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业态概述改
零售商业业态的介绍
![零售商业业态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eed3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6.png)
零售业态的介绍1、业态概念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
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
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独立商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1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2、业态分类(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
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
(零售行业)零售商业概述
![(零售行业)零售商业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89b1669551810a6f424861d.png)
零售商业概述1.零售商业的定义与特点零售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是指对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
零售商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以下特点: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2.零售商业的主要功能零售商业处于商品流通的最终阶段,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流通组织,从而决定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分类、组合、备货功能。
零售商可代替个人消费者从制造商或批发商那里购进商品,并将这些商品按照个人消费者最适合的购买批量进行分类、组合和包装,以便于个人消费者购买。
(2)服务功能。
零售商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还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多种服务。
(3)减少消费者的成本负担功能。
(4)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6)金融功能;(7)娱乐休闲功能。
3.按业种分类法,零售商业的分类我国政府统计对零售商业的业种分类,可分为八大类:(1)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2)日用百货零售业;(3)纺织品、服装和鞋帽零售业;(4)日用杂品零售业;(5)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6)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7)图书报刊零售业;(8)其他零售业(包括家具零售业、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零售业、计算机及软件、办公设备零售业等)。
4.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有:(1)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2)专业商店(Category Store);(3)专卖店(Specialty Store);(4)超级市场(Super Market);(5)大型超市(Hyper Market);(6)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7)折扣商店(Discount Store);(8)仓储式商店(Warehouse Store);(9)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10)家居改建中心(Home Improvement Center);(11)单一价商店(Single Price Store);(12)剩余品商店(Out Let Store);(13)杂货店(Variety Shop);(14)邮寄(目录)商店(Catalog Retailing);(15)访问(直接)销售(Direct Selling);(16)自动售货机(Vending Machines);(17)网上商店(Internet Store)。
零售业变革
![零售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134f5829b4daa58da0114a77.png)
我国零售业态出现变革的原因分析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改革开放前,我国商业业态单一,经营方式传统。
零售企业主要为单一百货店、副食店和粮店。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商业建立了发达国家商业100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各种零售业态。
除百货店、商品市场以外,以连锁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大卖场、折扣店、特许加盟店以及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直销等无店铺销售方式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业竞呈的态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零售业态主要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1989年主要为传统的百货商店第二阶段:1990年—1992年底逐渐形成超级市场第三阶段:1993年—1995年底出现了新型零售组织第四阶段:1996年—1999年跨国零售商进入我国第五阶段:1999年以后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我国零售业态的变革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开始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商品市场长期处于全面短缺的紧张状况,商业部门一直使用统购、派购,计划调拨,定量供应,凭票凭本,国家定价的方式安排市场。
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低下,市场化、商品化程度极低,供求关系紧张,此时的零售业经营方式传统,经营形式单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我国传统零售业组织和经营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基础。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也是我国零售业业态发展变革的推动力。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零售业态变化的因素之一,不同零售业态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每种新业态的出现都必须在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之上。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c99b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9.png)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零售业态是指在商业营销中,把相同或相似的经营内容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这种经营实体称为零售业态。
从形态上看,有单一店铺式的零售业态,如百货商店、折扣商店、仓储商店、便利店等;也有多种店铺混合在一起的零售业态,如综合商店、连锁店等。
零售业态可分为三类:传统业态、新型业态和现代业态。
传统业态包括了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新型业态则是在传统业态基础上,增加或改变某些功能,以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代业态则是借助于电脑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型零售业态,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信息超市等。
零售业态是按照零售经营的内容来划分的,它决定了零售经营的基本模式。
从历史上看,零售业态发展的大致脉络是先由商品经营进入制造商品转向制造商品与自有商品并重再到制造商品与自有商品并重,后到制造商品与自有商品并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广泛采用、流通业态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零售业态正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表现为:由简单的业态发展到复杂的业态、高层次业态,由初级业态发展到高层次业态,由单一业态发展到多种业态。
传统业态包括了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
传统业态是较早出现的零售业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对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它们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投资额大、营业面积小、选址要求严格、客户群相对狭窄、商品更新速度慢、网点分布不均衡等等,给零售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许多不便。
但另一方面,由于其功能多样、业态齐全,在一定时期内又占据主导地位,仍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
然而,传统业态又有它的局限性。
它们由于竞争的加剧,利润下降,许多已经无法承担经营风险,如不转换经营模式,将很快被淘汰。
此外,传统业态还受到经营条件的约束,有些条件甚至已经不具备。
中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中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f997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e.png)
中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一、引言零售业是指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活动。
中国零售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业态。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程。
二、传统零售业态2.1 传统市场1.传统市场是中国零售业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
2.市场上的摊位主要由个体户经营,商品种类相对较少。
3.传统市场存在管理混乱、卫生状况差等问题。
2.2 便利店1.20世纪80年代,便利店开始在中国兴起。
2.便利店以小型、便捷的特点受到消费者欢迎。
3.便利店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和小食品。
2.3 百货公司1.百货公司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百货公司提供多种商品,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化妆品等。
3.百货公司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吸引大量消费者。
三、电子商务的兴起3.1 网络购物平台1.2000年代初,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开始崭露头角。
2.网络购物平台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方便消费者购物。
3.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对传统零售业态造成了冲击。
3.2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零售业态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零售业态迅速发展。
2.移动支付、社交电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3.消费者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购物,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格局。
四、新兴零售业态4.1 无人零售店1.无人零售店采用自动化技术,无需人工操作。
2.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购物。
3.无人零售店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4.2 社区店1.社区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零售业态。
2.社区店通常位于住宅区附近,方便居民购物。
3.社区店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和生鲜食品。
4.3 跨界零售1.跨界零售是不同行业之间合作的一种形式。
2.零售商与其他行业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3.跨界零售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创造更多商机。
五、未来展望中国零售业态发展迅猛,未来仍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零售业态将不断涌现。
零售业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形式分类
![零售业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形式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12d281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f.png)
零售业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形式分类零售业态是销售市场向确定的顾客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
那么你对零售业态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零售业态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零售业态的简介零售业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
零售业态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求的增长,零售业态也在不断地发展。
目前我国对八种零售业态进行了规范,连锁在各个行业都利用这些组织方式。
零售业态的形式分类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
零售业态分为八种,有百货店、便利店、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式商店、专业店、专卖店和购物中心。
不同之处在于:a、超级市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是顾客每日需求的零售业态。
b、便利店——是以满足消费者便利性需求为目的的零售业态。
主要提供便利商品、便利服务。
按照便利店的标准来说,便利店的价格水准要高于超市的价格。
顾客追求便利的时候,追求的亦是商品的功能,而不是价格,所以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c、大型综合超市——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它与超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销售的是大众化的实用品,满足的是顾客一次性购足的需求。
d、仓储式会员商店——指会员制的仓储式商店,沃尔玛、麦德龙都属于这一类型。
它们都是会员制,但是方式不一样,消费对象也不一样。
麦德龙的会员制客户类似三级批发商,面向社会团体、中小商户,它的客户很集中,20%的顾客,购买它80%的商品,它能更好地掌握其顾客的需求。
e、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的建筑物内,根据不同的商品设立销售区,开展定货、管理、营运,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
![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901fae1de80d4d8d05a4f31.png)
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1.1.1零售业演变的主要理论1.1.1.1零售轮转理论1.1.1.2商品攀升理论1.1.1.3零售业生命周期理论1.1.1.4手风琴理论1.1.1.5辩证发展理论1.1.2零售业的发展趋势1.1.2.1零售的工业化和集中化1.1.2.2永恒的主题:竞争、创新、效率●典型案例●小结●复习思考题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一、零售业演变的主要理论1. 零售轮转理论(The Wheel of Retailing Theory )❖ 零售轮转零售创新者通常首先以低价位经营者的形态出现,随时间流逝,这些创新者增加经营品质更好的商品,到租金更高的位置开店,承诺退货退款,提供信用和送货上门等,随之商品价位上升。
当创新者发展成熟时,他们也开始遇到新的成本更低的折扣价经营者的挑战,这就是零售的轮转。
❖ 零售轮转战略➢➢ 战略基本前提零售轮转理论建立在以下4个基本前提下:(1)存在许多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他们愿意舍弃顾客服务,广泛的备选商品和方便的店址,追求最低的销售价格。
(2)价格敏感型顾客通常不存在对商店的忠诚、随时乐于转向售价更低的零售商。
另一方面,威望敏感型顾客倾向于在采用高端战略的商店购物。
(3)新型零售通常比现行零售形态运营成本更低。
(4)随着零售商沿轮转攀升,通常能带来销售增长,目标市场扩大和商店形象改善。
➢ 零售战略选择图1 零售轮转战略图2 零售战略选择图2显示了零售商在考虑战略组合时的选择,说明在高端和低端两种极端间的差异。
零售轮转理论还认为,现有零售商在增加服务和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行战略转移时应谨慎,因为价格敏感型的购物者通常不存在对商家的忠诚,他们很可能会转向价格定位更低的公司。
而且,该零售商可能正因此而失去曾使其盈利的竞争优势。
这一点我们在目录展示屋的例子中可看到。
正因为犯了这种错误,目录展示屋在今日美国已衰亡。
2. 商品攀升理论(Scrambled Merchandising Theory )说明零售商增加其商品组合宽度的规律(即经营不同产品线的数量)。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fdbdf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f.png)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引言:零售商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形态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和分析零售商业的业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把握商业的发展趋势,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因此,对于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零售商业业态的概念分类零售商业业态是指在市场中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各种商业形式和模式。
根据经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零售商业业态分为独立零售业态和连锁零售业态两大类。
1.1 独立零售业态独立零售业态指的是由个体经营者或家庭经营者独立经营的小型零售店铺。
这类店铺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或由少数员工协助,并且经营范围相对较窄。
常见的独立零售业态包括便利店、小型超市、菜市场等。
独立零售业态具有经营灵活、反应迅速的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独立零售业态面临着许多挑战。
1.2 连锁零售业态连锁零售业态是指由总部统一管理,通过加盟、特许经营或直营等方式,在不同地区或地点开设的多家店铺。
连锁零售业态通常拥有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商品供应渠道和统一的管理制度。
常见的连锁零售业态包括超市、百货公司、连锁餐饮等。
连锁零售业态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的优势,可以通过统一的运营管理和集中的采购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意义了解和分析零售商业业态的统计数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商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反映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零售商业业态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通过统计不同业态的销售额、增长率等指标,可以了解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热度和受欢迎程度,从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统计数据也可以反映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把握商机。
2.2 指导政府的宏观调控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数据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指导作用。
政府通过统计零售业态的数据,可以了解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增长周期或下行周期。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2f1f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7.png)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在商业领域中,业态分类是指根据商业形态、经营内容、产品种类等因素对不同的商业实体进行分类。
通过对不同业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各种业态的特点和优缺点,为商业经营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业态进行分类并介绍其特点。
一、零售业态1.百货商场:百货商场是一种综合性的零售业态,通常包括时装、家具、电器、食品等多个品类。
百货商场一般规模较大,商品种类丰富,拥有较多的品牌和租户。
百货商场的优点是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购物需求,提供综合性的购物环境;缺点是竞争激烈,经营成本高。
2.超市连锁:超市连锁是一种以零售食品为主的经营模式,通常采用统一的布局和采购模式。
超市连锁的优点是经营成本低,商品价格相对低廉;缺点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较小。
3.专业店铺:专业店铺是指专注于其中一特定领域的零售店铺,比如专营男装、女装、鞋帽等。
专业店铺的优点是商品种类多样,专业性强,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缺点是面临市场竞争,经营风险较高。
二、餐饮业态1.中餐厅:中餐厅是以中式饭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餐饮业态。
中餐厅的优点是消费人群广泛,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饮食文化差异大,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2.西餐厅:西餐厅是以西式饭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餐饮业态。
西餐厅的优点是高端消费群体多,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成本较高,需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
3.快餐店:快餐店是以快捷、便利为主要特点的餐饮业态。
快餐店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经营成本较低;缺点是面临健康饮食的竞争压力,需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娱乐业态1.影院:影院是提供电影放映服务的娱乐场所。
影院的优点是消费者需求稳定,利润空间较大;缺点是成本较高,需面临电影产业的变革和竞争。
2.游乐场:游乐场是提供娱乐设施和游玩项目的场所。
游乐场的优点是可供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娱乐,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占地面积。
3.电竞馆:电竞馆是为电子竞技爱好者提供游戏竞技场地和设备的场所。
零售业态的基本含义
![零售业态的基本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f468c6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a.png)
零售业态的基本含义简介零售业态指的是一种销售商品或服务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它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包括从街边摊位到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公司等各种类型的零售商。
零售业态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产品销售和消费市场的运作有着关键的影响。
零售业态的特点1. 直接面向消费者零售业态的主要特点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
它通过提供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零售商通常位于购物中心、商业街等人流密集的地区,并提供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以吸引消费者。
2. 多样性和分类零售业态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商业实体和经营模式。
根据销售方式的不同,零售业可以分为实体店、电子商务、邮购、移动零售等多种形式。
根据商品类别的不同,零售业可以分为食品零售、服装零售、家居用品零售等各个细分行业。
3. 中间环节零售业态是产品供应链中的一环,位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之间。
它起着将生产者的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作用。
零售商采购产品,经过库存管理和物流分销,最终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中间环节的有效管理对于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
4. 大众市场零售业态的特点之一是服务于大众市场。
零售商一般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零售业态需要具备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品牌营销等能力,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并实现销售增长。
常见的零售业态1. 实体店零售实体店零售是指以实体店铺为载体,提供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的经营模式。
这种形式的零售业态包括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
实体店零售通常需要在人流密集的地区租赁或购买店面,建立展示和销售的场所。
2.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零售业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平台提供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的销售模式。
电子商务的特点是无需实体店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
3. 传统市场传统市场是指以固定场所,由多个小商户组成的市场形式。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b3e4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7.png)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
中国零售业是指在中国国内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商业业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零售业态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零售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业行为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零售业主要以国营商场、商店和单位商店为主,销售的商品种类和品质都较为有限。
19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零售业也开始迎来了一次快速的发展。
随着外来投资的涌入,超市和百货公司开始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国营商场和商店。
同时,电子商务也开始崛起,开始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一次快速的变革。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程度加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新兴的商业模式,如购物中心、折扣店、专卖店等也开始逐渐普及。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发展,线上零售业开始迅速崛起。
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电商渠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营销渠道。
当前,中国零售业正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随着智能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零售、智能零售等新型业态正在快速涌现。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
因此,未来中国零售业将继续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更加高质量的发展。
零售业态大全
![零售业态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8185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零售业态大全零售业是指将产品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的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零售业态也不断创新和改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零售业态,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传统零售业态1. 便利店:便利店是一种小型的零售店铺,主要销售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其特点是经营范围较窄,服务便捷,适应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2. 超市:超市是一种大型的零售店铺,以自助购物为主要特点。
超市商品种类齐全,价格相对较低,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3. 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是一种大型的综合性零售店铺,通常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化妆品等多个品类。
百货公司一般位于繁华地区,以大型购物中心形式存在。
二、电子商务1. 网上商城:网上商城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商业平台。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商城浏览商品,下订单,并选择配送方式。
网上商城具有便捷、快速、跨地域等特点。
2. O2O平台: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是指将线上和线下商业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可以通过O2O平台查找周边商家、预约服务、下单购物等。
典型的O2O平台包括美团、饿了么等。
3. 社交电商:社交电商是指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在用户间进行商品销售和传播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电商平台浏览商品、查看评价,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购物心得。
三、新型零售业态1. 无人零售店:无人零售店是一种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化运营的商店。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刷脸支付等方式购买商品,无需人工服务。
2. 异地购物中心:异地购物中心是一种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就近取货点的零售模式。
消费者可以在离家较近的社区取货点领取商品,增加了购物的便捷性。
3. AI智能商店:AI智能商店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零售业的商业模式。
商店内配备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商品自动识别和支付,提升购物体验。
四、专业零售业态1. 专业连锁店:专业连锁店是一种在特定领域内提供专业服务和商品的零售店铺。
商业业态概述
![商业业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1a5f7d01f69e314332942f.png)
2012年各商业业态 商品销售额占比
厂家直销中心 0% 专卖店 家居建材商店 0%
5%
其他业态连锁 便利店 超市 1% 零售企业 折扣店 6% 大型超市 5% 0% 9% 仓储会员店 0% 百货店 7%
加油站 26%
专业店 4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5000
2003-2012年各商业业态商品 销售额发展趋势
大型超市
● 大型超市(Hypermarket)或称大型综合超市,是采取 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市 和折扣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的、品种齐全、满足 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 ● 其特点是: ●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 开发。 ●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2012年各商业业态门店数量
厂家直销中心 0% 家居建材商店 0% 专卖店 13% 其他业态连锁零 售企业 6% 折扣店 便利店 6% 0% 超市 14% 大型超市 6% 仓储会员店 0% 百货店 2%
加油站 12%
专业店 41%
120
2003-2012年各商业业态从业 人员发展趋势
专业店, 93.79
专业店和专卖店的区别
● 为了统计操作上的方便,将其归为一类 ● 但专业店与专卖店有本质的区别:
● 专业店:专门经营某种或某类商品,如时装店、鞋 店、食品店、药店、书店、电器店、珠宝店等 ● 专卖店: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如海尔电器专卖店 、李宁牌体育用品专卖店、格力空调专卖店、苹果 牌休闲装专卖店等。
2010年
2011年
商业业态概述 (2)
![商业业态概述 (2)](https://img.taocdn.com/s3/m/057c05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b.png)
商业业态概述(2) 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一、零售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如零售商将汽车轮胎出售给顾客,顾客将之安装于自己的车上,这种交易活动便是零售.若购买者是车商,而车商将之装配于汽车上,再将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则不属于零售.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零售活动常常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多数情形下,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也买到某些服务.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无论商品以何种方式出售或在何地出售,都不会改变零售的实质.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如公司购买办公用品,以供员工办公使用;某学校订购鲜花,以供其会议室或宴会使用.所以,零售活动提供者在寻求顾客时,不可忽视团体对象.在我国,社会集团购买的零售额平均达10%左右.二、零售商活动1.零售商活动特点1交易规模小,交易频率高.2即兴购买多,且受情感影响较大.3去商店购物仍是顾客的主要购物方式.三、零售业零售业是指以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零售业是一个国家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零售业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之一.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引发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零售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结构是否合理,首先在流通领域,特别是在消费品市场上表现出来.零售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就业渠道.由于零售业对劳动就业的突出贡献,很多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零售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济政策.现代零售业是高投资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现在,零售商们运用着最先进的计算机和各种通信技术对变化中的消费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三、西方零售业四次重大变革零售业中的某些变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重大变革的高度,必须满足三方面的条件,一是革新性,即这一变化应产生一种全新的零售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并取得支配地位;二是冲击性,即新的零售组织和经营方式将对旧组织和旧方式带来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顾客购物方式的变化和厂商关系的调整;三是广延性,即这场变革不是转瞬即逝,而是扩展到一定的空间、延续到一定的时间.从这几个方面考察,西方零售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重大变革.一、第一次零售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零售业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以具有现代意义的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的.学术界称之为“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足见其划时代的意义.尽管当时百货商店被称为具有革新性的经营手法现在看来十分平常,诸如明码标价和商品退换制度;店内装饰豪华,顾客进出自由;店员服务优良,对顾客一视同仁;商场面积巨大,陈列商品繁多,分设若干商品部,实施一体化管理等.但这些改革对当时传统零售商来说,已是一个质的飞跃.1.销售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百货商店是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其新型销售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顾客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自在地进出商店;商品销售实行“明码标价”,商品都有价格标签,对任何顾客都以相同的价格出售;陈列出大量商品,以便于顾客任意挑选;顾客购买的商品 ,如果不满意时,可以退换.这些销售方式,在现在看来虽然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它是由百货商店的诞生及其对零售销售的变革而来的.2.经营上的根本性变革当时出现的百货商店最大一个特点是,设有若干不同的商品部,这些商品就像是一个屋顶下的“商店群”,即把许多商品按商品类别分成部门,并由部门来负责组织进货和销售.而且,百货商店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中心,实行综合经营的大量销售组织.按不同商品和不同销售部位来经营,虽然每个部位的经营规模不大,但由于它是汇聚在一个经营体之中的,因而这种综合经营的规模比起之前的杂货店和专门店来说就十分庞大.因此,百货商店实行综合经营也是其适应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根本性变革内容之一.3.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传统的城市零售店和乡村杂货店,店主不仅亲自营业,而且自行负责人、钱、物的管理.与此根本性不同,百货商店由于同时经营若干系列的商品,企业规模庞大,因而其经营活动分化成相对独立的专业性部门,实行分工和合作;而管理工作则是分层进行的,企业订有统一的计划和组织管理原则,然后由若干职能管理部门分头执行.因此,百货商店是在一个资本的计划和统制下,按商品系列实行分部门、分层次组织和管理的.二第二次零售变革:超级市场的诞生1.革命性变化超级市场标志着一场零售革命的爆发,其对零售业的革新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带来了以下影响:开架售货方式流行.开架售货尽管不是超级市场首创,但它却是因超级市场而发扬光大的,超级市场采用的自选购物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不仅冲击了原有的零售形态,而且影响了新型的零售业态,后来出现的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便利店等都采取了开架自选或完全的自我服务方式.人们购物时间大大节省.随着女性工作时间增多,闲暇时间减少,人们已不把购物当作休闲方式,要求购物更方便、更快捷,超级市场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新要求,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各类商品集中到一起,大大节省了人们的购物时间,使人们能将有限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娱乐、健身等活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超级市场实施的统一结算和关联商品陈列,也大大节省了人们选购商品和结算时间.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超级市场所营造的整齐、干净的舒适购物环境,取代了原先脏乱嘈杂的生鲜食品市场,使人们相信购买任何商品都能享受购物乐趣.促进了商品包装的变革.开架自选迫使厂商进行全新的商品包装设计,展开包装、标识等方面的竞争,出现了大中小包装齐全、装潢美观、标识突出的众多品牌,这也使商场显得更整齐、更美观,造就了良好的购物环境.2.产生背景超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现在看来有其历史的必然,其产生背景是:经济危机是超级市场产生的导火线.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居民购买力严重不足,零售商纷纷倒闭,生产大量萎缩,店铺租金大大降低,超级市场利用这些租金低廉的闲置建筑物,采取节省人工成本的自助购物方式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实现了低廉的售价,因而受到了当时被经济危机困扰的广大消费者欢迎.生活方式的变化促成了超级市场.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拥挤,原有零售商店停车设施落后,许多消费者希望能到一家商场,停车一次,就购齐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级市场正是适应消费者的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技术进步为超级市场创造了条件.制冷设备的发展为超级市场储备各种生鲜食品提供了必要条件,包装技术的完善为超级市场中的顾客自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后来的电子技术在商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更是促进了超级市场利用电子设备,提高售货机械化程度.此外,冰箱和汽车在西方家庭中的普及使消费者的大量采购和远距离采购成为可能.三第三次零售变革:连锁商店的兴起连锁商店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与大工业规模化的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其实质就是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效益的目的.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标准化管理.在连锁商店中,各分店统一店名,使用统一的标识,进行统一的装修,在员工服饰、营业时间、广告宣传、商品价格方面均保持一致性,从而使连锁商店的整体形象标准化.专业化分工.连锁商店总部的职能是连锁,而店铺的职能是销售.表面上看,这与单体店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却有质的不同.总部的作用就是研究企业的经营技巧,并直接指导分店的经营,这就使分店摆脱了过去靠经验管理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集中化进货.连锁总部集中进货,商品批量大,从厂家可以得到较低的进货价格,从而降低进货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由于各店铺是有组织的,因此,在进货上克服了盲目性,不需要过大的商品库存,就能保证销售需要,库存成本又得到降低.各店铺专门负责销售,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手段组织推销,从而加速了商品周转.简单化作业.连锁商店的作业流程、工作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以减少经验因素对经营的影响,由于连锁体系庞大,在各个环节的控制上都有一套特定的运作规程,要求精简不必要的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信息技术孵化零售业第四次变革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零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生产方面的技术革新对零售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网络技术引发了零售业的第四次变革,它甚至改变了整个零售业.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时空界限,店面选择不再重要.店面选择在传统零售商经营中,曾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将传统零售企业经营成功的首要因素归结为:“Place Place Place”选址、选址、还是选址,因为没有客流就没有商流,客流量的多少,成了零售经营至关重要的因素.连锁商店之所以迅速崛起,正是打破了单体商店的空间限制,赢得了更大的商圈范围.而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突破了这一地理限制,任何零售商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都可以将目标市场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真正国际化了,零售竞争更趋激烈.对传统商店来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要立足市场必须更多地依靠经营管理的创新.2.销售方式发生变化,新型业态崛起.信息时代,人们的购物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消费者将从过去的“进店购物”演变为“坐家购物”,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在网上完成过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购物过程.购物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商店销售方式的变化,一种崭新的零售组织形式——网络商店应运而生,其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成为全球商业的主流模式并与传统有店铺商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传统零售商为适应新的形势,也将引入新型经营模式和新型组织形式来改造传统经营模式,尝试在网上开展电子商务,结合网络商店的商流长处和传统商业的物流长处综合发挥最大的功效.零售业的变革不再是一种小打小闹的局部创新,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3.零售商内部组织面临重组.信息时代,零售业不仅会出现一种新型零售组织——网络商店,同时,传统零售组织也将面临重组.无论是企业内的还是企业与外界的,网络技术都将代替零售商原有的一部分渠道和信息源,并对零售商的企业组织造成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业务人员与销售人员的减少、企业组织的层次减少、企业管理的幅度增大、零售门店的数量减少,虚拟门市和虚拟部门等企业内外部虚拟组织盛行.这些影响与变化,促使零售商意识到组织再造工程的迫切需要.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企业内部作业方式,以及员工学习成长的方式,个人工作者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进一步提升.这些都迫使零售商进行组织的重整.4.经营费用大大下降,零售利润进一步降低.信息时代,零售商的网络化经营,实际上是新的交易工具和新的交易方式形成过程.零售商在网络化经营中,内外交易费用都会下降,就一家零售商而言,如果完全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可以节省的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的联系与沟通费用;企业人力成本费用;避免大量进货的资金占用成本、保管费用和场地费用;通过虚拟商店或虚拟商店街销售的店面租金费用;通过Internet进行宣传的营销费用和获取消费者信息的调查费用等.另外,由于网络技术大大克服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漫游、搜寻,直到最佳价格显示出来,因而将使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导致零售利润将进一步降低.商圈部分:一、商圈构成及影响因素商圈trading area也称零售交易区域,是指以零售商店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言之,就是零售商吸引其顾客的地理区域,也就是来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商店的商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这是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区域,通常商店的55%-70%的顾客来自主要商圈.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密度较稀的区域,约包括商店15%-25%的顾客;边际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指位于次要商圈以外的区域,在此商圈内顾客分布最稀,商店吸引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商店在此区域内几乎没有顾客.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主要有:商店规模.经营商品的种类.商店经营水平及信誉.促销策略.家庭与人口因素.竞争对手的位置.交通状况.二、商圈划定方法1雷利法则在划定商圈方面,美国学者威廉·雷利Willian J·Reilly提出了一套法则,•称为“零售引力法则”,也称“雷利法则”.雷利认为,商圈规模由于人口的多少和距离商店的远近而有不同,商店的吸引力是由最邻近商圈的人口和里程距离两方面发挥作用.雷利法则的基本内容是:在两个城镇之间设立一个中介点,顾客在此中介点可能前往任何一个城镇购买,即在这一中介点上,两城镇商店对此地居民的吸引力完全相同,这一地点到两城镇商店的距离即是两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此法则用公式表示如下:dDab =───────1+√Pb/PaDab: 表示A城镇商圈的限度以沿公路到B城镇的里程衡量Pa : 表示A城镇人口Pb : 表示B城镇人口d: 城镇A和B的里程距离2赫夫法则赫夫法则是美国零售学者戴伟·赫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城市区域内商圈规模预测的空间模型.赫夫法则是从不同商业区的商店经营面积、顾客从住所到该商业区或商店所花的时间及不同类型顾客对路途时间不同的重视程度这三个方面出发,来对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商圈进行分析.赫夫认为,一个商店的商圈取决于它的相关吸引力,商店在一个地区,以及其他商店在这个地区对顾客的吸引力能够被测量.在数个商业区或商店集中于一地时,顾客利用哪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概率,是由商业区或商店的规模和顾客到该区或商店的距离决定的,即一个商店对顾客的相关吸引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商店的规模和距离.商店的规模可以根据营业面积计算,距离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大商店比小商店有较大的吸引力,近距离商店比远距离商店更有吸引力.赫夫法则的数学模型是:Sj / TλijPij= n∑ Sj / Tλijj=1式中: Pij:i地区的消费者在j商业区或商店购物的概率;Sj:j商店的规模营业面积或j商业区内某类商品总营业面积;Tij:i地区的消费者到j商店的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λ:通过实际调研或运用计算机程序计算的消费者对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敏感性的参数;Sj / Tλij:j商店或j商业区对i地区消费者的吸引力;∑:同一区域内所有商业区或商店的吸引力. 3.实验法实地调查.电话询问.邮寄问卷.提供服务.三、商圈分析的要点1.人口统计分析这是对商圈区域内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收入情况、家庭特点、年龄分布、民族、学历及职业构成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调研.通过这些统计资料调查,有利于把握商圈内未来人口构成的变动倾向,并为市场细分和企业定位提供有用的第一手信息.有很多渠道可以收集这些人口变动信息,如我国每10年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以各种形式发行.上面除了对每个家庭进行基本的人口统计外,还对一定比例的家庭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计算机统计有关区域家庭住房情况、家庭财产、就业情况和家庭收入等.但是,人口普查每10年才进行一次,而且不能及时公布,因而很难满足商圈分析的需要.此外,零售商也可以从各地的统计年报中得到一些相关信息,也可以请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帮助收集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圈分析中,要注意分析有没有人口增加的潜在趋势.一个人口逐渐增加的新区开店较易成功,在一个人口逐渐减少的老区开店较易失败.2.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分析在进行商圈分析时,零售商应该考察以下一些经济因素:各行业或各类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运输网络,银行机构,经济周期波动对地区或行业的影响,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在分析中,一个有关需求的指标尤其应引起重视,这就是购买力指数.比较不同商圈的购买力指数,可为发现潜在的消费市场提供依据.购买力指数 = A50% + B30% + C20%其中:A:是商圈内可支配收入总和收入中去除各种所得税、偿还的贷款、各种保险费和不动产消费等;B:是商圈内零售总额;C:是具有购买力的人口数量.3.竞争状况分析商圈饱和度是判断某个地区商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指标,通过计算或测定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指标,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以决定是否选择在此地开店.通常位于饱和程度低的地区,商店的成功可能性较高度饱和地区的商店要大,因而分析商圈饱和度对于新开设商店选择店址很有帮助.商圈饱和度指标IRS计算公式为:C×REIRS = ─────────RFIRS:某地区某类商品商业圈饱和指数C: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额RF: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营业总面积4.基础设施状况分析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为商店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需要相应的物流配送系统,这与区域内交通通讯状况密切相关,有效的配送需要良好的道路和顺畅的通讯系统.此外,还与区域内软性基础设施有关,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情况的完善程度等,都需要认真分析.第三节商店位置选择一、商店选址的原则1、方便消费者购买.2、方便货品运送.3、有利于竞争.4、有利于网点扩充.二、商店位置类型的设计孤立店这是指商店独立开店,不与其它竞争对手比邻相设.优势:无竞争对手;租金较低;具有灵活性;开店费用低;能见度高;有选择和扩大规模的潜力;有利于顾客一站式购物或便利购物;劣势:如果商店规模不足够大,不易吸引远方顾客,商圈较小;广告费可能较高;在多数情况下,建筑不能租用而必须新建;通常情况下,顾客更愿意去多功能的商业中心区购物.经规划的购物中心这是经过仔细规划设计并集中管理的商店群,通常是由房地产公司事先规划设计,兴建完工后再把各铺面出租或出售给零售商等.一个典型的购物中心有一家或一家以上的主力商店,及各种各样较小的商店,还包括餐馆、快餐店、邮局、银行以及一些游乐场所,适合家庭购物及闲游.优势:协调规划,商品和服务品种组合合理,拥有完善的设施,宽敞的停车场,各具特色又统一规划的购物中心形象,有较大的商圈,适合家庭购物及消闲.劣势:这些地方通常租金较贵,营业管理易受限制,竞争也较激烈.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这是指未经规划自然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这种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可以分为中心商业区、次级商业区、邻里商业区和商业街四种类型.中心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一座城市商业网点最密集的购物区,吸引着来自整个市区的消费者,包括所有阶层的人.在此开店,可以借商业群体效应吸引较多较远的顾客群,但开办费用一般较高,新建店址难以寻找,这种商业繁华区是百货商店或专卖店的首选地址.次级商业区secondary business district,SBD是分散在一座城市的多个繁华程度较低的购物区域,通常位于两条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至少有一家百货商店或大买场和几家专业店或专卖店,此外周围还聚集许多小商店,这一商业区主要面向城市的某一区域消费者,以销售家庭用品和日常用品居多.在这里设店,交通比较便利,人员不太拥挤,店址也相对好找,但供应的商品和服务不均衡,难以吸引较远的顾客.邻里商业区neighborhood business district,NBD是为了满足住宅区居民购物和服务方便而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型商业区,主要由若干小商店组成,如标准超市、便利店、冲印店、快餐店、干洗店、美容院等,在邻里商业区设店竞争程度低,最接近顾客,能保持良好的顾客关系,但商圈小,价格通常也不优惠.专业一条街string是由若干经营类似商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条商业街.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往往会自发形成一条条特色商品街,这是城市发展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三、位置选择因素分析1.客流规律客流性质潜在固定顾客流动顾客2. 周边商店聚集状况异种零售业的聚集有竞争关系的零售业的聚集有补充关系的零售业聚集。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e7dea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a.png)
简述零售业态的定义一、零售业态的定义:根据零售店铺内经营商品的范围,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不同的形态: 1.商业零售店:以经营各类生活必需品为主,如烟酒糖茶、文体用品、百货小五金、针织服装、洗涤用品等,此外还有一些专卖店。
商业零售店在零售市场上占有很大比重,其消费对象是居民,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所设置的店铺必须满足一般顾客的购物习惯。
商业零售店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以便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3.专业性零售店:这类店铺以经营某种特殊商品为主,如某种专业店、专卖店等,如药店、眼镜店、理发店、钟表店、宠物店、珠宝首饰店、照相器材店等。
专业性零售店是现代零售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为某类特殊顾客服务,店址选择专门,服务项目也具有针对性,对周围环境依赖性强,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毛利率。
4.服务性零售店:是为满足消费者休息、娱乐和求知等需要而设立的商店,主要有旅馆、饭店、书店等。
服务性零售店既可满足消费者物质方面的需要,又可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又具有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功能。
传统零售业态指是一般小型零售业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企业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断改革和创新,并且通过实践已逐步总结出多种适合不同地区和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业态。
因此,传统零售业态只是在较小范围内得到保留。
二、连锁经营零售业态分类(1)超级市场(supermarket,简称WM):也叫自选商场,英文原意为“ Supermarket”,是以营业员现场选购商品,以销售食品、非处方药品及个人卫生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一般采取开架自选的销售方式。
超级市场商品的配置一般包括食品、日杂品、非处方药品、个人护理用品、保健食品、家庭清洁用品、医疗器械、计划生育用品、鲜花、礼品、文具、玩具、体育用品、厨房用品、婴幼儿用品、汽车用品等几大类,上千个品种。
其特点是营业面积小,但是集中、量多、价低、方便、卫生。
简述零售业态的类型
![简述零售业态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73c5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0.png)
简述零售业态的类型零售业态是指零售商经营的不同形式和模式。
它是指在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和服务方面,采取的不同销售方式、销售方式、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等。
根据其特点和经营模式的不同,可以将零售业态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便利店形式便利店是指规模较小、面积较小、地理位置方便的零售店。
便利店一般提供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等商品,并以方便快捷、服务周到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便利店还常常提供24小时的服务,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都能购物的需求。
二、超市形式超市是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店,通常拥有较大的面积和宽阔的通道。
超市通常按照商品的种类、功能和使用目的进行多个区域的设置,如食品区、家居区、电器区等。
超市一般提供多种商品选择,并采用自助结账等便利服务。
三、百货商场形式百货商场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商业设施,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商业区。
百货商场通常提供各类商品的销售,包括时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
百货商场还提供吃饭、娱乐、休闲等综合性服务,吸引消费者进行集中购物和消费。
四、专业店形式专业店是一种专门销售某一类商品或提供特定服务的零售店。
例如,药店专门销售药品,书店专门销售图书,家具店专门销售家具等。
专业店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和专业化的商品选择,以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五、网上零售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零售成为一种重要的零售业态。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上商城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
网上零售的特点是方便快捷、商品种类多样、价格竞争激烈,满足了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需求。
六、折扣店形式折扣店是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商品的零售店。
它通常以大规模采购、库存商品或过季商品的销售为特点,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折扣店一般提供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吸引消费者进行清仓购物。
七、专卖店形式专卖店是指销售特定品牌商品的零售店。
它通常由商品生产厂家直接运营或授权给经销商。
专卖店以销售特定品牌的商品为主,提供特别的展示和推广,通过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诚度吸引消费者。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68732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7.png)
中国零售业态演变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经历了惊人的变革。
最初,小摊贩和路边摊是中国最主要的零售渠道。
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大型商超和购物中心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巷尾,而如今,中国零售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之一。
零售业在中国的演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以来的市场化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的头几十年,计划经济战略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掌握了几乎所有的商业操作。
零售业从此成为经济计划的一部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规划和管理,而这种规划往往采取的是集体化、规模化的方式。
在这个时期,国家的旅游贸易模式可以代表清晰的商业体制,企业和商家仅能按照政府划定的计划列出商品和相应的市场设置,并拼尽全力宣传出售。
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0年)改革开放试验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
在很短的时间内,私营企业得以允许进入中国的经济中。
在这个时期,人们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消费品的质量和品种。
大量的私营企业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购物模式改变了,一些小规模的零售店涉足进来。
店面人员开始关注更友好的服务态度,为了增加客服体验,销售团队往往采用更人性化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零售业的发展。
21世纪以来的市场化阶段目前,中国零售业市场化进程发展迅猛,随着在线购物的兴起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零售业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方便、快捷、高效已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成为零售业未来的新模式,一些早期的电商企业迅速崛起,支撑起大量而快速的消费需求。
其他传统商业企业也迅速发展,购物中心和商超不断增加。
总的来说,中国零售业的演化历程可以看作是独特的、富有创新的,经过了几十年不同阶段的发展,为全球零售业提供了成功的标本。
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中国零售业未来依旧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和商机。
商业零售业态(YH)
![商业零售业态(YH)](https://img.taocdn.com/s3/m/708f8f13964bcf84b9d57bc8.png)
4.2 便利店
• 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
•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 商圈范围小,顾客步行5min内到达,目标顾客主要为 单身者、年轻人。顾客多为有目的的购买。 – 商品容量小、有应急性特点,售价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专业店的出现,使得一些商品从百货商店的货位上消 失。 – 比如苏宁电器。
3.4 品牌折扣店
• 品牌(名品)折扣店 Brand (famous) Discount Stores
– 是一种专门销售打折的著名品牌商品的商店,这些打 折商品通常是过季、尾货或稍有瑕疵,一般以服装为 主,顾客对象是“品牌追求者”。 – 商品供给相对不稳定。
• 超大规模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
• 简称“摩尔(Mall)”,是一种在毗邻的建筑群 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 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 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甚至旅游 在内的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属于超级的 或超大规模的零售业态形式。
– 实行24小时营业
– 如7-11等
4.3 仓储会员店
• 仓储式会员店Warehouse club
• 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 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 态。
– 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店、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流动顾 客为主。 – 以大众化衣、食、用品为主,自有品牌占相当部分, 精选商品,SKU在4000种左右,实行低价、批量销售。 – 会费是一项重要收入。 – 如山姆会员店、麦德龙
– 如奥特莱斯
超级市场类型的业态
超级市场Supermarket
连锁零售行业概述
![连锁零售行业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38693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5.png)
连锁零售行业概述概述连锁零售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在不同地区开设多家门店,以提供一致的产品、服务和购物体验的零售业态。
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涉及多个领域,如超市、便利店、专业零售店等。
连锁零售行业通过规模化经营、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影响力提供了许多商业机会。
行业特点连锁零售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规模化经营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开设多家门店,可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采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活动的协调推广。
规模经营有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商品供应的稳定性,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品牌推广。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连锁零售行业正在积极采纳新的技术,以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
例如,一些连锁零售企业开始使用智能POS系统、电子支付和供应链管理软件,以提高销售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更好的库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
3. 供应链管理连锁零售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供应和流通。
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付速度,并保证货物质量的稳定性。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对于连锁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品牌影响力连锁零售企业通常会通过大规模推广和品牌建设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他们在市场上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打造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实现业务增长。
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并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相结合。
5. 顾客需求多样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连锁零售行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价格、服务和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连锁零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保持竞争力。
行业发展趋势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商务与线下门店的融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连锁零售企业开始在线上和线下渠道上同时运营。
电子商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物方式,而线下门店则提供了实物展示和即时服务。
通过两者的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升销售额。
零售商业业态概述(改3)
![零售商业业态概述(改3)](https://img.taocdn.com/s3/m/57696a4c011ca300a6c3907a.png)
零售商业模式概述1、零售商业1.1零售商业的定义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是把消费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用以满足生活需要的商业。
1.2零售商业主要模式百货店连锁店超级市场专业店和专卖店仓储式商店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大卖场1.3零售商业的功能※分类、组合、备货※服务※减少消费者成本负担※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信息传递※融资※娱乐休闲--独有的功能1.4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业态多样化选址郊外化和信息网络化组织连锁化和配送社会化资本国际化和商业品牌化体制民营化和管制规范化2、零售商业模式分类2.1百货商店百货商店是指经营包括服装、家电、日用品等众多种类商品的大型零售商店。
它是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2.1.1百货商店特点选址在市、区级商业中心或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目标顾客以追求时尚和品位的流动顾客为主营业面积在6000—20000平方米商品结构为综合性,品类齐全,以服饰、鞋类、箱包、化妆品、家庭用品、家用电器为主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架面售相结合方式注重服务,设餐饮、娱乐等服务项目和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程度较高2.1.2百货商店类型2.1.3百货商店优劣势 (1)优势✓ 商品种类繁多,经营的品种齐全 ✓ 注重商业信誉,保证商品质量 ✓ 经营设施完善,服务全面周到 ✓ 经营范围广泛,吸引顾客购买 ✓ 多设在繁华地段容易吸引顾客 (2) 劣势 投资规模过大,分布过于集中 经营费用较多,商品价格过高管理难度加大,投资风险增多2.1.4百货商店意义百货商店带来了销售方法上的根本性变革 百货商店带来了经营上的根本性变革 带来了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2.2超级市场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商业模式概述
1、零售商业
1.1零售商业的定义
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是把消费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用以满足生活需要的商业。
1.2零售商业主要模式
➢百货店
➢连锁店
➢超级市场
➢专业店和专卖店
➢仓储式商店
➢购物中心
➢商业步行街
➢大卖场
1.3零售商业的功能
※分类、组合、备货
※服务
※减少消费者成本负担
※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
※信息传递
※融资
※娱乐休闲--独有的功能
1.4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
➢业态多样化
➢选址郊外化和信息网络化
➢组织连锁化和配送社会化
➢资本国际化和商业品牌化
➢体制民营化和管制规范化
2、零售商业模式分类
2.1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是指经营包括服装、家电、日用品等众多种类商品的大型零售商店。
它是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选址在市、区级商业中心或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
➢目标顾客以追求时尚和品位的流动顾客为主
➢营业面积在6000—20000平方米
➢商品结构为综合性,品类齐全,以服饰、鞋类、箱包、化妆品、家庭用品、家用电器为主
➢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架面售相结合方式
➢注重服务,设餐饮、娱乐等服务项目和设施
➢管理信息系统程度较高
(1)优势
✓商品种类繁多,经营的品种齐全
✓注重商业信誉,保证商品质量
✓经营设施完善,服务全面周到
✓经营范围广泛,吸引顾客购买
✓多设在繁华地段容易吸引顾客
(2)劣势
投资规模过大,分布过于集中
经营费用较多,商品价格过高
管理难度加大,投资风险增多
➢百货商店带来了销售方法上的根本性变革
➢百货商店带来了经营上的根本性变革
➢带来了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
2.2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普遍实行连锁经营方式。
➢以自助服务一次性结款为经营方式
➢以食品为经营重点,日常用品为主要经营品种
➢以大量销售为经营原则
➢以低费用高周转为经营特色
➢以廉价销售为经营方针
分类标准类型备注
按组织形式的
不同独立超级市场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连锁超级市场超市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按经营特征的
不同传统超级市场300—500㎡,一般经营日用品和食品新型超级市场1000㎡,50%-70%是用来销售生鲜食
品,其余一般食品
按经营面积的
大小小型超级市场120-399㎡中型超级市场400-2499㎡大型超级市场2500㎡以上
(1)优势
✓销售方式先进
✓改变了消费者购物方式,提高了购物效率
✓规模经济性
(2)劣势
外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内部经营管理人手不足员工离职率过高
获利性偏低
资讯不足,无能力提升营运绩效
➢领导了零售业销售方式的创新
➢推动了零售业管理流程的现代化
➢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
2.3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是指在一个大型建筑体(群)内,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
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购物中心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了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满足了人们购物与休闲活动相结合及对购物环境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购物中心不是一种业态,是业态的集群。
✓政府参与性;
✓开发整体性;
✓服务综合性;
✓商文交融性;
✓名店效应性;
✓经营灵活、购物方便,效益优越性
(1)按规模分类的购物中心类型及主要特征
(2)按业态特色分类的购物中心类型及特征
生活广场
2.4大卖场
大卖场是多以销售生鲜食品及日用品为主、百货为辅的中型超市。
在商品的综合性上逊于大型综合百货,在价格上逊于仓储式超市,但生鲜食品及日用品是卖场中最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商品。
2.4.1 大卖场特点
✓营业面积在7000-12000平方米,能较完整地涵盖标准食品超市和百货商店经营内容
✓商品组合采取将销售额向少数品种高度集中的方法,以达到大量销售的目标
✓商品品质优,价格低
✓以自己加工的商品(面包、熟食、配菜等)为第二利润源
✓合理组织供应商的商品配送并且开发自拥品牌商品以获取第三利润源
✓出租场地给商品相关联和互补的供应商,以降低经营成本,化解由于选址的中心城区化所带来的经营压力
国际性大卖场:国内目前主要有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欧尚、普尔斯玛特、好又多、乐购、大润发、华润万家;
全国性大卖场:国内目前主要有上海华联、上海联华、上海农工商、北京华联、江苏苏果、新一佳、乐客多、北京物美;
(1)优势
✓综合化经营和生活用品上的价格优势
✓自助式的销售方式和连锁的方式经营,满足消费者需求
(2)劣势
➢实行高度的销售额向少数品种集中,大卖场的综合性在商品线的宽度和深度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价格空间和市场营销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