸腹蚤的生长十分有益,丝状藻可以吸附池中氨氮和污物,减少培养环境的污染,延长轮虫、蒙古裸腹蚤的培养生长期。
2.育苗池及用具消毒将育苗池和育苗使用器具用50毫克/升漂白粉或100毫克/升高锰酸钾喷洒消毒,并用消毒海水或淡水冲洗2遍。
五、幼苗培育1.鱼卵孵化一是将受精卵置于FRP三脚桶孵化,放卵密度为30万~40万粒/桶,充气、微流水,仔鱼出膜后带水移入育苗池;二是直接将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孵化,放卵密度为1.5万~2万粒/平方米。
石斑鱼工厂化育苗生产中常用原培育池直接孵化,以减少仔鱼因搬动受伤造成损失。
2.仔、稚鱼的放养密度初孵仔鱼的放养密度以1.5万~2万尾/平方米为宜。
培育35天后,鱼苗全长可达到2.5~3.0厘米,鱼苗收棘后,此时个体大小差异增大,且牙齿已长成,开始出现互相残杀现象,应及时筛分疏养,密度调整为0.2万~0.3万尾/平方米。
3.日常管理(1)'绿水'营造:仔鱼入池前或出膜后,在育苗池中接入小球藻液,使池水呈微绿色,此后每天添加,浓度保持在50万细胞/毫升,直到稚鱼期投喂冰冻的枝角类、桡足类、卤虫成体等死饵料时停止注入小球藻液。
(2)换水与吸污:仔鱼入池后,前7天为静水充气培育,每天添加藻液和新水5~10厘米至池满为止,7天后开始定时定量以微细对流水方式换水,每天换水量为10%~30%,换水量随鱼苗的增长逐渐加大。
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介绍鱼苗、鱼种有不少习惯名称。
受精卵经过人工孵化卵出的仔鱼,称鱼花、水花,从仔鱼培育到全长3厘米左右的幼鱼,身体已经被鳞片覆盖,称鱼种。
人工育苗指的是以一定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将孵出的仔鱼培育成鱼种的过程。
目前石斑鱼苗孵化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室内水泥池育苗、室外高位池育苗、室外土池育苗。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室外高位池育苗,其效果也是最好的。
室内水泥池育苗能完全人工控制水质和水温,鱼苗生长需要什么,可以在水里添加什么,使鱼苗不受水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这是其最大的优势。
但问题在于,目前并未真正搞清楚石斑鱼苗生长到底需要什么,这使得这种投资较大的生产方式在现阶段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果。
而室外土池的水质又受底质的影响,人为控制困难,天气的影响又使水环境容易变化,这种方式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室外高位池育苗介于上两种方法之间,是目前石斑鱼种苗生产的主流,市场上卖的苗大多是这种方式做出来的,包括标粗;选塘的标准应以苗种生活环境的适宜,人工饲喂、管理及捕捞方便等几方面来考虑。
同时亦应根据培育不同种类加以选择。
池塘不宜过大,一般以面积1~5亩、平均水深1.5m 以上为宜。
要求进排水方便,堤岸完整坚固,堤壁光洁,无洞穴,不漏水,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处倾斜,近排水处设一集苗池,可配套提水设备。
池塘四周应无树荫遮蔽,使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有利于饵料生物及鱼苗的生长。
(一)石斑鱼的育苗环境1.水温: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4~31℃,水温22℃以下仔鱼不能开口摄食开口能力差,22~24℃仔鱼开口成活率极低,33℃以上仔鱼活动不正常。
稚鱼期的适温范围略宽。
防止日夜水温的剧变。
培育环境安静,水质清新,微流水,最好是持续供应经过滤的海水。
2.酸碱度:pH7.8~8.8。
3.溶解氧:要求育苗池保持溶氧量在5mg/L以上。
4.氨氮:育苗中,氨氮含量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水质指标,一般要求不超过0.7mg/L。
氨氮含量达到1.2mg/L以上时1~2cm的仔鱼出现活动不正常现象,这些鱼不能下沉,只在水表层活动。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石斑鱼是一种常见的珍贵海鲜,其肉质鲜美,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石斑鱼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人工繁殖成为了保护和发展石斑鱼资源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石斑鱼苗种扩繁的方法。
1. 选择优质的石斑鱼种苗在进行石斑鱼苗种扩繁前,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石斑鱼种苗。
优质的种苗应具有以下特点:鳞片完整、身体健康、游动自如、无明显的外伤或疾病症状。
此外,种苗的体型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般选择体长在8-10厘米之间的种苗为佳。
2.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石斑鱼苗种扩繁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首先是水质条件,石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水温一般保持在25-30摄氏度,pH值在7-8之间,溶氧量应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3. 提供适宜的饲料饲料是石斑鱼苗种扩繁中的重要因素。
石斑鱼苗主要以活体或冻鲜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小虾、小鱼、小贝类等。
在饲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新鲜、干净、营养丰富的饲料,且要根据石斑鱼苗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喂。
4. 控制养殖密度石斑鱼苗种扩繁中,合理的养殖密度对于保证石斑鱼苗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鱼类之间的竞争激烈,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影响石斑鱼苗的生长质量。
一般来说,根据石斑鱼苗的体型大小和养殖设施的大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在每平方米10-20尾之间。
5. 加强疾病防治石斑鱼苗种扩繁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石斑鱼苗疾病有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定期对石斑鱼苗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此外,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增强石斑鱼苗的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定期换水适时进行水体的换水对于石斑鱼苗种扩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换水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降低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般建议每周进行一次10-20%的水体更换。
7. 加强观察和管理在石斑鱼苗种扩繁的过程中,加强观察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外观特点
玛拉巴石斑鱼身体呈椭圆形,侧扁 ;体色通常为褐色或灰褐色,带有 深色斑点或条纹;头部相对大,口 大而斜。
体型
成鱼体长可达到数十厘米至一米以 上,体重可达数公斤。
生态习性
01
02
03
栖息环境
玛拉巴石斑鱼主要栖息于 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 岩礁及沙质底质的海域。
食性
它们是肉食性鱼类,以小 鱼、虾、蟹等为主要食物 。
提高育苗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方向
规模化生产
通过实现育苗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优化管理流程
改进育苗管理流程,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利用废弃物
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降低 环境处理成本,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产业升级
活动习性
玛拉巴石斑鱼通常独居或 成小群活动,白天常躲藏 于礁石缝隙或洞穴中,夜 间则出来觅食。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玛拉巴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 美、营养丰富,被视为高级海鲜
,广受消费者喜爱。
观赏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体型和鲜艳的体色 ,玛拉巴石斑鱼也被用于水族观
赏。
渔业价值
由于其在市场上的高价位,玛拉 巴石斑鱼捕捞和养殖业具有较高 的经济价值,成为许多沿海国家
玛拉巴石斑鱼工 厂化人工育苗技 术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玛拉巴石斑鱼简介 • 工厂化育苗技术概述 • 玛拉巴石斑鱼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 育苗技术实践与应用 • 技术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玛拉巴石斑鱼简介
种类与特点
种类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是石斑鱼科( Epinephelidae)的一种,属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上)玛拉巴石斑鱼(EpineDhelusmalabaricus)俗称青斑、黑点青斑、过鱼,隶属于鲈形目、石斑鱼属,是我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养殖最多的一种石斑鱼。
玛拉巴石斑鱼体型颜色与点带石斑鱼十分接近,两者最容易混淆。
与点带石斑鱼不同的是,玛拉巴石斑鱼前鳃盖的下角无膨大的棘齿,头及身体的斑点间还有散布的不规则白斑。
玛拉巴石斑鱼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暂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新品种。
目前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的石斑鱼苗种仅有玛拉巴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但实际上它们离能够较稳定地进行种苗批量生产的目标尚有相当的差距。
多年来,笔者分别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利用闲置的对虾育苗厂、鲍鱼苗种培育养殖厂等进行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苗种生产。
在育苗过程中成活率最高时每批次利用1千克受精卵,培育出规格为3厘米以上的苗种28.5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3.75%,正常情况下,一般为11.20%,育苗效果和经济效益较为理想,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培育与繁殖1.亲鱼培育玛拉巴石斑鱼亲鱼由海水网箱培育而成。
为获取优良品种,提高亲鱼质量,定期从天然苗种养成的商品负或捕自自然海区的商品鱼中选出体形、体色正常、体质健壮、个体大的3龄以上成鱼作为后备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补充优化产卵亲鱼群体是获取优质受精卵、培育健壮种苗的技术关键。
亲鱼培育过程,保持水温22~32℃,盐度28~33、pH值7.8~8.6。
海南三亚地区可终年在海水网箱中培育,广东、福建冬季要求移置到水泥池培育,采取保温、加温措施。
水泥池培育密度为1尾/平方米,水深2米,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换水100%~200%,换水时清洗池底和池壁。
每天投饵1~2次,饵料以海蛎、杂虾、小鱿鱼、蓝圆鳇为主,并在饵料中添加VE、Vc、鱼肝油及卵磷脂,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8%,以亲鱼不到水面抢食为度。
投完饵料后,及时将沉于池底的残饵捞出池外,防止污染水质。
石斑鱼人工催产与孵化要点
石斑鱼人工催产与孵化要点一、人工催产当雌鱼性腺发育至第Ⅳ期或卵径达500微米以上时,开始注射药物催产。
注射剂量:HCG为500国际单位/公斤—1500国际单位/公斤体重,或LPH—A1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注射。
在对雌鱼进行第一次注射的同时,亦对雄鱼注射一次HCG,以促进精子旺盛生成,之后掌握效应时间进行人工授精。
二、孵化石斑鱼的卵子为浮性卵,卵径为780微米左右。
在产卵的时候,亲鱼池内水的交换不从池底流出,而从池上部边上的溢水口流出。
溢水口处为集卵槽,槽内安置筛绢网收卵。
卵的收集时间一般在次日早上,但如果产卵量大,头天晚上便要收集一部分,以防鱼卵太多堵塞收卵网而溢出流失。
收集到的卵无需清洗即放入分离槽进行分离。
将卵放入分离槽充气后再沉淀,将下沉卵从槽的底部排出或是虹吸排出。
取上浮卵经消毒、计数后放入孵化池孵化。
1、孵化设备产卵池以圆形、八角形为好。
水深2米,体积60立方米以上,以便为石斑鱼产卵追尾提供足够的空间。
石斑鱼自然产卵水温范围为20·5~29·8℃,而24~27℃为产卵盛期。
南方一般从四月初开始产卵,至六月中旬结束,时间约八十天。
石斑鱼多在夜间产卵。
产卵数量因不同品种和个体大小而不异。
2、孵化密度孵化可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孵化桶、育苗水泥池、塑料袋、土池等多种方法,孵化密度见下表。
石斑鱼的孵化速度与温度有关。
斜带石斑鱼在水温28℃时,受精卵经过20分钟发育为二细胞期;40分钟为4细胞期;50分钟为8细胞期;2小时为64细胞期;2小时50分为桑椹期;3小时30分囊胚期;7小时20分为原肠期;20小时30分心脏跳动期;25小时45分全部卵子孵化。
亲鱼经过产卵、排精后,体力消耗很大,体质虚弱。
因此产后必须精心护理调养,除注意防病外,还必须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喂营养较好的饲料,使其恢复体质并及早积累营养物质,为下周期的生殖腺发育打下基础。
海水养殖石斑鱼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海水养殖石斑鱼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引言海水养殖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对于石斑鱼的养殖来说,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要实现高效的繁殖和养殖石斑鱼,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海水养殖石斑鱼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以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 人工受精技术的意义和原理人工受精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的方法,将精子和卵子结合以促进受精过程的发生。
在海水养殖石斑鱼中,采用人工受精技术能够解决天然受精比例低和容易出现遗传缺陷等问题,从而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
人工受精技术的原理是将石斑鱼的精子和卵子分别采集出来,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结合,并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至受精卵形成。
2. 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人工受精技术的成功率和效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进。
以下是其中一些改进措施的介绍。
2.1. 精子和卵子采集的优化精子和卵子的采集是人工受精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受精率和繁殖效果。
近年来,新的采集方法不断涌现,比如利用电刺激的方式提高精子采集量,使用激素控制卵子采集时间以增加卵子数量,这些方法大大改善了采集效果。
2.2. 受精环境的优化受精环境的优化对于受精的成功与否也起到关键作用。
科研人员通过控制水质参数、维持恰当的温度和pH值等手段,创造出最适宜的受精环境。
同时,引入先进的过滤和净化技术,降低水质中的致命物质和细菌,保护精子和卵子的健康。
2.3. 受精培养的改进受精后的培养条件也是影响受精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工受精后,科研人员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以促进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和孵化。
同时,相关的研究也探索了新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如使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和引入生物酶等,以增加受精卵的存活率和发育速度。
3. 人工受精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受精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方向。
3.1. 繁殖种质资源保护与优选人工受精技术可用于保护和优化石斑鱼的种质资源。
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3 人 工授 精
重3 0 k g ) , 饲 养 在 陆 上 水 族馆 的水 槽 中 , 在繁殖季节观察其 自
然产卵受精 , 其 产 卵行 为 与 赤 点 石 斑 鱼 大 抵 相 同 , 但 由 于 鱼
体较大 , 行 动 较 为 缓 慢 。卵 的 收 集 , 是 在 翌 日的 清 晨 进 行 。 收集卵的方法有两种 : 一是 每天傍 晚在 亲鱼池 进行 流水 , 鱼
于 室 内水 池 中 , 人 工 投 喂 充 足 的新 鲜 优 质 饵 料 , 进 行 营 养 强 化培育 , 促 使 其性 腺 正 常 发 育 。 当 培 育 水 温 达 2 O ℃ 以上 时 , 开 始 产 卵 。在 产 卵 之 前 , 雄 鱼 体 表 尤 其 头 部 出 现 明 显 婚 姻 色, 雄鱼追逐 前面 的雌鱼 , 相靠后 以鳃盖推挤 雌鱼 , 尔后 雌 、 雄鱼鳃盖紧贴并列环游 , 接 着在水 面呈 直线 速游并 产卵 、 排 精 。笔 者 在 多 年 的 石 斑 鱼 人 工 育 苗 中 , 用 此 方 法 均 获 得 赤 点
冯乾 生, 杨 亚 惟
( 陕 西 省 宝 鸡 市 陈 仓 区水 产 工 作 站 , 陕西 宝鸡 7 2 1 3 0 0 )
摘要 : 石斑鱼人工繁殖有三项技术手段 : 自然 产 卵 、 人 工 催 产 和 人 工授 精 。 自然 产 卵 , 即采用周年人 工培 育和短期 室 内强 化 培 育 的 雌 、 雄鱼 , 都 能 达 到在 人 为 环境 条 件 下 亲 鱼 自然 产 卵 受 精 ; 人 工催 产 , 即将 性激素 注射到 亲鱼体 内, 促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商业鱼类,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以下是石斑鱼的一种常见的繁殖方法:
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石斑鱼繁殖的常见方法。
首先,从雌鱼和雄鱼中分别收集卵子和精子。
然后,通过加入适当的鱼类激素或人工激素来促进产卵和排精。
接下来,将收集到的精子注入到卵子中,使其受精。
最后,将受精的卵子放入合适的孵化箱或孵化池中,等待它们孵化成幼鱼。
2. 增殖箱孵化:这种繁殖方法是将石斑鱼的受精卵放入专门设计的增殖箱中进行孵化。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大规模的繁殖项目中。
增殖箱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如水温、水质和光照等,以促进卵的孵化和幼鱼的成长。
3. 集约养殖:在集约养殖中,一些商业化的实验室或养殖场会利用控制水温、光照和饲料等条件来刺激石斑鱼的繁殖。
养殖场通常会模拟石斑鱼的自然环境,给予鱼类适当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会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人工授精并收集,然后将受精的卵子放入孵化箱中等待孵化。
这些繁殖方法可以帮助保护石斑鱼种群并推动其商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苗种的种扩繁方法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石斑鱼苗种扩繁的常用方法,包括自然繁殖、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等。
一、自然繁殖石斑鱼的自然繁殖主要依赖于其生殖行为和环境条件。
一般情况下,石斑鱼在特定的季节会进行群体产卵。
雄性石斑鱼会在产卵地点聚集,发出求偶声音来吸引雌性石斑鱼。
雌性石斑鱼会选择合适的雄性进行交配,并在海底的洞穴中产卵。
在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下,石斑鱼卵会孵化成苗种。
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常用的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雄性和雌性石斑鱼。
然后,将雌性石斑鱼取出并注射促性腺激素,以促使其产卵。
待雌性石斑鱼产卵后,将其与雄性石斑鱼放入配种箱中。
在配种箱中,雄性石斑鱼会释放精液,而雌性石斑鱼会将其吸入体内,完成人工授精的过程。
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有效地控制石斑鱼苗种的数量和质量。
三、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石斑鱼苗种扩繁的关键环节。
在人工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合孵化的水槽,槽内应填充适宜温度和盐度的海水。
其次,将受精的石斑鱼卵放入孵化箱中,并定期观察和调控水质。
在孵化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为26-28摄氏度。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孵化箱,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石斑鱼卵会逐渐孵化成为苗种。
四、苗种管理石斑鱼苗种管理是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苗种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定期检查苗种的生长情况,包括体长、体重等指标。
其次,要合理调控苗种的饲料和水质,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此外,还需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来提高苗种的抗病能力。
苗种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养殖效果,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石斑鱼苗种的种扩繁方法包括自然繁殖、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石斑鱼苗种繁殖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种扩繁方法的选择与操作,也与环境条件的适宜性和养殖管理的科学性有关。
石斑鱼人工育种技术清单
斑鱼人工育种技术清单一、生态习性石斑鱼是暖水性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空隙、珊瑚礁是肉食性鱼,,性凶猛、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掉。
通常是以鱼、虾为饵,吃饱后,就回到洞穴或岩礁缝休息。
二、繁殖习性一般地说,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随着个休的成长,发生性转化。
首先是成为雌体,继续生长后转化为雄体。
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区别出雌雄。
性转化的个体随种类、年龄及体型而异。
石斑鱼每年从3月份起开始产卵,雌鱼有多次产卵的特性。
卵呈球形,无色透明,卵内有一个油球,属浮性卵,水温在25—27℃时约经23—25小时即孵化出来,未受精卵则沉入海底。
为了解决石斑鱼的种苗,国内外许多海洋生物学者傲了不少人工繁殖技术的试验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主要在于利甩口服甲基睾丸固醇加速成熟雌鱼的性转化,大大绾短了自然性转化所需要的时闷。
我国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80)和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1981)对青石斑鱼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取得成功}南海水产研究所对鲑点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也取得突破。
其他许多研究单位也把它列入重点攻关课题。
可以预言,为发展生产提供大量人工繁殖石斑鱼苗种已为时不远了。
三、石斑鱼的人工育种在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技术尚未能解决生产需要之前,养殖的苗种要依靠天然采捕,即捕大留小(捕到大的当商品鱼出售,小的蓄养起来,或当苗种出售),因此,尚必须了解希:掌握石斑鱼的钓捕技术。
在福建,每年从“清明”开捕,“白露后结束。
旺汛期在立夏至小暑,故渔民有“立夏鲢鱼满岩下”之说。
而现在,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苗种已供不应求。
所以,近些年石斑鱼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
现以赤点石斑鱼为例介绍一下人工育苗技术1、亲鱼选择与培育亲鱼可人工繁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区。
雌鱼选择体重0.5kg~1kg、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1.5kg以上、清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雌雄亲鱼按1∶1~1∶3的比例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点带石斑鱼属鲈形目、鲳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礁穴栖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
至今为止,在我国已记录近50种的石斑鱼属种类中,点带石斑鱼是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北起浙江南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均有其踪迹。
一、苗种繁殖场场址的选择苗种繁殖场应选择在避风防潮条件好、水流畅通、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提水方便、有电网电力供应、交通便捷、并有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无污染沿海地区建造。
二、亲鱼来源、筛选与运输及强化培育1.亲鱼来源与筛选我省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生产所需亲鱼通常都是由天然海区捕获的各种规格的石斑鱼经海水网箱或池塘精养而成。
于当年的9月至11月在本省陵水、三亚等地的重点渔港或内湾的鱼排(网箱)进行筛选亲鱼,作为第二年生产的备用亲鱼。
亲鱼的筛选标准:亲鱼体重:雌鱼8~10千克/尾、雄鱼10~12千克/尾,亲鱼全长65~85厘米,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反应敏捷、无畸形、体表完整无损伤,雌鱼为4~5龄(腹部有三个孔,从前至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为5~6龄(腹部只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孔),雌雄鱼比例为3∶2。
2.亲鱼运输筛选好的亲鱼,在鱼排网箱中静养1~2天后就可起水运输。
亲鱼可用活水车(循环水)进行运输,通常一辆载重3吨的活水车,可运送2300~2400千克亲鱼(约210~220尾)。
3.亲鱼强化培育(1)亲鱼培育池条件:培育池两口,其中一口为备用池(通常不盖顶遮阳),主要用于亲鱼定期过池暂养。
设计面积均为1.8亩/口,实用面积1.5亩/口,坡度为1∶1.5,池塘深度3.8~4.0米,池塘内壁铺垫水泥预制板、池底铺黑色地膜或全铺黑色地膜,池底铺砂0.3米,最大蓄水深度3.0~3.2米。
池塘中央设置排污口。
培育池上方设置棚架,其上加盖遮阳网,棚架高度可因地制宜,但要求池塘通风条件好。
每口池塘安装两台水车式(两轮)增氧机。
(2)水源与水质:水源来自无污染的自然海区提抽,经沉淀24小时后,供亲鱼培育池用水。
海水的理化因子含量指标为: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pH值7.8~8.7、盐度30~34。
(3)亲鱼放养:在亲鱼放养的前3天,洗刷、消毒培育池和所需使用的工具,并纳水入池至最高水位。
亲鱼运回来后,用亲鱼袋(箩)将亲鱼捞起(限一袋装一尾),经鱼体消毒后投放池塘。
亲鱼放养密度为210尾/口,其中雌鱼126尾、雄鱼84尾。
4.饵料投喂亲鱼投入池塘后次日可开始投喂。
投喂的饵料种类有杂鱼、杂虾和鳗鱼饲料等。
饵料日投量根据池水水质、亲鱼摄食及当日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增减。
通常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5%,杂鱼、杂虾和鳗料的搭配比例分别占日投喂量的72%、22%和6%,每天投喂一次。
具体操作方法:鲜(冻)杂虾→淡水冲洗→消毒→淡水冲洗→绞烂→杂虾肉+鳗鱼饲料搅拌并用单手掌将其捏成小块→投喂;鲜(冻)杂鱼→淡水冲洗→消毒→淡水冲洗→剁块(50~100克/块)→投喂。
投喂时间通常在排换水完毕后进行,投饵顺序为先投喂虾鳗料后投喂杂鱼料。
在临近亲鱼产卵的前1~2个月,增喂鱿鱼和维生素E,日投喂量分别为:前者占杂鱼量的50%~70%、后者0.3~0.5克/千克亲鱼体重。
5.水质调控亲鱼强化培育期间应坚持每天排换水,通常排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30%。
但在亲鱼产卵期间应加大排换水量,先排出池水总量的40%~45%,接着采用边排边注的方法进行排换水,力求尽量将底层水排出。
约1小时后关闭排污口,将水注至原水位,为亲鱼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另外,为彻底清除亲鱼池底层(砂层表面)的淤泥以及方便对亲鱼进行定期鱼体消毒的操作,通常每隔30~40天亲鱼换池一次。
具体操作方法:提前3天做好亲鱼备用池的洗刷消毒与纳水(至最高水位)等准备工作。
在亲鱼换池的当天上午8时先将原亲鱼池水位降至1.0~1.2米,接着用围网慢慢地将亲鱼拢集到池塘的一边角处,然后用亲鱼袋将亲鱼轻轻地捞起并经鱼体消毒后移至亲鱼备用池。
约7~10天后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将亲鱼移回原亲鱼池。
6.日常管理由于亲鱼培育池水位深,日排换水量大,定期进行水体消毒,饵料投喂科学合理,增氧机24小时增氧,水质稳定,加上亲鱼投放密度小,亲鱼个体大,体质健壮,适应环境能力强,所以未出现明显的病害。
除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测记有关数据,观察水色、水位、亲鱼摄食和游动等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认真观察亲鱼临产前的体表颜色变化和雌雄鱼互相追逐等情况,以便推测当天亲鱼产卵数量。
三、自然产卵与集卵及洗卵1.准备工作水泥池,供蓄水容置吊卵箱之用,池规格为6米×2.8米×1.3米,池上方盖顶遮阳,池四周通风透气,池的数量多少视亲鱼产卵情况而定。
在亲鱼产卵的当天下午先冲洗干净水泥池、集卵箱与吊卵箱以及所需使用工具,接着注水入池至1.2米深,然后将吊卵箱放入该池中。
吊卵箱用80目尼龙筛绢网缝合而成,箱呈倒圆台形,上口宽1.0米、下底宽0.6米、高1.10米,箱上口系结在带有浮子的塑料圈上(用塑料胶管焊制而成),箱内的底部放进一个由6毫米不锈钢钢筋焊制而成的呈倒圆台形、上宽为0.6米、下宽0.57米、高0.08米的钢圈,其作用是使吊卵箱能够垂直下沉且箱底张开,防止因池水流动而致吊卵箱变形,以免影响受精卵的吊水。
每口水泥池可对排容置同一规格的吊卵箱10个,每个吊卵箱内放进一枚散气石充气增氧。
2.自然产卵根据我省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生产的实践经验,通常亲鱼产卵季节为每年的3月底至11月。
期间则以5~9月为产卵高峰(农历每月廿一-廿九日为产卵时段,尤以廿三至廿七为旺)。
当池水温度为24~30℃(以26~28℃为佳)时,雌雄亲鱼互相追逐嬉玩发情,随后产卵受精,卵子和精子在池水中自行受精。
受精卵为上浮性卵。
约两小时后,在培育池其中的一台增氧机的前下方约5~6米处设置集卵网,利用池水的环流将上浮受精卵汇集到集卵网里。
集卵网用80目尼龙筛绢网缝合而成,网长15米,网两端高0.9米,网中间高1.2米。
另外在集卵网中央处开设一直径为0.9米的圆形缺口,该口的前后面分别缝合上拦网(用力士胶丝编织而成,网日宽1.5~2.0厘米,为拦集杂物之用)和收卵袋(80日尼龙筛绢网缝成,袋长6米,袋末端口径为0.4米,并用绳子系紧)。
集卵网的上下纲分别系结浮沉子。
3.集卵与洗卵设置集卵网约1.5小时后就可收取受精卵(如受精卵数量多可稍提前收取)。
收卵前应准备好洗卵盆(大号塑料盆,盆的数量多少视受精卵多少而定),并注入约占其容量2/3的海水、20与40目手抄网、吸污管和葫芦瓢以及台式天平秤等。
收卯时先将系在收卵袋末端的绳子解开,接着让受精卵由袋内流入收卵桶里,然后再将受精卵倒入置于洗卵盆内的20目手抄网里。
稍后,先提起手抄网去掉杂物,接着用葫芦瓢在盆中顺时针轻轻地拨动,使盆水形成环流,将废(死)受精卵等杂物聚集盆中央,然后用虹吸法将其吸出盆外。
重复此法1~2次至盆底没杂物后,先用40目手抄网将受精卵捞起,再用白色小碟盛出受精卵经过秤放进吊卵箱。
通常每个吊卵箱受精卵投放密度为500~600克,最大700~800克。
受精卵放进吊卵箱后应及时打开供气阀门微量增氧,同时还要打开进排水阀门(进水口用过滤袋套住),维持池水水深1.2米,保证受精卵在微速的水流环境中进行吊水。
次日上午7~8时,先将吊卵箱里的受精卵全部捞起,接着按上述的洗卵方法操作一次,然后根据受精卵投放密度(通常放卵量为25~30克/立方米)将其称出移至鱼苗培育池(或对外销售)进行孵化。
四、鱼苗培育1.培育池通常以面积10~2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为宜,池深1.0~1.2米,排换水方便,池顶铺设遮阳网可调控光照。
2.育苗水质环境条件育苗用水须经沉淀、砂滤和消毒等三级处理。
育苗水质理化因子含量指标宜控制在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pH值7.8~8.5、氨氮0.8毫克/升以下、盐度30~33、水温24~29℃之间。
另外,避免阳光直射池水表面,光照过弱初孵仔鱼开口摄食困难,光照过强则有利藻类繁殖,影响仔鱼生长。
所以光照强度应控制在5000~15000勒克斯之间,尤以6000~8000勒克斯为佳,每池设10~20枚散气石充气增氧。
3.放苗前的准备先将育苗池的池底和池壁冲刷干净,接着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消毒,然后再冲洗数遍至余氯完全消失。
纳水入池至0.4~0.5米,并按每立方水体加入浓的小球藻液50升和4升的金藻液,以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育苗池水生态系统。
当育苗池水温度为28~29℃时,受精卵约经20小时的孵化就破膜出初孵仔鱼,孵化率为80%~90%。
4.饵料投喂投喂的饵料种类有:牡蛎、海胆和江珧等动物受精卵及其贝类幼体、小轮虫、桡足类和卤虫无节幼体以及鱼、虾、贝肉糜等。
根据点带石斑鱼苗不同的发育阶段应及时更换不同种类的饵料和调整投饵量以及投喂次数,保证饵料质优量足。
点带石斑鱼仔鱼一般在破膜的第3~4天开口摄食。
前3天投喂的开口饵料以牡蛎、海胆和江珧等动物受精卵及其贝类幼体为主,每天投喂4次,每次投喂量为10克/立方米,均匀泼洒,另在仔鱼开口摄食的第2天起投入少许轮虫。
第4天起停喂牡蛎、海胆和江珧等动物受精卵及其贝类幼体,改喂以轮虫为主、桡足类无节幼体为辅。
投喂量以维持水体中轮虫的密度为10000~20000个/升为宜。
投喂轮虫的时间约为12天左右。
当鱼苗开始长出背棘和腹棘后,其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应改喂以桡足类为主、卤虫及虾类无节幼体为辅(整个稚鱼阶段)。
投喂量以维持水体中桡足类的密度为1000~2000个/升为佳,投喂桡足类的时间约为20天左右。
当鱼苗长至全长2.5厘米(幼鱼阶段),以投喂冰冻卤虫为主,直至鱼苗体长4~5厘米。
投喂原则少量多次,通常每天投喂3~4次。
头几天,应在冰冻卤虫中掺入少许的活桡足类,经适应过渡使鱼苗逐渐结群抢食。
鱼苗长至4~5厘米后,可投喂小虾或碎杂鱼肉,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一次。
5.日常管理(1)注水:在投喂贝类幼体期间,每天加水2~3厘米,应用过滤袋接在进水口并使袋的底部浸入育苗池水面之下,缓缓加水。
当鱼苗出现背棘和腹棘后,通常每次换水量25~30厘米,加水时要用一层120目的尼龙筛绢网套在过滤袋的外面,以防鱼苗斗水时长棘刺在袋上无法脱落而死亡。
进入幼鱼期后,育苗池水质变化幅度大,每次换水量40~50厘米。
(2)排水:龟苗全长不足3厘米时,应根据其规格大小不同,用相应网目规格的尼龙筛绢网做成排水套,虹吸排水。
当鱼苗长至4~5厘米时,可以将塑料筐直接套在池底的排水孔上排水。
(3)吸污:育苗期间为保持育苗池池底清洁和池水水质稳定,应经常吸污。
鱼苗全长未达4厘米之前可用虹吸法除去底部的污物杂质,当鱼苗全长超出4厘米则可直接将过滤筐套在排水口上,边排水边用软扫把将污物杂质扫向排水口,让其随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