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矿井地质构造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推)断层
压性断层 根据受力性质分张 剪性 性断 (扭层性)断层
复合型断层
3、裂隙
裂隙又称为节理,指沿断裂面两侧没有发生 明显位移的断裂。
原生裂隙
根据成因次生裂隙构造裂隙张剪裂裂隙隙
非构造裂隙
三、陷落柱
岩溶陷落柱是煤系地层下部可溶性岩石在地 下水和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塌陷现象。
一、木棚子
二、金属支架
三、锚杆支护
锚杆的种类较多:
金属锚杆
木锚杆
竹锚杆
树脂锚杆
钢筋或钢丝绳砂浆锚杆
第五节 巷道掘进的辅助工序
一、通风工作 二、排水 三、辅轨 四、测量工作
局部通风机通风
第五章 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主要分为: 露天开采 井工开采 水力采煤 其它(煤炭汽化、液化等)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 120万T/a、150万T/a、 180万T/a、240万T/a、300万T/a、400万T/a、 500万T/a及以上的矿井,300万T/a及其以上的矿 井又称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45万T/a、60万T/a、90万 T/a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15万T/a、21万 T/a、30万T/a。
我国国有煤矿多为大、中型矿井;地方煤矿多为中 小型矿井;乡镇煤矿多是小煤窑,年产量在多小于 3万T/a。
第三节 矿井生产系统
(一)开拓巷道
1、井筒和平峒 2、井底车场 3、回风井 4、石门 5、运输大巷 6、回风大巷
(二)准备巷道
1、采区车场 2、采区煤仓 3、采区上山 4、采区下山
范各庄 煤矿 概况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矿井现状开滦范各庄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
本井田于1955年4月进行普查勘探,1958年6月21日开始建井,1964年10月21日正式投入生产。
设计能力年产180万吨,到1970年,原煤年产量即达到196万吨,超过原设计能力。
1973年开始矿井改扩建,在主副井西施工直达-490米水平的混合井,新增设计能力220万吨/年,将矿井的设计能力提高到年产400万吨。
但由于唐山大地震及极复杂的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改扩建工程一再延误,直到1984年新混合井才投入使用,承担二水平的提升任务。
1997年核定矿井综合生产能力320万吨,1997年矿井年产量达到325万吨。
三水平延深工程正在施工。
• 一、•矿井技术边界• 范各庄矿位于开平向斜之东南翼,属唐山市古冶区管辖境内,北距古冶火车站10.2公里,矿内铁路与京山线古冶站和林西矿接轨,有公路干线通过井田。
矿井地理坐标:东经113度28分,北纬39度33分。
(附图1 开滦煤矿井田地理位置图)• 井田北部及西北部与吕家坨矿相接。
两矿的技术边界,经几次调整,最终确定表Ⅰ-1中的11个角点坐标联线为两矿技术边界(见表Ⅰ-1)。
西及西南部与钱家营矿相邻,两矿的技术边界未确定,暂以毕25孔与毕34孔联线,再经毕34孔与O15孔联线延至9煤层-800米等高线上,作为范各庄矿与钱家营矿的储量计算边界。
东部及南部以14煤层的基岩露头为界。
• 唐山市毕各庄煤矿位于本井田东南部的毕各庄区域,其分为甲、乙两区,甲区以两点坐标(385100、94185和385000、93600)•联线为北部技术边界,深部以各煤层-340米等高线为界,上至毕各庄风井工业广场煤柱线。
乙区为毕9孔和毕36孔联线向南延至煤层露头,向北延至各煤层-340米等高线,以东至F5断层部分。
• 上述圈定范各庄矿井田范围的角点坐标见表Ⅰ-2井田南北走向长12.25公里,东西最大倾斜长3.92公里,全井田总面积为31.78平方公里。
地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1、多选(江南博哥)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A.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B.经采掘揭露,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C.矿井开拓延深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D.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E.补充供水需寻找新水源答案:A,B,C,D,E2、填空题在群孔和孔组抽水工程设计时,一般应把抽水孔布置在()和(),还要考虑利用抽水孔查明向矿床充水的可能水源和通道。
答案:首采区;富水地段3、填空题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矿井涌水量峰值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时间长短来反映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快慢,用()来衡量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强度。
答案:涌水量季节变化系数4、问答题简述煤矿补充地质勘探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①煤矿补充勘探的时间安排必须考虑矿井生产接续的需要。
一般应安排在上一水平或老开拓区产量递减趋势出现之前并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完成补充勘探设计、施工和提交报告。
②补充勘探一般应达到延伸水平开拓前的地质工作标准。
③补充勘探工程布置系统原则上应继承原有的勘探线系统加密勘探线应尽量与石门、采区上下山等主要井巷工程的位置和方向保持一致。
④补充勘探工程的密度应以普遍提高勘探程度满足水平延伸工程设计要求为准。
⑤补充勘探工程的布置要针对问题全面规划、合理布置充分利用矿井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面与井下相结合物探与巷探结合配套使用。
⑥每一个矿井原则上应有2个以上的钻孔进行地温、瓦斯测定和伴生矿产采样。
有地热和瓦斯危害的矿井其采样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每条线上不少2个钻孔。
5、问答题何为重力勘探?答案:利用地球地壳内部各地层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变化来研究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等问题的一门技术学科。
6、填空题一般在煤层顶板岩石中含有较完整的植物()部化石。
答案:叶7、多选矿井涌水的主要水源有()。
A.大气降水B.断层水C.地表水D.地下水E.顶板水答案:A,C,D8、填空题采空区上方根据岩层破坏和变形情况,将岩层移动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段即:()、()、()。
第二章地质构造
(二)角度不整合接触
• 指上下两组地层间有沉积间断,而且 岩性突变,产状呈角度接触。这一过程我 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来理解,首先是下降形 成水平岩层(下组),之后发生了水平方 向的运动,使岩层挤压褶皱,同时不断向 上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造成准平原, 形成侵蚀面,然后地壳重新下降,在侵蚀 面上又开始沉积了新的水平岩层,(上 组),这样上下岩层之间成角度不整合 (图2 ̄5)。
又如河北昌黎县附近 有一路碑,上面刻有: 高昌黎县五里,离海边 五里的标记。但现近路 碑已离海边很近,已不 到4里了,这说明了地壳 在下降,海水朝向大陆 推进。
(—)海侵(超覆)
• 海侵时陆地不断下降,海岸线不断向 大陆内部移动(图2-1)。按照浅海区的 海水(浪)的破坏、搬运、沉积的分布规 律,依次沉积了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石灰 岩。由于地壳下降,形成海侵,粗颗粒的 沉积物就不断地向陆地方向移动,结果沿 着任一浅海垂直剖面内(例如A—A)从时 间上自早到晚,反映在剖面上是自下至上 看到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灰岩,即由粗到 细的变化过程。
当然,地壳的褶皱和断裂, 也可以是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共 同引起地层发生形态和位移而造 成的。
构造运动可分为古代构造运动和 现代(新)构造运动,前者是指晚第三 纪以前各地质时期所发生和进行的一切 地壳运动,而新构造运动是指晚第三纪 到现代还在进行着的地壳运动。它对于 现代地形,地表水系的改造,海陆分布 和沉积物的性质起着主导作用,对工程 建筑(如水工构筑物等)尤要注意。
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 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 广,称谓超覆。所以超覆地层 是海侵的产物,也是海侵分析 之一。
(二)海退(退覆)
海退是地壳上升,海水向海洋中心退却的 过程(图2 ̄2)所示。图上I—I水平线表示原 始海平面位置,当海岸退至Ⅱ、Ⅲ……时,沉 积相发生了变化,在垂直剖面A-A中,自下而 上看到的是由石灰岩一页岩一砂岩一砾岩,即 由细到粗的粒度变化过程,平面分布的特点, 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小,称谓退 覆,退覆地层是海退的产物。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 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具有比较固定的化学成 分和一定的物理性质与形态。
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矿物有两千多种, 绝大多数 呈固态, 也有的呈液态(如水、石油和汞等) 和气态(如沼气)。但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 并不多, 主要的仅20余种。
(三)岩石: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可包含一种或多种 矿物。
是坚固的外壳, 称为地壳, 平均厚度约为20km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组成岩石的是矿物, 而
矿物则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组成。因此, 在地
壳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
(一)元素
组成地壳的元素达百余种, 但占主要地位的是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 而 以氧(46.6%)和硅(27.7%)为最多。
每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有2种基本形式: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核部是老岩层,两
翼是新岩层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核部是新岩层,两翼
是老岩层 褶曲要素(基本组成部分): 核部、翼部、 轴面、 枢纽
背斜
向斜
(二)断层构造 岩层或煤层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发生变形
破坏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断层(两侧岩块有显著位移)和节理(裂隙) 。
岩石 最坚固、致密的石英岩及玄武岩。其它最坚固的岩石 很坚固的花岗岩类:
花岗岩(致密的)及花岗岩类岩石;
坚固的石灰岩;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
一般的砂岩;铁矿石 砂质页岩;泥质页岩 坚固的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及石灰岩;软的砾岩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 软的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石膏;冻土;无烟煤;
1 、顶板的类型 根据顶板的岩性、厚度及 回采过程中垮落的难易程度,分为3种顶板 类型。
伪顶
二采区地质说明书
桐梓县黄连乡煤矿二采区地质说明书桐梓县黄连乡煤矿2013年3月桐梓县黄连乡煤矿二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审核:总工:矿长:桐梓县黄连乡煤矿2013年3月二采区地质说明书一、矿井基本情况:(一)概况:1、黄连乡煤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黄连乡境内,地理位置在桐梓县北西部杨井附近,距桐梓县城给40公里,区内有210国道、兰海高速及川黔铁路以过,交通较为便利。
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6°57′31″~106º58′00″北纬:29º31′01″~29º31′56″。
3、矿井范围及边界:矿区长约1.7Km,宽约0.2Km,面积0.9344m2 ,开采深度+1780m~+1000m。
矿界拐点坐标表(北京坐标)拐点号X Y拐点号X Y1 3156249 363980878 6 3158700 363985402 3156242 36398850 7 3158940 363985403 3157944 36398274 8 3158940 363984004 3157945 36398200 9 3157945 363980935 3158700 36398440 开采深度:+1780m~+1000m。
(二)设计生产能力、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2、开拓方式:平硐;3、采煤方法: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4、顶板管理办法:全陷法管理顶板;二、采区划分情况全矿井布置四个采区:一水平(+1350m水平)划分三个采区(两个上山采区和一个下山采区,F断层以北+1350m水平以上划分为一采区,F断层以南+1350m水平以上为二采区;由于断层落差小,设计+1350m水平以下至+1165m水平为三采区,二水平(+1165m水平)划分一个下山采区(四采区)。
初期开采一水平,二水平为接替水平。
一水平设计两个上山采区,一个下山采区;二水平设计一个下山采区。
三、采区地质条件(一)矿井地层桐梓地区出露的区域地层较齐全,自震旦系上统至第四系沉积中,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均有出露。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三、煤的用途与工业分类
分类
分类指标
名称
符号
挥发分(% 胶质层厚度(毫米)
主要用途
无烟煤
贫煤
烟
瘦煤 焦煤
肥煤
煤
气煤 弱粘煤
不粘煤
长焰煤
褐煤
A
0~10
T ⅡC K )K
P CC HC
>10~20 >14~20 >14~30 >26或<26 >30 >20~37 >20~37 >37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二、地史及地层的概念
n 地球的形成已有四十五亿年以上的历史。为 了便于研究,通常根据地壳运动和古生物的 发展,将地壳的历史从古到今,划分为太古 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 个大的时期。为了反映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地 壳的变化,代以下分为若干纪,纪以下又分 为世。代、纪、世是国际统一的划分地质时 代的单位。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第三节 煤系地层和矿井地质构造
一、煤系地层与煤层赋存状态 (一)煤系 煤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
的大致连续沉积的一套含煤岩系。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二)煤层
1、煤层是由植物体大量堆积,经成煤作 用形成的层状固体可燃矿产。
2、煤层的形态是指煤层赋存的几何形态。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能对于掘进和开 采工作影响很大,为了能够用简明的指标 来区分各种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通常按 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把岩石分为十级, 并用坚固性系数f来表示。f值是岩石单向 抗压强度与标准抗压强度10MPa之比。
例如,测得某种岩石的单向抗压强 度为80MPa,则其坚固性系数f值为8。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1)
矿井地质(有关断层处理部分)
褶曲的处理
• 1.大型褶曲 • (1)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有些大型向斜,由于轴 部埋藏较深,开采困难,多作为井田边界,其两翼分 别由两个或几个井田开采。有些大型宽缓背斜,两翼 煤层距离较远,井下难以形成统一的生产系统,可以 褶曲轴为界,两翼分别有两个井田开采。 • (2)大型褶曲在井田开拓部署中的处理方法。不是 所有的大型褶曲轴都必须作为井田边界,在有的井田 内也可以有大型褶曲存在。若在井田内有大型背斜构 造,开拓系统中常把总回风道布置在背斜轴附近,两 翼煤层均可利用。有些位于向斜构造的矿井,常把运 输巷道布置在向斜轴部附近,用一条运输巷解决向斜 两翼的运输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 (1)采用强行通过的方法。 • (2)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厚时, 对于倾向断层或斜交断层可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即 提前在断层另一盘重新开掘切眼,待工作面推进到断 层处,停止回采,工作面搬家到新切眼内继续开采。 • (3)采用划小工作面的方法。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厚 时,对于走向断层,可在断层两侧补掘中间平巷,把 原来一个采面划分为两个采面分别回采。对于落差一 端大、一端小的斜交断层,可采用合采与分采相结合 的方法,把断层上、下盘煤层结合起来开采。
• 3.小型褶曲 • (1)采面重开切眼生产。在小型褶曲发育地 区,常见到煤层突然增厚或变薄,甚至不可采, 使工作面无法通过,需要重新开掘切眼进行生 产。 • (2)采面运输巷改造取直。煤矿要求运输巷 在60m内不能有大的弯曲,弯曲过多无法使用。 由于小褶曲存在,使煤层平巷弯弯曲曲,为满 足生产要求,巷道需要改造取直。
• (5)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这 些小断层是判断大断层的重要标志。 • (6)在高瓦斯的矿井,在巷道中瓦斯涌出量 常有明显变化地段,可能有断层存在。如焦作 矿务局焦西矿掘进巷道时,遇断层前后瓦期涌 出量出驼峰现象。 • (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常 出现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的现象,可能有断层 存在。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地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
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第2条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3条矿井地质工作必须支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第4条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
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第5条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
二、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三、计算和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四、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第6条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第二章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第7条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规定见表1。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标准表1注:大、中型断层系指采区无法跨越的断层一、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其综合评定的标准是:地质构造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者为一类;地质构造对采区的合理划分有一定影响者为二类;地质构造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分出部分正规采区者为三类;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而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者为四类。
二、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其参照指标见表2。
矿井地质构造的识别
矿井地质构造的识别与鉴定
李留森
• 矿井地质构造的识别与鉴定是矿井地质工
作的主要任务。矿井地质构造的识别与鉴 定讲究的一是要及时,二是要正确。二者 偏废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给矿井生产造成 重大损失。 • 常见的矿井地质构造主要为褶曲和断裂, 而断裂构造又是最主要的矿井地质构造。
• 一、矿井常见的断裂构造分为正断层和逆
邻断层面的上盘煤层有向顶板指示的标志。 • 正断层的反映指示前方煤层上天
• 逆断层:紧邻断层面的上盘煤层有向底板
指示的标志。 • 逆断层的反映指示前方煤层入底
• 2、巷道在断层下盘掘进见煤层断失 • 正断层指示前方煤层入底
• 逆断层指示前方煤层上天
• 三、下山巷道见断层 • 1、在断层上盘掘进见断层的表现形式 • 指示前方煤层上天
断层两种。正断层又分为顺倾向断层和反 倾向断层。 • 顺倾向断层是断层面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 一致或大致一致。反倾向断层是指断层的 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 正断层的表现形式为地层缺失,逆断层的 表现形式为地层重复或老压新。
• 二、平巷中常见的断裂构造 • 1、巷道在上盘掘进见煤层底
•
逆断层遇到的情况
• 2、在断层下盘掘进见断层表现形式 • 指示前方煤层入底
•
正断层表现形式
• 指示前方煤层上天
•
逆断层表现的形式
• 四、正确识别井巷工程中断层情况的意义 • 意义是通过识别和鉴定确定掘进前方的煤层走向
• • • •
或地质情况,是决定井巷工程是否调整及如何调 整施工方案的依据。 举例说明: 1、金阳煤矿五3井陈志明进平巷时,五3煤入底判 断失误,导致井巷工程向NE多进100余米,直接 经济损失10万余元。 2、新建烟煤矿梁长松矿沿五3煤进下山(井筒) 见断层。五5煤层与五3煤层相见,判断失误,导致 矿上产出的煤卖不出去。 3、白窑三矿白万顺矿建五3煤层断失,判断失误, 沿五2煤掘进183m的教训。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地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
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第2条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差不多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终止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3条矿井地质工作必须支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依照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第4条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
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推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第5条矿井地质工作的差不多任务:一、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阻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
二、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时期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三、运算和储量,把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四、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形和利用价值。
第6条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第二章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第7条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固程度为要紧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规定见表1。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标准表1注:大、中型断层系指采区无法跨过的断层一、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其综合评定的标准是:地质构造不阻碍采区的合理划分者为一类;地质构造对采区的合理划分有一定阻碍者为二类;地质构造阻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分出部分正规采区者为三类;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而专门难划分出正规采区者为四类。
二、煤层稳固性的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其参照指标见表2。
矿井地质构造 (一)
3
二、矿井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矿井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影响井型规模和井田划分 大、中型构造发育,不能建大型矿井,但可作为 井田的自然边界。 2、影响开拓、掘进、回采工作 大型构造影响开拓系统 中型构造影响采区边界 小型构造影响煤厚,顶板管理 3、影响安全生产 水、瓦斯、顶板 4、影响煤炭储量
§2 矿井地质构造的观测与研究
§2-1 矿井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一、地质构造的分类 1、按形态和成因:
褶皱构造 断层 节理
1
2、按其规模大小和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
(1)大型构造 大型构造:指整个煤产地的骨干构造。它决定 大型构造 着井田的划分和总体构造轮廓。勘探阶段以查明, 不是矿井地质研究的重点。 (2)中型构造 )中型构造:分布在井田范围内,影响水平、采 区划分和巷道布置的次一级构造。勘探阶段尚未 查明,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研究的重点。 (3)小型构造:规模很小。在一条巷道或一个工作 )小型构造: 面内就能看清全貌的更次一级构造。其密集发育 时,对生产影响很大。
4
三、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的主要任务 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的主要任务
1、观测描述 2、查明判断 3、预测 4、处理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24
25
26
27
28
梨园矿郭庄井矿井地质报告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梨园矿郭庄井矿井地质报(修改稿)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梨园矿二0 0 六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4..第一节编制报告的目的和依据...................................... 4..第二节井田交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及气候........................ 5.第三节矿区勘探史................................................ 8...第四节矿井开发史................................................ 9...第五节井田内小煤窑开采情况.................................... 1.0第二章矿井地质....................................................................1.. 3.第一节井田地层及含煤地层....................................................................1.. 3第二节构造....................................................................2.. 4.第三节煤层....................................................................2.. 6.第四节煤质....................................................................3.. 8.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4.. 9.第一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4.. 9第二节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边界 (52)第三节充水因素分析.................................................................... 5.. 3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计.................................................................... 5.. 7第四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6.. 0第一节矿井瓦斯....................................................................6.. 0.第二节地温....................................................................6.. 0.第三节顶底板岩石物理特征........................................6..4第五章储量计算 ................................................................... 6..5.第一节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确定................................... 6.5第六章已采区探采对比.................................................................... 6.6.第七章结论 ................................................................... 6..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编制报告的目的和依据矿井地质报告是在全面总结从井田勘探、建井到开采活动及后期补充勘探各阶段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性报告。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纲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正文编制提纲一、目录编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第二节煤矿概况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第二章地质构造第一节地层和含煤地层第二节地质构造第三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第三章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第二节煤种及煤质变化第三节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第四节煤层稳定程度划分第四章瓦斯地质第一节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第二节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第三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第四节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第五节矿井瓦斯类型划分第五章水文地质第一节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及特征第二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第三节矿井涌水量第四节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第五节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第六章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第一节煤层顶底板特征第二节地层产状要素第三节特殊地质因素第四节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类型划分第七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第二节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第八章煤矿地质工作建议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件名称附件目录顺序号附件名称附表目录比例尺页码顺序号附表名称页码二、编制提纲(一)正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简要叙述现在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及其变化过程。
矿井所在行政区划,经济属性,行业管理隶属关系,矿井设计单位、设计能力,建井、投产时间,最近核定能力。
编制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该矿井地层、煤层、地质构造、煤种及煤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及其它开采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分别对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定,从而最终客观、准确的确定矿井地质类型,为煤矿生产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地质依据。
任务是根据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对煤矿地质类型进行划分。
本次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批复文件。
第二节煤矿概况一、煤矿位置及交通简述矿井所在行政辖区及地理位置,矿井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
采矿课件第二章煤矿地质图.ppt
– 补充:褶曲构造(向斜和背斜)的三点判别法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煤层走向和倾角变化 盆地和穹隆构造
煤层褶曲 煤层倒转的等高线图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2.断层
– 在煤层等高线图上,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 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一般叫做断层交 线或交面线。因为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 断层有两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符号—·—表 示,下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断层使煤层 底板等高线失去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正断层 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 带,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重叠部分 为煤层上下两盘重复区,如图2-16。
(3)等高线稠密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等高线间 距均匀表示坡度一致。
第二节 地形图
二、等高线图上各种地形的表示方式
山岗和凹坑
山脊和山谷
第二节 地形图
山坡等高线及断面
鞍部地形等高线
地形剖面图
第二节 地形图
三、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
– 1)根据工程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位置线AB。 – 2)将AB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编号,注明各点标高。 – 3)在图的下方或另用一张纸绘地形剖面图。在这张纸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 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图2-19为某矿煤层 底板等高线图。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县××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况 (5)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矿井现状 (6)第二章矿井地质 (8)第一节地层 (8)第二节地质构造 (8)第三节煤层、煤质 (9)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一节水平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储量 (14)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采区布置 (16)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二节巷道掘进 (19)第三节采煤方法 (26)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28)第一节概况 (28)第二节通风 (28)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 (37)第六章主要设备 (38)第一节提升设备 (38)第二节排水设备 (42)第三节通风设备 (43)第四节压风设备 (46)第七章采区供电 (48)第一节供电方式 (48)第二节电力负荷 (48)第三节采区供电 (50)第四节井下通讯 (50)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2)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54)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55)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55)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56)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56)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58)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59)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64)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65)第十节矿山救护 (66)第十章技术经济 (66)第一节建井工期 (66)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8)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 (70)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2、煤炭生产许可证;3、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4、安全生产许可证;5、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7、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煤矿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制度范文煤矿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地质构造现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应用于所有煤矿地质构造现场,包括矿井开拓、巷道掘进、矿柱工程等作业。
第三条本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矿井地质构造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五条所有从事煤矿地质构造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合格的作业证书。
第六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作业安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七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主管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 负责制定矿井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2. 组织制定矿井地质构造作业计划,并监督实施。
3. 负责制定煤矿地质构造作业工艺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4. 确保煤矿地质构造作业的合理布局和安全施工。
5. 组织进行煤矿地质构造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八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作业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 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地质构造现场管理制度。
2. 配合主管人员进行作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3. 按照要求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4. 熟悉和掌握煤矿地质构造作业的工艺和标准,准确地操作设备。
5. 及时上报发现的地质构造隐患和风险。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作业应做好以下安全措施:1. 清除作业区域和周边的岩层松动体,进行安全预处理。
2. 加强对地质构造现场的通风管理,确保作业区域的空气流通畅。
3. 配备稳定可靠的作业设备和工具,确保高效安全地进行作业。
4.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地质构造现场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地质构造的变化。
第四章风险评估与防范第十条煤矿地质构造现场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型褶曲的处理
(1)小褶曲发育地区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 现增厚、变薄甚至不可采,工作面无法推过时, 需要重新掘开切眼。
(2)小褶曲发育地区,沿煤层掘进的风巷、 运输巷弯曲,需要对运输巷道进行改造取直; 为了避免巷道取直时的工程浪费,常采用回风 巷掘进超前,待回风巷摸清后,再掘运输巷, 做到运输巷一次掘成。
4)褶曲向深部变化趋势的研究 系统分析剖 面图、水平切面图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然后配合钻探和物探手段,查明褶曲在浅 部的变化规律,预测深部褶曲构造的变化 趋势。
5)褶曲对煤层厚度、瓦斯富集、地下水赋存 及顶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是
收集勘查阶段及已开采地段煤层厚度变化分析总结规律, 用规律进行指导生产,由生产验证规律。
二、断层性质的确定 1、平面图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断层的观测与研究 断层观测描述内容: (1)确定断层位置。 (2)观测断层面的特征 (3)观测断层两盘伴、派生小构造。 (4)测量断层的产状要素。 (5)判断断层的性质及力学性质。 (6)测定断煤交线。 (7)测定断层断距。 (8)断层描述。
(1)形态简单的褶曲枢纽可作采区中心,沿枢纽布置 采区上、下山。
(2)紧闭褶皱轴部次一级褶曲、断裂发育时,褶曲枢 纽常作为采区边界划分采区。
(3)褶曲较宽缓时,工作面可直接推过褶曲抠纽。
对中型褶曲的处理,必须注意了解褶曲的紧闭程度。 如遇到紧闭褶曲时,其枢纽部位会出现次一级小褶 曲,使构造复杂化,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因此, 对于这类褶曲,最好能够提前预测并采取沿褶曲枢 纽划分采区的措施。
三、褶曲的探测 在井田地质勘查和已有井巷工程揭露控制基础上,如果
井田褶曲构造比较发育、对矿井采掘布置构成影响时, 对尚未控制或控制不足的区段,通常采用巷探或井下钻 探等生产补充勘探工程予以查明。 1)背斜枢纽的探测 沿背斜两翼布置工作面时,应先施 工背斜两侧工作面的运输巷,然后掘切割眼和材料上山, 以揭露和控制背斜枢纽位置和方向,并再由开切眼向材 料上山沿背斜枢纽方向挂线掘进,既控制背斜枢纽,又 完成回采准备工作。 2)向斜枢纽的探测 多采用由下水平石门向上部煤层的 向斜槽部掘立眼的方法,既探清向斜枢纽的确切位置, 又可作为将来回采时的放煤眼。 3)褶曲形态的探测 对褶皱构造复杂的地区,当石门揭 露的资料不足以控制褶曲的基本形态或下部延伸水平的 褶曲面貌尚未查清时,需在石门相应位置向推测的枢纽 部位和翼部布置钻孔,予以查明。
第三节 断层的观测与分析 一、断层存在的标志 (一)岩(煤)层的重复与缺失 (二)岩(煤)层不连续 (三)断层面(断层破碎带)的构造特征 (四)褶曲构造的变化 (五)岩(煤)层产状变化 (六)煤层厚度变化引起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
现象 (七)小断层和裂隙显著增多 (八)瓦斯涌出量增多 (九)出现滴水、淋水、涌水现象 (十)地貌特征
二、褶曲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一)褶曲构造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二)褶曲构造的处理
1.大型褶曲的处理
(1)大型褶曲构造主要是指影响井田划分和 整个矿井开拓系统的褶曲构造。
(2) 大型背斜构造的开拓系统布置,常将总回 风巷放在背斜枢纽附近,回采背斜两翼煤层均 可利用;大型的向斜构造,常将总运输巷布置 在向斜枢纽附近,解决向斜两翼的运输问题。
(3)立井或斜井的井筒位置,一般不要布置在 向斜枢纽部位,以免留设保护井筒的煤柱煤量 太多,浪费资源。
2. 中型褶曲的处理
井田范围的中型褶曲常是大型褶曲构造中的次一级 构造,使大型褶曲构造复杂化。中型褶曲对整个井 田的开拓部署影响不大,对采区的布置关系密切。 一般对中型褶曲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4)处理地质构造 配合生产技术部门,采取安全技术措 施,正确处理地质构造,减少和避免对生产及安全产生 的影响,保证矿井生产正常进行。
第一节 单斜构造及煤岩层产状的测定 (一)地质罗盘测定直接测定或间接测定
(二)用距离和夹角的方法确定煤岩层产状
(三)在各种地质图上确定煤岩层产状
第二节 褶曲的观测与分析
一、褶曲的观测 褶曲的识别标志:岩层产状;地层层序 褶曲观测描述的主要内容:褶皱枢纽的位置、
倾伏方向和倾伏角;褶皱两翼煤、岩层和褶皱 轴面的产状要素;褶皱与煤厚变化、顶板破碎 等的关系。
二)方法
1)褶曲两翼产状的确定 从地表或井下直接测定褶曲两 翼岩层的产状,从而可判断出褶曲由地表至井下两翼产 状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从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作 图方法求得产状。
2)褶曲轴面产状的确定 根据褶曲两翼产状,通过编制 若干个褶曲横剖面图,共同确定褶曲轴面产状。
3)褶曲枢纽位置、标高、倾伏方向及倾伏角的确定 可 采用制作多条横剖面图和沿枢纽方向制作的纵剖面图, 以及平面图等,来确定直立褶曲的枢纽位置、标高、倾 伏方向和倾伏角。
在井下推断不对称褶曲的枢纽位置时,需根据上部已采 煤层所获得的资料,再结合煤层层间距,来推测下部煤 层枢纽的位置。
2)查明判断地质构造 井下揭露的构造,要测量构造要 素,查明地质构造的类型、性质和规模,为巷道施工指 出正确的位置和方向。
3)预测地质构造 研究矿井中、小型地质构造的延伸变 化、组合特征和展布规律,以及它们对煤厚变化、岩浆 侵入、充水条件、瓦斯赋存等的控制影响,尽可能对未 采掘地段的地质构造提出预测意见。
第二章 矿井地质构造的观测与研究 矿井地质构造对生产的影响及研究任务 一、矿井地质构造对生产的影响
矿井地质构造对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影响,主要有 以下四个方面: 1)影响井型规模和井田划分 2)影响开拓、掘进、回采工作 3)影响安全生产 4)影响煤炭储量
二、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的主要任务
1)观测描述地质构造 对钻孔、井巷工程和回采工作面 所揭露的地质构造要进行全面观测描述,系统收集、整 理地质构造资料,并如实反映到有关图纸上,以便分析 规律,为采掘提供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