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域分异规律(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地域分异规律ppt课件

地域分异规律ppt课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稀树 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大陆西岸
内陆
16 00 大陆东岸
( 以陆 北地 半自 球然 为带 例 )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51
(1)热带湿润地区
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积温 气候 植被 土壤
低山、丘陵 ≥ 75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红壤
作物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52
(2)亚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积温 气候
山地、丘陵、盆地 4500 ℃ ~ 7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红壤,肥力较低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是温带季风气候 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 ;
(4)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亚马孙河流域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 低纬度 。
62
63
专题4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长江三角洲的“优越” 黄土高原的“脆弱”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气候
地理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生物
水田农业
土壤
土壤肥沃
地貌
地势低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文
长江入海口
3
黄土高原景观的形成 水文变化
水 土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优秀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优秀课件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你发现了高大山地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吗?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的变化 低纬的高山地带
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组合
沿海拔高度更替 大体沿等高线延伸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两座山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这种分异规律与哪种水平分 异规律类似?
1.磷高累积区是( A )
A.高山草甸 C.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B.高山冰雪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
3 000米处( C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xx·江苏地理)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 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 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答复3~4题。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 谱相似。
合作探究1——影响山地垂直带谱数量的因素
图1 武夷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图2 长白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27°32′N,117°24′E)
(41°35'N,127°40'E)
图3 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读图1、2,说出武夷山与长白山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1、3,说出武夷山与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读图3,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垂直自然带比北坡复杂的原因。
❖1.山麓自然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课件鲁教版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课件鲁教版ppt

素养③——区域认知: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 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 【探究提示】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其南坡纬度低 且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 此自然带数量较多。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 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
【素养探究】 素养①——地理实践力: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提示】(呈单峰曲线变化特征,)海拔1 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 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素养②——综合思维:分析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探究提示】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 少,因此物种的种类少。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 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知识·自主学习】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2.自然带的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_带__状__分布。
二、水平地域分异
三、垂直地域分异 1.形成:高大山脉随海拔变化,从山麓到山顶_水__热__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 候带。自然景观相应的呈现垂直分布规律。 2.分异规律: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 3.影响因素:山地所在纬度越_低__,海拔越_高__,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 整。 四、非地带性现象 1.影响因素:_海__陆__分__布__、地形起伏和_洋__流__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_非__地__带__性__ 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点拨】 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地域分异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地域分异课件

(2022·浙江6月选考)如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 成9~10题。 9.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 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 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0.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洋流
B.地形 洋流C.纬度 大气环流 D.地形 大气环流
内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其 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
读阿尔金山—祁连山方向基带多年平均温度 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东部地区降水量变化特点出现的原因是( )
A.温度降低,蒸发减弱 B.受季风影响增强C.高山
冰雪融水增多
D.地形抬升作用12.说明阿尔金山
图示
典型地区
典型案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 带性)规律
热量(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即以热量为基础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或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水分(海陆位置)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即以水分为基础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
14.B 根据图信息可推测出,④为热带荒漠,⑧为温带荒漠,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大气环 流的影响,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温带荒漠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小,蒸发量大,B对; ④和⑧两地植被类型的形成都与人类活动相关,但人类活动不是主导因素,A错;④地 植被类型的形成与洋流性质也有关联,但不是主导因素,C错;荒漠决定土壤性质,而 不是土壤性质决定荒漠的形成,D错。选B。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2讲课时39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2讲课时39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阴坡
阳坡
雪线
山地
①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雪线高 ②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低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2)降水(雪)量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
背风坡 雪线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① 迎风坡降水丰沛,积雪多,雪线低 ② 背风坡降水稀少,积雪少,雪线高
山地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3)地形(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坡度越小,积雪越不易下滑,有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低。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4)季节变化 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②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日本富士山的夏季与冬季积雪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5)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 ②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 ③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 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上限海拔。秦岭南坡垂直带谱结构呈现东西差异(如
如图),山体基面高度表示基带的起始高度。据此完
成3~5题。
3.秦岭南坡基面高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较大 C.光照差异较大
B.水分差异较大
√D.地势起伏较大
12345
明确 命题方向
秦岭南坡基带的起始高度不同,主要是因为秦 岭南坡地势起伏较大,故选D。
12345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垂直带谱的判读”考查“综合思维”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最高
月均温3~5 ℃,最低月均温-19~-21 ℃,无 霜期仅有50天左右。山上生长着著名的雪莲花, 雪莲主要生长在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 野生雪莲生长在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 替的气候环境下,其生长环境一般的植物根本 无法存活,野生雪莲本就稀少,加上人们采挖,如今更加少见。如图为博格达峰垂直自 然带谱。据此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课件



阳坡
南半球


阳坡
北半球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 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 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图 所示: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2)降水: 负相关 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背风坡
迎风坡
冰川
雪线低 降雪多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3)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锋冰川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3.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 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自然带 现实自然带
成因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 亚热带常绿阔
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叶林带
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 热带雨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林带
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地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与当地水平自 高山植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
形 青藏高原地区
然地带一致 物区 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47张).ppt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47张).ppt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D )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①生长环境潮湿
②极地东风,风力强劲
③冰川侵蚀,土层薄
④地形坡度小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B )
A.大气杂质减少
①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 化的方向变化
②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西岸
亚欧大陆东岸
北美西岸
北美东岸
荒漠
草原
森林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
水 两极的地
平 地
域分异
域 从沿海到 分 内陆的地 异
积雪与季节性积雪的界限。其大致与山地夏季0℃等温线一致。
知识拓展
2. 分布特征:
雪线
全球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 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我国分布: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知识拓展
雪线
3.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5.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B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考点二 垂 直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地域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01
海拔高,气温低,全年寒冷干燥,植被以高寒草甸、高寒荒漠
为主,农作物生长季节短,产量低。
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02
地势低洼,气候湿润,冬暖夏热,年降水量大,植被以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为主,农作物多为水稻、油菜等。
影响因素
03
地形地貌、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等。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 地域分异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 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 地域分异规律的分类:包括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中地带性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 经度地带性分异和垂直地带性分异。
•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而地球内能则是奠定地表差异的基础,地壳运动 引起海陆、地势和地表形态变化,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又受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关注时事热点,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与地域分异规律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 护等。
了解地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 题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和 应用。
05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划分为热带、亚 热带、温带、寒带等热量带,各带自 然景观差异显著。
经度地带性差异
01
02
03
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 条件差异,形成从沿海到 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
降水分布
受海洋气流影响,沿海地 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 水较少,形成干湿不同的 自然景观。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方性分异规律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 窄且南北向延伸很长。 4)“块状”:如我国新疆温带荒漠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 洲。
考向一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
地形
水分
(2021·1月浙江卷)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
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1)~(2)题。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8分)
地形→水热土的分配→植被
①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 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
②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 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
④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 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
地处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且
北部、巴西东南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降水量大,形成热带
部、中美洲东北
雨林带。
部等地区
(4)水分
斑块状
温带荒漠中分布着斑块自然状带的和绿地表洲景,观原因是?
地区
成因
地带性分异(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异(现实状况)
昆仑山 山麓
尼罗河 谷地
温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
(2020·山东卷)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 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 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 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1~13题。
1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B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特征:随海拔上升自然带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
主导因素:热量(水分) 形成原因:海拔上升,热量减少,
水分变化
专题4 垂直地带性
长白山垂直地带性
天山垂直地带性
阳坡气温高 雪线也高
不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迎风坡 降水多
雪线较低
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天山垂直地带性
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带性
专题5 非地带性
30°
副高 夏地季中高海温气少候雨,冬季温和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副高 低纬信风
终热年带高沙温漠少气雨候
25°
20° 低纬信风
赤道低压 热终带年稀高树温草,原干气湿候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
10° 赤道低压

终年高温多雨
10° 热带雨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稀树
特别提示: 1.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森林
从沿海向内陆受夏季风、西风影响减小,降水渐少
分布特征: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主导因素:水分 形成原因:从沿海到内陆,受夏季风/西风影响减小,降水渐少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 荒漠
温带落叶 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热带荒漠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冰沼土
冰沼土
灰化土
土 黄壤、棕壤、 黑钙土 黄壤、棕壤、

褐土
褐土
荒漠土
黄壤、
褐土
栗钙土
红壤
荒漠土
燥红土
红壤
砖红壤、红壤
驯鹿、北极熊
驯鹿、北极熊
紫貂、松鼠
黄羊、旱獭 鹿、熊、
鹿、熊、 野猪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大于15℃
大于0℃
小于0℃ 小于0℃ 小于O℃
大于15℃
大于5℃ 小于5℃
专题2 纬度地带性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分布特征:自然带沿纬线延伸,


沿纬度变化方向(由赤道到两极),


有规律更替。
度 升
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亚寒带针叶林、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只分布在亚洲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六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热量带 热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专题3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热带沙漠气候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冰原
苔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杨、胡桃、
桦树
温带
荒漠
柑橘、无花果、
油橄榄、葡萄
杨、胡桃、 桦树
植 被
茶、竹、橘、 漆、香樟
耐旱作物
干季枯黄、湿季茂盛
季相变化,旱季落叶
冰原
苔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
主导因素: 热量
高 渐
形成原因:纬度升高,热量减少。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气候类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案例三:北回归线穿过地区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及其成因?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圈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温带
温带落叶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 自
候 海洋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季风气候
气候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荒漠带
阔叶林带 然 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双峰
野猪
动 物
骆驼
阿尔卑斯山羊
猕猴
单峰骆驼
长颈鹿、羚羊
大象、孔雀
猩猩、河马
90° 极地东风 70°
副极地低压 60°
极地高压 极地东风
90° 终极年地严气寒候少雨
70° 冬亚季寒漫带长针严叶寒林,气暖候季短促,降水量少
中纬西风
40° 终温年带温海和洋湿性润气候 中纬西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55° 35°
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1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环境要素 1.自然: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资源 2.人文:人口、城市、科技、交通、产业、文化
二.基本特征 1.整体性
案例一:修建水库对当地和下游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案例二:破坏植被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地域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