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CuSO4 溶液中,过一会儿 取出,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淡。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FeSO4 溶液中,过一段时间
后取出称量,固体重量为109.8 g;一天后浅绿色溶液变
为无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白铁皮” 中的金属成分可能
有
。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
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 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面是某品牌高钙鲜
牛奶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由此,你所能得到的正
确信息和作出的合理猜测是
(
)
A. “高钙鲜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 此牛奶是含绿色植物营养成分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白铁皮” 是一种合金,用 “白铁皮” 制成的畚箕、
水桶等,使用时都不易锈蚀。 某小组从金属制品厂取了
一些 “白铁皮” 边角料进行研究。
⑴ 将110g “白铁皮” 浸入 AlCl3 溶液中,无现象,一 天后取出称量,质量无明显变化。
•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注意: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潘冬子怎样顺利的过了关卡?
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 大买爷到下食山盐买后食,盐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 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冬子一看,才知 于是他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顺利 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 地通过了关卡。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溶解,溶液呈棕色 几乎不溶
【结论】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②通过实验1、3或者2、4可知:__同__种__溶质在不同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③通过实验1、2或者3、4可知:__不__同__溶质在同种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 度不改变,蔗糖与水 不会分离
稳定性
你能够总结出
溶液的概念吗
一
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一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溶液的形成
一 实验9-1 蔗糖溶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蔗糖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Question
1 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杯子里都有什么物质?
蔗糖溶液
混合物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 溶液的形成PPT
+
溶剂
胶体
浊液
特点:
不分散的随意相混
不均一、不稳定
以分子形式分散
溶质微粒直径<1nm
以阴阳离子形式分散
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
振荡
纯净物
溶液
物质
混合物
→
特点:
……
均一、稳定
水+油
静置
P31
→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胶体
。
分散系
(如:泥水)
悬浊液
(先脱水CuSO4·5H2O = CuSO4+5H2O,再以Cu2+、SO42—形式分散)
♥我会说~~~
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CuSO4
溶剂
H 2O
已知溶液溶质&溶剂
双氧水
已知溶质&溶剂溶液
石灰水
75%酒精
硝酸
H2O2 Ca(OH)2 C2H5OH HNO3
H 2O
H 2O
H 2O
H 2O
I2的CCl4溶液
分层
分层
水和植物油中
加2-3滴洗涤剂
分层
不分层
静置后
倒出液体试管
是否干净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比较干净
✌乳化现象
洗涤剂去油污 — 乳化作用 (形成乳浊液)
植物油
和水
(大油滴)
洗涤剂
乳化作用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要分层】
原理:将大
油滴分散成
小油滴
能用水冲
洗干净
溶剂
胶体
浊液
特点:
不分散的随意相混
不均一、不稳定
以分子形式分散
溶质微粒直径<1nm
以阴阳离子形式分散
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
振荡
纯净物
溶液
物质
混合物
→
特点:
……
均一、稳定
水+油
静置
P31
→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胶体
。
分散系
(如:泥水)
悬浊液
(先脱水CuSO4·5H2O = CuSO4+5H2O,再以Cu2+、SO42—形式分散)
♥我会说~~~
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CuSO4
溶剂
H 2O
已知溶液溶质&溶剂
双氧水
已知溶质&溶剂溶液
石灰水
75%酒精
硝酸
H2O2 Ca(OH)2 C2H5OH HNO3
H 2O
H 2O
H 2O
H 2O
I2的CCl4溶液
分层
分层
水和植物油中
加2-3滴洗涤剂
分层
不分层
静置后
倒出液体试管
是否干净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比较干净
✌乳化现象
洗涤剂去油污 — 乳化作用 (形成乳浊液)
植物油
和水
(大油滴)
洗涤剂
乳化作用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要分层】
原理:将大
油滴分散成
小油滴
能用水冲
洗干净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课件
PART 01
溶液
01
溶液
探究实验: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静 置
一匙蔗糖 20 mL水, (或食盐) 搅拌
糖水 (或盐水)
现 象 固体 消失 ;
结 论 蔗糖 能 被水溶解形成 蔗糖溶液 。
01
溶液
分 析 蔗糖为什么不见了呢?
蔗糖溶解微观解释
蔗糖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的确定 2.根据溶液的名称来确定 溶液的命名:某某的某某溶液
(溶质)(溶剂)
加入水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蔗糖
蔗糖
水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 高锰酸钾
食盐
水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液
注: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02
01
溶液
食盐在水中会不会溶解呢?为什么不见了呢?
食盐溶解微观解释
溶液中的离子 盐晶体
氯化钠在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01
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 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不是“反应”
2.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 剂 中分离出来。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浅绿色
黄色
蓝色
紫红色
PART 02
溶液的组成
02
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的多 少,水都是溶剂。
注
B、两种液体互溶,溶液中无水存在时, 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意 C、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水溶液。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E、凡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 是溶液。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学完本课我知道了
1、认识了溶解现象,知道了溶液、 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 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 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试管 编号
1 2
3 4
实验9-2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水 汽油 汽油
碘
碘几乎不溶于水 ,溶液呈浅黄色
高锰 酸钾
碘
高锰 酸钾
高锰酸钾溶解, 溶液呈紫红色
碘溶解,溶液 呈紫红色
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C )
A 糖、水 C 酒精、碘
B 硫酸铜、水 D 氢氧化钠、水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质 的是(AD)
A、氯化氢、盐酸
B、生石灰、石灰水
C、二氧化碳、碳酸溶液 D、氯化钠、食盐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 课件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3、溶液的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讨论: 溶液 溶质
溶剂
蔗糖溶液
蔗糖 水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水
问: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 过哪些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
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
1、实验方案 (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 (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 测出温度 (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
2、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29页表格.
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
水中加入 的溶质
加入溶质 前水的温
度/℃
加入溶质 后水的温
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
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 吗?说明了什么?
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2)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3)混合物
度/℃
溶解现象
NaCl 温度基本不变
NH4NO3 NaOH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物 质溶解时可能放热。
小结:
(1)浓硫酸、NaOH固体等溶于水放热; (2)NaCl等溶于水不吸热也不放热; (3)NH4NO3等溶于水吸热。
【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3、溶液的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讨论: 溶液 溶质
溶剂
蔗糖溶液
蔗糖 水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水
问: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 过哪些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
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
1、实验方案 (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 (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 测出温度 (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
2、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29页表格.
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
水中加入 的溶质
加入溶质 前水的温
度/℃
加入溶质 后水的温
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
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 吗?说明了什么?
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2)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3)混合物
度/℃
溶解现象
NaCl 温度基本不变
NH4NO3 NaOH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物 质溶解时可能放热。
小结:
(1)浓硫酸、NaOH固体等溶于水放热; (2)NaCl等溶于水不吸热也不放热; (3)NH4NO3等溶于水吸热。
【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 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质量为101g D. 它是浓溶液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溶液的形成 课件
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 除了水还有其他的溶剂吗?
实验探究二: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分别加入1~2小 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汽 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记录
溶剂 水 水
溶液的均一性
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 液体分离吗?
溶液的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分析:
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 它到哪里去了呢?原来,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 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随着振荡,最终 均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 合物——蔗糖溶液。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 氯化钠)放到水中,构成氯化钠的微粒(Na+、 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最终均 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也形成稳定的溶液, 只不过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 的形式存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探究一【实验9-1】物质溶解于水
在40ml水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 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现象
形成 什么
蔗糖(或氯化钠)颗粒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形成了澄清透明的溶液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蔗糖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分子的运动扩散到水中去了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 处相同?
• 2、汽修厂里修完汽车的师傅,常把他 沾满黑色油污的双手,放在一种淡黄 色的液体(汽油)中洗,很快就洗干 净了。
• 3、紫黑色的碘单质溶于酒精,就可制 成医疗上用于杀菌消毒的碘酒。
• 这些都是因为汽油能溶 解油脂、油漆;酒精能 溶解碘的缘故。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例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 速率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 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A叙述错误;B.汽油能溶解 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B叙述正确;C.溶液具有稳 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C叙述正确;D.溶液中 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D叙述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解和乳化的 区别。
3.乳化现象。 (1) 乳浊液。 ① 概念:__小__液___滴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②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___分__层___。
(2) 乳化现象。 在含有植物油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 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 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___稳__定__性___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C. NH4NO3 D. CaCO3
7.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 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D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
中考链接
8.[2023·北部湾]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
跟踪训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PPT课件35 人教版
形成 什么
硫酸铜晶体溶解 消失
溶 液
溶 液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蔗糖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分子的运动扩散到水中去了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 处相同?
溶液的均一性
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 液体分离吗? 溶液的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思考题,大家试着概括一 下什么叫做溶液?
+
m(溶 剂)
练习: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
探究实验二
溶剂 各取 (2~3mL) 水 水 汽油 汽油 溶质 各取1小粒 碘 现象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汽油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 + 植物油 2~3mL 5滴
分 层
乳浊状 不分层 乳浊状 不分层
分 层 不分层
水+植物油及 洗涤剂
分 层
实验结论:
1、不是任何液体互相混合都能溶解的。 2、水与油混合(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故不能形成溶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 合物。
自动播放
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硫酸铜晶体溶解 消失
溶 液
溶 液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蔗糖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分子的运动扩散到水中去了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 处相同?
溶液的均一性
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 液体分离吗? 溶液的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思考题,大家试着概括一 下什么叫做溶液?
+
m(溶 剂)
练习: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
探究实验二
溶剂 各取 (2~3mL) 水 水 汽油 汽油 溶质 各取1小粒 碘 现象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汽油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 + 植物油 2~3mL 5滴
分 层
乳浊状 不分层 乳浊状 不分层
分 层 不分层
水+植物油及 洗涤剂
分 层
实验结论:
1、不是任何液体互相混合都能溶解的。 2、水与油混合(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故不能形成溶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 合物。
自动播放
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重、难点)
2 能说出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难点)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的糖水、食盐水是如 何形成的?
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它的形成吗?
蔗糖放进水中后,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
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 物——蔗糖溶液。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 钠)放到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 里扩散,也形成稳定的溶液。
溶剂 溶质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
汽油 碘
溶解
汽他物质。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 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物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③取液体:瓶塞倒放,标签面朝手心,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
④污物杯 振荡:左右振荡!
[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 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 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 振荡,观察现象(溶解情况)。
一、溶液的形成
1、组成 溶质、溶剂
m溶液=m溶质+m溶剂
2、特征 均一性:任何一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
3、溶质、溶剂的区分 4、溶液的命名
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剂为水可省略)+溶液
分组实验课本P27—实验9-3
注:①取药品:先固后液
②取固体(碘粒、高锰酸钾粉末): 试管平放(略向上倾斜),药匙送至试管底 部,直立。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重、难点)
2 能说出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难点)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的糖水、食盐水是如 何形成的?
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它的形成吗?
蔗糖放进水中后,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
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 物——蔗糖溶液。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 钠)放到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 里扩散,也形成稳定的溶液。
溶剂 溶质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
汽油 碘
溶解
汽他物质。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 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物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③取液体:瓶塞倒放,标签面朝手心,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
④污物杯 振荡:左右振荡!
[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 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 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 振荡,观察现象(溶解情况)。
一、溶液的形成
1、组成 溶质、溶剂
m溶液=m溶质+m溶剂
2、特征 均一性:任何一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
3、溶质、溶剂的区分 4、溶液的命名
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剂为水可省略)+溶液
分组实验课本P27—实验9-3
注:①取药品:先固后液
②取固体(碘粒、高锰酸钾粉末): 试管平放(略向上倾斜),药匙送至试管底 部,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