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车身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汽车车身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声和振动,这些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性,还有可能导致车辆的损坏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控制汽车车身噪声和振动成为了汽车制造商和工程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车身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汽车噪声和振动的来源在了解和掌握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噪声和振动的来源。
汽车车身噪声和振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发动机噪声和振动:汽车的发动机是噪声和振动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
机械运转和爆炸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和振动。
1.2 路面噪声和振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和地面的摩擦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1.3 车辆空气动力学噪声和振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身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1.4 车辆骨架噪声和振动:车辆的车架、车身等部件之间的连接和振动也会引起噪声和振动。
2. 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为了降低汽车车身噪声和振动,汽车制造商采用了许多控制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2.1 降噪材料的应用:制造商在汽车的车身、座椅和地毯等区域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以吸收和隔离噪声。
2.2 噪声和振动的隔离:通过改善车辆的悬挂系统和减震系统,阻止噪音和振动传递到车身。
2.3 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优化:优化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设计,减少机械运转和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2.4 车身结构的优化:改善车身结构和连接方式,降低车辆骨架噪声和振动。
3. 新技术在噪声和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在汽车车身噪声和振动控制方面得到了应用。
3.1 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该技术使用传感器和控制器,对车辆的噪声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达到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效果。
3.2 振动能量回收技术:该技术利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从而减少能量浪费和噪声产生。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42025课程英文名称:Control of Vehicle Vibration and Nois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6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是车辆工程专业、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面对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除了提高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外,降低汽车振动与噪声,提高汽车运行舒适度已成为现代汽车设计及新技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振动的基本要素;单自由度、二自由度及多自由度振动的基本特性;随机振动的统计特性及汽车的平顺性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观察、分析及解决的能力,为从事专业设计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对本课的基本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达到如下要求:1.具有建立典型汽车结构力学模型的能力,并能够确定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掌握模型系统的模态分析与响应分析方法。
(三)实施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教师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以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根据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实际应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结合有关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典型的问题,安排一定的习题练习,并以讲、练、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每次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与有关实际问题相联系的思考题。
汽车振动与噪声测试实验报告
汽车振动与噪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声传感器和两种加速度传感器,并区分两种加速度传感器。
2.学会对声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标定3.了解Snyergy数据采集仪的简单操作4.学会用两种穿感觉分别测量汽车的振动与噪声,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框图1.标定声传感器将声传感器与发声装置相连,并与采集仪相连,打开发声仪器发展单位声波并开始采集信号。
采集前要进行数据初始化,选择相应的通道,并对相应的单位进行设置。
根据说明书参考值预设要标定的系数,采集图像,选取较平整的一段图像放大,寻找最大波峰值和最小波谷值,理想值应为±1.414,如实验得到数的绝对值小于1.414则将系数调大重新测量,否侧将系数调小,反复尝试至采得值在±1.414左右即标定完成。
2.标定奇士乐加速度传感器将奇士乐加速度传感器与振动装置相连,并与采集仪相连,打开振动装置发出单位振动频率并开始采集信号。
采集前要进行数据初始化,选择相应的通道,并对相应的单位进行设置。
根据说明书参考值预设要标定的系数,采集图像,选取较平整的一段图像放大,寻找最大波峰值和最小波谷值,理想值应为±1.414,如实验得到数的绝对值小于1.414则将系数调大重新测量,否侧将系数调小,反复尝试至采得值在±1.414左右即标定完成。
3.标定BK437加速度传感器将BK437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在通过电荷放大器连接到采集仪。
根据说明书对电荷放大器参数进行预设为0.91,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前要进行数据初始化,选择相应的通道,并对相应的单位进行设置。
采集图像,选取较平整的一段图像放大,寻找最大波峰值和最小波谷值,理想值应为±1.414,如实验得到数的绝对值小于1.414则将电贺放大器的参数调小重新测量,否侧将参数调大,反复尝试至采得值在±1.414左右即标定完成。
4.测量汽车内噪声和发动机振动分别将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汽车发动机上,将声音采集器布置与驾驶室内,连接设备并进行仪器调试,分别观察汽车在怠速情况下和加速情况下振动频率图像和噪声频率图像,并通过软件进行傅里叶变换进行频域分析。
汽车怠速车内噪声与振动评级和测量方法
汽车怠速车内噪声与振动评级和测量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汽车怠速车内噪声与振动评级和测量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汽车啊,有时候就像个会跑的大嗓门怪兽,要是它在怠速的时候还嗡嗡响个不停,那可真够让人头疼的。
这噪声和振动,就像是车里藏着的小捣蛋鬼,时不时就出来捣乱一下。
那咱怎么给这些小捣蛋鬼评级呢?这就好比给学生打分一样。
咱得有个标准,看看它们到底有多调皮。
比如说,声音大不大呀,振动厉不厉害呀。
咱可以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就像考试成绩有优秀、良好、及格啥的。
那怎么测量呢?嘿,这就有讲究啦!咱不能随随便便拿个东西就测,得用专门的工具。
就好像你要量身高,不能拿根绳子随便比划比划吧,得用尺子才行。
测量噪声,有专门的仪器,能把声音的大小准确地测出来。
测量振动呢,也有相应的设备,能告诉你车子抖动得有多厉害。
你想想看,要是咱开车的时候,车里安静得跟图书馆似的,那多舒服呀!可要是像在工地一样吵吵闹闹,那可不得烦死啦!所以说,这个评级和测量方法可重要啦,它能让咱知道车子到底好不好。
就好比你去买苹果,你得看看苹果红不红、大不大、甜不甜吧?这汽车怠速车内噪声与振动评级和测量方法,就是咱判断车子这个“大苹果”好不好的标准。
咱再打个比方,要是你家旁边有条大马路,每天车来车往吵得你睡不着觉,你肯定希望那些车都安安静静的吧?这就需要汽车厂家在生产的时候,好好关注这个问题,把车子的噪声和振动控制好。
而且啊,这噪声和振动可不光是影响咱开车的心情,时间长了对咱的身体也不好呢!就像你总在一个吵闹的环境里待着,耳朵能好受吗?所以啊,这个评级和测量方法真的是很重要呢!咱平时开车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车子的声音和抖动情况。
要是感觉不对劲,就像你身体不舒服会去看医生一样,赶紧去检查检查车子。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问题,不及时处理,说不定以后会变成大麻烦呢!总之啊,汽车怠速车内噪声与振动评级和测量方法,这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
它关系到咱开车的舒适性和健康呢!咱可得重视起来,让咱的车子都能乖乖地不吵不闹,安安稳稳地带着咱到处跑!。
《汽车振动与噪声》课件
CHAPTER
02
汽车振动分析
汽车振动类型
垂直振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 路面不平的影响,产生 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
侧向振动
汽车在转弯或行驶在弯 道时,由于离心力作用
产生的侧向振动。
纵向振动
由于发动机、传动系统 等内部组件的往复运动
产生的纵向振动。
扭转振动
由于发动机扭矩波动或 传动系统的不平衡引起
的扭转振动。
振动产生的原因
路面不平
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导致垂直振 动。
传动系统不平衡
传动系统中齿轮、轴承等组件的不平衡或误 差,导致扭转振动。
发动机扭矩波动
发动机内的燃烧和机械运动产生的扭矩波 动是纵向振动的主要原因。
轮胎不平衡
轮胎质量分布不均或安装不当,引起侧向和 垂直振动。
振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03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产生的气流会对车身产生振动
和噪声。
振动与噪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舒适性
振动和噪声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感,过大的振动和 噪声会对乘客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安全性
过大的振动和噪声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力和 反应速度,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车辆寿命
长期的振动和噪声可能会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疲 劳损伤,从而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
油耗
过大的噪声可能增加车辆的油耗,影响经济性。
风噪声
其他噪声
汽车行驶时,空气与车身、车窗等相互作 用产生的声音。
如传动系统、冷却系统等产生的声音。
噪声产生的原因
机械振动
发动机、传动系统等部件的振动是产生汽车 内部和外部噪声的主要原因。
气动噪声
气流与车身、车窗等相互作用产生的声音。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2.pdf
机械振动有哪些类型
2.按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数分类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 时几何位置需要多个独立坐标的振动;
机械振动有哪些类型
3.按系统的响应(输出振动规律)分类
周期振动——能用时间的周期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瞬态振动——只能用时间的非周期衰减函数表示系统响应 的振动; 随机振动——不能用简单函数或函数的组合表达运动规律, 而只能用统计方法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汽车行驶在路面)
Steer转向
Body车身
Suspension悬架 Chair座椅
Tire轮胎
Br论是分析任何机器和结构的动态特性的理 论基础之一
• 汽车的动态性能:汽车行驶的舒适性、操纵稳定 性、车内噪声水平以及音质等。
•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减振和 隔振、车身结构的模态分析均以振动为基础。
量纲: m:kg k:N/m c: N.s/m
如何进行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
• 理论分析
数学工具
解析 解
实际 力学原理 微分
振动
系统
方程 计算机
数值 解
特性
• 建立系统力学模型:将所研究的对象以及外界
对其作用简化为一个即简单又能在动态特性方面与 原来研究对象等效的力学模型
• 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得出响应规律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Control of Vibration and Noise
in Road Vehicles
2012.秋
内容安排
• 第1章 振动理论基础 • 第2章 声学理论基础 • 第3章 发动机振动分析与控制 • 第4章 动力传动及转向系统振动 • 第5章 汽车平顺性 • 第6章 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 • 第7章 底盘系统噪声 • 第8章 车身及整车噪声
汽车动力系统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动力系统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汽车动力系统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问题一直是制约汽车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因素。
因此,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汽车工业领域的热点之一。
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的来源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这些部件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声和振动,其中发动机是主要的噪声和振动源。
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气门机构、曲轴连杆机构、活塞环等部件的运动。
为了控制汽车动力系统的噪声和振动,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1. 声学设计技术声学设计技术是通过优化汽车发动机和车身的结构设计来降低噪声和振动。
例如,在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系统中加装消音器、在发动机周围安装隔音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
2.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是通过在汽车内部安装传感器、控制器和扬声器等设备来实现噪声的反相干涉,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低频噪声,但对高频噪声的控制效果较差。
3. 振动控制技术振动控制技术是通过在汽车结构中安装减振器、阻尼器等装置来消除振动。
例如,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加装减振器、在车身结构中加装阻尼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振动。
除了以上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控制中,如无源噪声控制技术、智能材料技术等。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控制都需要进行精确的测试和分析。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模态分析、频响分析、传递路径分析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汽车动力系统中各部件的振动特性,进而优化设计和控制方案。
总之,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是汽车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和振动控制中,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
《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振动与噪声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概述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声进行测试与分析。
该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分析软件及报告输出等部分。
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获取车辆振动与噪声数据,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三、软件开发1.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初期,需对系统功能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系统应具备的测试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报告生成功能等。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软件架构设计、界面设计等。
数据库需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能力;软件架构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操作。
3. 编程实现: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编程实现。
编程语言通常采用C++、Java等。
在编程过程中,需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还需对程序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使用到多种工具和环境。
如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编程和调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数据存储和检索;版本控制系统(VCS)用于代码管理和协作等。
四、应用1. 测试流程: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的应用流程主要包括传感器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步骤。
首先,根据测试需求,在车辆上布置传感器;然后,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获取振动与噪声数据;接着,利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生成报告,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2. 应用效果: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品质和舒适性。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言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Noise, Vibration and Safety Technology)是一个致力于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
本实验室由中国政府设立,旨在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室的背景、研究领域和取得的成就。
背景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性一直是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和驾驶舒适度,还会引起交通事故和交通噪声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在2005年设立了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和国内著名汽车企业,集结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研究领域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该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的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度。
研究人员通过对汽车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等系统的优化设计,减少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源头,同时利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和隔音材料等手段进行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2. 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
他们通过车身结构优化、碰撞试验和仿真等手段,提高汽车的抗碰撞能力和乘客的安全性。
3. 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控制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本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技术研究,以提高乘坐舒适度和降低噪声污染。
成就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该实验室的主要成就之一:1. 技术创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NVH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Hale Waihona Puke 汽车噪声与振动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噪声与振动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第二版)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第二版)
第一章振动理论基础
第一节介绍
第二节单自由度系统
第三节多自由度系统
第四节连续系统振动
第五节随机振动分析基础
练习题
第二章声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波动方程与声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声传播及结构声辐射
第三节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
第四节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练习题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的振动分析与控制
第一节发动机的振动激励源分析
第二节发动机隔振技术
第三节发动机气门振动
练习题
第四章汽车动力传动及转向系统振动
第一节振动分析的传递矩阵法
第二节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振动
第三节汽车转向系统振动
第四节汽车制动时的振动
练习题
第五章汽车平顺性
第一节平顺性定义
第二节人体反应与平顺性评价
第三节道路路面不平度的统计描述
第四节平顺性分析
第五节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练习题
第六章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
第一节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分析与控制
第二节传动系噪声
第三节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
练习题
第七章底盘系统噪声
第一节轮胎噪声
第二节制动噪声
练习题
第八章车身及整车噪声
第一节车身结构噪声及其控制
第二节车内噪声
第三节汽车整车噪声及其控制第四节汽车噪声有源控制
练习题。
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振动故障的诊断与检测(二)
712023/10·汽车维修与保养◆文/山东 焦建刚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振动故障的诊断与检测(二)⑦辅机皮带传动噪声多楔V形皮带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辅机的传动之中,如图14所示。
由图14(a)可知,发动机曲轴前端皮带轮1(CRK)通过皮带拖动水泵2(W/P)、涨紧器3(TEN)、发电机4(ALT)、惰轮5(IDR)、动力转向泵6(P/S)和空调7(A/C)等辅机。
当带轮不对中或皮带打滑时,有可能产生不对中噪声或打滑噪声,这两种噪声往往较明显,而又因为在发动机前端而易于向外辐射,所以必须非常重视。
图14 辅机皮带传动系统涨紧器涨紧力调节不当,过松时,容易出现皮带打滑噪声,尤其是在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工作时,随方向盘转动至极限位置,尖锐的皮带打滑声加剧;夜晚,当打开大灯远近光,发电机负荷增大时,皮带打滑声音也一样加剧。
皮带轮V型槽在雨季容易被雨水污染、锈蚀,车辆过水后,停放一段时间后,启动发动机后,往往容易出现较大皮带噪声,清除皮带及皮带轮槽内的锈蚀,可以解决这类异常噪声问题。
当噪声由发动机室内传出时,为确定是否为辅机皮带及其皮带轮轴承噪声所致,可以采用WD40高效矽质润滑剂向发动机辅机皮带喷洒的方式检查,如声音减弱或消失,说明噪声由辅机皮带及带轮发出;如噪声不变,且声音类似“嗡嗡嗡”或“吭吭吭”声,则可以逐一拆下辅机皮带进行检查,如异响消失,说明向助力泵、空调压缩机等。
⑧轴承噪声轴承本身噪声并不大,但它对整机的支承刚度和固有频率有较大影响。
轴承的振动又导致轴系的共振而产生噪声。
轴承中滑动轴承的噪声比滚动轴承小。
对于滑动轴承,当轴承间隙增大时,油膜压力和轴承的轴心轨迹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会促使机体振动加剧,噪声增大。
当轴承间隙增大30μm时发动机噪声会增大3dB。
曲轴主轴承数目对噪声影响很大,当四缸机主轴承由5支轴承改为3支轴承时,噪声增加了2~3dB。
对于滚动轴承,等轴承受到径向载荷时,滚动体和套圈将产生弹性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强(I):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声
能称为声强。属于矢量。
声功率(W):声源的强弱。
次声波、超声波
声学基础
---噪声测试仪器
在汽车噪声测试中常用的设备有:
传声器-----用来直接测量声场的声压 声级计 用于分析噪声的频率构成特征 频谱分析仪 声强分析仪 信号处理仪
声学基础
---基本概念
和声音有关的参数主要有声压(p)、声阻抗(Z)、声强(I)、声
功率(W) 声压(p):当地声压于大气压之差。声场中某一瞬间的声压值称为
瞬时声压,瞬时声压对时间取均方根称为有效声压,一般声学仪 表测得的是有效声压。
声阻抗(Z):声压与体积速度的复数的比值,是表示介质特性的重
内容
心得
声学基础
概念 测试仪器、测试环境、标准
振动基础
概念 测试技术、设备
车身声学处理
吸音、隔音、阻尼;统计能量法
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的几个问题
如何评估发动机舱隔音罩减噪量 如何解决轰鸣(Booming)噪声 如何提高车门关门的声品质
心得
弄清声学基本概念很重要 学以致用,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
车身声学处理
隔声
隔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一般用各种易吸收能量的物质消耗声波的能量,使声能在
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的措施,称为隔声。
单层平板结构(散入射):
STL≈20lg(fρs) -47.5 (f是频率, ρs 是板面密度) 实际中壁板并非无限大,且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如加强筋或呈复杂几何形状,其STL 常常会低于质量定理得理论值。
吸声
常用的吸声材料或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多孔吸声材料,包括纤维吸声材料如毛毡、泡沫状吸声材料如海绵等。
其吸声系数曲线多随频率增加而单调递增
共振吸声材料和结构,包括单个或多个共振器或共鸣腔
其吸声系数曲线只在某一频率(通常是低频)附近呈现极大值,而在其他频率范围表现不佳
工程上常用的评价指标
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模态分析: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
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 程,以便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坐标变换的变换矩阵为模态矩阵,其 每列为模态振型。
模态分析的作用: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
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小型试样-----梁状样件(一般采用SAE J1637梁状样件阻尼测试标准) 中型试样-----板状样件 大型试样-----车身板,整车(半功率法、模态分析法、模态振动衰减法)
车身声学处理
统计能量法
统计能量的使用范围可以用模态重合度来判断
即当系统的模态重合度远大于1,统计能量分析就有效。
地毯植绒
质量隔垫
多孔衬垫 阻尼层 车身前围板
前围板穿通元件的声学设计示意
除了穿通元件外,由于质量隔层和衬垫各处厚常常不一样,假设个区域的传递损失分贝
值是STLi,面积是Si,那么整个前围板的复合声传递损失为:
10( STLi /10)Si STL 10lg{ } Si
轰鸣声(Booming)如何解决
明显高于钢板本身的阻尼,达0.005或更高。
车身阻尼处理包括:
自由阻尼处理
热黏结阻尼-----沥青类 对工人体力要求大,效率低,易产生微量粉尘
喷涂阻尼 ------水基材料
约束阻尼处理
用铝箔作约束层 汽车阻尼夹层钢板
材料和结构阻尼测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薄夹层钢板 厚夹层钢板
多用于发动机油底壳等结构 多用于高档车前围板、后轮罩
如果噪声输入准确,建模方法得当,400Hz以上时,统计能量分析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
差一般在2~3dB之内
如何评估发动机舱隔音罩减噪量
估算公式:NR 插入损入IL 10lg(
S )(S,S0分别为总表面积和孔隙面积) S0
如何评估前围复合声传递损失
前围板声学处理以隔声为主,吸声不计或为辅。处理结构如下
稳态频率正弦扫描激励法 自由衰减曲线法
电测法
阻尼比的测定 位移直接测量测定振型
光测法
激光全息摄影测振 激光多普勒测振 脉冲激光电子斑干涉法测振
车身声学处理
吸声:是指空气中的声波在通过或入射到介质界面损失声能的过程。 吸声产生的机理:
黏滞性和内摩擦效应-----在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尤为明显,是吸声的主要机理。 热传导效应
结构传播噪声(Structure-borne noise):路面激励、发动机系统激
励,间接或直接传到车身,引起车身振动,并通过结构辐射噪声到车 内,称为结构传播噪声。
模态重合度:用来表示一个频率范围内所有的模态数目。
振动基础
---振动测试技术
振动测试方法有
机械法
固有频率的测定
• •
垂直入射吸声系数-----阻抗管或驻波管 漫入射吸声系数-----混响室
用平均吸声系数评价
NRC降噪系数(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即取材料四个倍频程(250Hz、500Hz、1000Hz、 2000Hz)的吸声系数的平均值,精确到0.05。
NRC
250 500 1000 2000
声学基础
---噪声测试标准
中国噪声标准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 1495-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T 1496-79 《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 GB/T 14365-93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 16170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495-2002
密封良好,特别注意密封条的压缩量和硬度 采用“两级”密封设计 增加车门的刚度 附加阻尼处理,依靠阻尼衰减瞬态振动和噪声辐射
Question?
对于车内轰鸣问题,一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检查各缸爆发压力是否均匀,测试曲轴和轴承等的振动找出振动源。 结合有限元方法通过车身壁板灵敏度、贡献度分析等,修改车身动态特性使耦合固有频率移
出常用转速范围,尽量降低振动响应。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
如何提高车门关门的声品质
声品质是衡量车门关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双层板结构(散入射):
ST L {20lg fs1 ] 47.5} {20lg fs2 ] 47.5} 6 [ [
车身声学处理
阻尼
阻尼表示系统自身振动幅值或能量衰减的能力
阻尼比ξ 阻尼损耗因子η
2
车身钢板经过冲、焊等工艺,结构振动会在焊点产生局部摩擦,使得结构阻尼损耗因子
《汽车匀速行驶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QC/T 57-93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QC/T 58-93
振动基础
---基本概念 有限元法:是指用有限单元将结构弹性域或空气域离散化,根据力学 方程或声学波动方程,得到联立代数方程式,通过求解代数方程式得 到振动或声学特性的方法。
模态:模态是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
声学基础
---噪声测试环境
噪声测试环境(声场)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自由声场-----只有直达声无反射声 消声室 半自由场-----只存在直达声和一次反射声 半消声室 扩散声场-----声波在所有方向上以相同的幅度和概率传播 混响室 半扩散声场-----介于自由声场和混响场之间 半混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