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矿产资源)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
游较稳定的流量。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1)最严重地区:华北——地多谁少,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目标)P7图E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
(2)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
(3)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农业用水:喷灌,滴灌,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
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比重最大)、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部季风区: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
北方——旱地——小麦
西部非季风区:草地——畜牧业
东部山地:林地——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3.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
第三节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
(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作用:工业的“粮食”
石油:
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
作用: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
工业的“血液”
铁矿:
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辽宁、四川储量
最大
作用: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
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3.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P20图D
工业基地:(1)辽中南工业基地④(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2)京津唐工业基地③(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
(3)沪宁杭工业基地②(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侨乡”
4.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部门:电子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分布特点:大分散,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城市附近。 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
第四节 交通运输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贵重、急需、数量不大距离较远——航空 (2)鲜活物品易死亡变质——公路
(3)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铁路或水路
3.主要铁路干线“三横五纵”P24图
B
(1)五纵:①京沪线 ②京九线 ③京哈——京广线(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 ④焦柳线 ⑤宝成——成昆线
(2)三横:①京包——包兰线 ②陇海—兰新线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 在此交汇铁路 郑州 京广线、陇海线
徐州
京沪线、陇海线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适应性
强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速度较快、比较灵活 运量小,运费较高
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航空 速度快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 管道 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
运送液态物质投资大
兰州陇海、兰新、包兰
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1.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地区(民族)民居特点
内蒙古(蒙古族)蒙古包适应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帐篷、
蒙古包等易于拆装
北京(华北地区)四合院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
利于光照。(季风区多平原)
梅州
(长江中下游)
两面坡式民居两面坡型屋顶有利于雨天排水
陕西
(黄土高原区)窑洞优点: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良、比较潮湿
云南(傣族)竹楼适合当地的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新疆(西北)泥砖平顶房墙厚、窗少、平顶(降水少,风大)浙江江南民居墙薄、窗多、斜顶(降水多,通风)
湖南(和湘西)吊脚楼居住在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受地形影响)
西藏(甘肃)石砌碉房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
(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3)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川菜、湘菜、鲁菜、粤菜、淮扬菜
2.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到2017年8月,中国已有52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省份特色
武陵源湖南省“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苏州园林江苏省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布局结构成功地运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
法,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布达拉宫西藏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黄山安徽省“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天下奇景于一体”。沉淀了丰
厚的历史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西安秦始皇陵是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四川省“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泰山山东省五岳之尊,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
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