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圣诞节和春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圣诞节和春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庆祝节日,家人团聚。
不同点:
1、时间不同: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圣诞节阳历12月25日。
2、饮食不同:春节吃饺子和汤圆,圣诞节吃火鸡。
3、习俗不同:春节发压岁钱,圣诞节送礼物。
扩展资料: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在历史上,春节有“元旦”等多个名称,日期也是几经变动。
直到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春节定为阴历正月初一。
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话说子时为两年之交、辞旧迎新的时刻,便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就要吃饺子啦,而汤圆寓意着甜甜美美,一切美好。
相传圣母玛利亚在12月25日诞下耶稣,后来耶稣为救赎世人被钉上十字架,世人为了纪念耶稣所付出的一切,就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而在1620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的朴里茅斯山。
当时那里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狂捉火鸡,作为节日主菜。
圣诞节与春节的异同
圣诞节与春节的异同圣诞节和春节,是西方和东方两半球分别最重要的节日,是反映两种文化及人们不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它们各自各特色,但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差异。
一、背景与历史圣诞节,西方世界普遍庆祝的宗教节日,源于基督教耶稣的诞辰,现已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节日。
而春节则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二、祝福语在圣诞节和春节期间,向他人表达祝福是一项必要的主题。
圣诞节中的“圣诞快乐”、“圣诞老人”等,到了春节则变成了“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
虽然祝福语不同,但是它们都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三、食物圣诞节和春节,都是丰盛美食的节日。
在圣诞节,烤火鸡、蛋糕、水果蛋糕和甜点等,成为了节日食品的代表;而春节中则有饺子、年糕、糖藕和年糕等传统食品,用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四、庆祝方式庆祝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圣诞节以装饰房间和树为代表,沉浸于红色和绿色的氛围中。
在圣诞节的前夜,家人和朋友们会一起庆祝圣诞节,打开礼物和互赠礼物。
春节则以祭祖和拜年为主要内容,辞旧迎新,宣扬春节的传统精神,加深亲情和友情。
五、礼品在圣诞节和春节,送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虽然礼品本身不同,但本意却相似。
圣诞节送礼品是表达祝福、友谊和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春节送红包,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祝愿和最好的愿望。
六、国际影响圣诞节和春节作为世界上两大重要的节日,不仅在本国影响深远,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圣诞节的元素:圣诞老人、圣诞树、礼物等,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过冬节的商业化符号;而春节,则是世界各地华侨和留学生的文化交流窗口。
七、结语虽然圣诞节和春节不同,但它们都在庆祝日的特点和过程中体现出普遍相似性。
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
西方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 精品
【标题】西方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对比分析【作者】侯俊如【关键词】圣诞节春节传统节日中西文化差异【指导老师】程琼张婕【专业】英语【正文】一、前言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浓缩和精华,放映出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而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渊源。
比较节日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直接的、多方面的探索。
习俗是长期的文化积定与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现象。
通过习俗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和它的文化。
一个民族越是历史悠久,其节日就越是纷繁复杂,相应的节日文化也就越是丰富多彩,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东西方特别重要的节日,在中西方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具有中西方文化的代表性,是探讨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差异的典型,由于各方面原因的综合,使它们有着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反映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对西方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对比,可以发现这是一扇窥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迷人窗户,我们可以找到这两个节日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而可分析探究存在这些差异的各种原因,最后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圣诞节代表着西方的许多内在文化,通过对圣诞节的探究,我们能够看到些许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并理性地、有区别地加以借鉴和吸收;而春节是我们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通过对中国春节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传统文化,同时弘扬和保护本民族节日文化的精髓,把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并传播出去;通过对圣诞节和春节的对比研究,我们又可以把中西方节日文化加以融合理解,同时扬长避短,吸取并利用彼此节日文化的精髓来完善自己,以避免在跨国际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为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欧洲圣诞节与中国春节的异同
欧洲圣诞节与中国春节的异同圣诞节和春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之一,它们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虽然它们在时间和传统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人们团聚、庆祝和传统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探讨欧洲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异同之处。
一、历史渊源圣诞节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的圣经故事。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是在圣诞节这一天降生的,所以圣诞节被视为耶稣的诞辰。
而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源远流长,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和农耕活动。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新年,也是农民们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
二、节日氛围圣诞节的氛围主要是温馨和浪漫。
街道上会装饰成五彩斑斓的灯饰,商店里播放着悦耳的圣诞音乐。
人们会互送圣诞礼物,家庭会一起装饰圣诞树,并在圣诞夜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
而春节的氛围则更加喜庆和热闹。
街道上会挂满红灯笼,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家庭会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并在除夕夜一起守岁,迎接新的一年。
三、食物文化圣诞节的传统食物主要是火鸡、蛋糕和巧克力等。
人们会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并品尝各种美味的甜点。
而春节的传统食物则包括饺子、年糕和汤圆等。
饺子象征着团圆,年糕象征着年年高,汤圆象征着团圆。
人们会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共同品尝传统美食。
四、活动形式圣诞节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庆祝圣诞节的宗教仪式和家庭聚会。
人们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然后回家与家人共度圣诞节。
而春节的活动形式则更加多样化。
人们会观看春节晚会,放鞭炮,舞龙舞狮,猜灯谜等。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拜年、红包等传统习俗。
五、节日意义圣诞节的意义主要是庆祝耶稣基督的诞辰,人们通过庆祝圣诞节来表达对耶稣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而春节的意义则更加丰富多样。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人们通过庆祝春节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六、文化传承圣诞节和春节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圣诞节传承了基督教的信仰和价值观,弘扬了家庭团聚和爱的精神。
春节传承了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弘扬了家庭和睦、团结友爱的价值观。
中国春节和圣诞节异同作文
中国春节和圣诞节异同作文一、历史背景1. 春节:中国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
据历史记载,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当时的人们相信,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家门口会出现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会来吃掉人们的家畜和孩子。
因此,人们开始在腊月最后一天守夜,以避免年的侵袭。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的重要节日,用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是基督教徒心目中的救世主,他的诞生被视为是上帝的恩典。
因此,基督教徒开始庆祝耶稣的诞生,这就是圣诞节的起源。
二、日期和持续时间1. 春节:春节的日期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通常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然而,由于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春节的具体日期在阳历上是变动的。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会持续十五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2. 圣诞节:圣诞节的日期是固定的,就是每年的12月25日。
这个日期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而设定的。
圣诞节通常会持续一天,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庆祝活动有可能提前或推迟几天。
三、宗教意义1. 春节:中国春节是一个民间节日,虽然与宗教没有直接关联,但在一些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人们会在春节期间进行一些带有宗教意义的活动。
例如,在佛教寺庙,人们会去烧香祈福以及给寺庙捐赠物品。
2. 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
基督徒会参加宗教仪式,如教堂的礼拜和祈祷。
许多人会在圣诞节期间赞美上帝并感恩耶稣的降生。
四、家庭聚会1. 春节:春节是中国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在春节期间,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和团圆的乐趣。
除夕夜,全家人会一起吃团年饭,然后观看春晚节目。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拜访亲戚和朋友,并交换礼物和红包。
2. 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一同庆祝这一特殊的节日,享受圣诞晚餐和互赠礼物的乐趣。
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
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众的深厚情感。
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有趣的相似之处和显著的差异。
先来说说相似之处。
首先,春节和圣诞节都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在春节,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之乐。
而圣诞节对于西方人来说,也是一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互赠礼物,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光。
其次,这两个节日都有丰富的美食文化。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如饺子、年糕、年夜饭等,寓意着吉祥如意、年年高升。
圣诞节则有烤火鸡、圣诞布丁等特色美食,给人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
再者,两者都有赠送礼物的传统。
春节时,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表达祝福和关爱。
圣诞节,孩子们会期待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送来礼物,充满了惊喜和欢乐。
然而,春节和圣诞节也存在着诸多不同。
从时间上看,春节的日期是按照中国农历来确定的,通常在公历的 1 月下旬到 2 月中旬之间变动,而圣诞节则固定在每年的 12 月 25 日。
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历法的不同。
在文化内涵方面,春节源于中国古代的岁时祭祀和农业文明,强调的是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人们通过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活动来驱邪纳福,迎接新春。
而圣诞节则与基督教密切相关,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教堂的礼拜、唱诗班的歌声是圣诞节常见的宗教仪式。
庆祝方式上也大相径庭。
春节前夕,人们要进行大扫除,寓意除旧迎新。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家庭的习惯。
大年初一开始,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而圣诞节前,西方人会精心装饰圣诞树,家里到处摆放着圣诞花环和彩灯。
圣诞夜,孩子们会早早入睡,期待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礼物。
此外,西方国家还会有盛大的圣诞游行和街头表演。
在象征物品上,春节的象征有春联、福字、红包、鞭炮等,红色是春节的主色调,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而圣诞节的象征则是圣诞树、圣诞袜、圣诞老人、铃铛等,以红、绿、白三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温馨浪漫的节日氛围。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传统美圣诞节和中汉族春节的比较摘要:圣诞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而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事又代表了人们的期望与希冀。
本文从它们的起源,庆祝方式比较了春节和圣诞节的异同,指出了两者的共同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庆祝圣诞节,而忽视了春节,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以免传统节日的淡化。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异同比较1.引言圣诞节与春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 两者都在那寒冷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 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和希望。
本文就两个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进行了对比,比较了两种节日的异同。
2.起源2.1圣诞节的起源12 月25 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上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
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已不得而知。
早期的罗马日历(公元336 年)把圣诞节定在了12 月25 日,这是首次提到的耶稣出生的特殊日子。
到了12 世纪圣诞节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庆典,他开始成为一项严肃的宗教庆典,后来非宗教性质的装饰、赠送礼品,盛宴开始流行[1]。
2.2春节的起源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又称“年”。
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凶残无比,每到寒气将尽,新春快来之时,就要出来残害人畜,毁坏家园。
人们为了防御它,就聚到一起,利用“年’,,泊红怕响的特点,用贴“桃符”(春联),“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
长期以来习以为俗。
并且每逢春节,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3.庆祝方式圣诞节和春节在庆祝方式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圣诞节节期虽然在12月25 日和1月6日之间,但一般来说,Christmas season从感恩节后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1月份。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节日之一,它们承载着各自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
虽然这两个节日在庆祝方式、象征意义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春节。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通常在公历的 1 月下旬到 2 月中旬之间。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幸福和新的开始。
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寓意着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幸,以迎接新的好运。
人们还会购买各种年货,包括新衣、美食、春联、窗花等等。
春联通常用红纸书写,富有诗意的词句表达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窗花则以其精美的图案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
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
餐桌上少不了鱼,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
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也就是压岁钱,希望能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
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表达新年的祝福。
此外,各地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逛庙会等。
舞龙舞狮表演充满活力和激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放鞭炮则以其响亮的声音驱走邪祟,迎来吉祥。
而圣诞节则是西方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节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它在每年的 12 月 25 日,通常从 12 月 24 日的平安夜开始庆祝。
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人们会精心装饰自己的家。
圣诞树是圣诞节的标志性装饰之一,通常会挂上彩灯、彩球、星星等饰品。
家里还会摆放圣诞花环、圣诞袜等。
圣诞袜传说中是用来装圣诞老人送的礼物的。
互赠礼物也是圣诞节的重要环节。
家人和朋友会提前准备好礼物,在圣诞节当天互相赠送,以表达关爱和祝福。
圣诞晚餐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火鸡是常见的主菜。
此外,圣诞老人的传说也是圣诞节的一大特色。
据说圣诞老人会在平安夜骑着驯鹿拉的雪橇,从烟囱进入孩子们的家中,把礼物放进挂在床头的圣诞袜里。
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分析
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分析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是两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节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的庆祝活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西方的圣诞节以宗教和商业化的庆祝方式闻名全球。
本文将对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进行分析。
一、历史渊源1.中国春节:中国春节,又被称为农历新年或正月初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尧、舜时期的岁首祭祀活动。
随着历史的演进,春节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根据农历变化,通常在一月底或二月初。
2.西方圣诞节:西方圣诞节起源于基督教的耶稣降生庆祝活动,庆祝时间固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
圣诞节由天主教会于公元336年正式确定为宗教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以庆祝耶稣诞生为中心的家庭和社交活动。
二、庆祝方式1.中国春节: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团聚。
人们会返回家乡与家人共度新年,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戏曲演出、逛庙会等各种庆祝活动。
2.西方圣诞节:西方圣诞节的庆祝方式主要包括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吃圣诞晚餐,交换礼物,装饰圣诞树,放置圣诞袜等。
此外,教堂也会举行宗教仪式,人们唱颂歌曲,庆祝耶稣降生。
三、文化意义1.中国春节:中国春节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
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在春节期间会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平安和繁荣。
春节还是人们传承家族文化、强调家庭团结和尊老爱幼的时刻。
2.西方圣诞节:西方圣诞节在宗教和文化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象征着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回顾过去一年,反思自身,并表达爱和友善的时刻。
圣诞节也是商业化最为发达的节日之一,人们经常选择这个时候购买礼物并表达感恩之情。
四、食品文化1.中国春节:中国春节是一个丰盛的饮食时刻,家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如饺子、年糕、鱼等,寓意着团圆和富贵。
此外,过年期间还有许多传统的糖果、糕点和水果供人品尝。
2.西方圣诞节:西方圣诞节的传统美食包括火鸡、圣诞布丁、姜饼人等。
中国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文化差异
中国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文化差异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是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节日。
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形成,并具有独特的传统和意义,但它们都带来了家庭团聚、美食享受和礼物交换等共同的愉悦氛围。
然而,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习俗、饮食、礼仪等方面,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起源和历史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在历史和起源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
中国春节始于古代的农业社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和周朝早期。
据传,当时人们将灶王爷赶走,举行祈福和谢神仪式,以期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西方的圣诞节则起源于基督教,用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据圣经记载,基督诞生在犹太人的伯利恒镇,天使在天空中高唱赞美诗。
基督教徒认为这是世间发生的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为此他们举行了圣诞节来纪念这一事件。
二、长相思和圣诞老人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在形象和人物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文化中,长相思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形象。
相传,长相思住在月亮上,他负责解析人间的喜怒哀乐,传达着人们的祝福和忧伤。
中国人也认为,春节期间,长相思会降临人间,为人们带来祝福和幸福。
而在西方圣诞节,一个更为著名的人物是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的形象始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个穿红袍、骑驯鹿的老人,会在圣诞节前夜来到孩子们的家中,把礼物放在袜子里。
三、红包和礼物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在礼物交换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亲友之间的礼物交换通常采用红包方式。
红包是一个红色封套,里面装有现金,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在春节期间,亲友之间通常互相赠送红包,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在西方国家,礼物折扣通常会在圣诞节前夕开始出现,使供不应求的商品在商店中排成长队。
当然,圣诞节期间亲友之间也有礼物交换的习俗,但礼物通常是在圣诞节当天送出,采用现成的或特别定制的包装盒。
四、美食和贺年糕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在美食方面也非常不同。
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对比
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对比春节和圣诞节作为两个重要的节日,分别在中国和西方国家深受人们喜爱。
尽管两者都是庆祝节日,但从传统、活动、氛围等方面来看,春节和圣诞节却有着鲜明的差异。
一、传统与历史背景春节,也被称为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源于古代中国的祈福习俗,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春耕祭祀,承载了丰收和新年希望的寓意。
春节以农历正月初一为起始,一般持续十五天,期间有祭祀祖先、贴春联、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国家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
历史上,圣诞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的罗马帝国,它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节日。
圣诞节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人们通常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并进行家庭聚会和交换礼物的传统庆祝活动。
二、庆祝活动与习俗1. 春节的庆祝活动春节期间,中国人会重视家庭团聚,往往会返乡与家人共度佳节。
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全家人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品尝各种传统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
此外,人们还会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寓意着吉祥如意的活动。
传统的拜年习俗也很重要,亲戚朋友互相拜访,送上新年祝福。
2.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圣诞节期间,西方国家的人们会张贴彩色装饰物,如圣诞树、彩灯等,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气氛。
家人和朋友会聚在一起,分享节日盛宴,而火鸡则成为除夕晚餐的传统食物。
此外,圣诞老人也是圣诞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他在夜间骑着驯鹿,给孩子们送礼物。
交换礼物是圣诞节不可或缺的活动,人们相互表达关爱和祝福。
三、节日氛围与意义1. 春节的氛围与意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欢乐气氛的节日之一。
在整个春节期间,城市和乡村都会装饰一新,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人们追求团圆和吉祥,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幸福。
春节也象征着辞旧迎新、祭祖祈福的传统文化,通过各种庆祝活动,人们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望。
2. 圣诞节的氛围与意义圣诞节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商业活动最为繁忙的时期之一。
圣诞节西方活动与中国春节有什么不同_区别是什么
圣诞节西方活动与中国春节有什么不同_区别是什么圣诞节活动有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教堂听颂歌,戴圣诞帽,围在一起吃圣诞烤鸡等等,而中国的春节同样也是一家人凑在一起吃团圆饭,那么圣诞节西方活动与中国春节有什么不同,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圣诞节西方活动与中国春节有什么不同1、西方圣诞节活动带着宗教色彩,中国春节源于丰收祭祀活动西方圣诞节的起源是有着宗教色彩的。
西方国家一般先是形成宗教,然后才各自形成自己的国家,这使得西方国家节日的形成大都具有宗教色彩。
传说上帝想让他的儿子耶稣投生到人间,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帝和爱上帝。
上帝选中了玛利亚来做耶稣的妈妈,于是有一天晚上玛利亚做梦,梦到了上帝,第二天玛利亚就怀孕了,玛利亚未婚先孕遭到了未婚夫的嫌弃,流落在外,最后在马厩里生下了耶稣。
耶稣的妈妈就是玛利亚,而他的爸爸就是上帝。
人们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把他出生的那一天叫做圣诞节,也就是12月25日,所以现在每年的圣诞节都是12月25日。
圣诞节有什么活动?圣诞节活动有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教堂听颂歌,戴圣诞帽,围在一起吃圣诞烤鸡等等,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很喜庆很热闹的节日了,还有很多新人会选择在圣诞节结婚,想必是一件多么浪漫温馨的事情。
在古代,春节是来源于丰收祭祀活动。
在夏朝之前,中国的农业复种率很低,一年谷物只能成熟一次。
所以当农民收获了庄稼准备下一次播种的时候,都会举行仪式来表达自己的高兴之情,同时也希望下一年风调雨顺,这就是春节的起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规定每年公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人们通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这些农祀活动。
人们举行这些农祀活动来表达对农神的感谢,并且祈求来年获得大丰收。
同时,人们又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而且也能在农事之余进行娱乐和休息,为下一年繁忙的农事活动做准备。
2、圣诞节活动持续时间较长,春节期间主要就是大年三十和除夕圣诞节是西方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
尽管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从时间上来看,春节是按照中国农历计算的,通常在公历的 1 月下旬到2 月中旬之间,持续约半个月。
而圣诞节则是在公历12 月25 日,虽然庆祝活动可能会提前开始,但主要集中在这一天及其前后几天。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岁首祭祀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传说中,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人们通过放鞭炮、挂红灯笼等方式来驱赶它,祈求平安和丰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聚、欢庆新年的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
比如,大扫除,寓意扫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贴春联,春联上的吉祥话语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守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象征着团圆和亲情。
此外,还有拜年、给压岁钱等习俗。
拜年时,人们相互祝福,增进感情。
压岁钱则是长辈给晚辈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圣诞节则与基督教密切相关,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在这一天,教堂会举行特别的弥撒仪式。
对于孩子们来说,圣诞老人是圣诞节的重要象征。
传说中,圣诞老人会在平安夜从烟囱进入孩子们的家中,把礼物放在他们准备好的袜子里。
家庭装饰也是圣诞节的一大特色,圣诞树挂满了彩灯和各种饰品,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人们还会互赠礼物,表达关爱和祝福。
在家庭团聚方面,春节和圣诞节都非常重视。
春节期间,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其乐融融。
而圣诞节在西方国家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装饰圣诞树、准备圣诞晚餐,共同度过温馨的时光。
然而,在庆祝方式和氛围上,春节和圣诞节有所不同。
春节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人们走亲访友,街头巷尾弥漫着烟火的味道和欢声笑语。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是两个重要的节日,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虽然它们在时间、背景、仪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以团聚、庆祝和祝福为主题。
本文将比较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异同点,以此展示这两个节日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一、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乃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和希望。
中国人庆祝春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神和祈求丰收的仪式。
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延续至15天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除夕夜的团圆饭、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等传统习俗,以及拜年、赏花灯、收压岁钱等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
虽然圣诞节是基督教节日,但它已经成为了世俗文化中一种共同的庆祝活动。
圣诞节定于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公共假日。
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家庭聚会、赠送礼物、焚烧圣诞树等传统习俗,以及圣诞老人、圣诞卡片、圣诞颂歌等文化象征。
二、节日氛围与装饰物品在节日氛围方面,春节和圣诞节都散发着浓厚的喜庆氛围,人们都会积极准备庆祝活动。
春节期间,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会装饰得五彩斑斓。
红色是主要的节日色彩,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好运。
家家户户会贴春联、门神、福字,形成浓厚的喜庆气氛。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各种灯笼、舞龙舞狮等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祝福。
圣诞节的装饰物主要以绿色和红色为主,代表着生机和爱。
圣诞树是圣诞节的重要象征,它会被装饰成各种各样的灯、彩球、星星和礼物。
此外,圣诞市集也是圣诞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可以在市集上购买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小礼物。
三、庆祝活动与传统习俗春节期间,中国人有许多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团圆饭,家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和睦。
此外,互赠红包也是春节期间的习俗,长辈们会给晚辈们送压岁钱,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圣诞到春节中西方年节文化的异同比较
圣诞到春节中西方年节文化的异同比较在全球范围内,圣诞节和春节是两个重要的年节,分别代表着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尽管它们的源起和庆祝方式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着相似之处,即人们团聚、传统食物和礼物交换等。
本文将比较圣诞节和春节的异同之处。
一、历史背景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尽管圣诞节的确切日期存在争议,但它通常在每年的12月25日庆祝。
而春节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它是根据农历变化而定的,通常在公历的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庆祝。
二、庆祝方式1. 装饰和装饰物圣诞节的主题色彩是红色和绿色,并且人们会在家中装饰圣诞树和房屋。
人们还会挂上彩灯、彩带和各种装饰物。
相比之下,春节的主题颜色是红色和金色,人们也会在家中贴春联、挂红灯笼和喜庆图案的窗花。
2. 饮食习俗圣诞节有一些特殊的传统食物,例如火鸡、蛋酒和圣诞布丁等。
此外,圣诞糖果和姜饼屋也是圣诞季节的标志。
而春节则有一整套丰富的传统食品,如饺子、年糕、鱼和元宵等。
每种食物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
3. 礼物交换在圣诞节,人们给亲友和孩子们送礼物,这象征着关爱和慷慨。
而在春节,人们也会互相送礼物,通常以红包的形式,里面装有现金。
红包代表着祝福和好运。
4. 文化表演圣诞节有许多表演活动,例如演唱会、舞蹈和戏剧等,人们可以享受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
而春节则有传统的舞狮、舞龙、京剧和相声等表演,这些表演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家庭团聚圣诞节和春节都是家庭聚会的好时机。
圣诞节通常与家人一起度过,并享用美食,交换礼物,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而春节则更强调家庭团聚,人们会返乡与亲人团聚,共庆佳节,并进行一系列的家庭活动,例如扫年、压岁钱和亲友相聚等。
四、宗教和文化含义圣诞节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深刻的宗教含义,它象征着耶稣基督的降生和救赎。
而春节则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代表着新年的到来,以及祭祖、祈福和祭神等传统习俗。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前言:在一年的末尾,我们分别迎来了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
这让我的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疑问: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到底有什么区别正文:在我上网查询资料和请教长辈们之后,我总结出来了如下几条春节与圣诞节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都是年终岁尾的欢庆;
2. 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3. 都在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
4.都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都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不同点:
1.一个是西方节日,一个是东方节日;
2.圣诞节是发礼物,春节是发红包;
3.圣诞节门前是挂圣诞老人,春节门前是挂对联;
4.一个是新年伊始,一个是诞辰;
5. 圣诞节注重敬神春节注重尊祖;
6.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文化,一个则是东方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7.西方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
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一口那又黏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
8.西方年节里的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对新年的丰收和平安充满期盼。
中国年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预示富裕,瓜蔓是希望儿孙的绵延,桃子则祈祷长寿,马蜂与猴代表着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暗喻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象征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的追求;。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
春节与圣诞节文化异同对比春节和圣诞节,分别作为中国和西方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尽管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有趣的异同。
从时间和庆祝周期来看,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持续约半个月,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尾声。
而圣诞节则是在每年的 12 月 25 日,庆祝活动通常从前一天的平安夜开始,一直延续到元旦之后。
春节的准备工作往往提前很久就开始了,人们会进行大扫除、采购年货等。
而圣诞节的筹备则更多地集中在临近节日的前几周,如装饰圣诞树、购买礼物等。
在庆祝方式上,春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
人们会贴春联、挂灯笼,寓意着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环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祝福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此外,还有放鞭炮、舞龙舞狮等热闹的活动,增添喜庆的氛围。
而圣诞节,家庭会布置圣诞树,挂上彩灯和各种装饰。
孩子们期待着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送来礼物。
人们会互赠贺卡和礼物,表达祝福。
教堂的钟声和唱诗班的歌声也是圣诞节的特色之一。
饮食文化方面,春节的美食琳琅满目。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象征着团圆。
还有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
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等丰富的菜肴摆满餐桌。
而圣诞节的传统美食有烤火鸡、圣诞布丁、姜饼等。
火鸡的丰盛象征着节日的欢乐,姜饼则常常被制作成可爱的形状,增添节日的趣味。
家庭团聚是春节和圣诞节共同的重要主题。
春节期间,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相聚。
在外工作的人会踏上归乡之路,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家人表达思念和祝福。
圣诞节同样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装饰房屋、准备晚餐,共同度过温馨的时光。
然而,春节和圣诞节在宗教色彩上有所不同。
春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但如今更多地强调家庭团聚、欢乐祥和的氛围,宗教元素相对较少。
而圣诞节作为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耶稣基督的诞生密切相关。
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
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们承载着各自文化的深厚内涵,虽然在形式和意义上存在差异,但都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团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
它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前后持续约半个月。
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充满了除旧迎新的意味。
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会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幸福。
春联上的词句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而福字往往会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此外,购买年货也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各种美食、新衣、礼品等琳琅满目。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菜肴。
饺子是年夜饭中常见的美食,因为它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
在一些地区,还会在饺子中包入硬币或其他吉祥物,吃到的人会被认为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
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红包里装着压岁钱,寓意着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表达祝福。
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传统活动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而圣诞节在西方则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
圣诞节是每年 12 月 25 日,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
在圣诞节前,人们会装饰自己的家。
圣诞树是圣诞节的重要象征,通常会在树上挂上彩灯、彩球、星星等装饰品。
家里还会摆放圣诞老人的雕像和圣诞袜。
据说,圣诞老人会在平安夜从烟囱进入家中,把礼物放进孩子们挂在床头的圣诞袜里。
互赠礼物也是圣诞节的重要环节。
家人和朋友会精心准备礼物,在圣诞节当天送给对方,以表达关爱和祝福。
此外,圣诞大餐也是不可或缺的,火鸡、火腿、布丁等是常见的美食。
在宗教意义上,圣诞节期间,人们会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感恩和祈祷。
唱圣诞颂歌也是常见的庆祝活动,欢快的歌声在街头巷尾回荡。
春节和圣诞节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比较中国春节和新西兰的圣诞节
比较中国春节和新西兰的圣诞节(一)相同点中国的春节和新西兰的圣诞节对各自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终于可以有时间回家和家人团tuan2圆yuan2,尤其对于在异国他乡的人们这一天变的更加难nan2能neng2可ke3贵gui4。
(二)不同点1.时间上。
圣诞节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假期有两个星期左右。
春节也叫农nong2历li4新年,一般指除chu2夕xi1和正zheng1月初一。
在一月下旬xun2和二月中旬之间,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并且对应不同的生肖xiao1(中国有十二个生肖)。
比如今年是羊年,明年是猴年。
2.来源方面。
圣诞节是大多数基督徒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12月24日晚上叫做圣诞夜或者平安夜。
春节最早源于二十四节气,因为正月初一是“立春”的这一天,也就是说春天来了,人们可以开始播种和收获。
我们知道春节也叫“过年”。
因为传说在春节的时候,有个叫“年”的野兽一年出没mo4一次,吃掉很多人类。
所以这一天称之为“过年”(年来了),因为野兽还有另一个名字“夕xi1”,所以这一夜叫“除夕”,意思是除掉夕。
3习俗和庆祝方式上。
“圣诞节”是“基督弥mi2撒sa4”(missa)的缩写。
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会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
但是如今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没有什么联系。
圣诞树,圣诞蜡烛,圣诞花等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
圣诞老人是圣诞节最受欢迎的人物。
相传,小孩子们在圣诞节临睡时,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圣诞老人会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里。
在新西兰,人们会交换礼物,圣诞卡片,传统的新西兰人会吃毛利大餐也就是hangi等等。
传说中国的炎yan2黄祖先发现,年兽虽然凶猛但是非常害怕红色,火光,还有巨响。
于是让家家户户在大门贴好红对dui4联lian2,晚上在门口挂红灯笼,舞龙耍狮,放鞭炮。
到了除夕之夜,全家围着桌子吃年夜饭,为了打败年,人们吃一种补充阳气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在子yi3时(23:00~01:00)交jiao1接jie1的时侯吃了最好,所以叫“饺jiao3子zi”。
中西方有相同元素的节日异同点400字
中西方有相同元素的节日异同点400字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意义上是一样的。
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是一年中假期最长的节日,一周时间;都在同一个季节里。
如在北半球都在冬季,在南半球则相反。
但是,区别却也很大。
就拿同在北半球而言,虽然两个重大节日都处于冬季,但是,圣诞节更像是一年到了底,慰劳和总结自己一年的辛劳,家人团聚庆贺节日。
在寒冬中家人相聚温习耶稣的诞辰,摆出耶稣出生时的场景,和歌颂宗教的种种美德。
在法国传统的大家庭里,都会有圣诞树和桌上的一种圣诞节日装饰,(法语叫做crèche,汉语翻译成马厩,羊圈)沙盘一般地再现了耶稣诞生时的所有情形,羊圈,及其上空那颗最大的星星,代表了宗教意义以及重要人物的具体人形排列,一周的节日里那些人形还会有位置的变动,还有那些人物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美德而插着一个个名词小木牌:慷慨,诚实,善良。
写在上面。
小孩子一年又一年的这个时刻听着家中长者讲述关于耶稣的这一切。
故事也随着人形的队列变化而延伸着,也就是说会在一周的假期里都有故事可讲。
并以此给予小辈们的名字对应上写在小木牌上的美德名词,来借机表扬一个孩子的最重要的`性格特质。
节日在一个个具体的环节中度过。
对比之下,虽然圣诞树前的礼物分发领取最欢乐,但完成所用的时间也最短。
而且这一切城乡没有什么区别。
一周假期之中含新年一月一日。
那也意味着新的一年从元月二日就开始了,各自投入工作。
而我们的春节很长,是从腊月开始的。
我们的传统也很讲究。
腊月八熬豆粥,民间家人团聚,佛家成道施舍,官家祭祀先祖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腊月二十三祭灶。
一来祭灶王爷上天去给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事,二十四家家祭扫灶间庭院。
二十五官家接玉帝,民间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赶大集。
二十八打糕蒸馍贴窗花。
二十九请牌位敬祖酒。
年三十贴春联放鞭炮除夕兽守岁饺子年夜饭。
表明腊月里的一切就绪,正月初一过大年。
初二回娘家,老丈人迎女婿看娃娃。
初三亲戚来家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前言:在一年的末尾,我们分别迎来了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
这让我的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疑问: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到底有什么区别?
正文:在我上网查询资料和请教长辈们之后,我总结出来了如下几条春节与圣诞节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都是年终岁尾的欢庆;
2. 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3. 都在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
4.都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都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不同点:
1.一个是西方节日,一个是东方节日;
2.圣诞节是发礼物,春节是发红包;
3.圣诞节门前是挂圣诞老人,春节门前是挂对联;
4.一个是新年伊始,一个是诞辰;
5. 圣诞节注重敬神春节注重尊祖;
6.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文化,一个则是东方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7.西方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
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一口那又黏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
8.西方年节里的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对新年的丰收和平安充满期盼。
中国年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预示富裕,瓜蔓是希望儿孙的绵延,桃子则祈祷长寿,马蜂与猴代表着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暗喻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象征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