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汇总●中国的国粹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四灵与四象龙、凤、麟、龟乃中国四灵。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中国四象。

●中国古代医学①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②古代医学成就战国期间的名医扁鹊,采纳“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疗疾病,后代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代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后代称为药王。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公布的药典。

明朝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数学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此后“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向来持续到现在。

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朝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 多年。

南北朝期间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进一步精准到~ 3.1415927 之间。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记着以盘算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系统的正式形成。

●中国古代农业四大水利工程:四川都江堰、新疆坎儿井、京杭大运河、兴安灵渠。

贾思勰:北魏期间农学家。

代表作:《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完好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徐光启:《农政全书》,在农学遗产方面极负盛名。

宋应星:明朝优秀科学家。

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沈括:北宋科学家。

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年纪称呼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二三岁的小孩垂髫:幼年小孩 ( 又叫“总角” )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加冠:男子二十岁( 又“弱冠”)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 ( 又叫“知天数”、“半百”) 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诗词中的一些基本义象红豆—相思红叶—传情之物沙鸥—飘零伤感竹—时令,不屈的品行月—望月怀人、思乡孤雁—思亲,思乡,孤单梅—凌霜傲雪,品行高洁松—傲霜斗雪,刚毅不屈柳—送别,想念,惜别怀人西风—落寞难过,游子思归孤灯—羁旅悲凉,思乡怀人兰—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鹧鸪—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斜阳—对光阴流逝、世事沧桑的哀叹寒蝉—悲凉:引起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外国文学1.中世纪文学但丁,意大利人,有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涵盖了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常识知识大全:一、语言类1.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意义和象形图案。

2. 汉字的基本结构由“笔画”组成,总共有214个常用的笔画。

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笔划组成的,笔划多的字一般难写,但也更有内涵,比如“龘”就有84个笔画,属于最复杂的汉字之一。

3. 汉字的读音有多种方法,包括普通话的拼音、广东话的粤语音、福建话的闽南音等等。

不同地区和语境下,同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不同。

4. 汉字有很多成语典故,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以及许多成语和俗语,这些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类1.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最著名的包括《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思想、人民生活、历史事件等。

2.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顶峰,唐诗的诗歌以气势恢宏、格调高远、目光深远著称,而宋词则以抒情、婉约、细腻的风格为主。

3. 中国古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这些小说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三、哲学类1.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主要包括六十四卦和爻辞、象辞等内容。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部哲学典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所著。

这本书主要讲述道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人生哲理。

3. 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大成之师”。

他提出的“性善论”、“兼爱论”等思想对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艺术类1. 中国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审美特点,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方面。

国学基础知识大全(全新整理)

国学基础知识大全(全新整理)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国学7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
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知识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是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综合。

它涵盖了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国学知识:
国学的定义: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国学学派之分:国学门类宽泛复杂,无主从之分。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

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强调治学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

一直到晚清,中国传统学人的治学,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韵、训诂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小学”科目入手,而后才治“史学”,再由“史学”而入“经学”。

国学的当代价值: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是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综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意识,闪耀着传承千载的理性光芒,既可以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又能够为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带来很大帮助。

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知识清单--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知识清单--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奴隶社会思想文化1.文化遗址:(1)夏朝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2)商朝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选必3)(1)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自然观: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

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3)价值观: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4)人生观:《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处世观: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3.教育:西周“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思想文化①“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②私学发展,学术下移,百家争鸣;③形成中国传统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封建社会秦:文化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大一统”意识逐渐形成领域成就史学①《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 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②《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①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②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③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医学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③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东汉华佗“麻沸散”科技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东汉张衡地动仪,《灵宪》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周髀算经》勾股定理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二、魏晋领域时间成就文学东汉末年开始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诸体兼精,世称“书圣”绘画东晋出现知名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魏晋至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领域时间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三)中外文化交流(传入与输出)1.佛教文化交流(选必3第2课)(1)概况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拓展文学知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六义:诗歌形式——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2.《左传》作者:左丘明(春秋末),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4.《史记》司马迁(西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6.《汉书》班固(东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书》《两都赋》7.《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8.《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9.《孙子兵法》:孙武(春秋末),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10.《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11.《典论·论文》:曹丕(三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12.《文心雕龙》,刘勰(南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13.《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短篇文言志怪小说集14.《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开篇之作15.五大奇书:《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6.《窦娥冤》:关汉卿(元代),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元杂剧之一17.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9.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20.《离骚》:屈原(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涉及了诸多方面。

从艺术、文学到科学技术,从宗教信仰到政治制度,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展开探讨,包括其定义、意义、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

一、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定义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被定义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发展的一门知识学科。

它涵盖了中国历史上诸多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特征、艺术表现、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包括从史前时期到今天的各个历史时期。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国家及民族,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我们的个人及国家发展。

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意义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因此,通过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文化传统以及来自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财富。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更加能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国文化和民族更加热爱。

2、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水平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与千年古典文学、绘画艺术、音乐舞蹈及戏剧艺术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在欣赏传统艺术表达中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3、帮助了解中国历史政治制度及思想思维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也涉及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哲学思想等方面。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哲学思想等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文化特性及社会制度、国家治理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参与和贡献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具体内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具体内容安排可以以上至三部曲,分别如下:1、概括版1. 中国古代历史2. 中国文学与哲学3. 中国艺术与音乐4. 中国政治制度及文化传承5. 中国科学技术与古代发明2、详细版1. 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经济、宗教方面的内容2. 中国文学与哲学:诸子百家、庄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哲学家、中国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以及道教、儒教、佛教等宗教文化3. 中国艺术与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文戏、曲艺、戏曲、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课件
c 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庄子》
• C.《孟子》 D.《大学》
• 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 A
• A、扇子 B、玉佩 C、钱财 D奏章
•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
编而成的? B
• A、《桃花扇》 B、《长生殿》
• C、《牡丹亭》 D、《南柯梦》
c • 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 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
王国维的文学发展观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和他的《人间 词话》——不可不读的词学名著
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标准,可把古 代文学分为四大段:
• 1.上古到战国文学:这个时期文学基本处于萌芽期, 不成熟是其标志
• 2.秦汉:三国两晋文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各种文 体相继出现,诗歌、散文、辞赋、乐府、民歌、文学 批评,汉(唐)雄风,建安风骨、(魏)晋遗韻
吕不韦及门客:《吕氏春秋》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子虚赋》见书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诗歌、志怪、志 人小说、文学理 论、文学批评
曹操《短歌行》;陶渊明《饮酒》 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 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 钟嵘《诗品》;曹丕《典论·论文》
诗歌、唐传奇、 散文
李白《将进酒》;杜甫《咏怀五百字》 白居易《长恨歌》;白行简《李娃传》 柳宗元《永州八记》;
《史记》 王安石
《春秋》 《楚辞》
庄子 屈原 陆游 司马迁
称谓中“名”、“字”、 “号”的区别是什么?
苏轼,
古人名字号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父亲 起的
弱冠仪式 后起的
自己 起的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杜甫《戏为六绝句》

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优秀传统思想的精髓,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分步骤来详细阐述一下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

第一步:明确国学的定义和内涵国学是指以古代文化经典和古代文人学者的研究和思想成果为基础,总结出来的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气息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了诸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教经典、史书、文集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等领域,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问。

第二步:了解国学的发展历程国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汉朝到唐朝,这个时期的国学主要以《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为主,形成了儒家经学的体系。

第二个阶段是从宋朝到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学则更加丰富多彩,包括了儒家经学、道家思想、佛教经典以及文学作品等,成为了中国文化独有的一部分。

第三步:认识国学的核心思想国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仁爱、道德、儒学、诗词、书画”。

其中,“仁爱”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协助;“道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高度和品质;“儒学”则是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包括了孔子、孟子、荀子等经典和思想;“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强调语言的优美和文学的艺术;“书画”则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意境的深远。

第四步:掌握国学的学习方法国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读书、讲学、问答”。

其中,“读书”是指通过阅读经典,了解其中的思想和精髓;“讲学”则是通过听讲座、课程等方式,学习国学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问答”则是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和探讨,深化对国学的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国学基础知识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国学的定义和内涵、国学的发展历程、国学的核心思想以及国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国学的精髓,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篇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篇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二)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2 、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3 、主体: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5 、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一)简述夏以前:尧舜“禅让” 公天下“ 三易”:夏代“连山易”、殷代“归藏易”、西周“周易”“ 儒易”:春秋时儒家学派继承的易学;“ 道易”: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

研究流派:“学理易” 探究易理“ 术数易” 发展占筮(shi)之术夏、商、西周“三代”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其一: 八卦易学体系八卦(传伏羲创): 乾、坤、坎、离、艮、兑、震、巽自然事物和现象: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其二:阴阳五行体系一阴一阳谓之道,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五行为:金、木、水、火、土相克:金→木→土→水→火→金相生:金→水→木→火→土→金墨家:春秋时墨翟(di)创“ 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

兵家:春秋时孙武;战国时孙膑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孙膑兵法”法家:战国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韩非子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等1 、孔子学说(春秋末期)(1)“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其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高考历史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中国古代的礼制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礼制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制度,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表达了尊卑有序的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提倡仁爱、诚实和道德修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诗词是文化的瑰宝。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楷模。

3.中国古代的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追求,崇尚“神似”而非“形似”。

“写意”、“工笔”和“写生”是中国绘画的三大风格。

4.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音乐器乐有琴、瑟、筝、钟、磬等,乐曲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

中国古代音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传承至今仍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古代兵器制造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兵器主要有剑、弓、箭、戟、枪、刀、盾等,其中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剑被视为武士精神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了道德和精神意义。

6.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如中国式的屋顶造型、琉璃瓦、斗栱、颐和园、故宫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

7.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器、形,以及烹调技巧和餐具的搭配。

中国菜系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鲁菜和浙菜。

8.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古代服饰有汉服、唐装、宋装等,它们在材质、款式和用途上都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

国学基础知识整理

国学基础知识整理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八)诗句与人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三)古代称谓
人的称谓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2.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
第70年§白金婚
(十一)扑克人物
黑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丹麦人霍克拉
红桃J:查尔斯七世的宫廷随从拉海亚
梅花J:亚瑟王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方块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罗兰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纳,古希腊神话中智慧与战争女神
红桃Q:朱尔斯,德国人,查尔斯一世的妻子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结晶。

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是以礼仪、书法、园林、诗词、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为主的文化。

其中,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为核心价值观,讲求“天命”、“治世”和“仁义”。

礼仪讲求礼节,指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字文化的一种艺术,它是以笔迹、篆刻、行书、楷书等形式表现的,是精美的艺术品。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把自然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流行的文学形式,其中有五言、七言、五律、七律等多种形式。

这些诗词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理、历史、社会实践和文化价值观等表达得淋漓尽致。

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还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多以古典音乐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悲怆》、《水调歌头》、《渔舟唱晚》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着很强的文化感染力。

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其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支持。

在当今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精华。

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三.填空题《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

2.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在文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中以“唐宋八大家”最为著名,“唐宋八大家中唐朝有2位,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宋朝有6位,分别是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

3.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4.隋唐时期,绘画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中最著名的大画家是阎立本,他的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

5.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6.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家,苏黄米蔡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王昌龄为“诗家天子”,称李贺“诗鬼”,称刘禹锡为“诗豪”8.夜市最早出现在唐朝。

9.越剧《十八相送》是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古代爱情故事中的情节。

10.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国风,“骚”指离骚。

11.甘肃敦煌莫高窟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

12.“临川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13.琵琶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

14.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隶书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15.古琴在古代称为瑶琴或七弦琴。

16.东汉时的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张衡,最著名的发明是用来说明天体运行的“浑天仪”和用来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7.三国时期,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度。

18.西周时期的“射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19.敬献“哈达”是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是藏族的习俗。

20.南朝宋明帝设置围棋州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围棋专业机构。

21.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22.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林”和“孔庙”。

23.唐代楷书大家中,有“颜筋柳骨”之说,其中“颜筋”指的是颜真卿,“柳骨”指的是柳公权。

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文学常识
4“三言两拍”:明代。冯梦龙、凌濛初。拟话本。“三言”指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5吴敬梓:《儒林外史》,长篇讽刺。
6蒲松龄:《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谈鬼说狐”。
1、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时间划分。
二、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
1、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2、中华文明不灭亡的大致原因:A中国自然环境B中央集权制度C超稳定的社会结构D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
3、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儒家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4晚唐:“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
李商隐:意象朦胧;“无题诗(人)”:1诗歌本身没有题目,后人添加“无题”二字;2用诗歌第一句前两字作题目的也被视作“无题诗”,如《锦瑟》。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5唐代诗歌的古体近体之分。注意区别。
1宋词:词是宋的文学标志,源自唐末温庭筠、皇甫松“花间词派”。兴于唐,盛于宋。
1936年,鲁迅病逝,遗体上盖着旗帜,书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
4、郭沫若 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 历史剧《屈原》(曹禺《王昭君》、田汉《关汉卿》也是历史剧)。
现实主义——《诗经》国风——杜甫诗歌——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鲁迅;浪漫主义——《离骚》——李白诗歌——小说《西游记》——郭沫若;因此,鲁迅、郭沫若为“现代文学双子星座”。
2分类:字数:小令、中调、长调/风格:婉约、豪放
3词牌词调:填词;一个词牌有其固定的一种词调。《江城子》《渔家傲》《沁园春》《一剪梅》《菩萨蛮》《渔歌子》《贺新郎》《声声慢》《卜算子》;《天净沙》《般涉调》(曲牌)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历经五千年沧桑,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哲学、文学、建筑、民俗等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

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1. 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子女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礼仪之道:礼仪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之道,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主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平衡和稳定。

在处理人际关系、国家政治等方面,中庸之道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4. 忠诚守信:忠诚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家庭、朋友、事业的高度负责和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忠诚守信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1. 书法艺术: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粹”。

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华。

2. 绘画艺术:中国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强调意境、韵味和表现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3. 建筑艺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四合院、园林、宫殿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4.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教育、研究、宣传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 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国古代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必背知识点总结1、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使用打制粗糙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4、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5、黄帝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

6、夏朝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形成。

7、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民、奴隶。

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最后一个暴君桀。

9、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盘庚迁殷,最后一个暴君纣。

10、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镐京,最后一个暴君周幽王。

11、春秋时期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2、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原因:(1)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军队。

(4)口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1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4、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17、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8、商鞅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9、夏朝就有夏历;商朝一年分12个月。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20、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儒家经典之《论语》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 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 《论语》在关于学习、教育、做人、做事、治国安邦等各个 方面都有很多精辟传世的名句。
❖ 古人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无)。”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 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含义: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 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 法,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 呢?”
事。”

(二)《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 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含义: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 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一无所成,那他就没 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含义: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
❖ 以下节选自《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 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 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 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 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 引车避匿。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
※物质条件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 力的显著提高。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经济 的发展又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 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西周晚期,人们已开始用竹简和绢帛做为书写的载体,由 于竹子比甲骨青铜器较容易获取,贮藏及搬运,更有类似于 现代毛笔的书写工具。所有这些客观上为文化的广泛传播创 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春秋战国典故之《负荆请罪》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 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 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 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 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 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解析: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 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 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 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 的。

(三)《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炎黄文化时期以后,逐步出现了历法天文、阴阳、十二生肖 、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 、婚丧、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人文活动记录。

(一)传统文化的起源
※.夏商西周时期汉字的发展
从黄帝统一华夏族到西周结束,中华民族经历了大约2000 年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汉字逐渐从象形文字发展到了会意 文字。
※历史条件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这个时 期持续了550年,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连年混战,促使 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 泛探讨中,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 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 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 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代表人物为孔子、老子、墨子 、韩非子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 含义: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
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三)《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 含义: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 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 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
❖ 诸子百家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1.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 儒家重教育,特别重视在道德伦理方面提升自身的修 养,在政治上主张仁义,以礼治国,实行仁政。 2.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著作:《道德经》、《庄子》 道家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认为天道无为,崇 尚万物自然,调心养性,返朴归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含义: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当老师了。” ❖ 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
,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 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 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 的学习方法。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讲座
第二讲 人力资源部编辑
•孔子

(一)学习儒家思想的目的及意义
❖ 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的需要 ❖ 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如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
、官民矛盾、通货膨胀、劳资矛盾、仇富心理等等 ❖ 道德伦理观念的严重扭曲,包括个人人生观的扭曲以有及政
府、军队、教育机构等国家腐败现象的蔓延 ❖ 人需要一个信仰 ❖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 ❖ 企业增强和谐凝聚力的需要

(二)《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含义:曾子说:“有德之士要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 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 重大吗?奋斗终身,到死方休,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含义: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干预那职位上的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含义: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
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讲座
第四讲 人力资源部编辑
•孔子

(一)春秋战国典故之《负荆请罪》
❖ 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事件中为赵国 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
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二)《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身边的人快乐满意
,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 成。”
❖ 含义: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 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 含义:孔子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 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 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 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 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含义:孔子说:“自身做得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
中国古典文化基础知识

(一)传统文化的起源
※从炎黄文化至夏商西周文化的发展
炎帝:神龙氏 黄帝:轩辕氏
Hale Waihona Puke •黄帝画像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距今约4600年左右,炎帝和 黄帝所率领的氏族部落在黄河下游经多年征战兼并,最终由黄 帝统一,形成了华夏民族.因此中华民族也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时代开始逐渐有了文字产生.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 西周末年出现了大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汉字的书写载体已从甲骨、 青铜器发展到了大量用竹简和绢帛,这就为春秋战国时期文 化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迎来了百家 争鸣的空前文化繁荣时期。

•甲骨文
•金文

•竹简大篆
•帛书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
❖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 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 ,可谓兼之矣!

(二)《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三)《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 含义: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 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含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 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