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依法治教工作总结
依法治教工作总结
引言概述:
依法治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依法治教工作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依法治教,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健全依法治教制度
1.1 制定和完善学校依法治教相关制度和规章
1.2 确立教师依法治教的责任和义务
1.3 加强依法治教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
二、严格执行教育法规
2.1 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2.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1 建立健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3.2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3.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加强学校管理,推动依法治教工作深入开展
4.1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4.2 定期对学校依法治教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4.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依法治教的合力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5.1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5.2 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3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依法治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语:依法治教是学校管理和教师们的责任和使命,只有依法治教,才能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学校能够认真总结依法治教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单元达标检测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C.三教合一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唐律疏议》强调将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故B项正确。
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
1373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
这说明朱元璋(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答案】A 【解析】材料中介绍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行的一系列立法工作,说明朱元璋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官员的贪污问题,排除D项。
3.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
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A.强调对物理的探究B.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C.重视人的内在完美D.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答案】C 【解析】“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是两个人外在的困顿,但是两个人“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是对其内心能在困境中“自得其乐”的一种肯定,反映了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美,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均排除。
4.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定的;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
”由此可知,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答案】D 【解析】罗马法中的体现出来的法律由人制定、法律不损害他人、应当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的特点,反映了罗马法对人的关照,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故D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法律至上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通过罗马法解决现实问题,排除C项。
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教”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管理和发展教育。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法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教,就是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以建设的全局,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保证教育工作按照当合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
(一)依法治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
面对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换,教育体制必须随之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愈益突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并通过立法将教育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为教育工作提供全面有力的法律保障。
加强教育立法,实行依法治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我国也应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依法治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教育管理参与权的需要。
在非义务教育较短,公民有权依照国家规定接受相应的教育。
在从业阶段,公民有权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在其他阶段公民仍有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
这些权利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保障。
由于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教育和被管理地位,其权利很容易受到侵犯,因而需要对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出法律规定,以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管理参与权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实践证明,权利如果缺乏法律保障,就很容易受到侵犯,而且受损权益也难以得到补救。
公民的权利也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充分得以实现。
通过教育立法,对公民的教育管理活动作出法律规范,并切实加以实施,这是保障公民教育管理参与权的迫切需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夏冰清【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文件的颁布,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正式启用,初中法治教育需要重新被关注、思考、学习。
法治教育的开展直接决定了学生法治观念的深度、法治思维的高度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成效。
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对新形势下的初中法治教育进行反思和重构:为什么我们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新教材的法治教育有哪些内容,其核心的精神又是什么;今天的法治教育需要如何开展等等,这些话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并进行研究的。
本研究是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教育专册,即八年级下册的教材框架、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资源的利用与改进对策。
【关键词】初中;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一、问题提出随着新教材法治教育专册的启用,对初中法治教育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了解法治教育的最新动态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继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涵盖哪些内容、对初中生的法治教育有哪些特点和原则、新教材的法治教育专册通过怎样的形式体现了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探索,为今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法治教育开展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措施及对策。
另一方面,对初中法治教育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助于其成长为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的现代公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
二、文献综述对“法治教育”这一主题词进行搜索,在“读秀学术”中搜索到了402种中文图书,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法治教育的宣传和辅导读本。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所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所有答案组织答案是: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试论行政组织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案是:(1)行政组织的环境将更为动荡和复杂;(2)知识管理的兴起与发展;(3)战略性管理的重要;(4)利用信息科技,创新服务型态与治理型态;(5)更为弹性、有机式的组织结构。
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答案是:(1)知识经济;(2)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3)民主的发展;(4)全球化的发展。
简述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答案是:(1)对环境保持更大的开放性,能够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对付不稳定性;(2)权力结构更加分散化,而非集中化和等级化;(3)权力的的职位;(4)更加重视横向之间的联系;(5)更加强调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而非控制;(6)更加强调知识决策的自主性,政策制定是分权的而且分散于整个组织;(7)虽然重视规则,但更加重视创新与变化,关注规则的适应性;(8)对个人需要和渴望的关注;(9)对内在的激励因素的重视,如信息、参与、承诺的重视等;(10)强调持续的变革和创新。
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答案是:(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学校依法治教制度范本
学校依法治教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依法治教制度,依法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依法治教是指学校依法行政,依法进行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行为。
学校依法治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管理、依法治校的原则。
第三条所有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必须遵守学校的依法治教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依法治教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规范工作程序。
第二章依法治教的原则第五条学校依法治教的原则包括:(一)教育公平原则。
学校应当保障每个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因种族、性别、宗教、残疾等原因加以歧视。
(二)科学发展原则。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特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三)依法管理原则。
学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不得滥用职权,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四)安全稳定原则。
学校应当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三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学生有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第七条学生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教育服务。
第八条学生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第九条学生有享受安全教育环境的权利,学校应当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十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和同学,维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第四章教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一条教职员工有受到公平待遇和保障的权利,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给予教职员工合理的工资和待遇。
第十二条教职员工有教学和科研的权利,学校应当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支持教职员工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十三条教职员工有依法行使管理职权的权利,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员工的管理权利,不得干预正当的管理决策。
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基础教育机构,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保障教育质量,需要依法治校并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依法治校的概念和意义、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的方法进行探讨。
依法治校,是指学校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范实施。
依法治校的意义在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通过依法治校,可以确保学校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有效地避免不规范的管理决策对学校发展的不良影响。
规范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主阵地,学校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建立和谐稳定的学校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法规建设。
学校应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
这些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应当包括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教学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师德建设等,以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规范教师管理。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加强教师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学校应制定教师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 完善学生管理。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学生档案的真实可靠。
同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4.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
学校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安全保卫机构,确保校园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5. 加强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学校管理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务,家长和社会的参与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总之,依法治校并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健康发展和学生全面培养的基础。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13_真题-无答案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1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1. 课程标准是按门类制定的。
A. 正确B. 错误2. 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应该让受教育者学会怎样生活。
A. 正确B. 错误3. 定性分析是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A. 正确B. 错误4. 现在所提倡的“赏识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评价高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A. 正确B. 错误5.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A. 正确B. 错误6. 综合课程也被称作“广域课程”,其特点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
A. 正确B. 错误7. 个体发展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A. 正确B. 错误8. 属于近现代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之一的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人文纳特卡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A. 正确B. 错误9. 学校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
A. 正确B. 错误1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A. 正确B. 错误11.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这体现了教育促进个体个}生化的功能。
A. 正确B. 错误12.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人们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A. 正确B. 错误13.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A. 正确B. 错误14. 初中生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
A. 正确B. 错误15. 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为言语优势半球,而右脑在处理非言语信息和空间知觉上存在优势。
A. 正确B. 错误16. 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的内驱力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教师法解读
3、管理学生权(该法第7条第3项)
❖ 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 成绩”的权利 这是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 基本权利。
4、获取报酬待遇权(该法第7条第4项)
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教师聘任制度,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
础上,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 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 制度。
❖ (三)教师职务制度(或称教师职务聘 任制度)
❖ (四)教师考核制度:德、能、勤、绩 。
❖ (五)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 ❖ (六)教师奖励制度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六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六分。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1、当你享有教师职业的权利时就必须 承担相关义务。即"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2、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 ❖ 3、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 ❖ 4、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务。
•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专门法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六分。
二、《教师法》目录预览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资格和任用 第四章 培养和培训 第五章 考 核 第六章 待 遇 第七章 奖 励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共9章43条)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五十六分。
三、教师的法律身份和法律地位
(一) 教师的法律身份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
第3条)
❖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 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5篇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5篇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学校管理,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岗位责任制,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考勤内容1、全体教职工务必增强工作责任感,以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考勤制度。
2、教学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守工作岗位,凡未准假而不上课、不参加学校会议、教研活动及学校要求参加的其他活动者视为旷课。
二、考核办法1、学校实行领导值日制度。
值日领导必须坚持按时到校,检查校园纪律、卫生、安全,并按考勤内容对教师的上班情况检查登记,按周汇总填表于下周工作例会公布。
2、考勤实行周公布、月小结、学期结束汇总,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三、考勤规定(一)作息时间要求:1、早晨:值日领导、值周教师、有早自习的教师必须参加早操,组织学生早操纪律,检查卫生。
2、晚上:值日领导、值周教师、有晚自习的教师必须检查学生就寝纪律。
3、教师工作例会为每周日上晚自习开始,临时会议另行通知。
(二)请假1、请假必须事先履行请假手续。
教师公假、事假一般需提前一天向主管领导书面(电话、口头)请假,不准由他人转告或代请假,不按规定的作旷工记录。
请假期间的工作由教导处安排。
2、教师病假五天以内者必须持本人请假条及乡镇以上医院的有效病假证明报学校批准;五天以上由本人出具书面请假条及县级以上医院的有效病假证明,学校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市教育局人事股批准备案。
3、严格控制事假,教职工请事假一般一次不超过3天,一学期事假一般不得超过10天。
村小教师请假由学区校长审批;完小教师请事假一天,由张明富校长审批;事假三天内由本人出具书面假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由学区校长审批;三天以上由本人出具书面请假条,学校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市教育局人事股批准备案。
4、除有不可抗拒的原因外,凡未事先履行手续,请人代假、事后补假等,学校不予认可。
5、学校会议、教研活动及学校要求参加的其他活动,因事、因病请假者,按课时计算,累计6节视为请假1天(例会请假按半天计算)。
教育行政学——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的系统管理为对象,从宏观方面研究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在行使国家权力对教育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是如何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种管理要素的一门学科。
国家管理教育的原则:是国家在管理教育的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
国家管理教育的方法:是指国家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最高准则。
它规定教育的目标及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或条件,对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育政策:即国家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作出的一种战略性、准则性规定。
教育法规(狭义):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预测:是运用现代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群众心理以及教育本身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它在制定教育规划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是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狭义的教育行政组织专指国家各级政府机构中管理教育事务的机关。
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是研究与办公室有关的各种事务,包括办公室的空间、设备、环境、档案、公文等,其目的是使这些条件符合教育行政人员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教育行政人事:是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人事政策,对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职工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工资、奖惩、福利、退休等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教育财务行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经费的策略、程序和方法,它包括预算、会计、决算和审计过程。
二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为完成其本身的工作任务,对其所需要的国家预算资金,进行领拨、分配、使用的管理活动,它指教育行政机关内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依法办学依法治国工作总结
依法办学依法治国工作总结
在新时代下,依法办学和依法治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
任务。
依法办学是指学校和教育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学生权益,提高教育质量。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都要依据法律法规,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
在依法办学方面,我们要加强学校管理,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
保障师生权益。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教育教学目标,规范招生、培养和评价等环节。
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法律素养。
在依法治国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
法治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全民法治素养。
同时,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依法办学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
有加强法制建设,推动依法办学和依法治国工作,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依法办学依法治国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国旗下讲话 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
国旗下讲话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尊敬的教务部领导、各位教务同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庄严的国旗下,我很荣幸能够与大家相聚,向大家讲述关于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宗教事务管理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问题。
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对于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是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我们党始终坚持宗教工作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原则,以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为目标,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宗教环境。
宗教事务法治化是党的领导下的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其次,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是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宗教事务法治化,可以明确宗教事务管理的原则、决策方式和实施路径,确保公民在宗教活动中享有合法权益,避免违法、极端宗教活动的滋生与传播,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极端主义势力通过利用宗教活动进行渗透和破坏,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可以依法规范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杜绝极端主义的滋生,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式。
我们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
通过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可以加强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着力弘扬社会主义主题和正能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宗教领域的传播和践行。
亲爱的同学们,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作为青年学子,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要时刻保持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和忠诚,增强法治思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关注宗教事务法治化的发展,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依法治教的重要性
依法治教的重要性
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维护教育的权威和规范,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首先,依法治教有助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
依法治教可以确保学生不受歧视和偏袒,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教育机会平等。
通过法律的规范和监督,可以防止教育机构或教师滥用权力或陷入腐败,保障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依法治教能够维护教育的权威和规范。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明确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职责,规范教育的行为和规范。
这样可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育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第三,依法治教有助于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法律规范和支持教育机构和教师的培训、晋升和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
法律的保护也可以鼓
励教育机构投资于师资培训和教育研究,提升整体教育的
质量。
最后,依法治教可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律可以确保
学生的人身安全、隐私权、学习权利等得到保障。
对于有
违法行为的教育机构和教师,法律可以惩处违法行为,为
受害学生提供救济渠道。
总之,依法治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维护教育的权威和规范,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还
包括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只有依法治教,才能推动教育
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简述推进依法执教的必要性
推进依法执教的必要性
推进依法执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其必要性在于:
一是教育事业的合法化,为全面依法执教与发展提供依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教育事业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各项教育活动业务复杂,许多问题仍然还未完全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实施依法执教,才能确保教育的公正及安全。
二是在维护老师尊严的同时也能让其有序有力地发挥其教育指导服务作用,能有效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推动教育行政秩序建设和学风管理。
依法执教是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秩序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它可以确保教育事业有效服务社会,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强全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素养。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1.依法治教的必要性?答:1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2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处的地位必然要求依法而治3依法治教已成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4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总之实行依法治教对于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保障.2.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那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答: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教育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他既是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总原则在教育法制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和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3 当前应采取那写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答: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化教育管理观念.2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4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答:1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因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法律的制定不得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及其各项基本政策相违背.执行国家有关的教育法律,也是有效贯彻实施党对教育工作政策的重要保证2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这是政策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政策和法律之间会发生不一致,甚至想抵触的情况,这时就应当区别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或者修改法律.3政策和法律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持政策和法律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和法律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既要发挥政策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作用,又要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发挥教育法律的规范性作用.5你认为依法治教对于建设社会主要法治国家的意义有那些?实行依法治教是一个必然趋势。
学校规章制度依法管理
学校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学校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指学校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保障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规章制度的依法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者的责任,也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义务,只有全体成员共同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一、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学校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在于规范校园秩序,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遵守规章制度,师生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念,增强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才能顺利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二、规章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管理工作的纲领。
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管理程序规定、管理职责分工等方面。
例如,学校应当建立校务委员会、教务委员会、学工委员会等相关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学校应当建立教学、科研、实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教学教研等业务的管理程序;学校应当建立校园文明规范、诚信考试、学业考核等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教师的职业操守。
只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有序开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效率。
三、依法管理的原则学校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法律依据原则:规章制度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依据,合法合规,不违背法律规定。
2. 公平公正原则:规章制度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不偏袒不利,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3. 学生为主原则:规章制度应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合理设置各项规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 科学合理原则:规章制度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重新中学晏禄
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取向是积极、进取、务实的,大多数的中学生能够遵纪守法。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化,中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在校中学生们处在一个思想不很成熟、人生观正在确立的过程,造成了中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学生的心态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的直接侵蚀,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膨胀。
第二、近年来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拜金主义较为严重。
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他们看法偏激,对前途忧心忡忡。
第四、教育和管理的软弱无力,法治在某些层面的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既要肯定中学生思想主流健康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矛盾的一面。
因此,必须要把握青少年心理特征,有针对性抓好法制教育。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学生法律素养如何, 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 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培养与提
高中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通过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一代新人, 切实负担起兴国强国的重任。
那当前的中学法制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一是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高。
由于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法律知识薄弱, 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
三是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学生犯罪。
这些学生,既包括在校生,也包括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因违法犯罪而被开除的学生。
因此, 学校重视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更好地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犯罪, 维护社会的稳定。
细分析现在的中学生有存在如下的不良行为,这是导致他们违法违规的因素:一是家庭教育不当;二是学校管理不当;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再有就是厌恶学习、逆反心理、盲目模仿心理、不良嗜好、虚荣心理等,他们的兴趣指向出现偏差。
不是注意哪些学生学习好,品德好,行为好。
而是注意哪些学生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
他们首先是向家长索取,在家长那里得不到满足以后,自己的心理出现更加强烈的占有欲,想方设法将别人的好东西据为己有。
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很有必要。
鉴于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以达到依法治教的效果;所以我想应从以下多方面
入手:
第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健全的制度。
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是落实法制教育效果的首要前提。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教工作责任制的过程中,必须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一类是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二类是各项工作常规要求;三类是检查评估与奖惩制度,使各项教育法律法规都有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使教育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二、从教师做起,加强教师的学法工作。
老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学校要充分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法制知识的活动。
着重学习《普法读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法规等,提高教师们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正当权益的自觉性。
第三、结合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强化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对中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工作要有生动性、针对性、有效性,防止空洞的说教。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容忍之心,教育学生爱惜生命、尊重他人人格,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却常常被忽略的教育内容。
心理素质教
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当通过教育克服学生中存在的逞能、好胜、霸道、急躁心理,培养他们自制力,防止因小事而发生恶性案件。
第五、动员全社会力量,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
积极争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防止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毒害青少年。
家校联合,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以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的方法,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社会正气、文明风气,使他们自尊、自律、自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校在法制教育的同时,要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常规教育,把遵纪守法的意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去。
一个国家国民法律素质水平的高低, 反映了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的程度。
因此, 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现代法律意识培养, 不仅对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只有全社会都提高了认识,都重视法制教育,中学生及所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也就可以大大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
法律就是调整各种行为的规则!在这里就中学生犯罪方面的原因,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希望和大家共勉!让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教在学校教育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