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模型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模型与分析

(2004-04-02)

1引言

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同商品,牛鞭效应的成因和形式可能不同。除了“情人啤酒”、“帮宝适尿布”等典型案例外,图1取自Anderson 1996,是一个宏观经济上的例子。终端产品是汽车生产商,其上游是机床制造商,再上溯则是机床制造商的零件供应者,显然这个例子中也存在牛鞭效应现象。可见,牛鞭效应的概念已不局限于微观经济组织的供应链上。

到目前为止,研究牛鞭效应的文章不胜枚举,但其研究方法(尤其是定量模型研究)却十分有限,2003以前较普遍的是自回归 AR 模型 也有不少文献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直至2003年才出现用Kalman滤波器模型研究牛鞭效应的论文,因此本文的作者们认为仔细分析、比较这三类定量研究牛鞭效应的模型很有必要,有可能启发后来的研究工作。

2关于牛鞭效应的定量模型的研究状况

最早注意到供应链中这种需求波动逐级放大现象的人是Forrest,他(1961)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对一个三阶段四结点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描述了不同内部条件下的系统对外部变化或冲击的反应,指出供应链内部的结构、策略和相互作用会导致需求变动的放大。Sterman的“啤酒博弈” 1989 则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认为决策者对反馈信息的误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一些学者通过模拟分析 证实了库存管理方式对供应链信息扭曲的影响。Towill等通过模拟和证实分析发现 需求信息的变化幅度每通过一个环节就会增加一倍 1 。因此降低这种需求放大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分销商数量,缩短供应链。Lee、Padmanabhan和Whang 1997a 、 1997b ,对需求放大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理性的供应链成员战略互动的结果,并正式引进了P&G公司提出的术语“牛鞭效应”来定义这种现象。

归纳起来,研究牛鞭效应的文献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说明这一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性的;二是研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的;三是研究这一现象的解决方法的。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牛鞭效应的典型模型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Forrester为代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早期涉及研究;二是以F.Chen等为代表的AR 1 模型;三是最近出现的用Kalman滤波器模型研究的文章 参见J.Chenetal 2003 。

下文将详细介绍、分析和比较这三种模型在牛鞭效应研究过程中的优劣。

3研究牛鞭效应的三大类典型模型

3.1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Forrester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它的基础主要是系统论和控制论,用一组差分方程来描述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元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机对社会大系统进行模拟。1958年Forrester首先描述了一个多结点的生产分销系统,由于该系统的组织结构、组织政策和其中的延误使得供应链中出现如现在所说的牛鞭效应那样的现象:消费者需求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逐级放大。Forrester认为这种现象由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

缓解该效应的补救措施为:(1)加速订单处理,即缩短提前期,减少延误。(2)提高信息质量,尽量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扭曲,使得沿着供应链传递的需求信息接近真实的客户需求。(3)逐步调整库存。

许多学者在Forrest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模拟仿真等手段验证了牛鞭效应的存在。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的“啤酒博弈(beergame)”实验是应用系统动力学说明牛鞭效应的典型范例,sterman将其设计成为一个课堂游戏,四个参与者形成一个供应链,这四个参与者分别是啤酒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商。四个角色以独立的身份做出库存决策和订货决策,并且把相邻参与者发出的订单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啤酒在供应链各角色之间移动有迟滞。因此各角色在决策时应该考虑这种迟滞。模型中规定一批货物需要花三个周期才能到达,而且订单要花一个周期才能到达上游供应者。

模型中使用了啤酒这一大众商品,其实可以是任何商品,只要它经过以上供应过程,用该模型进行模拟,结果都表明在线性成本结构下,订货数量的变化随着向供应链上游的移动而变大。上游成员总是过分的响应下游的订货需求,导致供应链总成本成倍增大。由于信息在时间上产生了延迟,订单将不反映当时实际的啤酒需求,决策者也很难对需求进行预测。这样决策者的订单决策和库存决策也就失去了准确性。而且它的决策错误可能传给其上游的供应者,进一步造成供应者决策的失误。实际上啤酒需求的变化已经被放大了,供应者不得不加大库存来应付这种放大的需求,于是该啤酒供应链总成本增加了。

该实验证明了牛鞭效应的存在性,说明了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总合行为,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者认为:供应链系统中的牛鞭效应是系统本身结构所决定的。系统结构影响系统中各角色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导致牛鞭效应发生。

3.2AR 1 模型

F.Chenetal 2000 引入指标BE=Var SD Var RD 来衡量牛鞭效应的严重程度,其中Var SD 、Var(RD)分别表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需求的方差。这个指标以极其简明的方式表达出牛鞭效应的不确定性本质,能较科学地描述牛鞭效应的严重程度,BE值越大,牛鞭效应就越严重,供应商遭受的

危害会越大。

F.Chenetal 2000 讨论了在(s S)的库存策略下,采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的预测方法求BE系数的下界。为建立模型需求,他们用AR 1 M模型来假设零售商看到的客户需求是随机的,且具有如下形式:

Dt=u+ρDt-1+εt1.1

其中u为非负常数,ρ是相关系数,误差项εt为均值为零的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再假定提前期固定不变。则通过移动平均方法计算得出BE系数的下界:

BE=Var(qMA)1.2

其中,p是移动平均方法中选择的观察期数。p越大表示用的历史数据越多,处理结果越平滑,使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BE系数越小。

通过指数平滑方法计算得出的BE系数的下界如下式:

≥1+(2Lα+)()1.3

其中α是指数平滑方法中的平滑常量,α越小,越平滑。

根据1.2和1.3式分析造成牛鞭效应的两个关键因素,需求预测模型和提前期对BE系数的影响。

(1)前后两期需求相关系数越大,需求波动放大倍数越小。即ρ越大,BE越小。

(2)提前期越长,BE越大。若提前期无法减少,则只能利用更多的历史需求数据来减轻牛鞭效应。

(3)平滑指数越高,BE系数越小。即预测越平滑,牛鞭效应越小。

(4)模型选择不同对BE系数也有很大影响。为比较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对BE系数的影响。在观测误差相同的情况下,移动平均参数p和指数平滑参数α有如下关系。

α=2.1

在ρ=0的情况下,将2.1式代入1.3式,得到

=1++>1++=2.2

chenetal由此而得出移动平均方法优于指数平滑方法的结论。

3.3卡尔曼滤波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