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 第7章 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c7a3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5.png)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存储、管理和访问大量数据。
它是组织结构化数据的集合,能够为用户提供持久化的数据存储和高效的数据检索。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初学者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1. 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一个数据库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组成的,这些数据被组织成表、记录和字段。
数据库的特点包括:数据的持久性: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长期保存的,不受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或崩溃等因素的影响。
数据的共享性: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访问和使用,满足多用户并发访问需求。
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允许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使得数据的改变不会影响相关的应用程序。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提供对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安全性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和修改数据。
2.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所见到和使用的数据库的部分,它定义了用户的视图和对应的操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定义了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描述了整个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描述了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
三级模式结构使得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能够相互独立,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3.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原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组织和数据操作三个方面。
数据模型描述了数据的逻辑结构和表示方式,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采用基于关系的数据结构,通过表、记录和字段来组织和表示数据。
数据组织指的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包括物理存储结构和索引机制。
物理存储结构定义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如表空间、页和块等。
索引机制用于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常见的索引方式有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
数据操作是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包括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6cb3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3.png)
NoSQL数据库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对数据一致性要 求不高、需要快速读写和水平扩展等场景,如社交网络、实时分析、日志处理等 。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库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库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库面临着数据量爆炸式增长、数据多样性增加、处理速度要求提高等挑战。传统 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应对。
3
运维管理
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包括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系统的监控与报警、性能的 优化与调整等。
06
新型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原理
分布式数据库采用数据分片、数据复制和分布式事务等技术 ,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上,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 据的共享和访问。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用 性和容错性。
物理结构设计
介绍物理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 法、索引技术等。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简要介绍数据库实施的过程和维护 的方法,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备 份/恢复等。
03
SQL语言基础与应用
SQL语言概述及基本语法
SQL语言概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 库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使用DROP TABLE语句删 除表及其所有数据。
数据操纵语言(DML)
更新数据
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数 据,可以设置条件来更新特定数 据。
查询数据
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检索数 据,可以设置条件、RT INTO语句向表中插 入新数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8c4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c.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原则。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4. 掌握数据库的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高级功能。
5. 培养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新数据库打开现有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表结构的修改表的删除表的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3. SQL语言基础数据定义语句(CREATE、ALTER、DROP)数据查询语句(SELECT)数据操纵语句(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语句(GRANT、REVOKE)4. 索引与约束索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主键、外键的设置与维护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的设置5. 视图与存储过程视图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调用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实验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编程语言环境(如Python、Java等),文本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安装并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实验数据库”的新数据库。
打开已存在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3. 实验二:表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的表,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插入、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
4. 实验三:SQL语言基础使用SELECT语句查询学生表中的数据。
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操作学生表数据。
5. 实验四:索引与约束为学生表的学号字段创建索引。
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最新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f5334583c4bb4cf7ecd1d7.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期末测试题与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 __。
2.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____来表示的。
3.设关系模型R(A,B,C),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B},则R的候选码为_________。
4.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用“_________” 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5.SQL Server2005中,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_________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
6.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存储结构都采用____________索引结构。
7.一个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属性是原子性、一致性、__________和持久性。
8.在T-SQL中,查询表中数据时,可用___________关键字滤掉重复行。
9.调用标量函数时必须提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名称,即________. 函数名。
10.触发器是当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数据操作语言事件时会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数据管理的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C)人工管理(D)统一管理2.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以上全不是3.如果事务1将数据库中的A值从200改为300,事务2读A值为300,事务1又将刚才的操作撤销,A值恢复为200,那么事务2读取了“脏”数据。
这种情况是由于数据库保护中的那方面不当而引起的()(A)并发控制 (B)完整性约束(C)安全性控制(D)数据库的恢复4.在关系模型中,“元组”是指()(A)表中的一行(B)表中的一列(C)表中的一个数据(D)表中的一个成分5.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课程名),选修SC(学号,课程号,成绩)。
13807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习题答案
![13807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69e6e7e21af45b307a8ed.png)
习题11.数据与信息有何区别?有何联系?数据的概念:数字、文字、图画、声音和活动图象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1)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包含信息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结果为信息信息具有相对性,时效性(2)数据与信息的联系: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
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成为信息。
而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才能传播,才能对人类有影响。
2.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目前,专门研制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
著名的有美国IBM 公司的DB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 公司的oracl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Server2005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Server2005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46e63783e0912a2162a41.png)
R-S={(a2,b2,c1),(a3,b2,c3)}
Π(A,B)={(a1,b1,c1),(a2,b2,c1)}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 5.B
二.填空题
1.企业版,标准版,开发版,工作组版,精简版。
2.Windows其同模式
3.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实体属性:实体的特征成为属性。区别于关系属性:二维表的每一列在关系中称为属性
关键字:关系中能够唯一区分确定不同元组的单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该关系的一个关键字。又被称为键或码(key)
外部关键字:如果关系中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并非本关系中的关键字但却是另一个关系中的关键字,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组合被称为本关系中的外部关键字或外键(FOREIGN KEY,FK)
float和real数据类型被称为近似的数据类型。在近似数字数据类型方面,float和real数据的使用遵循IEEE 754标准。近似数字数据类型并不存储为多数数字指定的精确值,它们只储存这些值的最近似值。在很多应用程序中,指定值与存储值之间的微小差异并不明显。
money数据类型存储货币数据。货币数据存储的精确度为四位小数。可以存储在money数据类型中的值的范围是-922,337,203,685,477.5808至+922,337,203,685,477.5807(需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如果您认识某个字,您可以快速地从自动中查到这个字。但您也可能会遇到您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它的发音,这时候,您就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找到您要查的字,而需要去根据“偏旁部首”查到您要找的字,然后根据这个字后的页码直接翻到某页来找到您要找的字。但您结合“部首目录”和“检字表”而查到的字的排序并不是真正的正文的排序方法,比如您查“张”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查部首之后的检字表中“张”的页码是672页,检字表中“张”的上面是“驰”字,但页码却是63页,“张”的下面是“弩”字,页面是390页。很显然,这些字并不是真正的分别位于“张”字的上下方,现在您看到的连续的“驰、张、弩”三字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排序,是字典正文中的字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您所需要的字,但它需要两个过程,先找到目录中的结果,然后再翻到您所需要的页码。聚集索引在每个表内又只能建立一个,而非聚类索引可以建立多个。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e32ec4dd36a32d72758147.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三级模式模式: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
这一映像是唯一的,用于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即可,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存取控制机制: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存入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被称为安全规则或授权规则)。
权限即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
合法性检查,当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后,DBMS查找数据字典,根据安全规则进行合法性检查,若用户的请求超出了定义的权限/密级/角色,系统将拒绝执行此操作。
视图机制:视图--虚表--导出表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操作的用户隐藏起来。
审计系统提供的一种事后检查的安全机制。
建立审计日志,用以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检查审计日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
审计很浪费时间和空间,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RBAC(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特点:由于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c43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a.png)
06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与选 型建议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以表格形式存储数据,提供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和管理。
数据库完整性的重要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据库完整性威胁
包括数据输入错误、数据更新异常、并发操作冲突等。
数据库并发控制概述
1 2
并发控制的概念
在多个用户或进程同时访问数据库时,保证事务 的一致性和隔离性,防止相互干扰和数据不一致 。
并发控制的重要性
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保证多 个用户或进程能够正确地共享数据库资源。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库基本概念与数据模 型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 数据集合。
用于存储、检索、定义和管理大量数据的 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独立性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组成部分。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存储结构相互独立,使 得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可以独立进 行修改。
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NoSQL)
如MongoDB、Redis、Cassandra等,采用非表格形式存储数据,适用于大数据、高并 发等场景。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Hadoop、HBase、TiDB等,支持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处理,适用于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 。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108a5e16bd97f192279e9f9.png)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ALTER TABLE S ADD ADDRESS CHAR(30);
该例为S表增加了一个ADDRESS(地址)列。
尽管SQL提供了为一个表增加一列的语句, 它并没有提供删除表的列、改变列名或改变列 的数据类型的语句。因此,如果要这么做,那 就必须生成一个新的表。
1.1 基本表的定义、修改和删除
• 视图名是要定义的视图的名字,同表名一样,要经 常用到。
• 语句中的SELECT语句作为子查询将以虚拟表的形 式得出结果。SELECT子查询中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也不能包含UNION(合并有类似结构的 表的关系代数并操作符)操作,子句FROM <表名 >中的表名既可以是表,也可以是视图,即视图既 可以根据表,也可以根据其他视图来定义。
数据。 • 视图机制对机密数据提供了自动的安全保护功能。
1.3 索引
• 索引是关系数据库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被用作包含所关心 数据的表指针。通过一个索引,能从表中直接找到一个特定 的记录,而不必连续顺序地扫描这个表,一次一个记录地去 查找。对于大的表来说,索引是必要的。没有索引,要想得 到一个结果可能要等好几个小时、好几天,而不是几秒钟时 间。
1.1 基本表的定义、修改和删除
• 定义基本表的语句格式 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 < 数据类型1> [NOT NULL] [,<列名2> <数据类型2> [NOT NULL]……])
[其他参数];
其中CREATE TABLE后跟要定义的表 的名称,列名和数据类型中给出表的逻辑 数据结构定义,即表中的列命名、数据类 型选择并给出是否允许空值。各列名信息 之间用逗号相隔,列名与类型说明之间、 类型说明与是否允许空值之间用空格相隔。 任选项“其他参数”与具体系统有关,这 里不作说明。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a6055d7e21af45b207a813.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习题解答1.5 习题1.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的物理组织,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下:(1)数据结构化(2)较高的数据共享性…(3)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答:为了保障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户能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和程序员的负担,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
![北京大学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64830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2.png)
北京⼤学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应⽤课后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第⼀章要求: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系统)等概念及组成;2、了解数据管理的发展,⽐较各管理阶段的优劣;3、了解⼏种数据库的结构模型及其优劣,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4、掌握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级映射、两个独⽴性三、教材习题解答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量数据的集合。
其基本特点为可共享、低冗余度、有较⾼独⽴性和数据间有关联等。
2、从软件的⾓度来看,数据库系统的核⼼是什么?数据库系统和⽂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区别是⽂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性问题,⽽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型软件,⽤于建⽴、使⽤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它对数据库进⾏统⼀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数据库的维护⼯作。
它可使多个应⽤程序和⽤户⽤不同的⽅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与数据操作语⾔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常⽤的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ACCESS、Foxpro等。
4、什么是数据库的结构模型?通常有哪⼏种模型?答:数据库的结构模型是数据库中⽤来表⽰数据结构和数据联系的逻辑概述的集合,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个部分。
按照不同的数据结构通常有层次模型、⽹状模型、关系模型和⾯向对象模型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be3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e.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答案对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答案和解析: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具有较小的冗余度、高质量和可靠性、易扩展和维护的特点。
2.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方式:输入、处理和输出。
3. 数据管理的三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4. 数据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关系。
5.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 数据模型的作用:描述数据组织和关系、实现数据的逻辑表示、支持数据操作和查询。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础1. 实体和实体集的概念:实体是对现实世界中一个独立的数据项的描述,实体集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实体的集合。
2.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关系数据库是一种以关系为基础的数据库,关系是指一个具有特定名称的二维表。
3. 关系之间的联系:主键、外键、参照完整性。
4.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5. SQL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
6. 数据库的范式: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1. DBMS的角色和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安全性。
2.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数据库的设计、安装和配置、备份和恢复、维护和优化、安全和权限管理。
3. DBMS的体系结构:单层体系结构、两层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第五章:查询语言基础1. SQL语言的概念: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
2. SQL的基本语句:CREATE、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3. 查询的基本结构:FROM子句、WHERE子句、SELECT子句、ORDER BY子句。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653b726fff705cc170a7f.png)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C5. D6. B7. A8. B9. D 10. B11. C 12. D 13. D 14. D 15. B16. C 17. D 18. A 19. D 20. A21. D 22. D 23. C 24. A 25. C二、填空题1. 数据库系统阶段2. 关系3. 物理独立性4. 操作系统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6. 一对多7. 独立性8. 完整性控制9. 逻辑独立性10. 关系模型11. 概念结构(逻辑)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14. 数据字典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三、简答题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
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77c6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9.png)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数据库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系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的原理和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
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抽象,它描述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关系。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模型,它使用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系统通过一种特定的语言来操作数据库,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
DDL用于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管理数据库的存储和操作。
DBMS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和服务,包括数据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事务管理和查询优化等。
二、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数据库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企业管理、科学研究、医疗健康和电子商务等。
1. 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各种信息,包括员工信息、客户信息、销售数据等。
通过数据库系统,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库系统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和管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这对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患者信息管理、医疗资源调度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通过数据库系统,医院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电子商务数据库系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和交易支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授课重点手打版(超级无敌重点保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授课重点手打版(超级无敌重点保过)](https://img.taocdn.com/s3/m/c98e42f09e31433238689300.png)
第1章 绪论1.1 数据库应用1.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重点)1.3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重点)1.4 数据模型 (重点)1.5 数据库用户和系统管理员1.6 数据库系统结构(重点)1.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重点)数据库是持久存放在计算机外存(通常是磁盘)中的大容量、低冗余、可共享、可靠、安全并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结构化数据集。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高级语言/应用工具、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用户)6个组成。
数据库由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所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提供数据定义、数据更新与查询、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安全保密等功能。
数据库应用开发者利用高级语言或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供数据库用户使用。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重点)1.3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外部存储器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编程都是采用汇编语言。
↓ 数据管理基本上是程序员的任务,数据的组织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安排。
↓ 数据是面向程序的,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数据的批处理方式。
数据库应用系统 高级语言/应用工具DBMSOS Unix/Linux,Windows数据库用户Oracle, DB2, SQLServer, Sybase, C , C++ , Java /Delphi,Powerbuilder 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有了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
↓操作系统中有文件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采取文件组织的方式。
↓数据可以在计算机内长期保存,可以进行联机实时处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张俊玲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张俊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9a8828e9951e79a89274b.png)
希望大家支持第六章一、单选题CAACA CCBAC BBCDB二、填空题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处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2.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务被称为实体,同类实体的集合被称为实体集。
3.在关系中,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叫做域。
4.当前数据库系统的主流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5.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6.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划分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可分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3层。
7.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8.内模式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9.外模式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三、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各阶段的特点。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有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的管理者是用户、面向有一应用程序、数据之间无共享。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的管理者为文件系统、有一定的共享性、记录内有结构。
而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强、数据独立性高、结构化强等特点。
2。
实体间的联系有哪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实体间的联系是指不同实体集间的联系。
两个实体间的联系分为三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或多对一)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一对一联系:球队和队长之间是一对一联系,一个球队只有一个队长,而一个队长只属于一个球队。
一对多联系:班级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关系,一个班级有多个学生,而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班级。
多对多联系:银行和客户之间是多对多关系,一个银行可以有很多客户,而一个客户可以在多个银行办理业务。
3、以一个关系为例说明什么是关系、元组、属性、主键、关系模式。
答:二维表“系部一览”即为一个关系,见下表。
其中每一行数据为一个元组;每一列(部门编号,部门,系主任等)为一个属性;主键是部门编号。
关系模式表示为:系部一览(部门编号,部门,系主任)。
2021年国开电大(成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形考任务2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成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形考任务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15b84f5335a8103d220a5.png)
2021年国开电大(成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形考任务2答案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形考二SQL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功能。
正确答案是:对SQL Server 2000中表更新数据的命令是UPDATE。
正确答案是:对在T-SQL语言中,修改表结构时,应使用UPDATE命令。
正确答案是:错在数据库的表定义中, 限制成绩属性列的取值在0到100的范围内, 属于数据库的用户操作约束。
正确答案是:错在创建数据库时,系统自动将Master系统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定义的对象都复制到的数据库中。
正确答案是:错关系模式中满足2NF 的模式必定是1NF。
正确答案是:对在SELECT 语句中,使用*号表示选择全部列。
正确答案是:对在SQL语言中,子查询是选取单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正确答案是:错建立索引的目的是提高SQL Server数据检索的速度。
正确答案是:对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一对一联系的是()。
正确答案是:省与省会的所属联系关系模型中,主关键字是()。
正确答案是: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事务是数据库执行的基本工作单位。
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己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就保持数据库处于彩蛋状态。
正确答案是:一致性下列关于关系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彩蛋。
正确答案是:关系中列的值可以相同假设同一名称的产品有不同的型号和产地,则计算每种产品平均单价的SQL 语句是彩蛋。
正确答案是: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GROUP BY 产品名称一个服务器上可以安装()个SQL SERVER默认实例。
正确答案是:一个SQL的视图是从()中导出的。
正确答案是:基本表或视图一个关系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的操作是()操作。
正确答案是:选择假定学生关系是S (S #, SNAME , SEX , AGE ) , 课程关系是C (C #, CNAME ,TEACHER ) ,学生选课关系是SC (S #, C #, GRADE ) 。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8f69cfc281e53a5902ffb4.png)
第1章数据概述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A.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B.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C. 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D.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 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B. 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C. 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D. 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3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A. 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B. 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C. 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D. 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岀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5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A. 相互调用B. 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C. 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 并发运行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 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 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D. 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7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A. 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8 •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A. 数据库B.操作系统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9 •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A. 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B. 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C. 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D. 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8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LOG ON (
NAME='test_log',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2.MSSQLSERVER\MSSQL\DATA\Store2_log.ldf', SIZE=1MB, MAXSIZE=10MB, FILEGROWTH=10%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7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例7.2】指定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创建Store2数据库。 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
CREATE DATABASE Store2 ON (
NAME=' Store2 ', FILENAME='C:\Program FileSQLSERVER\MSSQL\DATA\Store2.mdf', SIZE=5MB, MAXSIZE=30MB, FILEGROWTH=1MB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4
7.2 数据定义语言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1. 创建数据库 语法格式: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 [ [ON [filespec] ] [LOG ON [filespec] ] ]
<filespec>::= {( NAME = logical_file_name , FILENAME = ' os_file_name ' [, SIZE = size] [, MAXSIZE = {max_size | UNLIMITED }] [, FILEGROWTH = growth_increament [ KB | MB | GB | TB | % ]] ) }
第7章 T-SQL基础
7.1 T-SQL概述 7.2 T-SQL中的数据定义语言 7.3 T-SQL中的数据操纵语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1
7.1 T-SQL概述
7.1.1 T-SQL的语法约定
T-SQL的语法约定如表7.1所示,在T-SQL中不区 分大写和小写。
表7.1 T-SQL的基本语法约定
CREATE DATABASE Store
由SQL Server创建Store的数据库,并创建了一个主数 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其逻辑文件名分别为Store和 Store_log,磁盘文件名分别为Store.mdf和Storelog.ldf。
在查询分析器编辑窗口中单击“执行”按钮或按F5键, 系统提示“命令已成功完成”, Store数据库创建完毕。
USE StoreSales SELECT * FROM Employee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3
7.1.2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 执行T-SQL语句
(3)单击左上方工具栏”执行” 按钮或按F5键,编辑窗口一分 为二,上半部分仍为编辑窗口,下半部分出现结果窗口,结果窗口 有两个选项卡,“结果” 选项卡用于显示T-SQL语句执行结果,如图 7.2所示,“消息” 选项卡用于显示T-SQL语句执行情况。
在查询分析器编辑窗口中单击“执行”按钮或按F5键,系统提示 “命令已成功完成”, Store2数据库创建完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9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例7.3】 创建Store3数据库,其中主数据文件为20MB,最大大小不限, 按1MB增长;1个日志文件,大小为1MB,最大大小为20MB,按10%增长。
语法约定
说明
大写 | [] {} [,...n] [...n]
Transact-SQL 关键字 分隔括号或大括号中的语法项,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可选项 必选项 指示前面的项可以重复 n 次,各项由逗号分隔 指示前面的项可以重复 n 次,各项由空格分隔 语法块的名称。此约定用于对可在语句中的多个位置使用的过长语法段或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5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说明: ● database_name:创建的数据库名称,命名须唯一且符合SQL Server 2008的命名规则,最多为128个字符。 ● ON子句:指定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属性。 ● LOG ON子句: 指定日志文件属性。 ● filespec:指定数据文件的属性,给出文件的逻辑名、存储路径、 大小及增长特性。 ● NAME为filespec定义的文件指定逻辑文件名。 ● FILENAME为filespec定义的文件指定操作系统文件名,指出定 义物理文件时使用的路径和文件名。
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
CREATE DATABASE Store3
ON
(
NAME='Store3',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2.MSSQLSERVER\MSSQL\DATA\Store3.mdf',
<label> ::=
法单元进行分组和标记。可使用的语法块的每个位置由括在尖括号内的标签 指示:<label>。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2
7.1.2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 执行T-SQL语句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在左边“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中“数据库”节点,单击 stsc数据库,单击左上方工具栏“新建查询”按钮,右边出现查询分析器 编辑窗口,可输入或粘贴T-SQL语句,例如,在窗口中输入命令,如图 7.1所示,输入的命令如下。
● SIZE子句:指定filespec定义的文件的初始大小。 ● MAXSIZE子句:指定filespec定义的文件的最大大小。 ● FILEGROWTH子句:指定filespec定义的文件的增长增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
6
7.2.1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数据库
【例7.1】使用最简单的创建数据库语句,创建Store数 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