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资源——民间药
42种生长在农村的中草药
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功能主治】镇咳平喘;止痛拔脓。
主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6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附方】①治喘息:曼陀罗叶少许,和烟单中,吸其烟。
②治顽固性溃疡:曼陀罗鲜叶,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于水或米汤冲泡,然后贴患处,日换两次。
③外治皮肤痒起水泡:曼陀罗鲜叶适量,捣烂取汁抹患处。
1.《现代实用中药》:叶之浸剂,对痉挛性咳嗽,喘息,慢性气管枝炎咳嗽有效。
2.《中药新编》:治疝痛,胃酸过多,肝脏痛,鼓肠,肺锗夜汗,妇人痛经。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煎汤洗,治诸凤湿脚气,脱肛痛药用价值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
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
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
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
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
曼陀罗中所含药用成分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麻醉药取名为“蒙汗药”。
曼陀罗花、根、果实等含有的天仙子碱等生物碱具有很强的镇静效果,但如使用剂量太大,就会精神错乱、意识模糊产生幻觉、昏迷麻痹等等的中毒反应。
传说中华佗的麻醉方剂麻沸散中便含有曼陀罗的成分在医药和毒药的交叉点上,曼陀罗花像地精一般突然显现,它过分妖冶的色泽吸引着眼球和追捧,使得我们很难分辨其中的掌声——哪些是针对它的药物性,哪些又拜倒于它迷惑的威力。
绚丽艳美的曼陀罗花有如跳动的火焰,以带焰的火,呈现精神诡异的造型。
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学者李零先生指出,它就是欧洲、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认为的“万能神药”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
医食两用的土家药
家种蔬菜 。三月 三 , 土家族 同胞也 和其他 民族 一样 , 地 有
米 菜和鸡蛋 同吃 的习俗 , 将鲜嫩 的地上 部分切碎 与鸡蛋 或
炒食 , 或拔起开花 的全株洗 净 , 与鸡 蛋同煮 , 待蛋熟 将壳敲
净切成 1 寸左右 , 放适量 的油盐 调料搅 拌 , 即可食用 , 为 成
适量 , 净 , 入油 盐干辣椒 , 洗 放 大火 急炒食 , 与芹 菜相 似 有 的味道 , 故又称野 芹 菜, 三叶芹 。也成 为春 夏之交 的菜 源 之一。其气味芳 香 , 性热 。因而具有 消食 化积 , 气除胀 行 之功 , 民间常用于食积不 消 , 饮食 减退 , 腹胀满 。此外全 脘 株煎服或外用 , 还有活血疗伤 , 发表止 咳 , 祛风止痒和解毒 等功效。可用 于跌 打损伤 、 风寒感 冒、 咳嗽、 疹瘙 痒和毒 风 蛇咬伤等病症。 汁儿根 :土 家 语 名 尚岩 席 。为 三 白草 科 植 物 蕺 菜
鸭脚 板 : 家 语 名 洒 及 里 卜 。 为 伞 形 科 植 物 鸭 儿 土 起
芹 Cyt an pnc sk 的全草 。以其叶形 命名 , rpo ei j oi Has. t aa a 又
名 鸭 脚 掌 。食 、 两 用 方 法 : 季 采 收 鲜 嫩 的 鸭 脚 板 全 草 医 春
野茼蒿 : 为菊科植物野茼蒿 G nr rp id s et. yuacei o e B n di h
的全草。叉名野塘蒿 。性平 , 味甜气香 。食 、 医两用 方法 : 采鲜嫩的野茼蒿 全草适 量 , 洗净 , 油盐及佐 料炒 食或煮 放 汤吃 , 味道与茼 蒿菜 相似 , 名野茼 蒿。一年 四季均 可采 故
傣族民间药用植物苦味叶下珠
19、鬼针草:仡佬族药名(音 译):骂央默(黔西南多洛方言)、 莫央街(黔西南阿欧方言),为菊 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dens p//osa I..的全草,生于路边、荒地或住 宅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化学 成分:含金丝桃甙,奥卡宁,海生
种f繁殖:用当年所收的种 播人备好的地中,浇水1次,平时
匝圜圈 子,每年2月下旬播种,在已平整
矗f的畦内,接12~15cm行距铷出
保持一定湿度,lo天开始发根, 成活率在90%以上。移栽:当苗
商5cm,5片叶时,按4×5株行距 进行移栽,移栽好后浇水1次,成 活率在99%。
参考文赫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 南分所西双版纳药用植物名录云南:“ 南民族出版社.1991
忍冬藤又名金银花藤,为忍
冬科植物忍冬Lon/eera细,如a
Thtmb的茎叶。性寒,味苦。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年总第61期
万方数据
耳ii—i獗蠢间匠磊磊忑I面i覃面丽翻
民间常用的草药,傣族人民应用 苦味叶下珠治病、防病已有悠久 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归 纳起来,苦味叶下珠的主要功能 有:(1)利水通淋。在西双版纳地 区傣族民间医生普遍认为是一味 良好的利水药,可用于肾炎、结
石、性病等泌尿生殖系疾病。(2) 苦补健胃,收敛止痢,止痛,利胆 退黄。可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 良、小儿疳积、急慢性痢疾、呃逆 不止、急腹痛、胆绞痛、黄疽性肝 炎及其它原因所致黄疸。(3)清 热解毒,杀虫止痒。该药全草可
(收稿开期:2002年12月30矸)
中草药在妇科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侯思理 (陆靖魂』妇幼医院,云南曲靖6550@))
湖南药用植物资源
湖南药用植物资源
湖南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各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1.草本植物:如黄芪、天麻、枸杞、金银花、莲藕、茯苓、桑叶等。
2.木本植物:如桂枝、肉桂、血竭、乌药、陈皮、当归、川芎、苍术等。
3.水生植物:如荷叶、莲子、菖蒲、香蒲、水葱、水葫芦、泽泻等。
其中,黄芪是湖南省的常见药材,被誉为“中华补益之首”。
天麻则
是湖南赫山区特有的名贵药材,具有镇痛、镇静、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
桂枝则是中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主要具有祛风、解表、发汗等功效。
荷
叶则是中药常用的清热利湿之药,有助于清热解毒、利尿排毒。
总体来说,湖南的药用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也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采和滥伐。
50种农村常见中草药!(图文并茂)
50种农村常见中草药!(图⽂并茂)或许你已经看过很多次,却不知道名字。
今天和⼤家⼀起来看看,那些⽣长在路边的中草药。
「中草药」中国⼈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千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尝百草,⾸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前,各地使⽤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形成的⽅剂,更是数不胜数。
中药应⽤理论⽐较独特。
中药有四⽓五味。
四⽓⼜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
五味指药物的⾟、酸、⽢、苦、咸。
中草药的⽓、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不过是药三分毒,没有专业医师指导,⼤家千万不要⾃⼰去尝试,以免出现问题。
在专业医⽣的指导下,才能发挥草药的神奇功⼒!⼀起来看看⾝边的中草药吧!车前草车前草适应性强,在中国从南到北的⼭间⽥野、路旁河边,随处可见。
味⽢,性寒。
具有利尿、清热、明⽬、祛痰的功效。
主治⼩便不通、淋浊、带下、尿⾎、黄疸、⽔肿、热痢、泄泻、⿐衄、⽬⾚肿痛、喉痹、咳嗽、⽪肤溃疡等。
⾦银花⾦银花,三⽉开花,五出,微⾹,蒂带红⾊,花初开则⾊⽩,经⼀、⼆⽇则⾊黄,故名⾦银花。
⼜因为⼀蒂⼆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银花⾃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它性⽢寒⽓芳⾹,⽢寒清热⽽不伤胃,芳⾹透达⼜可祛邪。
⾦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毒,⽤于各种热性病,如⾝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草本植物。
种⼦上有⽩⾊冠⽑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孕育新⽣命。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质、脂肪、碳⽔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吃、炒⾷、做汤,是药⾷兼⽤的植物。
鸭跖草别名兰花草、⽵叶草等,有不常见的蓝⾊⼩花。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种类
中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中草药植物:如人参、黄芪、黄连、川芎、防风、川贝等,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
2. 食用药用植物:如枸杞、当归、决明子、淮山等,既可作为食物,又具有药用价值。
3. 茶叶植物:如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以及各种花草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等作用。
4. 药用菌类植物:如灵芝、冬虫夏草、松茸、香菇等,被用于调理免疫系统、提升身体健康等。
5. 中药饮片植物:如川芎、板蓝根、广藿香等,常常加工成中药饮片,用于制作中药剂型。
6. 香草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被用作调味品、香料,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种类。
此外,各种植物的药用性和功效也因地域差异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变化。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种类中国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之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运用草药来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
以下是一些中国常见的天然药用植物种类及其相关特点:1. 人参:人参是中国最有名的药用植物之一。
它是一种滋补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提高体力、增强免疫力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2. 三七:三七是中国草本植物中的一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它被认为具有抗凝血、降糖、抗氧化和抗胃溃疡等作用。
3. 甘草:甘草是中国传统草药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具有抗炎、抗菌、止咳、润肺等多种功效,并被广泛用于治疗胃炎、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4. 当归:当归是中国最著名的补血草药之一。
它被广泛用于妇科问题,如调理月经、缓解经痛和促进产后康复。
5.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和治疗疲劳等问题。
它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
6. 何首乌:何首乌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植物,常用于黑发和滋补肝肾。
它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提高肝功能和促进睡眠的作用。
7. 灵芝:灵芝被称为“仙草”或“长生草”,在中文药理中有重要地位。
它被认为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和抗衰老的功效。
8. 红景天:红景天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提高身体适应力和抵抗力。
它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提高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9. 秦艽:秦艽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和血瘀等疾病。
它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和镇痛的功效。
10. 鳖甲:鳖甲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肝肾疾病和骨骼问题。
它被认为具有抗菌、抗炎和促进骨骼健康的作用。
这只是中国天然药用植物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和中药食品中。
这些草药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其药理作用和疗效。
然而,作为天然药物,使用时仍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农村种植药材品种
农村种植药材品种农村种植药材品种非常多,以下仅列举其中一些常见的药材品种。
1. 人参:人参是一种贵重的中草药,主要分为野山参和人工培育人参两种。
人参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具有滋补气血、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
2. 川芎:川芎又称川芎羌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川芎主要应用于舒筋活血、疏肝理气、止血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妇女的痛经和血气不通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3. 灵芝:灵芝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被称为“仙草”。
灵芝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4. 黄连:黄连是一种具有苦味的中药,主要应用于清热燥湿、解毒利湿等方面。
黄连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肠胃炎、黄疸、口腔溃疡等疾病。
5.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调经止痛、补血活血方面。
当归常常作为妇女调理的重要药材之一。
6. 田七:田七是一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的名贵药材,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传统中医中,田七常常用于治疗中风、心脏病等疾病。
7. 阿胶:阿胶是一种补血止血的药物,主要用于产后女性身体虚弱、贫血等问题。
阿胶具有滋补养血、调理经血、润肺止咳等多种功效。
8.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利尿消肿、健脾补血等方面。
茯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浮肿、水肿、脾胃不好等病症。
9. 大黄: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泄痢、引导下行等方面。
大黄可用于治疗便秘、肠胃积热等症。
10.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具有补肾益气、养肝明目、润肺等功效。
枸杞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视力模糊、肝肾不足等问题。
总的来说,农村种植药材品种非常多,每种药材都有不同的功效和应用领域。
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药材品种,通过种植药材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
海南民族植物---黎药
海南民族植物---黎药摘要:热带药用植物黎药是中药宝库中重要的资源。
本文主要阐述了黎药的定义,介绍了黎药的渊源和在近代的发展,并重点推介了几种黎药的性能和用途。
关键词:民族植物,黎药,鸡屎藤,槟榔,土沉香,发展前言:海南有丰富的黎药资源,黎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曾为省内黎族同胞及各族居民防病治病作出重要的贡献。
目前,国家及海南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民族药研发的支持和引导,苗药、藏药等民族药的发展为海南省发展黎药提供了经验,发展振兴黎药(南药)产业时机已经成熟,海南省黎药研发掀起热潮。
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师省范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药检所和药研所等研究机构和部分药企都积极开展黎药产品的开发;黎族医药理论的整理、挖掘也取得突破,《黎药学概论》、《黎族医药》等已经出版;海口制药厂、奇力药业、海南九芝堂药业、万州药业、金光药业等数家药企已成功开发出枫蓼、胆木、裸花紫珠等系列黎药产品,多个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GAP)也在积极建设中。
正文:1.黎药的定义海南黎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有110多万人口,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以五指山区为中心的海南岛中南部,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黎族最大传统节日三月三有制作五色饭的习俗,其中染色所用原料均来自植物。
如:枫香树叶常被海南黎、苗族民间用作食物着色的黑色素原料。
黎族人还积累了许多利用野生植物进行食疗保健的经验,如黄姜做成的黄色米饭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山兰糯米甜酒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米酒泡黑芝麻或黑豆具有补血的作用。
炎热的夏季,为预防中暑和感冒,黎族人常采集五月茶、葫芦茶、广东金钱草、田基黄、地胆头、地耳草、鸡骨草、小叶海金沙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植物煮水服用。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岛屿区域,受热带季风影响,全年气候温湿,常温在25℃左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富含矿产、能源、动植物、水产、海盐等资源。
山上种植什么药用植物
山上种植什么药用植物山上可以种植许多药用植物,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药用植物。
1. 雷公藤:雷公藤是一种蔓性灌木,具有消炎,止痛和解热的功效。
它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和骨折等疾病。
2. 金银花:金银花被广泛用于感冒和流感的治疗中。
它具有抗病毒和解毒的作用,并可以缓解咳嗽和发热症状。
3. 桂皮:桂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它被用来治疗腹痛,腰痛和胃病等疾病。
4. 当归:当归也被称为女性的“补血圣药”,被广泛用于调节女性生理期,缓解痛经和补血等问题。
5.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中暑,发热,湿疹和痈肿等疾病。
6. 黄芩:黄芩是一种消炎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作用。
它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痛和皮肤疾病等。
7. 石斛兰:石斛兰是一种具有滋阴和养颜作用的植物。
它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和面黄肌瘦等问题。
8. 青蒿:青蒿是一种常见的抗疟疾药物,被广泛用于疟疾的治疗。
同时,它也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的作用。
9. 黄连:黄连是一种苦寒的药物,能够清热泻火,解毒去热病。
它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和热性病等疾病。
10. 人参:人参是一种极为贵重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提神和抗衰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体力和缓解疲劳。
除了上述药用植物,还有许多在山上种植的其他药材,如黄柏,冬虫夏草,丹参,参等。
这些药用植物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山上的自然环境通常适合药用植物生长,并且由于其稀有和独特的性质,这些山药材往往比市场上的普通药材更有价值。
因此,山上种植药用植物不仅可以保护山区环境,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
农村里有一种野生植物,可拿来入药卖钱,还能治疗梅毒!
农村里有一种野生植物,可拿来入药卖钱,还能治疗梅毒!
好久没来为大家介绍农村隐藏的宝贝了,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种神奇的中草药,可能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这种植物在我们当地叫做“硬饭头”,生在在一些深山丛林里,有心去找的话应该是能找到的。
这种中草药的学名叫做“土茯苓”,在一些地方,有不少人专门用来煲汤的。
其中在最近热播的《芈月传》里,土茯苓就曾经闪亮登场,播放还没几集时,又出现了一种解毒神药,当时的芈月被人下毒,万分难受之际,魏国美人前来相救,为她挖了土茯苓的根茎;芈月大口大口嚼下,这根茎救了她一命。
其实在旧社会里,土茯苓更多时候是用来充饥的,那时候农村人贫穷,很多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揭不开锅的时候,就到山里面去挖“硬饭头”,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由于“硬饭头”里面含有少量的淀粉,所以适合拿来煮食充饥。
土茯苓一般在山坡或者林下比较多见,它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干燥之后的根茎部分可以入药,它的功效与作用比较广泛,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它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土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健脾胃,且富含淀粉,可用来制糕点或酿酒。
亦可用土茯苓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
此外,该品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哈萨克民间神药——侧柏
哈萨克民间神药——侧柏本文对侧柏在哈萨克医用药方面做了一系列介绍,并呼吁深入研究哈萨克药,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
标签:传统哈萨克民间常用药材侧柏的药性及用途;化学成分哈萨克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哈萨克人民长期依赖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
哈萨克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其中植物是哈萨克医主要药源。
以下就侧柏在哈萨克医用药方面做一介绍。
1.哈萨克语名称Arsha(阿尔莎)。
2.基原:侧柏为裸子植物柏科侧柏亚科侧柏属Biota orientalis(L.),Platyclaudus orientalis(L.)或圆柏亚科圆柏亚属欧亚圆柏(新疆圆柏、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Juniperus Sabina L.Sp.Pl.)的匍匐灌木。
其干燥枝、嫩芽及果实入药。
高30~70厘米;枝皮灰色,小枝密,粗壮紫褐色。
叶二型:鳞形(hoy arxa)及刺形(haraghay arxa,exki arxa)。
球果卵形次年成熟。
3.形态特征:生于海拔1400~2500米的林缘、树林、林中空地及干燥多石山坡的常绿匍匐灌木。
4.化学成分: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α-蒎烯、桧烯,β-月桂蒎烯、芋烯,γ-松油烯、石竹烯,反式-β-金合欢烯等化学成分。
5.主治用法:侧柏是哈萨克医药中必不可少而具有奇效的药材。
阿勒特吐格尔学说(六元学说)中归属于皮肤系、关节系、鼻系类的阴性药。
该植物药在传统哈萨克民间或临床中除了作为祛风湿、清热利尿、除湿止痒处方药外,还是哈萨克民间传说中沿用至今的驱虫、驱鬼、辟邪、开光镇宅的神药。
广泛应用于房间消毒、清洁空气及煎汁灭菌等传统习惯中,也是游牧民族常年必备的防病药物之一。
至今,哈萨克人只要在野外看到侧柏,就会有意识地摘取一段,带回家用以辟邪,或放入花毡、皮衣或毛织品中起到除虫防病的效果。
若将侧柏枝削成牙签,便会达到清洁口腔和治疗牙痛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用侧柏作为病房消毒来替代84消毒液的作用。
中国香药植物
中国香药植物
中国拥有丰富的香草药植物资源,其药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香草药植物和它们的主要用途:
1. 白芷:具有祛风祛湿、止痛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扭伤等疾病。
2. 当归:被称为“女人之友”,常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痛以及妇科疾病。
3. 甘草:有镇咳化痰、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等症状。
4.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5. 红花:有活血化瘀、止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月经不调等问题。
6. 灵芝:被誉为“草中之王”,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的作用。
7. 当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疖、痔疮等皮肤问题。
8. 丹参: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
疾病。
除了以上列举的草药植物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具有药用价值的香草植物,如黄芪、当归、川芎等。
这些香草植物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42种生长在农村的中草药
42种生长在农村的中草药。
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2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3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5荨麻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袍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8何首乌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袍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11棕榈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13夏枯草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14车前草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15铁蒿蒿类多,有药用,也有食用,也有药食两用,药店多用青蒿及黄蒿。
铁蒿可清虚热,与青蒿相似,味不太苦,困难时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饥,有食用保健价值,可惜无人研究开发。
16金银花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农村土地种植什么药
农村土地种植什么药农村土地种植的药材种类很多,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农村地区种植的药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村土地种植的药材以及它们的作用:1.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金银花通常用于煎剂、口服药、外用药等形式,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痛等症状。
2.苦参:苦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驱螨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苦参常用于制作煎剂、草药浸泡液等形式,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虫咬等症状。
3.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黄芪通常用于煎剂、熬汤、口服药等形式,用于治疗疲劳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4.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舒筋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川芎常用于煎剂、药膏、浸泡液等形式,用于治疗痛经、腰腿酸痛等症状。
5.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止泻、止呕止汗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白术通常用于煎剂、草药浸泡液等形式,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胃寒呕吐等症状。
6.田七:田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田七通常用于煎剂、药膏、外用药等形式,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积等症状。
7.参: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参通常用于煎剂、熬汤、口服药等形式,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8.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茯苓通常用于煎剂、炖汤、食材烹饪等形式,用于治疗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
9.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定痛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白花蛇舌草通常用于煎剂、药膏、外用药等形式,用于治疗皮肤烧伤、溃疡等症状。
10.蒲公英:蒲公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蒲公英通常用于煎剂、茶饮等形式,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水肿等症状。
福建民间草药
八角莲八角莲(《福建民间草药》)【别名】八角连(《纲目拾遗》),金魁莲(《分类草药性》),旱八角、叶下花(《贵阳民间药草》),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广西中药志》),八角盘、六角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江西草药》),山荷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及根。
...菝葜菝葜(《别录》)【异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金刚鞭(《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蓬灯果、马鞍宫(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加刺兜、马加勒(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半边莲半边莲(《纲目》)【异名】急解索(《纲目》),蛇利草(《岭南采药录》),细米草(《中国药植志》),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鱼尾花(《江西中药》),半边菊、半边旗(《广西中药志》),奶儿草、半边花(《浙江民间草药》),箭豆草(《四川中药志》),顺风旗、单片芽(《岭南草药志》),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湖南药物志》),金鸡舌(《闽东本草》),片花莲、偏莲、瓜仁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蛇啄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
...笔筒草笔筒草(《草木便方》)【异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草(《湖南药物志》),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民族药红花青藤资源调查研究
民族药红花青藤资源调查研究民族药指的是传统民族社会中使用的药材,体现了民族草药的丰富和多样性。
红花青藤是一种常见的民族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民间药方中。
本文将对红花青藤的资源调查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红花青藤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龙胆科、赤瓟属植物。
它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中国南方地区最为丰富。
红花青藤是一种蔓生植物,茎主要生长在地面上,呈现出绿色或紫色。
红花青藤的主要部位是茎和根,茎和根均具有药用价值。
传统上,人们采用鲜草或干草进行药用。
红花青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它在民间药方中常被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瘀血绞痛等病症。
红花青藤还常被用于制作草药酒,具有提神醒脑、活络通经的作用。
红花青藤所含的有效成分主要有赤瓟苦苷、酮甾化合物、有机酸等。
赤瓟苦苷是红花青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
酮甾化合物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有机酸则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
红花青藤的资源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分布调查:红花青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较为丰富。
研究人员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红花青藤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2. 资源评价:研究人员通过对红花青藤的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对其药用价值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青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作为中药的重要原料之一。
3. 人工培养研究:红花青藤的野生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枯竭,因此人工培养红花青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在红花青藤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红花青藤的产量和质量。
糯米草——精选推荐
糯⽶草糯⽶草(《天宝本草》)为荨⿇科多年⽣草本植物糯⽶团的根或莲叶。
主产于贵州、四川、福建、浙江、云南等地。
野⽣或栽培。
秋季挖根,洗净晒⼗或碾粉备⽤;茎叶全年可采。
药材形状:⽓微,味淡。
以根粗壮、⾁质、圆锥形、茎黄褐⾊、叶暗绿⾊为佳。
【历史】糯⽶团最早载于《天宝本草》,名⽇“捆仙绳”。
其异名还有糯⽶菜(《峨眉⼭药⽤植物》),糯⽶藤、糯⽶草、⽶浆藤(《贵州民间⽅药集》),⽣扯拢、筲箕藤(《民间常⽤草药汇编》),铁箍蔓草(《贵阳民间药草》),⽞⿇根(《四川中药志》),红⽶藤、红饭藤(《浙江民间常⽤草药》),⼩铁箍、⼩黏药、红头带(《云南中草药》),红⽯薯、猪仔菜、贯线草(《福建中草药》),⼟加藤(《云南中草药选》),蔓苧⿇(《中药⼤辞典》)等。
《天宝本草》记载本品“治跌打、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峨眉⼭药⽤植物》谓“根,捣烂,敷治⼑枪伤”。
《四川中药志》增⼊“健脾补肾,治乳炎及⼩⼉疳积”。
《贵州民间⽅药集》提出本品“补虚,催乳”。
《贵州草药》则总结出本品“清热解毒,健脾消积,⽌⾎。
治疔疮,九⼦疡,⼩⼉⾷积胀满,外伤出⾎”。
《民间常⽤草药汇编》谓本品“增⾎液……固中养⾎”。
《云南中草药》进⼀步总结本品能“接⾻⽣肌,消炎⽌泻。
治痢疾、痛经”。
《福建中草药》谓本品“清热凉⾎、消肿解毒。
治吐⾎,湿热⽩带,对⼝疮,跌打肿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总结本品具“健脾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性能】⽢、微苦,凉。
主归脾、⼼经。
【功效】健脾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应⽤】⼀、脾虚证糯⽶草味⽢⼊脾,能健脾消⾷,民间习⽤。
若脾虚胃弱、⾷少、腹胀等,单⽤糯⽶团60g,煨⽔服⽤(《贵州草药》)。
若⼩⼉脾虚疳积者,可与隔⼭消、鸡⽮藤等配伍,作散剂服⽤。
⼆、湿热证糯⽶草健脾清热利湿,脾虚湿滞或湿热阻滞之证均可选⽤。
若⼩⼉脾虚湿滞、腹泻者,常与飞来鹤、青⽊⾹、藿⾹等配伍,健脾除湿(《全国中草药汇编》)。
若湿热带下或脾虚带下者,也可⽤本品煎服(《福建中草》)。
民间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民间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草木皆可为药,天地万物皆有治疗之用。
民间药即指在传统民间医学中被广泛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往往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因其独特的药性而被人们广泛运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
民间药源远流长,虽然缺乏现代科学的严格证明,但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受到了民间人士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一、民间药的历史与发展民间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他们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发现了许多植物的药用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药的收集、研究和使用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领域,也催生了民间医学的产生。
民间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现代药物得到有效的治疗。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现代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或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民间药因其天然、绿色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的另一条途径。
一些经过验证的民间药物也被现代医学广泛运用,如参、枸杞、山楂等。
此外,民间药的知识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人员对草根、石头等民间药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其中的药用价值,并将之纳入现代医学的范畴中。
二、民间药的特点与分类1. 天然来源:民间药多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与现代药物相比,更符合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同时也更容易获得。
2. 独特药性:民间药中的草药、树皮、果实等对人体有特殊的治疗效果,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
例如,人参被认为可以补气、健脾,桑叶可以解毒、清肺。
3. 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明:与现代药物相比,民间药的疗效往往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和规范,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这也是一些人对民间药持保留态度的原因。
4. 传统经验:民间药的运用多由前人经验总结而来,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这些经验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构成了民间医学的宝贵财富。
民间药可以根据药物的来源、用途和形式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用药举例
• 1、黄毛豆腐柴是广西的民间药,以其制成 的“健骨注射液”可治疗骨质增生、肩周 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 黄毛豆腐柴是马鞭草科豆腐柴属的植物。 以叶入药,主治跌打骨折、肿痛。内服,915g;外用,研粉或捣敷。
• 2、江西民间用药草珊瑚具有清热解毒、续 筋接骨的作用,以其为原料已研究、开发 出“肿节风”针剂、“复方草珊瑚含片” 和血康口服液等。
• 2、七叶一枝花(用根)30g,透骨草30g, 四块瓦(用根)30g,牛膝30g,刺五加 (用根)50g,木通20g,松球2个,攀枝花 30g,伸筋草20g,酸木瓜30g。上药用酒 2Kg密封浸泡约一周,每次服用10-15mL, 每日2-3次。
• 外治
• 1、虎掌草,臭牡丹(用根叶),酸木瓜 (老黄),老生姜,均用先安排各等份, 并放花椒少许共捣烂,外包疼痛关节,每 日一次。
• 3、麻花秦艽
•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
•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 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儿 疳积发热。
• 4、狼毒
• 瑞香科狼毒属植物。根入药。
• 功能主治: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 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 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 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 草珊瑚是金粟兰科草珊瑚属的植物。全株 入药,具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抗菌消炎等功效。内服,煎汤,9-15g;或 浸酒;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 洗。
• 3、仙鹤草芽在辽宁民间用作驱绦虫药,经 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鹤草酚。类似的还有矮 茶素、樟柳碱等。
• 4、河北省利用鬼针草开发出“悦年片”, 可治疗高血压。
• 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
• 沙棘性温味酸涩,具有活血散淤、化痰宽 胸、生津止渴、清热止泻的功效,主治跌 打损伤、肺脓疡、咳嗽痰多、呼吸困难、 消化不良、高热伤阴、肠炎痢疾、胃痛、 闭经等病症。沙棘中黄酮可提高血清补体 水平,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故既可补充 营养,又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西藏沙棘
中国沙棘 肋果沙棘
药用植物资源
民间药 余涛 2104年12月29日
一、民间药的简介
• 民间药是指民间用以防病治病的草药。民 间药多用于民间,是指中药资源应用的初 级阶段,也是商品药材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 我国现有商品药材1000余种,仅占全部中 药资源的10%左右,其余85%以上的品种 都属于民间药和民族药。
• 我国曾多次进行民间药发掘活动,特别是 六七十年代,全国大部分省区广泛调查地 方民间用药,编写出各种单方、验方集, 对宣传和普及民间药起到积极作用。比较 典型的就是《中国民间单验方》一书,共 载方2万余个,包括200余种病症,书中约 有五分之一的处方应用了民间药,为深入 研究和开发民间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5、甘肃省利用倒卵叶五加、红毛五加和糙 叶五加等研制除了“五加片”。
• 6、目前,已开发或正在研制的民间药资源 还有千里光、羊红膻、鬼臼、山荷叶、刺 楸、伏毛铁棒锤、猫爪草、绞股蓝、鱼腥 草、虎耳草等;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有 石米、石豆兰、单叶大血藤、山延胡索、 淫羊藿、祖师麻、烈香杜鹃、苦豆子等。
• 2、千里光,青蒿,花椒叶,均用鲜品各适 量,用大锅煮沸,适温时擦洗按揉疼痛关 节,每日2-3次。
三、青海省的民间药
• 1、烈香杜鹃 • 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叶和嫩枝入药。 •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微温。祛痰,止
咳,平喘。 •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嗽;
气喘;痰多。
• 2、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西藏沙棘)
二、文献中民间药的使用
• 1、民间药用车前草经验.民间验方. • 车前草性味甘寒。入肝、脾二经,有利水
清热,凉血消肿功效,民间应用治病甚广
• 2、谭荫初.辣椒饿民间药用验方集锦.中国 辣椒.2002(04),36.
• 辣椒性热味辛,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 肪、糖、胡萝卜素、铁、磷、维生素等, 还含有辣椒素、辣椒碱等物质。
• 民间验方里辣椒一般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 冻疮、偏头痛、坏血病、胃寒引起的消化 不良、痢疾水泻、秃发、跌打青肿等。
• 3、陆平.常用民间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一 点体会.
• 风湿性关节炎数以痹症的范围,多发于膝、 肘、腕、踝、肩等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及 压痛,并有游走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
• 内治
• 1、酸木瓜(晾干),酸浆草(鲜品)各等 份,开水泡服,每日当茶饮。
• 5、湿生扁蕾
• 龙胆科扁蕾属植物。全草入药。
• 性味:苦,寒、锐。
• 功能与主治:清瘟热,利胆,止泻。用于 黄疸型肝炎,肝胆病引起的发烧,感冒, 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