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卓越课堂文化够进
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作者: 李向东
作者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
出版物刊名: 今日教育
页码: 56-5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高效课堂 文化构建 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效益 生命成长 共同学习 有效课堂 实践探索
摘要: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在课堂。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绿地,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展示与发展、情智相融共生的殿堂。
让课堂充满情趣与诗意,充满智慧和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卓越课堂,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要真正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仅靠教学模式:之类的外显状态、外部着力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建构卓越课堂 探寻卓越之路
建构卓越课堂探寻卓越之路作者:***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1年第10期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主战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理念陈旧、重教轻学、一讲到底等突出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被动、机械,课堂效率低下。
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已势在必行。
为此,我把课改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提出了构建“卓越课堂”的设想,经过一年多的推行,收效显著。
一、建构“卓越课堂”的背景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出,源自对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基于对学校新的办学理念的思考。
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秉承创新,学校确立了“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对学校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必然为首位。
基于对目前学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作为省级标椎化高中,为了实现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而教学质量是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课堂不改,谈何质量提高。
基于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经常深入课堂就会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听,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观众。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效率低下。
基于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课堂教学要靠教师来组织,教师队伍的建设只能通过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来体现。
县中历史悠久,但教师队伍老龄化。
如何让老教师接受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引领青年教师积极探索,追求卓越,必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寻求突破口。
基于对当前学生学习习惯的思考。
作为县中,中考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所招录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课堂学习的参与率不高。
二、建构“卓越课堂”的顶层设计(一)构建卓越共同体的宏观规划按照“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完善卓越管理为基础,以建构卓越课堂为核心,培养卓越教师和卓越学生,打造学校的卓越文化,构建卓越共同体,提升办学水平,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个性化教学与卓越课堂文化构——英语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望的效果 。拿 英语课程 来说 ,学生 掌握英语 的渠道一般 都是通过课 堂学 习去掌握,学生对 英语 的积 累与运用 , 很难达 到新课程 的预期 目标 。因此 ,改革英语课 堂教 学 仅仅从理念 入手是远 远不够 的,必 须考虑对英 语课堂 文 化的重建,使英语课程 改革得 到深入 的开展 。 近年 来,温 州市马鞍池 小学坚 持走 适合学校 自身发 展的特色 办学道路 ,办学理念 与时俱进 。学校拥 有先进 的现代化 教学设备和 教学材料 ,以及具有英语 水平过硬 的学科教 学 团队;学校 重视每一个 学生 的发展,孜孜追 求教育 的民主化和 生活化 、文化价 值 的多元化、学 生发 展的个性化 。我们 以建 设英语课堂 文化为校 园文化 的重 点项 目,立 足于 “ 创设英 语课程语 境有利于 学生的英语 应用 能力培养 ”的认 识高度 ,在音 体美学科 中积 极开展 双语课堂 教学实验 ,使 学校成 为温 州地 区首家尝试双 语 在 我看来 ,准确 、恰 当、有效 的课堂提 问,能激 发 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而很好地提 高课堂教 学效率 。课 前 精心 的预 设,能让 教师更好地 驾驭课堂 。这样 具有挑 战 性 的问题情 境 ,激 发了学生 的好 奇心和探 究欲望 。教师 巧妙地把 学生 的思维引到 “ 最近 发展 区”,在 学生 已有 的知识经验 和求知 心理之 间造 成一种适度 的矛盾 ,学生 的 内心产 生 了不满 足感 ,他们想 马上得知 答案 。因此 ,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 知究竟 。 五 、演示法提 问 演 示法就是借助 实物 ,教 具,多媒体等 ,对某个 知 识点所要揭 示 的规律进 行演示 ,再 让学生根据 演示 的情 境提 出问题 。但是演 示应掌握 一个 度 ,切 不可滥 ,否 则 就会适得其反。 【 案例 6 】教学 “ 圆柱体体积 ”时,学生 学习 了长 方体体积 的计算后 ,那 么对于 圆柱 体体积 的学习应该 是 同一个知识领域 的学习,因为长方体 、 圆柱体都是柱体 。 既然这样 ,那 么这二者之 间必然有 着不可 分割的联 系。 如何运用转 化 的思想 通过 “ 割拼 ”的方法 ,推 导出 圆柱 体的体积 公式就 是本节课 的关键所在 。 教师提 问:你能把 圆柱体割拼 成我们学过 的立体 图 形吗 ?等到 学生推 导出圆柱体体积 公式后 ,对 比长方体 体积公式 ,再设计这样 的 问题 :你 发现圆柱体 体积公式 与长方体 体积 公式有 哪些相 同点和不 同点?这样 的提 问, 既能突 出重 点、难 点,更 能从方法 与过程 的角度 整体 掌 握 知识,从而有 效促进 学生思维 的发展 。 课堂提 问,是课堂教学 中师生相 互交流、相互撞击 的重要 的双 边教学 活动 ,提 问对提 高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具有重要 的作用 。因此 ,问题 的表 达要清 晰易懂 ,要 引 起全体学 生的数 学思考 , 问题 的回答是 学生思考 的结 果, 要 给学生适 度的思考 时间和 空间。 问得好就 是教得好 , 它 所具备 的变化使得追 求高质量 的提 问成 为教师们重 要 的教学行 为,教师们应 该勤于 思考 、多分析 ,努 力优化 课 堂教学 中 的提 问, “问”出学 生 的思维 , “问”出学 生的激情 , “ 问”出课堂 的精彩 !
黄飞校长文档:“卓越文化”的构建与“卓越课堂”
3小时30分钟讲稿“卓越文化”的构建与“卓越课堂”精神——追求卓越(核心理念:卓越·舜耕)一个座右铭第一:◆质量◆家长全面参与学校管理聘请社会监督员——进宿舍——进食堂 1+1+1>3——进课堂唯一:◆校园电视台一个词——团队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达到共同目标。
四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一线教师》◆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做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中层管理者的12项修炼自我管理气场影响服从执行抗压解压团结协作时间管理冲突管理高效管理沟通疏导激励激发深造进修发展创新心语:中层是中间,承上启下;中层是中艰,如履薄冰;中层是中坚,砥柱中流。
《请给我结果》◆真正的执行:48字执行真经认真第一,聪明第二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要结果不要理由我们靠结果生存,我们不能靠理由生存。
校园——师生的精神家园1、校徽:阐释:校徽是由“舜耕”二字的首写字母演变而来,蓝色部分是“S”的变体,形似广阔原野上辛勤耕耘的三把铁犁,寓意着舜耕中学的教师用渊博的知识、高标的人格打造一方德馨文芳、特色发展的和舜学园。
黄绿色部分是“G”的变形,形似一棵幼苗,象征着舜耕学子如青苗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一样,勤学精思,吮吸厚重的人类文化知识,茁壮成长为具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优秀人才。
校旗:处室旗:舜耕中学教师发展中心:白色部分像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着教师发展中心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而搭建的成长平台,绿色的青苗象征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茁壮成长,最终成为能够支撑学校未来的参天大树。
如何构建“双主共学”卓越课堂
如何构建“双主共学”卓越课堂“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我区提出“双主共学”卓越课堂,现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理解。
“双主共学”的基本内涵:“双主共学”,是充分吸取北碚课程改革经验基础上生成的课程理念、课堂境界和课堂形态,“双主共学”的课堂既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同时也尊重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组织、引导、发展的权利。
它强调师与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也共同参与学,在不同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流程中,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发生转变。
它重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反对虚化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指导作用,大力倡导建立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结对学习——小组学习—全班群学—师生共学”的作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课堂形态,达成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双主共学”的基本特征:“双主共学”课堂形态的基本特征体现为民主、开放、多元、共生、发展。
“民主”指的是课堂氛围,师生相互彼此尊重与包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表达、课堂作业的布置等都倡导通过协作对话来展开,让学生通过课堂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
“开放”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的开放。
“多元”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多元。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尊重学生主体行为的“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它是“学生自学-生生共学-师生共学-远程共学”的有机统一体。
“共生”指在课堂上通过“共学”实现师生两代人共成长,最终实现学生的更好更优发展的课堂价值。
“发展”是指“双主共学卓越课堂”要经历“规范课堂——高效课堂——精品课堂”的发展过程。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卓悦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卓悦课堂”作者:冯少玲豆海湛张秋娜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02期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始建于2000年,现占地面积57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1955人;在职教师10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87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71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广东省骨干教师4人,湛江市名教师2人,湛江市骨干教师6人,湛江市骨干班主任1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年轻的、书香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获得“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着力打造“卓悦教育”品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卓悦课堂,作为“卓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校今年教研工作全力推进的“重头戏”。
特别是随着2022年2月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全面启动和整校推进,学校“卓悦课堂”的改革探索活动迅速掀起了高潮。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追寻“卓悦课堂”的秘密,丰富“卓悦课堂”的理论内涵,创新“卓悦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步步优化“卓悦课堂”,打造“卓悦课堂”。
2022年以来,“卓悦教育”课改工作围绕“聚焦信息技术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这一大主题而展开。
一、理念:立德树人,卓悦引领学校教研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卓悦教育”为引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为契机,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为宗旨,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卓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双减”政策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卓悦教育“卓悦教育”是新时期下聚焦立德树人而着力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卓越发展、悦乐求新的一种新的教育。
卓越课堂
这里的卓越课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命性。
卓越的课堂是充分尊重师生生命的、释放师生生命激情的课堂。
(2)互动性。
卓越的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的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
(3)知识性。
卓越的课堂绝不能丢掉我国“双基”教学的优良传统,尤其要重视人类经典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4)智慧性。
卓越的课堂不仅追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重视智慧和情感教育。
(5)生成性。
卓越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程的载体——教材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具有增值性。
这里的“增值”既来源于学生课外学习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来源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发现的“新知识”。
(6)超越性。
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卓越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
(7)个性化。
卓越的课堂必然深刻地打上教师本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越是张扬教师个性的课堂,越是教师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课堂,越是具有卓越品质的课堂。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严卓中学校长王汝高告诉记者,该校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向课堂要效益出发,通过调整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教育“幸福”。
●分段式循环教学从借鉴杜郎口模式经验出发,严卓中学创设出“分段式循环教学”。
王汝高说,严卓中学的“分段式循环教学”,将课堂进行合理“分段”,同时又注重加强课堂各段之间的联系,各段之间有效衔接,课上课下还实行滚动循环,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实效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个性化教学重构课堂打造学生成长的舞台
个性化教学重构课堂打造学生成长的舞台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学校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
然而,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往往没有办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因此,个性化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重构课堂打造学生成长的舞台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介绍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方式打造学生成长的舞台。
一、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个性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大班授课相比,个性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个性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只有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他们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个性化教学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成长速度,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
在传统的大班授课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进度过快或过慢而感到压力和困扰。
而通过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合理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最后,个性化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他们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最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不断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情况,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首先,开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困难等方面的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五大行动策略,执着追求“卓越课堂”
五大行动策略,执着追求“卓越课堂”———以永川区聚美小学为例,谈学校“卓越课堂”推动策略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聚美小学校罗昌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是当前学校的新目标、新任务,是广大教师追求专业技术发展更高要求的不懈动力。
在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中,学校的顶层设计事关学校是否有所作为、教师是否有所发展的关健所在。
各个学校校情不同,愿景不一,在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模式,聚美小学五大行动策略追求“卓越课堂”,略有收获,总结如下:1 政策推动与思想发动两手抓的策略———内力吸引外力1.1 解决认识问题,统一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学习追求“卓越课堂”相关文件精神,是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决定今后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2012 年10 月22 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永教基〔2012〕132 号《永川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学习后将该通知挂在了学校的公共邮箱里,以便大家随时查阅。
通过学习要让大家明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以质强校的主要抓手,追求“卓越课堂”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凝聚人心,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发展的新机遇。
对追求“卓越课堂”与均衡发展的认识:上级部门在均衡发展方面的作为是硬件投入的均衡、学校布局的均衡、主要经费投入的均衡、政策制度的均衡。
学校的作为是学科教师调配的均衡、村小与中心校教师配置的均衡、年级之间教师配置的均衡、教师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的均衡、学校制度机会公平的均衡。
所以追求“卓越课堂”就是努力通过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与发展,来实现教师在年级配置、村小与中心校配置、学科配置的均衡发展。
所以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一定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方式变革为主线,以提高课程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动力,以优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强化教学评估为保障,按照“科研引领、分层推进、师生互动”的工作思路,是谋求学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开拓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境界又一创新举措。
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丰富和重构学校文化
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丰富和重构学校文化作者:李太平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年第11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既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也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仍处于划一化教育状态,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照。
基于以上认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历时四年从事个性化课程开发和研究。
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建构“助力完美童年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学校在立足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课外活动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助力完美童年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涉及人文领域、科学领域及交叉领域,体现了全人教育思想,实现的是“把附小办成一所面向未来,有科学涵养和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
国家课程和校本必修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充分发展,体现基础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校本选修课程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选择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该类课程多为综合类课程,体现选择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一整体课程结构,着眼于在总体上实现“平衡发展,快乐成长”的培养目标,实现全人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学校从多方面促进国家课程个性化实施。
自2012年以来,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试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个性化开发,从而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
学校组织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整合优化。
例如,数学组基于对附小学生发展环境的分析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数学素养培养的校本化目标为“爱数学、会思考、善运用”。
在对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后,依据数学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结构进行“板块建模”,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等四个领域的课程内容中抽离出:数与形的认识、数的运算、形的测量与运动、解决问题等四个核心板块。
2024年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3篇)
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3篇)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篇1教育正在接受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的挑战,云教育时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事实的知识更重要。
21世纪的幸福人生20%与智商关联,80%与情商关联,若要成功必须具备管理、信息处理、有效表达、沟通协作、正确思想、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变革能力。
一:教材使用体现适合教材是相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使用教材是结合学情的第二次决策,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二:教师教法走进适合告别教师讲授,走进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率低于30%的教学是讲授的、被动的,有效教学率高于50%的教学是团队合作的、探究的。
调查显示,两周以后的知识巩固率,靠讲授能记忆5%、阅读20%、多种感官接触知识30%、交流合作探究50%、探究获得知识70%、教别人获得知识90%。
三:转变学法才能适合《卓越课堂》倡导教师由讲授走进合作,和学生由独学走向群学的结合,群学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发展能力,增进情商。
四:升学就业检验适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社会职业并取得职业成就,《卓越课堂》的成败接受学生发展的检验。
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篇2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配合的结晶。
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一年来,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细致、深入、科学的理解。
是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
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在过去,我总是坚持“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想法,课堂上我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着甚至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直到大家都会了,我才会开心的笑起来。
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都会了,我觉得我累的值!我以为我做的很好,对得起每一位学生,对得起教书育人的称谓。
但是当我听了钱教授的讲解,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我愧对了优秀的和上中等的学生。
根据专家测定的学生智商比例分配图,明确指出只要有84%的学生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学。
课堂卓越化 学习个性化——谈小学美术课堂个性化学习的培养
所谓个性化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习惯的学习方式以及外部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学习的过程。
所谓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开展的一种特色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互助展评。
由此可以看出,卓越课堂的最终目标需要借助个性化学习实现。
一、强化课前自学,自主感受真知课前自学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针对课堂中学习的主题,提前接触、感受、探究新知识。
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视野和知识面日益拓宽,学习自信心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学生针对学习主题主动搜集相关资料,能够逐渐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感到困惑的知识点,学生能够及时标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
如,在人美版三年级第一课《我的小天地》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直接让学生接触教材中的外国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学生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教师要采取个性化学习方式,将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将自己脑海中想象的小天地用纸和笔记录下来,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我的小天地”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自己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疑惑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探讨,一起收获真知。
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教材中的外国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让学生欣赏、讨论,让学生感受古典油画的特点,主动感受真知。
二、完善小组互学,合作探究真知小学生感性思维发达,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小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理性思维发展还不完善。
针对小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小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如,在人美版三年级第十五课《面具》这节课的授课前,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搜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面具图片。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段关于面具起源、发展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面具的兴趣。
注重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轻舞飞扬
注重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轻舞飞扬发表时间:2020-09-04T08:40:17.841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10月总第357期作者:汤萍[导读] 对个性化教学加以具体的应用实践,能够在根本上改善现阶段的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效果。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学校425006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初中美术教学要求进一步提高,而传统式教学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实际教学需求。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兴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进步,初中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渐意识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多样性,美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性地位,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也成为现阶段初中教学活动开展之中的关键所在,转变教学方法,对个性化教学加以具体的应用实践,能够在根本上改善现阶段的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效果。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新课标一再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初中美术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做好引导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所以不似文化科目有标准答案,一件美术作品给十个不同的学生观察,可能会有十种不同的关于美的解释,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护学生个性发展。
因为对于审美没有标准答案,要尊重不同的答案。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服装搭配》这一章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个时代的服装搭配特色,学生总结出服装的搭配、风格,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
所以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美术教学重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不能完全强调结果的一致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就是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包容多元化、去掉唯一性,让学生体会思考的快乐,享受美术教学的乐趣。
个性化教学与学校文化的建设
个性化教学与学校文化的建设在当今教育领域,个性化教学和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个性化教学,顾名思义,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来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意味着不再采用“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尊重并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在认知水平、学习速度、学科偏好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逻辑思维敏锐,而有的则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上更具天赋;有的学生能够迅速吸收新知识,有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个性化教学正是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差异,并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
实现个性化教学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
这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还涉及到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
通过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比如,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容易分心但对动手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实验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个性化教学还依赖于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安排。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智能辅导系统等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反馈。
同时,学校也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部分选修课程,甚至参与跨年级的课程学习。
学校文化建设则是一个更为宏观和综合的概念。
它涵盖了学校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传统习俗、校园环境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多个方面。
一个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它体现了学校对于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理念的基本看法。
个性化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个性化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个性化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一、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民族和家庭,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合的话题和材料,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个性化教学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他们所接触和了解的不同文化有关,因此,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多元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引入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传统艺术品、音乐、电影等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和体验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个性化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交流活动可以包括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邀请文化专家或外国友人进行讲座和演讲等。
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不同文化接触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增强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跨文化交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研究和批判思考个性化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研究和批判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文化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社会制度等方面,培养他们的文化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实地调研,展开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与师生关系
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与师生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追求更好的教学模式。
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旨在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潜力。
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校文化和师生关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学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还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和尊重。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权威人物,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导师。
他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了互信互助的关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个性化教学的师生关系在个性化教学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教师更多地扮演着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同探索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与此同时,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相互倾听和尊重的关系,共同努力追求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和挑战个性化教学的学校文化和师生关系对教育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潜力。
其次,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需要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习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培养
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培养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统一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迫接受一种标准化的教育,缺乏对个人差异的充分重视。
因此,个性化教学成为一种推动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承上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个性化教学的基本概念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
个性化教学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二、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提供多样化的教材与资源个性化教学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多样的教材和资源,比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授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并有助于他们在将来传承和弘扬。
3. 个性化评价方式个性化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业、演讲比赛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个性化评价方式能够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
三、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承中的挑战1. 教师素质提升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和教学技巧。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个性化教学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包括教材、设备和技术等。
个性化教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
个性化教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教育愈发重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体系的融合中,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跨文化教育中。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教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并介绍其实践方法。
一、个性化教学的价值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习效果。
跨文化教育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自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需求。
而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注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差异性,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个性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而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提供更多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通过个性化教学,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方法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授课方式多样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如讲解、讨论、实践等,通过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 引入个性化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引入个性化学习资源,如相关的文献资料、影视资源等。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参与度。
3. 分组合作学习。
跨文化教育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学习、理解和尊重。
4. 提供个性化评价和反馈。
个性化教学丰富课堂互动
个性化教学丰富课堂互动1. 引言1.1 介绍个性化教学的概念个性化教学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个性化教学强调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个性化教学不是简单地按照已有的教学模式和节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
个性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化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人才。
个性化教学旨在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功,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目标。
个性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阐述丰富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丰富课堂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互动,学生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的课堂互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在互动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成果,增进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课堂互动还可以让师生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和互信,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沟通,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建设。
丰富课堂互动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重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积极创造多样化、开放的互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推动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卓越课堂文化够进
我们国家颁布的新一轮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推崇,已经明确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过时,作为备课时的“教案”,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框架、一个路标,不再是固定轨道,不再是先定的不可更改的学习内容。
让课堂教学从“执行教案”逐渐走向师生“互动生成”,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出来的。
语文课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建构“生成”性呢?这应是我们在实践中思考最多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确定一个教学理念问题,那就是“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语文课过分强调预设,使得一节课就像计算机规定程序一样,变得狭窄、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鲜活的知识,更缺乏生命的“澎湃涌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天地。
这种背景下的语文课会孕育许多“生成”因素,可以说,正是这些“生成”因素才体现了创造性的教育价值,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充满生命活力,使僵硬的、传统的教学体系转变成动态的、生成型的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应明确: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范本的过程,是“原汁原味”的师生互动。
其次,要关注对话“现场”,把课教“活”。
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这里的“活”,就是教师根据对话现场“活”的学情,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资源和时机去灵活地组织教学。
现在,我们有些教师舍不得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怕延误“上课仅有的40分钟”,怕考试的“重点”讲不到,更怕学生“捣乱”,打破自己预设的“轨道”。
当然这些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而自己未经准备的问题是不予反应的。
如此一来,不仅有可能丧失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还扼杀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愈来愈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对话”、真实的情感就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是课堂“生命质量”的价值体现。
我觉得我们教师就应打破“教案”常规,并针对这种鲜活的“现场”施教,作热情、得体、富有辩证性的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节最有生命活力的好课。
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的关键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亲历学习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人。
作为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会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本人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这一课时,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这个阶段以课文内容准备话剧表演。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学作品改为话剧一方面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同时能够以故事为切入点来理解本文的文学性。
课堂教学的事实证明,同学们通过情景表演,对于对于这一课的内容理解非常深刻,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因此,要积极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是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的基础
在多样化学习形式中,小组活动是基本的组织形式,即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
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组合;这样组成的有效合作,不仅能优势互补、更能功能整合。
依据本人的教学体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合作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同时也要关注合作小组内部的异质性,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
(2)组内交流、组间竞争。
需要的是,采取小组的形式,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
总之,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可以让每位同学都
有展现自己的平台,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营造氛围是卓越课堂的保证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如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以激发学生的爱岛之情,于是我设计了这一环节。
师:同学们的齐声感情朗读使老师感受到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我稍作停顿,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此时,我明显感到同学们的眼里闪现出一丝激动,我急忙抓住学生这一微小的情感变化,继续引导)师:谁愿意来做一名小导游,把我们美丽又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给大家?(于是,一只手举起来了,两只手举起来了,但仍令人明显地感觉到大多数学生思想还没有放开。
我继续努力。
)师:同学们,你做了小导游,你就当了一回西沙群岛人。
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那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大家先在自己的小组中准备一下,练习一下吧。
(此时,我又观察了学生的神情,他们在小组中的练习,明显比刚才要投入。
)
总之,教师在创建卓越课堂时,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
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