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第五讲)
2016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16人左右055200新闻与传播10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3人左右06口语传播实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二、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新闻与传播52 52 78 78 345 三、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媒介与社会》张国良上海人民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网络新闻学》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传播学总论》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媒介融合的轨迹》许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中国新闻事业史》哈艳秋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础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雷跃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编辑》谭云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梁一高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王振业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四、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简答媒介素养传播媒介的类型把关人二、论述针对“抢盐风波”,谈谈对于谣言的控制策略针对农民工报道,谈谈你的看法三、案例分析一段材料是关于发布“限娱令”的,讲了一下“限娱令”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传播学教程ppt 全书
象征符的性质: •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 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 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 继承的; • 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 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 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种类
• • • • • • 外貌与衣着, 表情与眼神, 姿态动作, 触模行为, 空间与距离, 类语言。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性
• • • • 1、传播性 2、情境性 3、可信性 4、组合性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
象 征 性 社 会 互 动 理 论 ( s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的创始人是 20 世纪初 期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米德。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 符号
• • • •
符号的意义 信号与象征符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符号的基本功能
• 意义
• 意义的含义及产生 • 符号意义的分类 •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 人类的象征行为 • 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 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 长久保存信息。
• 长距离传递信息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 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印刷传播时代
发表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英]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
• • • •
表达性:它们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记录永久性:可以超越时间 迅速性:可以跨越空间 分布性:可以达到所有阶层的人们。
三、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 (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 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 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 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课件(全)
教材:邵培仁《传播学》 修订版 面向21世纪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主讲教师:龚炜
绪
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要点: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与规律 的科学。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要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限定于人类传播活动但 其它传播现象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作为研究对象。 其它传播现象: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向日葵向着 太阳转动、月亮引起地球潮汐等等。 传播发展的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信息接受规律
蝙蝠
潮
汐
月球与潮汐
三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整体性。 2、互动性。 互动性。 3、开放性。 开放性。 4、综合性。 综合性。 5、发展性。
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 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 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 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
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 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 相近的词有“ “扬”等。通常,“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广泛地传 等。通常,“ 是纵横地传播,“ 播,“ 播,“布”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播,“宣”是庄 是伸展地传播,“ 是连续地传播, 重地传播, “扬”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1994)。 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1994)。 《墨子·所染》:“此王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 墨子·所染》 世。”此义象为纵向传播; 世。”此义象为纵向传播; 《礼记·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 礼记·祭统》 也。” 也。”此义体为横向传播。 《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心雕 国语·晋语三》 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 龙·檄移》:“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其义象 檄移》 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 为广泛地宣传和散布。 “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北 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北 史·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义为长久 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而广泛地宣布、传扬。此义已与今义相近。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PPT-01-PPT文档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课件
2
校园环境
位于北京市学院路,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设施。
3
学科设置
拥有传媒类、管理类、艺术类三大学科门类。
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学课程
专业设置
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影视 学等专业,为学生提供多样 化的选择。
课程设置
涵盖传播理论、媒介技术、 创意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课外活动
开设广播电视台和媒体实验 室等实践性课程。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课 件
在这个课程中,您将深入了解传播学的内涵,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提供的独特 课程。
什么是传播学?
1 定义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一门学科。
2 分支
包括新闻学、公关学、广告学等专业。
3 应用
在政治、商业、文化等各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传媒大学概况
1
创建历史
前身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54年。
课程内容
传播理论
学习社交媒体、数字传播、传媒 经济等多个方面的核心理论。
实践课程
课堂互动
影视制作、广告制作等实践课程, 让学生亲身感受传播的魅力。
通过演讲、讨论等方式,激发学 生思考和合作意识。
课程收益
1
获取知识
学习传播学知识体系,了解行业潮流和应用趋势。
2
提升技能
掌握传播技能及创作技巧,提高专业能力。
课程目标
1 培养传播素养
提升学生传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发掘学生潜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 提供就业支持
帮助学生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获得理想职业。
教学方法
实验
多样的实践课程和实验室,让 学生深入了解传播行业。
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五讲 传媒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中国报业采编环节的一个比较重大的制度变迁, 意义非同凡响。它实现了编辑在报社采编领域中的主 导地位,编辑可以从版面出发,去指挥记者的工作, 将版面的编辑方针更好地贯彻到记者的采访、写作中 去,这样容易使版面贯彻整个报纸的编辑方针;同时, 编辑便于把关也可以保证版面的质量。这可以说是在 生产一线、基层环节上进行编辑与记者工作关系的 “微调”,从而实现版面更好贯彻报纸编辑方针、保 证版面质量等的一种机制,这也实现了组织目标的最 大化。
1、普审(各级把关者,央视:前期组长、前期主 任、后期责编、制片人、部主任)*(必要程序) 2、选审(重点,央视:中心主任、台领导) 3、复审(普审或选审中指定修改的,修改完后须 再审) *(必要程序)
审查标准:
第三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提高广 播电视节目质量,增加国产优秀节目数量,禁 止制作、播放载有下列内容的节目:
——在报社中,每个部门有一到数个版面,在 部门内有编辑有记者,部门在主任的指挥下, 既编又采,独立完成版面,到时将最终的版面 产品提交出来。 优点:报社以部门为生产主体提供最终“产 品”,便于明确责任、考核。 缺点:
(1)部门之间协作性差,组织整体利益难保障。
组织层面进行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等,调拨人力等资源困难。 “自留地”现象
(一)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的; (五)诽谤、侮辱他人的; (六)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传播学》教学大纲
《传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0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授课对象: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新闻学、传播学、媒体创意等专业开课学期:2、6学分/学时:3/48先修课程:新闻理论(01200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作业。
考核方式:考试(写论文或闭卷)。
课程简介: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
80年代引入我国,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必修课程。
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及前瞻性。
随着信息传播活动的日益发展,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形态;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透过传播表象,掌握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第一讲传播学史(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学的诞生(2课时)知识点: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环境第2单元传播学的先驱者(1课时)知识点:李普曼、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的主要贡献第二讲人类传播的历史(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的历史演进(2课时)知识点: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主要历史阶段第2单元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1课时)知识点:主要演进规律;使用规律来分析当代媒介发展前景第三讲传播的材料(共3课时)第1单元信息(1课时)知识点:信息的定义;三论第2单元符号(2课时)知识点: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及相关理论;符号的特征与分类;讯息第四讲传播类型(共6课时)第1单元内向传播(1课时)知识点:内向传播与心理学第2单元人际传播(1课时)知识点:人际传播的特征;人际传播的动机;自我表露第3单元群体传播(1课时)知识点:群体压力与群体规范对传播的影响第4单元组织传播(1课时)知识点:组织传播的方向、功能与主要形式;组织传播与公关第5单元大众传播(2课时)知识点:大众传播的特征;大众传播的功能;负面功能:麻醉精神与社会顺从第五讲传播过程(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过程(1课时)知识点:传播过程的特征第2单元线性传播模式(1课时)知识点:五W模式;线性模式的缺陷第3单元控制论传播模式(0.5课时)知识点:反馈;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第4单元系统传播模式(0.5课时)知识点:系统;赖利夫妇模式第六讲传播者(共6课时)第1单元传播体制(2课时)知识点:传媒的四种理论;批评与发展第2单元传播者与把关(2课时)知识点:把关人;信息流动过程第3单元媒介专业主义(2课时)知识点:媒介专业主义的形成;媒介伦理的主要困境第七讲传播内容(共6课时)第1单元大众传播内容(2课时)知识点:大众传播内容特征;信息娱乐与市场新闻业第2单元大众传播内容研究(2课时)知识点: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第3单元大众文化(2课时)知识点:大众文化的正面与负面认识第八讲传播媒介(共6课时)第1单元理解传播媒介(2课时)知识点:认识媒介的主要原则第2单元大众媒介的本体特征(2课时)知识点: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介第3单元技术与媒介(1课时)知识点: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理论第4单元媒介机构与媒介产业(1课时)知识点:大型跨国媒介集团第九讲受众(共3课时)第1单元理解受众(1课时)知识点:受众的定义及其基本认识第2单元受众的行为(1课时)知识点:选择性过程;使用与满足第3单元研究受众(1课时)知识点:受众调查;受众商品第十讲传播效果(共9课时)第1单元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1课时)知识点:四个发展阶段第2单元宣传研究与枪弹论(1课时)知识点: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宣传的七种技巧;枪弹论第3单元两级传播论与有限效果(1课时)知识点:舆论领袖与两级传播;创新扩散;有限效果第4单元议程设置(1课时)知识点:议程设置;铺垫与框架第5单元知识沟(1课时)知识点:知识沟;媒介与社会第6单元教养理论(1课时)知识点:教养理论;媒介制度分析第7单元沉默的螺旋(1课时)知识点:沉默的螺旋;强大效果论第8单元第三者效果(1课时)知识点:第三者效果第9单元对传播效果的整合认识(1课时)知识点:传播效果的内涵;传播效果的普遍认识四、作业、实践环节共有2次作业,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布置每篇作业2500字左右。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播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65403课程名称:传播学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传播学原理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课程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展示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从个案分析、运用实践中使学生基本掌握用传播学视角认识现实世界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日常的和专业的传播实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当代媒介环境和媒介信息的基本状貌,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媒介社会现实问题,能够为信息媒体社会中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英文简介: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or Radio and TV Director. The course presents a panorama of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its origin,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t illustrates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from the aspects of sender, receiver, message, symbol, media, communication skill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 impact and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cases analysis and actual practice, it helps students perceive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solidate their daily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n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status quo of contemporary media environment and media information,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media society by apply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y will be well prepared for their future work andresearch.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必修学科基础课,将为学生起到知识向导、学科理论铺垫以及开拓视野的作用。
传播学概论大纲
三、枪弹论 20世纪40年代之前:枪弹论的观念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 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四、宣传研究 (1)拉斯韦尔 原定义:宣传“仅指以有含义的符号,或者稍具体一点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以描述、谣言、报道、 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 后来改进的定义:"就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述可以采用 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一般而言,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收者有益的时候,才被称为宣传。 宣传的四个目标:1、激起对敌人的仇恨;2、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3、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 尽可能达成合作;4、瓦解敌人的斗志 (2)李和李:《宣传的完美艺术》 1、辱骂法 给某思想或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 2、光辉泛化法 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同它。 3、转移法 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 4、证词法 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规划、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 5、平民百姓法 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 6、洗牌作弊法 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 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7、乐队花车法 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号召人们跟所属群体中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第十三讲 传播效果(中) 一、有限效果论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 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 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响下发挥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概论
.
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米德(1863-1931) 芝加哥学派的二号领袖人物,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的创
始人之一。 主要影响在课堂教学。 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以及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和
社会自我理论。 后人整理出版《精神、社会与自我》
19
Hale Waihona Puke ●李普曼(1889-1962) 美国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自由与新闻》、《舆论》 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 作),马恩把 交往作为与生产力与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看待。
物质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
精神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恩的传播观。
与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以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
的开始。 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技术。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威纳出版《控制论》,几乎同时,贝尔实验
室的香农提出他的《信息论》。 1、香农(1916-)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美国传播学家坎贝尔指出,信息论是 一位工程师的发明。这位工程师就是香农。 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 系统提出信息论观点。 香农认为何谓信息: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 性和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型式表现出来 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 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264)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课件
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与发展历程
学科背景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其发展受到了心 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 影响。
发展历程
传播学经历了从初创期、成型期到发 展期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学科体系。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验学派
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强调对 传播现象的客观分析和经验验证 ,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霍夫兰
01
通过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环境影响传播
02
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环境因素对传播内容和方式
产生影响,制约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效果。
传播与社会稳定的互动
03
传播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社会的稳定也为传播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电视的特点
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信息传递速 度快,覆盖面广,但需要特定接收设 备。
互联网的特点
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可以随时随地访问。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01
02
03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 兴起。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出 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形态和 传播方式。
01
02
03
04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 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
发展。
《网络安全法》:保障网络安 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
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 理暂行规定》:规范计算机信 息网络国际联网及其相关活动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 定》: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
传播学题库(中国传媒大学6年真题,传播学考试必备)
传播学题库(中国传媒大学6年真题,传播学考试必备)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小狗杰西卡整理1999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宪章中。
根据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的定义,所谓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由于大众传播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反馈(feedback)是源于控制论的一个术语,原意是指控制系统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
在传播学中,反馈就是传播者接受到受众对传播讯息所做的反应的过程。
借助反馈,传播者可以对传播过程及时作出调整,从而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3、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活动中发出讯息的人或者组织。
它是传播活动的起点。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指编辑、记者、主持人等组织化的个人,也可以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介组织。
传播者的基本职能是制作、发布和控制传播内容,因此在传播学中,对传播者的研究又称为控制分析。
4、控制实验法(control experiment):是传播定量研究方法之一,由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引入传播研究。
它是指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并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进而探索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其步骤大体包括:(1)提出假设;(2)简化因素模式,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3)控制与实验;(4)统计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5、编码:(encode)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
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二、简答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全校开课列表详情(想蹭课的快点来哦)
何苏六
011066
1-8周周一四十八教B503第5-8节
011081
1
英语1-初级新闻听力
1.0
限选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霍文利
011081
2-16周周一一教401第1、2节
011081
2
英语1-初级新闻听力
1.0
限选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霍文利
011081
2-16周周三一教314*第1、2节
限选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于然
011012
1-16周周二一教314*第1、2节
011012
2
创作训练-照相基础
1.0
必修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于然
011012
1-16周周一一教502第3、4节
011015
1
电视影像语言
2.0
必修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孙振虎
011015
1-8周周四四十八教B403第1-4节
1.0
限选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徐培喜
011093
1-16周周五一教415第1、2节
011094
1
英语4—电视新闻导论
1.0
限选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霍文利
011094
1-16周周五一教314*第5、6节
011911
1
新闻写作——特稿
2.0
必修
电视与新闻学院
主校区
考试
杨凤娇
011911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课程表
年级:2014
专业: 新闻与传播
研究方向: ① 下午 7、8 节 晚上 9-12 节 中外新闻思想研究 (10-17,选修课)
教师: 哈艳秋、 教室: 唐远清 1#209
一
政治公共课(2-17 周)
教师: 另行通知 教室: 另行通知 教师:
网络舆情导论(2-9 周,选修课)
新闻理论研究(2-9 周,必修课) 二 现代传媒创新与发展研究(10-17,选修课)
教师: 教室: 教师: 雷跃捷、 刘自雄 教室: 1#209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五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教师: 教室: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2~17 周(2014.9.22~2015.1.9)
教师: 丰纯高 教室: 1#209 教师: 任金州、严军琦 教室: 1#209 教师:
新媒体理论与实践 (2-9 周,选修课)
影像制作与媒体美学(2-9 周,选修课) 新闻实务专题讲座(10-17,必修课) 唐远清 李建刚 教室: 48#A708 1#209 教师: 张丽主 持 教室: 1#209
教师:
新闻理论(2-9 周,补修课) 四 媒介批评研究(10-17 周,选修课)
教师: 郎劲松 教室: 1#209
外语公共课(2-17 周)
教室:
新闻采访 (2-9 周,补修课)
教师: 唐远清 教室: 1#209
教师: 雷跃捷、刘自雄 教室: 1#209 教师: 另行通知 教室: 另行通知 教师:
五
传播学理论(2-13,选修课)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2~17 周(2014.9.22~2015.1.9)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解析、备考规划、参考书超全解析
《21必读!一万字的中国传媒大学新传考研超全攻略》摘要:想去双一流读书吗?正文: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该校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这所紧紧围绕着传媒事业发展所建设的高校,目前有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等11个新传相关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生,相比其他学校,除了择校,可能还要在众多专业之中纠结一番。
今天,就为大家呈上最全最详的备考攻略,让大家轻松择校、高效备考。
一、招生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不仅招收的专业较多,而且有的专业下设置的方向也较多,且考生必须在初试报考的时候确认专业方向,但在招生简章中只会列出该专业的拟招生总人数。
因此,如果你报考了热门专门的热门方向,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最终各个方向的录取人数是可以小幅度浮动的。
众多专业方向,哪个性价比更高?各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学&传播学】(注:具体的方向介绍可登陆官网查看/newsWYFHY/ce902e8e-b5a4-491c-b7d5-a6ae7fb7737b.htm)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传媒大学首批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招生的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
本专业具有突出的广播电视新闻特色,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结束
思考如下问题:
▲资本主义传播制度和传播理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举例说明大众传播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4)其他学者的研究和论述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模式” 休梅克的总结
四、影响把关的因素
例:CBS晚间新闻的把关 爱德华· 默罗 “坚持真理” 沃尔特· 克朗凯特 “公正” 丹· 拉瑟 “后院篱笆原则”
《掌权者》 董事长:威廉· 佩利 总裁:弗兰克· 斯坦顿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 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 他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本控制。 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他声音的发出者根 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②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多注意肤浅和刺激性 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N1
N
N2
N2`
N3
N4
N3`
M
N1 N4
(3)施拉姆
“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 “其中包括记者,……;包括编辑,……; “包括作家,……;包括出版公司编辑,…… “包括电视、电影的制片人,……;包括影片剪辑人 员,…… “包括图书管理员,……;包括教员,…… “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 “甚至可以包括餐桌旁的丈夫,……”
2、经济因素 例:美国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选择之争 美国电视台所受的经济因素影响 A、所有权 B、广告商 C、受众/消费者
3、社会文化因素 例:美国媒介竭力保护的神圣领域(布里德) A、宗教 B、家庭 C、爱国主义 D、社区 E、医疗 F、法律与正义
4、信息自身的因素 例:美国地方电视台选择新闻的标准:
三、传播者的行为 1、编码、译码、释码 2、“守门/把关” 3、搜集、过滤、制作、传播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 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 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主要目的:为苏维埃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 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
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脉 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国有并被严格控制,媒介只 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阿特休尔 《权力的媒介》 1、市场模式 2、共产主义模式 3、发展模式
媒介控制: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 媒介禁忌:对公认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的严 重侵犯 媒介所有权:私有;除非政府为了保证为公众服务而 接管媒介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做 不到,需有人迫使其执行
4、苏维埃-极权主义(国家统管式)
发展于:产生于前苏联(不过前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 采用过类似方式) 思想源泉: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了黑格尔的 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
5、组织自身的因素
A、组织的所有者 B、组织的价值观 C、组织的目的 D、组织的定位 E、组织内部的群体
6、受众因素
A、目标受众群的确定 B、受众的价值观 C、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7、技术因素 例:一家美国电视台的新闻采集 A、不同媒介的技术 B、不同规模的媒介组织所拥有的设备与技术
8、传播者个人的因素 A、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B、个人的个性特征 C、个人的传播方式 思考:你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时体现了 什么样的个人特质?
– 1、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如何? –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环境之间有多 少分歧与破坏? – 8、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多吸引人? – 9、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如微笑或者大 笑、冷嘲热讽、好奇心的满足等等。 – 10、话题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兴趣如何?
(2)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政治法律因素 例一:美国地方电视台所受的法律法规影响 A、宪法第一修正案;B、诽谤法;C、联邦通讯法; D、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其他法规 例二:美国海湾战争期间的新闻管制 A、封闭战场敏感区域;B、记者团制度,禁止个人采 访;C、“人盯人”战术;D、发放基本准则表;E、 新闻发布会 思考:我国新闻传播活动所受的法律与政治因素影响
3、社会责任(自我约束式)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霍京的著作,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 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把冲突转化为讨论 媒介使用者:任何想表达意见的人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 业》 ①现代传播媒介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 当天事件的论述,它还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②现代传播媒介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③现代传播媒介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画 面 ④现代传播媒介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⑤现代传播媒介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 查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 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2、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 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
《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2、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3、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4、苏维埃-极权主义传播制度
1、集权主义(君主独裁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广泛 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
第五讲 传播者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即媒介组织,及其 从业人员。 控制分析: 1、传播者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控制; 2、传播者所受的社会因素的控制。
二、传播制度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和型造 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过时。所有的制 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 制。基本的原则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 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 信仰和价值观的。” ——梅尔文· 德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