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B. 欲望满足的需要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 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 经济体制D. 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B. 产量决定C. 成本决定D. 利润决定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 收入决定B. 物价水平C. 经济增长D. 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D. A、B、C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1.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商品的价格也会稳定下来。

价格向市场均衡价调整的过程被称为价格机制。

3.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影响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高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供给弹性高意味着生产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弹性的概念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市场的反应。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经济决策时所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品。

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

5.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是决策制定过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最优决策达到。

6.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其中一时期内可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稀缺性带来的限制。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对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向的,如环境保护、教育等,也可能是负向的,如污染、噪音等。

外部性在经济决策中往往被忽视,但它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8.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供应往往需要政府的干预。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实物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正确答案:D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B、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C、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D、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正确答案:C3、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

A、几家B、不确定C、一家D、相当多正确答案:A4、费雪效应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A、实际利率B、实际收入C、名义利率D、名义收入正确答案:C5、某计算机助理工程师不满意现在某工厂的工作环境,辞职准备去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失业属于()。

A、自愿失业B、磨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正确答案:B6、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付B、减少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正确答案:B7、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净出口的支出会使得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是()。

A、消费预算线B、等产量线C、无差异曲线D、等成本线正确答案:C9、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D、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正确答案:B10、通货膨胀的含义是()。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比较缓慢,这是()。

A、黏性工资理论B、黏性价格理论C、错觉理论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2、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的是()。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1.弹性: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是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的;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3.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4.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购买这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替代商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商品对消费生活的必须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时间的长短;5.收入需求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6.需求弹性系数em与商品分类:正常品em>0;(必需品0<em<1;奢侈品emv>1);劣等品em<0;7.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会随着收入上的增加而减少;8.需求价差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9.供给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供给富有价格弹性;供给缺乏价格弹性;供给单位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调整产量的难易;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12.需求交叉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比值。

大学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大学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大学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大学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 需求与供给- 描述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 解释价格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举例说明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2. 消费者行为- 阐述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 讨论预算约束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 描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如何帮助消费者做出最优选择。

3. 生产与成本- 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描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 讨论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生产决策。

4. 市场结构- 比较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特点。

- 分析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的竞争策略。

- 讨论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设定。

5. 要素市场- 描述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

- 讨论工资率的决定因素。

- 分析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中的替代与互补关系。

####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 国民收入核算- 说明GDP的计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 讨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 描述GDP与GNP的关系。

2. 货币与银行系统- 描述货币的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 讨论银行体系的运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阐述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3. 通货膨胀与失业- 描述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成因。

- 讨论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 分析失业的类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4. 经济增长与发展- 讨论经济增长的源泉。

- 分析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

- 描述经济发展的指标及其重要性。

5. 开放经济- 描述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 讨论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及其调整机制。

#### 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1. 古典经济学- 简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主要贡献。

- 讨论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的影响。

2. 凯恩斯主义- 描述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 讨论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3. 新古典经济学- 阐述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讨论新古典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 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产品效用的不同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2.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企业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企业雇佣工人的数量3. 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4. 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B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不改变D.供给不改变5.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B)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6. 从长期来看,下列成本范畴不存在的是( D )。

A. 总成本B. 可变成本C. 平均可变成本D. 固定成本7. 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 B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B.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8.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相关商品的影响是( A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替代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替代品的价格上升9.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 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10.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 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13.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A )A.MC=MRB. VC=MRC. AC=ARD. FC=AR1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的政府支出是( 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名词辨析(4分×5=20分)选择题(1分×20=20分)判断题(2分×10=20分)计算题(10分×2=20分)论述题(10分×2=20分)二、知识点第1章•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第2章•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1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

《经济学原理(一)》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一)》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一)》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 C )A.有效地B.经济的C.稀缺的D.无限的E.边际的欲望是无限2.经济学是研究( B )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时为止D.如何避免进行劝和取舍E.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3.对外贸易( A )A.使一国能低于自己在国内生产一切东西时的成本拥有品种更多的产品B.使一国可以避免权衡取舍C.使一国可以更平等D.提高了资源的稀缺性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4.以下哪一项活动最可能产生外部性( B )A.学生坐在家里看电视B.学生在宿舍里聚会C.学生为了享受而读小说D.学生在学生会吃一个汉堡包5.下列哪一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的( A )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C.在有足够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中平等地分配资源6.菲利普斯曲线表面( B )A.通货膨胀提高会暂时增加失业B.通货膨胀下降会暂时增加失业C.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无关的D.经济周期被消除了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7.可以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是( C )A.提高最低工资B.提高工会会员的工资C.改善工人的教育D.限制与国外的贸易8.以下哪一项最有可能产生有关一种理论的科学证据( C )A.一个受雇于劳联一产联的经济学家研究贸易限制对工人工资的影响B.无线电广播宣称主持人在收集有关资本市场如何对赋税做出反应的数据C.一个名牌大学雇用的终身经济学家分析银行管制对农村贷款的影响D.通用汽车公司雇用的律师分析气吸对乘客安全的影响9.以下哪一个关于循环流向图的表述是正确的( A )A.生产要素归家庭所有B.如果苏珊为IBM工作并得到一张工资支票,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再物品和劳务市场上C.如果IBM出售一台电脑,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再生产要素市场上D.生产要素归企业所有E.以上各项都不是10.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假设最合理( D )A.在估算气球下落的速度时,物理学家假设他在真空中下落B.为了分析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学家假设货币是严格的铸币C.为了分析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学家假设每个人的收入相同D.为了分析贸易的利益,经济学家假设有两个人和两种产品1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规范( C )A.发行了太多货币就引起通货膨胀B.如果工资高,人们就努力工作C.失业率应该降低D.大量政府赤字使经济增长更慢12.实证表述是( D )A.微观经济学的B. 宏观经济学的C.涉及价值判断的论断性表述D.可以检验的描述性表述13.假设两个经济学家争论对待失业的政策。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第1章经济学导论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下列哪一项是实证方法的说法?()A、目前的社会救济金太少B、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C、男女应同工同酬D、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3、下列论述中属于规范方法的是:()A、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导致储蓄增加C、经济发展中出现收入水平差距拉大D、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第2章供给与需求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3、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4、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5、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7、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9、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10、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量: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所增加的产量;2.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3.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4.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5. 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6.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7.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8.无谓损失:是由于政府项目的实施导致的,因此这个损失就相当于这个项目的成本的一部分, 成本的概念不仅仅包括某个项目的费用,也包括这个项目的损失9.经济利润:是经济学上的概念,经济学家认为会计利润是高估的,只考虑了企业表面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考虑隐性的成本,也没有考虑期末的资产升值或贬值,简单的说,经济利润就是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10.沉没成本:意为已经投入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1.经济: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12.需求:需求是购买力.即在特定时间内,对某—商品的购买力水平.13.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1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15.什么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经济学原理复习第1章经济学导论第1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资源的稀缺性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的矛盾二、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三、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经济市场: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又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以区别于上面所说自由放任经济 第2章供给与需求第1节需求曲线一、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二、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 因素变动相关物品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第2节供给曲线一、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 二、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因素变动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投入价格 供给曲线的移动技术供给曲线的移动预期 供给曲线的移动第3节供求均衡一、 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相等二、 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确定哪一种需求或供给1.考虑家庭旅行车市场。

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时间的决定因素受到影响。

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 加了,还是减少了。

(])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需求增加。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刚才的价格。

,即投入品的价(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供给量减小。

格提高,从 而提高钢材的价格。

供给的价格提高(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供给量提(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技术提高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的学科。

()A.如何才能增加财富B.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C.生产和消费D.市场和交换2.经济学研究的理性人是指_________的人。

()A.道德高尚B.行为合法C.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损人利己3.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是______。

()A.稀缺性B.健康与医疗保障C.减少失业D.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4.市场主要是通过____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B.产品和要素的价格C.计划和指令D.宣传和广告5.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____。

()A.物价上涨B.利率升高C.经济增长速度加快D.以上都对6.实证表述是________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B.关于“是什么”C.关于“应该是什么”D.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7.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导致_______。

()A.生产手机的成本下降B.对手机的需求增加C.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手机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8.以下________会导致大米价格上升。

()A.风调雨顺水稻产量大增B.面粉价格下降C.焦虑心态下人们大量购买大米囤积D.新的大米品种大大提高了单产9.需求定理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___________。

()A.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B.需求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C.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无关D.需求量与价格关系不确定10.由于收入减少,小明购买了更多的方便面,所以对小明而言方便面是________。

()A.互补品B.替代品C.正常品D.低档品11.关于市场供给曲线,__________是正确的。

()A.生产厂商数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B.消费者收入增加会导致市场供给曲线左移C.市场供给曲线右移会提高市场价格D.每一个价格下所有厂商供给量相加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12.以下________一定会导致物品的均衡价格上升。

()A.供给减少且需求增加B.供给增加且需求减少C.供给和需求都增加D.供给和需求都减少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_______的百分比。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六套题中选取一套,不是我选,是系主任选,不确定性高,所以,以下的是六套题的范围,范围有点大,各位辛苦一下吧!一、名词解释(30选5题,每题3分)供求定理、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收入弹性、无差异曲线、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价格-消费曲线、预算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函数、生产者剩余、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显成本和隐成本、机会成本、消费者统治、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名义GDP、实际GDP、GDP、GNP、NI、GDP折算指数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没有范围,形式参见网盘上习题,有些题一样,有些题会有变化三、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没有范围,形式参见网盘上习题,有些题一样,有些题会有变化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六、论述题(共1题,10分)简答以及论述范围:首先参阅网盘里的简答题,我有明确答案的题目,每题都需要各位认真的看,每张试卷都有原题给出。

论述题有一些是从简答题演绎而出的,所以只给简答题范围。

补充以下简答:1、薄利多销的原理及实施条件(弹性理论)2、高档或生活必需品厂商如何提高收入(弹性理论)3、请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的含义。

政府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请画图说明。

4、消费者参与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试用序数效用论论述消费者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点。

(需要自己总结,几条线是不是相同?水平还是倾斜?要说明原因)6、请用经济学理论解释“马尔萨斯陷阱”。

(包括马尔萨斯陷阱的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内容,马尔萨斯陷阱的评价,具体可参见课件)7、评价“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8、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垄断、寡头市场特征都有哪些?中国烟草、制鞋与汽车行业的市场性质以及厂商的经营决策。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A )。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弹性;D.完全无弹性。

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价格变动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绝对值的影响;B.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的反应程度;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 )。

A.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B )。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C )。

A NN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NP=5亿元6、所谓净出口是指(A )。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出口;D GNP减进口。

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 )。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B.最低点;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10、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垄断;D.寡头。

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经济学原理复习单选题1.你免费获得了一张周杰伦的演唱票(该票没有任何转卖价值)。

吴克群演唱会和周杰伦的是同一时间,并且听吴克群的演唱会是你第二喜欢的选择。

吴克群演唱会的票价是100 元,你的支付意愿是120 元。

同时假设看演唱会的时间机会成本为零。

请问如果你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机会成本是()。

A)0 元 B)20 元 C)120 元 D)100 元2.《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

A)政府对经济的管制B)好心市民的善行C)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D)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3.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C)加入WTO 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以下()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B)加入WTO 对中国经济总体的影响是有利的C)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1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5.为了大力发展某地区经济,某地区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你认为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是()。

A)因为本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地区,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是我们的政策方向B)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安全,我们一定要做到粮食自给自足C)因为其他地区都实行了贸易保护,所以我们也别无选择D)本地区将降低城乡户口壁垒,直至最后消除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完全水平,而需求曲线左移B)鸡蛋的需求曲线完全水平,而供给曲线左移C)鸡蛋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发生了左移D)这种现象违背了供求理论,属于异常现象8.以下()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2A)效率 B)公平C)权衡取舍 D)机会成本9.以下()关于税收的说法不对。

A)谁支付税单,谁承担税负B)税负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C)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弹性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水平D)税收规模越大,福利损失越大。

10.在经济衰退期间,在餐馆吃饭的支出比在家吃饭的食物支出减少得多。

以下用弹性概念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最合理的()。

A)在外就餐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在家吃饭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B)在外就餐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在家吃饭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C)在外就餐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在家吃饭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D)在外就餐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在家吃饭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1.B2.C3.D4.B5.D6.B7.C8.B9.A 10.C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人们时刻面临选择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2.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

3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溢出效应D)挤出效应3.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4.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增加B)为正值,且减少C)为负值,且增加D)为负值,且减少5.以下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私人汽车 B)无线广播C)河流里的鱼 D)草坪6.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7.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加 C)需求减少8.以下哪一个事件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政府军备支出增加B)物价预期上升C)石油价格下降D)货币供给减少9.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4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10.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

A)越低B)没有差别C)越高D)不确定1.A2.B3.B4.B5.B6.B7.A8.C9.C 10.C1.以下各项中属于宏观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是()。

A)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B)政府管制对企业废气的影响C)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2.以下各项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B)减少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C)中央银行应该降低货币增长率D)降低税率鼓励了人们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储蓄3.90 年代期间,技术进步降低了电脑芯片的成本。

这会导致电脑的市场价格,电脑软件的市场价格,打字机的市场价格()。

A)下降;上升;下降B)上升;下降;上升5C)下降;下降;下降D)上升;上升;上升4.艾米莉决定总是把她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衣服。

则她对衣服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考虑绝对值)各为()。

A)前者等于0,后者等于1B)前者等于1,后者等于0C)二者都为1D)二者都为05.政府征收燃油税。

对其后果评价正确的是()。

A)这种税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在征税后第一年都比在第五年时大B)这种税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在征税后第一年都比在第五年时小C)这种税的无谓损失在征税后第一年比在第五年时大,但税收收入在征税后第一年比在第五年时小D)这种税的无谓损失在征税后第一年比在第五年时小,但税收收入在征税后第一年比在第五年时大6.经济学家巴格瓦蒂(Bhagwati)认为,美国应该单边降低自己的贸易壁垒。

你认为这种做法的后果是()。

A)美国受损,其他国家受益B)美国受益,其他国家受损C)所有国家都受益D)所有国家都受损67.某国正在讨论修改婚姻法。

现有的离婚规定依照“合同制原则”,即夫妻双方都同意才可准许离婚。

有人建议将离婚规定改为“合伙制原则”,即夫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同意便可准许离婚。

根据科斯定理,若采纳这一建议,与现有规定相比,其结果将使()。

A)离婚率上升,离婚双方的利益分配不变B)离婚率上升,离婚双方的利益分配改变C)离婚率不变,离婚双方的利益分配不变D)离婚率不变,离婚双方的利益分配改变8.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从帮助穷人中受益,那么()。

A)向富人征税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有可能使得每个人都更好B)取消旨在收入再分配的征税必定会使得富人更好C)政府干预只能使得事情更糟糕D)尽管有搭便车问题,私人市场仍然可以恰当地提供慈善计划以帮助穷人9.甘草行业是竞争的。

每个企业每年生产200 万根甘草。

每根甘草的平均总成本为0.2 美元,并按照0.3 美元出售。

一根甘草的边际成本是()。

甘草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A)0.3;是B)0.2;不是C)0.3;不是D)0.2;是10.某商品的价格上升了2%,其需求量下降了12%,以下()陈述最适用该商品。

A)该商品几乎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7B)该商品是奢侈品。

C)该商品的市场定义范围很大。

D)相关的考察时间段很短。

1.C2.C3.A4.C5.D6.C7.D8.A9.C 10.B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无限稀缺C)资源的相对有限 D)欲望的相对有限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

A)总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小于零C)边际效用最大 D)总效用最大3.某地区的居民收入从去年的200亿元上升到今年的220亿元,对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了20%,此种商品是()。

A)奢侈品 B)必须品C)低等品 D)吉芬商品4.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 )。

A)完全替代 B)可以替代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乙之佳肴”成为可能的原因是()。

A)欲望 B)偏好C)预算约束 D)价格6.商品X、Y的价格与消费者收入以相同比例下降,则预算线()。

8A)向右上方平移 B)向左下方平移C)不变动 D)不能确定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连续等量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既定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8.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

A)x和y是互补品 B)x 和y是替代品C)x和y是正常商品 D)x 和 y 是劣质品9.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10.弹性系数=()。

A)因变量/自变量B)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C)自变量/因变量D)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1.C 2.D 3.A 4.A 5.B 6.C 7.D 8.A 9.B 10.D91.以下那一项不会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A)资本存量增加 B)技术进步C)失业减少 D)劳动增加2.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一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那么()。

A)它可以以低于其贸易伙伴的机会成本生产该物品 B)它可以用少于其贸易伙伴的资源来生产该物品C)它可以通过限制该物品的进口而获益 D)它可以专门生产该物品并出口3.完全竞争的市场()。

A)只有一个卖者 B)至少有几个卖者C)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D)有能确定自己价格的企业4.假设个人电脑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

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的变动是无法确定的。

5.如果消费者认为一种物品很少有替代品,那么()。

A)供给将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B)供给将是缺乏价格弹性的C)需求将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D)需求将是缺乏价格弹性的6.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以下那一项总和来衡量?()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转移支付、工资和利润。

C)投资、工资、利润和中间物品。

D)最终物品和劳务、中间物品、转移支付和租金。

7.以下哪一项政府政策提高非洲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最小?()A)增加对公共教育的支出 B)提高对日本汽车和电器进口的限制10C)消除内战 D)减少对外国资本投资的限制8.我们的生活水平与以下哪一项关系最密切?()A)我们工作努力的程度B)我们的资本的供给,因为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用机器生产的。

C)我们的自然资源供给,因为它们限制了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