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纸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纸》说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纸》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26b9831ff18583d049645999.png)
演示,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交 流发现(课件出示结论)。
(三)总结全课,节约用纸。 1、出示课件了解现代造纸过程。 2、了解造纸术的发明。 3、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谈感受, 知道节约用纸。 4、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当怎样做?
2、纸
结实程度 性质 透明度 吸水性
节约用纸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科学,对这门 学科比较感兴趣,也喜欢动手动脑,但由 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 差。鉴于此,本节课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 况,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事物的经验 (看、摸、闻等),来探究生活中最常见 的一种材料——纸的性质。然后再联系生 活中的一些浪费纸的现象,加强对学生进 行节约用纸的教育,增强环保二 课的内容。本节课在研究常见材料的基础 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纸的研究,积累对 材料的认识,将科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纸是生活中常见的,种类繁多。在研究纸 的作用以及多样性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各 种不同的纸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 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探究纸的特点, 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针对本节课的教材特点,我利用 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发问题;接 着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实验探究问 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科学 常识,在交流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顺势拓展,延伸问 题。让学生在资源共享中体验到科学 探究的乐趣。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 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 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 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1.知识与能力: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
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 起来。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多种多样的纸。能够运用感 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 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纸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纸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36847b195f312b3169a5dd.png)
用不同类型的纸来做这种物品?主要是运用了这种类型的纸的什么特性?(板书纸的各种特性)
5、研究纸的性质:
(1)讲述: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
(2)实验研究:
①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
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
②用放大镜观察纸。
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并描述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③吸水性实验。
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
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
④透明度实验。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
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
学生认真填写活动记录。
6、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识了纸的一些特点,纸具有物美价廉、工艺简单、用途广泛的特点,所以很受人们欢迎。
(3)阅读P45资料:大多数的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造纸的过程: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实验研究讨论
观看视频阅读资料。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9dfb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b.png)
小学科学《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纸》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1 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材料”,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及其性质。
而“纸”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且熟悉的材料,是开启本单元学习的良好切入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材料世界的探究兴趣。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一张纸”“比较不同的纸”“研究纸的吸水性”“了解纸的来源”等部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纸这种材料。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折纸等。
但是,他们对于纸的特性和来源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验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纸是由纤维组成的,不同的纸在吸水性、结实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纸的吸水性等特性。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材料世界的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了解纸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纸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纸的吸水性,并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纸,发现它们在颜色、厚度、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纸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纸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b7af5e4693daef5ef73dcf.png)
纸(三上科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并且了解造纸过程。
2、学生会用实验研究纸的结实程度、光滑度、吸水性、透明度。
3、学生知道纸有不同的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做成不同的纸制品。
4、让学生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会通过实验,研究纸的结实程度、光滑度、吸水性、透明度。
三、教学准备滴管8根、烧杯8只、红墨水、放大镜、牛皮纸、打印纸、餐巾纸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教师拿出一个纸盒,纸盒里有药盒、笔记本、儿童书、餐巾纸、锡纸……老师变出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这些东西是用同一种纸做的吗?(不是)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玩纸1、实验指导(1)你们大家以前都玩过纸吧?你们以前是怎样玩纸的?你知道纸有哪些性质?(2)我们书上是怎样玩纸的呢?请大家看一看书。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牛皮纸、打印纸、餐巾纸,每个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玩纸,请每组派一个人到我这里来领取实验器材。
2、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小组选取实验内容,分组实验。
(1)研究纸的结实程度(2)研究纸的表面和毛边(3)研究纸的吸水性(4)研究纸的透明度(5)研究纸的厚度把报纸、餐巾纸、打印纸折叠三次,比较厚度。
3、交流实验结果,小结纸的性质⑴不同的纸,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⑵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⑶纸的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担放大镜下却有许多毛边。
餐巾纸的毛边最多⑷餐巾纸吸水性比较好,打印纸吸水性弱4、小结:因为每种纸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用不同的纸做不同的物品。
(三)纸的用途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他们都有什么用途?(五)现代造纸技术蔡伦发明的纸用处可大了,但是过去造一张纸的成本很高,价钱很贵,大多数人是用不起纸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被大规模生产,制作成本降低了,我们大家都有很多的纸了。
课件演示现代造纸过程。
(六)节约用纸1、算一算:你们一学期大约用多少本书?一个班大约用多少本书?2、用过的书,到哪里去了?3、书都是树做成的,造这么多书,要用多少树啊。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纸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纸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8ce44cdaef5ef7bb0d3c5b.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纸苏教版执教年级:三年级执教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迷信上册教学设计:学习目的:迷信探求:1、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停止迷信的探求。
2、可以运用言语、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求结果。
3、可以经过多种渠道查阅有关纸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看法到维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性。
2、看法到浪费用纸的重要性,养成浪费用纸的好习气。
迷信知识:1、知道纸的普通特征和罕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络起来。
2、了解纸的消费进程及开展史,培育先生浪费用纸的环保看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纸的四种性质。
难点:可以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的特点停止研讨;可以运用言语、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求结果,并停止交流。
教学预备:1、课件2、实验器材〔自来水、滴管、烧杯、报纸、餐巾纸、宣纸、色卡纸、本子纸、蜡烛、红墨水、缩小镜〕3、实验记载单教学进程:一、激起兴味,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2、明天我们就来说说〝纸〞。
〔1〕先生罗列生活中见到的纸制品〔2〕教员课件展现生活中一些罕见的纸制品图片[课伊始经过一个小谜语激起先生的探求兴味,经过引见生活中一些罕见的纸制品,让先生感受纸与我们生活的亲密联络,从而末尾发生看法纸、研讨纸的兴味。
]二、提出效果:1、了解不同的纸。
让先生思索刚才所提到的纸都是同一种纸吗?假设不是,那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针对纸提出效果。
〔1〕关于纸,你们有些什么效果要提出来呢?〔2〕先生提问。
〔3〕关于刚才提出的这些效果,你们想研讨哪些呢?〔4〕明天我们重点来研讨纸的结实水平、透明度、毛边和纸的吸水性。
[迷信的实质就是从提出效果到处置效果,提出有价值的效果是停止迷信探求的第一步,紧扣〝纸〞提问就是引抢先生去初步了解各种纸的不同特点以及性质,将先生对纸发生的兴味推进为探求的愿望。
]三、仔细探求纸的性质。
〔一〕探求纸的结实水平实验一:探求不同纸的结实水平与纸质的关系。
1、拿出两种相反大小不异性质的纸〔宣纸和卡纸〕,停止结实水平的比拟。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纸》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d119b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6.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纸》这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纸的来源、特性以及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纸的发展史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纸的制作过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纸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节约用纸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究。
但是,对于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他们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纸的制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来源、特性以及制作过程,知道纸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纸的来源、特性以及制作过程。
难点:纸的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特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纸张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纸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纸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纸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纸是从哪里来的,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纸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纸的来之不易。
3.实验探究纸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纸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纸的制作原理。
4.总结纸的特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纸的特性,如吸水性、柔软性等。
5.节约用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纸,提出具体的节约用纸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古代:竹简、丝绸•东汉:蔡伦发明纸•现代:各种纸张纸的制作过程1.准备原料:树皮、竹子等2.打碎原料:制成浆3.过滤浆料:去除杂质4.晾晒纸张:制成纸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纸的来源、特性以及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纸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1ab6db312b3169a551a454.png)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课,通过组织学生研究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透明度的性质,认识纸的各种用途,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
按照教材的编写内容,教学核心内容的引入是从了解纸的广泛用途着手,在介绍纸的发展历史之后再让学生观察研究纸的性质,认识到现代造纸术给环境和资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环保和节能教育。
在这一课中重点是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研究,难点是把纸的性质与用途联系在一起,在课前,我准备了不同的纸,放大镜,滴管,红墨水。
在介绍完纸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我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历史上不同时期用的纸,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纸张的用途。
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因为对纸的常规认识已经很普遍,而冲淡他们进一步研究纸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的兴趣,所以我这个环节结束后,我会通过一个场景引入实验部分,我事先将课上能用到的学习资料分别用普通牛皮纸和带有塑料薄膜的牛皮纸分别包好,在上课前就把他们放在有明显水痕的桌角,并保证普通牛皮纸包装的纸包被水浸透。
然后通过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纸包上,并请同学们分别用报纸,餐巾纸,卫生纸,普通纸,皱纹纸等帮忙擦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他们课前准备的纸制品派上了用途,孩子们也自觉的来事了科学的探索研究活动。
然后我让同学观察自己用的纸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场景中孩子们了解了不同的纸的吸水性的不同,并把他们的吸水性与纸的性质联系起来。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吸水性。
写完后让同学们把准备的纸横着对折拉一拉,再竖着对折拉一拉,知道拉成两半,说出怎样拉的时候比较轻松,从而让学生明白纸纵向、横向的不同的结实程度。
这个时候让同学们打起手边的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刚才拉开纸的毛边,并请同学描述看到的现象。
最后进行透明度试验,让学生吧几种不同的纸对着亮光看一看,比一比,看哪种纸的透明度好。
实验完成后,学生肯定对生后中常见的纸有了新的认识,也激起了他们向更深的了解纸的好奇心,这是我通过课件展示造纸的过程,并用图片展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让同学们节约用纸,并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好的用纸习惯,和不好的用纸习惯,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纸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纸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d55ea519e8b8f67c1cb9a7.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纸》教学设计及反思《纸》一课教学设计《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课,通过组织学生研究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透明度的性质,认识纸的各种用途,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
按照教材的编写内容,教学核心内容的引入是从了解纸的广泛用途着手,在介绍纸的发展历史之后再让学生观察研究纸的性质,认识到现代造纸术给环境和资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环保和节能教育。
但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因为对纸的常规认识已经很普遍,而冲淡他们进一步研究纸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的兴趣,所以我这样设计了探究实验前的导入情境——我事先将课上能用到的学习资料分别用普通牛皮纸和带有塑料薄膜的牛皮纸分别包好,在上课前就把他们放在有明显水痕的桌角,并保证普通牛皮纸包装的纸包被水浸透。
师: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共同进行一项科学探究活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学习资料带给你们。
哎?这纸包怎么都湿成这样啦!请前面这组同学快帮我把它们擦干净。
有几个同学分别用报纸、餐巾纸、卫生纸、普通纸、皱纹纸等帮忙擦拭。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乐于助人、遇事敢于表现自己的年龄阶段,当这个“意外”事件出现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怎样解决问题的思考中,我再以朋友的身份请求帮助,他们立刻全力以赴,积极行动,而他们课前准备的纸制品也正在这时派上了用场、发挥了作用。
此时,孩子们已经在自觉行为中开始了探索身边科学的研究活动,这个过程也是检验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评价点,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能得到被认可的满足和快乐,所以更能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学成果上体现出一举多得的功效。
下面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提出就会越发显得顺理成章。
师:谢谢几位同学。
刚才大家看到他们是用什么擦水的?怎么不用橡皮呀?生:他们是用各种纸擦水的。
因为纸能吸水,而橡皮不能。
师:这说明这些纸有什么性质呢?生:说明纸有吸水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 纸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 纸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522d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6.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纸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收集多种多样的纸,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惯,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手工纸制品,告诉学生这是纸做的。
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展史,包括纸是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的改进等。
展示不同的纸制品,让学生介绍它们的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做不同的产品。
二、探究纸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不同种类的纸,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了解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学生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三、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总结纸的性质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天然资源,养成节约用纸的好惯。
同时,强调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纸的过程中,既了解纸的发展史和性质特点,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用纸的好惯,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家中常见的纸品,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探究纸的特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梳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在探究纸的结实程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比如裁开一张卫生纸,测试它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
学生可以讨论确定实验方法,比如将纸条套在一起拉一拉,看哪个方向先断。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控制变量和注意安全。
最后,学生可以交流实验结果,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通过这样的探究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纸的特点和性质。
删除此段)同学们进行了纸的结实程度和透明度的比较研究。
在研究结实程度时,老师先让同学们比较了横向和纵向的同种纸的结实程度,发现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不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研究纸》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研究纸》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bb70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7.png)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研究纸》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研究纸》这一单元。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通过学习纸张的构成和性质,以及纸张的生产过程和用途,让孩子们了解到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纸张的构成和性质•掌握纸张的生产过程和用途2. 技能目标•学会用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明确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物品和保护环境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教学内容•纸张的构成和性质•纸张的生产过程和用途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有关纸张的产品和生产厂家介绍,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探究首先,让孩子们亲手使用卫生纸和餐巾纸,通过比较和触摸,了解纸张的质地和软硬程度,并引导孩子们探究纸张常见的特点。
其次,通过模拟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纸张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等特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纸张的性质。
最后,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种类的纸张,了解它们的构成和制作材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体验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纸张,并亲身体验纸张生产的过程,提高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让孩子们了解纸张在生活中的用途和重要性。
(4)归纳通过讨论和归纳,让孩子们总结出纸张的作用和应用,深入理解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珍惜物品的意识。
(5)展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动手制作的纸张,并用创意来设计自己的作品,展示孩子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的课件和相关素材、学生个人用品、实验器材和工具、教学方法。
2. 评价方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考察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考察学生对环保和珍惜物品的态度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纸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38e3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3.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纸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
2. 学习简单的造纸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撕扯等方式,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
2. 造纸方法:学习简单的造纸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3.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纸制品,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纸。
2. 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
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撕纸比赛、纸的承重实验等。
3. 造纸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的方式,学习简单的造纸方法。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纸张,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
4.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5. 总结与评价: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互相学习。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学习简单的造纸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纸制品、实验器材、示范用的纸张等。
2. 学生准备:纸张、水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苏教版科学三上《纸》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b4fac0ad51f01dc281f1e9.png)
《纸》说课稿大家好,我是三年级的科学老师王水英。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纸》。
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课是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以常见的纸为研究对象对某一类材料进行的研究活动。
通过学生对纸的探究,进而了解纸的特点及用途,并能养成对常见材料进行科学探究的好习惯。
通过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 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到纸,所以他们对于纸已经非常熟悉,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再加上年龄较小,学习科学的时间较短,所以对于学习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好,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还不能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还必须在老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有关纸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保护天热资源的重要性。
(2)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及其发展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纸。
苏州小学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第1课《纸工初步》说课稿
![苏州小学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第1课《纸工初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55c2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9.png)
苏州小学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第1课《纸工初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纸工初步》是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工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纸工制作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工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纸工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的熟练度和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纸工制作的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2.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纸工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评价激励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纸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示范:教师进行纸工制作的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3.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纸工制作。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评价和过程评价。
作品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创意、制作技巧和审美观念,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我对《纸工初步》的说课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纸课件-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纸课件-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d911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b.png)
改造环境
一些动物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环境,如 蚯蚓松土、蜜蜂采蜜等。
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 家畜、宠物、野生动物等。
04
地球的奥秘
地球的结构与特征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特 征。
地球的外部特征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包括 岩石、土壤、水、空气等,这些物质 组成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 重要影响。
地球的资源与保护
地球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 源等,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
的管理措施和开发方式。
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倡 导绿色生活和低碳发展,减少人 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可 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如草 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
植物的特征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如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这 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区分 不同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 ,长出根和茎,逐渐形成 植物的形态。
生长阶段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 现出不同的生长特点,如 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
开花结果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 结果,完成生殖过程。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01
02
03
04
光照
植物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
。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纸》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纸》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a44727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d.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纸》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纸》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活动,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性质。
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认识纸。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性质。
难点:纸的性质的探究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2.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3.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纸的制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纸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纸的来源:介绍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纸的历史。
3.纸的制作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纸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纸的制作。
4.纸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纸的性质,如吸水性、透气性等。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小实验,如纸的溶解、纸的燃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纸的性质。
6.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纸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的来源纸的制作过程纸的性质历史制作方法吸水性透气性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性质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becf7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b.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纸》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探究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用途,旨在让学生了解纸的产生、发展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丰富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提高对纸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用途,知道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爱护纸张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用途。
2.教学难点:纸的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纸张制品,引发学生对纸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纸的来源: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是由树木制成的。
3.探究纸的制作过程: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纸的制作过程,了解纸的生成原理。
4.纸的用途:让学生举例说明纸的用途,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5.纸的环保意识:讨论纸的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纸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的用途。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节约用纸,培养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纸的来源:树木纸的制作过程:观察实验纸的用途: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环保意识:节约用纸、爱护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作业完成等情况,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达成度。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纸》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纸》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f581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d.png)
(4)实验步骤 ①先将三种纸准备好 ②三位同学练习正确使用滴管,熟练操作用滴管滴一滴水的量 ③另一位同学观察同伴将滴管放置三种纸一样高的位置同时滴一滴 红水 ④三秒之后同时观察水渍的大小比较纸的吸水性 ⑤记录实验结果
(5)注意事项 ①滴管高度要一样 ②纸的大小要一样 ③纸张的厚度要一样 ④滴数要一样 ⑤观察的时间要一样 ⑥观察的角度要一样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2700吨纸、 27万吨水。 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 棵树。
2、你能想到哪些节约用纸的办法? 【提示】 ①将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②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字就扔掉。 ③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④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
3、小结 纸的作用很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 少的物质资源了。
板块二、讲授新课 (一)、纸的发明 1、考考你 ① 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哪国? ②谁发明了新型的造纸术,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 一。)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打开看看里边有什么纸? (打开档案袋,说纸的名称交流纸的用途)
2、纸是最普遍的物质资源之一,它有哪些用途? 【列举】 ①玻璃纸又名透明纸,是像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用 于包裹粮果、食品、卷烟、化装品等。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 、翠绿等多种颜色。
3、老师明白了 不同纸的防水性能不同。做不渗水的纸船需要考虑纸的吸水性 。纸 张吸水性越差越不渗水。 因此,给纸涂蜡或直接用硫酸纸、蜡光纸 都可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6bf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0.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纸》教案13.纸【教材分析】《纸》是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一级主题的第一课。
它首次展开对二级主题的研究,为其他两个次级主题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是研究纸、金属、塑料的引领课。
【学情分析】纸这种材料,学生常见常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用途,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 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一些特性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纸制品(宣纸、卫生纸、餐巾纸、报纸、打印纸、牛皮纸等)滴管、有颜色的水、蜡笔、水盆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讨论纸的用途,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周围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
例如书是由纸做成的。
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2.师: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呢?(从身边的纸制品选择一件物品进行讨论、汇报)指导学生在汇报时这样描述:XX纸有什么样的特性,所以可以用来做成XX。
3.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材料,通过讨论纸的用途,让学生了解到纸的用途的多样性。
]二、介绍纸的发明史1.师:考考大家,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又是谁发明了新型的造纸术呢?2.师: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播放视频:蔡伦和纸的发明)3.师:蔡伦纸原材料易得、价廉,便于大量生产、携带、保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课,通过组织学生研究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透明度的性质,认识纸的各种用途,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
按照教材的编写内容,教学核心内容的引入是从了解纸的广泛用途着手,在介绍纸的发展历史之后再让学生观察研究纸的性质,认识到现代造纸术给环境和资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环保和节能教育。
在这一课中重点是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研究,难点是把纸的性质与用途联系在一起,在课前,我准备了不同的纸,放大镜,滴管,红墨水。
在介绍完纸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我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历史上不同时期用的纸,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纸张的用途。
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因为对纸的常规认识已经很普遍,而冲淡他们进一步研究纸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的兴趣,所以我这个环节结束后,我会通过一个场景引入实验部分,我事先将课上能用到的学习资料分别用普通牛皮纸和带有塑料薄膜的牛皮纸分别包好,在上课前就把他们放在有明显水痕的桌角,并保证普通牛皮纸包装的纸包被水浸透。
然后通过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纸包上,并请同学们分别用报纸,餐巾纸,卫生纸,普通纸,皱纹纸等帮忙擦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他们课前准备的纸制品派上了用途,孩子们也自觉的来事了科学的探索研究活动。
然后我让同学观察自己用的纸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场景中孩子们了解了不同的纸的吸水性的不同,并把他们的吸水性与纸的性质联系起来。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吸水性。
写完后让同学们把准备的纸横着对折拉一拉,再竖着对折拉一拉,知道拉成两半,说出怎样拉的时候比较轻松,从而让学生明白纸纵向、横向的不同的结实程度。
这个时候让同学们打起手边的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刚才拉开纸的毛边,并请同学描述看到的现象。
最后进行透明度试验,让学生吧几种不同的纸对着亮光看一看,比一比,看哪种纸的透明度好。
实验完成后,学生肯定对生后中常见的纸有了新的认识,也激起了他们向更深的了解纸的好奇心,这是我通过课件展示造纸的过程,并用图片展示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让同学们节约用纸,并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好的用纸习惯,和不好的用纸习惯,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