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分析
1 。根 据 经典 的 B g us vk 0 o o sl sy分 类 法 , 将 C 1 为 质 前 型 、 质 调 节机 制 丧失 , 响脑 灌注 甚 至脑 缺 血 缺氧 , 细胞 对 低 氧 耐 受 性降 低 , a 可 W 分 皮 影 脑 后 型 、 质 下 型 (W1及 小 脑 型 , 二 者 统 称 为皮 质 型 , 脑 型 在 临 床 上 旦发 生 可 引起 脑细 胞 功能 的损 害 , 血 压 患 者 降 压 过 急 过 快 , 平 时 皮 I ) 前 小 高 较 比较 少见 ] 】现将 本 院 20 0 8年 1月 ~ 2 1 00年 1月 收 治 的 3 9例 C 患 降低 > 3 , 引起 脑 血 流量 的减 少 本 组 降 压 过 快 过 低 发 病 6例 , WI O 可 腹 者 资 料分 析 如下 : 泻后 发 病 3例 , 明 C l 说 W 与低 血 压低 血 容量 有 关 。
关键词: 脑分 水 岭 脑梗 死 颈 动脉 狭 窄 防 治
Th r i t r h d se i sci ia n l ss eb a n wa e s e tm de l c Ia ay i n
C J a f n ^ in eg A s a tObet e An lz s h l i l nfs t n whc h ri trh dse de ,ic se s ah g n s n etet n t t— b t c : jci : ay e ec nc r v t i a ma i t i i t eb a waes e tm is dsu ssi t o e e i a dt rame ts ae eao h n tp s h r
摘要 : 目的 : 析 脑分 水 岭梗 死 的临床 表 现 , 讨 其发 病 机 制 和治 疗 策略 。 方法 : 分 探 回顾 性 分析 近 2年 本 院住 院确 诊 3 9例 脑分 水 岭梗 死 的 临床 资 料 。 结果 : 基 本 治愈 1 临床 9例 , 显著 进 步 1 , 步 7例 , 效 2例 。结论 : 快作 C MRI 1例 进 无 尽 T/ 或彩 超检 查 , 有条 件 者行 全 脑造 影检 查 , 明确诊 断 , 查 找病因, 有针 对性 的 治 疗, 改善预 后 。 可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1. 引言1.1 分水岭脑梗死的定义分水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颅内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局部大脑缺氧缺血而引起。

这种病症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分水岭脑梗死的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脑血液供应相对薄弱的地带,如大脑皮质下、大脑白质之间的血管分支等部位。

此类脑卒中在临床表现上通常表现为半侧面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瘫痪、失明等严重后果。

及早发现和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需采取多种手段。

及时发现病变、明确病因、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在治疗中,早期的溶栓治疗、适当的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针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法需因人而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00字】1.2 分水岭脑梗死的危害分水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占据了脑梗死的10%-15%。

分水岭脑梗死的确切危害包括脑组织的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血脑屏障破裂,导致脑水肿、出血性转化或脑梗死区域扩大;紧接着是大脑皮质下纵行纤维受累,影响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传导,导致上皮性缺失、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此外还可能引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破,导致脑出血,甚至伴有脑疝形成,这种情况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

分水岭脑梗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及时有效地治疗和干预分水岭脑梗死至关重要,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 正文2.1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针对分水岭脑梗死的关键环节,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流的方法,常见的药物包括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及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出院复查21例闭塞的血管再通,14例梗死病灶减少80%以上,无1例死亡。

结论CWI 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和临床表现,在积极寻找低血压、心脏疾患、颈内动脉、脑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等证据的同时,结合CT或MRI特征作出相应的诊断。

一般经积极治疗原发病,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本组经治疗未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因;诊治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watershed infarc,CWI)是指发生在脑内相邻两条或三条动脉供血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等多种原因引起其灌流压同时降低,使灌流交界区发生严重局限性缺血而致梗死,头颅CT可明确显示病灶部位和范围[1]。

现将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为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45~80岁;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偏瘫20例,单瘫5例,偏盲6例,偏身感觉障碍9例,失语7例,意识障碍3例;伴发疾病: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7例,高血脂9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发病诱因:降压药物应用不当致血压过低12例,快速型心房纤颤7例,消化道出血6例,严重腹泻4例,无诱因6例。

1.2 辅助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CT图像上CWSI梗死灶为低密度改变,皮层梗死多呈楔型,底面向外,尖端向内,皮层下呈条索状或断续线状;MRI为长T1、长T2信号;合并腔隙型脑梗死15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例,脑萎缩4例;单侧CWSI 28例,双侧CWSI 7例;彩超或TCD检查15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4例,狭窄1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狭窄9例;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4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1例。

脑分水岭梗死52例临床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52例临床分析

’38主垦壅旦登丝壅痘盘查!!.!!生!!旦筮!i鲞箜!!塑堡垒也!!!』!!!!!!!!呈!!生生!!塑!!翌坚垡!塑!笪里!!;!!!!∑!!:!!整!:!i2.4不良反应治疗前后2组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2组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每组各有2例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均未能影响治疗,疗程结束2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在脑梗死急性期,由于脑血管闭塞引起其支配区域为中心的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半暗带区组织会发生迟发性死亡,这些细胞死亡导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自由基产生、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及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并且使体内内环境稳定受到影响,使得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兴奋性氨基酸的合成与释放、细胞内外离子水平的动态平衡均被打破[4]。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自由基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延迟神经细胞死亡,并可减轻脑缺血引起的水肿和组织损伤,在各种缺血模型中显示出对脑缺血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口]。

此外,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的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并不增加出血的危险[6]。

本文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6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 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D L评分治疗前及治疗7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和第28天差异有脑分水岭梗死52例临床分析统计学意义(P<O.01);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出现2例氮基转移酶轻度增高,停药2周后,复查肝功正常。

说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E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

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予以探讨。

方法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予以分析,并对介入治疗的效果予以探讨。

结果介入治疗后,动脉直径的狭窄情况恢复>80%,术后随访,未出现新鲜梗死的患者有94.7%,支架处再狭窄的患者有5.3%。

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轻度功能障碍,CT、MRI检查时具有特征性表现,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疾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脑血管造影,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烟雾病患者多发生分水岭脑梗死。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影像学;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是指脑内相邻较大血管区之间存在局限性缺血现象,且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相比,其临床特征、MRI等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特点[1]。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9例,对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予以分析,并对介入治疗的效果予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9例,经MRI、CT检查,造影表现为1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大脑中、颈内均存在重度狭窄,狭窄率>70%,其中女7例,男12例,患者年龄29~72岁,其中首次发病患者8例,2次以上梗死患者11例;4例患者在活动状态下发病,15例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既往病史:6例患者表现为糖尿病史,9例患者表现为冠心病史,12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史;临床表现:1例患者表现为轻度偏身感觉障碍,4例患者表现为反复头昏,4例患者表现为轻度失语,5例患者表现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2例患者表现为轻度偏瘫。

1. 2 影像学检查采用MRI或CT检查,14例患者表现为梗死多发于半卵圆中心区域和放射冠,呈水滴样、条索状、串珠样;4例患者半卵圆中心区域、顶枕交界区皮层及放射冠均有病变;剩余1例患者额颞交界区皮层与半卵圆中心区域均存在梗死灶。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脑梗死是指由于血管阻塞造成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是导致脑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梗死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将从治疗及临床预后两方面来探讨分水岭脑梗死。

1.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梗死的基础治疗方法,其中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

经过研究证实,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再灌注率,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从而减轻脑缺血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物,并且要掌握适当的溶栓时间,否则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抗凝治疗则是用于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抗凝治疗可以减缓栓塞的进展速度,防止栓子进一步扩大,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缺血和坏死。

但是,对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需要非常慎重,因为该治疗方法有可能导致脑出血,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风险。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才应用于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经颅超声导引,从腹腔或股动脉引导导管,将机械器材送入脑血管内进行取栓或溶栓治疗。

通过介入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脑血流,从而减轻脑缺血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同样,对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也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可以避免溶栓时间过长和出血的风险。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变部位直接进行干预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颅内外分流术、颅脑减压手术等。

这些手术方法可以显著缓解分水岭脑梗死病情,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2.预后对于分水岭脑梗死,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措施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预后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病史、治疗方法等因素。

其中,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从而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并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是当前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系统综述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就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溶解血栓,提高梗死灶的再灌注。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栓形成。

还有一些辅助药物如降压药、胰岛素等也可以辅助治疗分水岭脑梗死。

2. 血管内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的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脑血流,降低梗死面积,减轻患者的症状。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长期治疗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通过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临床预后分析对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分析,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其次是梗死部位和范围,大面积梗死和影响重要功能区域的梗死预后较差。

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也直接影响预后。

一些并发症如肺炎、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等也会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治疗的及时性密切相关。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针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为精准的干预措施,如个体化治疗、干预窗口的确立等。

加强患者的康复治疗也是提高预后的重要手段。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综合的考虑。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其动脉直径恢复程度均超过80%,随访结果显示,94.7%(18/19)的患者未再次发生脑梗死,术后患者支架处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3%(1/19)。

结论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是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分水岭脑梗死(CBWI)指的是脑内较大的相邻血管供血部位之间发生的局限性缺血症状,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都与其他脑梗死疾病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本次临床研究对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2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30~76岁,平均(54.5±12.5)岁;其中,2次以上梗死患者11例,首次发病患者8例;4例为活动中发病,15例为安静状态下发病;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9例有冠心病史,12例有高血压病史。

临床症状:1例患者反复头昏,5例存在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4例轻度失语,1例轻微偏身感觉障碍,12例轻度瘫痪。

患者MRI和CT检查结果表现为:1例患者伴有额颞交界区和半卵圆中心部位皮层梗死灶;4例患者伴有顶枕交界区、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皮层病变;14例患者为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呈水滴样、条索状和串珠样多发梗死。

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脑动脉狭窄症状,其中,1例烟雾病,1例基底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3例椎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5例一侧单纯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一侧颅内段颈动脉狭窄,7例一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1例严重双侧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脑梗死是指因颅内或颅外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是引起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水岭脑梗死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是指在脑动脉内分支处形成的血栓,致使分水岭区域出现缺血性损害。

分水岭脑梗死发病率较高,因其特殊的部位和发病机制,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分水岭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特点分水岭脑梗死通常发生在脑的供血量最少的地方,即大脑中动脉的末梢部分,这些部位容易受到血栓或栓子的堵塞。

由于分水岭区域处于不同脑血管供血区的交界处,故而当脑血流量下降时,分水岭区域首先受到影响。

另外,部分患者在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持续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下,易形成栓子,从而引发脑梗死。

二、治疗方法1. 急性期治疗针对急性期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梗死部位和范围。

对于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脑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

并且需要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可以给予抗栓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脑血流,减少梗死区的扩大。

在这一阶段也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康复期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期治疗。

康复期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节血脂、降压等药物,以预防再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则是在患者及其家属中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疾病和康复的过程,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预后一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病史、既往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和位置等。

通常来说,患者年龄越大,合并症越多,预后越差。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摘要】摘要:本文介绍了分水岭脑梗死的定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临床预后仍需进行全面评估。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预后评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未来,应加强对分水岭脑梗死治疗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评估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临床预后分析、治疗效果、临床预后评估、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分水岭脑梗死指的是脑血液供应的分水岭区域发生缺血性脑梗死,通常在两大脑动脉供血范围的重叠区域。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物等,可以有效减少血栓形成和减轻脑组织的缺血损伤。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血栓溶解、血管成形术等,旨在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临床预后分析则是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病情转归和生存率,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治疗效果的改进、预后分析的更准确以及更多先进的治疗手段的引入,为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2. 正文2.1 分水岭脑梗死的定义分水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狭窄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损甚至坏死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堵塞脑血管造成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损伤。

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部位通常位于脑的供血分界线处,即两条主要脑动脉的供血区域的结合部分,因此得名为“分水岭”。

分水岭脑梗死的症状包括头痛、黑蒙视、言语障碍、肢体无力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昏迷甚至瘫痪。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受损。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是指脑组织供血受累的一种类型的脑卒中。

该类型的脑卒中发生在脑血管高低位的交界处,是由于交界处脑血管的供血状况受到影响所致。

因此,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很高的难度和挑战性。

目前,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通过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和心功能来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

手术治疗主要有颈内动脉内窥镜下插管治疗、颅内血管碎石术和颅内血管直接重建等方式,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维持血流通畅来促进脑组织的再灌注。

不过,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风险。

药物治疗可能会遇到一些副作用,例如出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同时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手术治疗虽然可以促进脑血流的恢复,但是操作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创伤风险和术后恢复周期较长的缺点。

根据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分水岭脑梗死的预后并不理想。

其中,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同时患者可能面临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此外,年龄、病程、病灶的大小和位置、患者基础健康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因此,治疗分水岭脑梗死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管理和定期的复查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

脑分水岭梗死(CWI)32例临床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CWI)32例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旅 毅 , 堂. 呼吸 病治 疗学 【 . 京: 民军 医 出版社 , 0 : 0 1 陈正 现代 M】 北 人 2 2 3. 0 7 [】黄 风 萍. 的病 因诊 断与 临床 分析 [ . 2 咯血 J1 ]艋床肺 科 杂志,071() 0. 20 ,26: 6 6
( 文校对 : 张文娟 收稿 日期 :2 1— 32 ) 本 0 00 .4
. 1 呲 趣
脑分水岭梗死( wi是指脑 内相邻 的较大 血管供血区之 间 c )
例 同时有深 部和皮层梗死 , 4 例为单纯皮层梗死 ,因此低血 仅

压 引起 的 C WI常是多发性、双 侧性,更易导致深 部分水岭 区 梗死 。颈 动脉狭窄或闭塞也是 引起本病 的重要原 因,由动脉粥


脑分 水岭梗死(WI3 例 临床分析 C )2
王善东 黑龙 江省龙 江县第一人 民 医院 ( 6 10) 11 0
文章编 号 :17 —79 (0 0 0—190 6 227 2 1 )-903 -1 关键 词 :脑分 水岭 梗死 :C ;诊 断 学 WI
易 一doi:1.969/.sn.67-779.010.9.1 03 jis 1 22 2 0 16 现 哪
Hale Waihona Puke 入 2 %葡萄糖 4 1 静推,每 日 1 5 0I1 1 ~2次 ,或 1 ~2g加入 5 %葡 萄糖 5 0 中静滴 ,每 日 1 。 0 ml 次 需要强调的是,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 的判断,不要过 分拘泥 于咯血量, 而应 当结合病人 的一般情况 , 包括营养状况 、
面色 、脉搏 、呼吸、血压 以及是否有紫绀等 ,进行综合判断。 对 于久病体弱或年迈 咳嗽乏力者 ,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病 人窒息死亡 ,应该按照大咯血 的救治原则进行治疗 。

脑分水岭梗死:从分型到临床诊治,都在这里了丨温故知新

脑分水岭梗死:从分型到临床诊治,都在这里了丨温故知新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指的是发生在两个动脉供血区域交界处的梗死。

这类梗死常由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引起,尤以大脑半球梗死常见,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这类特殊的脑梗死类型进行介绍。

为什么会发生脑分水岭梗死?脑循环可以被分为两个系统,表面的循环系统创造了围绕大脑的血管网络,深穿支循环则穿透脑实质并且不吻合。

在为大脑供血的三大动脉之间的交汇区域,以及这些动脉的浅层和深层分支之间,远端的区域脑血流量和灌注压等显著较低,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低灌注区域,这些区域对脑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十分敏感。

另外也有人认为,微栓子也是导致分水岭梗死的重要原因。

由于微栓子体积较小,因此可能会优先定植于分水岭区域,并且该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使得血流冲刷栓子的能力也有所降低。

大脑半球内存在两种分水岭区域,即皮质分水岭区和皮质下分水岭区(详见下文)。

其中,前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栓塞,而后者的主要发病机制更可能是脑动脉末梢区域的灌注衰竭。

另外,存在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阻塞,似乎是导致无症状血流动力学性损害的必要条件。

既往有报道称,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的发生率高达75%。

脑分水岭梗死如何分型?绝大多数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部位位于大脑半球。

大脑分水岭梗死可进行如下分类(图1):➤皮质分水岭梗死(CWI),即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供血区域交界处的梗死,在横断位影像学检查中呈楔形;➤CWI可以进一步分为皮质前型(AWI)和皮质后型(PWI),前者为ACA 和MCA之间的梗死,后者为MCA和PCA之间的梗死,两者均有则为皮质前+皮质后型(AWI+PWI);➤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IWI)为大脑动脉深部和浅部穿支动脉之间边缘带的梗死,并可进一步分为部分IWI(P-IWI,即半卵圆中心的单一或串珠状梗死)和连续IWI(C-IWI,即侧脑室旁的条带状梗死);➤同时存在CWI和IWI则为混合型分水岭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 21例分水岭梗塞(CWSI)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类型及临床特点。

方法分析21例经头颅CT 证实的分水岭脑梗塞(CW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

结果本组21例经治疗后,出院时11例基本痊愈,8例明显好转或好转,2例无效,结论 CWSI的主要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心脏疾患,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分水岭脑梗死(CWSI)又称边缘带梗死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发生的梗塞。

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左右[1]。

50岁以上常见,有资料为55.6%[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头颅CT的广泛应用,现在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现将我院自2003.09-2011.09根据临床表现,CT检查诊断的21例CWSI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

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9±5)。

20例为右利手,1例为左利手,急性起病,于发病的2h~15天入院;安静时发病11例,睡眠中发病8例,活动时发病2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高脂血症史13例,冠心病史16例,糖尿病史7例,平时血压偏低11例。

子宫内膜癌病史1例1.2 临床表现偏瘫16例,偏身感觉障碍14例,失语10例(运动性失语5例,感觉性失语4例,混合性失语1例),视野缺损8例,假性球麻痹1例,意识障碍1例,头痛8例,呕吐10例,癫痫大发作1例。

1.3 CT检查病例均做了颅脑CT扫描。

CT显示CWSI梗死灶为低密度改变。

皮层梗死多呈楔形,尖端向内,底面向外,皮层下条索状。

病灶位于额顶叶交界区10例,顶枕颞交界区10例,侧脑室体旁5例,室上区1例,室后外方6例,侧脑室三角部后外方8例,尾状核头2例,双侧基底节3例。

单侧18例,双侧3例。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是指位于脑血管中的分水岭区域内发生的脑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子形成导致。

这种类型的脑梗死通常发生在脑的中大动脉分支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与临床预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方面,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栓治疗、脑血流重建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几个方面,但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溶解血栓来促进脑血流的恢复,减轻梗死范围,以减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但是溶栓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于一些患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存在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溶栓治疗则需慎重考虑。

抗凝治疗与抗栓治疗也是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凝治疗通过抑制血液凝固作用,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

抗栓治疗则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素的合成,预防血栓的形成。

对于高危患者,这两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再发,降低死亡率。

脑血流重建治疗是在溶栓、抗凝和抗栓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脑血管重建手术或介入治疗手段,改善脑血流,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范围较窄,且手术风险较大,需慎重考虑。

对症支持治疗也是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以及对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及时处理,对症支持治疗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一般来说其临床预后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分水岭区域对于脑血流的供应较为特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脑梗死扩展、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预后分析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基础疾病、治疗及康复情况等因素。

临床医生还需及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应对并发症的发生。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是指在脑血管的支配区域内,血管完全闭塞或狭窄,导致了供血不足和缺血性损伤,是脑梗死的一种类型。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占据了急性脑卒中的大部分病例。

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治疗和临床预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治疗1、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是指患者发病后的前72小时内,治疗的关键期。

在这一阶段,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首先要在急性期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确诊分水岭脑梗死,并进行相应的急救。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主要采取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以恢复血流。

溶栓治疗是指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管阻塞处的血栓,恢复血流。

而介入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在血管内植入支架或进行血管成形术的方式,重新打通受阻塞的血管。

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急性期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等。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康复期治疗康复期治疗是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的长期康复过程。

在这一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

物理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和锻炼,旨在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语言康复和认知康复则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通过专业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患者在康复期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再次发生脑梗死,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康复期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合并症、急性期治疗效果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患者康复提出参考建议。

脑分水岭梗死35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脑分水岭梗死35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脑分水岭梗死3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并探讨其防治。

方法对35例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5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8.5岁,高血压病史23例,发病时血压下降11例,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心脏疾病12例,糖尿病8例,子宫肌瘤致阴道流血1例,慢性腹泻3例,有TIA发作6例。

结论脑分水岭梗死一旦明确诊断,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还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低血容量者及时扩容,注意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腹泻者及时补液,病情稳定后,针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者及时给予介入治疗,并进行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的干预。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脑分水岭梗死(CWSI)是指两条主要动脉供血交界区域的脑梗死,患病率占全部脑梗死的10%左右。

常见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CA)与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与大脑后动脉(PCA)之间的边缘带,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

大多数患者能查出发病病因,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因此,重视脑分水岭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本院自2004年3月~2007年12月年共收治3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经头CT或MRI检查证实,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68.5岁。

发病时状态:夜间睡眠18例,日常活动11例,体力劳动时6例;急性起病23例,慢性起病12例。

既往高血压病史23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8例,子宫肌瘤致阴道流血1例,慢性腹泻3例。

35例患者中TIA反复发作史6例,多次脑梗死3例。

1.2 发病因素①血压下降:有高血压病史23例,发病时血压下降11例(31.4%),其中9例与不正确使用降压药有关。

②脑动脉狭窄:35例患者均行颈部彩超及TCD检查,9例MRA检查,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颈内动脉斑块14例(40%),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中度以上狭窄(&gt;50%)9例(25.7%)。

分水岭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PPT

分水岭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PPT

手术时机:发病 后6小时内进行
手术风险:出血、 感染、神经损伤 等
术后护理:抗凝、 抗血小板、降压 等药物治疗,以 及康复训练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 法、电刺激疗法等
言语治疗:针对语言障 碍进行训练和治疗
认知治疗:针对认知功 能障碍进行训练和治疗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问 题进行辅导和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改 善症状,如抗凝血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等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 食、运动、睡眠等方面 的调整和改善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 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康复治疗:进行物理治疗、 言语治疗等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辅导,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饮食 习惯、加强运动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 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脑水肿: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肿胀,引起脑水肿 脑出血: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梗死: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脑梗死 脑缺血: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脑缺血 脑萎缩: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脑萎缩 脑积水: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脑积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积极乐观、避免焦虑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
康复期心理支持与干预
心理支持:提 供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增强信

心理干预:通 过认知行为疗 法、放松训练 等方法,减轻 患者的心理压
脑部超声检查:观察脑部血流情况, 判断梗死部位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CT、MRI、DSA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等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组织活检等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予扩容、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

结果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

本组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2例。

结论对卒中发作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过分降压治疗及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CWI,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标签: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特征;治疗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在脑内相邻的动脉供血区之间局限性梗死出现的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0%。

其病因是在颈内动脉或脑内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全身性低血压、低血流量以及高凝状态等导致交界区脑组织低灌流形成脑梗死。

现将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幕上CWI,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38~81岁,静态起病30例,活动中发病12例,发病后2 h~5 d入院;表现为昏睡3例,下肢单瘫8例,偏瘫15例,偏身感觉障碍10例,偏盲5例,失语7例,均为急性起病。

1.2 发病诱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0~210/100~125 mm Hg),发病时血压降至115/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21例,其中服用降压药过量15例,腹部手术失血过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3例,严重恶心呕吐出现脱水3例;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部血管超声(CA)检查。

显示颈外动脉狭窄15例,颈内动脉狭窄11例,颈内动脉闭塞1例,颈内动脉硬化9例,有斑块形成6例;红细胞压积>50% 27例,胆固醇>5.5 mmol/L 12例,纤维蛋白原>4 g/L 3例;均行ECG检查,异常32例,其中心肌缺血21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左心室肥厚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4T15:21:17.42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洪洁
[导读]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

洪洁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1800)
【中图分类号】R7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60例中,基本痊愈38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CWI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但只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低血压、低灌注、血管梗阻及血液黏度高等因素,便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治疗
分水岭脑梗死(watershedcerebralInfarcts,WSI)是由相邻的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所致,也称边缘带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之一[1]。

其发生部位特殊,其病因、病灶形态表现及症状体征有一定的特征,但其病因尚无统一的论断。

现将本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CW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CWI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5~80岁;发病原因:降压过快过低发病者20例,腹泻后发病13例,心衰发病12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病15例;合并高脂血症16例,合并糖尿病21例,高血压合并TIA病史19例,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

1.2临床表现与分型
肢体轻偏瘫15例,偏身感觉障碍10例,视野缺损10例,Gerstman综合征9例,意识障碍4例,假性球麻痹5例,失语8例,头昏头痛10例。

皮质前型,见大脑前、中动脉分水岭脑梗死,多在额顶交界区,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强握反射,运动性失语,局灶性癫痫;皮质后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的边缘带,分布在顶枕颞交界区,表现象限盲,偏盲,记忆力减退或Gerstman综合征,无偏瘫或偏瘫轻;皮质下型,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交界区,多在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外囊与基底节区,呈串珠,链状,索条状,表现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

1.3影像表现
CT表现:WSI与其他缺血性脑梗死同样表现为斑片状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周围无明显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

在前型、后型中,梗死区呈楔形、扇形,表现为宽边向外,尖端向内。

大脑供血动脉的皮层支与深穿支供血区的交界带发生的梗死多呈弯曲条状或椭圆形;MR表现:WSI的MR信号较一般脑梗死也无明显特殊,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但其形态及部位有一定的特异性。

前型表现为额颞叶交界处大脑凸面旁矢状带呈楔形、扇形、宽边向外、尖端向内的异常信号区;后型表现为侧脑室体部后方或侧脑室三角区外缘呈楔形或扇形异常信号;皮质下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尾状核头部外侧呈弯曲条形或椭圆形异常信号区。

MR能较CT更准确地反映病灶范围,也能更早的发现病灶。

1.4治疗与转归
对低血容量患者应立即补液,补充有效血容量,同时对食欲低下、纳差、多汗、呕吐、腹泻等有可能导致脱水及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诱发因素要高度关注,及时纠正,维持稳定的血容量。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60例中,基本痊愈38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讨论
2.1病因及发病机制
体循环低血压:因脑血流循环在体循环中位置较高,对缺血缺氧最敏感,而脑分水岭区距心脏最远,故最易受体循环血压及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特别是原有动脉硬化已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老年人,对血管调节功能减退,一旦血压降低极易发生脑分水岭梗死[2];血流变学异常:高血脂症、真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黏附及凝聚亢进等血流变学异常也是导致CWI的常见原因之一;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约90%病变位于颈动脉起始部,当血管横截面积减少50%以上时,血管远端压力便会受影响易导致CWl;心脏疾患造成的脑灌注压下降或附壁血栓选择性进入分水岭区终末血管均可导致CWI;后交通动脉解剖变异:后交通动脉连接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是Willis环前后半环的通路,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后,患者脑灌注依赖于侧支血流,主要来源通过Willis环动脉,如果同侧后交通动脉直径≥1mm,则可保护脑灌注,避免发生CWI,如同侧后交通动脉直径≤1mm或缺如,则易发生CWI。

2.2诊治
虽然WSI部位比较特殊,且CT、MR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其病理机制仍然是缺血缺氧性改变。

首先要了解诱发WSI原因,对低血压患者要立即纠正,对合并大动脉狭窄的患者应该维持其高血压状态,减轻末端血管供血压力,由于分水岭区域侧支血管缺乏,贸然降低至正常血压,很容易导致梗死病灶扩大[3]。

对低血容量患者应立即补液,补充有效血容量,同时对食欲低下、纳差、多汗、呕吐、腹泻等有可能导致脱水及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诱发因素要高度关注,及时纠正,维持稳定的血容量非常重要。

总之,CWI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但只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低血压、低灌注、血管梗阻及血液黏度高等因素,便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匡晓明.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型与诊断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68-69.[2]瞿学栋.脑分水岭梗死的CT临床研究.脑与神疾病杂志,2002,10(2):107.
[3]聂志余.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3010-3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