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地理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一、地理位置及境界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约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等。
中国地理位置处于亚洲东南沿线,是连接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节点。
二、地势与地貌1. 地势: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整体呈阶梯状分布。
从东向西可划分为五个地势带:东部丘陵平原地带、华北平原山地地带、西南山地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地带和新疆河山地带。
2. 地貌:中国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
其中,黄土高原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喀斯特地貌则广泛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三、气候与气象灾害1. 气候区划: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热带。
其中,我国南部多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北方多为温带和寒温带气候。
2. 气象灾害:中国面临多种气象灾害风险,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雪灾等。
东南沿海地区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西部地区多遭受干旱和风沙的威胁。
四、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总人口超过14亿。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内陆地区则人口相对稀少。
2. 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五、资源与经济1. 主要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其中,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是中国能源的主要来源。
2.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发展落后的问题。
六、自然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中国自然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等。
2. 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知识点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中国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
一、中国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多种地形类型。
其中,西部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二、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冲积平原地貌等。
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特有的地貌类型,以喀斯特溶洞和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为代表。
三、中国气候特点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四、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这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因素有关。
五、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中国自然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水资源和农田资源也很丰富。
然而,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
总结: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了解中国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
同时,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对考试也非常重要。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

第55页/共120页
瞿塘峡
最 短 、 最 险 峻 的 峡 谷
第56页/共120页
西陵峡
滩 多 水 急
第57页/共120页
巫峡
曲 折 、 幽 深 、 秀 丽
第16页/共120页
(2)水系特征(指河流河道的特征)
表述角度: ①河流的流向、长度;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的多少、河网密度; ④水系形状; ⑤落差或峡谷的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
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关系最为密切
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 主要有: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 扇形状(淮河、海河); 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 放射状水系(多发育在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区,河
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
原陡奔然腾降而落下到,四6经川2横盆0断地0米山,区是的长高江山水6峡能6谷资00,源米 最丰富的3河5段00(千长米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
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长江干流剖面图
第52页/共120页
(1)巨大的水能
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集中河段:上游(金沙江段、三峡段) 水能开发:在干流上修建水利
第28页/共120页
第29页/共120页
第30页/共120页
项目
内流 河 外流 河
水位 低 高
水量 小 大
汛期 流程 注入
代表 河流
短 短 内陆湖或 塔里 中途消失 木河
长 长 海洋 长江
第31页/共120页
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 的论述,正确的是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是研究中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一种方法。
中国地理分区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来进行划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中国地理分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地理分区。
一、自然地理分区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常根据地貌、气候带等因素进行划分。
主要地理分区有:1.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平原。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2.西部内陆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等地。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山脉交错,气候干旱,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南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热带季风气候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北部边疆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地形起伏较大,农业和工业发展较为困难。
二、经济发展分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常根据地区经济差异进行划分。
主要经济分区有:1.东部沿海经济带: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国际贸易和外资吸引力强。
2.中部经济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这一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交通运输便利。
3.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4.东北地区:这一地区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来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振兴发展。
三、文化背景分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地域之间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主要文化分区有:1.北方文化区:以北京为代表,这一地区对汉字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影响,诸多历史名城坐落在这一地区。
2.南方文化区:以南京、杭州为代表,这一地区汇聚了江南水乡的浪漫气息,以及享誉全国的文人墨客。
高二下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下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中学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针对高二下学期中国地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临近日本、韩国等国家,西接中亚和南亚,与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
北濒黄海、东海,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五大地理区: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西南高原、河南山地和青藏高原。
东部沿海平原地势相对平缓,适宜农业发展;华北平原地势相对平坦,盛产小麦等粮食作物;西南高原地势较为复杂,有世界著名的四川盆地;河南山地包括华北山地和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三、气候环境中国气候多样,地域差异显著。
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湿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中国的整体气候特点是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等生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气候环境的研究与了解对于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四、资源分布中国资源丰富,资源分布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
主要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矿产资源(铁矿石、铜、铝、锌等)、农产品资源(稻谷、小麦、茶叶、棉花等)和水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南方地区主要以农业资源为主,北方地区则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
综上所述,高二下学期中国地理知识点主要涵盖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资源分布等方面。
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整体认知,同时也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详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作为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广泛而丰富。
在高二学年,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总结,全面了解中国地理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对高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以供参考。
一、地理概况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位于东亚。
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风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生态特色。
中国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
中国边界线长达2.2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其中包括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大国。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大致可分为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类型。
1. 高山:中国地理上的高山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南段及东北山地等地区。
中国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3. 丘陵:丘陵是中国地理中比较常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泛,如华北丘陵、华东丘陵、川西丘陵等。
4.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平原等。
5. 盆地:中国的盆地多位于山地或高原之间,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6. 台地:中国的台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
三、气候与气象中国气候分布广泛多样,主要可划分为北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沙漠气候。
1. 北温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潮湿。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等,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3.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如广东、福建等,气温高,降水充沛。
4.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凉爽多雨。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广袤而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高二阶段学习中国地理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地理。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华北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这个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
此外,煤炭、钢铁、石油等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边界,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包括了长白山、大兴安岭等高山和松花江、辽河等重要河流。
气候上,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湿润。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资源区。
这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资源储量丰富,同时,汽车制造、钢铁、航空等重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发展较为迅速。
三、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大区域,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包括了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等重要地理特征。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丰富。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
这里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茶叶和水果产地。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众多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大区域,包括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既有高山巍峨,也有广阔的沙漠。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农牧业基地。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油气等能源资源。
同时,西北地区的农牧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黄河流域的农田和草原为这个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牧产品。
综上所述,高二地理课程中的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涵盖了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中国地形-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课件 (共45张PPT)

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75°E 90°E 42°N 36°N
塔里木盆地
90°E 100°E 39°N 36°N
柴达木盆地
82°E 90°E 48°N 44°N
准噶尔盆地
103°E 110°E 32°N 28°N
四川盆地
中国主要平原分布
我国水能资源分 布图
地形地势 影响植被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一方面反映在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的差异,另一 方面表现在植被随高度增加而发 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尝试分析珠峰南北坡的差异
地形地势 影响农业布局类型
一般来说,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多种经营
山地地形起伏大,适合发展林果业 或牧业
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 耕作业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地形地势 影响气候
②影响降水:我国东部山地 降水比平原多,山体的一侧 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丰 富的地形雨;反之,背风坡 一侧则降水减少。如台湾山 脉的东、西侧降水差异。
地形地势 影响河流
①制约河流流向: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 东流入海;许多山脉成为河 流的分水岭,影响到河流的 流②域影范响围到。河流的落差:河流 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 巨大落差。峡谷、急流的形 成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蕴 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面积最大,有“黑土地” 之称,是我国的天然粮仓 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工农业发达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鱼米之乡”之称
120°E 135°E 48°N 41°N
东北平原
113°E 120°E 40°N 33°N
华北平原
110°E 121°E 32°N 28°N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在中国辽阔的⼤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然条件的差异,⼈⽂、经济⽅⾯也各有特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1、中国位置、疆域、⾏政区域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四⾄: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北京东⼋区时间 4.陆上疆界:⾃鸭绿江河⼝⾄北仓河⼝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中国的国⼟构成 陆地⾯积960万平⽅千⽶,管辖300万平⽅千⽶海域 三、中国的⾏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 2、中国⼈⼝和民族 ⼀、我国⼈⼝概况 1、⼈⼝总数: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3亿 2、⼈⼝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地、⾼原少 3、⼈⼝特点:基数⼤; 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民族分布特点 1、⼤杂居中,⼩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3、中国地形 ⼀、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原、⼭地为主: 地势西⾼东低,呈三级分布,⼀⼆级分界线:昆仑⼭――阿尔⾦⼭――祁连⼭-横断⼭:⼆三级分界级:⼤兴安岭――太⾏⼭――巫⼭――雪峰⼭ ⼆、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脉 东西⾛向:天⼭-阿⼭昆仑⼭--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向:⼤兴安岭-太⾏⼭-巫⼭―雪峰⼭,长⽩⼭-武夷⼭-台湾⼭脉西北-东南⾛向:阿尔泰⼭,台湾⼭脉 南北⾛向,贺兰⼭,横断⼭,台湾⼭脉 弧形⼭脉,喜马拉雅⼭ 2、四⼤⾼原 青藏⾼原:地势⾼,⾯积⼤,多雪⼭,冰川,河源 内蒙古⾼原:地⾯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原:黄⼟分布,植被少,⽔⼟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原:地势崎岖,⽯灰岩⼴布,多⼩型坝⼦,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盆地 塔⾥⽊盆地:南疆、天⼭-昆仑⼭之间⾯积⼤,沙漠⼴,西⾼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阿尔泰⼭之间沙漠⼩,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 柴达⽊盆地:地势较⾼,多⼽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的外流盆地 4、三⼤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积⼤,⿊⼟⼴,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或辟为旅游区 6、⼭脉构成地势⾻架 天⼭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盆地 阿⼭以南为河套平原 昆仑⼭脉以北塔⾥⽊盆地,以南青藏⾼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丘陵 秦岭以北黄⼟⾼原,是黄河与长江分⽔岭 ⼤兴安岭以西内蒙古⾼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以西黄⼟⾼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以西云⾼原 长⽩⼭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以西青藏⾼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以西内蒙古⾼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脉中国与蒙古的界⼭ 祁连⼭以北河西⾛廊,以南柴达⽊盆地 喜马拉雅⼭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候的影响 ⽓温:海拔⾼⽓温则低,冷空⽓背风坡⽓温较⾼ 降⽔:西⾼东低有利于⽔流深⼊,暖湿空⽓,在迎风坡形成地形⾬ ⽓流运动:东西向⼭脉阻挡冷空⽓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流,使⼭脉西侧⽓候产⽣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西向东流⼊⼤海 分⽔岭:⼭脉是分⽔崔,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落差,晚形成峡⾕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产发达,经济发达 ⼭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愿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愿及川滇西北的新、⽢、宁 6、我国⽕⼭活动的分布:⼭西⼤同(死),长⽩⼭,⿊龙江五⼤连池(休眠),台湾⼤屯和七星⼭,新疆于⽥附近昆仑⼭中的⽕中(活) 7、我国的泥⽯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原边缘,⼭区,东部低⼭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4、中国⽓候 ⼀、中国冬夏⽓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温分布:南北温差⼤, 0度等温线⼤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温分布:全国普遍⾼温,除疙瘩⾼愿外,温差不⼤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愿地势⾼ ⼆、中国年降⽔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季长,年际变化⼤。
高二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上课用)课件

特别行政区划
特别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为了特殊管理和服务需要,在某些特定地区设立的行政区 域。
中国现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 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利。
音乐舞蹈
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独具特色,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 等。这些音乐和舞蹈形式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
中国政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目前,中国有五个省级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少数民族企业等,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THANKS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的层级
01
行政区划的层级是指国家按照行 政管理的需要,将领土划分为不 同层次的行政区域。
02
中国行政区划的层级包括国家级 、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五个 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行政 机构负责管理和服务。
省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按照行政管理 的需要,将领土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域 。
陆地疆域
面积广大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位。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优秀生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优秀生高二学年是学生们为高考做准备的重要时期,各个科目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在中国地理科目中,有一些知识点是高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优秀生们在高二中国地理学习中必备的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地域辽阔,地形特征多样,包括高原、平原、山地、盆地和丘陵等地貌类型。
高二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国地域的地形特征,了解各个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地理位置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高二学生要研究各类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其利用方式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的气候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高二学生要了解中国的气候分区,掌握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以及自然环境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需要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
四、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众多且密集分布。
高二学生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密度以及人口迁移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此外,城市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学生们需要关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五、中国的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高二学生要研究中国的交通网络、交通方式和交通设施,了解交通状况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关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中国的通信网络建设和通信业发展的现状。
总结起来,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优秀生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自然资源、气候特征、人口与城市化以及交通与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通过对地理科目的学习和掌握,来增加对中国国土和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同时,他们还应该关注地理科学的前沿发展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黑龙 江
鸡西 鹤岗
江苏 徐州
安徽
淮南 淮北
河南
平顶 山
贵州
六盘 水
内蒙古: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
陕西:神府
五、能源资源: 我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黑龙江:鸡西、鹤岗
中国主要煤矿的分布 霍林河
鹤岗 辽宁:阜新 鸡西 河北:开滦、峰峰 山西:大同、西山、
1.优点:水电比煤油发电清洁、廉价;是可再生资源。 2. 我国水能资源特点: 1)蕴藏量大,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 居世界第一位 2)地区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70%,其次是中南,东部沿海水能
资源较少。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
3)大型水电站比重大。
4)开发利用率低。
地跨东北、华北、西北,在这条防护林的保护下,风沙、 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明显减轻,农牧业也普遍增产.这是 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
三、水资源
1.概念: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组成,通常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看材料分析)
中国水资源 材料一
缺水带 少水带 过渡带 多水带 丰水带
目前,青海农牧区的112个无电乡全部建成太 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908个无电村农牧民的 生活用电,覆盖农牧民人口50多万。青海全省 人口550万,如今七分之一的人口靠太阳能告 别无电时代。在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的同时, 青海省政府制作太阳能灶66000台,全部免 费发放给干旱山区的农牧民,使30万农牧民用 上了太阳能灶。(2005年3月调查资料)
3. 我国主要水电站
水能资源: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可开发3.8亿千瓦,居世界 第一位 ——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中国地理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分布以及地域发展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中国地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处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第三大世界第一,陆地面积第三大,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
中国地势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平,西部山脉众多,平原有限。
中国地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地理特征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特征多样。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
中国地貌主要分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2.人文地理分布中国人口众多,人文地理分布差异明显。
中国分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城乡差距明显。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水域等方面。
1.地形特征中国地形起伏较大,主要表现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是世界屋脊,也是亚洲最大的冰川和高山峰群集中地区。
西南山地包括秦岭、大别山、巍巍山等,是中国的主要山地地区。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的两大平原地区,地势相对较低且土地肥沃。
2.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
中国的高山地带主要分布在西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等。
高原地带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低山丘陵地带分布较广,包括太行山、武夷山和五岳等。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如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
3.水域特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流域范围广阔,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

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中国地形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中国的地形特点对于理解国家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地理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理范围广阔,地形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河流等地貌特征。
下面将就中国地形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中国地形概述中国位于东亚,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
总体上,中国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呈现出一种“东高西低”的特点。
整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沿海平原区、中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和盆地区。
中国地面的海拔变化较大,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是塘泊地势。
同时,中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地质灾害频发,因此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二、中国山脉中国境内存在众多山脉,其中著名的山脉有长白山、太行山、华山、黄山、岳阳楼、青藏高原等。
这些山脉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代表了中国的地质演化和地貌特征。
山脉在地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中国自然风景的象征,也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
三、中国高原和盆地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高原和盆地聚集区。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地质资源。
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此外,还有松花江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多个地理单元。
四、中国河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
中国河流全长数万公里,不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涵养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河流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代文明和现代城市都依托于河流而兴起。
五、中国的岛屿除了大陆地区,中国还拥有许多岛屿,如台湾、海南岛、长寿岛等。
这些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同时,岛屿地区还面临着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环境问题等挑战。
六、中国地形与自然灾害中国地形条件给予了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容易发生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高二地理学习三步三法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1.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2. 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3. 荒漠化常与贫困相伴。
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多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1)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2)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变化,特别是降水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3) 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能源缺乏,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严重。
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而且这里土层薄,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难以治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黄土高原。
.5. 黄土高原地区的注意点:(1)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考查通常以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要注意典型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如秦岭(34°N)、大同(40°N);掌握110°E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黄土高原地区一些地理事物具有典型的地理界线特征,如长城、太行山脉、秦岭、祁连山脉等,要掌握其地理意义。
6.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一般可从资源、市场、交通三方面进行分析。
资源数量和质量具有优势,市场需求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地区,资源开发条件较好。
7.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8.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基础的重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三废”污染,给山西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9. 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落差。
一般来讲,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力资源越丰富;反之水力资源越贫乏。
10. 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先要充分利用案例提供的各种数据、图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剖面图等),对流域内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
高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中阶段地理学科重要的一部分,掌握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高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一、地理背景与地理位置中国地理的背景指的是中国地理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边界等。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地跨东经73°33′17″-135°05′11″,北纬18°10′N-53°33'N。
其国土面积约9.6万平方千米,陆地边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
二、自然地理1.地貌:中国地貌的特点是多样性,包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地形类型。
比较典型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昆仑山等;典型高原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典型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2.气候:中国气候带多样,包括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不同气候区域对应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如北京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州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3.水系:中国的水系丰富,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重要河流。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三、人文地理1.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不均衡。
人口数量和分布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都产生重要影响。
2.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经济中心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渐缩小。
3.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地理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经济的地域分布、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发达,而内陆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四、资源与环境1.资源:中国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等。
高二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分界线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中国地理的一些重要分界线。
一、大陆边界线1. 中国-俄罗斯边界线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线位于东北地区,总长约4,300多公里。
这条边界线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线之一,起自黑龙江的巴颜喀拉山,经过的重要地点有黑龙江省的满洲里、伊春,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和北疆的额尔古纳,最终到达了新疆的阿尔泰山。
2. 中国-蒙古边界线中国和蒙古的边界线长约4,70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北部和北西部。
它从东部的黑龙江一直延伸到西藏的今克什米尔地区。
这条边界线经过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和赤峰等地,是中国重要的陆地边界线之一。
3. 中国-朝鲜边界线中国和朝鲜的边界线长约1,42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这条边界线从中国的黑龙江省起始,经过吉林省,最后到达中国的丹东市。
它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主要陆地边界线之一。
4. 中国-越南边界线中国和越南的边界线长约1,30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南部。
这条边界线从云南的西山一直延伸到广西的东兴市。
它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主要陆地边界线之一。
二、海洋边界线1. 中国-东海边界线中国东海边界线是中国陆地和东海之间的分界线。
它是从长江口一直延伸到鸭绿江口,是中国海洋边界的重要一部分。
2. 中国-南海边界线中国南海边界线是中国陆地和南海之间的分界线。
它从海南岛附近的永兴岛开始,经过了中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中沙群岛。
这条边界线被广泛关注,因为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在南海的领土争议。
三、地理分界线1.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中国的两大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有明确的分界线。
黄河流域位于北方,长江流域位于南方,两者的分界线一般认为是从青海省循环走廊起,沿着陇东和陕西南部,最终到达江西省的龙虎山。
2. 长城长城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之一。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 降水量线)
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 近—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一线 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4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题眼】次数最多
10
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等。地 质地貌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主要 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 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 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 生。选项所列各山确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3.中国气候部分疑难问题简要解析 (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 次北跃,脊线在20°N~25°N附近,雨带停留在长 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 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 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2)华北春旱原因
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密 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 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
6
4.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农作物
集中产区
水稻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
小麦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
十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 商品粮基 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
糖料作 甜菜
物 甘蔗
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 古等省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广西、广东、台湾 、云南、四川等地区
8
例1: (2011·北京卷)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 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问题。
9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 )
A.横断山和秦岭
况是( C )
A.气旋 缓慢过境 B.冷锋 缓慢过境 C.反气旋 缓慢过境 D.暖锋 缓慢过境
15
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该区域为新疆(备考 中要求学生记忆乌鲁木齐的经纬度88°E,44°N,很 有必要),这是考生必须要做到的。定位后,就可确 定第(1)题,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第(2)题的 迷惑性非常大,若不仔细审题,很多学生都会选择B, 但那样出题就过于直白了。一定要注意时间段,材料 中说的是“2010年5月初,该区域气温骤升”,试题问 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正是因为之前的 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
有
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 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
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③水能:两级阶梯交
利
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 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
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加快, 水能资源丰富;④“运水”:西部大山的冰 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量丰富,将
影 响
和(矿所我产以采国、在矿山水山业区力区等面,应方积旅大面广游力具大资发有,源 展优森丰 林势林富 业、, 、来 水 分 冰如 资 便 川有 源 利 融必 短 地 水要 缺 利 顺可 的 用 流利 问 大 而用 题 江 下西 , 大 ,部西河可冰高由节川东西约融低向大东水的量的解地的流决势“向东就运,部能水使淡十”
16
等到5月气温骤升,所以“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第(3)题的关键依然在材料中给了提示“2010年5月初, 该区域天气晴朗”,必须选择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 系统。
17
主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生产活动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地 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②增产潜力较大 的地区:黄淮海平原;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7
农作物 商品棉基地
集中产区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
;南疆
油料作 花生 物 油菜
主要产在山东,产量占全国1/3以上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四川产量全国第一
采矿业及旅游业)
费用
山区多,平原少,因此耕地
3
2.我国的主要地理界线
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 阶梯分界线
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 阶梯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 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 界线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 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 界线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昆仑山—源自连山—横断山一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11
【思路点拨】 此题解题关键: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 将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再结合 图中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 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
1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 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题。
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
中国地理
1
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
中国地理概况
2
1.地形、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
地势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 ①水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
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水运: 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内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带未到,降水稀
5
少;工农业需水量大。 而东北无春旱的原因则在于:纬度较高,气温
较低,蒸发较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3)青藏高原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的比较
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 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 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13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C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
可能(D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14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