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件第8章组合变形zym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组合变形 ppt课件
FN F
M 42 153 0FN.m
(3)立柱横截面的最大应力
t.max
Mz0 Iy
FN A
F 350
M FN
425103 F 0.075 5.31105
15
F 103
667F Pa
c.max
Mz1 Iy
FN A
t.max
c.max
425103 F 0.125 F
5.31105
15103
中性轴方程
x
PMzy0 A Iz
Myz0 Iy
0
对于偏心拉压问题
PPyPy0 PzPz0 0
A Iz
Iy
中性轴
危险点 (距中性轴最远的点)
1 yPy0 zPz0 0
A Iz
I Wy
m
a
x
PMz A Wz
My Wy
例题
铸铁压力机框架,立柱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材料的许用 拉应力[t]=30MPa,许用压应力[c]=120MPa。试按立柱
1 242 0
22
25
M W
T Wt
1212 242
2 0
3212 242
第三强度理论:
r31 3
Wt 2W
r3 242[]
r3W 1 M2T2[]
26
M W
T Wt
1212 242
2 0
3212 242
第四强度理论:
r41 2 [(1 2)2 (2 3 )2 (3 1 )2]
r4 232[] r4W 1 M 20.7T 52[]
解:拉扭组合,危险点应力状态如图
F A
Me F
F 450 103 A 0.12
材料力学2-第八章-组合变形PPT课件
x
z
x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Pz
Py
y
LP
Pz
zj
Py P
y
② 应力
My引起的应力:
MyzMzcojs
Iy
Iy
M z引起的应力:
MzyMysijn
Iz
Iz
合应力: M(zcoj sysijn)
Iy
Iz
m
x
z
x
m Pz
Py
y
LP
Pz
zj
Py P
y
③ 中性轴方程 M(z0cojsy0sijn)0 中性轴
Iy
Iz
D2
tg y0 Iz ctgj
均布力作用, []=12MPa,许可挠度为L/200 ,E=9GPa,试选
择截面尺寸并校核刚度。
解:① 外力分析—分解q
yq
z
26°34´
q
A
B
L
qyqsin 80 0.0 44 375 N8/m
q z q co 8 s 0 0 .8 0 9 74 N 15 /m
Mzmaxqy8L235838240N 3m Myma xqz8L271 83 5280N4m
az
中性轴
1 yP y0 zPz0 0
iz2
iy2
ay
截面核心
已知 ay, az 后 ,
z
1
yPa y
i
2 z
0
1
z
Pa
i
2 y
z
0
P(zP,yP)
可求 P力的一个作用点 (zP,yP)
y
利用以上关系可确定截面核心的边界
例3 分别确定圆截面与矩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例题: 图示吊车大梁,由32a热轧普通工字钢制成,许 用应力 [σ]=160MPa ,L=4m 。起吊的重物重量F =80kN,且作用在梁的中点,作用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α =5°,试校核吊车大梁的强度是否安全。
F
Fy F cos 50
L2
L2
解:1. 外力分解
Fy F cos 80 cos 50 79.7kN Fz F sin 80 sin 50 6.96kN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例:图示梁,已知F1=800N,F2=1650N,截面宽度 b=90mm,高度h=180mm。求:
1、梁上的max及所在位置; 2、若改为a=130mm的正方形截面,梁上的max; 3、若改为d=130mm圆形截面,梁上的max。
F2
F1 z
32
32 6
d3
72.6mm
取 d 73mm
构件在荷载的作用 下如发生两种或两种以 上基本形式的变形,且 几种变形所对应的应力 (和变形)属于同一数 量级,则构件的变形称 为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 线弹性小变形范围内,采用叠加原理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二.组合变形分析方法 条件:线弹性小变形
组合 变形
0.642q 106 31.5 103
0.266q 106 237 103
160MPa
q 7.44kN / m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M zD 0.456q
M zA 0.266q
z
M yD 0.444q
M yA 0.642q
A截面
y
max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第八章 组合变形
时,称为单向偏心拉伸(压缩)
。
2. 当偏心压力P的作用线与柱轴
线平行,但不通过横截面任一形
心主轴时,称为双向偏心拉伸(
压缩) 。
3. 偏心拉伸(压缩)将引起轴
向拉伸(压缩)和平面弯曲两种
基本变形。
P
P
双向偏心压缩
x
P
z
P
x
y
My
z
Mz
P
y
My
一、应力分析:
MZ
P
P
xP
A
xM
z
My
Mzy
9
W p 5300 10
4Q 4
0.5 P
Q
0.001P MPa
6
3 A 3 707 10
M
M
0.2 P
0.076 P MPa
9
W 2 650 10
M
M
2
2
0.076 P
2
0.076 P
1
2
3
0.034 P
OXY 平面)内发生平面弯曲,这类梁的弯曲变形称为斜弯
曲,它是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面弯曲的组合。
平面弯曲
斜弯曲
Pz
z
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Pz
z
y
P
z
Py
y
xy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Py
y
q
F
Me
纵
向
对称面
M y F1 x
B
A
y
M z F2 x a
x
FAy
F2
a
FBy
z
。
2. 当偏心压力P的作用线与柱轴
线平行,但不通过横截面任一形
心主轴时,称为双向偏心拉伸(
压缩) 。
3. 偏心拉伸(压缩)将引起轴
向拉伸(压缩)和平面弯曲两种
基本变形。
P
P
双向偏心压缩
x
P
z
P
x
y
My
z
Mz
P
y
My
一、应力分析:
MZ
P
P
xP
A
xM
z
My
Mzy
9
W p 5300 10
4Q 4
0.5 P
Q
0.001P MPa
6
3 A 3 707 10
M
M
0.2 P
0.076 P MPa
9
W 2 650 10
M
M
2
2
0.076 P
2
0.076 P
1
2
3
0.034 P
OXY 平面)内发生平面弯曲,这类梁的弯曲变形称为斜弯
曲,它是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面弯曲的组合。
平面弯曲
斜弯曲
Pz
z
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Pz
z
y
P
z
Py
y
xy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Py
y
q
F
Me
纵
向
对称面
M y F1 x
B
A
y
M z F2 x a
x
FAy
F2
a
FBy
z
材料力学第六版PPT-第八章 组合变形
Chapter8 Combined deformation
(Combined Deformation)
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Combined deformation and superposition method) §8-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axial and flexural loads) §8-3 偏心拉(压)•截面核心(Eccentric loads &the kern(or core)of a section)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torque and flexural loads)
FRAy
FNAB
30°
Fy
B
F
D
Fx
(Combined Deformation)
(2) 压缩正应力
C
FRAx 0.866F A A
(3) 最大弯曲正应力
A 1.2m F
30°
B
D 1.2m
1.2 FR Ay 0 .6 F max Wz Wz
(4)危险点的应力
二、解决组合变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叠加法 (Basic method for sloving combined deformationsuperposition method)
叠加原理的成立要求: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与外力之 间成线性关系.
(Combined Deformation) 三、工程实例 (Engineering examples)
(Combined Deformation)
=
+
=
+
(Combined Deformation)
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Combined deformation and superposition method) §8-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axial and flexural loads) §8-3 偏心拉(压)•截面核心(Eccentric loads &the kern(or core)of a section)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mbined torque and flexural loads)
FRAy
FNAB
30°
Fy
B
F
D
Fx
(Combined Deformation)
(2) 压缩正应力
C
FRAx 0.866F A A
(3) 最大弯曲正应力
A 1.2m F
30°
B
D 1.2m
1.2 FR Ay 0 .6 F max Wz Wz
(4)危险点的应力
二、解决组合变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叠加法 (Basic method for sloving combined deformationsuperposition method)
叠加原理的成立要求: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与外力之 间成线性关系.
(Combined Deformation) 三、工程实例 (Engineering examples)
(Combined Deformation)
=
+
=
+
材料力学课件-8组合变形
拉伸-扭转组合变形
定义
拉伸-扭转组合变形是指在材料 受到同时发生拉伸和扭转作用 时所产生的变形。
应用
拉伸-扭转组合变形在桥梁等结 构的设计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
计算方法
拉伸-扭转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 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质 和应力分布等因素。
扭转-弯曲组合变形
定义
扭转-弯曲组合变形是指在 材料受到同时发生扭转和 弯曲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
应用
扭转-弯曲组合变形在航空 航天和汽车工业中的零部 件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
计算方法
扭转-弯曲组合变形的计算 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刚度、 几何形状以及应力分布等 因素。
总结
• 概括组合变形的内容 • 举例说明组合变形的实际应用 • 强调组合变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材料力学课件ppt-8 组合 变形
材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课件ppt-8 组合变形是一个关于材料力学领域的课件,介绍了组合变 形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应用。
剪切-拉伸组合变形
1 定义
剪切-拉伸组合变形是指在材料受到同时发生剪切和拉伸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
2 应用
剪切-拉伸组合变形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在金属成型和塑料加工等方面。
3 计算方法
剪切-拉伸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应力分布等因素。
剪切-扭转组合变形
1
应用
2
剪切-扭转组合变形在结构和材料设
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飞机翅
膀和桥梁的设计中。
3
定义
剪切-扭转组合变形是指在材料受到 同时发生剪切和扭转作用时所产生的 变形。
计算方法
剪切-扭转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涉及 到材料的刚度、几何形状以及应力分 布的考虑。
材料力学课件(组合变形)
截面核心是以O为中心,半径d/8的圆围成的 区域
(2)矩形截面 解:截面形心为点O 主惯性轴y、z 当中性轴切于边AB时
z A中性轴
b
12 o
y
C
B
h
截距
a y1
h 2
,a
z1
核心边界点1
yF1
iz2 a y1
h 6
,z
F1
i
2 y
az1
0
(iy
b 12
,iz
h) 12
类似地,可定点2
y F2
八、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杆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应力分量相当 两种基本变形组合的类型:
拉(压)+扭;拉(压)+弯;扭+弯;平面弯+平面弯
分析方法(线弹性、小变形假设下): 按基本变形分解外力与内力 计算各基本变形的应力与 变形分量 根据叠加原理综合各基本变形的结果 确定组合变形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1
zF z
i
2 y
yF iz2
y
)
在截面上线性分布
中性轴
1
zF z
i
2 y
z0
yF y iz2
y0
0
——不过形心C的直线
截矩
ay
iz2 yF
,az
iy2 zF
距离中性轴最远点:D1——tmax, D2——cmax
横截面外周边具有棱角时,最大正应力在角点上
最大正应力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强度条件 max [ ] 截面形心的位移 w wy2 wz2 x2
练习: P288习题8-16
M I
(2)矩形截面 解:截面形心为点O 主惯性轴y、z 当中性轴切于边AB时
z A中性轴
b
12 o
y
C
B
h
截距
a y1
h 2
,a
z1
核心边界点1
yF1
iz2 a y1
h 6
,z
F1
i
2 y
az1
0
(iy
b 12
,iz
h) 12
类似地,可定点2
y F2
八、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杆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应力分量相当 两种基本变形组合的类型:
拉(压)+扭;拉(压)+弯;扭+弯;平面弯+平面弯
分析方法(线弹性、小变形假设下): 按基本变形分解外力与内力 计算各基本变形的应力与 变形分量 根据叠加原理综合各基本变形的结果 确定组合变形的危险截面与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1
zF z
i
2 y
yF iz2
y
)
在截面上线性分布
中性轴
1
zF z
i
2 y
z0
yF y iz2
y0
0
——不过形心C的直线
截矩
ay
iz2 yF
,az
iy2 zF
距离中性轴最远点:D1——tmax, D2——cmax
横截面外周边具有棱角时,最大正应力在角点上
最大正应力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强度条件 max [ ] 截面形心的位移 w wy2 wz2 x2
练习: P288习题8-16
M I
材料力学精品课课件第八章组合变形
目录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研究内容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变形 弯扭外力分析 内力分析 应力分析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
+
10-3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t,max
=
+
c,max
c
F A
t,max
=
+
t,max
Fl W
c,max
Fl W
c,max
F 350 F
F 350
M
y1 z0 y
FN
z1
150
A 15000mm2 z0 75mm z1 125 mm I y 5.31107 mm4
50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FN F
M F 350 75103
50
150
425F 103 N m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A 15000mm2 I y 5.31107 mm4
解:(1)受力分析,作计算简图
150
200
目录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300N.m 1400N
1500N
150
200
300N.m
128.6N.m
120N.m
F2R M e
F2
Me R
300 0.2
1500N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T 300N.m
M
M
2 y
M
2 z
176N.m
目录
塑性材料的圆截面轴弯扭组合变形
第三强度理论:
r3
1 W
M 2 T 2 [ ]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研究内容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变形 弯扭外力分析 内力分析 应力分析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
+
10-3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t,max
=
+
c,max
c
F A
t,max
=
+
t,max
Fl W
c,max
Fl W
c,max
F 350 F
F 350
M
y1 z0 y
FN
z1
150
A 15000mm2 z0 75mm z1 125 mm I y 5.31107 mm4
50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FN F
M F 350 75103
50
150
425F 103 N m
目录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A 15000mm2 I y 5.31107 mm4
解:(1)受力分析,作计算简图
150
200
目录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300N.m 1400N
1500N
150
200
300N.m
128.6N.m
120N.m
F2R M e
F2
Me R
300 0.2
1500N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T 300N.m
M
M
2 y
M
2 z
176N.m
目录
塑性材料的圆截面轴弯扭组合变形
第三强度理论:
r3
1 W
M 2 T 2 [ ]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的计算ppt文档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故有中性轴的方程:
My Iy
z0
Mz Iz
y0 0
中性轴与y轴的夹角q(图a)为
taqnz0 Mz Iy Iy tan
y0 My Iz Iz
其中 角为合成弯矩 M My2 Mz2
与y的夹角。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tanq Iy tan
Iz
这就表明,只要 Iy≠Iz ,中性轴的方向 就不与合成弯矩M的矢量重合,亦即合 成弯矩M 所在的纵向面不与中性轴垂直, 或者说,梁的弯曲方向不与合成弯矩M 所在的纵向面重合。正因为这样,通常 把这类弯曲称为斜弯曲。
强度条件为 r3 [] 或 r4 []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注意到发生扭-弯变形的圆截面杆,其危险截面上危险点处:
M W
T T
Wp 2W
为便于工程应用,将上式代入式(a),(b)可得:
r3
M24T2 W 2W
M2T2 W
r4W M 232T W 2
M 20.7T 52 W
式中,M和T分别为危险截面上的弯矩和扭矩,W为圆截面的 弯曲截面系数。
在具体计算中,究竟先按内力叠加(按矢量法则叠加) 再计算应力和位移,还是先计算各基本形式变形下的应力 或位移然后叠加,须视情况而定。
Ⅱ.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连接件(螺栓、铆钉、键等)以及构件在与它们连接
处实际变形情况复杂。
螺栓连接(图a)中,螺栓主要受剪切及挤压(局部压 缩)。
应该注意,挤压应力是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相互作 用,因而当两者的材料不同时,应校核许用挤压应力较低的 连接件或被连接件。工程上为便于维修,常采用挤压强度较 低的材料制作连接件。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PPT
m Fr 1020 Nm
(1) 连杆轴颈得强度计算
l 危险截面
连杆轴颈得中点
l 计算内力
取左半部分
M z R1 L / 2 (C C1) l / 2 1170 N m
M y H1 L / 2 553 Nm
My Qy T
Mz Qz
M
M
2 z
M
2 y
1290
Nm
T H1 r 510 Nm
Qz
B点得应力状态如图。
r4 2 3 2 96.7 MPa [ ] 安全
50
例题5 F1=0、5kN,F2=1kN,[]=160MPa、
(1)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AB 得直径 (2)若AB杆得直径 d = 40mm,并在B端加一水平力
F3 = 20kN,校核AB杆得强度、
400
400
B
求:校核轴得强度。
解:
l 求外力
u 力偶矩
m 9549 N n
21.7 Nm
u 皮带张力
(F f ) D m 又 F f 600
2
F 465 N, f 135 N
u 齿轮作用力
Pn
cos 20
d1 2
m
Pn 925 N
l 将各力向轴线简化
P 870 N, Pr 316 N, m m, Fy f y 542 N, Fx fx 257 N
示例1 示例2
F1 产生弯曲变形 F2 产生拉伸变形 Fy 产生弯曲变形 Fx 产生拉伸变形
F2
F1
F2
Fy
F
Fx
三、内力分析
横截面上内力
1、拉(压) :轴力 FN
弯矩 Mz
2、弯曲 剪力Fs
(1) 连杆轴颈得强度计算
l 危险截面
连杆轴颈得中点
l 计算内力
取左半部分
M z R1 L / 2 (C C1) l / 2 1170 N m
M y H1 L / 2 553 Nm
My Qy T
Mz Qz
M
M
2 z
M
2 y
1290
Nm
T H1 r 510 Nm
Qz
B点得应力状态如图。
r4 2 3 2 96.7 MPa [ ] 安全
50
例题5 F1=0、5kN,F2=1kN,[]=160MPa、
(1)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AB 得直径 (2)若AB杆得直径 d = 40mm,并在B端加一水平力
F3 = 20kN,校核AB杆得强度、
400
400
B
求:校核轴得强度。
解:
l 求外力
u 力偶矩
m 9549 N n
21.7 Nm
u 皮带张力
(F f ) D m 又 F f 600
2
F 465 N, f 135 N
u 齿轮作用力
Pn
cos 20
d1 2
m
Pn 925 N
l 将各力向轴线简化
P 870 N, Pr 316 N, m m, Fy f y 542 N, Fx fx 257 N
示例1 示例2
F1 产生弯曲变形 F2 产生拉伸变形 Fy 产生弯曲变形 Fx 产生拉伸变形
F2
F1
F2
Fy
F
Fx
三、内力分析
横截面上内力
1、拉(压) :轴力 FN
弯矩 Mz
2、弯曲 剪力Fs
材料力学课件ppt-8组合变形
z1 12m 5 m Iy 5.31107mm 4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50 FN F
150
MF35075103
50
150
42F5103N.m
15
目录
§8-2拉(压)弯组合变形
A150m 00m 2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z0 75mm
FN F
z1 12m 5 m
1 242 0
M W
T
22
m inx 2y1 2 xy24x 2y
Wp
1 242 0
22
33
目录
§8-4 弯扭组合变形
M W
T Wp
1212 242
2 0
3212 242
第三强度理论:
第八章 组合变形
1
目录
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8-4 扭转与弯曲组合
目
2
目录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3
目录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10
4
压弯组合变形
目录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M 42 153 0FN.m
Iy 5.31107mm 4 (3)立柱横截面的最大应力
t.max
Mz0 Iy
FN A
F 350
M FN
425103 F 0.075 5.31105
F 15103
667FPa
c.max
Mz1 Iy
FN A
第八章 组合变形完整版
2FL
材料力学
FL
3. 根据弯矩图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
竖直xy面:
结论:
FL
水平xz面:
危险截面可 能是中点或
固定端。
2FL
材料力学
FL
4. 通过叠加求危险截面的最大正应力
z
y
M xz Wz Wy
材料力学
z
y
M xy M xz
2 2
M xy
W
y
竖直xy面:
FL
水平xz面:
Z
2FL
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8.2 两个面上的弯曲组合
材料力学
两个面上的弯曲变形实例:
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梁的弯曲许用
应力[σ]=20FL/hb2,试校核梁的强度。
材料力学
1. 分解 竖直xy面:
水平xz面:
材料力学
2. 分别求两个面内的弯矩,绘制弯矩图
竖直xy面:
FL
水平xz面:
P
拉压和弯曲
材料力学
拉压、扭转和弯曲
材料力学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二.求解组合变形的基本方法—叠加法 叠加法的概述: 将组合变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变 形,分别计算出每个基本变形下的内
力和应力,然后进行应力叠加。
材料力学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叠加法求组合变形的具体步骤:
1.判断组合变形的类型,并进行分解; 2.分别求基本变形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3.根据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并求危险截面 上的基本变形的最大应力; 4.将危险截面的应力叠加,并进行强度校核。
F
判断危险截面,应力叠加,并进行校核(如下)
材力第8章组合变形PPT课件
已知: 皮带张力 F1=3.9kN, F2=1.5kN,两带轮直径均为
600mm,轴的[]=80MPa,
试:按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选 择轴的直径。
解:1. 画计算简图
FDF CF 1F 25.4kN
2m . D 计算m C 支座F 1 反力F 2D 2 轮 0.7k2N m
FAy3.6kN FB,y1.8kN
叠加法: “先分后合”——将外力进行分解简化,得到
几种基本变形,分别计算应力变形,再进行叠加。
叠加法应用条件: 1)线弹性范围;2)小变形。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返回目录
一、外力分析
Fx Fcos ——拉
Fy Fsin ——弯
二、内力分析
固定端为危险面
轴力: FN Fx
弯矩: MmaxFyl
Fx 0
FAx40kN
Fy 0
FAy 4.8kN
FAx40kN,FAy 4.8kN
Fx 40kN, Fy 12.8kN
解: 2. 作内力图
C为危险截面 3. 分析C截面应力
max压maxFANM W max
查型钢表得16号工字钢
W141cm3, A26.13cm2
max10.40MPa
[]10M 0 Pa
r4W 1 MD 2合0.7T 5D 2 3d23 1.63kNm
d59.2mm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拉 ma x拉 max
600mm,轴的[]=80MPa,
试:按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选 择轴的直径。
解:1. 画计算简图
FDF CF 1F 25.4kN
2m . D 计算m C 支座F 1 反力F 2D 2 轮 0.7k2N m
FAy3.6kN FB,y1.8kN
叠加法: “先分后合”——将外力进行分解简化,得到
几种基本变形,分别计算应力变形,再进行叠加。
叠加法应用条件: 1)线弹性范围;2)小变形。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返回目录
一、外力分析
Fx Fcos ——拉
Fy Fsin ——弯
二、内力分析
固定端为危险面
轴力: FN Fx
弯矩: MmaxFyl
Fx 0
FAx40kN
Fy 0
FAy 4.8kN
FAx40kN,FAy 4.8kN
Fx 40kN, Fy 12.8kN
解: 2. 作内力图
C为危险截面 3. 分析C截面应力
max压maxFANM W max
查型钢表得16号工字钢
W141cm3, A26.13cm2
max10.40MPa
[]10M 0 Pa
r4W 1 MD 2合0.7T 5D 2 3d23 1.63kNm
d59.2mm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拉 ma x拉 m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一、圆截面杆弯扭组合 实例: (一)实例: 已知:塑性材料轴尺寸,传动力偶Me。 已知:塑性材料轴尺寸,传动力偶 。 试建立轴的强度条件。 试建立轴的强度条件。 解: 1、确定危险点: 、确定危险点: (1)外力分析 ) F 计算简图: ①计算简图: Fτ 由 ∑ M x = 0 得: FD = Me 2 可确定F 由F可确定 τ。 可确定 外力分解: ②外力分解: 变形判断: ③变形判断: AB段扭转变形,BE段弯扭组合变 段扭转变形, 段弯扭组合变 段扭转变形 形,EC段弯曲变形。 段弯曲变形。 段弯曲变形
解: 、确定各边为中性轴时的压力作用点: 1、确定各边为中性轴时的压力作用点: b2 h2 2 iy = , iz2 = 12 12 h az = ∞ AB截距: a y = − , 截距: 截距 2 h2 iz2 12 = h , zF = 0 F作用点 坐标: yF = − = − 作用点a坐标 作用点 坐标: h 6 ay − 2 同样确定b,c,d点。 同样确定 点 2、连线 确定截面核心。 、连线a,b,c,d确定截面核心。 确定截面核心 解:
3 由: W ≥ M max = 12 ×10 N ⋅ m 6
[σ ]
100 × 10 Pa
= 12 × 10−5 m3 = 120cm3
查表选定16号工字钢。 查表选定 号工字钢。 号工字钢 (2)组合变形校核计算: )组合变形校核计算: 16号工字钢:W=141cm3,A=26.1cm3 号工字钢: 号工字钢
2、应力状态分析 、 均为单向应力状态 单向应力状态。 均为单向应力状态。
'' σ A = σ ′ +σ A =
F (0.425m) F × (0.075m) + −3 2 15 ×10 m 5310 ×10−8 m 4
A
B
σ B = σ −σ ′ =
'' B
(0.425m) F × (0.2m − 0.075m) F − −8 4 5310 ×10 m 15 × 10−3 m 2
yF r z F s + 2 = −1 2 iz iy
•作用在 直线上的压力中性轴过 点。 作用在pq直线上的压力中性轴过 作用在 直线上的压力中性轴过C点 (2)截面核心确定: )截面核心确定: 截面外切线为中性轴的压力作用点: ①截面外切线为中性轴的压力作用点: EA,AB,BC,CD,DE 线的a,b,c,d,e点。 线的 点 得截面核心。 ②连线a,b,c,d,e得截面核心。 连线 得截面核心
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的概念 1、定义: 、定义: •若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若杆件在外力作用下, 若杆件在外力作用下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则 这种受力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这种受力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2、基本变形: 、基本变形: •拉(压)、扭转、平面弯曲。 )、扭转 平面弯曲。 扭转、 3、组合变形类型: 、组合变形类型: •斜弯曲、拉(压)弯、拉(压)扭、 斜弯曲、 斜弯曲 弯扭和弯扭等组合。 拉(压)弯扭和弯扭等组合。 二、组合变形计算方法 1、线弹性小变形问题: 、线弹性小变形问题: •采用叠加法计算位移及应力。 采用叠加法计算位移及应力。 采用叠加法计算位移及应力
得: σ + 4τ ≤ [σ ]
2 2
(2)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 立柱轴力、弯矩为常数。 立柱轴力、弯矩为常数。 任意截面为危险截面: 任意截面为危险截面: FN = F , M y = M = 0.425 F (3)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 拉应力危险点为内侧边缘点。 拉应力危险点为内侧边缘点。 压应力危险点为外侧边缘点。 压应力危险点为外侧边缘点。
2、非线弹性问题: 、非线弹性问题: •叠加法不能使用。 叠加法不能使用。 叠加法不能使用 三、强度计算一般步骤 1、确定危险点 、 (1)外力分析: )外力分析: •外力分解转化为基本变形外力分量, 外力分解转化为基本变形外力分量, 外力分解转化为基本变形外力分量 确定组合变形类型。 确定组合变形类型。 (2)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 A •作内力图 轴力图、扭矩图和两个方向 作内力图(轴力图 作内力图 轴力图、 的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及截面内力。 的弯矩图 ;确定危险截面及截面内力。 B (3)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 •由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截面上的可能 Fl 由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截面上的可能 危险点(一般不考虑剪应力的影响) 危险点(一般不考虑剪应力的影响) 。 Me 2、应力状态分析: 、应力状态分析: •确定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应力计算公式同 确定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应力计算公式同 确定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一般应画出单元体);求其主应力。 前,一般应画出单元体 ;求其主应力。 3、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 τ •选择合适的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选择合适的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选择合适的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A
σ
τ
B
σ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一、拉(压)与横力弯曲的组合 (一)计算实例: 计算实例:
解:
1、确定危险点: 、确定危险点: (1)外力分析: )外力分析:
CD = (2.5m) 2 + (0.8m) 2 = 2.62m
由 ∑ M A = 0 得:
0.8m F⋅ × 2.5m − (8kN )(2.5 + 1.5)m = 0 2.62m 2.5m Fx = F × = 40kN 2.62m 0.8m Fy = F × = 12.8kN 2.62m
3、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 (1)拉应力强度计算 ) 由: σ A ≤ [σ t ]
F (0.425m) F × (0.075m) + ≤ 30 × 106 Pa 15 ×10−3 m 2 5310 × 10−8 m 4
σA
σB
得: F ≤ 45.1×103 N (2)压应力强度计算 ) m 由:σ B ≤ [σ c ] , (0.425m) F × (0.2−8 −40.075m) − 得:F ≤ 171.3 ×103 N
(I
z
2 = Aiz2 , I y = Ai y )
(2)最大正应力位置: )最大正应力位置: 中性轴: ①中性轴: 为中性轴上的点, 设(y0,z0)为中性轴上的点,则: 为中性轴上的点
yF y0 z F z0 F − 1 + 2 + 2 = 0 A iz iy
得中性轴直线方程: 得中性轴直线方程: y F y0 z F z 0 + 2 = −1 (8.2) 2 iz iy 截面上作出中性轴: 截面上作出中性轴: 2 2 iy i a y = − z , az = − yF zF •中性轴与偏心压力分别在形心点的两侧。 中性轴与偏心压力分别在形心点的两侧。 中性轴与偏心压力分别在形心点的两侧 ②确定危险点: 确定危险点: •D1点有最大压应力,D2点有最大拉应力。 点有最大压应力, 点有最大拉应力。 (二)应力状态分析 •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三)强度条件计算
§9—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一、偏心压缩强度计算 (一)确定危险点 1、外力分析 、 (1)分解外力为: )分解外力为:
F M z = FyF M = Fz F y
(2)为拉伸纯弯曲组合。 )为拉伸纯弯曲组合。 2、内力分析 、 (1)截面内力: )截面内力:
FN = − F M z = FyF M = Fz F y
5310 ×10 m
F ≤ 160 ×106 Pa 15 ×10−3 m 2
(3)最大许可压力: F ≤ 45.1kN )最大许可压力:
(二)问题特点 1、危险截面为任意截面。 、危险截面为任意截面。 2、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三)方法讨论 •截面尺寸设计可采取按弯曲正应力初步确定,按组合应力校核 截面尺寸设计可采取按弯曲正应力初步确定, 截面尺寸设计可采取按弯曲正应力初步确定 的计算方法。 的计算方法。
(2)内力分析 ) 作内力图: ①作内力图:
T = Me M yE = M y max = M zE = M z max
T = Me
2 M = M y max + M z2max =
Fτ ab l Fab = l
左截面: ②危险截面为E左截面: 危险截面为 左截面
ab Fτ2 + F 2 l
(3)应力分析 ) 截面应力: ①截面应力: •扭转剪应力沿半径直线分布; 扭转剪应力沿半径直线分布; 扭转剪应力沿半径直线分布 •弯曲正应力沿 1D2直线分布; 弯曲正应力沿D 直线分布; 弯曲正应力沿 ②危险点为D1。
(2)任意截面为危险截面。 )任意截面为危险截面。
Hale Waihona Puke 3、应力分析 、 (1)横截面应力: )横截面应力: F •应力分量: σ ′ = − 应力分量: 应力分量
A Mz y FyF y =− σ ′′ = Iz Iz Myz Iy Fz F z =− Iy
σ ′′′ =
yF y z F z F •应力:σ = − 1 + 应力: 应力 + 2 2 A iz iy
AC段为压弯组合变形。 段为压弯组合变形。 段为压弯组合变形
(2)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 作内力图: 作内力图: C截面为危险截面: 截面为危险截面: 截面为危险截面
FN = 40kN , M max = 12kN m
σ
(3)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 C截面下缘为危险点。 截面下缘为危险点。 截面下缘为危险点 2、应力状态分析: 、应力状态分析: 为单向应力状态。 为单向应力状态。 3、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 (1)只考虑弯曲正应力确定型号: )只考虑弯曲正应力确定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