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环境(5)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

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思考:为什么苏轼会 发出“高处不胜寒” 的 感慨
白天太阳照射地球,使得地球温度不断升 高。到了晚上,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但我 们依旧感觉温暖。特别是夏季,白天气温 最高可达三四十度,到了半夜,温度仍然 超过二三十度。
思考:为什么没了太 阳的照射,地球温度 不会迅速降低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纬度因素: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太 阳辐射强度也不同——由低纬向两极 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 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云层少,则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量较大。 阴雨天气,云层厚,则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量较小。
2、有若干电离层(80-500千米)能反射无线电波
补充知识:逆温现象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 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 左右。 但如果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现象,则称为逆温。
逆温现象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下热上冷,容易产生 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 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
三、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对流(“对流层”因 此 而得名)
四、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的特点:
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热源来自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2、空气水平运动占显著优势

2.3第三节大气环境

2.3第三节大气环境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4
等压面
3
2 1
B

A

C
若地面受热均匀时,即A、B、C三地气温相等, 则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高) 冷 B 却
受热 (低)

A

(高) 冷 C却
当A地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 低 气压,其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高 气压。同 时B、C两地受热较小,空气冷却下降,在高空 形成 低 气压,在近地面形成 高 气压。等压面 出现 弯曲 。
1000
2 地转偏向力
背风而立,左低压, 右高压。
背风而立,左前低 压,右后高压。
活学活用 一、等压面及其判读
3.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没有月球大?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年均正午太阳度角 越 ,太阳辐射越强, 则地面辐射 越强 ;反之亦然。大 2.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反射率越强,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越弱 , 地面辐射就 越弱 ;反之亦然。 3.气象因素 晴天太阳辐射强,则地面辐射 强 ;反之亦然。 4.海拔因素 海拔越高,太阳辐射 越强 ,则地面辐射 越强 ;反 之亦然。
何为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 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单位Pa.
影响气压 的因素 1.海拔高度(气压垂直递减) 2.大气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3.大气温度(热低压、冷高压)
等压线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数值相 等压线与 等的点连成的 线 ;等压面是在垂直 等压面 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的 面 。 等压线反映的是气压的水平 变化, 等压面反映的是气压的 垂直 变化。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五)、1大气环境(一轮复习)

(五)、1大气环境(一轮复习)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逆温现象。结合题干 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 的为A和D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 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
(2010年山东卷文综第3题)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 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 为5时。读图回答6题。
A 6、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B
(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 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 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 图完成第4题。
4.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A
(2009上海高考)5.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 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 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 示近地面逆温现关系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先降 后升
臭氧保护生物 升 —— 臭氧 天气晴朗 平流层 12--50千米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 吸收紫外线 降——地面 对流运动为主 对流层 1--12千米 是热源 天气复杂 多变 最为密切
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 大气的气温变化情况有何不同?
(三) 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 因 特 点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 辐射 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 现,尤以冬季最强 逆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平流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逆温 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锋面 逆温 地形 逆温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 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 流动 出现于锋面附近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 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 污染源调查对象
污染因子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 P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应选择 特征污染物。同时,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 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调查对象: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 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 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 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 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 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山谷风
城市热岛效应
排 入 大 气 中 的 烟 尘 随 风 扩 散
(2)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参数
概念:即大气中不同于主流方向的各种不同尺度的旋涡 运动。
类型 热力湍流:大气垂直温度变化引起。 机械湍流:地面的粗糙程度。
作用 :由于湍流混合,排人大气中污染物,不断被空气 渗入,又无规则地分散到其他方向去,如此不断被稀释。
0.7
S
1.5
1.0
SSW
1.7
1.1
SW
2.2
1.4
WSW
2.4
1.7
W
3.0
1.6
WNW
2.1
2.1
NW
3.8
4.2
NNW
1.8
2.8
4月
7月
10月
1.4
1.2
2.3
1.7
1.8
1.3
2.3
3.2
2.2
1.2
1.5
1.8
1.3
2.4
2.2
1.3
1.3
0.9
1.5
2.4
1.6
2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候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气候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形成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二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一、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定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判定所属温度带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最冷月气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0—15℃最热月均温大于25℃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以下最热月均温20℃以上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0—10℃苔原气候寒带(极地)最热月均温0℃以下冰原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综合考虑。

环境化学第2章大气环境化学-5-转化..

环境化学第2章大气环境化学-5-转化..
★3.6.1二氧化硫的气相氧化
大气中SO2的转化首先是SO2氧化成SO3,随后被水
吸收生成硫酸,从而形成酸雨或硫酸烟雾。硫酸与大
气中的NH4+等阳离子结合生成硫酸盐气溶胶。
1)SO2的直接光氧化
SO2 + hv(290~340nm)→1SO2(单重态) SO2 + hv(340~400nm)→3SO2(三重态) 能量较高的单重态分子可按以下过程跃迁到三重态或基态 :
第三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3.5 光化学烟雾
3.6 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 3.7 大气颗粒物
思考题:
1. 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 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与特征。 2. 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
有机物在光化学反应中活性顺序。
3. 简述SO2氧化的几种途径。
修正的亨利系数 : K S1 K S1 K S 2 K K H [1 ] 2 [H ] [H ]
* H
* [S(Ⅳ) ]= K H pSO2
三种形态S(Ⅳ)的摩尔分数与pH之间的关系为: 低pH
α0 K K s1 K s2 -1 SO2 H 2O [1 s1 ] C总 [H ] [H ]2
措施: ①在洛杉矶市出售的汽车必须是“清洁的”,要求94年后
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
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即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 ② 鼓励人们乘公共汽车上班,以减少汽车尾气。 ③是世界上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最多的地方,在替代清 洁燃料的研究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政府通过低息贷款和 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汽车。
HO·+ SO2→ HOSO2 · (控速)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导学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导学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导学案5(学生版)湘教版必修1重点和难点:1、气候的成因 2、气候特征的描述一、阅读表格,识记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纬25°亚洲大陆东岸、东南岸、南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3.5°~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而降低1、读上表,可以看出:热带主要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气候和气候。

它们大体主要分布在到(纬度)之间。

2、亚热带主要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

它们大体主要分布在到(纬度)之间,其中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3、温带主要有 种气候类型,分别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 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
大 气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球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热量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波长有什
小结: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①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②大气的保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么特点?为什么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 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地表之外释放能量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大气之外释放能量的方 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有2个方向,人们将指向地面的这 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 度远比太阳要低,所以其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是红外线,可认 为是长波辐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水汽)能强烈吸收 长波辐射,所以说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大气 的根本热源。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因素(太阳 高度的纬度分布不均)2.下垫面因素:3.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是 很好的例证; 2、近百年来深圳市的日照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 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识记要点,夯实基础!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① 、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分为②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思维活动]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的飞行?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③ 、散射和④ 。

臭氧层中的臭氧和高层大气吸收波长较短的⑤ 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⑥ 线;散射主要改变太阳光线的方向;云层或尘埃能反射太阳光线,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反射⑦ 。

2.地面辐射:从波长看,地面辐射属于⑧ 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⑨ 能量来源。

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⑩ 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为大气辐射,它属于长波辐射。

4.大气逆辐射:射向⑪ 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⑫ 作用;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⑬ 。

5.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⑭ 因素、下垫面因素和其他因素。

其中⑮是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

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⑯ ,所产生的地面辐射越⑰ 。

地面反射率越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越⑱,地面辐射越⑲ 。

其他因素以⑳ 因素的影响最大。

[思维活动] 2.为什么同一季节的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而夜间多云,气温不会太低? 合作探究,相信自己,展我风采!探究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探究活动]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 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_______。

(填字母)(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_______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大气环境ppt课件下载2 人教版

大气环境ppt课件下载2 人教版


5.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 、设备 、材料 、器具 ,均主 动向监 理工程 师提交 产品合 格证或 质保书 ,应按 规定使 用前需 进行物 理化学 试验检 测的材 料,主 动递交 检测结 果报告 ,使所 使用的 材料、 设备不 给工程 造成浪 费气成分:臭氧(平流层)
波长范围:紫外线、红外线
2.反射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尘埃、水滴、 云层、较大颗粒尘埃 波长范围: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
3.散射作用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与波长范围: 质点是空气分子,微小尘埃——短
波可见光(蓝紫光);
实例: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削弱的特点
吸收作用特点:吸收强烈,有选择性。 对大部分可见光吸收很少。 反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反射光呈 白色。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最为重要 散射作用特点:向四面八方散射,有 选择性
哈哈!问题来啦
第一个: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反射
第二个:为什么在日出之前天就亮了, 在树荫下,教室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 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
散射光
第三个:为什么在月球上白天看太阳只是一 个明亮的圆盘,而四周背景却是黑暗的?
(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

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招标 人及监 理工程 师批准 的“施 工组织 设计” 进行工 程的质 量管理 。在分 包单位 “自检 ”和总 承包专 检的基 础上, 接受监 理工程 师的验 收和检 查,并 按照监 理工程 师的要 求,予 以整改 。

、4.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 、检查 、管理 制度, 并据此 对各分 包施工 单位予 以检控 ,确保 产品达 到优良 。总承 包对整 个工程 产品质 量负有 最终责 任,任 何分包 单位工 作的失 职、失 误造成 的严重 后果, 招标人 只认总 承包方 ,因而 总承包 方必须 杜绝现 场施工 分包单 位不服 从总承 包方和 监理工 程师监 理的不 正常现 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气候 的影响 干热 温湿
西北风 东南风
干冷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实际情况:地表不均匀、地球在自转、地球在公转
极 地 高 压 带 副 极 地 低 压 带






赤 副
道 热
低 带
压 高
带 压 带






极 地 高 压 带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实际情况:地表不均匀、地球在自转、地球在公转
(2)南亚季风:
高压
低压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 寒冷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2)南亚季风:
东南信风带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 寒冷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7月 夏季
(2)南亚季风:
东南信风带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 寒冷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7月 夏季
极 地 高 压 带 副 极 地 低 压 带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副 热
带 夏威夷高压 高 压 带
赤 副
道 热
低 带
压 高
带 压 带
7月: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 副 极 地 低 压 带 慢,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所以副热带高气压 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极 地 高 压 带
成因
气流
特征
对气候 的影响
湿热 干热
热力原因 上升
热低压
热高压
动力原因
下沉
上升
南北纬 60 °附近 动力原因
南北纬 90°附近
冷低压
温湿
热力原因
下沉
冷高压
冷干
(2)三圈环流中风带的位置及风向
风向 北半球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南半球 东南风
风带 名称
低纬 信风带 中纬 西风带 极地 东风带
分布 副热带高压带和 赤道低压带之间 副极地低压带和 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副极地低压带和 极地高压带之间
洞口九中
1 2 3 4 5
谭东
大气的物质组成和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中各气压带的位置、成因、性质即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名称 赤道 低压带 副热带 高压带 副极地 低压带 极地 高压带 分布 0 °附近 南北纬 30 °附近
1.季风环流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叫季风。
2.季风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 典型,即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东亚季风: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东南风 温暖 7月 夏季 海洋吹向陆地 湿润
高压
低压
海陆 热力 寒冷 性质 西北风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差异
2.南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的差异
2.南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的差异
差异:北半球气压带(气压线)呈闭合的块状; 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以南地区,气 压带(气压线)基本呈条带状。
原因: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气压带被 海陆气压差异所切断,呈块状;而南半球 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很小,气压带基本没有被切断,仍保留条 带状。


1.甲、乙两图中,哪幅是1月、哪幅是7月?判断理由是什么?
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北半球大陆形成冷高压,风从内陆 吹向海洋;7月北半球大陆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内陆。
活 动
1月
7月
低气压


2.甲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3.乙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填表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实际情况:地表不均匀、地球在自转、地球在公转
极 地 高 压 带 副 极 亚洲高压 地 低 压 带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赤 副
道 热
低 带
压 高
带 压 带
1月: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 副 极 地 低 压 带 慢,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所以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极 地 高 压 带
季风 东 亚 南 亚
风向
冬 季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季风
寒冷干燥
性质 成因 风向
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夏 季
性质 成因
(2)南亚季风:
东南信风带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 寒冷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7月 夏季
(2)南亚季风: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 寒冷 1月 冬季 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 7月 西南风 温暖 夏季 海洋吹向陆地 湿润
活 动
1月
7月
低气压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叫季风。
2.季风主要分布地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 典型,即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东亚季风:
季节
风向
性质 原因
低压 高压
东南风 温暖 7月 夏季 海洋吹向陆地 湿润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
分布 位置 大气活动 原因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7月 (夏季)
1月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 阿留申低压 利亚高压) 冰岛低压
海 陆 热 力 性 质 的 差 异
2.南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