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答:一、聚焦时空观念,设计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学开展的核心。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时候,教师首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对时空观念进行深入地解读和研究,并对时空观念的具体要求进行精准地把握,进而将其设计为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

例如,在进行“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为了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教师在对本节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就将“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1840年到1900年期间的西方列强侵华战争,以及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等。

并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定为:绘制时间轴,对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描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空间内,探究列强侵华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性。

从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中不难发现,其中明确了时空观念,将时间定于1840~1900年间,并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环境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也促使学生逐渐学会了用宏观的视野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二、优化教学手段,落实时空观念1. 创设情境,凸显历史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尤为常见。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创设一些可以凸显时空观念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并实现时空观念的培养。

例如,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一张粮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对计划经济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并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下进行分析和认识。

2. 结合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现行的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地图种类比较多,主要有政治地图、经济地图、军事地图和文化地图等,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也是引导学生对历史活动空间、地域差异进行了解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材料。

浅谈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时空是历史学习的关键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间的关系。

历史核心素养的其中之一就是时空观念,它包括历史意义、历史关系和历史连续性等概念。

历史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更深刻和系统的历史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全面了解历史发展,形成完善的历史观念。

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运用时空观念。

首先,教师可以以时空为发散思维的线索,展开宏观上的历史概念讲解:政治体制的变迁、历史的转折点、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等。

其次,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调查研究中,采集历史数据,比如国家各时期的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文化风貌等,重点对比历史演变趋势,并加以分析。

此外,也可以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运用时空观念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如教师可以介绍贵州古青绿色植物园的发展历程,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一浓郁历史气息的景区,让学生在考虑时空的视角,深入认识历史文化背景。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作业也可以涉及到时空观念,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让学生以地理视角出发,分析当时的自然、社会等各方面,从而深刻了解时空观念。

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一些历史地名并分析,从而探讨古代地理分布的时空关系以及其历史演变。

在时空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参与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历史调查和实践中来,吸引学生参与。

同时,教师也应该运用电脑、互联网等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能够看到时空变化的变化,更加直观地理解时空概念,从而强化学生对时空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总之,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时空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形成完整的时空观念。

只有培养学生深刻的时空观念,才能提高学生对事物形成客观评价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目标和挑战。

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空观念为例进行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空观念为例进行分析

2019第4期下(总第298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术的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关注。

历史是一门以时间为线索的学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点脉络,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历史学习有机结合。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一)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文化、经济、政治等开展专题论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历史记忆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历史时间的界限较为模糊,从而学生无法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迁移。

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学习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历史知识构架和时间脉络,从而全面性的系统性的了解历史,有效的弥补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足。

对于学生而言,空间理念的养成能够帮助他们横向把握历史,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二)引导学生多学科交叉性学习因为时间观念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学生在以时间为线索学习历史知识时要兼顾空间演变。

历史发展过程牵涉到文化、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帮助他们贯穿性的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实现多学科交叉学习。

高中历史学科具有多领域性、系统性,历史发展的具体空间、特征、规律,历史的时空经纬网,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都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历史学科涉及到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人口、气候等,也涉及到政治学科的辩证主义、唯物主义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层面。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措施(一)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较多的历史相关图片、地图以及地点等。

教师可以梳理教材中历史地名的演变过程,联系当今地名和历史地名,在专题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分类教材文本中的疆域图和战争图,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构架。

因为教材中涉及的中西方历史事件往往在时空上具有联系性,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中外历史关联进行整理归类,如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美国南北战争等,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课堂中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以《抗日战争》为例

高中历史课堂中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以《抗日战争》为例

高中历史课堂中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以《抗日战争》为例摘要: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它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高中历史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为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控抗日战争时期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由此总结得出,高中历史教学培育时空观念的方法,即创设情境、历史地图、时间轴、历史图表、构建思维导等。

但教师在进行时空观念教学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一、引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挑战,教育任务越来越重要,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十八大中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提出了核心素养。

高中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高中历史学科也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奠基石,当下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专题体例,教材跨度大,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构建时序框架,在理清时序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历史学习。

因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时空观念的界定对于时空观念的内涵,笔者想着重点明两种时空观念的界定,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时空观,一种是2022年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时空观念。

因为教师的历史课程教学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来进行的,它们是教师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引,教师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尤其是新课改中的“时空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时空观当教师提到时空观念,“时空”这个词便跃入脑海。

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与人的社会活动……[1]。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道路探索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道路探索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道路探索发布时间:2021-04-30T14:17:02.59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3期作者:柯尊加[导读] 在当今社会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学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增长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

柯尊加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阳新一中摘要:在当今社会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学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增长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

其中,历史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核心素养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也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关注。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转型策略,以期为教师学习和借鉴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高中生的历史教育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历史教育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缺乏与生活的融合和缺乏时代感,单一的教育方式和无聊的教学方式影响着高中历史教育的有效性。

本文在对高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指导,希望能与一线历史教师学习。

一、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的观念在教师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阐明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以便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历史素养。

比如,在教学“古希腊政治制度”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地图集,让学生在观看地图集的同时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并学习使用这一概念来分析历史事件。

在讲授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同一时期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发展自己的时空观念。

再比如,教学“专制集权不断加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资料,并要求他们仔细研究这些历史资料。

在学习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阐明历史历史资料在支持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

从长远来看,学生将在历史资料方面具有更好的经验能力,很大的进步。

此外,还有诸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价值”之类的核心素养知识。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标签: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人们都在思考并关注着这样一个问题:人的发展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倡议,并确立了核心素养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这“四个学会”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

综合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要发展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需要指向全面发展的人。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那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结构必然包含着主体性、社会性、文化性这三个方面。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推行核心素养发展。

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素。

比如,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赵才欣在研究中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要素:寻史求真、鉴史立德、释史求通。

而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认为历史学科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西工大附中刘建荣老师认为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特征是:求真、求证、求智。

综合来看,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都围绕着四个“学会”,关注的是真、德、能的养成和提升。

下面,笔者以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导入中,笔者首先播放了电视剧《别动我的抽屉》的片段:贝蕾收到了同班男生米乐的情书,她把情书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匆忙中,抽屉却锁歪了。

母亲田枫打扫房间时看见锁歪的抽屉,终于忍不住打开它,发现了女儿的秘密。

田枫不敢直接去问女儿实情,只好冲她发些无名火,贝蕾很快就发现了妈妈偷看过自己的“情书”。

母女俩生平第一次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然后,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贝蕾这种情况呢?通过这一问题,笔者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启发学生关注本课学习内容和课程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教育新探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章欢摘要:掌握历史知识已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终极目标,高中历史教学也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

笔者在本文中将着眼于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对策“历史时间”范畴建构了与之相配称的“历史空间”理论,解读历史时,“空间”是与“时间”不可分割的研究领域,空间要素是历史研究的合理组成部分。

所以,历史时间常常是与历史空间交织在一起,形成时空因素。

一、地位与现状康德认为:“时间、空间和因果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先天形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下发生的。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首,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性组成。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就是让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的变迁、延续、发展,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不再是停留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中,现在越来越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考试命题中。

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课程核心素养渗透为指向已成为新课改新高考命题素养的立意。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历史时空观念的落实并不尽如人意。

一个小小的地名、一个简单的时间经常成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难题。

从笔者的一线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经常出现“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在山西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邓世昌在黄河大战中壮烈殉国”的错误。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时空错位,究其原因,客观上和新教材打乱通史体实行专题史教学有一定关联,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因素的影响,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很难完整地在时空框架中精准把握每一个历史事件,这无疑成了学生学历史的一大硬伤。

历史课堂“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为例

历史课堂“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为例

视野名师工作室新教育 综合18新教育•综合 2021•03 总第488期历史课堂“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为例◎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邱桂兰一、“史料实证”培养正当时2017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其中“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去伪存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与归纳,从而提出历史认识和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方法与能力。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基础和桥梁,史料实证是探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真实的基本方法。

胡适先生提倡研究历史要做到“勤劳收集材料、精细研究材料、严谨审核材料”,这就是历史研究的实证主义。

叶小兵教授也说:“依据可靠的史料为证据,通过严格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对史实进行推理和论证,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学科考试注重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考查学生具有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有机结合。

经过初中三年的积淀,高中生对历史知识及历史问题的认知理解能力大幅提升,喜欢刨根问底,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成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显著心理特征,而这正是培养他们“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契机。

二、“史料实证”素养应坚持的原则1.“尊重史实”。

与自然科学的“客观一致”不同,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分析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历史,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或结论。

所以,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必须尊重“真实、客观”,对无法直接得出历史结论而需要逻辑推理的史料,应当秉持“科学推理”的原则。

做到科学推理,首先需要树立“尊重史实”的态度;其次是掌握科学推理的方法,如“比较验证、推敲逻辑、大胆假设、善用反证、谨慎求证”等,要让推理过程严密可靠、令人信服。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以《工业革命》为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各门课程对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认知度,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以《工业革命》为例,以时间为依据、以空间为基础,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进行总结和阐述,从而对确立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希望可以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而时空观念又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由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已经是历史教学的热点,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又是很抽象的内容,教师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成为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实践面临的一种挑战。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课“工业革命”教学为例,阐述“时空观念”素养目标在该课中的落实。

一以时间拓展空间的培养路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对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地图,精确指出那些开展工业革命国家地理位置。

首先让学生知道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英国始于18世纪中叶,截至19世纪上半叶;法国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展蓬勃期是19世纪20年代,完成时间是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德国在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日本和俄国差不多,都是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展开工业革命的。

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示意图,让学生准确指出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

二以时间为依据以空间为基础的培养路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内容是:根据发生的时间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里程;以空间为论点,阐述为什么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

第一点,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尼纺纱机,掀起了棉纺织技术革命,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发明了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大推动了动力革新,开启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进入崭新阶段;1870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开启了交通运输革命的序幕;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和认识。

在高中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是一个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学科,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一、时空观念的培养意义1. 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

通过将历史事件放置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2. 增强思辨能力:时空观念培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联系和规律。

3. 培养历史情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研究,学生可以培养对历史的情感和认同,增强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1. 时间线图:可以通过时间线图的绘制,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学生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2. 地图分析:通过地图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可以通过绘制地图、标示重要地点和路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

3.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4. 历史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可以通过讨论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辨和分析。

5. 参观考察: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地方,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真实性和实际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策略1. 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可以将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培养时空观念。

可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让他们回答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以及对历史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2. 多媒体辅助: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事件和环境。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一、时空观念的概念及重要性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的抽象概念,是人们对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的理解和把握。

在历史学科中,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良好的时空观念,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地理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批判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具备历史思维和历史批判能力的高素质历史人才。

二、时空观念培养的路径及策略1. 以“时间”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时空观念的培养,首先要以“时间”为线索,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顺序的感知和认知。

可以通过编排历史事件时间轴、时间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发生轨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

3. 以比较研究为手段,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比较研究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手段。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地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时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对比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和历史变迁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

三、时空观念培养的案例分析以“丝绸之路”为例,探究时空观念培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丝绸之路”是古代联通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中国、中亚、南亚、西亚、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

在历史学科中,教学“丝绸之路”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重点放在历史地理和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1.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

例讲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例讲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探索篇•课题荟萃近年来,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已经体现在全国试卷中。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应对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

时空观念列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由历史学科特质决定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

如果错误的时空定位,那么历史事实就发生错位,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就漏洞百出。

因此时空观的培养应该摆在首位。

中学历史教学面对的实际状况是很多同学掉进历史时间的黑洞以及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域视而不见。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由于缺乏时空定位,对历史事实无法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也就无法对历史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

这就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故意掉进时空黑洞,撞得“头破血流”,方才意识时空定位的重要性,消除他们对时空观学习的抵制,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加强。

以“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之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学设计如下:第一环节,上课展示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却是很典型能辅助教学的两则材料材料一: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西方文化渗透较早的城市之一材料二: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陈丽霞(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甘肃白银)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时空观念上的认识与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基本素养以及人文内涵等方面的教育、培养。

本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时空观的概念在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前,首先教师应对历史时空观有准确的定位。

历史时空观属于一种重要的时空观念,主要涉及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

结合高中历史来看,在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以此为根据,并且结合历史课所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在讲解中鼓励和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另外,培养历史空间观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突破难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分析的魅力所在,为学生指明自主学习的方向。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时空观的重要性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时空观的培养,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步。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动去分析历史事件,获得学习体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历史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成绩,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深刻的道理。

历史时空观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脚步,从而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够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为国家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一)构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进度、掌握学习范围的一种有效方法。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一、背景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它涉及到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与把握,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深刻理解历史的内在规律。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成为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时空观念的内涵时空观念,即历史意识的时空维度。

它包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地域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影响的把握。

时空观念注重学生全面、立体的历史意识,使他们具备对历史现象进行多维因果分析的能力,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演变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和世界的发展。

具体来说,时空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时间的认知: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持续时间,认识到历史时间分段的重要性,了解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3.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

4. 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价值: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影响,认识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价值,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时空观念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仅能够记住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的名字,更要求他们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历史时空的画面,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演变规律,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们需要设计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下面将从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目标:历史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他们的时空观念。

2. 内容: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该贯穿着时空观念的培养,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域背景,强调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影响。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为列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为列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为列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不在是单一地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而是多元思维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学生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018年教育部在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注重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并明确提出历史学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以下我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为例,探讨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一、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时空观念强调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是历史学习和考查的最基本的素养。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时空观念?如典例1: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巢丝、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

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本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因素,在做题中应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时间:十九世纪40~60年代。

A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B 项洋务运动兴起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C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发生在甲午战争后,所以前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本题应选D。

典例2:(2014年浙江文综,18题)《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记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改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

课堂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认识

课堂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认识

素养杂谈课堂教学落实历史学科祕素_实践性认识〇龚方华核心素养时代已悄然而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其培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笔者以人民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 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它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 教学内容,是日常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关于“中 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本节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作为教师,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 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史实,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

二、 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主题每一节历史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立意。

中 国近代史有三条主线,即西方列强侵华史、中华民 族抗争史和探索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作为第二单元第二课,前一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节内容的主题为中华民族抗争史,根据这条主线,教师指导学生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史实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两大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学情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经验(即学习起点)、学习风格、态度和认知特点,并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情境和支架。

教学设计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以此作为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笔者在上这节课前,先了解到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基本熟悉“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史实,所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 生分成六个小组,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探究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32期(总第544期)中学教学▲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 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探究张莉莉【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文章探讨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时空观念;中学历史学科;培养策略作者简介:张莉莉(1977…—),女,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中学历史学科中存在学生时空观念薄弱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

本文探究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性首先,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追溯历史,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政治体制的运行方式,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逐步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

这种深度的历史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评估历史决策和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其次,时空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

学生可以探究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事件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起因和发展。

时空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条件的敏感性,让他们认识到不同地理条件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如一场战争在山区和平原展开可能有不同的战术和战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原金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原金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原金池发布时间:2023-05-13T00:37:51.799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原金池[导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的时机较少,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中学广西贵港 537300摘要: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的时机较少,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基于历史课程主题与基本学情,通过创设生动历史情景,培养历史学习兴趣;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教授历史学习方法;引入合作探究任务,经历历史建构过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落实多元评价方式,从而引领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历史课堂中,在探究各类知识与形成能力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提供有利参考,促进历史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情景;学习方法;历史建构引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部分,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在循序渐进中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根据过去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当创新历史课程教学的方式,明确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要发挥主动作用,注重从主导者到组织者、启发者的角色转变,要让学生参与历史课程的探究中。

学生通过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究,可以清晰地认识历史事件的由来与发展,从而掌握历史资源的价值,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动历史情景,培养历史学习兴趣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透过历史可以更好指导当下与预测未来。

一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佳,大都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根据历史课程的主题内容,挖掘相关的史料,包括史书、出土实物、遗迹遗址等,通过实物以及数字资源的方式展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19-02-28T14:18:36.6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作者:范胜明
[导读]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的效果。

因此,面对这一教育需求,教师应从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以及整体的时空概念,对高中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历史事件的信息,转变为直接的历史信息,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事件的梳理,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历史高中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

因此,教师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历史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从而形成自身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达到高质量的历史课程的开展。

一、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行培养
1.充分利用时间的图表。

教师要想建立学生的时序意识,必须建立学生的时间意识。

学生只有具备了清晰的时间意识,才能够准确的思考实际的历史问题、了解时间概念,对一系列的事件进行时序的判断,使事件充分地放置到历史时空中。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和时间知识,应该充分利用时间的图表、灵活运用历史年表和时间轴,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面对一些学生难以梳理清楚的历史事件时,应该充分利用时间的图标,进行时间的图表或者是事件的梳理,使学生能够去直接观察到历史事件时间的顺序以及因果关系,从而形成自己的时序意识。

2.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在开展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应充分的利用时间轴以及时间的图表这一学习的工具。

因此,教师应提升学生自身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事件时间的梳理的学习中,教师应进行自身的示范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识,培养自身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二、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培养
1.选取合适的历史的地图。

教师在高中的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应选取合适的历史地图,使用技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利用历史地图时,应充分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标注一些图例、标题、信息表等主要的信息,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的空间观念。

2.充分利用对比法。

对比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直接的学习方式。

能够将直观的环境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课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开发的通商口岸,对比这些通商口岸开发的影响以及特点,教师直接运用对比法,将历史的地图展示给学生,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3.将图表与文字进行结合。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空间概念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图表与文字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抽象的空间信息,从而进行自身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处理地理信息时,将图标与文字的信息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刻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对学生开展整体时空了解的教学
教师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应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历史的事件构建、塑造历史时空,从而将抽象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时空,进行具体的表达,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效果。

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很难对某个历史时代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构建历史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历史情境中,对历史事件产生直观的了解与认识,进行自身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取一节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恰当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事件的重建,引导学生能够将自己放入某一时空当中,充分了解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使用,将抽象的历史时空进行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明白历史事件的发展以及演变,从而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了解历史时空特点,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达到预期的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重建历史事件的情景,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有利于学生梳理历史事件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的历史素养以及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时空概念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条例清晰的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宪贵谈历史教学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J].青海教育,2001,08-09。

[2]刘翠芬历史整合课堂的“时空转换意识”给学科整合带来的启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3。

[3]黄牧航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J].历史学习,2007,07-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