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知识点 (1)

合集下载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归纳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归纳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归纳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中考各科目易错点的归纳总结:语文- 古诗文默写:注意易混淆的字词,如“烽火连三月”中的“烽”字。

- 阅读理解:把握文章主旨,注意细节理解,避免断章取义。

- 作文:避免跑题,注意文章结构,逻辑清晰。

数学- 计算题:注意运算顺序,避免因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 应用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或公式。

- 几何题:正确使用几何定理,注意图形的相似性、全等性等。

英语- 语法:注意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常见错误。

- 阅读理解:快速浏览,抓住文章大意,注意细节题的陷阱。

- 写作:避免语法错误,注意句式多样性,逻辑清晰。

物理- 公式应用:正确理解公式含义,避免生搬硬套。

- 实验题:注意实验原理和步骤,理解实验数据的意义。

- 计算题:注意单位换算,避免因单位错误导致计算错误。

化学- 化学方程式:正确配平,注意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书写。

- 化学计算: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避免因小数点错误导致结果错误。

- 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器材,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结果。

生物- 概念理解: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 图表分析:注意图表中的信息,结合文字描述进行分析。

- 实验题:熟悉实验流程,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历史- 时间线: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避免混淆。

- 人物评价:全面评价历史人物,避免片面理解。

- 事件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注意多角度分析。

地理- 地图阅读:熟练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注意地图上的符号和注记。

- 地理现象分析: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原因。

- 区域地理:熟悉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注意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政治- 概念理解:准确理解政治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 时事政治:关注时事,理解时事背后的政治原理。

- 论述题:注意观点的表达,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结束语:中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希望以上的易错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错误,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汇总1、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的原则,拿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小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大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2、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重核裂变3、对惯性的理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

C、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

这句话是错的。

惯性只跟质量有关D、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

(1)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植物类型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用途代表植物藻类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生殖药用和食用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无根,只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孢子生殖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墙藓、葫芦藓蕨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形成煤的主要植物肾蕨、满江红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3、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4、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筛管在木质部(外),导管在韧皮部(内),中间是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植物茎长粗。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6、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易错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提高考试成绩。

以下是一些中考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1、错别字在作文和基础题中,错别字是一个常见的丢分点。

例如“再接再厉”的“厉”,容易写成“励”;“世外桃源”的“源”,容易写成“园”等。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多写多练,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2、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但很多同学会因为错别字或者记错诗句而丢分。

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和“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畔”等,都需要准确记忆。

3、病句修改病句修改也是一个易错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例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句话就是搭配不当,应该把“改进”改为“提高”。

4、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而”字也有多种含义。

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数学1、计算错误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但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容易粗心大意,出现错误。

例如在分式运算、解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方面,要认真仔细,按照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概念不清对一些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错误。

比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圆的相关定理等,都需要准确掌握。

3、图形题在几何图形的题目中,容易忽略一些条件或者对图形的性质理解错误。

例如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四边形的性质应用、圆的切线问题等方面,要认真分析图形,找出关键条件。

4、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有些同学在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和解方程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

要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式求解。

1、单词拼写和词性单词拼写错误和词性混淆是常见的问题。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在复习过程中,各科都存在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易错点,能够让我们在考试中少丢分,提高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各科的易错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考试中,字词的读音和书写常常容易出错。

比如“字帖(tiè)”这个词,很多同学会误读成“字帖(tiě)”;“剽(piāo)悍”容易写成“慓(piào)悍”。

还有成语的使用,“首当其冲”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其实它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病句也是一个易错点,常见的语病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句话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阅读理解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关键语句。

作文方面,要注意审题清晰,避免跑题。

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标点使用正确。

数学数学中的易错点也不少。

在代数部分,分式方程的分母不能为零,解完方程后一定要进行检验。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清楚对称轴、顶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在几何部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容易混淆,要牢记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圆的相关知识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需要特别注意,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的处理,避免粗心导致错误。

英语英语学科的易错点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上。

时态是易错点之一,比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很多同学容易用错。

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规则要牢记,不规则变化的名词更要加强记忆,如“child children”“foot feet”等。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用法也容易出错,比如“good better best”“bad worse worst”。

介词的用法比较灵活,如“in”“on”“at”在表示时间和地点时的不同用法。

中考易错点汇总(270个知识点)

中考易错点汇总(270个知识点)

中考易错点汇总(270个知识点)1.新冠肺炎的冠是第一声的2.数学分式方程要检验3.G e r m a n(德国人)的复数形式为G e r m a n s而不是G e r me n4.数学统计问众数的时候不能直接写数字!!要写这个数字所属的范围(文字类)。

5.化学一定要看清是要写化学式,还是汉字6.大煞风景s h a是一声,奢靡mi是二声,靡靡之音是三声7.光的反射中,要先写反射角再说入射角8.筵yán席9.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不是“一番”10.溶液不显电性,所有正电荷加负电荷等于零11.数学求证时,记得写证明,还要答…12.化学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氢氧化钙是微溶13.物理长度测量记得要估读14.数学:圆的某条弧的度数指的是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不是圆周角的度数。

15.数学一定要看是求半径还是直径16.做数学几何题的条件不要自己以为就可以了要一点一点的证出来17.纯碱不是碱18.m u s t必须m u s t n’t不许,不准c a n’t不可能19.数学统计题一定要写过程再画图20.物理的小g,题目没给10N/k g就要用9.8N/k g(这是最保险的哟)21.平方根有正负,算数平方根没有哦22.汽油柴油都是消耗原油得到的能源不止电能是二次,上述两个油也是23.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灼烧是化学变化啊啊啊啊啊24.数学分式方程解完要写“经检验,x=?是方程的解然后概率(画树状图)时,画完要写明“共有_种等可能情况,有_种符合情况,故P(__)=_”25.为报倾城随太守是倾不是顷26.“函数”不只是二次函数!!!27.H₂O₂中氧元素是-1价实验题制氧气中固固加热型如果有棉花团在试管口是高锰酸钾的实验,没有是氯酸钾C u不会和酸反应纯碱是盐不是碱,它是显碱性28.①s o m e t i m e s②s o m e t i m e③s o m e t i m e④s o m e t i m e s口诀:s连住是有时,分开几次几倍都行分开一段时间,相聚某个时候29.樯倒楫倾的樯,是木字旁!!不是土字旁!!30.物理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流等于各部分电流只和,各支路电压处处相等31.电解水是化学变化,考试的时候如果让你写离子符号,千万不要选字母32.做选择题要看清正确的还是错的33.部编教材语文对镜帖花黄通假字帖34.画力的方向示意图时,一定不要少画,也不要多画,根据实际的情境,分析力的情况当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没有f(摩擦力)3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惟!惟!不是唯!36.语文咄咄逼人(d u o一声)37.可燃冰不可再生我错了好几回了38.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不是单纯的实验!39.中和反应会放热,也属于实验现象,可以鉴别物质的重要条件喔40.强(q i a n g三声)聒不舍41.易错读音:前倨(j u四声)后恭禅(s h a n四声)让散(s a n四声)落42.化学粗盐提纯等一类的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滤渣还是滤液!!!43.自行车的后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前轮是向后44.稀释浓硫酸的时候是酸入水,沿器壁,并搅拌!!45.语文提取宾语部分是谓语后的一大堆,不是单纯的宾语中心语。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中考是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的努力学习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知识点易错的问题。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知识点易错的问题,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语文语文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语文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1. 词语辨析中考语文中常会出现词语辨析的题目,这需要同学们对词语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常见的易混淆的词语有:主要与首要、对立与矛盾、因果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强化对这些词语的辨析能力,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2. 阅读理解中考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目通常要求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同学们要注意回答问题要点,不要离题偏移,要根据文章内容准确作答。

3. 作文题目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时事热点或者社会现象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作文中要注意语法、用词等方面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二、数学数学是中考的另一门重要科目,由于数学知识点较为繁杂,所以易错点也较多。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数学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1. 公式运用中考数学涉及到很多公式的运用,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强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在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准确使用,避免运用错误。

2. 解题方法中考数学的题目通常有多种解题方法,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并在实际解题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解方程、几何等题型中要注意每一步的推理过程。

3. 计算问题在数学中,同学们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细致,避免计算错误。

另外,对于大数和小数的运算尤其要仔细,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三、英语英语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英语是一个难点,下面总结一下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

1. 词汇中考英语中常涉及到一些容易混淆的词汇,比如一些近义词、反义词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汇的辨析和记忆,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中考容易混淆知识点罗列

中考容易混淆知识点罗列

中考容易混淆知识点罗列一、历史与社会1.经线、经度、经线圈;2.西经与西半球;东经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3.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0度纬线即赤道。

4.图例——符号及说明。

注记——文字和数字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6.俄罗斯与印度同我们中国各有两段边界是相连的;中国有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7.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的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甘肃省邻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经省是湖北省;8.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省—普一太原:安徽省—皖一合肥;福建省一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一豫一郑州;湖北省—鄂一武汉;湖南省—湘一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一贵阳;云南省一云或滇一昆明;陕西省一陕或秦一西安;9.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条线是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级阶梯分布)。

10.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11.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如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气候、降水的差异是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风的影响。

12.地形、地势、地形区;13.治黄的关键(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14.区别:(1)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2)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土大多数农作物均能找出适合我国生长的地方。

15.中国各种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浙江省的主要地形以丘陵为主;对中国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季风;对河流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势;16.世界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一)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一)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一)中考逐渐接近,大家复习的怎么样?有同学反映,复习物理的时候,有一些知识点容易搞错搞混。

现在,就把同学们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供同学们查缺补漏。

1.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2.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3.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4.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5.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6.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17.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语法点1.of所有格常用来表示无生命的东西the door of the room双重所有格的两种形式⑴of+名词所有格⑵of+名词性物主代词He is a friend of my brother’s.Is she a daughter of yours?2.job不可数名词work可数名词3.family家,家庭可强调家庭中的全体成员,不指住房。

house“住宅,家”之意,强调房子和居住点。

home“家”讲,指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强调居住的范围和环境。

4.problem总是与“困难”相联系,这样“问题”有待解决的与之搭配动词是solve。

Question总是“疑问,质问,询问”相联系,这样“问题”有待回答的,常与动词answer连用。

4.it用法⑴指代前面提到过的事物The book on the desk is not mine. It is Jim’s.⑵代替指示代词this/that—What’s that?—It is a pen.⑶指代婴儿或不明身份的人。

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Please go and see who it is.⑷指代时间或季节—What’s the time now?—It’s ten o’clock.⑸指代天气。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⑹指代距离How far it from your school to your home?5.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6.形式主语形式宾语7.it特指上下文提到的同一对象是同一事物The book is mine. It’s very interesting.one泛指上下文提到的同类事物中的一个,同类而不同物。

—Who has a pen?—I have one.that特指同类事物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colder than in Guangzhou in winter.8.other另外的,只作定语,常与复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连用;但如果前面有the, that, some, any, no, one, my, your, his等,则可与单数名词连用。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中考物理中,有一些易错知识点经常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下面列举了60个大易错知识点供参考。

一、力学部分:1.计算力的大小时,不要忽略力的方向。

2.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物体所处的地球表面上的位置有关。

3.物体受到重力时,要考虑摩擦力或阻力对物体的影响。

4.对于自由落体运动,要注意当物体上升时速度减小,下降时速度增大。

5.考虑物体与地面接触时的运动状态,如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判断。

6.计算加速度时,要注意方向与质量的关系。

7.当一物体通过一平衡力作用下做弧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等效力为向心力,且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

8.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速度但没有加速度时,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9.两个物体相互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物体在封闭系统内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时候滑动摩擦力是负向,有时候是正向。

12.地球上的物体做垂直上抛运动时,速度大小再下降到零的时候,高度就是最大值。

二、光学部分:13.光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传播,可以通过光的追迹法来解答问题。

14.光的折射,光线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折向法线;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折离法线。

15.平面镜对光的反射相当于镜面上物体的一种反位。

16.凸透镜成像,物体在透镜的凸透镜左侧,像会在透镜的凸透镜右侧。

17.凸透镜成像,物体与透镜的凸透镜的焦点的距离等于像与透镜凸透镜的焦点的距离。

18.凹透镜与凸透镜成像规则一样,只是成像形式不一样。

19.镜面、透镜成像,画出经过虚像的构造线可以帮助解题。

20.光通过两个透镜系统时,可以按照透镜所在位置和对光线的作用来一一解题。

21.关于光谱问题,可以根据光的频率、波长和光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三、力学部分:22.流体的压强公式为P=F/A,要注意求解时单位的转换。

23.流体静压力,根据等压定律,压强是相等的,因此静压力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4.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处的液体密度和液体中排挤掉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中考数学常见易错知识点汇总(对称图形)

中考数学常见易错知识点汇总(对称图形)

中考数学常见易错知识点汇总(对称图形)
中考数学常见易错知识点汇总(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
易错点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和性质把握不准。

易错点2: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问题,要充分运用其性质解题,即运用图形的“不变性”,在轴对称和旋转中角的大小不变,线段的长短不变。

易错点3:将轴对称与全等混淆,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轴对称混淆。

统计与概率
易错点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错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易错点2:在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时,一定要先判断统计图的准确性。

不规则的统计图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易错点3: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它们的适用范围不清楚,造成错误。

易错点4:极差、方差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从而不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易错点5:概率与频率的意义理解不清晰,不能正确的求出事件的概率。

易错点6: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方差公式,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

加权平均数的权可以是数据、比分、百分数还可以是概率(或频率)。

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

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

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篇一: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一.名词、冠词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A. box of appleB. boxes of applesC. box of applesD. boxes of apple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D. any chicken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3..________ it is today!A. What fine weatherB. What a fine weatherC. How a fine weatherD. How fine a weather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B. shoes factoryC. shoe’s factoryD. shoes’ factory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chool bag等.)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D. studying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 当这种概念名词当“人”讲的时候要做复数处理.类似的还有: the police are running after the thief等)6.We will have a ___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A. two monthB. two-monthC. two month’sD. two-months答案: B (选择C的同学要注意应用two months’; 选择D的同学要注意名词之间有“—“ 后的组合词当作形容词来用, 因此就不用所有格形式了.) 7.________ trees are cut down in the forests every year. A. ThousandB.ThousandsC. Thousand ofD. Thousands of答案: D. (选择C的同学注意词组记忆的准确性)8.Our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________.A. on 24, Tuesday, AprilB. in April 24, TuesdayC. on Tuesday, April 24D. in April Tuesday 249_________ people here are very friendly to us. A. The B. / C. A D. An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这里的people是特指这里的, 因此要用定冠词the)10..There is no enough ________ in the corner to put the table.A. placeB. roomC. floorD. ground答案:B (根据句意知道,这里表示没有地方放桌子。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一、易错知识点
1、常用有机物名称: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酯经常混淆,因为苯酚有甲
酸酯的意思,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苯酚是一种氢化物,化学式为
C6H5OH,而邻苯二甲酸酯是此类化合物的乙酸酯,化学结构为
C6H4(COOCH2CH3)2
2、物质的性质:氨水和重水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有水的性质,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氨水的化学式为NH3·H2O,它的存在形式是溶液,具有特殊的气味,而重水的化学式为D2O,它是一种液体,但没有任何特
殊的气味。

3、介质特性:硫酸和硝酸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具有酸性特性,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它在加热后升华分解,有
强酸性,而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它在加热后不会升华,有比硫酸更强
的酸性。

4、物质的分子量:氧化钠和氧化钾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金属
氧化物,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它的分子量为61.98,而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2O,它的分子量为94.20。

1、溶液的特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
溶液,但它们是不同的性质。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在复习过程中,各科都存在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了解并掌握这些易错点,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从而提高成绩。

下面就来分别说一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历史这几门学科的易错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科目中,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字词、古诗文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字词部分,很多同学容易混淆同音异形字和近义字。

比如“迫不及待”的“及”常被误写成“急”;“再接再厉”的“厉”容易写成“励”。

此外,一些成语的含义也容易被误解和误用,像“首当其冲”常被误用来表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其实它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古诗文方面,背诵和默写是常见的易错点。

一些诗句中的通假字、易错字容易写错,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容易被忽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祇”容易写成“只”。

另外,对于古诗文中的名句赏析,很多同学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和写作手法。

阅读理解中,概括文章主旨和分析人物形象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同学们在概括主旨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偏离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时,容易忽略一些细节描写,导致人物特点分析不全面。

数学数学的易错点较多,涵盖了代数、几何等多个领域。

代数运算中,去括号、分式运算和方程求解容易出错。

去括号时,若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变号,很多同学会忘记;分式运算中,通分和约分的过程容易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解方程时,移项变号和去分母时各项都要乘以公分母这两个环节容易出错。

几何图形方面,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和定理容易混淆。

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而外角和是 360 度,有些同学会记混;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较多,在应用时容易用错条件。

函数部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易错点。

对于一次函数,求解析式时斜率和截距的计算容易出错;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的求解以及图像的平移等知识点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是对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一次综合性考查,其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繁杂。

而在这些知识点中,有一部分被广大学生普遍认为是易错的。

本文将针对中考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帮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避免在考试中犯错。

1. 数学中的易错知识点1.1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在数学中,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但是很多同学容易在转换过程中出错。

例如,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时,忘记将小数的位数写成分母的10次幂的形式,导致分数写错;或是在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时,没有进行正确的计算,将结果写错。

解决方法:掌握小数与分数的转换规则,并多进行练习。

可以通过做题或者制定练习计划来提高自己的转换能力。

1.2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直角三角形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需熟悉三边关系,例如勾股定理和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关系。

但由于记忆不牢固或是理解不透彻,很多同学容易在计算时出错。

解决方法:系统学习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理解三边关系的运用场景,多进行实际应用题的训练。

2. 物理中的易错知识点2.1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在物理中,斜面运动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同学们在解题时需熟悉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

然而,因为对力的分解方法不熟悉或是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很多同学容易在这类题目上失分。

解决方法:理解斜面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和运动定律,多进行实例演练和题目练习。

2.2 电路中的电阻关系电路是物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在电路中,电阻的计算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是同学们易错的重点。

同学们容易在计算电阻的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或忘记应用电阻的串并联规则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重点掌握电阻计算和电阻串并联规则,多进行电路图的分析和计算练习。

3. 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3.1 常见化学元素符号及周期表在化学中,熟悉常见化学元素的符号是基础,而周期表则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但是,由于元素符号众多且记忆量大,同学们容易混淆或记错元素符号,也容易在周期表的应用中出错。

九年级英语易错中考知识点

九年级英语易错中考知识点

九年级英语易错中考知识点一、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从句,常见的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在考试中,同学们经常容易在名词性从句的使用上出现错误。

例如,下面是一个含有名词性从句的句子:I don't know what he said.(我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在这个句子中,what he said是一个宾语从句,起到了宾语的作用。

二、动词时态和语态动词时态和语态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时态和语态的使用非常关键。

其中,常见的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例如,下面是一个时态错误的句子:Yesterday, I go to the park.(昨天,我去了公园。

)在这个句子中,go应改为went,以表示过去的动作。

三、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也是英语中易错的知识点之一。

同学们在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往往容易混淆词尾的变化规则。

例如,下面是一个比较级错误的句子:He singed more beautiful than her.(他唱得比她好听。

)在这个句子中,beautiful应改为more beautiful,以表示比较级。

四、冠词的使用冠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非常重要,但是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同学们在使用冠词时,往往会忽视名词前的具体情况。

例如,下面是一个冠词错误的句子:I want an hamburger for lunch.(我想吃个汉堡包作为午餐。

)在这个句子中,hamburger前的冠词应为a,因为hamburger的发音以辅音音素开头。

五、代词的使用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同学们在使用代词时,需要注意代词的人称、数和格。

例如,下面是一个代词错误的句子:Me and my sister went to the park.(我和我妹妹去了公园。

)在这个句子中,Me应改为I,以表示主格。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是学生们学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能否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升入理想的高中,关系到未来的发展。

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被同学们忽略或者误解,从而导致丢分。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中考中的易错知识点。

一、语文1、错别字在作文和基础题中,错别字是一个常见的丢分点。

例如“再接再厉”的“厉”,很多同学会写成“励”;“迫不及待”的“及”,容易写成“急”。

平时要多积累,多做一些易错字的练习。

2、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是必考内容。

有些诗句容易混淆,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它们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要准确理解和记忆。

3、病句修改病句的类型有很多,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在修改病句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找出问题所在。

二、数学1、计算失误数学考试中,计算是基础,但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在分式运算中,通分、约分容易出错;在解方程时,移项变号也容易被忽略。

2、几何证明几何证明题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但有些同学在证明过程中会出现条件遗漏或者推理不严密的情况。

3、函数问题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求函数解析式、最值等问题时,要注意定义域和值域的限制。

三、英语1、单词拼写和用法英语单词的拼写和用法要准确掌握。

例如“advice”是不可数名词,不能加“s”;“affect”和“effect”的词义和用法不同,容易混淆。

2、语法错误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语法问题是易错点。

例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被动语态的构成等。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中的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容易出错。

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同时注意细节信息。

1、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容易出错,比如长度单位、速度单位、压强单位等。

要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实验题物理实验题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容易出现错误。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个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易错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的中考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方面,病句的辨析是一个易错点。

很多同学在判断病句时,容易忽略一些细微的错误。

比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句话就因为“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还有词语的使用,像“美轮美奂”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如果用来形容风景就错了。

数学中的易错点也不少。

比如在计算分式方程时,忘记检验增根是常犯的错误。

还有在求函数的最值时,没有考虑到定义域的限制。

例如,二次函数$y = x^2 + 2x 3$,在给定区间$0, 2$内求最值,需要先将函数配方为$y =(x + 1)^2 4$,然后根据对称轴$x =-1$以及给定区间来确定最值,不能直接根据顶点坐标来判断。

英语里面,时态和语态的使用容易出错。

比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混淆,“I have lived here for five years”表示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I lived here five years ago”则只是单纯描述过去的动作。

另外,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则也需要牢记,像“man”的复数是“men”,“child”的复数是“children”,这些特殊的变化很容易被忽略。

物理学科中,浮力的计算是个易错点。

在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时,要根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而不是仅仅看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

还有电路故障的分析,短路和断路的判断不准确会导致整道题出错。

化学里,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是易错的重点。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个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验证。

另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也容易出错,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确保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历史学科中,时间线的记忆容易混淆。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是学生们学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求较高。

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易错知识点需要特别关注。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部分中考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语文方面,病句的判断与修改是一个易错点。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句话就属于成分残缺,“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再比如,“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这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应删去“能否”。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像“之”这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渔人甚异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看到的景象;“忘路之远近”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

实词方面,“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指飞奔的马。

数学中,函数部分容易出错。

一次函数中,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斜率和截距的计算。

例如,已知直线经过点(1,2)和(3,4),求直线的解析式。

首先,通过斜率公式算出斜率 k =(4 2) /(3 1) = 1,然后再用点斜式或两点式求出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也常常让同学们感到困惑。

对于形如 y = ax²+ bx + c (a ≠ 0)的二次函数,当 a > 0 时,函数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当 a < 0 时,函数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最值在顶点处取得,顶点坐标为(b / 2a,(4ac b²) / 4a)。

在几何方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容易混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三个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英语学科里,时态和语态是易错点。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现在完成时强调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

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

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

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

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4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

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1.六种物态变化:5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7.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

(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换算。

6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

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6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沈括发现了磁偏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