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动态分析方法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 动态分析方法

统计学 动态分析方法

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 1、上半年平均占有额; 2、下半年平均占有额; 3、全年平均占有额。
解: 1、
an a1 a2 a3 ... an 1 2 a 2 n 1 320 290 298 300 354 311 280 2 =308(万元) = 2 7 1
得的平均数。 统计上又叫序时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
(二)序时(动态)平均数与一般(静态)平均数的异同点:
相同点
二者都是将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 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不同点
1、差异抽象化不同; 2、计算依据不同。
(三)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 绝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1) 时期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例
六月 216.9 250
⑤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人销售额。
c a b 197.3 0.843(万元 ) 234
3、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1) 由一般平均数组成的平均数动态数列的 序时平均数。

某厂某年1-6月每一工人平均产值
月份 1 33 2 39.65 3 39.44 4 44.1 5 46.8 6 48.3
动态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①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t) ② 不同时间上的统计指标数值,即不同时间 上该现象的发展水平。(a或b或c)

全国邮电业务总量
年份 1949 1957 1965 1978 1985 1998 1999 2000
亿元 1.35
4.09
8.75 34.09 62.21 2431.21 3330.82 4792.70
(2)分子、分母数列均为时点数列
a a a1 a1 a2 a3 ... n ) /(n 1) a2 a3 ... n a 2 2 c 2 2 bn b1 b ( b1 b b ... bn ) /(n 1) b2 b3 ... 2 3 2 2 2 2 (

04第四章_动态分析方法_习题答案.doc

04第四章_动态分析方法_习题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动态数列:是将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2.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3.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

4.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5.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变动的趋势。

6.季节变动:是由自然季节变化和社会习俗等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

二、埴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时间、指标数值2.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派生。

3.时间数列,时间数列。

4.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报告期水平,期间水平。

5.逐期、累计。

6.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7.35.24%。

8.某一固定时期水平,总的发展程度。

9.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环比增长速度。

10.几何平均法,方程法。

11.V20011.(205% X 306.8%) -11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4.季节比率。

15,按月(季)平均法16,若干年、转折点。

17.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

18. 逐期增长量。

19. 数列的中间位置。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

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O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O 1. ABCD 2. AC 3. AC 4. AC 5. ABD 6. BD7. AD8. ACD9. AB10. ABCD1. B2. B3.D4. B5. B6. C7. C8. D9. B 10. A 11. A 12. B13. D14. B15. C多项选择五、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J”: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X”,并在 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时间变量回归模型是应用( )原理,将时间序列中的时间因素作为自变量,所要描述的经济变量作为因变量而建立的模型。

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因果分析D.因素分析正确答案:A解析:时间变量回归模型是指应用回归分析的原理,将时间序列中的时间因素(t)作为自变量(解释变量),所要描述的经济变量作为因变量(被解释变量)而建立的模型。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2.下列模型中属于滑动平均模型的是( )。

A.yt=a1yt-1+etB.yt=a1yt-1+a2yt-2+etC.yt=a1yt-1+a2yt-2+…+akyt-k+etD.yt=b0et+b1et-1+…+bket-k正确答案:D解析:A项是一阶自回归模型;B项是二阶自回归模型;C项是k阶自回归模型。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3.yt=a1yt-1+a2yt-2+…+anyt-n+b0e+b1et-1+…+bmet-m,是( )。

A.一阶自回归模型B.二阶自回归模型C.滑动平均模型D.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正确答案:D解析: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m)是指用n阶自回归m阶滑动平均的混合模型来描述的模型。

它满足:yt=a1yt-1+a2yt-2+…+anyt-n+b0et+b1et-1+…+bmet-m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4.长周期波动的周期为( )。

A.0~5年B.5~15年C.10年以上D.15年以上正确答案:C解析:按波动周期的长短,循环波动可以分为:①短周期波动,是指周期在五年之内的波动;②中周期波动,是指周期在五年至十年的波动;③长周期波动,是指周期超过十年的波动。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5.循环波动分析中,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为( )。

A.衰退转折点B.扩张转折点C.收缩长度D.扩张长度正确答案:A解析:景气转折点(扩张转折点)是指谷底所处的时刻;扩张长度是指从周期的起点时刻到峰值时刻所跨越的时间长度;收缩长度是指从周期的峰值时刻到谷值时刻(终点)所跨越的时间长度。

统计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四章动态数列

统计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四章动态数列

第四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在校学生数动态数列B.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C.某厂各年工业总产值数列D.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数列2.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分组和次数D.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指标值3.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4.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A.指数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平均数动态数列D.绝对数动态数列5.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6.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经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数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7.下列动态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企业历年职工人数数列B.企业历年劳动生产率数列C.企业历年利税额数列D.企业历年单位产品成本数列8.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动态数列B.绝对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9.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A.相对数动态数列B.绝对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10.动态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数列是A.相对数动态数列B.绝对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11.编制动态数列的最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必须具有A.可加性B.可比性C.连续性D.一致性12.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增长量是A.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D.年距增长量13.基期为前期水平的增长量是A.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D.年距增长量1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商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15.平均增长量等于A.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D.以上均不对16.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指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以上指标均可17.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18.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个类别,即A.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B.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C.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D.增长量和增长速度19.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在于两者A.都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B.都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C.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D.均可以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20.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21.根据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22.根据间隔不相等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23.根据间隔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24.根据间隔不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25.序时平均数计算中,“首未折半法”运用于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26.将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的方法是A.一般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27.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取A.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B.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C.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平均D.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28.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29.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可以表述为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30.基期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31.基期为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3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A.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3.增长速度是A.动态数列水平之差B.动态数列水平之比C.增长量同发展速度之比D.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34.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表现为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C.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一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一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减一35.既然总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那么平均发展速度就应按A.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B.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C.几何平均数计算D.调和平均数计算36.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加一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减一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37.动态数列中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调和平均数C.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时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3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39.已知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和时期数,而不知道各期水平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A.只能用水平法计算B.只能用累计法计算C.两种方法皆能计算D.两种方法都无法计算40.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A.只能用水平法计算B.只能用累计法计算C.两种方法皆能计算D.两种方法都无法计算41.当动态数列分析目的是侧重于考察期未发展水平,则平均发展速度A.应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B.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C.应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D.应采用方程式法计算42.当动态数列分析目的是侧重于考察整个时期中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则平均发展速度A.应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B.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C.应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D.应采用方程式法计算43.动态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等于A.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C.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44.几何平均数所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数值大小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未水平的影响,又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45.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从最初水平出发A.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最未水平B.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实际水平C.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总和D.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未期的实际水平46.直线趋势方程Y C=a+bx中a和b的意义是A.a是截距,b表示X=0的趋势值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4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Y C=a+bx在什么条件下,a=Y;b=ΣXY/ΣX2A.ΣX=0B.Σ(Y-Y)=0C.ΣY=0D.Σ(Y-Y)2=最小值二﹑多项选择题1.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D.现象所属的范围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2.动态数列按研究任务不同可以分为A.绝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3.动态数列的作用表现在A.描述现象变化的过程B.说明现象发展的速度和趋势C.探索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D.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E.反映现象总体的分布特征4.时期数列的特点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C.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D.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而取得的5.时点数列的特点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C.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D.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间断登记而取得的6.下列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7.下列数列中,属于两个时期对比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有A.全员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职工人数动态数列D.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E.出勤率动态数列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A.历年年未人口总数B.历年出生人数B.历年工业增加值D.各月商品库存量E.各月未银行存款余额9.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B.高校每年在校学生数C.银行每月未银行存款余额D.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E.我国历年外汇储备量10.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该相等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C.总体范围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应该一致E.指标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11.动态数列中的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E.平均发展速度12.动态数列中的速度分析指标有A.平均发展水平B.增长速度C.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发展速度13.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A.平均发展水平B.平均增长量C.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平均指标14.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包括A.期初水平B.期未水平C.中间水平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15.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称为A.一般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序时平均数D.动态平均数E.平均发展水平16.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A.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项数B.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C.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1D.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E.累计增长量/动态数列项数+117.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加一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加一后的连乘积E.环比发展速度乘积等于总速度18.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为A.仅差一个基数B.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E.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19.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B.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C.总速度减去一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E.逐期增长量除以前期发展水平20.环比增长速度等于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B.环比发展速度减去一C.定基发展速度减去一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E.逐期增长量除以前期发展水平21.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可以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E.样本指标22.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A.累计增长量除以定基发展速度B.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C.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100D.累计增长量除以定基增长速度×100E.固定期水平除以1002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几何平均法B.水平法C.方程式法D.累计法E.序时平均法24.平均发展速度从广义上讲属于A.静态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序时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E.调和平均数2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区别是A.数理依据不同B.侧重点不同C.适用条件不同D.适用范围不同E.对资料要求不同26.常用的长期趋势测定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季节比率法27.直线趋势方程Y c=a+bx的参数b是表示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X=0时的Yc的数值E.当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 c平均增减的数值三﹑填空题1.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和。

04第四章-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04第四章-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平衡状态— —又称一致李氏稳定。
几何意义:
当t t0时,系统受扰动,平衡状态受破坏,产生对应初始状态 x0,当t t0后, 运动状态x(t)会发生变化。
若无论多么小球域S( ),总存在一个球域S( ),当
x0 S( )时, x(t)轨线不会超出S( ),则平衡点xe为
Lyapunov意义下稳定。 实际上,工程中的李氏 稳定是临界不稳定
说明:
J P1AP A~J 考察eJt即可看出 e At的有界性
例:
0 0 J1 0 -1
李氏稳定
0 1 J2 0 0
不稳定
0 0 J3 0 0
李氏稳定
0 0 A J1 0 -1
e At
1
0
0
e-t
x(t)
e At x0
1 0
0 e-t
x10
x20
x10
e-t x20
f1
xn

x x xe ,
A
f xT
f 2
xe
x1
f2 x2
f2
xn
xe
f
n
fn
fn
x1 x2 xn

.
x
x
( xe常数)
判定法:
.
x Ax
(1) A的所有特征值均有负实部,则xe是渐近稳定的, 与R(x)无关. (2) A的特征值至少有一个有正实部,则xe是不稳定的, 与R(x)无关. (3) A的特征值至少有一个实部为0,则xe的稳定性 与R( x)有关, 不能由A来决定.
P为实对称矩阵 , pij p ji
第二节 李雅普诺夫间接法
李氏间接法利用系统矩阵A的特征值 1, 2,, n 或者说系统极点来判断系统稳定性。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得性质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静态分析:3、比较静态分析:4、动态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二、选择题1、、“资源得稀缺性”就是指( )。

1)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2) 相对于资源得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得;3)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4) 世界上得资源最终将消耗光。

2、、经济物品就是指( )。

1) 有用得物品;2) 稀缺得物品;3) 要用钱购买得物品;4) 有用且稀缺得物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得基本原理就是( )。

1)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2) 假定所有资源能被充分有效利用,增加x 商品得生产必须减少y 商品得生产;3)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4) 经济增长唯一取决于劳动力数量。

4、经济学就是研究( )1) 企业就是如何赚钱得问题2) 如何实现稀缺性资源得有效配置问题3) 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4) 政府如何管制问题5、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就是因为( )1) 选择会导致稀缺2) 人们在决策时所面临得资源就是稀缺得3) 人就是自私得,所做出得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得最大化4) 个人对市场得影响就是微不足道得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要有( )作出。

1) 消费者与政府2) 生产者3) 家庭与政府4) 生产者与消费者7、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

1) 所有得人都会得到她想要得东西2) 资源得配置就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得3)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4) 要得到急需得物品您只能“走后门”8、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为( )生产。

1) 政府2) 消费者3) 想买但就是买不起得人4) 买得起,且想买得人9、下面有关政府决策得说法, ( )就是正确得。

1) 政府决策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才存在2) 政府决策就是对企业决策得替代3) 政府决策就是对市场机制失灵得修补4) 政府决策不会出现市场机制那样存在失灵得领域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得区别在于( )。

第四章多级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第四章多级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第四章多级放⼤电路习题答案第四章多级放⼤电路习题答案3.1 学习要求(1)了解多级放⼤电路的概念,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的分析⽅法。

(2)了解差动放⼤电路的⼯作原理及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概念。

(3)理解基本互补对称功率放⼤电路的⼯作原理。

3.2 学习指导本章重点:(1)多级放⼤电路的分析⽅法。

(2)差动放⼤电路的⼯作原理及分析⽅法。

本章难点:(1)多级放⼤电路电压放⼤倍数的计算。

(2)差动放⼤电路的⼯作原理及分析⽅法。

(3)反馈的极性与类型的判断。

本章考点:(1)阻容耦合多级放⼤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计算。

(2)简单差动放⼤电路的分析计算。

3.2.1 多级放⼤电路的耦合⽅式1.阻容耦合各级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和下⼀级的输⼊电阻连接。

优点是各级静态⼯作点互不影响,可单独调整、计算,且不存在零点漂移问题;缺点是不能⽤来放⼤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且不能在集成电路中采⽤阻容耦合⽅式。

静态分析:各级分别计算。

动态分析:⼀般采⽤微变等效电路法。

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的电压放⼤倍数为:u2u1o1o io1io u A A UU U U U U A 其中i2L1r R 。

多级放⼤电路的输⼊电阻就是第⼀级的输⼊电阻,输出电阻就是最后⼀级的输出电阻。

2.直接耦合各级之间直接⽤导线连接。

优点是可放⼤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时,且适宜于集成;缺点是各级静态⼯作点互相影响,且存在零点漂移问题,即当0i u 时0o u (有静态电位)。

引起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三极管参数(I CBO ,U BE ,β)随温度的变化,电源电压的波动,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等。

3.2.2 差动放⼤电路1.电路组成和⼯作原理差动放⼤电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单管放⼤电路组成,两个晶体管特性⼀致,两侧电路参数对称,是抑制直接耦合放⼤电路零点漂移的最有效电路。

2.信号输⼊(1)共模输⼊。

两个输⼊信号的⼤⼩相等、极性相同,即ic i2i1u u u 。

国际经济合作课后习题答案_赵永宁

国际经济合作课后习题答案_赵永宁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1、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怎么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p1-2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协调政策。

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

包括主权国家(或地区)、国际经济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企业、国际企业法人及主权国家非法人机构、学术团体等。

(2)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组合(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

生产和流通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5)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社会为稳定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而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活动。

2、试述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详见P3(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研究商品国际流通的特点与规律,即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间接流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直接流动和重新组合与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领域的直接协作。

(2)业务程序与进行方式不同。

(3)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3、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与方式?请举例说明。

类型:按范围大小:广义和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按观察的层次和主体:宏观(北北,南南,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工贸,投资,信贷,科技服务)按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垂直和水平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BOT投资,建造——运营——移交)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3)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承包工程,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业务)4)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有偿转让和国际科技无偿转让)5)国际土地合作(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等)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对外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集团,管理专家,开展国际管理咨询,联合管理合营企业,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和举办国际管理讲习班等)7)国际发展援助(资金援助,物资援助,人力(智力)援助,技术援助)8)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9)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联合国系统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4、试述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动因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章 动态分析法

第四章 动态分析法
5
表4-1 净现金流量计算表
年末 0 1 2 3 4 5 6 现金支出 -130 -65 -65 -65 -65 -65 -65
单位:万元
净现金流量 -130 35 35 35 35 35 45
6
现金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110
二、基准收益率(基准贴现率)i0
(一) i0的定义 所谓基准(或称标准)收益率是指投资者随时都 可以按照这个利率取得投资的效益,即是说当达到基准 收益率时,投资效益就大于或等于零,若达不到基准收 益率时,投资效益就小于零。 (二) i0的确定 我国可按部门或行业确定。根据各部门或各行业 历来投资效果发挥的水平来确定,定一个最低可接受的 收益率,或叫最有吸引力的收益率。
17
(三)净现值函数( NPV~i的关系) [例3]有一个方案的净现金如下,试作出NPV函数曲线
年 末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量 (万元) -1000 350 350 350 350 350 当i0=0;10%;20%;30%;40%;50%时 NPV分别为: NPV(0%)=-P+A(P/A,0%,5)=-1000+350×5=750
14
2、非等额支付系列型的现金流量,其净现值的计 算公式为: NPV(i0)=∑Ft(P/F, i0 ,t) =∑Ft(1+ i0 )-t (t从0到n) 式中:Ft—— 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t ——净现值流量发生的年份的序号 [例2] 有一个投资方案的投资额、收入额、支出额、 净现金流量如下页表。 i0=10%,n=5年,求 NPV(i0)
NPV(10%)=-1000+350×3.7908=326.8 NPV(20%)=-1000+350×2.9906=46.7 NPV(30%)=-1000+350×2.4356=-147.5 NPV(40%)=-1000+350×2.0349=-287.8 NPV(50%)=-1000+350×1.7369=-392.1 把上述的NPV与I的关系绘制成曲线,即得到NPV~i的关 系曲线。 )(P58)

统计学练习题04--第四章动态数列

统计学练习题04--第四章动态数列

第四章 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 (A)5120 (B) 4120(C) 5200320 (D)42003202.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的指标是 (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3.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 ) (A)na a ∑=(B)na a a a a a nn 2 (2)1321+++++=- (C)12 (2)1321-+++++=-n a a a a a a nn (D)∑-=--++++++=11112321212...22n i in n n f f a a f a a f a a a 4.某厂近四个月来的产品销售额如下:200万,210万,230万,270万,则平均增长速度 ( ) (A)4200270(B) 3200270(C) 12002704- (D) 12002703- 5.增长量是指 (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减1 (D)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6.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 (A)各月产量 (B)各月人均利润 (C)各月平均工资 (D)各月储蓄余额7.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4%13%8%5%3⨯⨯⨯ (B) 4%113%108%105%103⨯⨯⨯ (C)4%13%8%5%3⨯⨯⨯-1 (D)4%113%108%105%103⨯⨯⨯-18.某地99年GDP 为2139亿元,若按年均增长9%的速度发展,GDP 翻一番所需时间是 ( ) (A) 8.04年以后 (B)8.04年以内 (C) 11.11年以后 (D) 11.11年以内9.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20万,30万,35万,45万,5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 (A)530 (B) 430 (C) 120505- (D) 120504- 二、 多项选择题:1.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时期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时点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D)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E)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 )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时期长短相等 (B)总体范围一致 (C)内容相同 (D)计算方法一致 (E)计量单位一致5.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 (B)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方程法(C)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D)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方程法 (E)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水平法6.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 (A)历年的人均产值 (B)各月商品周转次数 (C)历年总产值 (D)历年销售收入 (E)历年职工人数7.平均增长量是指 ( ) (A)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 (B)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1) (C)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 (D)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E)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8.具有不可加性的时间数列有 (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E)分配数列9.将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是 ( ) (A)动态平均数 (B)静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10.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有 ( )(A)nni ixx ∏==1(B)nn a a x 0=(C)n R x =(R 表示总发展速度) (D)11-=n n a ax (E)1ni i oa x a ==∑ 三、 计算题:1.某彩电仓库4月1日有300台彩电,4月3日调出150台,4月6日调进200台,4月15日调出100台,4月22日调出120台,4月26日调进142台。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动态分析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选题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动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作用,表现在( )。

A.可以解释在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B.可以认识客观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征C.可以提示客观现象的发展规律D.可以对其未来的状态进行推测E.可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正确答案:B,C,D,E解析:A项是因素分析的作用。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2.动态分析方法中,下列属于反映和描述的方法的有( )。

A.指标的方法B.判别的方法C.检验的方法D.图示的方法E.模型的方法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动态分析3.统计动态分析的内容主要有( )。

A.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B.通过图示或模型来分解和描述各种波动的变化规律C.对客观现象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D.通过统计分析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形式E.解释在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正确答案:A,B,C解析:D项是回归分析的作用;E项是因素分析的作用。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4.动态分析中,可以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这些指标有( )。

A.环比速度B.定期速度C.逐期增长量D.平均速度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B,C,D,E解析: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

如,用环比速度、定期速度、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来观察其大致的走势;用平均速度和平均增长量来反映其一般的增长水平等。

知识模块:动态分析5.一般地,客观现象遵循时间的延续所显示的波动大体分解为( )。

A.长期趋势B.季节波动C.循环波动D.垂直波动E.不规则波动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动态分析6.时间序列中,由于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波动,称为( )。

A.不规则波动B.循环波动C.剩余变动D.长期趋势E.季节波动正确答案:A,C解析:长期趋势(T)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遵循一定方向的一般性变动;季节波动(5)是指由于季节的影响作用而引起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周期的长度相对确定;循环波动(C)是指由于一些内在原因引起的周期性波动,但周期没有固定的长度。

动态分析、整体法练习题(有答案)

动态分析、整体法练习题(有答案)

1.如图1-17所示,重G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

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 1、F 2各如何变化?解析:由于挡板是缓慢转动的,可以认为每个时刻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所受合力为零。

应用三角形定则,G 、F 1、F 2三个矢量应组成封闭三角形,其中G 的大小、方向始终保持不变;F 1的方向不变;F 2的起点在G 的终点处,而终点必须在F1所在的直线上,由作图1-18可知,挡板逆时针转动90°过程,F 2矢量也逆时针转动90°,因此F 1逐渐变小,F 2先变小后变大。

(当F 2⊥F 1,即挡板与斜面垂直时,F 2最小)2.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 B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P 、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 )A .B 端移到B 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 .B 端移到B 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3.如图8所示,两根相同的橡皮绳OA 、OB ,开始夹角为0º,在O 点处打结吊一重G =50 N 的物体后,结点O 刚好位于圆心。

(1)将A 、B 分别沿圆周向两边移至A ′、B ′,使∠AOA ′=∠BOB ′=60°。

物理动态分析试题及答案

物理动态分析试题及答案

物理动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若物体的质量为m,则其动量为:A. mvB. m/vC. v/mD. 0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A. F = maB. F = ma^2C. F = a/mD. a = F/m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加速度是:A. 0B. 9.8m/s^2C. 10m/s^2D. 无法确定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其加速度为a,若撤去力F,则物体的加速度变为:A. 0B. -aC. 2a5.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系统内没有外力作用,那么系统的:A. 动量不变B. 动能不变C. 势能不变D. 总能量不变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能量:A. 可以增加B. 可以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7. 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若力F突然消失,则物体:A. 立即停止B. 继续加速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减速运动8.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同向的D. 总是不同方向的9.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若斜面倾角增大,则物体的加速度:A. 增大B. 减小C. 不变10.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是:A. F = kxB. F = k/xC. F = x/kD. F = 1/kx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成正比。

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________也不会________。

4.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5.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________系统。

6.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________,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

技术经济学第四章-动态分析法

技术经济学第四章-动态分析法

二、基准贴现率
(一)基准贴现率的概念 基准贴现率是评价项目经济效果的衡量标准,是建设
项目可不可行的决策准则。是项目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收益率。基准贴现率通常是由部门或行业制定。 (二)影响基准贴现率的因素 1.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使用资金进行投资活动的代价。 资金成本率:使用单位资金付出的代价,用百分数率 表示。 资金来源:借贷资金,新增权益资本,企业再投资资 金。
1000 800
800
(六)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 1、内部收益率反映的是项目获利能力的 相对指标,它本身是一个折现率,比较 直观,能直接看出项目的获利能力。而 净现值是反映项目获利能力的一个绝对 指标。 2、不需要事先确定i0,就可计算IRR。
缺点: 1、计算复杂。 2、可能出现多解。
一般来讲, 当基准收益率确定, 而资金又无限时, 投资者 追求的是绝对经济效益, 应采用净现值指标作为比选的 标准。
例: 有一个投资方案,其现金流量如表:
年末 0
1
2
3
4
现 金 流 -1000 400
400
400
400

NPV=-1000+400(P/A, i, 4)
I
0% 10% 20% 22% 30% 40% 50%
NPV
600 268 35 0
-133 -260 -358
NPV=f(i) 600
22%
(三)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
是工程项目对占用资金的一种回收能力,或是内含的 收益率,占用资金的盈利率。
例: 假定某工厂投资1000元购买一台钻床,寿命为4年, 各年的现金流入如图。试计算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并说明其经济含义
400 370 240

第四章 探究电流 复习(习题课件)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探究电流 复习(习题课件)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A. M接A,N接B C. M接C,N接B
B. M接C,N接D D. M接A,N接D
例2.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两灯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V1的示数 B.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大于V1的示数 C.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A1的示数 D.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A1的示数的2倍
例5.如图,AB、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视察 ________,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___.这个实验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_的关系。
变式.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 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 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照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 的是( )
7.
5.
课堂练习之高手冲刺
例6. 如图电源电压和灯丝电阻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在滑 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______,电流 表A1的示数_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__,灯泡L1亮度 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式. 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明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 调节滑动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明连 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例2.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是( )
A.电源电压 C.L2两端的电压
B.L1两端的电压 D.L1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之和
变式.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 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 电流分别为( )
A.1.5A 0.3A C.0.3A 0.3A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4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4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4章--管理的基本方法(共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一、教学要点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2、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方法?4、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5、管理的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6、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7、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8、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

9、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10、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实质与内容。

11、管理的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12、管理的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13、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14、关键名词:管理方法、管理哲学、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文化、管理价值观、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二、习题(一)填充题1.作为管理方法体系前提的是管理方法论,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问题。

2.管理哲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构成。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经济仲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按照管理对象的范围,管理方法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管理方法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行政方法是只依靠组织的_______,运用各种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______和______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10.奖励与惩罚最重要的是要___________。

第四章习题详解

第四章习题详解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队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三、多项选择题
1、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B (D )( )
)(

A、两者均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2.根据30年的产量资料做5项移动平均,得到的新数列 较原数列的项数少 4 项。
13.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 季节因素 的影响, 也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 等指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年距增长量= 报告期发展水平-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 或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增长量/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A、各年电视机产量; B、各年电视机的销售量; C、各年年末电视机库存量; D、各年年末城乡居民电视机拥有量; E、各年电视机出口数量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 ) A、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D 、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 致 E、指标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
6、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A )(B )( C )( )(E A、时期长短应统一 B、总体范围应一致 C、指标经济内容应相同 D、各指标值具有可比性 E、指标的计算方法应一致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 ( )( B )( C )( )(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6.某校在校学生 1998年比1997年增加 5%,1999年比 1998年增 加10%,2000年比1999年增加15%,那么这三年共增加学生 32.825% 。 7. 某厂生产某种零件,四月份生产 ,废品率为0.5%;六月份生产 1500件,

第四章 相对数和动态分析

第四章 相对数和动态分析

3、增长值
增长值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增长的绝 对数值。增长值又可分为逐期增长(往往 是年增长值)和累计增长值。
1)逐期增长值:是指各时期的指标数值 与前一期的指标数值的差数。其计算公式 为:
逐期增长值=qi-qi-1
qi为某期的指标数值,qi-1前一期的指标数 值
2)累计增长值:累计增长值是指动态数 列中各时期的指标数值与基期的指标数值 的差值。其计算方式为:
第四章 相对数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相对数
一、相对数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相对数也称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
标的比率,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 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
意义:
(一)相对数可使原来不能直接相比的数 量指标成为可比
(二)相对数是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依据
相对数是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事物(或规 律)之间关系的指标,可以为动态地分析 事物发展规律提供重要依据。
例题:P57例4.6
2、相对数动态数列
相对数动态数列是由同类事物的相对指标 按时间的顺序排列而成的相对数值的动态 数组。
例题P58例4.7
3、平均数动态数列
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把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 的平均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 动态数组。它是反映某事物在各个时期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化及趋势。
强度相对数=某一事物的指标数值/另一有 关系的事物的指标数值
例题:
班级 一班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体重 (cm/kg)
172
70
二班
176
72
三班
173
70
4、完成程度相对数
完成程度相对数是指实际完成数与相应的 计划完成数的对比。它是检查计划执行情 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其计 算公式为:

动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动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动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动态分析中,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A. 外部输入B. 内部状态C. 外部输入和内部状态D. 系统参数答案:C2. 在动态分析中,系统响应的时间特性通常被称为什么?A. 稳态响应B. 瞬态响应C. 频率响应D. 零输入响应答案:B3. 动态系统分析中,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依据是什么?A. 系统的能量B. 系统的质量C. 系统的特征方程D. 系统的输入信号答案:C4.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时间常数τ表示什么?A. 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B. 系统达到稳态的百分比C.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63.2%所需的时间D.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95%所需的时间答案:C5.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阻尼比ζ对系统响应有何影响?A. 增大ζ会使系统响应更快B. 增大ζ会使系统响应更慢C. 增大ζ会使系统响应更稳定D. 增大ζ会使系统响应更不稳定答案:C6. 在动态分析中,系统对正弦波输入的响应称为什么?A. 稳态响应B. 瞬态响应C. 频率响应D. 零输入响应答案:C7. 动态分析中,系统对阶跃输入的响应称为什么?A. 稳态响应B. 瞬态响应C. 频率响应D. 零输入响应答案:B8.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传递函数通常表示为什么?A. 系统输出与系统输入的比值B. 系统输出与系统输入的乘积C. 系统输出与系统输入的差值D. 系统输入与系统输出的比值答案:A9.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A. 系统的能量B. 系统的质量C. 系统的输入信号D. 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答案:D10.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频率响应通常用于分析什么?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瞬态响应C. 系统的稳态响应D.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动态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系统的响应?A. 系统参数B. 输入信号C. 初始条件D. 环境温度答案:A、B、C2.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分析?A. 劳斯-赫尔维茨准则B. 奈奎斯特稳定性准则C. 波特图D. 相平面图答案:A、B、C、D3.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瞬态响应包括哪些类型?A. 指数衰减B. 正弦振荡C. 阻尼振荡D. 非周期性答案:A、B、C、D4.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初始条件B. 系统参数C. 输入信号D. 外部干扰答案:A、B5. 动态分析中,系统的频率响应可以用来分析哪些特性?A. 幅度特性B. 相位特性C. 稳定性D. 瞬态响应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动态分析中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动态分析方法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动态数列:是将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2.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3. 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

4.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5. 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变动的趋势。

6. 季节变动:是由自然季节变化和社会习俗等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时间、指标数值2. 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派生。

3.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

4. 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报告期水平,期间水平。

5. 逐期、累计。

6. 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7. 35.24%。

8. 某一固定时期水平,总的发展程度。

9. 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环比增长速度。

10. 几何平均法,方程法。

11.1200459512. (205%×306.8%)-113. 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4. 季节比率。

15. 按月(季)平均法 16. 若干年、转折点。

17. 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

18. 逐期增长量。

19. 数列的中间位置。

20.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

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B2. B3. D4. B5. B6. C7. C8. D9. B 10. A11. A 12. B 13. D 14. B 15.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ABCD2. AC3. AC4. AC5. ABD6. BD7. AD8. ACD9. AB 10. ABCD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都是通过连续登记的方式取得统计资料的。

(×)时点指标是通过一次性登记方式取得资料2. 增长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3.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4.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5.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之比6. 增长1%的绝对值可以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求得,也可以用基期水平除以100求得。

(×)(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1007. 利润指标是总量指标,当发生亏损时指标数值相加不仅未增加反而减少,可见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关。

(×)8. 平均增长量不是序时平均数,而属于静态平均数的范畴,因为它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求得的。

(×)是,属于动态平均数9. 循环变动是指现象的周期在一年内的变动。

(×)若干年(或一年以上)10. 现象的不规则变动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有周期、无规律的变动。

(×)无六、简答题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 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循什么原则?【答题要点】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可比性,具体为:①时期长度应相等;②总体范围应一致;③指标内容应相同;④计算口径应统一。

2. 何谓年距增长速度?其作用是什么?【答题要点】年距增长速度是年距增长量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之比。

用来说明消除季节因素影响后的变动情况。

3.简述动态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关系。

【答题要点】动态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将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的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区别是:①动态平均数依据动态数列计算,说明指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一般水平;静态平均数依据变量数列计算,说明变量在空间分布(即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②动态平均数是对不同时间、同一现象的数值差异抽象化;静态平均数是同一时间、不同单位的数量标志差异抽象化。

4.简述计算动态平均数所使用的计算方法。

【答题要点】动态平均数是依据动态数列计算的。

而动态数列分为三种,即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最基本的。

绝对数动态数列又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时期数列使用的计算方法是简单算术平均法;时点数列根据是否为连续时点、且两个时点之间的间隔是否相等,分别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需注意的是,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时权数为两个时点之间的间隔期,并注意间断时点计算的假定条件。

5. 最小平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题要点】最小平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原有的动态数列配合一条适当的趋势线来修匀,且这条趋势线必须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即原有数列的实际值与趋势线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七、论述题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1.比较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和作用。

【答题要点】时期数列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是可加的;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的联系;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

时点数列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是不能相加的;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反映某种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数列中各项指标反映某种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处的数量水平。

2. 比较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特点和作用【答题要点】水平法侧重考虑时间数列中最末一年水平,累计法侧重考虑时间数列中各期发展水平总和;当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逐年上升或逐年下降时,采用水平法,当现象的发展不是有规律地逐年上升或下降,而是经常表现为升降交替时,采用累计法。

3.比较测定长期趋势与测定季节变动方法与作用。

【答题要点】测定长期趋势的主要方法有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对原来的动态数列进行动态修匀,反映原动态数列的长期趋势。

季节变动测定的常用方法有按月(季)平均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这些方法求出季节变动的核心指标季节比率,说明现象在一年内由于自然季节变化、社会习俗等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八、案例分析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

案例分析:《运用指标法分析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问题1. 作者研究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运用了哪些分析指标?【答题要点】作者研究“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运用了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在静态分析指标中,运用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主要是比重);在动态分析指标中,运用了增长速度(主要是环比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问题2. 作者把增长速度与结构相对数、总量指标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说明了什么?【答题要点】作者把静态分析指标与动态分析指标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变化情况;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外国直接投资资金的来源构成情况、主要投向的产业构成及地区构成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问题3. 分析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可以运用哪些指标和方法深入分析问题?【答题要点】这一分析还可以深化,如可以运用动态数列分析模型,模拟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变化趋势,模拟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工商税收、对外贸易等方面的贡献发展趋势,以便我国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九、能力训练根据提供的训练资料和相应的训练要求,用已经学过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加深理解动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训练目标1掌握根据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

【解答】【训练资料1】某公司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份人数变动情况)(257317977385123325982525258122623250人==++++⨯+⨯+⨯+⨯+⨯==∑∑faf a【解答】【训练资料2】)(481.365/32406.516869121737664335962562053402112121121万元==-⨯+++++⨯=-+++=-n a a a a a nn 【解答】【训练资料3】)(17.24912299012110051096042042424230025022250260422602202222020022213211132121万元==+++=+++⨯++⨯++++⨯+=+++++++++=---n n n n f f f f f aa a a f a a a 【解答】【训练资料4】 (1)第一季度平均库存现金)(48031440145202145048050021121211211万元==-⨯+++⨯=-+++=-n a a a a a nn (2)第二季度平均库存现金)(67.56631770145802160055052021121211212万元==-⨯+++⨯=-+++=-n a a a a a nn(3)上半年平均库存现金)(34.523267.566480221万元上=+=+=a a a 【解答】【训练资料5】 (1)第一季度平均人数)(103233096320701026212210201050121050100222212111232121人==+=+⨯++⨯+=++++++++=-+--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2)上半年平均人数:)(10236613832132100810202210201050121050100222212111232121人==++⨯+⨯++⨯+=++++++++=-+--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训练目标2掌握根据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

【解答】【训练资料1】)/(1860.020650384014)72002170006800650021(3)137013001170(12121/121人万元==-÷⨯+++⨯÷++=-++++==-∑n b b b b n a b ac n n【解答】【训练资料2】)(52.70210001481000500040003000400030002000685000694000733000714000723000732000//元==+++++⨯+⨯+⨯+⨯+⨯+⨯===∑∑nb n a bac【解答】【训练资料3】%5.1917005.33162021540600500211552110896100211/21211/2121121121==⨯+++⨯⨯+++⨯=-++++-++++==--n b b b b n a a a a b a c n n n n【解答】【训练资料4】(1)第四季度月平均销售额)(1203130120110/万元∑++==n a a第四季度月平均库存)(4031201444214238362112121121万元==-⨯+++⨯=-++++=-n b b b b b nn (2)第四季度各月商品流转次数)(97.22383611010次月:=+ )(32428302111次月:=+ )(02.32444203112次月:=+ 第四季度各月商品流通费用率%27.91102.1010=月:%17.81208.911=月: %31.71305.912=月:(3)第四季度商品流转次数)(9401301201102121121次=++=+++===-∑n n b b b b abac 第四季度商品流通费用率%19.83605.29====∑∑b a ba c训练目标3掌握根据动态数列计算速度指标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