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变桨控制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引言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和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并探讨其在风力发电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控制系统设计1. 控制系统架构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部分。
其中,主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监测;传感器用于采集风速、转矩、温度等参数;执行器控制叶片角度、转速等;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2. 控制策略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包括风轮转速控制、叶片角度控制和电网连接控制等。
其中,风轮转速控制可以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和变桨控制实现,以优化风轮在不同风速下的转速;叶片角度控制可以根据风速和转速等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达到最佳发电性能;电网连接控制包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功率因数等进行监测和调整。
3. 仿真模型设计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需要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应包括风速、转速、叶片角度和发电功率等参数,并结合风场条件和机组特性进行模拟。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和策略,评估不同控制系统设计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优解。
三、仿真应用与优化1. 性能评估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对不同控制系统设计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性能评估。
包括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发电机组的整体性能。
2. 变桨控制优化变桨控制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叶片的角度和风轮的转速。
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对不同变桨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和优化。
例如,调整叶片角度的时机和角度范围,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3.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可以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遗传算法、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可以结合仿真模型,寻求最佳的控制策略和参数配置,以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和适应性。
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设计及动态仿真
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设计及仿真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风力机变桨距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
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各零、部件的实体模型,并进行装配。
然后将装配好的变桨距虚拟样机模型生成Parasolid(*.x_t)格式,导入动态仿真模拟软件ADAMS中,通过在ADAMS/View中对模型进行相应的定义,完成变桨距机构的运动仿真。
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后处理,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做准备。
关键词:变桨距机构;SolidWorks设计;ADAMS仿真Designing and Simulating on the Variable Propeller Pitch Mechanism of WindTurbine-generator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Principles of wind turbine pitch from agencies,On this basis Variable pitch wind turbine analysis and design agencies.Through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Using SolidWorks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solid model of wind turbine pitch from each institution zero components And assembly,Then the assembled pitch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generation Parasolid (*. x_t) Format,Importing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ADAMS.By ADAMS / View in the corresponding definition of the model, Completion of the pitching motion simulation from institutions,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ost-processing,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design to prepare.Key words:Variable pitch mechanism;SolidWorks design;ADAMS simulation1.引言随着风力发电机技术的不断成熟风力发电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变桨距控制型风力发电机的优越性显得更加突出和必要[1]。
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与仿真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与仿真是研究和优化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在模型开发和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机、风能转换子系统、并网变频器、变电所和电网等组成部分。
为了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动态建模,需要考虑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运行的特点。
1. 风力机的动态建模风力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力机的动态建模需要考虑风速对风轮转速的影响、风轮转速对发电机转速的影响以及风轮和转子之间的功率传递过程。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变力学方程描述风力机的运动过程,并结合风力和风功率曲线进行模拟。
2. 风能转换子系统的动态建模风能转换子系统包括风能转换器、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等。
风能转换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动装置则负责将风力机的转速传递给发电机。
在进行动态建模时,需要考虑风能转换器和传动装置的效率、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以及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特性。
3. 并网变频器和变电所的动态建模并网变频器和变电所是将风力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接入电网的关键设备。
并网变频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发电机输出的低频交流电转换为电网所需的高频交流电,同时负责控制电网功率的调节。
变电所则负责将风电场产生的电能集中输送到电网。
在进行动态建模时,需要考虑并网变频器和变电所的功率转换过程、电力损耗以及对电网供电稳定性的影响。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或自行开发仿真模型来实现。
仿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在实际运行之前评估系统性能、验证设计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以及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策略。
1. 仿真软件的选择和应用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风力发电系统仿真软件可供选择,例如,DigSilent、PSCAD、Matlab/Simulink等。
风力发电系统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采用小型永磁同步电机分析模型并且忽略其磁饱和度。
永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如下:(3-8)代表永磁发电机在d 轴流过的电流,u d代表发电机在d 轴上的电压,L d 代表永磁式中id发电机在d 轴上的电感。
i q 代表永磁发电机在q 轴流过的电流,u q 代表发电机在q 轴上的电压,L q 代表永磁发电机在q 轴上的电感。
发电机角速度是①e ,发电机定子电阻是R a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是T e 。
发电机永磁体磁链是Ψ。
当转子表面装有磁铁时,有效气隙可视为常数。
这是因为永磁材料相对磁导率大概一致[55] 。
所以d轴与q轴同步电感一致,即L d =L q =L 化简为:(3-9)其中T与成i q 正比。
如果发电机电磁转矩变大,系统中的定子电流也会随之变大,e进而对定子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发电机电磁转矩与风力涡轮输出转矩T 均衡,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在仿真平台上搭建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模型,模型图如下图3-8 所示。
AC/DC 采用了不可控整流二极管,DC/DC 变换器使用boost 电路,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直接在Matlab 中调用。
将风机半径设为3.5m ,设置初始风速为4m/s 并进行时长4s 的仿真,在2s 时将风速提升至6m/s。
梯度式扰动观察法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的控制策略如图3-9 所示。
图3-8 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模型Fig.3-8 Control model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28图 3-9 风力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模块Fig.3-9 Wind power generation maximum power tracking module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情况如下表 3-1 所示。
表 3-1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Tab.3-1 Parameter of synchronous machine名称参数大小额定转速(rad/s ) 40 转动惯量(kg/m 2) 0. 189 定子绕组电阻 (Ω) 0.05 定子绕组电感( m H )7. 15 极对数 34 磁链(Wb )0. 1892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仿真曲线如图 3-10 和 3-11 所示。
风力机统一变桨距执行机构虚拟设计及仿真
风力机统一变桨距执行机构虚拟设计及仿真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机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风力机的变桨系统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提高风力机的发电效率和控制风机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性能。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变桨距执行机构是风力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现代工程设计中,虚拟设计和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针对变桨距执行机构的虚拟设计和仿真可以有效地降低试错成本和开发时间,并且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进行虚拟设计和仿真之前,需要确定变桨距执行机构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然后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来模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
最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来验证机构设计的性能指标,根据仿真结果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总之,风力机变桨距执行机构的虚拟设计和仿真是现代工程设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促进风力机的发展,并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做出贡献。
本科毕业论文-—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模型建立和仿真分析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当今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变的越来越重要。
由于风的不稳定性和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使风力发电系统和电网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对风力发电系统功率输出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控制系统对提高风力发电系统功率输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控制系统和控制过程进行分析。
本设计主要依据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通过使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仿真软件PSCAD/EMTDC,建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模型。
为了验证控制系统模型的可用性,建立风力发电样例系统模型,对样例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所得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证实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的可用性,然后得出了它的控制方法。
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模拟仿真,可得如下结论:风力发电机变浆距控制属非线性动态控制,在风力发电机组起动时,通过改变桨叶节距来获得足够的起动转矩,达到对风轮转速的控制的目的;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通过自动调整桨叶节距,改变气流对叶片的攻角,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转矩,满足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稳定和功率曲线优化的双重要求。
关键词:风力发电;控制系统;PSCAD/EMTDC;仿真分析AbstractThe wind energy which is used as a kind of clean and reproducible energy, nowadays get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energy scarcity cases. Because instability of the wind and continuous enlarging capacity of the single machine in wind power generation, mutual effect between the wind power system and the grid i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so the higher demand is brought forward about the stability of output power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e control system may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output power, therefore we have the necessity to analyses control system and the control processes.The design mainly bases on the control target and strategies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alterable pitch control model using the power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PSCAD/ EMTDC. Also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model of the wind power system for validating the us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model. We have simulated the whole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nd confirmed the us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model and its control method.We have simulated the control system model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got a conclusions: The alterable pitch control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is the non-linear dynamic control, control system changed pitch angle for acquiring starting torque while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tarted; we adjusted the pitch angle for changing angle which airflow blow vane , when the wind speed exceed rated speed, then changed the torque of aerodynamics for Satisfing dual demand which are steady power output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power curve .Key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system; PSCAD/ EMTDC; Simulation and analysis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控制模型
°时,叶轮在不同的风速下对电机的驱动功率。
为了使叶轮对电机的驱动功率能够满足电机的所 能承受的状态。根据图2.3我们便需要在不同的风
速条件下设定其合适的变桨角
度。以满足发电机所处的工作状态再最优状态。 例如:在风速为10m/s的状态下,通过变桨角度 分别为0°和10°两个特性曲线的对比。当变桨
为10°时,此时曲线与电机功
额定转速以
上,叶片桨距被调节到并保持在所选定的由L标
明的运行点。事实上,变化着的桨距变更了定风 速的曲线,迫使其通过需要的运行点[3]。 一旦在H点达到额定扭矩,在所有更
高的风速中,扭矩需求量保持常数,并由桨距控 制来调节叶轮的转速。在点H与L之间允许有一小 段余量,以防在低于和高于额定扭矩的控制模式
BGH移动,并导致QR的最大值。
当达到H点时,随着桨距控制回路在速度超过S5 时变为有效,扭矩保持恒定。
这里简单的对直驱型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模型进行 探讨。此控制模型在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概念设
计
中的一部分。
由于直驱式发电机直驱式发电机组在我国目前还 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我们对直驱型的风机 设计还在不断的进行探讨和摸索当中。同时还要
同的风速下,叶轮对电机的驱动功率的大小。如 图2.2所示:
2.3.在上述的图表中只列出了变桨角度为0°时
的风机的特性曲线,我们再继续描绘变桨角度在 10°和20
°的情况下,变桨距风机的特性曲线。如图2.3所 示:
图2.3变桨距风机变桨角为0°,10°,20°时的特性 曲线在图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在变桨角分别为 10°和20
同时意味着调节功角的大小。变桨距风力机的实
际工作中,往往也通过轴承机构转动叶片来减小 功角α,以此来减小CL,减小升力,扭矩和功率。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模型建立的仿真
· 2010年第9期
Research & Design 设计研发
于:模糊逻辑控制器无需数学模型,即可由微处理器执 行其功能。模糊控制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可以高效 地综合专家经验知识,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基 于模糊逻辑的智能控制技术最近几年被引入风力发电机 组控制领域并受到重视。
设计研发 Research & Design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综述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机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主要通院
42
随 着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的加重,风能作为目 前最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正受到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都积极致力于风能的开发利用以及风力发电技 术的提高。 近年来,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大型并网风力发 电机组的主流机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主要通过 两个阶段来实现:在额定风速以下时,主要调节发电机 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获得最佳叶尖速比,实现最 大风能捕获;额定风速以上时,主要通过变桨距系统改 变桨叶节距角来限制风力机获取能量,使风力发电机组
宋战锋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自抗扰控制》介 绍了一种改进的 PID 调节算法,即增益可调的 PID 算法。 它与一般的 PID 调节算法相比,对控制量计算的影响小, 在控制环切换时,不会产生冲击。桨距控制环的运行目 的是为了确保桨距角尽可能地接近它的设定桨距角。风 机在起动时桨距角设为 0°左右,在切出时设为 90°左 右。桨距控制环在并网后激活,描述为非线性的比例算 法(从桨距角偏差到比例阀的控制电压),桨距调节装置为 电液调节装置,线性比例阀采用 L V D T 器件,有很高的 按控制电压线性移动的精度,利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测 出活塞杆的位置和位移,然后依据线性近似的比例关系, 可算出相应的桨距角,作为桨距角的反馈信号。 1.2 智能控制
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杨红全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241
摘要:介绍了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系统的原理.建立了液压变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稳定
性与响应性分析。对液压变桨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通过仿真确认了控制效果。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模型;仿真
2液压变桨系统控制流程
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系统是一种用电液比例阀 控制液压缸的位置反馈系统。控制器根据风速、叶 片桨距角及参考指令来控制电压.通过独立比例放
收稿日期:2019年9月
作者简介:杨红全(1982
)・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工作.
E-mail: yanghq4(« shanghai clectric. com
Key Words: Wind Turbine ; Hydraulic Pitch ; Model; Simulation
1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机导致能源 紧张问题•风能作为可再生、无污染自然能源引起了 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出台了一系 列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不 断进步.风力发电的成本迅速下降.成为新能源大力 崛起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风能资源相对丰富.除 西藏和新疆外.海上可开发的风能容量为7.5X108 kWo风能密度高于300 W/m2和高于400 W/m2的 地区.面积共有650 000 km2和280 000 kn?,可以安 装的发电机容量分别为3. 7 X 109 kW和2.8X 109 kW"。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风力发电量 占各种能源发电总量的9%,位于火力发电与水力 发电之后,排名第三位⑷。目前.风力发电机已向大 功率、海上及陆上低速大叶片型等方向发展 。风力 发电机分为直驱风力发电机、半直驱风力发电机和 双馈风力发电机.目前市场上以双馈风力发电机为 主。双馈风力发电机需要由齿轮箱增速后进行发 电。桨距的控制方法有液压桨距控制、电动桨距
风能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风能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随着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风能发电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因此,对风能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探讨风能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详细介绍原理和模型,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一、风能发电系统的原理风能发电系统由发电机、风轮、变桨机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风轮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
变桨机负责调节风轮的转速和风轮叶片角度,以保持风轮的最佳转速。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电网使用。
二、风能发电系统的模型建立风能发电系统的模型,是进行仿真和优化的基础。
一般而言,风能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机械系统模型主要考虑风轮和发电机之间的能量转化过程。
通常采用质量、惯量和运动学等参数来描述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的模型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风能的影响,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和准确的数据。
电气系统模型通常采用变电站环节到配电过程的等效电路。
其中,发电机和电网之间的电力传输可以采用三相交流电路模型。
电气系统的模型需要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以优化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模型负责监测和调节风能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控制系统的模型需要结合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模型,以实现最佳的电力输出和质量。
其中,变桨机和变频器等相关设备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实现控制。
三、风能发电系统的仿真和验证风能发电系统的仿真和验证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仿真和验证方法包括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数值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风能发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并进行模拟计算。
其优点在于可以在低成本、较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实验,为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等效的电气网络模型。
实验验证则是利用实际装置对风能发电系统进行实物验证。
实验验证可基于实验室实验或现场试验两种模式进行。
实验验证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和信息,并对风能发电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调整。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模型与仿真
4.2风力发电场简介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和环境的日益恶化,被称为绿色清洁能源的风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风是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引起大气运动形成的。
风能就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能够将风能动力转化成电力的装置称为风力发电机组。
由在风力富足的场地安装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经电力输送设备将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电力送进电网的工厂称为风力发电场。
围绕风力发电场的电力生产、输送目标的电力设备组成的系统称为风力发电场发电系统。
我国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共建设了40多个风电场,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105万KW,年发电量约21亿KW/h。
此外,我国还约有20万台小型风力发电机(总容量约为3. 5万KW,用于边远地区居民用电。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己经基本掌握了单机容量1000KW左右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己掌握了一定的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并造就了一批风电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为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电建设虽然起步较早,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总体规模在亚洲也落后于印度和日本,距离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仍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我国缺乏详实的风能资源数据,以现有有限的地面气象站的资料,无法满足大规模风场建设的要求。
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价和常规火力发电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风电场发电成本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国内不能制造商品化并网风电机组,进口风电机组价格较贵:二是风电和水电一样,不消耗燃料,没有进项抵扣,所以风力发电每度电的纳税额高于常规能源发电:三是风电场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风力发电所产生的特殊问题。
风力发电和常规水电、火电和核电等相比,基本的区别有三点:1)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是随机的,其大小取决于风的变化:而火电等常规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可以准确控制:2)目前采用的风电机组绝大多数是异步发电机组,输出随机有功功率的同时,要吸收无功功率,而火电和水电机组全部都是同步发电机组:3)具有相对容量较小的大量风电机组并列运行是风电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机构建模和仿真
第11卷第2期 2008年6月上海电机学院学报J OU RNAL OF SHAN GHA I DIANJ I UN IV ERSIT YVol.11No.2 J un.2008 收稿日期:2008205205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资助(06DZ22915)作者简介:张青雷(1973-),男,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上海电气科技带头人,专业方向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E 2mail :qingleizhang @文章编号 167122730(2008)022*******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机构建模和仿真张青雷, 郭井宽(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数字化设计研究室,上海200070) 摘 要:针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在SolidWorks 和Adams 中建立变桨系统的机械系统模型,并在Matlab 中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通过Adams/Control 接口将二者连接起来,实现风力驱动下的变桨运动在软件系统环境下的交互仿真,通过对变桨过程研究,为大型风力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与国产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机构;建模;仿真 中图分类号:TM 315;TP 391.9 文献标识码:A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Variable PropellerPitch System in MW Wind 2Mill GeneratorsZ H A N G Qi nglei , GUO J i ngk uan(Digital Design Research Office ,Shanghai Elect ric Group Co.,Lt d.Central Academe ,Shanghai 200070,China ) Abstract :Based o n t he variable propeller pitch system of MW wind 2mill generators ,t he paper es 2tablished a whole mechanism model of t he variable p ropeller pitch system wit h SolidWorks and Ad 2ams ,and built t he cont rol system model wit h Matlab.The two models are assembled by t he interface of Adams Co nt rol to realize interactive co 2simulation under t he wind driving force condition.Simula 2ting t he p rocess of pitch will offer help s on design large scale wind t urbine and cont rol system. Key words :wind t urbine generators ;pitch mechanism ;modeling ;simulation 风能作为一种蕴藏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其使用便捷,可再生、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和迅速发展,且发展潜力巨大。
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变桨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研究对于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变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情况来控制风力发电机的桨叶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能量转化效率。
变桨控制系统需要根据风力的实时测量数据来进行桨叶的角度调整,以确保风力发电机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能够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在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选择和位置安装:为了准确测量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传感器的选择和位置安装是变桨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数据采集和处理:变桨控制系统需要实时采集和处理风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来调整桨叶的角度。
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需要高速、高精度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以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的设计是变桨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
控制算法需要根据实时的风力数据来决定桨叶的调整角度,以实现最佳的能量转化效率。
控制算法设计需要考虑风力的大小、风向的变化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4.系统建模和仿真:在变桨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建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动态特性,并根据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
系统建模和仿真可以有效减少实际试验的成本和风险,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传感器选择和位置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控制算法设计以及系统建模和仿真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研究,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Pr o b e i nt o Mo de l i ng a nd Si m ul a t i o n o f Va r i a b l e Pi t c h Co n t r o l Me t ho d f o r Wi nd Tu r b i ne s
s t r a t e g y h a s a g o o d s t a t i c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a c e r t a i n d e g r e e o f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c o mp a r i n g w i t h P I D c o n t r o 1 . Ai mi n g a t t h e t i me d e l a y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 wi n d t u r b i n e s , t h e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 w v a i r a b l e p i t c h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c o mb i n i n g f u z z y f e e d f o r wa r d a n d f u z z y P I D c o n t r o 1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 e r o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t h e b l a d e , t h e f u z z y f e e d f o wa r r d c o n t r o l l e r c a n g i v e d i f f e r e n t
风力发电控制模型建立和仿真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徐建军1,2,王惠斌1,闫丽梅1,许爱华1(1.大庆石油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首先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的发展状况。
其次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各部分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在MAT LAB中搭建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子模块。
最后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利用MAT LAB/si m ulink对其进行了仿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风力发电;模糊控制;MAT LAB仿真中图分类号:T M614 文献标志码:AStudy of Var i a ble2P itch W i n d Turb i n e ba sed on Fuzzy Con trolXU J ianjun1,2,WANG Huibin1,Y AN L i m ei1,XU A ihua1(1.Electricity and I nf or mati on Engineering College,Daqing Petr oleu m I nstitute,Daqing163318,China;2.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 omati on,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rbin150001,China.)Abstract:First,the devel opment situati on of contr ol strategy on wind turbin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Second,the mathe2 matical models about aer odyna m ic part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 o the p rinci p le of vari ous parts on the wind turbine.A t the sa me ti m e,the sub2modules of the wind turbine were established byMAT LAB.A t last,the contr ol strategy based on Fuzzy contr oller was design and si m ulated by MAT LAB/si m ulink,and the contr ol consequent achieved a certain degree.Key words:W ind power generati on,Fuzzy contr ol,MAT LAB si m ulati on 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被人们誉为清洁、绿色、环保能源,其优越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风力发电机组是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设备,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则是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涵盖系统的功能、架构、控制策略和仿真实验等方面。
二、功能需求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全面控制和监测,包括对风轮、发电机和变流器等的控制和保护。
2. 控制系统应能自动调节风轮转速和变桨角度,以确保最大化风能转化效率。
3. 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检测和响应的能力,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并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4. 控制系统应能对发电机和变流器进行功率控制和电流保护,以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架构设计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三层:监控层、控制层和执行层。
2. 监控层负责对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风速、转速、功率等参数的测量。
3. 控制层负责根据监控层的数据进行决策和控制策略制定,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自动调节和保护。
4. 执行层负责根据控制层发出的指令对风轮和变桨系统进行控制,以及实现发电机和变流器的功率控制和保护。
四、控制策略设计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以实现最佳的风能转化效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2. 针对风速变化,控制系统应根据实时风速数据自动调整风轮的转速和变桨角度,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 控制系统应实施齐备的故障检测和识别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风力发电机组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控制系统应具备电网响应能力,能够根据电网需求调整发电机的功率输出,以保持电网的稳定性。
五、仿真实验1.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验证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 使用仿真软件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仿真参数。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一、实验课题: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二、实验内容: 熟悉Matlab编程,通过调用Simulink相关模块搭建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
三、实验目标:
1.掌握Matlab模拟仿真方法;
2.掌握Matlab搭建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方法
四、实验准备:
1.了解Matlab中Simulink如何构建子系统;
2.通过查阅资料,搞清楚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
实现方法。
五、实验重点: 掌握Matlab中Simulink如何构建子系统
六、实验难点: 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实现
七、实验步骤:
1.启动Matlab,调用Simulink,搭建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
型和变桨距模型。
2.观察各子系统输出波形,并学会分析结果。
八、报告指导:
1、强调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包括实验课题、实验内容、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和实验体会;
2、整个实验工程,源代码应上交,并独立实验调试,随机提出问题,以
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九、实验思考:
调试过程中,程序为何出错,并学出原因。
十、教学后记:
实验指导不要面面俱到、范范而谈,必须及时指出学生编程中出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
=
[1+
3R 4H0
sin(θB1+(i-1
)×
2π 3
)]n×V0
(8)
式中:R 为桨叶长度,θB1 为桨叶 1 的方位角。
权系数依据每个桨叶受风情况来进行分配,风
越大,权系数越大,桨叶节距角变化值也越大。 权系
数Ki 表达式为:
Ki =
3×[1+ 3R 4HO
sin(θB1+(i-1
)×
2π 3
第1期
崔明东等: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控制
23
变发电机转子转速使风能利用系数最大; 在高风速
时,调节桨距角来改变发电机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
稳定在额定值附近。 风轮转速或风速改变将引起叶
尖速比变化,影响风能利用系数,从而改变风轮捕获
的机械能功率 Pa,表达式为:
Pa = WrTa
(2)
式中:Ta 为风轮气动力矩,表达式为:
摘 要:为了实现风力发电机组 3 个桨叶的独立控制,依据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原理和风剪切效应,提出了基于桨叶方位
角信号的权系数分配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 通过权系数对 3 个桨叶统一的桨距角进行重新分配,将统一变化的变桨角转化为
每个桨叶独立变化的桨距角。 以 2MW 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 于 Bladed 软 件平 台 对 该控 制 策 略与 传 统 的变 桨
候、地形环境等因素外,风速的随机变化会因为桨叶
长度的增加而相互抵消, 高度因素的影响反而会更
明显。 风速在竖直高度方向上的变化主要是由风切
效应产生的。
风剪切是指风速随垂直高度的变化, 即风速会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假设地面为零风速平面,则
有 风 切 经 验 公 式 [6]为
VH =( H )n
(5)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风机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上改 善风电品质和降低齿轮箱转矩尖峰进行了相关研 究。 Endusa Billy Muhando 等人提出在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中采用变增益 PID 控制方式 。 [1-2] 然而,风机的 非线性空气动力特征制约了上述控制器性能。
传统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 当风速在额定风 速以下时通过控制发电机输出转矩来实现; 当风速 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通过控制桨距角, 使机组能准确 地保持在额定功率发电。 Endusa Billy Muhando 等人 根据传统的控制策略对风力发电机组桨距控制采用 输出统一变桨角作为控制器的唯一输入 。 [1-2] 采用上 述变桨距控制方式不能有效地保持电功率稳定和减 小齿轮箱转矩尖峰的多目标控制,因此,本文提出独 立变桨控制,并基于 Bladed 软件平台对所采用的桨 距控制策略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独立变 桨距控制策略能够满足控制要求。
1 变桨距基本原理分析
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典型的变速变桨风力发电系统由机械部分和电
能转化部分组成。对于风电系统的机械部分,由空气
动力学 可 [3-4] 知,风机从风能捕获的机械能为:
Pa =
1 2
ρπR2CP(λ,β)V3
(1)
式中:ρ 为空气密度;R 为风轮半径;V 为风速;
λ 为叶尖速比;β 为桨距角;Wr 为 风轮旋转 角速度; CP 为风能利用系数[4]。 基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提供的 WT-Perf 软件[5]可得如下 CP 曲面。
能有效地降低电功率波动。因此,本文提出独立变桨 距控制,即同时控制三叶片的节距角 β,使风力发电 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时, 其在额定转速下保持稳定 的电能输出,同时也减小齿轮箱转矩尖峰。
目前国内外风电变桨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统 一变桨距控制和独立变桨距控制。 独立变桨距控制[6] 是指风力机每支叶片根据自身的控制规律独立地变 化桨距角 β。 图 3 为独立变桨控制框图:
齿轮箱转矩曲线如图 8。 图中显示,相对于统一 变桨,采用独立变桨控制使得齿轮箱转矩尖峰下降。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传统变桨控
第1期
崔明东等: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控制
25
图 8 齿轮箱转矩
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实现了 风力机的桨距控制。 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风速下,采 用独立变桨距控制的方式, 可使风力发电机组运行 在额定功率点和额定转速点,提高发电质量,同时也 减小了齿轮箱转矩尖峰。
采用 600s 的湍流风来模拟外部风速环境,该湍 流风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湍流密度分 别为 16.5%、12.89%和 9.12%, 湍流风速曲线如图 4 所示。
图 5 独立变桨距各桨叶节距角
图 6 为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曲线, 图中绘出了 两种控制方式下的功率曲线。 采用独立变桨控制风 力发电机输出功率波动最大误差值小于额定功率的 8.9% , 统 一 变 桨 的 风 力 发 电 机 输 出 功 率 变 化 幅 度 达 到了额定功率的 12%。
Hr = H0 + rsin(θBi)
(6)
24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24 卷
将桨叶平均风速点等效在桨叶长度的 3 / 4 处,则
式(6)可表示为:
H = H0 +
3R 4
sin (θBi)
(7)
根 据 式 (6)和 式 (7)推 得 每 个 桨 叶 所 受 平 均 风
速 ,如 式 (8)所 示 :
V0 H0
式中:VH 为离地参考高度 H 处风速;VO 为离地
参考高度 H0 处风速;n 为剪切指数, 它取决于大气
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
2 变桨距控制
变速变桨风力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案: 在额定风 速以上, 风机控制系统通过调节节距角来改变风能 利用系数,从而控制风轮转速和发电机输出功率。变 桨 距 控 制 器 的 基 本 目 标 [4]:风 力 发 电 机 组 在 额 定 转 速下保持稳定的电能输出。 2.1 传统变桨控制
第 24 卷 第 1 期 2011 年 3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24 No.1 Mar.2011
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控制
崔明东,孙 禹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云南以礼河发电厂,云南 会泽 654200)
以根据桨叶的方位角来为每个叶片产生近似的桨距
控制信号,并以此进行独立变桨距控制。风速传感器
一般安装在机舱上, 离风轮中心的距离与风轮半径
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风速传感器所测的风速便可认
为是轮毂处 的风速 V0 ,H0 近似 等于机舱中 心高度。
假设取距离风力机转轴 r 处长度为 dr 的叶片叶素离
地高度为 Hr,其与桨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673-0097(2011)01-0022-05
0 引言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产业化设计中,经济性、可 靠性、优质电能是重要的设计指标。对于变速变桨机 组来说, 在控制方面需要考虑提高风力机输出功率 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能品质和降低传动 链转矩波动,延长部件寿命。
)]2n
3
(9)
Σi=1
[1+ 3R 4HO
sin(θB1+(i-1
)×
2π 3
)]2n
经权系数 Ki 分配后每个叶片的节距角 βi 为:
β i = Ki β
(10)
式中:β 为统一变化桨距角给定值。
3 系统仿真分析
本文基于 Bladed 软 件平台 对 风 力 机 运 行 在 额 定风速以上区域所采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进行验 证。 模拟的风力机组主要参数:风轮直径 80 m,切入 风速为 4 m / s,切出风速为 25m / s,额定风速 12m / s, 额定功率 2MW,风轮额定转速 18rpm。 本文控制策 略的效果体现在额定风速以上的各个工况下, 同时 在实际中,由于湍流风导致的随机变化占主导地位, 因此本文取 DLC1.2 下 20m / s 时的仿真结果作比较。
变速变桨风力机组的桨距角参考值可由风速、 发电机转速和电机输出功率三个参数来独立控制, 本文以发电机转速作为变桨控制量, 发电机转速滤 波 反 馈 信 号 与 转 速 给 定 值 之 间 的 偏 差 作 为 PID 控 制器的输入[7],PID 控制器给出桨距角参考值 β。 但 由于桨距角的变化对于风速而言是非线性的, 在高 风速时, 桨距角的很小变化就会对转矩产生很大的 影响。 通常情况下, 转矩会随着桨距角的变化而几
图 6 电功率曲线
图 7 是风轮转速曲线,在统一变桨控制下,风轮 转速波动最大误差达到了额定转速的 3.28%。 在变 转矩独立变桨控制下, 风轮转速变化幅度小于额定 转速的 1.98%。
图 4 湍流风速曲线
图 5 显示了在独立变桨控制下 3 个叶片的变桨 角与统一变桨控制下叶片的变桨角。
图 7 风轮转速曲线
控制 策 略进 行 仿 真比 较 。 结 果表 明 ,相 对传 统 的 变桨 距 控 制 ,独 立 变 桨距 控 制 使风 力 发 电机 组 能 够在 额 定 转速 下 保 持稳 定 的 电
功率输出的同时还能减小齿轮箱转矩尖峰。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控制;桨叶方位角;风切效应
中 图 分 类 号 :TM714
权系 数Ki
图 3 风力机独立变桨距控制框图
独立变桨距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两种: 一种
是基于桨叶加速度信号的独立变桨控制; 另一种是
基于桨叶方位角信号的独立变桨距控制[6]。 在工程
上,测量桨叶加速度不容易实现,最简单易用的测量
方法是测量叶轮位置角。 由于各叶片风切效应随高
度变化比较明显,且与各自的方位角有关,因此,可
乎成线性化的改变,因此,通过改变控制器的全局增 益使其与桨距角成反比例线性关系变化以便补偿转 矩的波动。 根据运行点调整控制器的增益称为增益 调度[7-8],变增益控制框图如图 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