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

(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

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

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

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原文、译文及赏析

《张衡传》原文、译文及赏析

《张衡传》原文、译文及赏析《张衡传》是南北朝诗人范晔所作,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衡传》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衡因上疏陈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B.①遂乃研核阴阳②乃幽武于大窖中C.①宦官惧其毁己②武帝嘉其义D.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1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张衡传原文翻译

张衡传原文翻译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

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

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用来拨动机件。

外面有八条龙。

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

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

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

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张衡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衡传》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

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

范晔《张衡传》原文和译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

(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

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

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

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

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

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8.下列加点字词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秦王恐其破.壁C.单于壮.其节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衡因.上疏陈事 B.遂乃.研核阴阳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妙尽璇机之.正 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空自苦亡人之.地秦强而.赵弱10.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因以讽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子卿尚复谁为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衡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张衡传》课文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2)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2)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3、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4、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

《后汉书之张衡列传》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后汉书之张衡列传》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张衡列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世为著姓。

祖父堪,蜀郡太守。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文多,故不载。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常耽好《玄经》,谓崔瑷曰:“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

复二百岁,殆将终乎?所以作者之数,必显一世,常然之符也。

汉四百岁,《玄》其兴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乃设客问,作《应闲》以见其志云: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是故伊伊思使君为尧、舜,而民处唐、虞,彼岂虚言而已哉,必旌厥素尔。

咎单、巫咸,实守王家,申伯、樊仲,实干周邦,服衮而朝,介圭作瑞。

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且学非以要利,而富贵萃之。

贵以行令,富以施惠,惠施令行,故《易》称以“大业”。

质以文美,实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

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已博艺,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曩滞日官,今又原之。

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徒经思天衢,内昭独智,固合理民之式也?故尝见谤于鄙儒。

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銛诸?昔有文王,自求多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曷若卑体屈己,美言以相克?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翻译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翻译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翻译: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

以下为全文原文与翻译:《张衡传》两汉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翻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张衡传翻译

张衡传翻译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

后来迁升为太史令。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

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

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烛之武退秦师垓下之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隋书·张衡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隋书·张衡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隋书·张衡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隋书·张衡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

年十五,诣太学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

衡又就沈重受《三礼》,略究大旨。

累迁掌朝大夫。

高祖受禅,拜司九侍郎。

及晋王广为扬州,衡拜扬州总管掾,王甚亲任之。

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以母忧去职,岁馀,起授扬州总管司马,赐物三百段。

开皇中,拜开府。

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仍领给事黄门侍郎。

炀帝嗣位,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

大业三年,帝幸榆林郡,还至太原,谓衡曰:“朕欲过公宅,可为朕作主人。

”衡于是驰至河内,与宗族具牛酒。

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逢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衡俯伏辞谢,奉斛上寿,帝益欢。

衡以藩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

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具图奏之。

衡乘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注意,稍加折损。

”帝意甚不平。

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

”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有人谮暕违制,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

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此谒帝。

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

”衡复之榆林。

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

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

玄感具上其事,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

帝于是发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久而乃释,除名为民,放还田里。

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

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

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

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节选自《隋书·张衡传》〕译文:张衡字建平,是河内人。

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 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乘便进入京城洛阳,在 太学学习,所以通晓五种经书,熟悉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
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而……”,相当于“虽 然……但是……”。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 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 举孝廉不行:(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汉朝由地 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旳人任以官职,被举荐旳 人称为“孝廉”。 连辟(bì)公府:屡次(被)公府征召。辟,召。公府,三 公(太尉、司徒、司空)旳公署。
假如发生地震,仪器外面旳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 龙口吐出铜丸,下面旳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旳声 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旳人所以懂得发生了地震。(地震发 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旳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 寻找它旳方向,就能懂得地震旳地方。用实际发生旳地震来 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旳记载中,还 历来没有这件事。
少善属文 一 通五经,贯六艺
《二京赋》
文学
张衡

无骄尚之情
二 从容淡静

善机巧
性情
Hale Waihona Puke 结《灵宪》 《算罔论》 三
科学
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四 上疏陈事、讽议左右 政治
治威严、整法度
字词积累
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 品行端正旳人,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干旳人做官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 拜,封官,任命
张衡旧居与张衡墓庐
走进课文文本探究
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旳地动仪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word文档资料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word文档资料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张衡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衡传》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

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及原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张衡传》课文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范晔《张衡传》诗词鉴赏

范晔《张衡传》诗词鉴赏

范晔《张衡传》诗词鉴赏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所以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所以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教学目的】1、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读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传记。

2.分析结构。

3.选材详略。

4.语言特色。

5.梳理知识。

[教学过程]:一、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分析: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

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

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二、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人物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

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板书:《张衡传》结构提纲——1.才高于世1善属文2通五经3贯六艺4《二京赋》【聪明早慧】A.品格文才1举孝廉—不行【从容恬淡不骄不俗】(1节) 2.品高于世2辟公府—不就【不慕当世淡泊名利】3累召——不应【敢于讽谏不满奢侈】1.潜心科研(2节)1善机巧—作浑天仪(略)2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略)B.科学成就:2.不慕名利(3节):所居之官,积年不徙(2-4节) 3.重大发明(4节):造候风地动仪[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典范科技文](详)C.政治才干:1.上疏陈事,作《思玄赋》—品行端正,忧国忧民(5节)(5-6节) 2.为河间相,称为政理—机智果敢,不畏权贵(6节)三、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分析: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

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

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

文章这部分是怎样记事状物的?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阳嘉元年名称——候风地动仪材料——以精铜铸成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

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

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段说明文。

五、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

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

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

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

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六、《张衡传》的原文全面地记叙了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选作课文时删节较多。

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分析:原文比较多的篇幅收录了张衡的文学创作,节选时都略去了;“永和四年卒”之后还有:“著《周官训诂》,……凡三十二篇。

”综合介绍张衡的著作和学术上的成就,节选时也略去了,使第5自然段突出了张衡政治上的表现。

而原文中有一些政治经历,因关系较小,也略去了。

在写到他的为人时,详写了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了“上书乞骸骨”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节选时又删去了原在第4、5自然段之间,不敢与阉党斗争以及明哲保身等表现的文字。

可见,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

这样,它就既全面地仍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

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

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七、本文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写得那么具体细致、清晰扼要,还由于作者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

深入理解这部分的文字,有助于学生记事状物能力的提高。

(这一内容,可作为基础好一点的班级进一步探讨之用。

)分析:大体上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即第一句,点明地动仪制作的时间和名称。

第二层“以精铜铸成……周密无际”,写地动仪的构造。

构造写得井然有序:先写材料,再从大小、形状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饰综述整体的构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从外过渡到内,分述内部构造,然后又回述整体构造,涉及外形的下部。

使读者既看到地动仪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内中的机构。

这是具体事物说明的关键部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决定说明的顺序。

这可算是地动仪的“静态”。

第三层“如有地动……未之有也”,写地动仪的功能,或者说是它的“动态”吧。

这里用“振”、“吐”、“衔”几个动词准确、连贯,说明都柱、龙首、铜丸、蟾蜍的报震功能的灵敏,却只用了十三个字的一个假设复句,“振声激扬……”是说功能的自动。

“虽一龙发机……”一句说明地动仪八道机关的报震功能的准确。

唯其功能灵敏、自动、准确,而且从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称赞。

功能,是具体事物说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构造,要写得条理清楚、具体精确,功能,要写得恰如其分、切合实际。

第四层“尝一龙机发……所从方起”,写地动仪的验证。

这看似设下的波澜,以显示“合契若神”的效果,点出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实际更可使读者领会张衡发明地动仪的重要意义,即从此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架观察地震的科学仪器。

总之,这段文字除开头的时间与名称之外,是从地动仪的外形、构造、功能和验证几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值得好好学习。

八、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九、梳理归纳:(一)字音1.典型字西鄂(è)属文(zhǔ)连辟(bì)傅会(fù)邓骘(zhì)璇玑(xuán jī)算罔论(wǎng)蟾蜍(chán chú)骸骨(hái)2.多音字:a.累:累着不应、累赘、劳累。

b.辟:辟公府、开辟、劈头盖脑。

c.相:河间相、相得益彰。

(二)字形1.模拟、相似、褒姒;2.璇玑、旋转、漩涡;3.瞻仰、赡养、澹泊、蟾蜍(三)词义1.通假字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傅会”同“附会”)员径八尺(“员”通“圆”)形似酒尊(“尊”通“樽”)一时收禽(“禽”通“擒”)如有地震,尊则振龙(“振”通“震”)2.一词多义公——1)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2)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之一。

指鲁庄公)3)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的尊称)4)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5)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公正无私的人)6)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7)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的)关——1)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2)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3)拒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

此处指函谷关)4)嬴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本义:门闩。

抱关者,守门人)征——1)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证验)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4)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6)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词,征伐)3.词类活用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用作状语,当时)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