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山沟里的孩子》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3d6021a32d7375a4178031.png)
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
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而受到启发向小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大的本领。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用富有感情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描述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上学,不怕起早贪黑,翻山越岭。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和爱学习的精神,是分三个方面写的。
第二部分(6~7自然段)直接抒情,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为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1课时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生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读中感悟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感悟。
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练习仿写对应句子法等。
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
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看视频、图片导入课题1.看一段视频和一组照片。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4980802020740be1e9b25.png)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程村管区高校课堂示范课《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授教单位:肖泉初小授教班级:三年级执教者:杨晓艳课题:《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背景分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
《山沟里的孩子》是一篇叙事散文,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的去上学的情景。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结合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带来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请大家欣赏。
[播放《上学歌》] 2.说说平时你是怎么去上学的?正如歌中唱的,我们每天都在小鸟欢快的叫声中,在父母的呵护下,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和我们一样幸福呢?我们一起去看一张特殊的照片。
3.你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鞋的主人是河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
他每天就是穿着这样一双鞋走十几里的山路翻山越岭去上学。
因为在他们山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找到它,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一把怎样的金钥匙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山区,去了解《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学习的!(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山沟里的孩子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a.跟小老师读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②山沟里的孩子》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②山沟里的孩子》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659cb3aaea998fcd220e4f.png)
山沟里的孩子
山沟里的孩子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 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 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的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 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 了,男孩子们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谢谢家的路。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 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 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 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 抱着他们。
子们回家的路。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 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 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的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 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 了,男孩子们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的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 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 了,男孩子们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山沟里的孩子优秀课件
![山沟里的孩子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32d5c84868762cbaed57a.png)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 书包上学校去。( )由( )变( )了, ( )由( )变( )了,( )由 ( )变( )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 着书包结伴回家。( )由( )变( ) 了,( )由( )变( )了,( ) 由( )变( )了。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
山沟里的孩子
丁丁给大家的自学提示: 1.轻声自读1-5自然段,勾出山沟里的孩子 在上学和放学路上所看到的情景。
2.边读边想,你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什 么?简要批注在书上。
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 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 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 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 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 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 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 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洒向山野,
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 他们说说笑笑,猜一猜,他们在谈论着什 么呢?
• 你想对上沟里的孩子说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823f2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f.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沟里的孩子9篇山沟里的孩子 1备课思路: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书中描绘的山沟孩子上学放学的画面,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要走进文本有困难。
2、课文的插图以“黑”为背景,前五个自然段以黑为主要色彩,展现山沟里孩子上学放学的路途遥远,一路艰辛。
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的孩子却是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学习,拥有远大理想。
如何把握好课文昂扬向上的基调,不过分渲染困难,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这是我们备课的思考之一。
3、如何上出语文味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学会运用。
这是两年多的课题实验以来,我们的追求。
基于以上的三点思考,我们首先从教材的处理入手,确定“一至五自然段”为师生学习的重点段落,而六七自然段则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其次,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1、播放照片,拉近距离出示一张破旧的鞋,引发学生想像。
(用破鞋引发学生想开去,想像山沟的穷面貌,想像路途的遥远,想像同龄人的生活穷苦,帮助孩子走近文本,走近山沟里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去。
)2、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学生自读一至五自然段,说说在脑海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画面。
3、品读词句,感悟品质以“黑”为线索,品读重点句子,想像带“黑”的句子所描绘的画面。
(朗读是最好的表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男女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想像画面,在读中学习语言,如黑洞洞、翻山越岭、起早贪黑、脚步匆匆等,在读中感受孩子们的品质。
)4、读写结合,练笔拓展(利用文本空白,学生借助一张背景图,蜿蜒起伏的山岭,配上黑色调,继续想像孩子们在上学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配上轻快的音乐,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思维和表达合二为一,语言和情感相互交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5、表达祝福,升华情感(借助图片,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现状,由衷表达祝福。
在反复朗读中,表达内心真诚的祝福,升华情感,与作者,与主人公(山沟的孩子们)情感共鸣。
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
![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e20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9.png)
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2、理清段落结构,能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学会本课9个生字。
[学习重点]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课前准备]录像带生字卡片[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播放《渴望》片断。
3、学生谈观后感想。
4、师:文中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呢?(出示课题:山沟里的孩子)二、检查预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畅。
不容易读好的语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2、同桌互读正字音。
(生字词、不容易读好的地方)3、指名读文。
(个人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订正生字的读音,激发起学生思维积极参与。
)三、自主感悟,小组讨论1、师:那么,山沟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样上学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2、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
(习惯好,终身受益。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小组代表发言。
4、师:这些问题相信大家只要再课文多读几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相对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对课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样在全班的交流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是相对深刻的,对课文的认识也是相对全面的。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bc01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8.png)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篇1一、说教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本单元的导读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确定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边读边画边想读进去,再把自己的感受、文章的感情读出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结合单元导读提示,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以“黑”为主线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7dad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1.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导语】《山沟里的孩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用清新抒情的语言讲述了山沟里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学、放学的情形。
山沟里的色彩也在孩子们的脚下犹如魔术般变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形。
感受他们学习的艰巨,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知道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光辉的清晨“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杜重知道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形,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控“覆盖、动身”等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形,感受他们学习的艰巨,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导学进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爱好的识字方法认识它2、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3、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换: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4、指导朗诵,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c9067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3.png)
【导语】《⼭沟⾥的孩⼦》本课是⼀篇讲读课⽂,课⽂讲的是⼭沟⾥的孩⼦决⼼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地⾛⼭路,到学校读书使学⽣通过⽐较体会⾃⼰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从⽽受到启发向⼩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的本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沟⾥的孩⼦》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沟⾥的孩⼦》原⽂ 清晨,天还没有亮,⼭沟⾥还⿊着。
孩⼦们⾛过这座⼭,翻过那座⼭,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野葡萄由⿊变绿了,牵⽜花由⿊变紫了,⼥孩⼉⾝上的新褂⼦也由⿊变红了。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拥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了,⼭沟⾥很快地暗下来了。
孩⼦们⾛过那座⼭,翻过这座⼭,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楂果由红变⿊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了,男孩⼦⾝上的褂⼦也由蓝变⿊了。
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天边的云⿊⿊的,⼭沟⾥的路⿊⿊的。
远处,狼在嚎,⽺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洞洞的。
忽然,天空中亮起了⼀盏灯,哦,那是⽉亮哟,它把清辉撒向⼭野,照亮了孩⼦们回家的路。
传说,⼭沟⾥埋藏着⼀把⾦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沟的⾯貌。
⼭沟⾥的孩⼦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夜夜,夜夜⽇⽇,在⾟勤刻苦地寻找。
他们要⽤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知识的⼒量改变村庄,改变⼭沟的穷⾯貌。
啊!⼭沟⾥的孩⼦不怕从⿊夜启程,他们⼀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篇⼆】⼩学三年级语⽂《⼭沟⾥的孩⼦》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篇讲读课⽂,课⽂讲的是⼭沟⾥的孩⼦决⼼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地⾛⼭路,到学校读书使学⽣通过⽐较体会⾃⼰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从⽽受到启发向⼩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的本领。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了解课⽂⼤意以及课⽂的中⼼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头表达能⼒。
3、掌握本课的⽣字⽣词。
最新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5.2 山沟里的孩子(推荐阅读)
![最新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5.2 山沟里的孩子(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a9cbd3c8d376eeaeaa31cf.png)
5-2山里的孩子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他们爬树、登山、采蘑菇,拾松果。
他们喜欢每一朵野花,熟悉每一种鸟叫。
漫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他们笑眯眯地给进山的每一位客人当向导。
累了,他们请你歇歇脚。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他们想象着,让果树四季结果,让鲜花天天开放,让小草永远翠绿,让小溪永远欢跳。
他们还想建一座最大的动物园,让大山里各种动物都有自己漂亮而舒适的家。
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f5f42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1.png)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1《山沟里的孩子》是一篇语言优美,极富感情色彩的叙事散文,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赞扬了山里孩子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在网上收集到的图片资料(一双破旧的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读书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在这堂课上,我把“读”作为重点,作为主线,以读促学,以读代讲。
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神奇的金钥匙”读出主旨;围绕“野葡萄由黑变紫,牵牛花由黑变红”……颜色会变,读出孩子们的艰苦和乐观;围绕“红日拥抱、月亮照路”读出对孩子的敬佩;围绕“灿烂的黎明”读出山区的希望与美好前景。
我感觉,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里,通过感悟读,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真正将文章读熟了,读懂了,读透了,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主旨。
三是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想像山沟未来的巨大变化,学生合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再者注意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为使学生早日掌握阅读的方法,在设计中,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味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内涵,力求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
另外十分注重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设计在各个教学环节除了注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还安排了很多同桌、小组等形式的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努力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求。
三年级下册第课山沟里孩子
![三年级下册第课山沟里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47fe9c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三年级下册第课山沟里孩子山沟里的孩子在我读过的许多故事中,最让我心动的故事是《山沟里的孩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讲述了几个勇敢而坚韧的孩子,他们克服困难,展现了无尽的勇气和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山沟,在这里生活着一群贫苦的孩子,他们由于家里的贫困,不能上学,只能在沟里过着贫瘠而悲惨的生活。
然而,这些孩子并没有被困境击垮,他们依旧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由于山沟里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自行组织学习。
每天早晨,他们早早起床,背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书包,沿着山路走上几公里的路程,到达一个平坦的地方。
在那里,孩子们聚在一起,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尽管没有书本、没有老师,但孩子们却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互相传授知识,互相帮助着进步。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
他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机智的头脑。
他在学习上总是给予孩子们很大的帮助。
每天,他早早起床,背着书包,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学习的地方。
然后,他用简易的石板搭起了一个黑板,用树枝做成了教室的椅子,还在树上绑了一个小铃铛,当上课时间到了,他用一根绳子拉响铃铛,就像一个合格的老师一样。
小明用刻苦的努力成为了贫困山沟里的精英学生,其他孩子都钦佩他,慕名而来向他学习。
在他的帮助和引导下,孩子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升。
尽管孩子们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依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他们热爱运动,喜欢在课余时间里踢足球、跑步和跳绳。
即使没有标准的运动器材,他们依旧积极参与,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只要有心,就能放飞梦想。
我们的故事并不仅仅发生在山沟里,它也表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就是即使面临着巨大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我们就有可能战胜困境,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故事的结尾,小明和其他孩子们就要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乡村运动会的比赛。
虽然他们没有正规的训练场地和专业的指导,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山沟里的孩子1》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山沟里的孩子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60ab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9.png)
学习生字
褂 楂 垛 嚎勤 撒 黎 罩 栏程 钥 匙 慧 貌怀
学习感悟课文内容:
1.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是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 们是怎样面对的?
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由黑变红了。 山楂果由红变黑了……由蓝变黑了。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感受山 沟的孩子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 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们。
2.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了 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 学的?
(时间长)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 着他们。
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乐观、可爱)
1.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辛勤刻苦的学习? 用书中的句子来回答。
2.怎样理解“金钥匙”“寻找金钥匙”?
3.所有的有良知的人们都希望这些孩子 们能找到而且相信他们也一定能找到理 想的灿烂的黎明,怎样理解课文中的 “理想的灿烂的黎明”呢?
如果,这群孩子就站在你的面 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 么收获?
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些孩子学习这么刻苦, 将来的他们会怎样?将来的山村又 是怎样?写一写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感悟山沟里的孩子为了寻找改变山沟穷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向他们学习。
2.抓住色彩变化的词语及相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学习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读悟重点语句,抓关键词,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难,学习他们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精神。
2.了解现代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题
导语:你看,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学习的时候,充满着欢声笑语,可是,你知道吗,却有这样一群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是哪的孩子?
生读课题——《山沟里的孩子》
师:读干净利落点会更好。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师:都是会提问题的孩子,你们提的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的,那咱们带着问题一块儿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利用课前预习(阅读命题))
①检查字词朗读,读准字音。
师:先来读读这些词,谁想挑战一下?
清晨傍晚夜雾黎明(这组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师:这些词,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火车开得真顺利(火车遇到一点小麻烦了)。
脚步匆匆拥抱笼罩埋藏启程
钥匙智慧面貌辛勤
②层次梳理,把握课文内容。
师:昨天,你们预习课文了,那你还记得课文里写了什么吗?我们回想课文的内容,要先想想课文里写了谁?做了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生:……
师:你的回答也让老师想起这一点来了。
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师:你们告诉老师这么多关键信息,那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师:说得真清楚,但还不够简洁。
老师帮帮你们,看,用上你们刚才找到的关键信息,把它补充完整。
师:这一下,很多同学都能说得简洁了。
看来,找关键词、中心句也是我们概括课文的好办法。
(2分钟)
三、读书探究,朗读体验【学习第一部分(1-5自然段)】
(一)找对应句,抓关键词,体会上学难
师:同学们,咱们赶快去课文里看一看,去了解了解那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PPT出示学习提示:一读,仔细读1-5自然段;二找,找出描写孩子们上学、放学的句子;三圈,圈出关键字词;四想,他们遇到什么困难。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在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
1.看不清
汇报(1)“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
师:山沟里还黑着,脚下的路还看不清呢!你能读一读这一句吗?
指导朗读:
师:天还没亮,是很静的。
谁来试试,请你。
师:你把句子读得轻轻的,老师能感觉到山沟的静。
师:真静呀,像她那样读一读。
师:除了看不清路,你在1-5自然段中还读出什么困难呢?
2.时间长
汇报(2)“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
生:他们走了很久,天都亮了。
师:老师对这句话也深有体会,你们瞧,绿、紫、红这些颜色代表什么呢?(野葡萄、牵牛花、褂子原本的颜色)
师:由黑变绿,由黑变紫,由黑变红,说明了什么呢?
生: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说的是天亮了。
师:是呀,他们从天黑走到天明,走的时间长,谁来试试,读出时间的长。
师:你把有颜色的地方读重音了。
老师听出了时间的长。
师:你能在书中找出和它相似的一句话吗?已经有同学找到了。
师:像刚才那样,把这一句也读读。
师:同学们,散文的美就在于字里行间,瞧,用几个色彩就能写出时间的长,想试试吗?
PPT出示小练笔:
清晨,天渐渐亮了,由黑变了,由黑变了,由黑变了。
师:你的表达真好,老师好像看到天渐渐亮了。
(什么东西变...了,说话要准确。
)
师: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一起再把这两句读读。
师:这样相似的两句话就是对应句,对应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等一下,你会发现像这样的对应句在课文里还有很多。
师:还有谁再说说山沟里的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3.路程远、不好走
汇报(3)“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
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课文插图)
师:他们不止翻过两座山,他们翻过的是一座又一座山,读!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能读一读吗?板书:路程远
师:你读出了翻过两座山的感觉。
(你更棒,把这座山那座山读长读慢了,读出孩子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感觉)
师: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跟它相对应,把它也读一读。
师:还有哪里也告诉我们孩子们遇到困难呢?
4.危险多
汇报(4)“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
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
”
师:你从书里读到了书外,有自己的独特体验,那书里还提到什么困难呢?
师:是呀,真是可怕呀!在上学路上,要吃人的狼在嚎叫,要咬人的狗在汪汪叫,实在是太危险了,读!
(二)对比体会孩子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假如是你,面对这么多困难,这么多危险,你会怎么样?山沟里的孩子呢?你能从哪里体会到?在文中圈画出来。
(抓关键词)
生:红日拥抱他们,给人温暖、带来光明的感觉,孩子说说笑笑,是高兴的、幸福的。
PPT出示“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
远远近近,说说笑笑
....,夜雾笼罩着他们。
”
师:他们在说什么?笑什么?(学校发生的事,学到的知识,交到的朋友)师:老师听到了,他们可能在讲今天学到了一个新字.......
师:他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学习的快乐,看,他们多高兴啊,读!
师:是呀,这就是山沟里的孩子,同学们看看他们在学校学得多认真啊!
师:这么一群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喜欢,那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板书:不怕困难积极乐观
四、情感升华,激情延伸
师:孩子们的坚强、刻苦、乐观都让我们感动,这里有一首《献给大山的孩子》,我们一起配乐朗读。
师:带着对孩子的祝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