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生长发育
儿科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生长发育: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
体重: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量。
身长(高):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体重过重:体重大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加2个标准差。
低体重:体重小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减2个标准差。
高身材:身高大于同龄儿平均身高加2个标准差。
矮身材:身高小于同龄儿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
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发于6—18个月婴幼儿,在剧烈哭闹后易发生,大多于5岁前会自然消失。
遗尿症: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现象。
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具体表现为坐位或平卧时两腿夹紧或交叉用力,面色潮红、出汗。
主动免疫: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抗体以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被动免疫:对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儿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注射,使小儿于短期内具有被动免疫力,避免发生疾病。
潜血膳食:为了避免出现大便隐血实验假阳性,于检查大便前3天内不吃肉、肝、血类及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及铁剂。
脱水程度: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
脱水性质:病人脱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累积体液损失量: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体液的总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时体重的差值。
可通过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指标进行估计。
体液继续损失量: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瘘或胆道瘘等原因造成的机体不断丢失液体的总量。
1:2含钠液:2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的混合液,1/3张。
2:1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和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的混合液,等张。
ORS液: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口服补液溶液,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1-80mmol/L,HC0-3 30mmol/L;可用NaCl 3.5g,NaHC0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
儿科护理学生长发育课件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 儿童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在判断一个儿童的发育是否正常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 响,只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连续、动态的观察,才能做出正 确的判断。
贰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包括特征、潜力、趋向、 限度等。许多身体方面的特征,如体型、体格、个性特征、肤色、 头发的颜色、性成熟的早晚等都与遗传有关。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 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 测量方法:3岁以下用量板卧位测身长,儿童脱帽、鞋袜及外衣,仰 卧于量板中线上,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儿童的膝部,使 两下肢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紧贴儿童足底,并与足底相互垂直, 精确读数至0.1cm。3岁以上可采用身高计或固定在墙上的软尺进行 测量,儿童脱帽、鞋,直立,两眼直视前方,足跟靠拢,足尖分开 约60°,臀部和两肩都接触立柱或墙壁,测量者移动身高计使头顶板 与儿童的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精确读数至0.1cm。
• 测量方法:取卧位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一手将软 尺零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固定于胸骨线第4 肋间),一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两肩胛骨下缘回至零点。取平静 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精确读数至0.1cm。
(五)上臂围
• 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UAC)为沿肩峰与尺骨鹰 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反映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 皮肤的发育。生后第1年内增长迅速,1~5岁期间增长缓慢。上臂 围可用于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筛查。评估标准:>13.5cm为营 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学科,其重点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需求和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
1.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通常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
婴儿期是指0-1岁的婴儿,主要发育特点是体重和身长迅速增长,其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前6个月。
幼儿期是指1-6岁的孩子,主要特点是体重增长放缓而身高继续增长,孩子开始进行精细运动和语言发展。
学龄期是指6-12岁的孩子,主要特点是身高增长速度减缓,但体重仍在增长,孩子开始进一步的认知和社交发展。
2.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保持室内外通风、勤洗手、预防犬瘟热等方法预防。
对于儿童发热,可以用物理退热方法如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等。
对于腹泻,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控制饮食和注意卫生等方式治疗。
3.儿童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常见的儿童营养问题包括贫血、维生素缺乏和钙缺乏等。
为了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应鼓励多样化的食物摄入,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等。
4.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在儿科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儿童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焦虑等常见。
为了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亲子关系,并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行为变化。
5.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儿童应完成相应的预防接种程序,如百日咳、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等。
6.儿童常见疾病:儿科医生还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儿童。
总之,儿科学的重点知识涵盖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需求和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四)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 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 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出生时平均32~36㎝ 一岁时约46㎝ 2岁时约48 ㎝ 较小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增长超常可能提示脑积水。
体 重 增 长 的 一 般 规 律
新生儿体重:
初生体重与母亲营养状况、胎 次、婴儿性别等有关,足月新 生儿出生体重男婴平均为3.3公 斤,女婴平均为3.2公斤。
体 重 增 长 的 一 般 规 律
新生儿体重: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一 周内由于摄入不足 、水分丧失 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 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 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 程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五)胸围:指沿乳头下缘水平 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约32㎝ 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 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二 出 生 至 青 春 前 期 体 格 生 长 规 律
(六)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 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 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 肉、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水 平。 评估标准: >13.5㎝为营养良好 12.5~13.5 ㎝为营养中等 <12.5 ㎝为营养不良
二 牙 齿 的 发 育
小儿乳牙一般多于4~10月开始萌出。 乳牙共20颗,最晚于2岁半出齐,若2 岁半乳牙仍未出齐也属异常。克汀病、 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 乳牙数=月龄 – 4~6 恒牙于6岁时开始萌出,12岁时萌出第 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 6~12岁乳牙逐个被恒牙替换。 出牙时一般不伴随任何症状,有的小 儿可有暂时流涎、烦躁不安或低热。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为大家带来《儿科学》第一部分——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数据非常多,且零碎、难以记忆,然而又是考试重点,需要反复多次学习。
另外首先说明:基础知识整理的推文中,绝对重点的内容以红色粗体标出,相对重点的内容以黑色粗体标出。
一、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
受精后前8周为胚胎发育期。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至出生28天。
其中,第1周为早期新生儿期。
婴儿期:从生后满28天至1周岁的时期,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注:此为北医第4版对婴儿期的定义,人卫第9版规定婴儿期为出生至1周岁,即新生儿期属于婴儿期,考试时以此为准)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前的时期,此期智能发育加快。
易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入学前的时期,为智能发育最快的时期。
传染病明显减少,免疫性疾病、外伤、食物中毒、龋齿、弱视等发生率相对增大。
学龄期:进入小学以后到青春期前的时期,一般是自6~7岁至11~12岁,为学习的重要时期。
(以上“m”代表月,“y”代表岁数,下同)实际上老版本的教材上数据是“3、6、9、12”,但近几年做了修改。
可记住出生时的平均体重(3.25kg),后三个即为 3.25不同时段身高增加速率亦不同:0~6个月:增长2.5cm/m6~12个月:增长1.5cm/m1~2岁:增长1cm/m2~12岁:增长6~7cm/m头围非常生动地诠释了“前3个月生长的指标≈后9个月生长的指标”这一规律。
4. 胸围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两者近似相等(46cm)。
胸围≈头围+年龄-1。
5.上臂围可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cm,>13.5cm表示营养良好,<12.5cm表示营养不良。
6. 骨骼囟门闭合早,警惕小头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
儿科学-生长发育
p50th p75th p97th
53
体格生长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发育水平 将特定时间,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
格生长指标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 参数进行横向比较来评价个体的体格生 长状况。
54
➢发育水平
体格生长评价
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落后”
年龄范围,进行生长水平评价时应矫正
胎龄至40周(足月)后再评价
12± 3/(1~2岁)
3
>2岁至青春前期
2kg/年
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格生长
1.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 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 于稳定。
2.非匀速增长过程 :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 重增长。
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格生长
3.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如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 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 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 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1
体格生长
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 Weight,W )
体格生长
• 器官、系统、体液的 综合重量
•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 状况的灵敏指标
体重的增长
体格生长
关键 年龄
实际体重 体重增加 与出生时
(kg)
(kg) 比较(倍)
出生
3
3月 12月 24月
6±
3/(0~3月)
1
9±
3/(3~12月)
2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8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
营养: 疾病: 其它:
儿科学-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 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这种潜 力从受精卵开始就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与 调节,表现出个人的生长发育模式。
因此,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体 格 生 长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一)体重的增长 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可塑性强。
疾病种类(1)儿童与成人不同, (2)不同年龄儿童也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差异。
临床表现:特殊性主要集中在小年龄儿童, 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进展快。
诊断:病情表述困难,不准确,详细了解病 史,准确体检。不同年龄儿童的检验 正常值常不相同。
治疗:综合治疗。药物剂量、液体量。 预后:来势凶猛,恢复也较快,且较少
儿科学
(Pediatrics)
绪论
儿科学:
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营 养卫生、保健和疾病的综合性临床医学 科学。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研究对象: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儿童体格、智能发育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2、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治疗的理论、技术; 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试题及答案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由上到下B. 由远到近C. 由粗到细D. 由低级到高级2.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其中神经系统发育()。
A. 较晚B. 与体格生长相平行C. 较早D. 不确定3.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第一个生长高峰是()。
A. 青春期B. 生后第2 年C. 生后第1 年D. 胎儿期4.青春期前,儿童体重增长减慢,2 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增长值约为()。
A. 1 - 1.7kgB. 2 - 3.5kgC. 2kgD. 3kg5.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第1 个月体重增加可达()。
A. 0.5 - 1kgB. 1 - 1.7kgC. 2 - 3kgD. 3 - 4kg6.儿童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也出现两个生长高峰,分别是()。
A. 婴儿期和学龄前期B. 婴儿期和青春期C. 幼儿期和青春期D. 学龄前期和青春期7.出生时身长平均为()。
A. 40cmB. 45cmC. 50cmD. 55cm8. 3 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
A. 身高B. 身长C. 坐高D. 顶长9.坐高增长代表()的生长。
A. 头颅与脊柱B. 上肢C. 下肢D. 全身骨骼10.头围的增长与()的生长有关。
A. 脑和颅骨B. 脊柱C. 四肢D. 内脏11.前囟出生时约()。
A. 0.5 - 1cmB. 1 - 2cmC. 2 - 3cmD. 3 - 4cm12.前囟最迟闭合时间为()。
A. 1 岁B. 1.5 岁C. 2 岁D. 2.5 岁13.1 岁内婴儿记忆特点是()。
A. 只有重现B. 只有再认C. 既有再认又有重现D. 无记忆能力14.3 岁以前儿童思维特点是()。
A. 抽象思维B. 形象思维C. 逻辑思维D. 无思维能力15.新生儿情绪表现特点是()。
A. 时间长、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B. 时间短、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C. 时间长、反应微弱、不容易变化、内隐而不真实D. 时间短、反应微弱、不容易变化、内隐而不真实16.幼儿时期儿童个性和性格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