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理念、内容和策略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理念、内容和策略

学校管理的理念、内容和策略一、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概念(一)管理近年来,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了研究。

有人说,管理是一种工作安排,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就是管理。

有人说,管理是协调关系,把人与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就是管理。

还有人说,管理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将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因此,管理实质是控制的过程。

以上都是一些非常好的管理思想。

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管理的实质。

我们吸收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把管理概括为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地组织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

它应该有明确的管理目标、严密的组织措施。

科学的学校管理应该是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它的根本目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

因此,学校管理的目标,要服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

学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过程。

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二、学校管理的理念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

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

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

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

学校的管理文化要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

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

《学校管理学》PPT课件

《学校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发展
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伴随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 得到迅速发展,加上民主化运动,教育内容日 趋丰富,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事务也日趋复杂 ,于是分离出单独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从事学 校管理活动,这就产生了学校管理学研究的现 实需要。
一、西方学校管理学的演进
(一)学校管理学的诞生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9世纪末,随着生 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相应实施了义务教育制度,学校规模、教学内容 和教学技术以及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革,学校管理学应运而生。美国最早的关于 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William Payne )的《论学校管理》 和1882年问世的劳布(A.N.Raub)的《学校管理》。20世纪初,在管理理论 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管理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1908年,达顿(Samuel Trail Dutton)与斯奈登(David Snedden)撰著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该书 上半部论述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下半部则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论述学校内部的 管理。尽管该书不是一部学校管理理论专著,但由于在学校管理方面有独立的研究 内容、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方面,较前期和同期著作显得更为 成熟,因而学界一般认为,它的问世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学校管理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本指细长而中空之物,可限制和引导

水流,故引申为疏通、引导、限制、约束。理, 原义指玉石的纹路,转义为按玉的纹路而剖析,

引申为治理。
管与理,因有相近的意思,合称为管理,

意指掌控、约束、安排、料理。现代管理学对 管理的解释五花八门,但共同的意思是为了使

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

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

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一、学校管理理念:1.学校管理理念:精美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功2.学校发展追求:不求做全,只求做优,不求做大,只求做精3.学校发展目标:“四个一流”(教学设施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管理一流和教学质量一流)和“三名”(“培名师,创名校,育名生”);4.学校办学宗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5.读书引领成功,习惯成就未来。

6.高标准,严要求,讲实效,创一流。

7.抓常规就是抓根本,常规工作的水平体现了办学层次。

8.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

9.学校需要战略家,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如果都想去做大事,不做小事,学校会越来越浮躁,效率越来越低下。

学校管理无小事。

10.布置工作+不落实责任人=0;落实责任人+不检查=0;检查+不反馈=0;反馈+不整改=0;整改+不坚持=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二、学校发展理念1.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

2.让师生在课改中共同成长。

3.素质教育“十学会”: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4.学习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

5.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和学习。

6.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7.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8.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9.鸟欲高飞先展翅,要想成才早学习。

10.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11.能动、敢动、爱动,会练、会判、会赏。

(运动场)12.时间等于金钱,知识就是力量。

13.理念决定行为,态度决定一切。

14.自信——无所不能。

15.做“文雅”“优雅”“高雅”的苑中人。

16.学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德为本。

17.依法办学,以质立校;管理兴校,教师强校。

18.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

19.知荣辱,明廉耻,—从我做起。

20.赢得未来,从现在开始。

21.态度和方法决定成败。

22.校园风景线,大家来共建。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相关概念高等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

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大学一般指综合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包括了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师范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管理学院、农学院、政法学院、警察学院、旅游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交通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

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行政管理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指的是学校为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任务,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进行的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主体根据上级赋予的职权和学校的具体章程,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

具体是指学校为实现工作目标,凭借学校的机构组织的制度管理,充分利用资源,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职能,带领师生员工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学校的目标的组织活动。

其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即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对人、财、物的投入、分配和调控。

学校管理学概要

学校管理学概要

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二、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三、学校管理的目标: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着出版的美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第二章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进展:一古典管理思想主要包括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科学管理思想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观点: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 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管理学先驱之一.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其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方法1、早期的倡导者代表人物a)罗伯特·欧文18世纪晚期b)雨果·明斯特伯格20世纪早期c)玛丽·福莱特20世纪早期d)切斯特·巴纳德20世纪30年代共同观点: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应当对人进行适当的管理.2.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3.人性假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McGregor D. 将人性假设方面的典型观点概括为“X 理论”和“Y理论”,是对西方有关人性假设理解的较全面的总结.4.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ERG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洛克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海德和韦纳归因理论.二、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效率化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学从经验走向理论,也标志着管理研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学校管理领域对科学管理的主动吸收,使学校管理走向了效率化之路,至今,这种模式虽遭受大量批评,但似乎是“欲罢不能”.2、科层制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化官僚模式也引起了人们注意贬义的管理主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组织、系统以及官僚制本身的人为要求取代了儿童的真正需要.美·奥斯本3、行为科学与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在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学者围绕学校领导、学校人际沟通、学校组织气候、教师激励等专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大大丰富了学校管理的理论内容.4、系统理论与学校管理的多元化系统理论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框架,特别是其中的整体优化观念、开放系统观念、动态平衡观念、信息反馈观念、结构功能观念等,一些教育研究者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探讨学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权变理论、开放系统理论、松散结合系统理论等对学校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科学管理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从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改革.随着教育环境的迅速变化,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高期望、人们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求、新世纪中信息技术的推进、趋于分权化的教育管理改革、校本管理、协作管理、学校自主管理以及教育的私有化,等等,均成为90年代不可抗拒的潮流,这些发展潮流延续至今,并可能会持续下去.郑燕祥,2002第三章学校管理体制一、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管理机制1、学校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与过程的组织制度,反映着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与人员的地位作用、权责范围及相互关系.范国睿,2006所谓“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指的是学校内部行政权力主体的构成、各级行政权力主体之间管理权限的划分的制度.陈桂生,20032、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作方式.直接意义上,机制意味着活力二、校长负责制1、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从学校管理方面分析主要包含以下4点从校长职责、权力的角度,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是“一长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一长制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育行政主管当局或学校董事会授权管理学校,并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董事会负责.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等只是作为校长的助手,分担校长管理学校教务、事务的责任.从校长负责制的内容来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一是校长负责,二是审议机构,三是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四是党组织的政治作用.2、校长负责制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问题: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英雄校长观”被不断强化对策:核心策略:1校长内部权力的分解与重构2学校与行政等外部权力主体关系的调整重要工作: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外控管理学校走向自主管理学校2调整利益机制:使致力于对学生负责的校长得到褒奖3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依法健全4校长的角色定位由“英雄”转变为“领导者的领导者”5改革校长产生办法三、校本管理1、概念: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2、校本管理的两个制度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1思想基础专业化思潮自由化市场思潮;后福特主义;新管理主义;市民化社会思潮2制度基础教育分权化教育分权化是一种重新分配权责、将有关决策权从上层的政府下移到较低层政府或基层组织的过程.学校选择运动school choice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一、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不同视角下的学校管理过程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西蒙的决策链条罗宾斯等“系统控制——过程维度”德鲁克的目标管理MBO二、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管理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修正Action四个环节组成.三、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学校管理以开始计划,关键在执行.1. 计划计划的类型从计划广度来看: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从时间框架来看: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从明确性来看:具体计划和方向性计划2. 执行执行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职能,而是一个包括了组织、指导、协调、激励、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体系.3. 控制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预计问题同期控制Concurrent control 觉察问题及时纠正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问题发生后纠正控制的要求4. 决策1现代决策论认为决策是一个分阶段、涉及许多方面的动态的复杂过程而不是一种行为2决策——管理者工作的实质西蒙3决策的流程陈孝彬明确问题查找问题范围、程度、特点分析问题的原因预测事态发展趋向设定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拟定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方案选择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方案的标准,选择方案的方法追踪决策4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西蒙的有限理性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时,管理者试图令自己满意,用“满意”原则替代“最优原则”,不使用利益最大化原则.三种观点的比较:最优、满意、渐进四、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程序1、从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过程来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战略形势分析,战略备选方案准备,战略决策或者战略选择.2、学校发展战略的找你略形式分析,一般是运用SWOT分析,综合分析学校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3、一般而言,学校发展战略备选方案的产生有三种主要方式:(1)自上而下的方式(2)自下而上的方式(3)战略小组方式第五章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一、学校管理的原则a)民主化原则b)科学化原则c)适应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二、学校管理民主化原则1、含义民主化原则就是让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过程,充分表达权益,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体现一种公平和公正在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学校内,尊重和理解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基本价值规范2、要求要有教师权利意识要有学生管理角色意识,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平等的当事人管理者要有民主意识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建设要重视制度建设要注意工作程序的合理程度三、学校管理常用的方法1、行政方法(1)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稳定性时效性垂直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行政权力使用者必须认同管理就是服务对学校管理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建立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系统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2、经济方法(1)特点驱动性利益敏感性政策性公平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a)要将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切忌唯“物”论b)要综合运用经济方法经济的来源:多渠道,稳定性,增长性保健功能与激励功能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内部组织的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3、法律方法(1)特点严肃性强制性规范性可预测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教育管理法律关系中,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学校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教育服务合同关系的双方.对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主要应按照相关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学校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主要受到民法保护;办学自主权受到教育法保护.4、思想教育方法(1)特点长期性广泛性渗透性启发性灵活性内生性长效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觉与规范相结合组织和非组织的形态相结合第六章学校组织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一、组织的概念1 从社会实体的角度从社会实体的角度,着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有三点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2 从社会过程的角度二、组织的类型1 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 艾兹昂尼Etzioni 根据组织的支配手段把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3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M·Blau和斯科特W·R·Scott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工商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4 从是否具有盈利性和是否面临市场竞争,将组织划分为以下四类:竞争性的盈利组织竞争性的非盈利组织独占性的非盈利组织独占性的盈利组织三、组织理论对学校组织性质的分析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四、社会系统理论的学校观一权变组织理论1. 作为松散结合系统的学校:权变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权变理论认为管理中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组织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管理者要根据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2. 权变组织理论的学校观1 20世纪70年代初,科恩、韦克和奥尔森等人,从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着名的“松散结合系统理论”.2 在学校组织中,不同部门有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分界线,这些部门尽管结合在一起,但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不但很少而且很弱.科恩等人认为学校组织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3 学校组织目标往往比较含糊,而且经常变化4 学校教育的行动与技术手段模糊不清5 参与学校决策与行动的人员具有流动性——呈现一种“流动式参与”的特点6 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把学校看成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结构,还不如将其看成是一个“观念上松散的结合体” .二1.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模式的理念.学习型组织倡导人本的文化价值观强调组织与人的和谐发展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思考和创新是其精神支点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校观学校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学校领导的新作用;高效能的组织结构与团队建设;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机制.五、学校组织效能1.学校效能的含义1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与“创值”的角度定义学校效能.认为有效能的学校是使“学生能取得的进步比学生从其本身已有特性出发所期望的进步更大”.2 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中做出如下表述:学校效能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3 郑燕祥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适应内在及外在的限制,并长远地达成不同有关人士所追求之目标的能力.学校的组织学习能力及组织变革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organizational change能力是学校效能的重要指标.2. 学校效能的研究视角1目标模式2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3投入——产出模式4环境适应模式5学校内质因素优化模式第七章学校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1.组织结构设计2.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二、学校组织结构:可能的形式据学校规模选择组织形式1. 直线式组织形式一位上级领导负有最高指挥责任,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形成直线式指挥链.不足在于横向沟通不够;对各级领导者要求非常高.2. 直线参谋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和决策日益复杂,组织的最高领导者配备专门的助手来协助完成决策与指挥工作.亦存在横向沟通不够的问题.3. 职能型组织形式1 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起源于本世纪初法约尔在其经营的煤矿公司担任总经理时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形式,故又称“法约尔模型”2 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组织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4.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事业部制,也称“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5. 矩阵式组织形式在大型组织中,为克服缺乏横向沟通的弊病,把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与分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设计的组织结构模式.三、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条件1. 要选拔一名好校长.校长负责制既是一种领导管理制度,也是对校长个人素养的一种要求.要充分发挥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的优越性,就必须挑选和培养一名合适的校长.2.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校长授权.3.要有学校管理监督的民主化与之相配合.4. 要进行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是校长的职权责逐步趋于一致.四、选聘校长的形式五、校长需要如下基本权力箫宗六:1. 决策权2. 人事权3. 教学权4. 财经权六、学校的组织机构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职工代表大会业务组织校务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委员会政治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学术团体第八章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的结构1. 学校精神文化2. 学校制度文化3. 学校行为文化4. 学校物质文化二、学校文化与校风、校园文化的区分校风:1 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主体所体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同时还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2 杨贤江:“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些种种因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3 校风包括: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三、学校文化的内容1. 学校文化的显性内容1 学校实物以实物形式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学校成员的追求,以及成员的精神风貌,如学校的建筑、设备、技术、校服、校旗、校徽、艺术雕塑等.2 学校行为它包括学校的领导行为、师生员工以共同意志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行为,学校公关行为等3 学校语言它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2.P358 学校文化的隐性内容1 学校基本假设2 学校价值观念3 学校行为规范四、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1. 学校文化显性内容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基础2. 学校宣传活动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3. 实行参与管理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必要途径4. 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先导5. 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学校文化的主要目的第九章学校领导与领导者一、领导的含义1. 领导是一种个人能力,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没有下属就没有领导者2. 影响力的发挥3. 领导包含目标选择,创造组织价值4. 发展关系5. 领导是指一种集体现象,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领导者是保持先进性的、与众不同的人二、领导研究的历程1. 领导特质研究:为领导者画像2. 领导行为研究:风格与特点1 俄亥俄大学的领导四象限理论40年代,以定规和关心为两大维度2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也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二个维度,称之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3 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4 1964年,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3. 权变理论:操作性的领导行为范式1 菲德勒的领导有效性权变模型菲德勒认为,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取向或顽固和独裁型任务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当情境只是适度有利和适度不利的情况下,人性取向或民主类型关系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2 Martin Evans:路径—目标领导理论3 Hersey & Blanchard:动态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4. 转化式领导:一种新的领导哲学转化式领导首先由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Burns提出.在其1978年出版的领导一书中,伯恩斯区别了两种基本的领导类型:交易式领导和转化式领导.5. 领导研究进程的基本启示人性假设:工具人-社会人-复杂人-道德人激励策略:物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共享的信念行为特征:强制型-诱导型-参与型-合作型关注人的发展:无视-忽视-重视三、道德领导1. 学校应该成为结构松散,文化连接紧密的组织,抑或说成是共同体community.2. 萨乔万尼认为,学校领导应该从交易式领导的“为奖励而做”经由“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发展到“为美好的东西而做3. 基本观点领导的本质在于追求价值合理性而不是对管理技术与人际策略的熟练操控道德力量是领导权威的重要来源,并应该被置于首位“领导者的领导者”是道德领导最重要的运作策略四、校长权威来源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权力来源概念是“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教育管理领域,对于校长的权威一般认为包括:职务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我国学者范国睿:法定权威、专业权威、参照权威萨乔万尼: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五、校长权威使用时的几种形式1. 集权式2. 分权式3. 参与式六、校长的角色1. 管理者2. 教育者3. 领导者七、校长角色体系1. 随着学校管理不断趋于复杂化,学校校长在学校事务中承担角色也在趋于复杂化2. 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的校长3. 作为教学领导者的校长4. 作为人际关系促进者的校长5. 作为冲突调解者的校长6. 作为变革代理人的校长第九章教师管理一、教师管理的目的教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唤起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工作能力、教育效能的全面提高二、教师管理的基本过程总的来讲,教师管理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教师的聘任、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以及教师的离任.三、教师的任用1. 我国的教师任用制度建国之初是派任制或者说是任命制.随着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教师聘任试点.2. 教师聘任制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教师职务的一种制度.3. 主要类型有职务晋升、续聘、辞聘、改聘、低聘、解聘等.4. 教师聘任制具有以下特点:1地位平等化 2关系契约化 3任期明确化4过程公开化 5机制竞争化 6形式多样化。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一、管理的意义、地位、作用1.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工作的地方,都需要管理2.管理是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3.目标是人、财、事、时间和空间4.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清朝末年学校管理学研究起步2.我国学校管理学研究繁荣3.低谷4.重新起步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性质:是一门边缘学科。

2.即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3.是一门应用科学4.实践性强、政策性强研究对象:如何充分利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校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四、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和学校管理学的共同点都是以教育对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理论:办好学校,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涉及其认识的程度、意志的强弱,感情的变化,其中均有规律可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3.学校管理学的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

提出了X—Y理论,X(积极)Y(消极)根据X理论的假设,Y理论:是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目标一致和自我控制1.厌恶工作不是一般人的天性,关键看在什么环境中工作2.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富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3.激励在各个需要的阶段上都起作用,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根据Y理论的措施:1.管理职能的重点: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环境,使其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标2.激励方式3.管理制度。

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评价XY理论:1.X理论的假设是静止的看人,已经过时2.Y理论以动态的观点看人,但也有局限3.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有积极地一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对人的乐观主义的看法,有助于争取职工的协作和热情支持4.现实生活中有人懒而不愿负责,对于这些人,应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效5.Y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发展和实现人的智慧潜能,要创造出合适环境,成本太高。

学校管理学试卷

学校管理学试卷

学校管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2、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

3、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4、学校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指挥本组织内的成员,为达到学校的预定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按计划有步骤进行共同活动的程序。

5、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条文的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作出的规定。

6、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组织,为了按质量完成育人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活动结果的意向模式。

它反映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进行有效活动的要求,体现他们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追求。

7、学校管理的组织制度: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维系这种人群集合体内部关系、按一定形式和层次组成的机构体系,同时,又与外部的特定机构体系相连接,形成有机结合的活动功能系统。

8、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以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行为所确立并争取达到的最终标准、规格或状态。

9、学校教育目标:是一所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从本校出发所确定的具体育人标准,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该校成员共同活动的意想结果,体现该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10、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手段管理人、财、物和处理各项育人事宜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11、管理: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单独个体的行动,而是一种组织活动;在组织中要处理人和各种资源的关系,经过一定的过程以达成某种目标;为此,要择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去求得活动的效率。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理论第一章学校管理概述一、学校管理的含义:学校管理,一是指管理学校的实践活动;另一种是指教育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即学校管理学。

二、学校管理的性质学校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学校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一般规律或共性职能方面,又称为一般属性或科学属性。

社会属性则表现在学校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

认识学校管理的二重性质的意义:做到科学地取众家之长,发展自我,突出特色。

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学校管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体系与管理科学体系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同时是两个学科体系的分支。

此外,它还是介于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内部管理活动。

四、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校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于经验的理性概括。

所谓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是指科学理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又是指对实践经验的科学规范和熟练巧妙地随机操作,达到既是“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又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学校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五、学校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及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是最早的。

我国2000多年前就已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

但是,把学校管理作为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的事。

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目前,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还在发展之中,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应从各自不同的方面积极地做出努力。

六、学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学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2.系统方法论基础;3.教育学的理论;4.心理学理论;5.管理学理论。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学校管理是指对学校内部各项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的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学校目标管理、师资力量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目标管理。

学校目标管理是指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

在目标管理中,学校管理者需要与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沟通,确保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师资力量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师资力量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方面。

学校管理者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合理配置师资力量,确保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同时,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另外,学生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考勤、学生奖惩等多个方面。

学校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学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

学校管理者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此外,财务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财务监管等方面。

学校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校的财务运作合规、透明、高效。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学校目标管理、师资力量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学校管理者需要全面把握这些内容,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提升,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学校管理试题及答案

学校管理试题及答案

《学校管理》试卷A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4. 学校环境管理,包括校舍建设和()两个方面(3分)
7. ()指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
10. ()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
二. 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计划的可操作性,要求一个完善的工作目标应具备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一些要素包括()(4
3.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方式,依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归纳起来主
三. 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网络化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集信息采集、储存、加工、生产与传播和使用
2. 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与公众之间有计划的双向沟通的过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人际间的交流活
3. 总务工作是学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与社会联系和
5. 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包括学生一日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在全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
★考生得分:3 分评语:
9. 办学特色是学校管理思想的外在体现。

办学特色实质上是校长优质而独特的管理思想的具体表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3 分评语:
10. 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有决定作用。

(3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3 分评语:。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一、前言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特色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问题。

特色管理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目标,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提供具有特色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特色管理的理论基础、特色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特色管理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学校特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特色管理的理论基础特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办学理念、特色定位和人才培养。

1.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特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明确办学方针和办学方向。

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才能在特色管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2. 特色定位特色定位是学校特色管理的核心要素。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办学特色,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

特色定位要考虑到学校的地域特点、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不盲目跟风,要注重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3.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也是特色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特色管理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提供具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培养出具有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特色管理的实践经验特色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

通过整合学校的资源,形成特色的教育服务,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 突出办学特色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确定办学特色,并加以突出。

可以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培养特色人才;也可以依托师资力量,推行特色课程和教学模式;还可以依托特殊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打造特色校园和教育品牌。

2. 整合资源优势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开展教育项目和活动;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办学,共同打造特色课程和教育品牌;还可以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共同育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教育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学校的组织、规划、实施与评估等多个方面。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源于多学科的交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

同时,实践探索又为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验证,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几个重要领域:系统理论、管理理论、教育理论和领导理论。

系统理论强调各个教育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育机构如同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因素如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系统理论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整体视角,促使管理者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

在实施教育管理时,管理者需关注如何优化系统,使得各部分能够协调运作,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传统的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教育管理起到了重要影响。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优化管理流程,这在教育管理中体现在优化教学流程、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则关注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得教育管理的流程更加明确。

官僚制理论强调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这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中。

教育理论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

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均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如何设计课程、如何评价学生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框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其个体发展,考虑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环境。

领导理论在教育管理设计中不可忽视。

教育管理者的领导 style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校氛围。

领导理论包括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

交易型领导强调任务的完成和物质奖励,而变革型领导则关注激励和愿景的传达。

在教育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如何选用合适的领导 style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育学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教育学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教育学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学科,它关注教育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而学校管理则是指对学校的组织、运营和管理工作。

教育学与学校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教育的发展。

首先,教育学为学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的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指导。

比如,教育学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关于学生教育的指导原则。

同时,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借鉴,教育学家们提出的教育改革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学校管理者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其次,学校管理为教育学的实践提供了场所。

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管理是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校实际的工作过程。

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得到检验和验证,也可以对教育学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

学校管理者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教育学理论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此外,教育学和学校管理也共同面对着教育改革的挑战。

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需要学校管理者负责具体的改革实施。

教育学和学校管理者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综上所述,教育学与学校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教育学为学校管理提供了理
论基础,而学校管理为教育学提供了实践场所。

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管理制度落实与考核

学校管理制度落实与考核

学校管理制度落实与考核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与考核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落实与质量考核等方面展开,探讨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与考核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作用。

一、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各项管理活动的规范和约束体系,是实现学校目标的基石。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管理制度的构建,使之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了保证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对制度进行合理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学校管理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制定的制度内容,并根据制度制定的目标、流程和职责进行合理划分。

其次,学校还需要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权责边界,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最后,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增强他们对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度。

三、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是学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制度能够被广泛贯彻,学校管理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其对制度的执行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

其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四、制度执行的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制度执行的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考核。

这一过程既有内部的自评和监督,也有外部的评估和排名。

内部评估主要包括学校自身的各项指标和效果的自查和自评,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改进的依据。

外部评估则是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或相关专家对学校进行评估和排名,形成公开透明的评价结果。

五、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指标是制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评价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考核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特点、目标任务和社会需求,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学校管理的特点

学校管理的特点

浅析学校管理学校是进行教育的机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

如何摘好学校的管理,把学生堵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校管理是具体的部门管理,管理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管理理论是受管理理论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学校管理就是学校顿导合理组织和使用学校的各种力量对学校工作进行决策、指挥、协调、控制,以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地实现培养“四化”建设摇要的合格人才。

因此,可按照上述“管理”的概念来理解学校管理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学校管理理解为是学校领导按照一定目标,运用一定职能和手段,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学校目标的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相比,有许多共通之处。

然而,由于学校管理具有特写的管理对象,因而也就是具有与其他管理活动所不同的个性特征.一、教育性学校管理具有教育性,这是学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都应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即所谓的管理育人.离开了这一点,学校管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无论是用人、处事,还是管物、理财,都应考虑到管理行为可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作用,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

正所谓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二、周期性学校管理过程相对于其他管理过程来说周期性强。

学校管理是遵循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一程序来执行,全部管理过程构成一个循环,也就是一个管理周期。

这个管理周期结束,第二个管理周期也就紧接着开始。

学校工作年复一年,连续不断,总是这样一个管理周期不停地运转,这是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

有的学者以一个学期为一个管理周期;有的学者以一所学校管理目标为依据来划分学校管理周期,这种循环周期性体现了学校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确良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砂和煤炭的挖掘实验
将实验的手段引进经 营管理领域。 计划和执行分离。 标准化管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 法。
金属切削实验
这项试验非常复 杂和困难,实际却 用了26个年头。 花费了巨额资金, 耗费了80多万吨钢
科学管理理论
材。
2018/11/28
科学管理理论四大原则
2018/11/28
三年级的知识有别于四年级的知识,并为四年 级的知识作准备
各科教师、教工 中小学师生之比,正副校长之比 学生手册、教学常规管理调理 教师资格证 学校不断寻求各科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
目录 CONTENTS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 影响
管理方格理论 公平理论
双因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法约尔
经营与管理
经营
技术 商业 财务 安全 会计 管理
计划
2018/11/28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经营活动的内容
技术活动
商业活动 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
生产、制造、加工
购买、销售、交换 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保护财产和人员 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
管理活动
2018/11/28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低级管理阶层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基本特征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专业化的工作人员。 (4)职业化的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2018/11/28
提高管理效率 的基本权责相符 原则
(4)控制幅度 原则
继电器装配实验 ——“福利实验” 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 ——“群体实验”
2018/11/28
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 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主要观点
1
(1)职工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中 的一员,必须以社会系统的观点来对待。 (2)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 的提高而激励“士气”。 (3)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 组织”,即人们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拥 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泰勒 —— 西方古典管理 泰勒 —— 西方古典管理 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科 学 管 理 实 验
搬运铁块的实验
精心挑选工人。 让工人了解到这样做 的好处,让他们接受新 方法。 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 助,使他们获得足够的 技能。 按科学的方法工作会 节省体力。
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人际关系理论以霍桑(Haw Thorne)试验为基础,由梅奥( George Mayo)等人提出。
车间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
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 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 巨大变化”。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人际 由此,产生了 关系比福利措施更为重要。 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这 大规模访谈计划 促使了行为科 些问题。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访谈实验” 学的出现。
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 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 凭经验的办法。
提高工人素质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 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 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 工作,并根据其各自 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 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 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 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
三、双因素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 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 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提出的。 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为保 健因素。与此相反,使员 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 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 员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 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为 激励因素。
与工人们亲密协作, 以保证一切工作都 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高度统一起来
职能区分开
2018/11/28
科学管理理论内容
1、制定科学的工作 方法。 2、为作业挑选“第 一流的工人” 。 3、实行激励性的工 资制度。
作 业 管 理
四大 原则
组 织 管 理
1、职能工长制。 2、把计划职能与执 行职能分开。 3、例外原则。
2
3
人际关系学说的提出,使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单纯重视组织本身和教 育工作分析,转变为注意为科组织成员的心理倾 向和价值观念分析。
2018/11/28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 划分成五个层次,并按 照其需要满足的先后顺 序进行排列 学校领导者可以从解决 教师和学生的基本需要 入手,逐步解决其他问 题,为学校教师和学生 的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 ,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 造条件。
管理活动的内容
2018/11/28
三、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韦伯是组织理论之父
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 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 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 基人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
主要负责人(决策者) 高级管理阶层
行政官员(决策执行者)类似于
中级管理阶层
一般工作人员 (实际工作者)
2018/11/28
目录
2018/11/28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 影响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
谋求最高效率。 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 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 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 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 而扩大再生产,促进生产 的发展。
管理哲学
进行心理革命。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共同 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和制造商的利润都大大增加。
2018/11/28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 论的奠基者。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他最主 要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 般管理——预测、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提出一 般管理理论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建立权力等级结构
适合于教育管理的例子 控制的层次:局长-校长-主任-组长-教师-学生 全面测试学生的学科领域、能力和成就方面的 情况,并按学业水平分类
工作任务和作业水平的科学度量
规定工作的科学程序 建立劳动分工 确定适当的控制幅度 制定行为规范 招聘人员以能力和专业为基础 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