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_4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29d77555270722192ef78a.png)
2.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 能否将4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 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在测定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 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1、这个实验做三次的目的 是什么?这与研究电流、电 压、电阻之间关系的三次实 验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小灯泡上标有 “3.8V 0.3A”字样,它
的含义是什么?
3.8V是指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3.8V。 0.3A是指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A。
能想办法测出灯泡的电阻吗?
电路图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物图
思考题:
1. 某同学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认为,随着电压、 电流的增大,电阻温度要升高,电阻值应不断变大, 每次电阻值应为待测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不 能取平均值。你认为呢?
本次实验中,电阻温度变化较小,阻值受温度 的影响小,测得的电阻值有偏差,主要是由电路和仪 器误差引起,可以取平均值作为该电阻的电阻值。
(6)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造成灯 泡短路,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至少说出两点):
电流表示数变大 灯泡不亮 电压表示数为零
完成书本上的有关作业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1 Nhomakorabea2
3
1.5 2.5 3.0
0.2 0.25 0.28
(4)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当灯丝两 端电压改变时,灯丝电阻也在改变.你认为引
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温:_度______ ;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 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在测定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 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1、这个实验做三次的目的 是什么?这与研究电流、电 压、电阻之间关系的三次实 验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小灯泡上标有 “3.8V 0.3A”字样,它
的含义是什么?
3.8V是指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3.8V。 0.3A是指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A。
能想办法测出灯泡的电阻吗?
电路图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物图
思考题:
1. 某同学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认为,随着电压、 电流的增大,电阻温度要升高,电阻值应不断变大, 每次电阻值应为待测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不 能取平均值。你认为呢?
本次实验中,电阻温度变化较小,阻值受温度 的影响小,测得的电阻值有偏差,主要是由电路和仪 器误差引起,可以取平均值作为该电阻的电阻值。
(6)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造成灯 泡短路,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至少说出两点):
电流表示数变大 灯泡不亮 电压表示数为零
完成书本上的有关作业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1 Nhomakorabea2
3
1.5 2.5 3.0
0.2 0.25 0.28
(4)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当灯丝两 端电压改变时,灯丝电阻也在改变.你认为引
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温:_度______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课件(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课件(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07615033d4b14e84246817.png)
根据图像可得,当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 150 N时,压
敏电阻的阻值R3为20 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 总电阻为R总=U 9 V 90
I2 0.1 A
串联的电阻为R串=R总-R0-R3=90 Ω-30 Ω-20 Ω=40 Ω 要使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 kg,应该串联一个40 Ω的电阻。
重力为50 N,所以此时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
m G 950 N 50 N 90 kg。 g 10 N / kg
(3)当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 kg时,根据重力公式可 知:G′=m′g=110 kg×10 N/kg=1 100 N 因为踏板的重力为50 N,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总的压力为 1 150 N。
(2)公式:I= U 。
R
3.应用:利用公式_R____UI__测电阻。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等效电阻:
(2)理解:几个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长__度__, 故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_大__。 (3)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各__分__电__阻__之__和__, 即R串=_R_1+_R_2_。
(1)油量表实质是一个
表,R是一个
。
(2)油量减少时,R连入电路的电阻
,油量表示
数
。
参考答案:(1)电流 滑动变阻器 (2)变大 变小
高频考点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中考题眼
①求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或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②求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或并联电路的 电流分配关系
串联电路
电路图
实验探究1 考查角度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②分析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 ③运用实验结论解释现象
敏电阻的阻值R3为20 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 总电阻为R总=U 9 V 90
I2 0.1 A
串联的电阻为R串=R总-R0-R3=90 Ω-30 Ω-20 Ω=40 Ω 要使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 kg,应该串联一个40 Ω的电阻。
重力为50 N,所以此时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
m G 950 N 50 N 90 kg。 g 10 N / kg
(3)当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 kg时,根据重力公式可 知:G′=m′g=110 kg×10 N/kg=1 100 N 因为踏板的重力为50 N,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总的压力为 1 150 N。
(2)公式:I= U 。
R
3.应用:利用公式_R____UI__测电阻。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等效电阻:
(2)理解:几个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长__度__, 故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_大__。 (3)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各__分__电__阻__之__和__, 即R串=_R_1+_R_2_。
(1)油量表实质是一个
表,R是一个
。
(2)油量减少时,R连入电路的电阻
,油量表示
数
。
参考答案:(1)电流 滑动变阻器 (2)变大 变小
高频考点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中考题眼
①求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或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②求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或并联电路的 电流分配关系
串联电路
电路图
实验探究1 考查角度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②分析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 ③运用实验结论解释现象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课件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50a2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d.png)
电压表改用小量程;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
2
.
3
4
5
6
6. (2023·宝鸡期中)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干电
池3节(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滑动变阻器、待
测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
(1) 小亮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若闭合开关,电压表的指针
1
2
3
电压/V
1.5
2.1
2.8
电流/A
0.1
0.14
(2)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
片,两电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A
.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x断路
C. Rx短路
D. 电流表短路
1
2
3
4
5
6
(3) 排除故障后,测得表中的几组数据,如图乙所示为第3次实验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将
不动
(正向偏转/不动/反向偏转),检查电路时发现
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画出正
确连线.
第6题
1
2
3
4
5
6
(2)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小亮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
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电压U/V
1.0
电流I/A
0.10
2
0.16
3
4
5
2.0
2.4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四、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
1.
U
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可知,要测出导体的电阻,只需要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应用 课件(共38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欧姆定律应用 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63c502a45177232f60a2b1.png)
U2=I2R2=0.5A×30Ω=15V
U=?
③ U 1 = R1 U 2 R2
课堂小结:
一、伏安法测 电阻
(R=U/I)
欧
姆
定
律
二、伏安法测小
的
灯泡的电阻
应
(R=U/I)
用
三、串联电路 的总电阻 (U=IR)
测量原理
电路图 实验器材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注意2.
公式中的U,I,R还必
须是同一时刻的导体的
A
V
电压,电流,电阻值。
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
“同时性”
练习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 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调 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3V,滑 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Ω .
请任意添加一个条件,大致计算出小灯泡 灯丝的电阻?
个 大 家 庭 中 发挥团 队协作 精神等 方面知 识。
一 整 天 充 实 的学习 使我们 新员工 对公司 的发展 有了进 一步的 了解,并 且坚定 了我们
来 海 诚 西 安 公司的 信念。 第二天 上午我 们饱含 热情学 习了公 司工程 咨询项 目间配 合 以 及 项 目 勘察设 计等方 面的知 识,初浅 的认识 了质量 体系认 证、技 术管理 、技术 贯 标 以 及 公 司计算 机维护 等情况 ,知道了 公司财 务会计 制度和 一些差 旅费报 销的相 关 规 定 ,掌 握 了商务 礼仪方 面的常 识,清楚 了公司 机构设 置及职 能、员 工手册 ,了解 了 劳 动 合 同 签订及 社会保 险制度 。最后 是大家 自由座 谈,畅所 欲言,不管有什么困难
或 是 疑 问 领 导都耐 心解答 ,实实在 在的让 我们感 受到了 海诚西 安大家 庭的温 暖。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应用课件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应用课件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ac6fedba1aa8114531d95e.png)
9、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 的指针却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 因可能是__被__测__电__阻__两__端__出__现__开__路______
10、若该同学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颠倒,此时会 产生什么现象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
11、如果某同学没有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当闭合开 关后, 滑片向左移动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但电压表 示数却变小,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表与滑动 变__阻__器__并__联__所__测__量__的__是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电_ 压 若电源是三节铅蓄电池且电压保持不变,两电表的读数
(2) 从图像(1)可看出
的电阻较大;
(3) 该同学又改测小灯泡电阻,他通过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由暗到亮,并记录了多组数据,可根据数
据画出的图却是曲线,如图(2)所示。经分析,其
原因可能是:
。
2、典型例题
1、典例反馈(极值型)
6Ω1A 6Ω3A
R1
R2
U最大=?
6Ω1A
R1
6Ω3A
R2
I最大=?
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
时,两表的示数将怎
样变化此?时滑动变阻器
两端电压将怎样变化?
7、如果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 是0.5A,则电阻器的电阻是_5_____Ω.如果要使电 压表的示数变为3V,滑片应向_左_______端移动此时 电路中的电流应为_0_._6_____A.
8、若本实验电源是2节 新干电池,而待测电阻的 阻值约为5Ω,则电压表 的量程应选用_0_~_3_V_电流 表的量程应选用_0~_0_._6_A_
欧姆定律应用
1、实验巩固
10、若该同学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颠倒,此时会 产生什么现象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
11、如果某同学没有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当闭合开 关后, 滑片向左移动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但电压表 示数却变小,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表与滑动 变__阻__器__并__联__所__测__量__的__是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电_ 压 若电源是三节铅蓄电池且电压保持不变,两电表的读数
(2) 从图像(1)可看出
的电阻较大;
(3) 该同学又改测小灯泡电阻,他通过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由暗到亮,并记录了多组数据,可根据数
据画出的图却是曲线,如图(2)所示。经分析,其
原因可能是:
。
2、典型例题
1、典例反馈(极值型)
6Ω1A 6Ω3A
R1
R2
U最大=?
6Ω1A
R1
6Ω3A
R2
I最大=?
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
时,两表的示数将怎
样变化此?时滑动变阻器
两端电压将怎样变化?
7、如果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 是0.5A,则电阻器的电阻是_5_____Ω.如果要使电 压表的示数变为3V,滑片应向_左_______端移动此时 电路中的电流应为_0_._6_____A.
8、若本实验电源是2节 新干电池,而待测电阻的 阻值约为5Ω,则电压表 的量程应选用_0_~_3_V_电流 表的量程应选用_0~_0_._6_A_
欧姆定律应用
1、实验巩固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优质课件PPT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cc0b13c1c708a1294a446b.png)
测量时电表示数必须超过所用量程的一半。
(1)应选择电压为 6 V的电源;
根据灯泡3.6V,电压表应选15V,然而不符合题意。 故判定电压表应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若选择电源电压为4.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只为0.9V,仍不符合题意 故电源电压应选择6V
“3.6V、0.32A”
L
A
V
4.5V、6V
友情提醒:
+V+ A-
按图布线,先主后支,
R
有序操作,注意量程, S
R'
防止短路,精确读数,
如实记录,正确计算。
1、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电阻发热 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实验后,请同学们对照电阻的标注值, 分析与之不同的原因。对差别较大的应 寻找原因后重新测量。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与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对比:
“3.6V、0.32A”
L
A
V
“10Ω、1A”
6V
串联电路的专题探究
测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依据:R=U/I 如何理解总电阻?
A
R1 R2
V
R1 R2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如何理解总电阻?
R1 R2
V
A
R串
R1 R2
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如何理解总电阻?
R1 R2
若将R串代替R1、R2接入电路中以后,
V
A
R串
R1 R2
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1 R2
如何理解总电阻?
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U=U1+U2 根据U=IR替换:IR串=I1R1+I2R2 再由电流的关系: I=I1=I2 可得: R串=R1+R2
(1)应选择电压为 6 V的电源;
根据灯泡3.6V,电压表应选15V,然而不符合题意。 故判定电压表应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若选择电源电压为4.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只为0.9V,仍不符合题意 故电源电压应选择6V
“3.6V、0.32A”
L
A
V
4.5V、6V
友情提醒:
+V+ A-
按图布线,先主后支,
R
有序操作,注意量程, S
R'
防止短路,精确读数,
如实记录,正确计算。
1、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电阻发热 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实验后,请同学们对照电阻的标注值, 分析与之不同的原因。对差别较大的应 寻找原因后重新测量。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与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对比:
“3.6V、0.32A”
L
A
V
“10Ω、1A”
6V
串联电路的专题探究
测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依据:R=U/I 如何理解总电阻?
A
R1 R2
V
R1 R2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如何理解总电阻?
R1 R2
V
A
R串
R1 R2
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如何理解总电阻?
R1 R2
若将R串代替R1、R2接入电路中以后,
V
A
R串
R1 R2
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1 R2
如何理解总电阻?
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U=U1+U2 根据U=IR替换:IR串=I1R1+I2R2 再由电流的关系: I=I1=I2 可得: R串=R1+R2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4欧姆定律应用(共15张PPT)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4欧姆定律应用(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e4846eb52acfc789ebc994.png)
思考: 用“伏安法”测量小能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处理 数据吗?
若要测量一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电阻该如何进 行?
完成导学案《当堂训练》
1.A 2.D 3.D 4.B 5.电压表、电流表、6.25Ω 6.20Ω、大于 7.20Ω、0.25A、20Ω
高邮市汪曾祺学校九年级物理课件
2018年11月
1.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能应用它进行简单的推导;
2.进一步理解串联分压规律和并联分流规律以及串并联电 阻规律;
3.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电学问题.
I A R1 R2
U1 U2 U
•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I=I1=I2
• 电压的特点:U=U1+U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 IR U1 I1R1 U 2 I 2R2
U U1U2
IR I1R1 I 2R2
R R1 R2
讨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 导体的电阻大。
+=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 度
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串 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等于多少?
1.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的公式变换 2.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1.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R= _U__/_I _.
2.电流、电压、电阻是描述电路的最基本的物理量,
电流的大小可以用_电___流__表___直接测量,电压的 大小可以用 电压表 直接测量,电阻的大小该如
何测量呢?
使电阻中通过电流,并测出电流值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应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
录为Ux ;同时用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记录为Ix .
3.调节滑动变阻器,重复实验,实现多次测量. 思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c298c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路中的“交通规则”
复习回顾
课堂笔记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
• 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电路两端 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自身的电压也随之改变。
• 由实验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大,用电器两端电压越小,自 身两端电压越大。
电流I/A 0.2 0.3 0.4
电阻R/Ω 5 5 5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R R1 R2 R3 5 5 5 5
3
3
思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电路,使电流不致过大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图像法:
利用图像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变阻器滑片P向
左滑动时,则 (c )
A
R2
V1
A.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 B.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 C.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 D.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
P R1
2. 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 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
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利用图像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电路两端电压不变。
电路中的“交通规则”
复习回顾
课堂笔记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
• 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电路两端 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自身的电压也随之改变。
• 由实验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大,用电器两端电压越小,自 身两端电压越大。
电流I/A 0.2 0.3 0.4
电阻R/Ω 5 5 5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R R1 R2 R3 5 5 5 5
3
3
思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电路,使电流不致过大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图像法:
利用图像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变阻器滑片P向
左滑动时,则 (c )
A
R2
V1
A.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 B.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 C.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 D.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
P R1
2. 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 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
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利用图像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电路两端电压不变。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17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93f8b36f1aff00bed51eec.png)
量程应选:0~0.6A
例题.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
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电V B.0~0.6A,0~15V
C.0~3 A,0~3 V
D.0~3 A,0~15 V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 路,P移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反思: 如果用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以调节灯
的亮度,还需要保护电阻吗?
运用欧姆定律还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电路的的问题 例如,可以解释为什么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或用 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她对待测电路电流(或电 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那些收获?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心灵语丝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 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 参谋,以谨慎为兄弟, 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 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
成 反比 。
公式: I= U
R
问题:一个阻值不清的电阻,谁有
办法测出它的阻值?
I= U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 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的 示数,并填入表格内。
3、根据记录算出三次测得的电阻,
求出平均值R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R R1 R2 R3 3
(1)
(2)
电阻R/Ω
(3)
活动反思
1、当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 流表立即都有示数,实验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例题.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
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电V B.0~0.6A,0~15V
C.0~3 A,0~3 V
D.0~3 A,0~15 V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 路,P移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反思: 如果用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以调节灯
的亮度,还需要保护电阻吗?
运用欧姆定律还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电路的的问题 例如,可以解释为什么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或用 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她对待测电路电流(或电 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那些收获?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心灵语丝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 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 参谋,以谨慎为兄弟, 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 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
成 反比 。
公式: I= U
R
问题:一个阻值不清的电阻,谁有
办法测出它的阻值?
I= U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 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的 示数,并填入表格内。
3、根据记录算出三次测得的电阻,
求出平均值R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R R1 R2 R3 3
(1)
(2)
电阻R/Ω
(3)
活动反思
1、当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 流表立即都有示数,实验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5a7e8580216fc710afd72.png)
I1= 2A R1=4Ω I2= 2A R2 = 6Ω 你I=觉2得A串联电
U1= 8V
U2= 12V
路中电压是如 何分配的?
U= 20V
串联 U1:U2=(I1R1):(I2R2) =R1:R2
有n个电阻串联时: U1:U2:…:Un=R1:R2:…:Rn
两电阻串联: U1:U2=R1:R2
思考:分电压只U适1用、两U2电与阻总串电联压U的关系?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压为U,R1=12欧,R2=6
欧.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 多少?
2:3
总结 电路连 接方式
串 联
分流分压特点
并 联
=12V 求R2中电流I2
R1=5Ω
R2
1.4A
U2=5V U总=12V
例题
两电阻 R1与R2并联, R1=5Ω,通过R1的电流I1=0.2A,电路总电流
I=1A 求R2的阻值
I1=0.2A R1=5Ω
1.25Ω
I=1A
R2
方法指导: 顺推法
逆推法
练习
两电阻 R1与R2并联, R1 =10Ω电路总电流I=2A, R1两端电压
U1=10V,
R1 =10Ω
求总电阻R总
U1=10V
I=2A
5Ω
R2
练习
两电阻 R1与R2并联, R1=50Ω, R2=10Ω,通过R1的电流I1=0.1A,
求电路总电流I
I1=0.1A R1
0.6A
R2=10Ω
总结
R1
R2
U 电学 I 联系纽带:
对象
R
R1 R2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_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20张ppt)
![_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acfc00783e0912a2162aec.png)
8. 如 图 所 示 的 部 分 电 路 中 ,R1=15Ω,R2=25Ω,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为 0.06A.若把电流表改接在电阻R2的支路上,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反馈练习:
9.请你对电路中的如下现象进行分析: (1)如果被测电阻断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会有何表现? (2)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互换了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何表现?
反馈练习:
5.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 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小__灯__泡__短__路____.
反馈练习: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上而 下滑动.问: (1)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变小 (2)电压表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变小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
倒数之和 1 1 1
R并 R1 R 2
R并 R1R 2 R1 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 R并 R0
n
反馈练习:
1.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 求该电阻的阻值.
解:R=U/I=4.8V/0.32A=15
课 堂小结
作业:完成课时作业本相应习题. 要求:字迹工整,表述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2 0.42 0.6
电阻R/Ω 5
4.8 5
R平均值/Ω 4.9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 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活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步骤: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将实验数据填 入表格中,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值.
反馈练习:
9.请你对电路中的如下现象进行分析: (1)如果被测电阻断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会有何表现? (2)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互换了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何表现?
反馈练习:
5.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 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小__灯__泡__短__路____.
反馈练习: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上而 下滑动.问: (1)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变小 (2)电压表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变小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
倒数之和 1 1 1
R并 R1 R 2
R并 R1R 2 R1 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 R并 R0
n
反馈练习:
1.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 求该电阻的阻值.
解:R=U/I=4.8V/0.32A=15
课 堂小结
作业:完成课时作业本相应习题. 要求:字迹工整,表述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2 0.42 0.6
电阻R/Ω 5
4.8 5
R平均值/Ω 4.9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 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活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步骤: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将实验数据填 入表格中,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值.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PPT模板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f4acd0f1eb91a37f1115c69.png)
(2)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 端,求流过A和B的总电流.并联后的总电阻 多大?
I/A
0.6 0.5 0.4 0.3 0.2 0.1
O
A B
0.5 1.0 1.5 2.0 2.5 3.0 U/V
例题: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随其两端 电压变化关系的I-U图线,从图中可知( )
2.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3.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表使用的是0~3V量程,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8Ω,灯泡的电阻R2=5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20Ω. (1)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25A,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求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2)开关S1断开,S2闭合,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为了保证电流表和电压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04
拓展练习二、在简单计算题中的来自用1.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有一盏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电阻是8Ω,要把接它接入电压为 220V电路中,可以串联还是并联电阻的方式 能使正常工作?电阻是多大?
例题:当开关 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求: (1)电源电压值; (2)电阻 R1和R2的阻值; (3)电阻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总电阻;
在实验题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
U 1 R1 U 2 R2
02
实验探究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U R
变形一: U=I R
I/A
0.6 0.5 0.4 0.3 0.2 0.1
O
A B
0.5 1.0 1.5 2.0 2.5 3.0 U/V
例题: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随其两端 电压变化关系的I-U图线,从图中可知( )
2.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3.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表使用的是0~3V量程,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8Ω,灯泡的电阻R2=5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20Ω. (1)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25A,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求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2)开关S1断开,S2闭合,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为了保证电流表和电压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04
拓展练习二、在简单计算题中的来自用1.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有一盏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电阻是8Ω,要把接它接入电压为 220V电路中,可以串联还是并联电阻的方式 能使正常工作?电阻是多大?
例题:当开关 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求: (1)电源电压值; (2)电阻 R1和R2的阻值; (3)电阻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总电阻;
在实验题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
U 1 R1 U 2 R2
02
实验探究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U R
变形一: U=I R
1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1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18b0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1.png)
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也就是通过
电阻R1 的电流,则定值电阻R1= =
=10
.
Hale Waihona Puke Ω.46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B端时,电阻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压表测量电阻R1 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I2=
=0.1 A,定值电阻R1
+
=
+ 大
两端的电压U1=I2R1=0.1
压为6 V-1 V=5 V, 电流表示数为0.1 A,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
阻值R= =
=50
.
Ω. 说明假设正确. 若假设电源电压为4 V, 电
压表示数为1 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 V-1 V=3 V,电流表示
数为0.1 A,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0.1 A,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电流
Ix/A
0.1
0.24
电阻
Rx/Ω
10
10.4
Rx 平均
值/Ω
10.1
②______
①______
0.28
20
1. [中考·台州]图4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解:如图所示.
21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
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
端的线,将该线改成连在定值电阻左端;
16
(2)李华正确连接导线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最右
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1 V,电流表示数为
6V
0.1 A. 由此判断电源电压选择的是_____(填“4
V”或
“6 V”)挡,滑动变阻器选择的是_____(填“a”或“b”)
电阻R1 的电流,则定值电阻R1= =
=10
.
Hale Waihona Puke Ω.46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至B端时,电阻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压表测量电阻R1 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I2=
=0.1 A,定值电阻R1
+
=
+ 大
两端的电压U1=I2R1=0.1
压为6 V-1 V=5 V, 电流表示数为0.1 A,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
阻值R= =
=50
.
Ω. 说明假设正确. 若假设电源电压为4 V, 电
压表示数为1 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 V-1 V=3 V,电流表示
数为0.1 A,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0.1 A,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电流
Ix/A
0.1
0.24
电阻
Rx/Ω
10
10.4
Rx 平均
值/Ω
10.1
②______
①______
0.28
20
1. [中考·台州]图4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解:如图所示.
21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
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
端的线,将该线改成连在定值电阻左端;
16
(2)李华正确连接导线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最右
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1 V,电流表示数为
6V
0.1 A. 由此判断电源电压选择的是_____(填“4
V”或
“6 V”)挡,滑动变阻器选择的是_____(填“a”或“b”)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35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1befb0d15abe23492f4d06.png)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
【活动】回顾梳理欧姆定律的探究方案 和实验过程。
【思考】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1)改变电路中电流 (2)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3)控制电阻两端电压恒定
(4)保护电路
【公式】I=U/R U=IR R=U/I 【说明】①同体性 ②同时性 ③局限性 :电阻的阻值?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定值电阻, 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使定值电阻中通过电流,并测出 电流值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应 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这是一种 间接zxxk 测量)这种方法叫做 伏安法 .
设计实验
思考1: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I=
U R
R=
U I
思考2:怎样设计电路图?
被测电阻两端出现开路
10、若该同学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颠倒, 此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电压表有明显示数。
11、如果某同学没有按电路图正确连 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 滑片向左移动 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但电压表示数 却变小,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电__压__表__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所测 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电压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1)
2
0.2
(2) 2.5
0.25
(3)
3
0.32
电阻R/Ω
10 10
10.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 阻的阻值应为__1_0_.2_Ω____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 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 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
例题:
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 有“4.8V 0.3A”字样,为了使 小灯泡能正常发光,为此需要在电 路中串联多大的保护电阻?
【活动】回顾梳理欧姆定律的探究方案 和实验过程。
【思考】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1)改变电路中电流 (2)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3)控制电阻两端电压恒定
(4)保护电路
【公式】I=U/R U=IR R=U/I 【说明】①同体性 ②同时性 ③局限性 :电阻的阻值?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定值电阻, 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使定值电阻中通过电流,并测出 电流值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应 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这是一种 间接zxxk 测量)这种方法叫做 伏安法 .
设计实验
思考1: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I=
U R
R=
U I
思考2:怎样设计电路图?
被测电阻两端出现开路
10、若该同学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颠倒, 此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电压表有明显示数。
11、如果某同学没有按电路图正确连 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 滑片向左移动 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但电压表示数 却变小,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电__压__表__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所测 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电压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1)
2
0.2
(2) 2.5
0.25
(3)
3
0.32
电阻R/Ω
10 10
10.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 阻的阻值应为__1_0_.2_Ω____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 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 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
例题:
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 有“4.8V 0.3A”字样,为了使 小灯泡能正常发光,为此需要在电 路中串联多大的保护电阻?
1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3f418a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0.png)
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导线等
3.实验器材各自的作用:
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 ;改变R 两端电压,多
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
知识点
感悟新知
S
1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活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A
4.设计实验电路图:
R
5.思考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哪些:
决实际问题
3
欧姆定律公式:
变情势:
R
=
I
=
U
U
I
课时导入
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为原理,测出未知电阻
的阻值
即需要测出同一时间,通过同一未知阻值的电阻的电流和
其两端的电压
4
知识点
感悟新知
1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活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U
=
R
1.实验原理:
I
2.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未知
R2
1
R总
U总 = U1 = U2
或
=
=
1
R1
1
+
R2
+
22
知识点
感悟新知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2.电阻的并联:
(2)从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角度解释: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比任
何一个电阻都小。
23
知识点
感悟新知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2.电阻的并联:
(3)结论:
若R1 < R2,则U1 < U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4《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ef2ca240c844769eaeea0.png)
(3)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组对应的电 得出待测电阻值。
R1 R 2 R3 阻值,根据 R 3
1、电路图:
R1 U1 U R2
I
A
U2
•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I=I1=I2 • 电压的特点:U=U1+U2
S
由欧姆定律可知:
U 1 I 1R1
U IR
U 2 I 2R2
S2 R2
U1=2V
R1
SR1:R2
即为求U1:U2。
练习3、在“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时, 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为0.4A,现将 阻值为5Ω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10 Ω的电阻接入 电路,为保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移动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变大 才能满足要求。(选填“变大”、 _______ “变小”或“不变”)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练习1:如图,电源电压为5V其中灯L1电阻是
15Ω,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灯 L2两端的电压?
S L1
L2
A
练习2、如图,电源是由2节新干电池 串联而成,灯泡L的电阻约为10Ω,定 值电阻R的阻值为5 Ω,请通过计算得 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定值电阻R两端 的电压?
U U1 U 2
R R1 R 2
IR I 1R1 I 2 R 2
讨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
的电阻大。
+
=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 · · 、Rn串 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等于多少?
R总=R1+R2+· · · +Rn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欧姆定律的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df8ae06529647d2628523b.png)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 1:,2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 1:1.
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
们的电之比为I1∶I2= 2:1。
课堂小结:
一、伏安法测 电阻
(R=U/I)
欧
姆
定
律
二、伏安法测小
的
灯泡的电阻
应
(R=U/I)
用
三、串联电路 的总电阻 (U=IR)
测量原理
IR串=I1R1 I2R2
R串=R1 R2
(R1 、R2两个电阻串联可以用一个总电阻R串等效代替)
2.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串 =R1+R2
(1)n个电阻串联: R串 =R1+R2+R3+…+Rn
(2)n个相同电阻R串联: R串 =nR (3) 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 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I U R
3. 变形公式: U IR
RU I
§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 研究方法: A. 实验法
B. 理论推导法
U U1 U2
I I1 I2
又U IR串,U1 I1R1,U 2 I 2 R2
电路图 实验器材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R串=R1+R2 串联后相当于增 大了导体的长度
n个R串联:R串=nR
付出就有收获 尝试就能成功
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
们的电之比为I1∶I2= 2:1。
课堂小结:
一、伏安法测 电阻
(R=U/I)
欧
姆
定
律
二、伏安法测小
的
灯泡的电阻
应
(R=U/I)
用
三、串联电路 的总电阻 (U=IR)
测量原理
IR串=I1R1 I2R2
R串=R1 R2
(R1 、R2两个电阻串联可以用一个总电阻R串等效代替)
2.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串 =R1+R2
(1)n个电阻串联: R串 =R1+R2+R3+…+Rn
(2)n个相同电阻R串联: R串 =nR (3) 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 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I U R
3. 变形公式: U IR
RU I
§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 研究方法: A. 实验法
B. 理论推导法
U U1 U2
I I1 I2
又U IR串,U1 I1R1,U 2 I 2 R2
电路图 实验器材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R串=R1+R2 串联后相当于增 大了导体的长度
n个R串联:R串=nR
付出就有收获 尝试就能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1) (2) (3)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2
4
0.5
10
2
5
15
3
5
布置作业:
❖ 完成实验报告。
❖思考:测出阻值为5欧、10欧、15欧,但现在 需要6欧和25欧的电阻,该怎么办?下节课学 习。
心灵语丝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 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 参谋,以谨慎为兄弟, 以希望为哨兵。
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
为__0_._5_A__,该导体的电阻为___1_6__ Ω 。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时,它的依据是
R__=_U__/I;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
电压表读数是_1_._2V__,电流表读数是_0_.4_8_A_,被测 电阻是_2_.5__Ω_。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 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
成 反比 。
2、公式及其变形:
I=
U R
U=IR U
R= I
欧姆定律中涉及了哪些物理量? 哪些可以直接测量?
哪些不能?
电流
电流表
电压
电压表
电阻
有办法测量吗?
第十四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1)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原 理
❖测小灯泡的阻值:
思考:你测量出的灯泡电阻是一个定 值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我的收获:
1、通过实验,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通过数据可知,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 种性质,大部分导体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课堂巩固:
1.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1_6__Ω;当加
测定定值电阻的阻值数据:
实验次序 1 2 3
U/V
I/A
R/Ω
连---调-----读----填-----算
❖(3)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 分别算出三组对应的电
阻值,根据
R
R1
R2 3
R3
得出待测电阻值。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表格
实验次序 U/V I/A R/Ω
1 2 3
得出结论: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I=
U R
变 形
R=
U I
电压表 电流表
设AΒιβλιοθήκη 伏安法V计
实 直流电源、电流表、
电
S
路
验 电压表、开关、定值 器 电阻、滑动变阻器、 材 导线
实验步骤:
❖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注意: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且在实验
前要将滑片P移动至阻值最大端,选择合适 的量程,正、负接线柱要接正确。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P,改 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变 化三次,记下电压值并同时读出电流表的读 数,分别填入表格中。
——爱迪生
缅怀
欧姆,1787年出生于德国。 小时候受锁匠的父亲的影 响喜欢动手,由于家境贫 寒,早年不得不边做家庭 教师边做科研,条件非常 艰难,没有图书没有器材, 没有机会和科学家接触, 一切都得独立做,然而不 懈努力换来的一次次发现, 一次次成果,却被当时的 科学界所否定和不屑。但 不屈的他抱着“在乌云和 尘埃之后的真理之光最终 会透射出来”的坚定信念, 最终于1827年发现了让世 界震惊的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