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交通局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51c5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交通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行状况的一种交通管理系统。
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下面就智慧交通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交通系统的架构一般由监控中心、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和应用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监控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包括实时监控交通情况、响应紧急事件、作出调度决策等功能。
2. 数据采集与处理:用于采集和处理交通数据,包括识别车辆、监测交通流量、收集环境信息等。
3. 通信网络:负责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传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多种通信方式。
4. 终端设备:用于与驾驶员、行人等进行交互的设备,如交通信号灯、可变信息标志、车载导航系统等。
5. 应用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出各种应用系统,如交通控制系统、路径规划系统、车辆智能排队系统等。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智慧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来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并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 交通流量监测:通过在道路上设置传感器或摄像头,采集车辆的流量数据,包括车辆类型、车速、车道占用情况等。
2. 交通事故监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警或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环境保护的数据支持。
4. 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提取交通规律和问题,并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应用系统设计应用系统是智慧交通系统的关键部分,它通过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以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行状况。
1. 交通控制系统:通过交通信号灯、可变信息标志等设备,根据交通流量和需求情况来调节道路的交通信号,优化交通流畅度。
2. 路径规划系统:根据交通数据和车辆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路径规划服务,避免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
智慧市政交通大数据信息化方案
![智慧市政交通大数据信息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540a1e53a580216fcfecc.png)
野外道路
古代道路
近 代 城 市 道 路
现 代 道 路 的 发 展
一般而言道路、公路的区分以地域为准,我国
除此因素还需考虑行政管理的主导。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区分与衔接
城市化现象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我国的城 市化率为36.2% ,2013年城市化率达到53. 7%。城市 道路建设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为经 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总体设计general design
为系统、全面地协调道路工程项目外部和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定本项 目及其各分项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案,完成道路 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设计。 “六个树立、六个坚持” 总体设计应贯穿于道路设计的全过程,做好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总体设计强调项目的系统性、全面性。协调本项目与外部项目、社会、环 境之间的内外关系,处理道路与桥梁、隧道、管线、交通设施、照明、绿化 景观等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本项目的工程范围、技术标准、建设规 模、主要技术指标、道路型式、横断面布置和总体设计方案,提出外部关联 工程的衔接条件、设置要求、设计界面、配套接口、会签认可、有关部门确 认等内容,以便形成适合、可行的设计方案,满足城市道路“枢纽型、功能 性、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城市道路主要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主体工程设计与公路设计类似,在附属工程方 面城市道路设计相关内容除功能外,与城市设计及周边的景 观要求相关,因此更具特点。
城市市政项目建设内容分析
建设内容复杂,建设规模大,涵盖了市政设施、地下空间、公建配套 设施、河涌整治等多项工程。
市政基础设施公用配套工程: 道路(地上地下), 水利及水景观工程, 管线工程(给排水管网、电网、通信系统、燃气管线、综合管沟), 能源系统(能源站),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系统集成)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系统集成)](https://img.taocdn.com/s3/m/2794a9a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3.png)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系统集成)1.系统建设指导方针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体先进性。
2.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和长期稳定性。
3.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与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学易用。
2.整体业务需求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1)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智慧交通中心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中心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bf4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c.png)
智慧交通中心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An Overview of the Overall Solution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Traffic Center
随着交通的发展,智能路况管理系统成为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驱动力,智慧交通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是智能路况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本文介绍了智慧交通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智慧交通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智慧交通中心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支持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以及及时向用户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2、针对不同用户,需要构建多维度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实现智慧运营的要求。
3、需要构建可扩展的信息架构,支持大数据处理、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管理的要求。
1、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实现以车辆和三维道路模型为基础的路况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加工和分析,实现智慧交通的核心任务。
2、采用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可视化,支持路况预测,并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推送与服务。
3、采用智能分析技术,对交通信息的实时可视化,并采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020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设计方案(一)交通基本平台交通数据中心是我市数据中心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全市基本数据互换的重要节点之一,一方面要遵循有关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关原则和规范(节能、环保、低碳、集约化等规定),另一方面要通过温州市数据中心这个总结点的市数据互换平台,实现交通运送系统与市政府及其交警、城管、规划、住建等有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互换。
1.硬件基本环境硬件基本环境是信息中心项目最基本的构成,为信息中心提供基本物理环境,重要涉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和灾备中心改造两个部分。
(1)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机房建设是信息中心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营的基本保障,只有构建一种高可靠性的整体机房环境,才干保证各服务器、通信设备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带来的影响。
拟建设的信息中心机房初步选址在市交通综合大楼内(信息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机房装修按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B级原则设计,总面积暂定300平方米,其中200平方米作为核心设备部署区域,100平方米作为UPS供电、消防、维护等辅助用房。
重要涉及:机房构造装饰、配电照明、机房综合布线、防雷接地和防静电、精密空调和新风系统、消防系统、UPS不间断电源、安防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等。
机房装饰机房机构装饰重要波及隔断、吊顶、墙壁装饰、高架地板等方面,应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规范,充足考虑防尘、抗静电、阻燃、绝燃、屏蔽防漏水、隔热、保温、降噪等因素,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上均应重点考虑这些规定,不留隐患地完毕机房装修设计和施工。
吊顶宜采用有着广泛使用的微孔金属天棚吊顶,棚顶墙面进行防水防尘防静电解决。
隔断墙应具有一定的隔声、隔噪、防火、隔潮、隔热和减少尘埃附着的能力,可考虑采用方钢基架不锈钢饰面12mm 防火玻璃全玻隔断;墙柱面宜采用无龙骨彩钢板饰面,内部粘贴保温岩棉;或简朴做墙面乳胶漆涂刷解决;地面宜采用600*600*35mm无边线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均载规定500Kg/M2以上。
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
![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785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00.png)
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一、现状分析当前,交通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交通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公众难以实时了解路况,导致出行决策困难;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协同工作效率低下等。
二、建设目标1、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拥堵,优化道路资源配置。
2、增强交通安全管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3、提升公众出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交通信息。
4、促进交通管理部门的智能化决策,提高管理效能。
三、建设内容1、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在城市主要道路和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24 小时不间断监控。
利用视频分析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车速、车辆排队长度等参数。
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
建立区域协调控制机制,提高道路网络的整体通行效率。
3、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整合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如感应线圈、地磁传感器、浮动车数据等。
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交通诱导屏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路况信息、交通事件、出行建议等。
4、智能公交系统为公交车辆安装定位设备和车载终端,实时掌握公交车辆的运行位置和状态。
建设公交电子站牌,提供公交车辆到站预报、线路查询等服务。
5、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建立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
6、交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交通数据,构建交通大数据平台。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为交通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四、技术支持1、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设备,实现交通设施与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实时采集交通数据。
2、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存储和处理海量交通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的可靠性。
3、大数据技术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交通信息,参与交通管理。
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0134b1711cc7931b7163d.png)
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XX市交通信息综合智慧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或智慧中心)(二)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三)可研报告编写单位(四)可研报告编制依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厅科技字[2013]25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综合交通应急指挥部的通知》(浙政办〔2013〕31号)《浙江省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建设指南》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市交通运输局签订的《“2013”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要求建成“温州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中共温州市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度县(市、区)考绩法和2013年度市直单位考绩法的通知》(温委发【2013】3号)《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8566-2007)《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GB/T20001.3-200)《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1〕192号)《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交通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省交通运输厅“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温州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温州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规划”》《温州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温州市立体交通“十二五”规划》《温州市城市道路“十二五”规划》《温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温州市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温州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五)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周期1.建设目标通过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逐步整合,智慧化管理决策机制的逐步创建,为公众提供人性化、便捷化、综合化、智慧化的交通出行服务,为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和应急指挥调度的信息化支撑。
智慧交通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31页 PPT)
![智慧交通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31页 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fab6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a.png)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添加标题
互联网+交通实践
添加标题
宏邮境与需求分祈
CONTENTS
2020年 ,基本形成目标一致、功能协调、运转高效、有机衔接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总体格局 ,交通 运输信息化普及程度大幅度提升 ,重点领域智能化发展取得突破 ,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交通总体框架建设 1个数据中心 、推出 2项支撑服务 、打造 3大互联网+平台
资本模式通信规范终端规范运营规范电子收 费领域交通信 息服务运输信 息化标 准规范运营体系
应用 安全系统 安全数据 安全网络 安全硬件 安全使用 安全安全 管理安 全 体 系
通过建设集网络汇集、数据交换、信息存储、综合处理及支持服务于一体的交通融合大数据中心, 实现各交通有关部门的互联互通 ,收集、存储和处理分散在各部门的交通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 ,完成所有信息的交换、共享和整合交通大数据中心江西福建云南广西 广东混合云专享云 公有云交通冷数据离线类不经常访问
公众提高公众出行便利性• 及时获得多维、互动的实时交通 信息服务• 便利的电子付费 ,包括“一卡 通”、 ETC等• 高效的行车、停车导航服务
企业提升服务品质 ,增强运营效益• 创新产品服务 ,提升营业收入• 规范人、车及基础设施管理 ,降 低运营成本• 立足与新技术契合领域 ,创造增 值效益
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变革• 大数据/北斗/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IT DT ,ICT IIT• Uber/嘀嘀打车切入车联网领域• 腾讯推出车联开放平台
互联网+交通发展趋势:新机遇、新市场、新经济
海南
智慧交通方面的系统设计方案 (2)
![智慧交通方面的系统设计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c08f9c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5.png)
智慧交通方面的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交通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下面是一个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方案,以解决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问题。
一、智慧交通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智慧交通系统的整体架构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决策与控制系统以及用户服务系统。
1.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主要负责采集交通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智能传感设备和通信设备,如交通摄像头、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
2. 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该系统使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交通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交通状况预测和优化路径规划等操作。
该系统还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呈现给决策与控制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
3. 决策与控制系统理策略和控制措施。
该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信号灯时序、实施动态车道和限行措施,以及向驾驶员提供实时交通信息。
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共同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4. 用户服务系统用户服务系统主要提供给驾驶员和行人使用的服务。
该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手机和路边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向用户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导航服务和预警信息,帮助用户避免堵车和事故。
二、智慧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功能设计1.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中,采集到的交通数据需要实时传输到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
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2. 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需要使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用分布式计算和并行处理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交通状况预测技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建立交通状况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策略。
智慧交通平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纯方案,15页)
![智慧交通平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纯方案,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7acac9bcd126fff6050be5.png)
1.系统总体设计1.1.总体设计1.1.1.系统逻辑架构XX县平安城市系统工程采用统一构架方式,总体结构应满足高清图像、实时无延时传输的带宽需要以及网络安全的要求。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自下到上分为三部分,依次为:数据资源、承载网络和支撑平台。
图系统逻辑架构示意图●数据资源在系统里,数据资源主要是各种接入整个管理系统的资源,包括社会面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城市出入口、重要道路的智能化治安卡口数据,以及公安其它数据(GIS系统数据、GPS系统数据、机动车辆信息库数据、被盗抢车辆信息库数据、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数据)。
通过构建一个视频专网进行传输。
在监控中心部署录像设备、存储设备等进行统一编码、存储。
●承载网络数据承载网络主要负责将各种视频和报警相关的资源接入到业务处理平台内部,采用光纤网络、3G无线网络等各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将城区不同区域的监控资源和业务处理平台及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各区县分局、各派出所用户连接起来使之共享互通。
●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一方面实现数据资源的切换控制和应用管理,主要负责视频信息和报警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调度,是整个系统的资源调配、应用的核心。
另一方面主要实现视频信息的各种数字化应用。
实现包括治安卡口数据处理、单兵/车载系统数据处理、移动报警系统数据处理、固定报警系统数据处理、GIS 系统整合、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管理与远程维护、业务系统整合等功能。
业务处理平台最终将各类数据资源处理为用户所需的信息供XX全市公安相关部门的用户使用。
●用户用户指所有通过授权使用业务处理平台查阅或下载与自身业务相关信息的组织或人员,包括区县公安局各部门(刑侦、治安、技侦、缉毒、指挥中心、经侦、消防、网警、巡特警)、警务站以及政府部门。
1.1.2.系统两级架构系统采用两级构架模式,监控中心为XX县公安局监控中心。
系统在XX县公安局视频专网部署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分级管理和联网应用。
视频专网中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全市所有图像的汇聚,同时预留容量,后续可接入其他点位的监控与报警资源,并向公安信息网内图像传输数据。
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ba54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2.png)
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智慧政务大厅是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务实、安全的政务服务。
智慧政务大厅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政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一、前言智慧政务大厅将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
以下是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整体架构智慧政务大厅包括政务信息展示平台、服务预约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四个子系统,以下章节会分别对这四个子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1.政务信息展示平台政务信息展示平台主要是面向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政府产生的、公开的、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展示和查询服务。
该平台可以直接从主界面进入拥有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各项政策、新闻、信息,便于市民与企业了解政府的相关工作;同时该平台还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网上办事、投诉举报、咨询答疑等在线服务,真正实现政府与市民和企业信息互通、服务互动、互利合作。
2.服务预约平台服务预约平台主要是为市民提供预约各类政务服务的便捷途径,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功能。
服务预约平台通过多渠道推广宣传,让市民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服务预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服务等待时间。
3.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是承担政府信息发布的任务,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效、规范、安全、便利地宣传政策、传递信息,让市民了解政府政策、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对社会的影响。
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的信息来源两种类型,一种是本地政府部门录入信息资料,另一种是通过各类渠道获取的信息资料。
4.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对办公、服务等运营环节的全面管理,包括政务服务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电子邮件及信函管理系统等,提高了政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智慧 政务 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 政务 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906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3.png)
智慧政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政务系统是一种提供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公众满意度。
下面是一个智慧政务系统的设计方案:一、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提供给公民使用的移动端应用或网站,后台用于政府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2. 前台功能模块:包括政策查询、信息发布、在线办事、投诉建议、社区互动等功能,能够满足公民对政府服务的需求。
同时,可以对公民进行身份验证,确保使用者的真实身份。
3. 后台功能模块:包括政务管理、数据分析、系统运维等功能,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政策制定、数据统计与分析、问题解决等工作。
4. 数据交互和存储:系统需要建立起政府机构和公民之间的数据交互机制,政府机构可以通过系统收集、分类和储存公民的信息,公民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政府的信息。
二、重点功能设计1. 政策查询:公民可以通过系统查找政府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和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投资政策、环保政策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查询服务。
2. 信息发布:政府机构可以通过系统发布各类公告、通知和新闻,提醒公民重要事项和政策变化,提供重要信息的第一手来源。
3. 在线办事:公民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办事申请、查询办事进度,并进行在线支付等操作,实现线上办事,减少行政审批过程的繁琐,提高公民办事的效率。
4. 投诉建议:公民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对政府工作的投诉、建议和意见,政府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
5. 社区互动:系统提供社区交流平台,公民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促进公民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三、安全保障设计1. 用户身份验证:系统提供个人身份验证的功能,确保系统的使用者是真实的公民,防止虚假信息和恶意攻击。
2. 数据保护措施:系统采取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加密传输、备份存储、权限控制等,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智慧交通专项设计方案
![“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智慧交通专项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22e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9.png)
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智慧交通专项设计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交通领域,改善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流畅性、提升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共同的诉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智慧交通的需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决定开展智慧交通专项建设工作。
二、项目目标该智慧交通专项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化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调配,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三、项目内容1. 交通数据采集该项目将建立一套完善的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摄像头、交通流量传感器、车辆定位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将采集实时的交通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车速、拥堵情况等。
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
2. 数据分析与处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包括交通状况、交通热点、交通拥堵指数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情况,及时发现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拥堵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智能调度系统基于采集到的交通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智能调度系统,通过算法和模型,对交通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
例如,根据实时的交通拥堵情况,智能调度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提高车辆通过绿灯的概率,从而缓解拥堵情况。
同时,智能调度系统还可以根据交通数据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做出相应的调度策略,提前应对交通拥堵等问题。
4. 信息服务平台为了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该项目还将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移动应用、网站和短信服务等方式向居民提供交通信息和出行建议。
居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实时的交通状况、最佳路线推荐等信息,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四、项目计划第一阶段: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1.明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
2.根据需求分析报告,制定智慧交通专项的设计方案。
智慧交通市政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交通市政建设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52f01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9.png)
智慧交通市政建设方案设计智慧交通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各类交通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对各交通要素进行精准监测和控制,通过智能化运算制定合理的交通方案和优化交通组织,从而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和便利性。
智慧交通的建设将对城市交通管理和市政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革。
一、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的构建构建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前提和基础。
管理平台应建立在城市智慧基础设施之上,通过高速数据传输、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和详细的城市数据信息,实现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全面覆盖和优化。
市政部门应该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并不断完善和提升。
二、建设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监测系统城市交通监测系统是智慧交通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城市交通网络、道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可快速获取道路、地铁、公共交通等多个交通网络中的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市政部门应该加强道路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的建设,增加统一接口、智能化处理、大数据分析和综合运营能力,实现流量和路径的采集、车辆识别、流量预测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交互。
三、实现快速响应的城市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城市交通指挥调度系统是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流量、交通状况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包含了交通预警、交通调度和交通管制三个环节。
市政部门应该强化交通管理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统筹城市交通局、交警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协同运作,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应急响应方案,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管理的高效率和及时性。
四、建设城市智慧公交系统智慧公交系统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GPS技术、公交卡技术等手段实现公共交通优化和智能化。
智慧公交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缩短乘客等待时间,还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优化路线、调整车次、调度车队,缩减整个系统的运营成本。
市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各类现代技术手段,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政务】交通局大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技术方案北京XX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设计概述 (5)1.1 项目概况 (5)1.2 总体设计原则 (7)1.2.1 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7)1.2.2 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7)1.2.3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8)1.2.4 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8)1.2.5 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8)1.2.6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8)1.2.7 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8)1.3 总体设计目标 (9)1.4 总体设计依据 (9)第2章信息化需求描述 (11)2.1 网络系统需求 (11)2.2 主机系统需求 (12)2.3 办公设备需求 (12)2.4 公共广播系统需求 (12)2.5 音视频会议室需求 (13)2.6 信息发布系统需求 (13)2.7 安防监控系统需求 (13)2.8 道闸系统需求 (14)2.9 门禁考勤系统需求 (14)2.10 服务评价系统需求 (14)2.11 机房系统需求 (14)2.12 大数据政务云平台需求 (15)2.13 点位统计表 (17)第3章智能化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19)3.1 计算机网络系统 (19)3.1.1 网络特点 (20)3.1.2 网络建设目标 (20)3.1.3 设计说明 (22)3.1.4 整体架构设计 (27)3.1.5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39)3.1.6 防火墙构架 (43)3.1.7 入侵防御构架 (47)3.2 主机存储系统 (51)3.2.1 系统建设目标及内容 (51)3.2.2 系统方案结构及拓扑 (53)3.2.3 服务器方案说明 (56)3.2.4 存储方案说明 (58)3.2.5 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说明 (60)3.2.6 桌面虚拟化方案说明 (77)3.2.8 产品相关技术资料 (112)3.3 公共广播系统 (157)3.3.1 系统项目概述 (157)3.3.2 系统功能设计 (158)3.3.3 选型原则 (159)3.3.4 方案说明 (160)3.3.5 方案优势说明 (163)3.3.6 设备技术参数一览表 (168)3.4 音视频会议系统 (173)3.4.1 会议系统 (173)3.4.2 建设需求分析 (174)3.4.3 系统应用分析 (176)3.4.4 设计说明 (178)3.4.5 四楼开标室 (180)3.4.6 四楼开标电教室 (181)3.4.7 五楼评标室 (182)3.4.8 七楼会议室 (183)3.4.9 会议显示系统 (184)3.4.10 音响扩声系统 (189)3.4.11 系统产品简介 (200)3.5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217)3.5.1 系统概述 (217)3.5.2 建设需求分析 (217)3.5.3 系统功能 (221)3.5.4 LED电子显示屏设计 (222)3.5.5 LED多媒体播放系统设计 (232)3.6 安防系统 (243)3.6.1 系统概述及说明 (243)3.6.2 系统总体设计 (249)3.6.3 监控中心设计 (251)3.6.4 大屏显示系统设计 (266)3.6.5 前端监控点设计 (276)3.6.6 存储容量设计 (278)3.6.7 基础设施设计 (280)3.6.8 平台软件功能 (286)3.7 门禁系统 (310)3.7.1 系统项目概述 (310)3.7.2 方案设计依据 (312)3.7.3 系统需求分析 (312)3.7.4 系统主要功能 (313)3.7.5 主要设备参数 (318)3.8 智能道闸系统 (322)3.8.1 项目技术要求 (322)3.8.2 技术解决方案 (323)3.8.3 系统说明 (325)3.8.5 停车流程 (331)3.9 机房工程系统 (336)3.9.1 工程概况 (336)3.9.2 机房装修部分 (339)3.9.3 照明系统设计 (340)3.9.4 配电系统设计 (343)3.9.5 机房空调系统 (346)3.9.6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356)3.9.7 冗灾机房的考虑 (369)3.9.8 主要设备产品资料 (372)3.10 政务服务评价系统 (414)3.10.1 系统项目概述 (414)3.10.2 系统主要特点 (414)3.10.3 方案设计 (415)3.10.4 推荐产品 (421)3.11 系统设计图 (424)第4章施工组织设计 (425)4.1 工程概况 (425)4.2 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432)4.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435)4.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443)4.5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 (458)4.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537)4.7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553)4.8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563)4.9 施工配合及施工界面的划分 (588)第5章售后服务计划 (600)第1章设计概述1.1项目概况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为基础的政务变革,使政务模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顺应新形势下的政务发展,加快推进政府单位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政府为民办事的效率,我公司结合多年的信息化系统集成和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整合方面的经验,在本次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建设中,以该政府单位具体需求为主导,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新技术、新媒体为突破,切实把推动提升该单位的电子政务处理、监管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
积极落实以民生服务为根本,数据治理为核心,网络安全为保障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举措,夯实“互联网+”背景下贵单位的信息化构建的基础。
信息时代让政府服务的资源调用量增大、社会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提高,政府机构需要加速变革增加公众参与度;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来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
该市交通局具有以下主要职责:(一)贯彻国家有关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执行;制订全县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及规章制度,提出全县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实施意见。
(二)根据全县的总体布局,组织编制全县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组织、指导开展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后期评价工作。
(三)培育和管理交通基础建设市场,组织重点交通事业发展规划及固定资产投资、运输生产、交通工作、科技、教育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监督实施。
(四)培育和管理全县交通运输市场。
行使公路、水路客货运输服务业的行业管理。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备、救灾物资运输进行必要的调控。
负责交通运输.业及有关服务项目的开业审核审批管理工作。
负责道路、水路涉外运输和引进外资事项的审核、上报和管理。
承担县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五)负责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负责水上安全监督管理。
负责交通系统内的安全管理。
(六)指导交通行业的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工作;受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委托,负责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的监督。
对直属企业的体制改革提出改革意见,并负责监督实施。
(七)指导交通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组织交通行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交流及劳动工资工作,组织交通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考核工作,负责局管领导班子配备和局单位的干部、工人管理工作。
(八)组织编制科技发展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交通行业的技术和质量监督。
指导交通行业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指导交通行业各工种工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面对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程度低、重复建设、统一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我公司为该单位设计的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模式在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服务管理方面给出了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云技术”出现,将使得X市交通局可建设电子政务云,统一对外(政府之间、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公众)提供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信息化。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平台,基于多元化的信息手段完善各职能环节服务,建立信息时代的透明、公开、互动的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务发展的共识。
为了更好应对该市在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公司在本项目新建机关单位的项目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设计了一套传统的信息化系统之外,又针对性的推出了“电子政务专网”解决方案,从基础网络的现状出发,深层次挖掘可塑造部分,运用信息化和云架构手段帮助交通局实现开放的、融合的、高效的、透明的、绿色的、信息安全的政府。
XXXX交通局综合楼新大楼弱电智能化系统将涵盖安防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三大智能化领域。
针对XXXX交通局综合楼新大楼的特点,需统一考虑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平台,在产品选择和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网络结构,使整个智能化系统构建于统一的硬件与软件平台,便于系统的实施和扩展以及方便系统间的通信。
1.2总体设计原则XXXX交通局综合楼智能化的设计原则主要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以应用为导向,以提高管理效率、发挥效益为目标,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调试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在总体方案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1.2.1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整个方案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和设备,合理可行,为XXXX交通局综合楼量身定制。
1.2.2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系统设计和建设始终遵循以应用为导向,满足综合楼的运行、管理维护等对弱电智能系统的需求,配置合理的方案和适合的软硬件产品,使建成后的系统能高效、安全、舒适运行,达到管理高效、运行节约、经济的原则。
1.2.3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既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
在产品品牌选型上采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设备及软件,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智能基础设施在未来十数年内不落后。
1.2.4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为了满足系统所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在设计中一直遵循所选用的技术、设备具有开放性和标准性。
1.2.5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故障修复时间最短。
1.2.6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在设计中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对未来应用扩展有足够的扩展余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维护,以保护系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