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表演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表演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摘要课堂表演目前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一
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成为学生在课堂上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表演,是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全身心感受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课堂表演语言效果
一、明确目的——课堂表演,为了谁?
课堂表演关注的是动态生成,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学生是推敲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是学生、老师与文本之间开展的有效对话,强调的是表演主体(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的是学生阅读质量、阅读能力以及审美情操。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表演,老师应主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感受。因此,确切地说,课堂表演实际上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在设计课堂表演时,必须明确课堂表演的对象是学生,表演的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二、选择内容——课堂表演,演什么?
1.演真实剧本,体会人物情感。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就选择了这样一类特殊的文本——剧本。考虑到体裁的特殊性,与其按照固有的课时来组织教学,还不如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建议在第二课时)。在表演中,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不仅感受到了剧本与普通文本的不同之处,而且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2.演成语故事,加深理解记忆。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的“积累与诵读”一栏中,都有“熟记成语”的练习。要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真正做到熟记成语,光靠读读背背是不行的。纵观练习上的成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成语情节性比较强,如果能组织学生将成语的情节演一演,则有助于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在学生熟读成语后,我们可以分组合作表演其中的一些成语,其他学生根据表演内容来猜成语。通过表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旁观者,都对成语的意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学生的语言、思维、创造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3.演文生动情节,增强主观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组织学生表演,静态的文字就会转化为一个动态的“生活场景”,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学生学习得就更加有滋有味了。
4.演文中“空白”,拓展想象空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内容留有空白,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练习说的基础上表演这些空白。
三、丰富形式——课堂表演,怎样演?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需要,在组织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
1.个别表演。即只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表演课文片断,让全班同学作评议指导。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一文中,写在潮汛到来的夜晚,强强一个人留在爷爷的小闸屋里那部分,可
以让学生进行个别表演。即把自己当成强强,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个人的孤独、无助和恐惧,从而把读书、思考和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组合表演。即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上台表演,全班同学进行评论。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半截蜡烛》一文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学生根据不同的分工组成合作小组,来表演主人公一家与三个德国军官斗智斗勇的场面,在表演中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与勇敢。
3.集体表演。即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第2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镇的“热闹”,我们可以调动全班学生进行表演:把教室当成“街道”,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不同的角色,摆摊的摆摊,吆喝的吆喝,讲价的讲价……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通过主观体验,真切地感受到了小镇早晨的“热闹”,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四、达成效果——课堂表演,收获什么?
1.形成了融洽的关系。由于在课堂表演中,学生大都以积极的态度、快乐的情感参与表演,没有外在的压力,也没有老师的强迫。所以在教室里,学生多了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想象、自由的发挥;教师也多了舒心的笑容,更多了一份对学生的理解,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了。
2.落实了各项训练。语文课堂教学,重在落实听说读写等各项训
练,而课堂表演是为教学服务的。通过形形色色的课堂表演,不仅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的灵感。
3.加强了相互合作。课堂表演往往需要几个人的通力合作,而学生之间的表演才能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表演成员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表演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4.提升了审美情趣。《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表演中,学生需要把自己扮成相应的角色,有时甚至需要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来再现课文内容,再加上“观众”对“演员”的评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堂表演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语文课堂的面貌焕然一新。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整体的语文素养。显然,它图的不只是表面的“热闹”。我们教师只有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和引导,才能使课堂表演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