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湖北武汉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湖北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6cb15f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0.png)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湖北武汉湖北武汉,这座镶嵌在中国版图中心的城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现代的光辉。
作为中国内陆的交通枢纽,武汉不仅是长江与汉水的交汇之地,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
漫步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你会感受到它悠久的历史积淀与蓬勃的现代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城市画卷。
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从古代的楚文化中心到近代的革命策源地,这座城市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便在武昌打响,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也拉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序幕。
今天的武昌起义纪念馆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风貌,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在武汉的三镇中,汉口曾是中国近代的商业中心,繁华的街市和林立的洋行使得这里成为了中外商人汇聚之地。
漫步在汉口的老街区,你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厚重的历史气息,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的年代。
与此同时,汉阳以其悠久的冶铁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著称,古老的汉阳铁厂见证了中国工业的萌芽与崛起,而气势恢宏的龟山电视塔,则是现代武汉的标志之一。
武汉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还是一座充满自然美景的城市。
黄鹤楼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屹立在长江之畔,这座古老的名楼以其壮丽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驻足与赞叹。
站在黄鹤楼上,俯瞰滚滚长江与繁华都市,仿佛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感受到古今交替的壮丽景象。
东湖风景区则是武汉的“城市绿肺”,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无论是划船泛舟,还是漫步在环湖的步道上,都能让你暂时远离都市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谈到武汉,不能不提这里的美食。
武汉的热干面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每当清晨,街头巷尾飘散出的那股麻酱香味,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将热腾腾的面条拌上浓郁的芝麻酱,配以葱花、萝卜丁,再来一碗豆浆,简单却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豆皮、糊汤粉、面窝等地方小吃,也同样让人垂涎三尺。
我的家乡古老而现代的武汉
![我的家乡古老而现代的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dec7ff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0.png)
我的家乡古老而现代的武汉武汉,坐落在中国中部,是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武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它既有古老的建筑和历史名人的足迹,还有现代的摩天大楼和繁华的商业中心。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武汉。
第一部分:历史与文化遗产武汉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三国时期,武汉曾是蜀汉、吴国和刘备的重要战略据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武汉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古城墙、古街道、古寺庙等。
黄鹤楼是武汉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它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此外,武汉还有东湖、青山、武汉大学等许多传统文化和历史名人的遗址,是历史和文化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第二部分: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武汉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和商贸城市之一。
它拥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
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这里集聚了各种时尚品牌和美食。
武汉还拥有世界级的交通枢纽,汉口火车站和天河国际机场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着全国各地。
同时,武汉还拥有一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学生。
第三部分:美食与特色文化武汉以其特色的美食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
武汉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著名的武汉菜包括热干面、豆皮、黄鳝烧脆皮等,口味独特,引人垂涎。
此外,武汉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踏春、游船、鸭脖、夜啤酒等等。
这些特色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品味。
第四部分:美丽的自然环境武汉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作为三镇江河岸线的城市,武汉有着壮丽的江河风光和美丽的湖泊。
东湖、南湖和武汉滨江是武汉最著名的湖泊景点,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前来观赏和休闲。
这些湖泊不仅是城市的绿肺,也是武汉市民日常生活中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东方芝加哥—武汉的近现代史
![东方芝加哥—武汉的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09791064caaedd3382c4d303.png)
武 会 汉 战
武 会 汉 战
1949年5月15日 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 16日中国共产党军队进入汉口市区, 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 至此,武汉三镇均由共产党军队接管。 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新建成立。 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直辖
武 汉地 位
东 方 芝 加 哥 的 来 历
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 》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 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 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 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 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 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 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 一时间,汉口经济高度繁荣, 有“东方芝加哥”之称。
武 汉 国 民 政 府成 立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 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 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 4月,武昌市与汉口市合并为武汉特别市 。
1927年四· 一二事件后,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8月7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武 重汉 要 基 地 之 一
1928年5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 决定建立国立武汉大学, 从此武汉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基地之一。
武 会 汉 战
1938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 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 同年10月,武汉会战以中方失败告终,武汉沦陷
武 会 汉 战
东方芝加哥——武汉的近现代史
武汉居九省要冲,一直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 中心地区之一。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 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 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 的人文精神。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 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华民国的诞 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昌起 义)。
武汉近现代史介绍ppt
![武汉近现代史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3f3be7f90f76c661371afb.png)
崇真堂: 位于戈甲营44号,是由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兴建的,它是外国 列强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该教堂经过维修保存至今。该教堂主 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做礼拜。崇真堂的 兴建,象征着基督教(新教)传入武昌的历史开端。如今,杨格非牧师在武汉兴建 的教堂除了崇真堂外,其他的都消失了,崇真堂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出。
螃蟹岬南麓的瑞典教区 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 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共四栋),它 建于1890年。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 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 馆)人员住宅区
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主教公署大楼 位于花园山南麓,1883年建成,意 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建造的主教公 署,为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平面,有5 个大祭坛,中厅内空高达20米。
独特的建筑符号。
结构为木砖瓦结构 这算是这里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了吧
融园
刚到的时候,看见是个咖啡厅,所以以为这是新建的,后来才知道, 原来这是传教士的旧公寓。 堆成的建筑形式,风格整体而同一,很有贵族气质。 将这里改建为咖啡厅,确实不错,但看周围的环境,景色宜人,氛 围融洽,整个建筑也给人温暖、惬意、安逸的感觉。 只是作为咖啡厅,似乎与这个满是老建筑的地区有些不符,闲的颇 具商业化。
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位于花园 山山顶,属古典主义建筑,1888年建 成。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 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这 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 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 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 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 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文华学院文学院 为西式内天井回廊式砖木结构两层楼 房 在教学楼入口建有门斗,呈很宽的三 角形样式,很有西式建筑的风韵 。 文学院内天井 其结构为下沉式
武汉市内的近代史遗址遗迹解释说明
![武汉市内的近代史遗址遗迹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ada676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d.png)
武汉市内的近代史遗址遗迹解释说明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武汉市内的近代史遗址遗迹解释说明引言武汉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武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武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621784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3.png)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 海街道办事处珞珈居委会黎黄陂路 黄陂二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道办事处朱家河村二道桥工区,京广铁 路东 侧约 100 米处。
23 头道街碉堡 群
中华民国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办事处岳飞居委会中山大道 889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珞珈居委会黎黄陂路 38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江汉居委 会江汉路 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泰宁居委会解放大道 101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办事处惠济居委会建设大道 760 号
49 万鹤龄药店 旧址 50 高氏医院旧 址 51 日信洋行旧 址 52 武汉剧院 53 建设大道碉 堡 54 萧耀南公馆 55 杨森公馆 56 汉润里 57 咸安坊 58 吴佩孚公馆 59 中孚银行汉口分行旧址 60 金城里 61 安利英洋行 旧址
中华民国 1936 年 1917 年 1959 年 1949 年 1925 年 1922 年 1917 年 1915 年 1925 年 1920 年 1932 年 1929 年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铭新居委 会南京路 1 24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同福居委 会南京路 4 5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扬子居委会中山大道 保华街 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办事处三阳居委会胜利街与四唯路交汇 处
1921 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 代表 性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
![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8d548b257375a417866f8f6f.png)
辛 亥 革 命 起 义 纪 念 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 琴 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 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 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 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 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 著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文物其一。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湖畔,南北长约290米, 东西宽约260米,面积75400平方米。城址约建于 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城内东北部高地建有宫殿基址。已发现2座坐北朝 南、前后平行排列的大型宫殿基地址。城外分布有 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如城南的王家嘴,城 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和城东的李家嘴等地。 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 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 它可能是商代人为开发南方、获取资源在长江中游 建立的一个方国。盘龙城的发现确认在商代早期, 商文化的地域范围已从中原扩大到了长江流域。
盘龙城
出土青铜器
盘 龙 城 遗 址
汉口
自汉以后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 我国水陆交通枢纽,货物山积,居民填 溢,商贾辐辏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 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 江的黄金地段。陕西省的商人就乘船顺 流而下,将货物贩运于汉正街中转。汉 正街最初是由货物集散批发而发展起来 的。汉口之名可以说是因陕西商贩而得 名,即汉水入长江口。而汉口的繁盛, 与汉正街分不开。汉口老字号中的叶开 泰、谦祥益、汪玉霞等均发迹于此街。 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 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 中第一繁盛”,并享有“九省通衢”美 誉。
武汉近代史相关景点
![武汉近代史相关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a2ca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7.png)
武汉近代史相关景点
武汉近代史相关景点有:
武汉革命博物馆。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昌红巷13号,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红色旅游胜地。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
位于武昌区都府堤4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并主持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纪念馆。
位于武昌区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又称红楼,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谈武汉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
![谈武汉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24ac5f68bed5b9f3f80f1c1b.png)
谈武汉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升起的一颗明星城市。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武汉的城市地名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城市崛起于风云激荡的时代, 自然地, 城市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这一段历史记忆被固着在文本典籍之外的物质载体———道路、街区上, 并成为今天武汉市民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验证了克罗齐关于历史诠释理论的最著名的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在他看来,“ 当代性不是某一历史的特征, 而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征” 。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 地处长江、汉水的交汇处。
武汉作为华中重镇, 崛起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清时期, 汉口已经是繁盛的商业市镇和全国性的商品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汉口开埠通商, 使它跻身于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四大贸易商埠之列;19 世纪末, 张之洞经略两湖, 把武汉作为其办洋务、兴西学的“ 样板田” , 使武汉在20 世纪初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基地。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 这几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把武汉推倒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须浓墨重彩的辛亥革命就在武昌爆发, 一时之间, 武汉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之所在。
大革命时期, 武汉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是国民革命的风云聚会之地。
抗日战争初期, 南京沦陷后, 武汉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它作为领导抗战的中心再次被世界所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 “ 九省通衢” 的武汉, 在和平建设时期充当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尖兵,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武汉城市地名的近现代色彩, 主要是通过道路街区表现出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bcffe0d649649b6648d74785.png)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201101严伟2011221108210036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及地位、现状探究与古城维护、建设及其发展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2万人(2011年),其中七个中心城区人口共达570万。
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组团式城市。
汉水和长江在这里交汇;龟山和蛇山雄踞大江南北。
这险要的形式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的咽喉,南北交通的枢纽,向有“九省通衢”之称。
建国后,这里兴建了长江大桥、江汉桥、江汉二桥、长江二桥和天兴洲大桥及长江隧道,把被长江,汉水分割的武汉三镇连成了一体。
武汉三镇中,以汉口地势最为低平武昌和汉阳则兼有风水之胜。
武昌的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东湖、南湖、沙湖、紫阳湖,汉阳的龟山、凤栖山、月湖、墨水湖和汉口的后湖等,以长江和汉水为天然界限,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三镇周围。
武汉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城。
1911年在这里发生的武昌起义,使辛亥革命一举成功。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也诞生了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这里有山有水。
山虽不高,但对峙在长江两岸,别具一格;水不但有江,而且有湖。
湖虽不大,但数量众多。
先秦时期,这里原是一片广大的平原和沼泽相间的云梦泽。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云梦泽的范围已大大缩小。
唐宋时代,统一的云梦泽已不复存在,成为一片湖泊众多的江汉平原。
至于武汉周围的众多丘陵,其形成的历史更要追溯到距今约七千万年以前的中生代。
千百万年以来,由于长期的剥蚀和第四纪的强烈下沉,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洼地和平原,而龟、蛇等山因为是石英砂岩构成,不易风化,所以仍能突起于平原之上,形成今天龟、蛇诸山隔江对峙的形式。
武汉三镇的历史沿革,因地理和政治的原因,或分或和,历代置属多有不同。
武昌一地,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
武汉市近代历史革命遗迹
![武汉市近代历史革命遗迹](https://img.taocdn.com/s3/m/c4d6aec7d5bbfd0a79567311.png)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 麓首义公园内,东近抱冰堂,西 邻梅廊。由湖北省暨武汉市辛亥 革命武昌首义七十周年纪念大会 筹备领导小组于1981年主持修建, 是年10月10日揭幕。碑南向,大 理石砌,呈蛊形,高11米。正面 镌叶剑英所题碑名。两侧饰稻穗、 彩带等浮雕图案。碑座刻章开沅 撰、张昕若书赞颂孙中山与辛亥 革命碑文。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 位。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红楼内开 辟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 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 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馆内收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 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 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 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 本陈列;纪念馆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广场 中矗立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
孙中山
孙中山像
辛亥革命博物馆大门
1911年报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成 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宣告废除清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
由于同盟会对迅猛到来的革命形势没有足够的 准备,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通盘的筹划,在各省的实 力有大有小,对革命的态度也不相同,参加起义队 伍的更是鱼龙混杂,这就使各独立省份出现了错综 复杂的局面。 • 有的省在革命派武装夺取政权后,被立宪派、旧 官僚采取阴谋手段,窃夺了实权(如湖北、福建)。 有的省被立宪派分子采取流血政变的办法篡夺了政 权(如湖南、贵州)。这些独立的省份,相互之间 各有打算,内部局势也不稳定,因此很难做到统一 意志,统一行动。尽管如此,各省的独立,毕竟极 大地孤立了清政府,壮大了革命声势。 • 还应指出,由于革命党人重视做新军的工作, 自武昌新军打响反清第一枪后,不到三个月,在十 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的新军中,先后反 正、解散、溃败的约有七个镇、十个混成协、三个 标,大大削弱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力量。所有这些, 都为最后推翻清王朝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https://img.taocdn.com/s3/m/d0927571a417866fb84a8ec6.png)
三、武汉美食、物产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 面、两广伊府面、四川 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 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 颇具特色的过早小吃。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 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 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 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 美。
随着电影《生活 秀》的上映,武 汉鸭脖子迅速走 红全国。其味麻 辣鲜咸诸味相映 相携,且味香入 骨,食者一吃之 下,罢嘴不得, 直至肉啖光骨嚼 烂,吸尽汤汁味 料,方能依依做 罢。
武汉 · 一座历久弥新的城市
• 1474年,汉江改道,汉口得以独立发展。,到嘉靖 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 来自徽州、山西、陕西、江西等各帮商人纷纷前来 经营,以盐、典当、米、木材、棉布、药材为六大 行业,发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规模,主要街道汉正街 上起硚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初汉口与朱 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 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中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 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货物山积,居民填溢, 商贾辐辏。
武昌首义广场孙中山立像
归元寺,创建于清顺治 十五(1658),现为湖 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元寺以建筑完美、雕 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 震佛门,港澳同胞、海 外侨胞以及许多外国游 客包括各国政要如柬埔 寨西哈努克国王、美国 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 前总理李光耀、日本首 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 后来此观赏,并分别向 该寺赠送礼品。
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1918年,美国人魏尔·瓦尔特在其 文章中,称赞武汉为“东方的芝 加哥”。时至今日,武汉城市的 繁荣让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起了这 句话,在回味之余更是感叹。 图为汉口江滩夜景,汉口江滩位 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 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 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 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 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 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 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 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 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 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三三 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 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就 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 的闲适,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c89c6f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f.png)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武汉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经济。
本文将带您领略我的家乡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之美。
一、武汉的历史渊源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汉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更特别的是,武汉还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
二、武汉的文化遗产1.古建筑武汉拥有许多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如黄鹤楼、古琴台、岳飞庙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成为武汉历史文化的象征。
2.文物收藏武汉的博物馆和文物收藏丰富多样。
如湖北省博物馆展示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各类文物,深入揭示了湖北地区的历史发展。
同时,这些文物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楚剧、黄鹤楼笛曲、武昌鱼等传统艺术形式。
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使得武汉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三、武汉的名胜古迹1.东湖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拥有广阔的湖泊和独特的山峰。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武汉的标志性景点。
从黄鹤楼的顶层,您可以俯瞰整个武汉市区的美景,尤其在晚上的灯光璀璨下,令人心旷神怡。
3.古琴台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是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古琴演奏,了解古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四、武汉的文化活动武汉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每年春节,武汉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花车巡游和灯会活动,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市民。
此外,武汉还有丰富多彩的戏剧、音乐、艺术等文化演出,让人们享受到艺术的魅力。
总结:作为我的家乡,武汉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还以其独特的美景和文化遗产而闻名。
武汉
![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353b6fcbaa00b52acec7ca04.png)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 3500 年前的盘龙城。
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
3500 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
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工业基地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
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
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以及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武汉制造”知名品牌正在涌现。
江城武汉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 13 个区、 3 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总面积 849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58 万人。
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 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商贸金融中心武汉一直是长江中游的商贸金融中心,历史上流传着“货到汉口活”的说法。
明末清初,汉口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上个世纪初,汉口一度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中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谈武汉城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
![谈武汉城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1736b0b1ad02de80d5d84058.png)
谈武汉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升起的一颗明星城市。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武汉的城市地名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城市崛起于风云激荡的时代 , 自然地, 城市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这一段历史记忆被固着在文本典籍之外的物质载体———道路、街区上, 并成为今天武汉市民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验证了克罗齐关于历史诠释理论的最著名的命题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在他看来, “当代性不是某一历史的特征 , 而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征”。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 , 地处长江、汉水的交汇处。
武汉作为华中重镇 , 崛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清时期 , 汉口已经是繁盛的商业市镇和全国性的商品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汉口开埠通商 , 使它跻身于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四大贸易商埠之列 ;19 世纪末, 张之洞经略两湖 , 把武汉作为其办洋务、兴西学的“样板田” ,使武汉在 20 世纪初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基地。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 , 这几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 把武汉推倒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须浓墨重彩的辛亥革命就在武昌爆发, 一时之间 , 武汉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之所在。
大革命时期 , 武汉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 是国民革命的风云聚会之地。
抗日战争初期 , 南京沦陷后 , 武汉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 它作为领导抗战的中心再次被世界所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 , “九省通衢”的武汉, 在和平建设时期充当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尖兵 ,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武汉城市地名的近现代色彩 , 主要是通过道路街区表现出来。
武汉
![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a63204d3ce2f0066f533223e.png)
c. 近代特色建筑( 包括租界建筑和里弄建筑) : 江汉 关、圣若瑟天堂; 俄国阿列克桑德东正教堂; 法国领 事馆; 交通银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 实业银行; 大清银行; 汇丰银行; 德华银行; 麦加利银 行; 东方汇理银行; 花旗银行; 新泰大楼; 台湾银行等 租界建筑和汉寿里、丰寿里、如寿里、尚德里、保 安里、永安里、同安里、长安里等里弄建筑。
在龟山月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古琴台位于汉阳龟山 之西,月湖之畔。相传春秋战国时, 晋国琴师俞伯牙奉 名使楚途中, 恰逢八月十五, 便将船汉阳江口弹琴赏 月。樵夫钟子期路过船头,失口叫绝。伯牙弹一曲, 子 期知他志在高山, 伯牙又弹一曲, 子期又知他志在流 水, 伯牙深感知己难得, 遂结为知己。次年伯牙应约 来会, 子期已离人世, 伯牙在子期坟前断琴绝弦。 在东湖磨山兴建的楚文化展示区将山水园林与 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别具一格的人文旅游区。 其主要建筑有楚城、楚市、凤标、祝融观星铸像、 楚天台等。楚文化浏览区在建筑创作手法上是模仿 传统楚建筑中抽象出来的构图构件特征。
五、古代: 悠久的城市发展史
武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丰富的历 史文化渊源。其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 , 并深受老子、庄子哲学的影响。 (一)古代楚文化: 泛楚文化¹成分复杂, 就其地 理分布, 大致存在四个主要区域, 沿着长江流向依 次是: 四川为代表的‚ 巴楚‛ 、湖北为代表的 ‚ 荆楚‛ 、湖南为代表‚ 湘楚‛ 、安徽、江苏 乃至浙江的‚ 昊楚‛ 。
三、文化环境
(一)历史人物: 武汉历史人物可谓群贤毕至、才 俊荟萃。先古以来, 孙权江夏筑城、岳飞屯兵武昌、 崔颢鹤楼题诗等先贤足迹至今千古传诵。明末抗 击后金统帅熊廷弼修江堤, 造福人民。特别是进入 近代史后, 武汉涌现出张之洞、黎元洪、恽代英、 李百川、吴天宝、刘静庵、黄兴、孙武、蒋翊武 等一批名人志士;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93dc3ea6b9f3f90f77c61b4a.png)
武汉一、名城概况武汉有着3500年的悠久历史,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教育传播之地、工业发源之地,人文荟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明清时期,汉口享有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美誉,汉正街深厚的商业气息和码头文化享誉五百年。
1861年开埠以后,汉口相继设立了五国租界,先后有20多个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
1986年,武汉市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革命传统的城市。
与我国其它城市一样,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受传统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经济发展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近现代开始,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介入,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从自由发展走向有目标的规划引导,并体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胳。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
自汉代以来,武汉三镇曾分别为历代官府治所。
历史上的武汉三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皆为分治,各有隶属,很少出现统一治理的局面。
因此,其城市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
武昌历史古老,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
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一是东汉末年“戴监军筑,黄祖所守”的却月城,在今汉阳龟山以北;二是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江夏山)筑的夏口城。
却月城周围一里八十步,夏口城周围二三里,两城隔江相峙。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定武昌名江夏县。
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置武昌军。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设武昌府。
武昌历代多为省、府、县或军、路的治所,是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冲。
也正是在三国时期,武昌、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
后武昌城于唐敬宗宝历初年改筑砖城,明洪武四年再次扩建,城区基本定型。
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
元、明、清时期,武昌成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和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成为汉阳府治和县治。
武汉历史文化
![武汉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b9e94ce87101f69f319542.png)
武汉人必读篇之-------武汉的历史文化武汉历史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
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最负胜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
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武汉三镇的由来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
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国时期诞生的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十大古琴曲之首,也带来了知音文化;唐宋年间,武昌黄鹤楼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场所,也使武汉成为白云黄鹤的故乡。
武汉市,简称汉,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简介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6 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
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武汉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为组建,下辖7个中心城区和6个新城区。
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又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
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早在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描述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
他设想,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武汉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更是预测武汉将在21世纪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全球第二大超级城市。
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将武汉(光电)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
圳(物流与商业服务)、成都(航空)一并列为“正在成为中国公认的知识与创新中心”城市。
武汉三镇【武昌】古代为武昌府,湖广省的首府。
三国时期,孙权将东吴政治中心迁鄂(今鄂州市),寓“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名为“武昌”。
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江夏山(蛇山)筑土石城,周回二三里,斜对汉江,称为夏口城。
北宋时期,江夏(今武昌区)属荆湖北路,为鄂州治所。
南宋初年,荆湖北路军事中心由江陵移至鄂州,宋将岳飞曾镇守在此。
元代设湖广行省,置鄂州路(后改为武昌路),下辖7县,江夏是湖广行省、武昌路和江夏县的治所,为行省级大区域行政中心。
【汉口】古代为汉口镇,四大名镇之首。
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
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江改道所形成。
汉江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江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
汉口镇商贸之发达,号称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接皇帝赴京城上位,并以江汉朝宗的渡口为接驾嘴,今传为集家嘴。
【汉阳】古代为汉阳府,汉口镇的母体。
楚国时期就有大音乐家钟子期隐居于此,流传着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古琴台也是武汉城区最古老的路名。
东汉末年,曾在月湖和龟山边修筑古堡。
公元606年,
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
三国时已初具城市的雏形,是汉阳城发展的前奏。
至唐代,汉阳城商业旅游已非常繁荣。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江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江之北。
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在汉江南岸接皇帝赴京城上位,并以汉江南岸的渡口为今之南岸嘴。
历史沿革武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市北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
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
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成就了中国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1912年,清政府灭亡,存在了千年的武昌府和汉阳府被废除,降为江夏县与汉阳县,在1926年到1949年间,三镇分别对应为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汉阳县城区有几年不隶属汉口市,单独划出)。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至武汉,首次将汉
口、武昌、汉阳三城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武汉三镇合并之先河。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由中央直辖,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中央会议决定将武汉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先秦时期武汉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