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表覆盖与编辑)

合集下载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根据下级类具体要求采集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米的所有时令河
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米的干涸河;起伏
最小面积400。采集河道范围内的水 面,赋代码1001。宽度3米以下的线 状水面可归入相邻类型。
较1大采属构湖0性大于%泊集性、(2结。的和0中平山米1构遇0心时的0线连地0线无采以,通地)水下集小河区保的河于流的实持山坑道2的地0连洪范米水塘长续沟围的库如度通不线采、果小过采构集坑连于;集面中塘通505。赋心和的0000河属线湖河米0以道性,泊流、下实,并,上比的地需赋河下降水宽同要流游大库度时素结河于、名等时通段度称级令航。编,,月性码实河份质,体流,,平共编类流均享码型域宽河,,,
两端出入口。直接连接线如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矛 类型
盾的应做适当处理。
不采集,视作道路按照路面采集要求 采集。
长度大于100米的桥梁,不含立交桥,采集桥面中 心线。
类型
不采集
面积大于10000的按面采集;不够上述指标,码头 滨水岸线长度大于100米的采集为线。
类型
车渡
不采集
采集长度大于100米的车渡,按线采集。
并以库体与周边的自然分界线为界。
0822
垃圾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9 0890
0900
荒漠与 裸露地

建筑工地
其他人工堆掘 地
其他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最小面积1600,建筑中道路连线长度 大于1千米。
不采集
拆迁待建工地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代码 0100 0110 0120 0200 0210 0211 0212 0213 0220 0230 0240 0250 0260 0290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 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上) 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 一般低于5m。(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 通常低于5m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的植 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 通常低于5m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的 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针阔两类灌木混 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 的灌木林。
•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的角度
– 测绘地理信息的角度认识、探讨、研究国情 – 侧重自然地理要素或现象 – 适应地理国情普查为主,部分考虑省情、市情
• 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 1)以需求为导向 • 通过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深入分析,寻求对地理国情信息 的宏观需求;通过对各个行业与地理环境、资源、设施等规划管理 等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详细分析,明确各行业业务工作中对地理国 情信息具体内容的要求。 – 2)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与技术为基础进行拓展 • 深入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法,寻找与地理 国情监测需求之间的差距与不足,确定需要拓展的内容和需要提高 的指标。 – 3)现阶段适用可行 •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战略方向,确立的内容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地理 国情监测的业务特点,针对的信息必须有用、易用,相关信息的采 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必须可行。地理国情普查是开展地理国情监 测的基础,本文件内容满足普查的需要,同时对今后监测具有指导 意义。
04-草地
• 定义: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 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 包括: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06-道路

铁路--要素采集

采集铁路正线的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多条正线轨道并行时,间隔 10 米以内的,按一条采集;间隔 10米以上时,分别采集。间隔 10米以内 的并行正线轨道,若为两条并行,依据其中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 集;若为多条并行,依据较为居中的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 。

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时间,重 复路段编码,是否高架。
12


� �
河流要素采集说明

有水河流结构线严格来说一般采用河流的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等,少数情况下,这些 线可能能与河道中心线重叠。对于一些辫状河流,不能确定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的, 选择其中的一条主要水流,采集其中心线作为河流结构线。河流结构线不应穿越位于高水 位之上的岛屿或沙洲; 干旱地区山口形成的洪积扇及分布其上的漫流冲沟,采集洪积扇范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 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选择主要的冲沟表示;对于地势平坦地区存在的漫流 干河,采集河道外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沿主要水 流痕迹线采集,不能确定的采集河道中心线作为结构线; 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平方米以 下的水库、湖泊和1000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米的, 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集; 河流结构线或中心线可以采用基础地理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结构线需确保在河道范围内。 河道宽度小于20米的河流,河段宽度变化若超过10米,需要断开,以记录其不同的宽度 属性值。
4
06-道路
公路--要素采集
�采集所有通车的宽度一般大于5
米城际公路的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与公路构网的城市

地理国情作业手册(地表覆盖)

地理国情作业手册(地表覆盖)

镇雄县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地表覆盖采集作业手册一、资料收集1、影像资料(.tif)(云南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10000、1:50000 DLG(云南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3、专题数据资料。

二、资料整合分析1、定义影像坐标系(如镇雄县遥感影像数据以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分带,中央经线为105°,定义投影坐标为CGCS2000_GK_CM_105E)。

2、数据坐标转换,将北京54、西安80坐标系转换成大地2000的坐标系。

坐标转换步骤:(1)定义坐标,如图1所示:图1定义坐标(2)去源数据的带号,如图2所示:图2去带号(3)坐标转换,如图3所示:图3坐标转换3、分析专题数据,提取、整合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中能利用上的参考数据。

(1)范围线的生成。

步骤:在ArcGIS9.3中将1:10000的接合图中的面层转为DWG(2004)的数据格式作为作业的范围线。

点击 ArcToolbox——转为CAD——要素转CAD——输出格式选择DWG-R2004。

1)面转换为线,如图4所示:图4面转换线2)转换为DWG(2004)格式作为参考,如图5所示:图5线转为DWG(2004)格式(2)参考地类名称的生成步骤:1)新建数据库,打开ArcCatalog9.3,选择存放数据库的路径,在窗口内点击右键——New——File Geodatabase,如图6所示:图6新建数据库右键新建要素集,如图7所示:图7新建要素集输入要素集名称,不能含有中文字体选择投影坐标系,如图8所示:图8选择投影坐标系选择下一步将XY Tolerence容差数值确定为0.0001Meters,其它项不变,单击finish。

如图9所示:图9确定XY Tolerence数值单击新建的数据集右键导入数据2)打开ArcGIS9.3ArcMap,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添加进来,将图斑放到适当大小如下图,把要显示的DLMC标注,标注信息正好位于图斑中心位置,如图10所示:图10放大图斑标注DLMC,选中面层右键打开属性窗口——显示——显示字段选择DLMC3)选中图层右键——标记要素(使其DLMC在ArcMap9.3窗口中显示)4)选中图层右键——将标注转为注记,如图11所示:图11注记的生成5)将注记转换为DWG(2004)格式作为参考,在ArcToolbox中找到转换工具——转为CAD——要素转CAD——输出格式选择DWG-R2004。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地理国情内业数据采集的方法(1)自动分割+后期人工编辑解译分类()或整合编辑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人工)(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可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判读解译结合的方式。

对于地表覆盖类型复杂、破碎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解译为主;地表覆盖类型简单、成片地区则可采用自动分类为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国,整体现势性为2006至2010年之间。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城市数据(地级市)•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采集内容的分类概况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3级类。

包括: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

地理国情内业采集内容•地表覆盖分类(LCA):面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房屋建筑(区)05、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荒漠与裸露地表09、水域10•重要地理国情要素(DLG):点、线、面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水域10、地理单元11•地表形态数据(DEM):单精度浮点栅格地形12地理国情的定义•国情:一个国家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地理国情:从地理(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地表覆盖采集内容与指标

地表覆盖采集内容与指标
高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50%/1600
0512
低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50%/1600
0520
低矮房屋建筑区
1~3/<10/1600
0521
高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
>=50%/1600
0522
低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
<50%/1600
0530
废弃房屋建筑区
1600
0540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
4/10/200/100
1600
0820
堆放物
1600-
0821
尾矿库(尾矿堆放物)
1600
0822
垃圾堆放物
1600
0829
其他堆放物
黄河石垛/1600
0830
建筑工地
1600/1000
0900
荒漠与裸露地表
10%/1600
0910
盐碱地
1600
0920
泥土地表
1600
0930
沙质地表
1600
0940
砾石地表
1600
0950
0550
低矮独立房屋建筑
3/10/200
0601
道路
5/3/5/5/500
0700
构筑物
-
0710
硬化地表
1600/800
0711
广场
1600
0712
露天体育场
1600
0713
停车场
1600
0714
停机坪与跑道
5000
0715
硬化护坡
1600
0716
场院
400/200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普查检验与质量评定是确保该成果的质量的重要一环。

2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概述2.1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内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主要检验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成果、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元数据成果、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成果以及基本统计成果七类主要成果。

其中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包括分景与分幅数据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元数据成果包括地表覆盖分类与地理国情要素的元数据成果,基本统计成果包括基本统计数据集、报表、报告。

2.2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流程3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方式普查成果质量检验方式针对不同成果的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分别采用总体概查与抽样详查方式,根据需要还要进行样本外概查。

3.1总体概查总体概查是对上交成果和资料中普遍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别关注的质量要求或指标进行整体性检查,以避免成果中存在整体性的或系统性的错误。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严重错漏,采用符合或不符合两级判定方式进行评定。

若总体概查出现不符合项或A 类错漏,不进行详查,批成果质量直接判为不合格。

总体概查与国情普查成果质检软件有机结合,大部分检查项可通过程序自动检查。

采用总体概查的普查成果质量元素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时间精度以及逻辑一致性。

3.2抽样详查抽样详查是先进行样本抽样,然后按照各类成果的质量元素及相应的检查项,按技术要求对样本进行详查,并统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量、错误率、中误差等。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总体情况

如1:5万、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水系、交通、设施、管线、政区、地 貌6个反映地理要素的要素类中,都包含名称,部分包含实体编码属性项,为地 理国情本体数据库中的地理实体数据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存在一些不足


如:居民地要素类中只有要素分类码一个属性项,加上受限于生产方式的差别, 居民地要素在不同地区,采样密度差别较大,虽然制图应用中,可以配合加注注 记层的信息,使得图面效果不受影响,但由于缺乏比较详细的属性内容,大大限 制了这一重要数据内容在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二是据成图比例尺进行综合取舍。即使同一地区采用不同比例尺成图时,为了保持合 适的图面载负量,综合取舍的尺度也并不相同。对于图上不能按真实位臵表示的地物 地貌,必须进行综合取舍或移位表示。主要的地物地貌应准确表示,次要的移位或舍 去,综合斗取舍后仍应保持其总貌特征及地物之间的相互位臵关系。也不能因综合取 舍而改变了地物地貌的性质,如河流、湖泊,、道路、岛屿等只能取舍不能综合。


最小图斑指标是1600平米,分出了400平米的图斑,只要分类正确,也是正 确的;
但是如果影像上有3000平米地类被合并到了其他类型中,就是错误的。


即: 对最小图斑指标的掌握,可以更严,不能更松。规定的指标值是一 个图斑可以合并的上限值,而不是下限值。 由于涉及到尺度统一问题,指标从严掌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又如:由于数据的采集是面向地形图制图的需要,植被与土质的数据没有实现国 土空间的全覆盖,这对制图没有问题,未覆盖区域是被一些散列点状地物占据, 图面感觉不到空洞区域的存在。但是如果据这些数据进行面积的统计分析,面积 总和就会与事实不符。

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拓扑检查与处理

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拓扑检查与处理

摘要:地表覆盖数据采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在数据采集、编辑、整理过程中,相邻图斑之间发生微小移动,这会影响整个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精度,造成数据无法入库。

简要介绍地表覆盖数据在入库前产生的面缝隙和面重叠的拓扑错误,应用arcgis拓扑工具可以快速查找到问题图斑,并结合数据管理工具实现高效修正,确保入库前数据质量符合入库要求。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拓扑错误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1-0206-020 引言arcgis10.1是esri公司集40余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咨询和研发经验,呈现给用户的一套完整的gis平台产品,它具有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信息整合、发布与共享的能力[1]。

arcgis for desktop下的应用程序arcmap是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的主要工作平台,处理的是空间信息,需要统一的量算,因此了解gis的坐标系统是必要的。

gis的坐标系统大致有三种,plannar coordinate system(平面坐标系统,或者custom 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统)、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投影坐标系统)。

plannar coordinate system用于小范围内不需要投影或坐标变换的情况下使用。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和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之间相互联系。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一种球面坐标系统,以经纬度为地图的存储单位。

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是一种平面坐标系统,其地图单位通常是米。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的基础之一,每一个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必定会有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草地 0411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条件好,草被生长茂盛。
草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412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20%~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茂盛。
01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02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1
0340 竹林: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2
由于竹子特有的形态和 竹叶色调较浅,在影像上表现出颜色不阔叶林浅,成片的竹林呈整齐的毛絮状特征。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包括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普查报告*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01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02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3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4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5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普查报告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图综合原则与综合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图综合原则与综合指标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图综合原则与综合指标
A.1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
A.1.1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原则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遵守以下原则: a)正确反映各类要素的区域分布特征,如地表覆盖分类图斑的大小、分布范围、密度等,以及区
域之间对比等特征; b)合理概括区域内地表覆盖分类特征,不足上图指标的图斑归并时,优先进行相同一级类内子类
全部选取
全部选取
全部选取
居 地级政府驻地、外国一级行政中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民 心及名称注记 地 县级政府驻地、外国一般城市及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部分选取 部分选取
0.4mm(路宽) 0.4mm(路宽)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7
人工堆掘 地
露天采掘场(0810) 堆放物(0820) 建筑工地(0830) 其他人工堆掘地 (0890) 荒漠与裸 露地 盐碱地表(0910) 泥土地表(0920) 沙质地表(0930) 砾石地表(0940) 岩石地表(0950) 水域 水面(1001) 冰川与常年积雪 (1050)
机场
用机场
火车站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部分选取
港口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选取对外开放的内
河港
首都及名称注记

国情普查——地表覆盖

国情普查——地表覆盖
1600
400
草地
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草被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400
0410
天然草地
以天然生长或半人工培育的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的地表。一般未经改良或经过不破坏天然植被条件下的改良,用于放牧或割草,包括以牧为主、树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和灌丛草地。
种植株型较大、多年生草本类果树为主的果园。
400
0220
茶园
指被人工种植的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400
0230
桑园
指被人工种植的桑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400
0240
橡胶园
指被人工种植的橡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400
0250
苗圃
指被人工繁殖、培育的苗木成片覆盖的地表。
400
0260
花圃
指以生产草本花卉为目的,由人工繁殖、培育的草本花卉成片覆盖的地表。
400
0422
绿化草地
城镇或居住区域内地面上,由栽种的草本植物覆盖的地表,包括公园、运动场所、绿地等范围内为绿化环境人工种植的草地、花坛,不包括楼顶种植的草坪。
200;100
0423
固沙灌草
为了固定或者减轻干旱地区流沙移动而人工种植的发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作用的灌丛或草地。
400
0424
护坡灌草
1600;400
0340
竹林
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400
0350
疏林
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郁闭度在0.1~0.2 的林地。
1600
0360
绿化林地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来源与背景: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务院于2013年2月2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在全国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2、测区范围及任务:测区范围为桃源县2000平方公里,项目内容包括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地理国情要素内业上图与编辑。

3、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内已有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图、行政区划数据、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1:1万数字高程模型、1:1万数字线划图、1:5万数字线划图,林业、水利等专题数据,内业解译成果和外业调查成果。

4、设计技术依据:见主要参考文献。

二、设计主要内容1、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

完成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

完成已有数据导入、地表覆盖分类上图、属性录入、拓扑处理、生产技术流程设计。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

完成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理国情要素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

完成已有数据导入、地理国情要素分类上图、属性录入、拓扑处理、生产技术流程设计。

三、设计基本要求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带采用3度分带,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比例尺为1:1万,按1:1万国际标准分幅。

2、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测绘新技术和新方法。

3、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毕业设计书、按1:1万国际标准分幅的内业上图与编辑成果数据约1平方公里。

四、进度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已有资料;相关测绘规范和标准;相关文献;其他相关资料。

2、主要参考文献:(1)武汉大学.测量学(第三版)[M]. 北京: 测绘出版社(2)武汉大学.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3)孔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上、下册)(第二版)[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4)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5)杨晓明等.数字测图[M]. 北京: 测绘出版社3、技术设计依据:(1)《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2013年)(2)《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2013年)(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4)《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GDPJ 02—2013)(5)《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6)《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7)《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8)《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9)《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GDPJ 07—2013)(10)《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GDPJ 08—2013)(11)《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GDPJ 09—2013)(12)《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底图制作技术规定》(GDPJ 10—2013)(13)《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GDPJ 11—2013)(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15)《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定》(GDPJ 13—2013)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任务来源 ...............................................................1.2目的 ...................................................................1.3测区范围、任务及行政隶属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2已有资料情况 ...........................................................3.引用文件.........................................................3.1政策法规依据 ...........................................................3.2地理国情普查技术依据 ...................................................3.3其它文件 ...............................................................4.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4.1已有数据导入 ...........................................................4.2地表覆盖分类上图 .......................................................4.3属性录入 ...............................................................4.4拓扑处理 ...............................................................4.5生产技术流程设计........................................................5.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5.1已有数据导入 ...........................................................5.2地理国情要素分类上图....................................................5.3属性录入 ...............................................................5.4拓扑处理...............................................................5.5生产技术流程设计........................................................6.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1组织管理、资源保证措施 .................................................6.2质量保障措施 ...........................................................6.3质量控制措施............................................................7.上交和归档成果及要求...........................................7.1基本要求 ................................................................................................................................7.2成果数据 ................................................................................................................................7.3文档资料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理解和落实好总体方案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保证普查数据的完整、真实、可靠,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针对该项目普查底图制作、调查与核查、数据处理等几个生产环节。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深化,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表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地理国情普查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地表变化信息,为政府、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地表覆盖作为描述地理国情信息的主要方法,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土地表面物质类型、自然属性,如何从中提取国情要素信息、丰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章主要从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方法、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要素信息;提取前言21世纪,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开展,有关信息搜集、加工技术持续发展。

地表覆盖信息调查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工作较多,如水域、荒漠等,广泛收集、整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从中提取国情要素信息,为后续专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注重对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方法现如今,在现有地理信息基础之上,通过多元遥感影响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能够获取到更加准确、全面的地理信息。

目前,地理普查主要技术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1多源遥感影像技术在实践应用中,人员将高分卫星影像等资料作为基础,对全色影像予以纠正,通过对多光谱影像配准纠正处理后,并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按照图幅镶嵌、裁切处理影像,对分幅影像进行增强等处理后形成DOM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

1.2数据分类基于高分正射影像,要结合实际要求针对不同地理要素特征,自动提取出图斑,同时,要结合历史地理信息成果,进行人工人类和修正,以此来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根据外业调查成果,实现对LCA层的编辑,得出地表覆盖数据信息。

1.3国情要素对于该信息的提取,应以遥感正射影像为依据,充分整合参考数据信息,并通过自动分类、人工解译等方式,参考地理信息等资料,运用人工判读等方式提取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内容分类概况
编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群)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 一级类 包含的二级类数量 2 6 6 2 2 4 9 3 2 6 10 5 2 4 9 3 包含的三级类数量
09
10 11 12 总计
裸露地表
水体 地理单元 地形 12类
04-草地
• 定义: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 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 包括:
– 天然草地 – 人工草地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
041 天然草地
• 041 天然草地:以天然生长或半人工 培育的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的地表。一 般未经改良或经过不破坏天然植被条 件下的改良,用于放牧或割草,包括 以牧为主的树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 疏林草地和灌丛草地。 0411 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 %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 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 长茂密。 0412 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20 %~50 % 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 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0413 低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 10%~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 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较 差。
– – – – – – 果园 茶园 桑园 橡胶园 苗圃 其他园地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果园可在属性中 说明果树类型
02 园地
• 021 果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果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2 茶园:指被人工种植的茶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3 桑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桑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4 橡胶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橡胶树 覆盖的连片区域。 • 025 苗圃:指被人工繁殖、培育的苗 木覆盖的地表。 • 026 其他园地:指被人工种植的可可、 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 年生作物覆盖的连片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位精度要求
非常高
结论: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他行 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定位基础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需扩展) 交通 � 境界与政区(需扩展) 地形地貌 � 土地覆盖(需新制定) 有利于与行业部门的应用需 求相结合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 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一般低于 5m 。( 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 的植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 成的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针阔两类灌木混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的灌木林。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灌木林比较少见。



• • • •
• •
033 乔灌混合林:由乔木和灌木交替生长混合覆盖但两者林冠覆盖面 积各自都不超过 65%,且树木总体覆盖度大于 30%的地表。 034 竹林:以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 植被类型。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5 疏林: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郁闭度在 0.1~0.2的林地。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1600平方米。 036 绿化林地:居民地一定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覆盖形成的片 状或带状区域(不包括楼顶种植的树木)。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 面积为200平方米。 0370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80 稀疏灌丛:在荒漠或植被稀疏地区丘团状生长的低矮灌木或灌草 丛,成群分布,但平均覆盖度低于 30%,大于10%的地表。
03-林地
• 定义: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表。包括乔木、 灌木、竹类等多种类型。以顶层树冠的的优势类型区分该类下级 各类类型。 地表覆盖中,林地分为乔木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 交林)、 灌木林(阔叶灌木林、针叶灌木林 、针阔混交灌木林)、乔灌混 合林、竹林、疏林、绿化林地、人工幼林和稀疏灌丛等 8个二级 类和6个三级类。仅作地表覆盖分类表示 地形图中,属植被与土质类,含有成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 交林)、灌木林(密集、稀疏灌木林等)、竹林、疏林等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 1600平方米
02-园地
• 定义:指连片人工种植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集 约经营的,以采集果实、叶、根、茎等为主的,覆 盖度大于50%的土地。包括各种乔灌木、热带作物 以及果树苗圃等用地。
地理国情普查中, 园地包括:果园(乔灌果园、藤本果园、草本果 园)、茶园、桑园、橡胶园、苗圃花圃及其他园地七个二级分 类,三个三级分类。最小图斑为实地 400平方米;仅作地表覆 盖分类表示。 地形图中,属植被与土质类,园地分为经济林和经济作物地,涵 盖的内容与国情普查是相同的,其上图指标一般为图上 25mm2
031-乔木林
• 031 乔木林 :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 (林冠覆盖面积占65% 以上)构成的植被,高度一般大于 5 米。其中, 乔木林带行数应在两行以上且行距小于等于 4m 或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 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 0.2。(GB/T 14721-2010) • 0311 阔叶林 :由双子叶乔木树种为主构成的森林,阔叶树合计占 65% 以上(GB/T 14721-2010 )。有冬季落叶的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 和四季常绿的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两种类型。 • 0312 针叶林 :由松、柏、杉等裸子植物的乔木树种为主构成的森林, 针叶树合计占 65%以上。(GB/T 14721-2010) • 0313 针阔混交林 :针阔两类乔木混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的乔木林。
4. 地表覆盖归类基本方法
• 立体覆盖
– 对于不同高低植被立体覆盖的范围,如乔木林下有灌木,果树 下面有疏菜等情况,以顶层树冠的优势类型确定其植被覆盖类 型; – 对于树冠遮蔽道路、树冠遮蔽沟渠的情况,地表覆盖中按照植 被归类;地理要素(地理实体)中按照道路和沟渠的要求采集。 – 对于高架路,不考虑路下的情况,地表覆盖中按照上层道路归 入路面; – 有屋顶绿化的范围,应归入房屋建筑或房屋建筑区; – 桥面跨越大面积的水面,应归入水体类型;跨域峡谷,应按照 地面的实际覆盖归类。 – 其他在空间上被多种类型立体层叠覆盖的情况,地表覆盖分类 一般采用“就近就大”的原则,即以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类型为主。
04-草地
• 定义: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覆盖度在 10%以 上的各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 10%以 下的疏林草地。 地表覆盖中,草地分天然草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人 工草地(牧草地、绿化草地、固沙草地、护坡草地和其他草 地)。仅作地表覆盖分类表示 地形图中,属植被与土质类,有高草地(指高杆草本植物的草 地)、草地(分为天然草地和人工绿地)、半荒草地和荒草 地; 采集指标要求: –天然草地最小图斑面积为 1600平方米 –人工草地最小图斑面积为 400平方米
6. 重要内容说明
• 01-耕地
– 定义:
• 经过开垦种植农作物,经常耕耘管理的土地。包括熟耕地、 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 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林木覆盖度在 50%以下)。 地表覆盖中,耕地分水田、旱地 2个二级分类。最小图斑为实地 400平方米;仅作地表覆盖分类表示。 在基础地理信息中,属植被与土质类, 有稻田、旱地、菜地和水 生作物地。其上图指标一般为图上 25mm2

041 天然草地
• 041 天然草地:以天然生长或半人工培育的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的 地表。一般未经改良或经过不破坏天然植被条件下的改良,用于 放牧或割草,包括以牧为主的树木覆盖度在 10%以下的疏林草地 和灌丛草地。 • 0411 高覆盖度草地 :指覆盖度大于 50 %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 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 0412 中覆盖度草地 :指覆盖度为20 %~50 % 的天然草地和改良 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 0413 低覆盖度草地 :指覆盖度为10%~20%的天然草地,此类 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较差。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农村土地调查地类认定要求:耕地已被征用,有完整、 合法用地手续,调查时实地没有实质性建设的,称为“批而未用”土地。 “批 而未用”土地按建设用地确认。调查时,按提供的批地文件,确定其位置、 范围和地类。
4. 地表覆盖归类基本方法
• 自然优先
– 植被覆盖、裸露地表等类型中通过影像甚至实地核查 均难以区分人工和自然的类型,一般采用“自然优先” 的原则进行归类。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表覆盖与编辑 -----地表覆盖与编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冯梅 河南省遥感测绘院
主要内容
1. 地表覆盖分类原则 2. 地表覆盖分类内容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4. 地表覆盖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5. 重要内容与指标说明 6. 地表覆盖要素的编辑
1. 地表覆盖分类原则
• 根据地球表面覆盖物的可辨识自然特征为分类依据 • 尽可能与行业需求对接 • 针对优于5米的多分辨率影像,最小图斑定为20*20 像素 • 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 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 • 尽可能降低对多时相影像的依赖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需求差别分析
比较项 地图制图 信息统计分析 信息完整性 可视化 属性丰富性 基础地理信息 主要目标之一 较少考虑 需要进行综合与取舍 需要考虑图面载荷量 满足地形图制图需求 地理国情监测 较少考虑 重要内容 尽可能真实反映客观世界 较少考虑 需要多重属性,以满足多样 化的统计分析需求 对属性准确性要求更迫切
• 如人工繁育的树林或草场,从影像上甚至实地核查均难以确 定是否为园地或人工草地,优先归入林地或天然草地的相应 类别。 • 又如野外人工长期堆积弃置的砂土,经年累月成为自然的一 部分,从外观上难以区分其成因的,归入裸露地表中的沙质 地表。
– 采用自然优先原则的前提是难以区分其具体成因。从 人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来说,人类的任何活动结果都终 将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无法判定的情况下,归入 偏自然的类别,出错概率更低,更符合自然规律。
2. 地表覆盖分类内容
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3级类。包括: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27个三级类。
编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总计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 裸露地表 水域 地理单元 地形 12类 一级类 包含的二级类数量 2 6 8 2 5 4 8 4 5 5 4 3 56类 2 6 12 8 10 4 26 14 5 8 29 3 127类 包含的三级类数量
2、地表覆盖归类基本方法
• 狭长覆盖类型处理
� 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等连片区域内部斑块之间的 田埂、小路、水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5米 以下,或者连片达不到实地400平米的,可以就近归并 到相邻的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等类型中。 � 房屋建筑区内部的路面宽度小于等于5米的道路,可以 不单独归类,并入其所在的房屋建筑区一类的图斑中。
– 由于“预见”需要一定的领域知识,这种方法不宜滥用。 – 采用这种方法时,第一种方式应慎用,否则容易起反作 用,建议一般采用第二种方式处理。
5. 地表覆盖与地理要素数据之间的关系
部分地表覆盖类型图斑与对应的地理要素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约束关系, 主要包括: – 1)水体要素和水面范围。覆盖分类的水面类型图斑一般位于河渠、湖 泊和库塘等水体实体的内部,只有依据的影像正好是丰水期拍摄的, 两者的范围才可能完全一致。 – 2)道路要素与路面范围。地表覆盖中归为路面类型的图斑范围内可能 会有对应的符合要素采集条件的道路要素;但由于遮蔽、数据源识别 能力等原因,有道路要素的地方其地表覆盖分类不一定是道路类型, 可能是植被或其他遮蔽道路的覆盖类型。也就是说,所有按要素采集 的道路中心线,在未被完全遮蔽且影像可识别的地区,必须与地表覆 盖中的道路图斑保持空间位置和属性值的一致性。 – 3)房屋建筑区与单位院落。单位院落与房屋建筑区之间不存在一一对 应的关系,但位置上有关联性。单位院落的范围内,一般应该存在属 于房屋建筑区的地表覆盖类型。 – 4)堤坝覆盖类型与堤坝要素。堤坝要素用线表示,应该位于作为覆盖 类型的堤坝图斑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