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花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邀请弥渡作为云南首届花灯大奖赛主办地并举办2009弥渡花文化节的策划建议书
第一部分:策划背景:
一、悠久而富有影响的云南花灯文化: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曾派30万征南大军平定云南,后留下沐英率数万军队镇守。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为解决军粮问题,沐英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上书朝廷建议在云南实行“军屯”,明王朝采纳建议并扩大原有的“民屯”“商屯”,扩大粮食生产。来自内地的移民与应募者迁来,很自然地把家乡的风俗与民间歌舞传入,逢年节、出会时,也互相竞演民间歌舞。于是各种传入的民间歌舞在不断吸收当地歌舞之长中融合,形成了云南花灯。
而弥花灯的民间记载比这更早,民间成为“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来”。起源于明朝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是一种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间舞蹈,它是在民歌小调、花灯歌舞的基础上经民间艺人和劳动人民长期加工发展而成的,是云南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花灯流传于我国西南、中南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特别是流传于云南省的弥渡、弥渡、玉溪、罗平、建水等地。
云南花灯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精神文化食粮,在优秀花灯剧目涌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著名花灯戏演员如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另有新一代的
云南花灯戏旦角李丹瑜、杨丽琼等
作为云南文化产业链上不了或缺的花灯文化在近年云南各文化事业、民族歌舞大繁荣的背景下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基于此,以挖掘、传承、创新,发展云南花灯文化为使命的首届云南花灯大奖赛开始筹备,并已经得到企业资金支持,正联合政府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运作实施中。
二、“花灯文化名片”逐渐在成为各花灯流传地的文产事业亮点和文化宣传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新潮文化的冲击和风靡媒介视听的流行歌曲的泛滥,花灯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和众多传统文化一样面临新的挑战;但由于花灯在云南有广泛的流传区域和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同时其“来源于生活、表演形式活泼、接近民众、无过高道具舞美要求”等特点使得花灯有极强的生命力。
也真因为如此,对于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花灯更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随着云南文化产业事业的繁荣、各个地州、市县也积极挖掘地方优势,力图在“文化产业”项目上吸引到更多关注继而成为推东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昆明的官渡、嵩明、玉溪通海、红河建水、等地更是凭借地方的花灯基础、正厉兵秣马加大对花灯产业的扶持和深入对花灯文化的挖掘,希望通过进一步打造花灯文化成为地方优势文产品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在各地热火朝天的挖空心思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品牌的今天,可以看出,“花灯名片”必然
将成为各花灯流传地的文化事业亮点,谁先得到这张“花灯牌”,花灯“光环”和花灯效应必将照亮这个地方。
三、抢占花灯文化文产品牌打造桥头堡、弥渡得天独厚占尽天时地利:
50年代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它使弥渡闻名于世。不仅如此,弥渡花灯《十大姐》、《绣荷包》同时享誉全国。
花灯又叫“跳花灯”,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流行于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过去上元节时,人们载歌载舞“闹元宵”,男女手持巾、扇双双起舞,踏歌和乐,称为“跳花灯”。近现代花灯不止限于歌舞形式,并已发展成为一种剧种。演出时,手持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伐、手式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
在长期流传中,云南花灯形成以地域划分的九个支系,弥渡花灯在这九个支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弥渡花灯因受白、彝音乐和汉族山歌的影响,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如《十大姐就是弥渡山区的民歌。与其他地方的花灯一样,广场花灯表演是弥渡花灯在乡镇年节中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分小唱和大唱两类。小唱又称小场,是各种花灯歌舞和小调演唱的统称,表演时间较短,唱段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节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的曲调称为“小调”,其数量丰富,经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绣香袋》、《双采花》、《采茶调》、《拜年调》。"小调"也是大唱曲调的基础。大唱分为花鼓和折子两种。花鼓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以人物的歌舞来表演,节目有《凤阳花鼓》、《城门花鼓》等10多个。折子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浓,表演时间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长得多。登场人物一般2~3人,题材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便,富于生活化。过去,花灯长期停留在民间社伙活动的形态,50年代才逐渐搬上舞台,发展为较成熟的艺术。
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剧目,如反映彝族民族英雄李文学的历史剧《彝汉情》、中小型现代花灯剧《彩虹》、《男子汉》,以及移植剧目《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弥渡花灯艺术的发展。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尽管花灯已走上了舞台,但弥渡花灯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间。花灯演唱活动几乎遍及弥渡城乡,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坝区、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区的牛街为主要流行区。密祉乡,距县城南约20公里。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密祉灯会。届时密祉万人空巷,演员达四五千人,耍龙达40多条,盛况空前,至今不衰,反映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可以说,在云南各地流派的花灯文化流派中,弥渡才是实至名归的“花灯之乡”弥渡花灯应该执全省花灯之牛耳,让花灯文化成为弥渡新时期的文化产业代表是对云南花灯文化的正本清源!
同时弥渡早在多年前年代就举办过“龙狮花灯节”在最近又举办过以打造地方文产事业品牌为基础出发点的中小学花灯教育普及活动,可见弥渡县委、政府对于文产事业的重视。
弥渡不可替代花灯历史文化沉淀、悠久的花灯文化渊源、广泛的群众花灯文化基础、弥渡政府对文化产业事业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多年积累文化活动的经验对举办此次活动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给云南花灯文化贴上弥渡标签(就像在云南油菜花被贴上了罗平标签),打造花灯文化品牌成为地方宣传的利器,弥渡更应该敢于为人之先!
第二部分:举办2009弥渡花灯(兰茂)文化节暨首届云南花灯大奖赛的根本目的:
弥渡历史悠久、山河秀丽、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在这块积淀了2000年农耕文明的红土地上,蕴育了弥渡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