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共33页文档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合集五篇)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合集五篇)第一篇: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第四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1方案设计类大赛组委会提供现场油(气)田区块的地质资料,参赛学生参考《油(气)田开发方案总体编制指南》和《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要求》完成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和地面工程等部分的设计,赛题设综合组和单项组,每人只限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综合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HSE、经济评价等一整套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由3-4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4名。
单项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和地面工程四项中任一项的设计方案,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名。
2技术创新类选手根据方案设计类赛题的地质资料,对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HSE、经济评价等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工艺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软件的编写、工艺的创新、设备或装置的设计等。
作品完成后,填写作品申报说明书并附相关的设计图纸、软件程序等。
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教师1名。
注:选手可同时参加方案设计类和技术创新类的比赛3作品要求I内容要求(1)内容完整,方案设计类作品应按照《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要求》完成,技术创新类作品应有详细的申报说明书及必需的附件。
(2)设计方案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充分的论证;(3)禁止抄袭,不得用相似的项目报告冒充;(4)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说明并指明出处。
II 格式要求(1)参赛作品按照工程项目报告方式编写,计算过程以附录形式给出;(2)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方案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III 提交要求(1)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提交格式提交作品;(2)遵循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提交时间,逾期提交无效;(3)作品一经提交一律不得更改。
Ⅳ 作品所有权说明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
若单人参加,作品的所有权属于个人;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不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共同使用作品;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可自由使用属于自己部分的作品。
第七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_单项组地面工程获奖作品
2
目录
目 录
目 录 ................................................................................................................................. I 第 1 章 总论 ...................................................................................................................1 1.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1 1.1.1 设计依据 .................................................................................................1 1.1.2 设计原则 .................................................................................................1 1.2 遵循的标准规范 ................................................................................................2 第 2 章 设计基础数据 ...................................................................................................5 2.1 区块概况 ............................................................................................................5 2.1.1 地理位置 .................................................................................................5 2.1.2 自然及气候条件 .....................................................................................5 2.1.3 油藏概述 .................................................................................................5 2.1.4 生产指标 .................................................................................................6 2.1.5 井网分布 .................................................................................................7 2.2 井流物性 ............................................................................................................9 2.2.1 地面原油性质 .........................................................................................9 2.2.2 天然气性质 ...........................................................................................10 2.2.3 地层水性质 ...........................................................................................10 2.2.4 井口温度压力 .......................................................................................10 第 3 章 集输工程设计 .................................................................................................13 3.1 工艺流程 ..........................................................................................................13 3.1.1 总流程概述 ...........................................................................................13 3.1.2 井场工艺流程 .......................................................................................14 3.1.3 集输工艺流程 .......................................................................................15 3.2 集输管网布局 ..................................................................................................15 3.2.1 布站形式 ...............................................................................................15 3.2.2 管网布局方案设计 ...............................................................................16 3.2.3 管网布局方案优选 ...............................................................................20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油藏工程设计必备
第2章油田地质1.1概况1.1.1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A 区块位于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M 县,工区地表为草原戈壁,地面较平坦,植被稀少,地面海拔 70m~270m;区块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浅层无地下水分布。
工区温差悬殊,夏季干热,最高气温可达 40℃以上;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
区内年平均降水量小于 200mm,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工区 15 公里外有发电厂,25 公里范围内有一个中型凝析气藏投入开发。
1.2区域地质1.2.1区域构造位置A区块俯瞰呈三角形,两边为断层边界,一边存在边水,储层向东南方向下倾,倾角5.8°,层内存在夹层。
区块顶部构造图如图1-1所示,剖面图如图1-2所示。
图2.1 A断块顶面构造图图2.2 A断块油藏剖面图1.3 基础资料简况1.3.1 钻井资料(1)本区已有三口探井,无评价井。
(2)本区三口探井进尺分别如下:D1井累计进尺1440米,D2井累计进尺1415米,D3井累计进尺1330米,三口井累计进尺4285米,取芯情况不明。
1.3.2 测井资料该区块目前给出了三口探井的资料,其中只有D1井有测井资料。
(1)本次对区内D1井进行了CAL(井径)测井、DEN密度测井、DT(声波时差)测井、GR(伽马)测井、Rd(深侧向)、Rs(浅侧向)共6项测井数据(2)环境校正和标准化本次数据已进行前期处理,不再进行赘述。
(3)探井基础数据及部分测井解释结果如下表1-1所示。
表2.1 探井基础数据井名井别X 坐标Y坐标地面海拔m 补心高m补心海拔m完钻深度mD1 直井21431188.68 4571957.30 264.5 4.5 269 1440 D2 直井21431787.42 4571574.73 191.4 4.6 196 1415D3 直井21431206.29 4570742.88 78.1 2.7 80.8 1330表2.2 A断块部分测井解释结果(1)小层名称井底横坐标井底纵坐标顶面深度m底面深度m D1井P1 21431188.684571957.3013871410.5P2 21431188.684571957.301413.91423.9D2井P1-1 21431787.424571574.731360.61371.6P1-2 21431787.424571574.731373.81384.6P2 21431787.424571574.731386.91396.9D3井P1 21431206.294570742.881288.81308.9P2 21431206.294570742.881312.31322.4表2.3 A断块部分测井解释结果(2)小层名称有效厚度m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率×10-3μm3平均含油饱和度%D1井P1 21.5 22.7 1570.3 73.2 P2 8.6 21.2 720.2 58.0 D2井P1-1 9.4 22.4 1340.6 71.5 P1-2 9.7 22.3 1270.8 68.7P2 8.1 20.8 580.7 58.4 D3井P1 20.1 21.6 880.9 63.1 P2 4.7 20.1 400.8 53.2 平均21.6 966.3 63.7 (4)测井系列统计表如下:表2.4测井系列统计表岩性测井系列孔隙度测井系列电阻率测井系列CAL GR DEN DT Rd Rs表2.5 测井系列解释表(1)GR顶面深度m底面深度m有效厚度mP113871410.521.548.23-71.52 P21413.91423.98.656.74-86.07表2.6 测井系列解释表(2)CAL DT DEN Rs Rd9.28-10.82 84.58-110.03 2.42-2.67 6.38-20.23 6.94-24.758.96-9.41 95.97-111.15 2.27-2.48 6.72-25.96 8.43-30.68 1.3.3 分析化验资料本次分析取样共进行了岩心常规分析,储层敏感性分析,储层流体分析三个大项,分析项目表如下:表2.7 分析及取样项目表分析项目地区井号检测项目送检数目岩心常规分析A断块D3井岩性描述25孔隙度/%水平渗透率/10-3μm2垂直渗透率/10-3μm2含水饱和度/%含油饱和度/%碳酸盐含量/%岩石密度/g/cm34储层敏感性分析A断块D3井覆压下岩石孔渗检测储层盐敏性评价储层水速敏评价水敏感性评价酸、碱敏感性评价未知储层流体分析A断块未知油藏原油及天然气性质分析地层水分析该区块尚未正式投入开发,仅对D1井P1层以及D2井P2层进行了试油,试油期间通过自喷及直接泵抽采油。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钻完井工程设计PPT资料34页
G类
地面
常规
G类
300m
常规
G类
323m
常规
G类
314m
油套
2.1 钻机选择依据
DX井井深设计1839.49米,考虑到预应力固井和上提解卡的需要,选择 30钻机。
2.2 ZJ30主要设备简介
ZJ30部分设备表
名称 钻机 井架 天车 游车 大钩 水龙头 转盘 井架底座 柴油机 发电机
…
型号 ZJ30 TJ170131 TC-250 YC-250 DG-250 SL-225 ZP-520A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图
层的力学不稳定性,地层整体强度 降低。
3.3 D1井实例分析
泥质含量、实测井径扩大率曲线 三压力剖面图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
采用Hoek-Brown准则计算泥煤互层段 的坍塌压力当量密度。
坍塌压力 当量密度最高
井深 H(m)
1094
1097
泥煤互层段坍塌压力变化示意图
井身结构设计图
4.2 井身剖面设计(直—增—稳)
井身剖面参数
测深 (m) 0.0 1209.0 1539.5 1839.5
井斜角 (deg) 0.0 0.0 88.0 88.0
方位角 (deg) 55.00 55.00 55.00 55.00
垂深 (m) 0.0 1209.0 1424.0 1434.5
23.56
28.94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续)
Y-displacement 位移 mm
Y-displacement 位移 mm
井深1094m处的井筒Y方向位移云图
井深1097m处的井筒Y方向位移云图
3.4 泥煤互层段井壁稳定性分析(续)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多分支水平井
600.2 215.9 139.7
J55
表2.3 Z-2V井井身结构设计
壁厚
8.94 8.33 7.72
壁厚
8.94 10.03
2.布井方案
Z-3A井为单翼多分 支水平井井组,Z-2B是 其生产井,目标煤层是 3#,Z-3A井口坐标见表 2.4,示意图见图2.3, 井身结构见表2.5、2.6。
图2.3 多分支井示意图
6.压裂设计
对于煤层气藏开采工艺中的增产措施首选当属水 力压裂技术。压裂液选用弱胶联压裂液,配方见表 6.1。设计井压裂施工选用的支撑剂类型为直径0.40.8兰州砂。
6.压裂设计
压裂液
添加剂类型 稠化剂 杀菌剂
PH调节剂
基液
黏土稳定剂
助排挤
破乳剂
降滤失剂
交联剂
交联剂
破胶剂
低温破胶剂
交联比(基液:交联液)
本设计单井采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方法。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是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推动油管 内的柱塞举水,不需其它动力设备、生产成本低,在美 国被认为是最佳的排水采气工艺。该方法的优点是由 于柱塞在举升气体与采出液体之间形成一个固体界面, 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上窜和液体回落,从而减少了滑脱 损失、提高了举升效率。 根据估算的日产水量、各种泵型的优缺点及泵的 排量,最终选择螺杆泵作为抽采设备,型号为 GLB300-21。
6.压裂设计
本水平井水平井段为1098米,分9段,用弱胶联 压裂液3083.96m3压裂,加砂量360m3,平均单层加 砂40m3,单层最高砂比22.5%,平均砂比21.2%,最 大排量4.6m3/min,压裂后测无阻流量 85.003×104m3/d,初期投产气量7.55×104m3/d, 目前产气量5.82×104m3/d,初期开井套压20MPa, 目前套压14.96MPa,平均日压降速率为0.0201,单 位采气量压降为0.0028MPa/104m3。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参赛院校中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参赛院校中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该校自参赛以来(至2018年底)累计取得一等 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的好成绩。
谢谢观看
全国总决赛一般于5月底或6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总决赛包括现场陈述和评为问答两个环节,由 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答辩相关材料。
组委会会议
组委会会议常于每年总决赛结束后举行。组委会会议将审议大赛筹备工作报告,审议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工 作报告,审议大赛章程,研讨大赛发展等。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和各分赛区相关部门 负责人将参加会议。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委会会议
颁奖大会
每届大赛的颁奖大会于组委会会议后,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隆重举办。颁奖大会包括为大赛获奖团队领 奖,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和承办单位领导致辞和讲话,参会领导和嘉宾为或将高校、团队和受表彰个人代表颁奖、 “卓越杯”团队作品展示等事项 。第十届大赛的颁奖晚会因疫情原因取消,卓越杯奖项在总决赛答辩后宣布 。
“十年的积淀足以影响一代学子的成长,十年的积淀足以打造一个校企合作育人的典范和品牌。”大赛组委 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表示,“大赛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行业人才培养 相结合,将学术科研引导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将搭建合作平台与汇聚育人合力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 能源行业特色的学赛研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赛区评审
各分赛区依据评审标准完成赛区有效作品的评审,产生晋级总决赛作品、全国三等奖、鼓励奖和成功参与奖。 其中,方案设计类由各分赛区组织评委评审;软件开发类由斯伦贝谢公司组织评审。
全国总决赛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单项组钻井工程
杆 长 度 /m 80 抗拉 安全 系数 抗扭 安全 系数
0-80
1761.3 55711
80-798 215.9
718 1761.3 55711
2. 直井钻完井工程设计
2.6 钻井液
一开井段:该井一开钻遇地层为黄绿色、浅黄色、深紫色、蓝紫色砂质泥岩和砂岩,
土质松软,胶结松软且渗透性好,为易水化、易膨胀的地层,而且临井给出了防漏的提示, 所以钻井液的选择要防漏、防斜。为预防井漏等复杂事故的发生,采用低密度低固相聚合物 钻井液钻进,使用的处理剂有:土粉、HV-CMC、KPAM、NPAN。其中,土粉、NPAN具有 迅速形成泥饼,降低滤失的作用,HV-CMC、KPAM具有调整流变性能,携带岩屑的作用。 二开井段:二开在钻遇煤层前,采用膨润土钻井液。以PAC-141抑制地层造浆、控制 般土含量上升;HMP21降粘、降滤失;FT103改善泥饼质量,降低高温高压失水,防止井壁 垮塌,RH8501增加泥饼的润滑性,防止粘卡。膨润土钻井液配方:40~60kg/m3;Na2CO3: 2~3kg/m3;NaOH:1~2kg/m3;PAC-141:3~5kg/m3;HMP-21:15~20kg/m3;FT-103: 15~20kg/m3;RH8501:20~25kg/m3。钻进过程中,合理使用PAC-141,根据不同地层配制不 同浓度的溶液进行维护。PAC-141按前松后紧的原则加入,以抑制地层造浆,控制粘土颗粒 分散及般土含量上升幅度。直井段地层长时间浸泡,井壁容易掉块,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观察 砂样返出情况,及时加入FT-103,以保证井壁稳定。 为保护煤储层,见煤后使用清水钻进,钻井液不允许加入任何对煤储层有伤害的添加 剂,原则上不允许使用黄原胶,如遇到井壁坍塌需携带岩屑时,可作为措施使用。但必须直 接放掉或用专用装臵回收,严禁混入钻井液(清水)中。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气藏工程设计-20120322
3、此次设计中,没有告诉气藏地质储量,因此需 先计算出地质储量来,采用容积法计算。
容积法计算公式:
G = 0.01Ahφ S g i Tsc pi p sc TZ i
或: G = 0.01Ahφ S g / Bg i i
计算单元:计算时,可以分5层(NPEDC9-1、 NPEDC9-2、NPEDC10-1、 NPEDC10-2 、 NPEDC10-3 )分别计算。
读出含气面积内所有井的h后,平均得到计算用的h
(2)有效厚度h: (不是砂体厚度)
方法2:从测井解释结果资料中找有效厚度值: 资料来源:…\大赛基础数据包\2 地质静态资料\2.6 测井解释.xls
将每一小层中解释出的一些有效含气井段的储层有效厚度值相加得到该小层的有效厚 度。
(3)有效孔隙度φ:
储层 7、粘土含量和粘土矿物组分 8、成岩后生作用 9、砂体分布(砂体平面分布图) 10、隔层、夹层(岩性,厚度,稳定性,渗透性及 膨胀性)(隔、夹层数据表 )
气藏静态地质特征研究
1
气藏描述
储集空间 1、空间类型:孔隙型,溶洞型,裂缝型或混合型等 2、孔缝洞分布及成因类型(原生或次生) 3、孔隙连续性及裂缝发育情况 4、孔隙结构:孔隙半径,孔喉比,毛管压力曲线 (曲线图、表)
①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李士伦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 ② 气藏工程课程设计,黄全华主编,西南石油大学,2012. ③学的全部专业教材,特别是《天然气工程》、《油层物理》、
《渗流力学》
④有关气藏开发专著、文献
作品报告编写:
① 按照:附件二 -参赛作品格式说明.doc 中具体要求用计算机打印完成。 ② 作品报告尽量不要相互抄袭。 ③ 具体设计,同学们可以互相协作,但最 好有好的各自不同的思路或方法。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综合组范例(109页)
评审编号:PS029方案类型:油藏钻完井采油项目管理 HSE 经济评价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作品说明为了提升自身能力与专业水平,我们参加了此次大赛。
在本次设计大赛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进行地质图件的Geomap化,提取其中的地质参数。
然后结合大赛所给其他资料进行地质储量的计算与评价。
然后进行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经验公式、极限经济井网密度初步确定井网密度,在已有井的基础上进行井网的部署;②建立东西南断层封闭,北边边水的层状油藏数值模拟模型;③开发方案的论证:a天然能量开发指标计算预测 b注水开发(注水时机:同期注水;注采井网:边部注水,面积注水—五点、反七点、反九点,注采强度:以注采比为基础,论证0.8/1.0/1.2)论证,推荐三个可选优化方案。
进一步,从低渗油藏开发的现场经验及地下地质条件出发,选择丛式定向井进行钻井方案和采油方案的设计。
最后,对整个开发方案进行了经济评价。
本次设计主要侧重于使用油藏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的论证。
在结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及资料,在老师的指导及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了本次设计大赛。
本参赛作品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不存在剽窃、抄袭等侵权现象。
若违反自愿放弃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负责人签字:团队成员签字:指导老师签字:时间:2010年5月6日目录概述 (1)第1章油藏地质特征 (2)1.1 概况 (2)1.1.1 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 (2)1.1.2 勘探开发历史 (3)1.2 油田地质特征 (4)1.2.1 构造位置 (4)1.2.2 地层分布及储层分布 (5)1.2.3 沉积特征 (8)1.2.4 储层性质 (8)1.2.5 储层流体特征 (11)1.2.6 储层渗流特征 (11)1.2.7 储层敏感性分析 (12)1.2.8 油藏类型 (16)1.3 储量计算与评价 (16)1.3.1 储量计算概述 (16)1.3.2 储量类别 (18)1.3.3 储量参数确定及储量计算 (19)1.3.4 地质储量计算及结果 (22)1.3.5 储量评价 (22)第2章油藏工程设计 (23)2.1 开发原则 (23)2.2 开发层系划分及井网井距设计 (23)2.2.1 开发层系划分 (23)2.2.2 井网密度 (23)2.2.3 井距、排距的确定及优化 (25)2.3 数值模拟模型及方案优化 (29)2.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9)2.3.2 油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 (29)2.3.3 对模拟区开发井网设计和指标预测 (30)2.4 油藏注水时机研究 (35)2.5 最终推荐方案 (43)第3章钻井和采油工艺 (44)3.1 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44)3.1.1 编制的依据 (44)3.1.2 基础资料 (44)3.2 钻井工程设计 (45)3.2.1 钻前准备 (45)3.2.2 井身结构 (45)3.2.3 钻头及钻具 (46)3.2.4 定向井的设计 (48)3.2.5 钻机 (55)3.2.6 钻井液 (63)3.2.7 钻井其他要求 (69)3.2.8 钻井进度计划 (69)3.2.9 钻井费用 (70)3.3 完井设计 (70)3.3.1 完井方法 (70)3.3.2 射孔工艺 (72)3.4 采油工艺 (73)3.4.1 油管柱设计 (73)3.4.2 采油方式 (74)3.4.3 注水工艺 (76)3.5 油水井压裂 (80)3.5.1 压裂层位 (80)3.5.2 压裂液 (80)3.5.3 压裂步骤 (80)3.6 油层保护 (82)第4章项目组织管理和生产作业 (83)4.1 生产管理 (83)4.2 动态监测要求 (83)第5章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85)5.1 投资估算 (85)5.1.1 依据 (85)5.1.2 原则 (85)5.1.3 价格选取 (85)5.1.4 投资估算项目划分 (85)5.1.5 投资计算 (86)5.2 经济评价 (91)5.2.1 评价模式及原则 (91)5.2.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91)5.2.3 评价结果 (97)5.2.4 敏感性分析 (97)第6章职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101)6.1 总体原则 (101)6.2 健康与安全 (101)6.3 环保要求 (102)概述MM油藏含油面积为 3.988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为4.467m,有效孔隙度值为11.4%,平均含水饱和度为43.88%。
第一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油藏工程单项组全国一等奖作品
2.3.7 注水时机研究 .............................................................. 25 2.4 井网密度计算 ........................................................................ 26 2.4.1 经济井网密度计算公式 .............................................. 26 2.4.2 技术井网密度计算公式 .............................................. 31 第 3 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33 3.1 区块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3 3.1.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33 3.1.2 流体模型 ...................................................................... 40 3.1.3 生产动态模型 .............................................................. 41 3.2 油藏历史拟合 ........................................................................ 41 3.2.2 地质储量拟合 .............................................................. 43 3.2.3 物质平衡检验 .............................................................. 43 3.2.4 压力拟合 ...................................................................... 44 3.2.5 区块指标拟合 .............................................................. 44 3.2.6 单井指标拟合 .............................................................. 47 3.3 注水开发参数优化研究 ........................................................ 53 3.3.1 井网形式 ...................................................................... 53 3.3.2 注水时机和初期产液量 .............................................. 54 3.3.3 产液量 .......................................................................... 55 3.3.4 采油速度 ...................................................................... 55 3.3.5 注入压力 ...................................................................... 56 3.3.6 注采比 .......................................................................... 57 3.3.7 人工裂缝参数 .............................................................. 58 3.3.7 井网调整时机 .............................................................. 60
第六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_方案设计类油气田开发工程单项组一等奖作品
方案设计类油气田开发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16 日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作品根据已有的设计基础资料,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比选了两种不同模式的 开发方案,最后确定了水下生产系统+FPSO 的全海独立式开发模式。在此模式的 基础上,进一步对水下生产系统、FPSO 平台和陆地终端进行了详细设计,具体的 设计内容如下: (1)完成了水下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的设计,并结合 VB 和 C 语言开发了基于 遗传算法的可视化海底管网优化布局软件,对海底管网进行了布局。结合 PipeSim 和 OLGA 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管道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立管段段塞流、 水合物形成、结蜡以及清管等工况,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 (2)结合本区块海域和油田特点,分析了不同船型 FPSO 的适应性,确定了 采用圆形 FPSO+多点系泊系统的平台方案以减少建设投资,根据油田产量确定了 FPSO 的吨位、舱容、卸油周期等关键参数,对平台甲板和舱室进行了优化布置。 同时利用 HYSYS 软件对油气处理工艺模块进行了设计,绘制了包括油气处理、污 水处理、燃料气系统、开闭排系统、火炬系统、化学药剂注入系统在内的工艺流程 图, 并对其中一些关键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 最后对 FPSO 的包括系泊系统在内的 配套辅助生产系统进行了工艺设计。 (3)根据穿梭油轮的装载量和卸油周期,计算了陆地终端的库容,在此基础 上对油罐、油库总图布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对配套辅助生产系统进 行了设计。 (4)针对 FPSO 和陆地终端分别进行了 HSE 风险评估,分析了在生产运营期 间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和环境影响, 结合相关行业标准, 制定了对应的预防和处理 措施,以此作为本油田 HSE 管理的基本原则。 (5)利用静态和动态评价两种方法对本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价,分析得知采用 该开发方案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团队专业知识水平尚浅, 工程设计经验不足, 因此作品难免存在纰漏之处, 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