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4 群落的演替生物优质公开课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8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8张PPT)-PPT文档资料

五、迁移应用
2.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
其主要原因是
( D)
A.灌木繁殖能力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五、迁移应用
3.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 A)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的苔藓说明了人类
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1883年8月27日印 度尼西亚喀拉喀托 火山爆发
1883年 火山爆发 裸地
几 年 后 小草
蜘蛛
群落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小树林 880种动物 群落
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
四、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 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 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3、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 影响的实例。
四、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四、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节约水电,随手拧紧 水龙头,关闭电源
爱惜粮食,提倡光盘运动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你知道吗?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 来,保护生态环境,使 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五、迁移应用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演替》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演替》公开课课件
不同点:起始的阶段不同, 演替的阶段不同; 时间长度不同, 影响因素不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奥运会火炬手,第十届人大代表-----王有德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 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 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
群落的演替
1883年 火山爆发 火山岩构成的没有生命裸岩
根据对喀拉喀托岛的科学考察结果记录
几年后出现了 几种禾本科植物
蜘蛛
1886年出现了 15种草本植物和灌木 1897年出现了 49种植物 1909年出现了 1919年出现了 1928年出现了 近300种植物 1934年出现了 小树林 1950年以后基本被森林所覆盖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阶段
特别 提醒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思考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弃耕农田上
地衣阶段
一年生的杂草
苔藓阶段
多年生的杂草
草本植物阶段
小灌木
灌木阶段
灌木丛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全国每天生产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 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
“一采光式”
“间伐式”
小树林
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4.4群落演替 (共34张PPT)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4.4群落演替 (共34张PPT)

此后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土壤微生物丰富度
增加
⑴裸岩阶段: ⑵地衣阶段: ⑶苔藓阶段: ⑷草本植物阶段: 较高的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优势;各种
昆虫和小动物迁入;土壤有机物丰富,
透气性增加
⑴裸岩阶段 ⑵地衣阶段 ⑶苔藓阶段:⑷草本植物阶段: ⑸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优势;各种鸟类迁入;
群落结构较稳定,抵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获取养料。
人们将地 衣称之为 陆地生态 环境的开 路先锋
地衣的这一特 性有重大的生 态学上的实际 意义.
也就是说它们首 先能环境极其恶 劣的地方生存下 来并改造了那儿 的生存条件,为 其它生物的进驻 提供了基础。
⑴裸岩阶段:
⑵地衣阶段: ⑶苔藓阶段:苔藓与地衣竞争阳光处于优势;进一步加
2、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 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演替的类型1——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无生物群落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地衣首先定居在裸岩。能分泌有机酸加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4.4 群落演替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4.4 群落演替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阶段
优势生物
裸岩 没有生物
阶段
地衣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 阶段 居
苔藓 苔藓在与地衣争夺阳 阶段 光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特征 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 和岩石 ①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 的风化 ②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①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②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 富
阶段
优势生物
草本 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
第5节 群落的演替
知识点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 类型
群落演替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
群落的演替类型
1、 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
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 演替。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 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 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 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 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 分。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 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 进行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授课同步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授课同步课件(共25张PPT)
• 次生演替的起点是虽原植被消失但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过 程相对简单,速度快。
21
• 演替的动力?
• 动力1、生物之间的竞争
• 动力2、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在
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 无机环境。
22
请分析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19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土壤改善
多年生杂草 ↓土壤改善
小灌木 ↓环境更湿润,土壤更优化
乔木成林
20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初生演替是在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 演替。
• 次生演替是抛荒农田、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 的森林等发生的演替。
• 两者区别何在?
• 初生演替是在没有生物、没有土壤条件的起点进 行的演替,过程复杂,进程缓慢。
•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进行
•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25
• 思考: • 1、任何条件下都能演替到森林阶段吗? • 气候适宜可成林,干旱荒漠不能成林,演
替到草本、灌木阶段即为最高阶段。 • 2、遇到恶劣自然条件时,群落演替的方向
如何?
23
• 请分析以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开荒种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污染河流、砍
伐森林、捕杀动物; • 治理沙漠、封山育林等。
• 思考总结:人类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4
• (2011年安徽卷) 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 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 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7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 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38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41:49 P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20:4.4 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20:4.4 群落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A
B
一年生杂草
小灌木
C
灌木林
多年生杂草 思考:所有的群落最终都能演替成森林吗?
D
树林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森林阶段
乔木蔚然成林
群落演替的类型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 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 重退化。
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 ,并从 2003 年1月20日起开始实施 《退耕还林条例》。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2.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4.关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退牧还草的政
策,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喀拉喀托火山
群落的演替
1883年
几年后
火山爆发 小草
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课堂练习
1.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谁被称为地球开拓者( A )
A.地衣
B.苔藓
C.草本植物
D.禾本科植物
2.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 ( B ) A.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
B.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
于优势
C.苔藓的生长比地衣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ppt教学课件
【答案】 B
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 A.地衣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 C.森林阶段 D.苔藓阶段
【解析】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群落演替 过程中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生态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上述群落演 替过程中,演替的顺序为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 阶段,所以 C 正确。
典例精析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解析】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产生 影响,所以 A 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些是有利的,如植树造 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所以 B 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 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所以 C 正确;人类活动一定程度 上可以影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所以 D 错误。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 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实例(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 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 (1)不合理: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2)合理: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 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
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典例精析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 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 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物种入侵对群落演替的影响P83
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 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 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 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
水葫芦的危害之一就是会导致生态的破坏,因为它的 繁殖能力很强,如果生存的环境适合水葫芦的生长,那么 它将会大量的繁殖,并且成为优势的物种,影响其他生物 的生长,长久下去,该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便会被破坏,而 使其物种单一。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思考: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 本植物,而是地衣?
地衣阶段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藻类
上皮层
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
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
菌丝
死,并且吸收外界水分、无 机盐和二氧化碳供给藻类;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
土壤有机物丰富,通气性好
灌木阶段
灌木、小树 出现
遮阴、避风、 提供食物
与草本竞争 阳光
取代部分 草本植物
鸟类栖息
物种多样化
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抵御 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森林阶段
乔木出现
环境进一 步改善
物种进一 步多样化
与灌木竞 争阳光
优势取代
相对稳定
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思考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内因 外因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其动态变化是群落 演替的催化剂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温的大幅度变化、 洪水、干旱等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建造水库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几乎不踩踏 轻度踩踏 经常踩踏
从耐践踏角度看,哪种 植物最强?
如果没有人类践踏,哪 种植物竞争力最强?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 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群落演替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物群落的演替,若按其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 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 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
料供给真菌。两者相互间形
下皮层
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
地衣阶段
地衣 分泌
有机酸 加速
岩石风化
形成土壤
苔藓阶段
苔藓阶段
苔藓生长
与地衣竞争阳光
优势取代
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微生物群落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草本植物出现
与苔藓竞争 优势取代
昆虫和其他 小动物进入
复习回顾
第四章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学 习目标
1 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含义 2 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及过程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4 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印尼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 火山爆发,生物全部灭亡
几 年 后 小草
蜘蛛
原因: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 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 退化。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 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火灾过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过度放牧的草原、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森林阶段?
思考: 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为森林阶段吗?
气候条件不允许:干旱、气温的限制,根本无法长成大面积森林。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 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沙漠等顶级群落,但仍在动态 变化中。
火灾过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弃耕的农田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来存在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
起点 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去了原有植被
划分依据:演替的起始条件(有无土壤)不同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实例
自然因素
裸岩、沙丘、火山岩、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 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早生 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
主要参考文献: [1]牛翠娟,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第3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5.7
外来物种入侵对群落演替的影响P83
水葫芦
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 (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 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 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 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 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 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 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 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 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取代的含义是什么?
特别 提醒
群落的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发生在发裸生岩在上裸的演岩替上(自的主演阅替读P79)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一、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沙丘
冰川泥
火山岩
讨论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
农田
弃耕
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A
B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C
类型: 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 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909年
202种动物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小树林
880种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自主阅读P79)
请思考
1.裸岩上的演替经过哪几个阶段? 2.请重点关注每个阶段的土壤、有机物、生物种类 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