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8章 经典微课堂 规范答题系列3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9章 经典微课堂 突破疑难系列2 圆锥曲线
解析几何研究的问题是几何问题,研究的方法是代数法(坐标法).因此,求解解析几何问题最大的思维难点是转化,即几何条件代数化.如何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实现代数式的转化,找到常见问题的求解途径,是突破解析几何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为此,从以下几个途径,结合数学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切入为视角,突破思维难点.途径一 “图形”引路,“斜率”搭桥高考示例方法与思维1.(2015·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y =与直线x 24l :y =kx +a (a >0)交于M ,N 两点.(1)当k =0时,分別求C 在点M 和N 处的切线方程;(2)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k 变动时,总有∠OPM =∠OPN ?(说明理由)[解] (1)x -y -a =0和x +y +a =0.(步骤省略)a a (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设P (0,b )为符合题意的点,M (x 1,y 1),N (x 2,y 2),直线PM ,PN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将y =kx +a 代入C 的方程,得x 2-4kx -4a =0.故x 1+x 2=4k ,x 1x 2=-4a .从而k 1+k 2=+=y 1-b x 1y 2-bx 2=.【关键点1:建立2kx 1x 2+(a -b )(x 1+x 2)x 1x 2k (a +b )a斜率之间的关系】当b =-a 时,有k 1+k 2=0,则直线PM 的倾斜角与直线PN 的倾斜角互补,【关键点2:把斜率间的关系转化为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故∠OPM =∠OPN ,所以点P (0,-a )符合题意.【点评】 破解此类解析几何题的关键:一是“图形”引路,一般需画出大致图形,把已知条件翻译到图形中,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或两点式,即可快速表示出直线方程;二是“转化”桥梁,即先把要证的两角相等,根据图形的特征,转化为斜率之间的关系,再把直线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斜率公式即可证得结论.2.(2019·全国卷Ⅱ)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x ,y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记12M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一象限,PE ⊥x 轴,垂足为E ,连结QE 并延长交C 于点G ,证明:(ⅰ)△PQG 是直角三角形;[解] (1)由题设得·=-,化简得yx +2yx -212+=1(|x |≠2),【关键点1:指明斜率公式中变x 24y 22量隐含的范围】所以C 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2)设直线PQ 的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y =kx (k >0).由Error!得x =±.记u =,则21+2k 221+2k 2P (u ,uk ),Q (-u ,-uk ),E (u,0).于是直线QG 的斜率为,方程为y =(x -u ).k2k2由Error! 得(2+k 2)x 2-2uk 2x +k 2u 2-8=0.①设G (x G ,y G ),则-u 和x G 是方程①的解,故x G =,由此得y G =.u (3k 2+2)2+k 2uk 32+k 2从而直线PG 的斜率为=-.【关键点uk 32+k 2-uku (3k 2+2)2+k 2-u1k 2:利用斜率之积为-1说明线段PQ 与PG 的几何关系】所以PQ ⊥PG ,即△PQG 是直角三角形.【点评】 (1)求曲线的轨迹时务必检验几何图形的完备性,谨防增漏点;(2)几何关系的证明问题常转化为代数式的运算问题,此时常借助斜率公式、平面向量等实现数与形的转化.途径二 “换元”转化,方便运算高考示例方法与思维(2019·全国卷Ⅱ)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x ,y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记M 的轨迹为12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一象限,PE ⊥x 轴,垂足为E ,连结QE 并延长交C 于点G ,(ⅰ)△PQG 是直角三角形;(ⅱ)求△PQG 面积的最大值.……(ⅱ)由(ⅰ)得|PQ |=2u ,|PG |=1+k 2,2uk k 2+12+k 2所以△PQG 的面积S =|PQ ‖PG |=12=.【关键8k (1+k 2)(1+2k 2)(2+k 2)8(1k+k )1+2(1k +k )2点1:分子分母同除以k 2】设t =k +,则由k >0得t ≥2,当且仅1k 当k =1时取等号.【关键点2:整体代换,指明范围】因为S =在[2,+∞)单调递减,8t1+2t 2所以当t =2,即k =1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关键点3:用活169“对勾”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因此,△PQG 面积的最大值为.169【点评】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5种典型情况分析(1)s =(先换元,注意“元”的范围,再利用基本不等式).k 2+12k 2+5(2)s =≥(基本不等式).(k 2+1)2(1+2k 2)(k 2+2)(k 2+1)2[(1+2k 2)+(k 2+2)2]2(3)s =(基本不等式).n 4m 2+1-n 24m 2+1(4)s ==(先分离参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4k 2+13k 2+92k 2+31+k 24k 4+12k 2+9(5)s ==(上下同时除以k 2,令t =k +换元,再k (k 2+1)(3k 2+13)(k 2+9)k +1k(3k +13k )(k +9k )1k 利用基本不等式).途径三 性质主导,向量解题高考示例方法与思维(2019·全国卷Ⅰ)已知点A ,B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AB | =4,⊙M 过点A ,B 且与直线x +2=0相切.(1)若A 在直线x +y =0上,求⊙M 的半径;(2)是否存在定点P ,使得当A 运动时,│MA │-│MP │为定值?并说明理由.[解] (1)因为⊙M 过点A ,B ,所以圆心M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关键点1:圆的几何性质】由已知A 在直线x +y =0上,且A ,B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关键点2:圆的几何性质】所以M 在直线y =x 上,故可设M (a ,a ).因为⊙M 与直线x +2=0相切,所以⊙M 的半径为r =|a +2|.【关键点3:直线与圆相切的几何性质】由已知得|AO |=2,又⊥,【关键点4:MO → AO→圆的几何性质向量化】故可得2a 2+4=(a +2)2,解得a =0或a =4.故⊙M 的半径r =2或r =6.(2)存在定点P (1,0),使得|MA |-|MP |为定值.理由如下:设M (x ,y ),由已知得⊙M 的半径为r =|x +2|,|AO |=2.由于⊥,【关键点5:圆的几何性质向MO → AO → 量化】故可得x 2+y 2+4=(x +2)2,化简得M 的轨迹方程为y 2=4x .因为曲线C :y 2=4x 是以点P (1,0)为焦点,以直线x =-1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MP |=x +1.因为|MA |-|MP |=r -|MP |=x +2-(x +1)=1,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定点P .【点评】 从本题可以看出,圆的几何性质与数量关系的转化涵盖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向量在整个其解过程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用活圆的几何性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途径四 设而不求,化繁为简高考示例方法与思维(2018·全国卷Ⅲ)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1交于A ,B 两x 24y 23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1,m )(m >0).(1)证明:k <-;12(2)设F 为C 的右焦点,P 为C 上一点,且[解] (1)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则+=1,+=1.x 214y 213x 24y 23两式相减,并由=k 得y 1-y 2x 1-x 2+·k =0.【关键点1: “点差法”x 1+x 24y 1+y 23使直线的斜率与弦的中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运算上大大简化】由题设知=1,=m ,于是k =-x 1+x 22y 1+y 22++=0.证明:FP → FA → FB→ ||,||,||成等差数列,FA → FP → FB→ 并求该数列的公差..①34m 由于点M (1,m )(m >0)在椭圆+=1内,x 24y 23∴+<1,解得0<m <,故k <-.14m 233212(2)由题意得F (1,0).设P (x 3,y 3),则(x 3-1,y 3)+(x 1-1,y 1)+(x 2-1,y 2)=(0,0).由(1)及题设得x 3=3-(x 1+x 2)=1,y 3=-(y 1+y 2)=-2m <0.【关键点2,设出点P ,借助向量的建立变量间的关系,达到设而不求的目的】又点P 在C 上,所以m =,34从而P,||=.(1,-32)FP → 32于是||==FA →(x 1-1)2+y 21=2-.(x 1-1)2+3(1-x 214)x 12同理||=2-.FB→ x 22所以||+||=4-(x 1+x 2)=3.FA → FB→ 12故2||=||+||,即||,||,||成等FP → FA → FB → FA → FP → FB→ 差数列.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2|d |=|||-|||=|x 1-x 2|=FB → FA →1212.②(x 1+x 2)2-4x 1x 2将m =代入①得k =-1.34所以l 的方程为y =-x +,代入C 的方程,74并整理得7x 2-14x +=0.14故x 1+x 2=2,x 1x 2=,128代入②解得|d |=.【关键点3:借用根与系32128数的关系,达到设而不求的目的】所以该数列的公差为或-.3212832128【点评】 本题(1)涉及弦的中点坐标,可以采用“点差法”求解,设出点A 、B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并作差,再将弦AB 的中点坐标代入所得的差,可得直线AB 的斜率;对于(2)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常采用直接法证明,证明时常借助等价转化思想,化几何关系为数量关系,然后借助方程思想给予解答.。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文)一轮教师用书:第8章 第1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
图的识别,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求解及线面角问题,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解答题主要考查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和表面积、体积及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最新考纲]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对应学生用书第121页)1.旋转体的形成几何体旋转图形旋转轴圆柱矩形任一边所在的直线圆锥直角三角形任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圆台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球半圆直径所在的直线2.多面体的结构特征3.直观图(1)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2)规则:①在已知图形中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画直观图时,它们分别对应x ′轴和y ′轴,两轴交于点O ′,使∠x ′O ′y ′=4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②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 ′轴和y ′轴的线段;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124.三视图(1)三视图的画法规则: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2)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①首先,确定主视、俯视、左视的方向,同一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同,所画的三视图可能不同.②其次,简单组合体是由哪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的,并注意它们的组成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常用结论]1.特殊的四棱柱2.球的截面的性质(1)球的任何截面是圆面;(2)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3)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与球的半径R 及截面的半径r 的关系为r =.R 2-d 23.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关系如下:S 直观图=S 原图形,S 原图形=2S 直观图.242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3)夹在两个平行的平面之间,其余的面都是梯形,这样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 )(4)菱形的直观图仍是菱形.( )[答案](1)× (2)× (3)× (4)×二、教材改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B.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D.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D [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知,A,B,C均不正确,故选D.]2.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 B C DB [俯视图中显然应有一个被遮挡的图,所以内部为虚线,故选B.]3.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则这个三棱柱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为( )32A.2,2 B.2,2C.4,2D.2,43 D [由三视图可知,正三棱柱的高为2,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2,故底面边长为4,故选D.]4.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BC中,沿A′BC截去三棱锥A′ABC,则剩余的部分是( )A .三棱锥B .四棱锥C .三棱柱D .组合体B [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 ′B ′C ′ABC 中,沿A ′BC 截去三棱锥A ′ABC ,剩余部分是四棱锥A ′BCC ′B ′.](对应学生用书第122页)⊙考点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常用方法定义法紧扣定义,由已知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根据定义进行判定反例法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B .六条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是正四面体C .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D .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圆台B [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且各侧面三角形全等,这样的三棱锥才是正三棱锥,所以A 错;斜四棱柱也有可能两个侧面是矩形,所以C 错;截面平行于底面时,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才叫圆台,所以D 错.]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B.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C.直角梯形以一条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是圆台D.用平面截圆柱得到的截面只能是圆和矩形B [如图1所示,可排除A,如图2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的三棱锥C1ABC.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图1 图2选项C中,应以直角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故C错.选项D中,只有截面与圆柱的母线平行或垂直,截得的截面才为矩形或圆,否则为椭圆或椭圆的一部分.故选B.]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D [A错误.如图1所示,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棱锥.图1 图2B错误.如图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在直线,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C错误.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D正确.] 把一摞书摆成长方体形状,沿一个方向轻轻一推,成为一个平行六面体,此时平行六面体有两个平行的面是矩形.⊙考点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已知几何体识别三视图 识别三视图的步骤(1)弄清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具体形状、明确几何体的摆放位置;(2)根据三视图的有关定义和规则先确定主视图,再确定俯视图,最后确定左视图;(3)被遮住的轮廓线应为虚线,若相邻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对于简单的组合体,要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 (1)(2019·武汉模拟)如图是一个正方体,A,B,C为三个顶点,D是棱的中点,则三棱锥ABCD的主视图、俯视图是(注:选项中的上图为主视图,下图为俯视图)( )A B C D(2)(2018·全国卷Ⅲ)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1)A (2)A [(1)主视图和俯视图中棱AD和BD均看不见,故为虚线,易知选A.(2)由题意可知,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为选项A中的图形.] 画三视图时,可先找出各个顶点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然后再确定连线在投影面上的实虚. 已知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特征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步骤(1)(2018·北京高考)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1B.2 C.3 D.4(2)(2018·全国卷Ⅰ)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主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B .2 175C .3D .2(1)C (2)B [(1)在正方体中作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记为四棱锥P ABCD ,如图,由图可知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3,故选C.(2)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图的三视图可知点M ,N 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1 图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M ,N 的位置(N 为OP 的四等分点)如图2所示,连接MN ,则图中MN 即为M 到N 的最短路径.ON =×16=4,OM =2,14∴MN ===2.OM 2+ON 222+425故选B.] 有三条侧棱互相垂直的三棱锥、四棱锥,都可把它们放置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来解决问题.[教师备选例题] 已知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最小的面积为________.[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在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中,截去一12个三棱柱AA1D 1BB 1C1和一个三棱锥C BC 1D 后剩下的几何体,即如图所示的四棱锥D ABC 1D 1,其中侧面ADD1的面积最小,其值为.]12 由三视图中的部分视图确定剩余视图 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确定剩余视图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可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检验. 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它的左视图为 ( )A B C DA [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构成的,结合主视图的宽及俯视图的直径可知左视图应为A ,故选A.]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宽,可知道左视图的长、宽.[教师备选例题]如图,某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则12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 )C [由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柱体,且其高为1,由其体积是,可知该几何体的底面积是,由选项图知A 的面积是1,B 的面积是,1212π4C 的面积是,D 的面积是,故选C.]12π4 1.如图1所示,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削去一个角后所得到的几何体,其中DD 1=1,AB =BC =AA 1=2,若此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则可以作为其主视图的是 ( )A B C DC [根据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俯视图知,其主视图的长应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宽应为正方体的棱长,故排除B 、D ;而在三视图中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故排除A.故选C.]2.(2017·全国卷Ⅰ)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 .10B .12C .14D .16B [观察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由直三棱柱和三棱锥组合而成的,且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长为2.三棱锥的底面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如图所示.因此该多面体各个面中有2个梯形,且这两个梯形全等,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4,高为2,故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2××(2+4)×2=12.故选B.]12⊙考点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技巧在原图形中与x 轴或y 轴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x ′轴或y ′轴平行,原图中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段可以先画出线段的端点再连线.2.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与原图形面积的关系:(1)S 直观图=S 原图形;(2)S 原图形=2S直观图.242 (1)[一题多解]已知等腰梯形ABCD ,CD =1,AD =CB =,AB =3,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2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 )A. B. 224C.D .2222(2)如图,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 ′A ′=6 cm ,O ′C ′=2 cm ,则原图形是( )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1)C (2)C [(1)法一(作图求解):如图,取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 轴交DC 于点E ,O ,E 在斜二测画法中的对应点为O ′,E ′,过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因为OE ==1,(2)2-12所以O ′E ′=,E ′F ′=.1224所以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S ′=×(1+3)×=,122422故选C.法二(公式法):由题中数据得等腰梯形ABCD 的面积S =×(1+3)×1=2.12由S 直观图=S 原图形,24得S 直观图=×2=,故选C.2422(2)如图,在原图形OABC 中,应有OD =2O ′D ′=2×2=4(cm),22CD =C ′D ′=2 cm.所以OC ===6(cm),OD 2+CD 2(42)2+22所以OA=OC,由题意得OABC,故四边形OABC是菱形,故选C.] 在画直观图或原图时,应先确定坐标轴上的点,非坐标轴上的点,应通过与x轴或y轴平行的线段来确定.1.如图所示,直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2+ [把直观图还原,原平面图形如图所示:2在直角梯形ABCD中,AB=2,BC=+1,AD=1,2所以面积为(2+)×2=2+.]1222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 cm,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________cm.8 [由题意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所以O′B′= cm,对应原图形平行四边形OABC的高为22cm,所以原图形中,OA=BC=1 cm,AB=OC=2=3 cm,故原图形的周长为2×(1+3)=8 cm.](22)2+12。
2021高考北师版(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8章 第6节 抛物线
第六节 抛物线[考纲 ] 1.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了解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3.了解抛物线的简单应用.4.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1.抛物线的概念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过F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作抛物线.点F 叫作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作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标准方程y 2=2px (p >0)y 2=-2px (p >0)x 2=2py (p >0)x 2=-2py (p >0)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图像顶点 O (0,0)对称轴 y =0x =0焦点 F ⎝ ⎛⎭⎪⎫p 2,0 F ⎝ ⎛⎭⎪⎫-p 2,0 F ⎝ ⎛⎭⎪⎫0,p 2 F ⎝ ⎛⎭⎪⎫0,-p 2 离心率 e =1准线方程 x =-p2 x =p 2 y =-p2 y =p 2 范围 x ≥0,y ∈R x ≤0,y ∈R y ≥0,x ∈R y ≤0,x ∈R 焦半径|PF |x 0+p 2-x 0+p 2y 0+p 2-y 0+p 21.(思考辨析)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2)方程y =ax 2(a ≠0)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 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 ⎛⎭⎪⎫a 4,0,准线方程是x =-a 4.( )(3)抛物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4)AB 为抛物线y 2=2px (p >0)的过焦点F ⎝ ⎛⎭⎪⎫p 2,0的弦,假设A (x 1,y 1),B (x 2,y 2),那么x 1x 2=p 24,y 1y 2=-p 2,弦长|AB |=x 1+x 2+p .( )[答案] (1)× (2)× (3)× (4)√2.(教材改编)假设抛物线y =4x 2上的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那么点M 的纵坐标是( )A.1716B.1516C.78D .0B [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M 到焦点的距离,又准线方程为y =-116, 设M (x ,y ),那么y +116=1,∴y =1516.] 3.抛物线y =14x 2的准线方程是( ) A .y =-1 B .y =-2 C .x =-1D .x =-2A [∵y =14x 2,∴x 2=4y ,∴准线方程为y =-1.]4.(2021·西安质检)假设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经过双曲线x 2-y 2=1的一个焦点,那么p =__________.22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p2,p >0,双曲线的焦点为F 1(-2,0),F 2(2,0),所以-p2=-2,p =2 2.]5.(2021·浙江高考)假设抛物线y 2=4x 上的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0,那么M 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9 [设点M 的横坐标为x 0,那么点M 到准线x =-1的距离为x 0+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x 0+1=10,∴x 0=9,∴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9.]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1)(2021·全国卷Ⅰ)抛物线C :y 2=x 的焦点为F ,点A (x 0,y 0)是C 上一点,|AF |=54x 0,那么x 0=( )A .1B .2C .4D .8(2)(2021·广东汕头调研)P 是抛物线y 2=4x 上的一个动点,Q 是圆(x -3)2+(y -1)2=1上的一个动点,N (1,0)是一个定点,那么|PQ |+|PN |的最小值为( )A .3B .4C .5D .2+1(1)A (2)A [(1)由y 2=x ,知2p =1,即p =12, 因此焦点F ⎝ ⎛⎭⎪⎫14,0,准线l 的方程为x =-14.设点A (x 0,y 0)到准线l 的距离为d ,那么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d =|AF |. 从而x 0+14=54x 0,解得x 0=1.(2)由抛物线方程y 2=4x ,可得抛物线的焦点F (1,0),又N (1,0),所以N 与F 重合.过圆(x -3)2+(y -1)2=1的圆心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H ,交圆于Q ,交抛物线于P ,那么|PQ |+|PN |的最小值等于|MH |-1=3.][规律方法] 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如本例充分运用抛物线定义实施转化,使解答简捷、明快.2.假设P (x 0,y 0)为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由定义易得|PF |=x 0+p2;假设过焦点的弦AB 的端点坐标为A (x 1,y 1),B (x 2,y 2),那么弦长为|AB |=x 1+x 2+p ,x 1+x 2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变式训练1] (2021·郑州调研)抛物线C :y 2=8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交点,假设FP →=4 FQ →,那么|QF |=( )A.72 B .52 C .3D .2C [∵FP →=4 FQ →, ∴|FP →|=4|FQ →|, ∴|PQ ||PF |=34.如图,过Q 作QQ ′⊥l ,垂足为Q ′,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A ,那么|AF |=4, ∴|PQ ||PF |=|QQ ′||AF |=34, ∴|QQ ′|=3.根据抛物线定义可知|QF |=|QQ ′|=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1)点M (5,3)到抛物线y =ax 2的准线的距离为6,那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导学号:57962399】A .x 2=112y B .x 2=112y 或x 2=-136y C .x 2=-136yD .x 2=12y 或x 2=-36y(2)(2021·全国卷Ⅰ)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D ,E 两点.|AB |=42,|DE |=25,那么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 .2B .4C .6D .8(1)D (2)B [(1)将y =ax 2化为x 2=1a y .当a >0时,准线y =-14a ,那么3+14a =6,∴a =112. 当a <0时,准线y =-14a ,那么⎪⎪⎪⎪⎪⎪3+14a =6,∴a =-136.∴抛物线方程为x 2=12y 或x 2=-36y .(2)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 2=2px (p >0),圆的方程为x 2+y 2=r 2. ∵|AB |=42,|DE |=25,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p2, ∴不妨设A ⎝ ⎛⎭⎪⎫4p ,22,D ⎝ ⎛⎭⎪⎫-p 2,5.∵点A ⎝ ⎛⎭⎪⎫4p ,22,D ⎝ ⎛⎭⎪⎫-p 2,5在圆x 2+y 2=r 2上,∴⎩⎪⎨⎪⎧16p2+8=r 2,p 24+5=r 2,∴16p 2+8=p 24+5,∴p =4(负值舍去).∴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规律方法]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方法:(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因为未知数只有p,所以只需一个条件确定p值即可.(2)因为抛物线方程有四种标准形式,因此求抛物线方程时,需先定位,再定量.2.由抛物线的方程可以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焦点位置、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确定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及准线方程.[变式训练2](1)(2021·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M为抛物线上一点,且|MF|=4|OF|,△MFO的面积为43,那么抛物线的方程为()【导学号:57962400】A.y2=6x B.y2=8xC.y2=16x D.y2=15x 2(2)假设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x29+y25=1的右焦点重合,那么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1)B(2)x=-2[(1)设M(x,y),因为|OF|=p2,|MF|=4|OF|,所以|MF|=2p,由抛物线定义知x+p2=2p,所以x=32p,所以y=±3p.又△MFO的面积为43,所以12×p2×3p=43,解得p=4(p=-4舍去).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 2=8x .(2)由椭圆x 29+y 25=1,知a =3,b =5, 所以c 2=a 2-b 2=4,所以c =2. 因此椭圆的右焦点为(2,0), 又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为⎝ ⎛⎭⎪⎫p 2,0.依题意,得p2=2,于是抛物线的准线x =-2.]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角度1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2021·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y =t (t ≠0)交y 轴于点M ,交抛物线C :y 2=2px (p >0)于点P ,M 关于点P 的对称点为N ,连接ON 并延长交C 于点H .(1)求|OH ||ON |;(2)除H 以外,直线MH 与C 是否有其他公共点?说明理由. [解] (1)如图,由得M (0,t ),P ⎝ ⎛⎭⎪⎫t 22p ,t .又N 为M 关于点P 的对称点, 故N ⎝ ⎛⎭⎪⎫t 2p ,t ,2分故直线ON 的方程为y =p tx ,将其代入y 2=2px 整理得px 2-2t 2x =0,解得x 1=0,x 2=2t 2p .因此H ⎝ ⎛⎭⎪⎫2t 2p ,2t .所以N 为OH 的中点,即|OH ||ON |=2. 5分(2)直线MH 与C 除H 以外没有其他公共点.理由如下:直线MH 的方程为y -t =p 2t x ,即x =2tp (y -t ).8分代入y 2=2px 得y 2-4ty +4t 2=0,解得y 1=y 2=2t , 即直线MH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除H 以外,直线MH 与C 没有其他公共点. 12分[规律方法] 1.(1)此题求解的关键是求出点N ,H 的坐标.(2)第(2)问将直线MH 的方程与抛物线C 的方程联立,根据方程组的解的个数进展判断.2.(1)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时,可直接求解相应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也可利用消元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确定,需注意利用判别式的前提是二次项系数不为0.(2)解题时注意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技巧.☞角度2 与抛物线弦长或中点有关的问题(2021·泰安模拟)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抛物线C 与直线l 1:y =-x 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8.(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不过原点的直线l 2与l 1的垂直,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假设线段AB 的中点为P ,且|OP |=|PB |,求△F AB 的面积.【导学号:57962401】[解] (1)易知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8,-8), 2分 ∴(-8)2=2p ×8,∴2p =8,∴抛物线方程为y 2=8x .5分(2)直线l 2与l 1垂直,故可设直线l 2:x =y +m ,A (x 1,y 1),B (x 2,y 2),且直线l 2与x 轴的交点为M .6分由⎩⎪⎨⎪⎧y 2=8x ,x =y +m ,得y 2-8y -8m =0, Δ=64+32m >0,∴m >-2.y 1+y 2=8,y 1y 2=-8m ,∴x 1x 2=y 21y 2264=m 2.8分由题意可知OA ⊥OB ,即x 1x 2+y 1y 2=m 2-8m =0, ∴m =8或m =0(舍), ∴直线l 2:x =y +8,M (8,0).10分故S △F AB =S △FMB +S △FMA =12·|FM |·|y 1-y 2| =3(y 1+y 2)2-4y 1y 2=24 5.12分[规律方法] 1.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假设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 |=x 1+x 2+p ,假设不过焦点,那么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2.涉及抛物线的弦长、中点、距离等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采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等方法.3.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时,一般用“点差法〞求解.[思想与方法]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一个动点M ,一个定点F (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l (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值1(抛物线的离心率).2.抛物线的定义中指明了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的等价性,故二者可相互转化,这一转化思想在解题中有着重要作用.3.抛物线的焦点弦:设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x 1,y 1),B (x 2,y 2),那么:(1)y 1y 2=-p 2,x 1x 2=p 24;(2)假设直线AB的倾斜角为θ,那么|AB|=2psin2θ=x1+x2+p.[易错与防范]1.认真区分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1)区分y=ax2(a≠0)与y2=2px(p>0),前者不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求标准方程要先确定形式,必要时要进展分类讨论,标准方程有时可设为y2=mx或x2=my(m≠0).2.直线与抛物线结合的问题,不要忘记验证判别式.3.抛物线的定义中易无视“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这一条件,当定点在定直线上时,动点的轨迹是过定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当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并不说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2021版新高考数学一轮教师用书:第8章 第6节 双曲线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节双曲线[考点要求] 1.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双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3.理解数形结合思想.4.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1.双曲线的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F1F2|=2c>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2a(2a <2c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2)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①当2a<|F1F2|时,M点的轨迹是双曲线;②当2a=|F1F2|时,M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③当2a>|F1F2|时,M点不存在.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x2a2-y2b2=1(a>0,b>0)y2a2-x2b2=1(a>0,b>0)图形性质范围x≥a或x≤-a,y∈R y≤-a或y≥a,x∈R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顶点A1(-a,0),A2(a,0)A1(0,-a),A2(0,a)渐近线y=±ba x y=±ab x离心率e=ca,e∈(1,+∞)实、虚轴线段A1A2叫做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1A2|=2a;线段B1B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B1B2|=2b;a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叫做双曲线的虚半轴长a,b,c的关系c2=a2+b2(c>a>0,c>b>0)[常用结论]双曲线中的几个常用结论 (1)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2)实轴长和虚轴长相等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3)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的离心率e =2⇔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位置关系). (4)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且与实轴垂直的弦的长为2b 2a .(5)过双曲线焦点F 1的弦AB 与双曲线交在同支上,则AB 与另一个焦点F 2构成的△ABF 2的周长为4a +2|AB |.(6)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可表示为e =1+b 2a 2.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面内到点F 1(0,4),F 2(0,-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2)方程x 2m -y 2n =1(mn >0)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3)双曲线x 2m 2-y 2n 2=λ(m >0,n >0,λ≠0)的渐近线方程是x 2m 2-y 2n 2=0,即x m ±yn =0.( ) (4)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互相垂直,离心率等于 2.( ) [答案] (1)× (2)× (3)√ (4)√ 二、教材改编1.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5 B .5 C .2 D .2 A [由题意可知b =2a , ∴e =c a =1+b 2a 2=5,故选A.]2.以椭圆x 24+y 23=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为 ( ) A.x 2-y 23=1B .x 23-y 2=1 C.x 2-y 22=1D .x 24-y 23=1A [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由椭圆x 24+y 23=1,得椭圆焦点为(±1,0),在x 轴上的顶点为(±2,0).所以双曲线的顶点为(±1,0),焦点为(±2,0). 所以a =1,c =2,所以b 2=c 2-a 2=3,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为x 2-y 23=1.]3.若方程x 22+m -y 2m +1=1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1,+∞) [因为方程x 22+m -y 2m +1=1表示双曲线,所以(2+m )(m +1)>0,即m>-1或m <-2.]4.已知双曲线x 2-y 216=1上一点P 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________.6 [设双曲线的焦点为F 1,F 2,|PF 1|=4,则||PF 1|-|PF 2||=2,故|PF 2|=6或2,又双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c -a =17-1,故|PF 2|=6.](对应学生用书第159页)考点1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双曲线定义的主要应用(1)根据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判断动点的轨迹是否为双曲线.(2)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双曲线的焦点有关的问题,如最值问题、距离问题.(1)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2)已知F 是双曲线x 24-y 212=1的左焦点,A (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 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3)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________.(1)x 2-y 28=1(x ≤-1) (2)9 (3)34 [(1)如图所示,设动圆M 与圆C 1及圆C 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MC 1|-|AC 1|=|MA |,|MC 2|-|BC 2|=|MB |. 因为|MA |=|MB |,所以|MC 1|-|AC 1|=|MC 2|-|BC 2|, 即|MC 2|-|MC 1|=|BC 2|-|AC 1|=2,所以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的差是常数且小于|C 1C 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动点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 与C 2的距离大,与C 1的距离小),其中a =1,c =3,则b 2=8.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1(x ≤-1).(2)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 1,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 |=4+|PF 1|,所以当|PF 1|+|P A |最小时满足|PF |+|P A |最小.由双曲线的图象,可知当点A ,P ,F 1共线时,满足|PF 1|+|P A |最小,|AF 1|即|PF 1|+|P A |的最小值.又|AF 1|=5,故所求的最小值为9.(3)因为由双曲线的定义有|PF 1|-|PF 2|=|PF 2|=2a =22, 所以|PF 1|=2|PF 2|=42,所以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42)2+(22)2-422×42×22=34.][母题探究]1.将本例(3)中的条件“|PF 1|=2|PF 2|”改为“∠F 1PF 2=60°”,则△F 1PF 2的面积是多少? [解] 不妨设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则|PF 1|-|PF 2|=2a =22, 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PF 1||PF 2|=8,∴S △F 1PF 2=12|PF 1||PF 2|sin 60°=2 3.2.将本例(3)中的条件“|PF 1|=2|PF 2|”改为“PF 1·PF 2=0”,则△F 1PF 2的面积是多少? [解] 不妨设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则|PF 1|-|PF 2|=2a =22, ∵PF 1·PF 2=0,∴PF 1⊥PF 2,∴在△F 1PF 2中,有|PF 1|2+|PF 2|2=|F 1F 2|2, 即|PF 1|2+|PF 2|2=16, ∴|PF 1||PF 2|=4,∴S △F 1PF 2=12|PF 1||PF 2|=2.在“焦点三角形”中,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结合||PF 1|-|PF 2||=2a ,运用平方的方法,建立与|PF 1||PF 2|的联系.1.虚轴长为2,离心率e =3的双曲线的两焦点为F 1,F 2,过F 1作直线交双曲线的一支于A ,B 两点,且|AB |=8,则△ABF 2的周长为( )A.3 B.16+ 2 C.12+ 2 D.24B[由于2b=2,e=ca=3,∴b=1,c=3a,∴9a2=a2+1,∴a=2 4.由双曲线的定义知,|AF2|-|AF1|=2a=22,①|BF2|-|BF1|=22,②①+②得|AF2|+|BF2|-(|AF1|+|BF1|)=2,又|AF1|+|BF1|=|AB|=8,∴|AF2|+|BF2|=8+2,则△ABF2的周长为16+2,故选B.]2.(2019·洛阳模拟)已知双曲线x2-y2=4,F1是左焦点,P1,P2是右支上的两个动点,则|F1P1|+|F1P2|-|P1P2|的最小值是________.8[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2,∵|F1P1|=2a+|F2P1|,|F1P2|=2a+|F2P2|,∴|F1P1|+|F1P2|-|P1P2|=2a+|F2P1|+2a+|F2P2|-|P1P2|=8+(|F2P1|+|F2P2|-|P1P2|)≥8(当且仅当P1,P2,F2三点共线时,取等号),∴|F1P1|+|F1P2|-|P1P2|的最小值是8.]考点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1)定义法:由条件判定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求出a2,b2,得双曲线方程.(2)待定系数法:即“先定位,后定量”.①焦点位置不确定时,设Ax2+By2=1(AB<0);②与x2a2-y2b2=1共渐近线的设为x2a2-y2b2=λ(λ≠0);③与x2a2-y2b2=1共焦点的设为x2a2-k-y2b2+k=1(-b2<k<a2).(1)(2019·大连模拟)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PF2与x轴垂直,∠PF1F2=30°,且虚轴长为22,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x24-y22=1 B.x23-y22=1C.x24-y28=1 D.x2-y22=1(2)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①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54; ②渐近线方程为y =±12x ,焦距为10; ③经过两点P (-3,27)和Q (-62,-7);(1)D [(1)由题意可知|PF 1|=43c 3,|PF 2|=23c 3,2b =22,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43c 3-23c3=2a ,即c =3a .又b =2,c 2=a 2+b 2,∴a =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y 22=1,故选D.](2)[解] ①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x 2a 2-y 2b 2=1或y 2a 2-x 2b 2=1(a >0,b >0).由题意知,2b =12,e =c a =54,∴b =6,c =10,a =8.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64-y 236=1或y 264-x 236=1. ②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4-y 2=λ(λ≠0), 当λ>0时,双曲线标准方程为x 24λ-y 2λ=1,∴c =5λ.∴5λ=5,λ=5;当λ<0时,双曲线标准方程为y 2-λ-x 2-4λ=1,∴c =-5λ.∴-5λ=5,λ=-5.∴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20-y 25=1或y 25-x 220=1. ③设双曲线方程为mx 2-ny 2=1.(mn >0) ∴⎩⎨⎧9m -28n =1,72m -49n =1,解之得⎩⎪⎨⎪⎧m =-175,n =-125.∴双曲线方程为y 225-x 275=1.(1)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三点:①距离之差的绝对值;②2a <|F 1F 2|;③焦点所在坐标轴的位置.(2)求双曲线标准方程时,如果不能确定焦点的位置,应注意分类讨论.1.(2019·荆州模拟)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过点(2,3),且实轴的两个端点与虚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是( )A.x 212-y 2=1 B .x 29-y 23=1 C.x 2-y 23=1D .x 223-y 232=1C [由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过点(2,3),且实轴的两个端点与虚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可得⎩⎪⎨⎪⎧2a 2-3b 2=1,ba =3,解得⎩⎨⎧a =1,b =3,∴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是x 2-y 23=1,故选C.]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3x ±4y =0,焦点坐标为(±5,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 x 216-y 29=1 [将3x ±4y =0化为x 4±y 3=0,设以x 4±y 3=0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x 216-y 29=λ(λ≠0),因为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5,0),所以16λ+9λ=25,解得λ=1,即双曲线的方程为x 216-y 29=1.]考点3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双曲线的渐近线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法求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或y 2a 2-x 2b 2=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的方法是令右边的常数等于0,即令x 2a 2-y 2b 2=0,得y =±b a x ;或令y 2a 2-x 2b 2=0,得y =±a b x .反之,已知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λ(a >0,b >0,λ≠0).1.(2018·全国卷Ⅱ)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 A.y =±2x B .y =±3x C.y =±22xD .y =±32xA [法一:(直接法)由题意知,e =c a =3,所以c =3a ,所以b =c 2-a 2=2a ,即ba =2,所以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a x =±2x .法二:(公式法)由e =ca =1+⎝ ⎛⎭⎪⎫b a 2=3,得b a =2,所以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2x .]2.(2019·揭阳一模)已知双曲线mx 2+y 2=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x +y =0,则m 的值为( ) A.-14 B .-1 C.-2D .-4D [因为m <0,则双曲线为:y 2-x 2-1m =1,渐近线方程为:±-mx +y =0,-m =2,解得m =-4,故选D.]3.(2019·郑州模拟)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P 是C 上一点,若|PF 1|+|PF 2|=6a ,且△PF 1F 2的最小内角的大小为30°,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是( )A.x ±2y =0 B .2x ±y =0 C.x ±2y =0D .2x ±y =0B [假设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PF 1|+|PF 2|=6a ,|PF 1|-|PF 2|=2a ,∴|PF 1|=4a ,|PF 2|=2a . ∵|F 1F 2|=2c >2a ,∴△PF 1F 2最短的边是PF 2, ∴△PF 1F 2的最小内角为∠PF 1F 2. 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4a 2=16a 2+4c 2-2×4a ×2c ×cos 30°, ∴c 2-23ac +3a 2=0,∴e 2-23e +3=0,∴e =3,∴ca =3, ∴c 2=3a 2,∴a 2+b 2=3a 2,∴b 2=2a 2,∴ba =2,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x ±y =0,故选B.]4.(2019·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y 2b 2=1(b >0)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y =±2x [∵双曲线x 2-y 2b 2=1(b >0)经过点(3,4),∴32-16b 2=1,解得b 2=2, 即b = 2. 又a =1,∴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 =±2x .]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其范围的方法 (1)求a ,b ,c 的值,由c 2a 2=a 2+b 2a 2=1+b 2a 2直接求e .(2)列出含有a ,b ,c 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借助于b 2=c 2-a 2消去b ,然后转化成关于e 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1)已知点F 是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焦点,点E 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F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若△ABE 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A.(1,+∞) B .(1,2) C.(2,1+2)D .(1,1+2)(2)(2019·全国卷Ⅰ)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F 1A =AB →,F 1B ·F 2B =0,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1)B (2)2 [(1)若△ABE 是锐角三角形,只需∠AEF <45°,在Rt △AFE 中,|AF |=b 2a ,|FE |=a +c ,则b 2a <a +c ,即b 2<a 2+ac ,即2a 2-c 2+ac >0,则e 2-e -2<0,解得-1<e <2,又e >1,则1<e <2,故选B.(2)如图,由F 1A =AB →,得F 1A =AB .又OF 1=OF 2,所以OA 是三角形F 1F 2B 的中位线, 即BF 2//OA , BF 2=2OA .由F 1B ·F 2B =0,得F 1B ⊥F 2B ,OA ⊥F 1A , 则OB =OF 1,所以∠AOB =∠AOF 1,又OA 与OB 都是渐近线,得∠BOF 2=∠AOF 1, 又∠BOF 2+∠AOB +∠AOF 1=π, 得∠BOF 2=∠AOF 1=∠BOA =60°, 又渐近线OB 的斜率为ba =tan 60°=3, 所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ca =1+(ba )2=1+(3)2=2.]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k 与离心率e 的关系:k =ba =c 2-a 2a =c 2a2-1=e 2-1.1.(2019·衡水模拟)已知双曲线C 1:x 2a 2-y 2b 2=1(a >0,b >0),圆C 2:x 2+y 2-2ax +34a 2=0,若双曲线C 1的一条渐近线与圆C 2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双曲线C 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233 B .⎝ ⎛⎭⎪⎫233,+∞C.(1,2)D .(2,+∞)A [由双曲线方程可得其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即bx ±ay =0,圆C 2:x 2+y 2-2ax +34a 2=0可化为(x -a )2+y 2=14a 2,圆心C 2的坐标为(a ,0),半径r =12a ,由双曲线C 1的一条渐近线与圆C 2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ab |a 2+b2<12a ,即c >2b ,即c 2>4b 2,又知b 2=c 2-a 2,所以c 2>4(c 2-a 2),即c 2<43a 2,所以e =c a <233,又知e >1,所以双曲线C 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1,233.] 2.(2019·济南模拟)已知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E 上,AB ,CD 的中点为E 的两个焦点,且2|AB |=3|BC |,则E 的离心率是________.2 [由已知得|AB |=|CD |=2b 2a ,|BC |=|AD |=|F 1F 2|=2c .因为2|AB |=3|BC |,所以4b 2a =6c , 又b 2=c 2-a 2,所以2e 2-3e -2=0, 解得e =2,或e =-12(舍去).]。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文)一轮教师用书:第8章 规范答题系列3: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Word版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第142页)[命题解读]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立体几何解答题主要出现在18题或19题的位置上,解答题一般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重点考查线、面的平行、垂直关系,第二个问题,有三个热点题型: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二是考查点面距离;三是与平行、垂直有关的存在性问题.[典例示范](本题满分12分)(·全国卷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1)证明:BE⊥平面EB1C①1;(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②.[信息提取]看到①想到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几何体中与BE有关的垂直关系;看到②想到四棱锥的底面形状和如何求高.[规范解答](1)证明: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 1分BE平面ABB1A1,故B1C1⊥BE. 2分又BE⊥EC1,B1C1∩EC1=C1,所以BE⊥平面EB1C1. 4分(2)由(1)知∠BEB1=90°. 5分由题设知Rt△ABE≌Rt△A1B1E,6分所以∠AEB=∠A1EB1=45°,7分故AE=AB=3,AA1=2AE= 6.8分如图,作EF⊥BB1,垂足为F,则EF⊥平面BB1C1C,且EF=AB=3. 10分所以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V =13×3×6×3=18.12分[易错防范]易错点防范措施证明时书写步骤不规范,缺少BE平面ABB1A1及B1C1∩EC1=C1等必要条件严格按照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要求书写得不到AE=AB=3这个结论,而是凭感觉直接使用这个结论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结论,都需要通过推理得到[通性通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等.体积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其方法灵活多样,而直接求解、分割、补形、等积变换是常见方法.[规范特训](·石家庄模拟)如图,已知三棱锥P-ABC中,PC⊥AB,△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B=4,∠PBC=60°.(1)证明:平面P AC ⊥平面ABC ;(2)设F 为棱P A 的中点,在AB 上取点E ,使得AE =2EB ,求三棱锥F -ACE 与四棱锥C -PBEF 的体积之比.[解](1)在△PBC 中,∠PBC =60°,BC =2,PB =4,由余弦定理可得PC =23,∴PC 2+BC 2=PB 2,∴PC ⊥BC ,又PC ⊥AB ,AB ∩BC =B ,∴PC ⊥平面ABC ,∵PC 平面P AC ,∴平面P AC ⊥平面ABC .(2)设三棱锥F -ACE 的高为h 1,三棱锥P -ABC 的高为h ,则V F -ACE =13×S △ACE ×h 1 =13×S △ABC ×23×h ×12=13×S △ABC ×h ×13=13×V P -ABC .∴三棱锥F-ACE与四棱锥C-PBEF的体积之比为1∶2.。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数列8.4数列的求和练习理北师大版
8.4 数列的乞降中心考点·精确研析考点一分化法或并法乞降1.数列 {a n} 的通公式是 a n=(-1)n(2n-1),数列的前100 之和 ()A.-200B.-100C.200D.1002.数列 {1+2 n-1} 的前 n 和()n n-1n nA.2B.2 +1C.n-1+2D.n+2+23. 已知函数f(n)=且a n=f(n)+f(n+1),a1+a2+a3+⋯+a100等于()A.0B.100C.-100D.10 2004. 已知数列 {a n} 的通公式是a n=n2sin,a1+a2+a3+⋯ +a2 021等于() A.- B.C. D.-5. 已知正数列{a n} 足-6=a n+1a n. 若 a1=2, 数列 {a n} 的前 n 和 S n=________.【分析】 1. D. 由意知S100=(-1+3)+(-5+7)+⋯+(-197+199)=2× 50=100.n-1所以 S n=n+=n+2n-1.3. B. 由意 , 得 a1+a2+a3+⋯ +a100222222222222=1 -2-2 +3 +3 -4 -4+5 +⋯+99 -100-100 +101=-(1+2)+(3+2)-(4+3)+⋯-(99+100)+(101+100)=-(1+2+ ⋯ +99+100)+(2+3+ ⋯+100+101)=-50 × 101+50× 103=100.4. A.a n=n2sin,所以 a1+a2+a3+⋯+a2 021=-12+22-3 2+42- ⋯ -2 019 2+2 020 2-2 021 2=(22-1 2)+(4 2-3 2)+ ⋯ +(2 020 2-2 019 2)-2 021 22=(1+2+3+4+ ⋯ +2 019+2 020)-2 021=-2 021 2=.5. 因-6=a n+1a n,所以 (a n+1-3a n)(a n+1+2a n)=0.又因 a n>0, 所以 a n+1=3a n.又 a1=2, 所以 {a n} 是首2, 公比 3 的等比数列 .所以 S n==3n-1.答案 :3 n-1将 T3: 在数列 {a n} 中 a1=2,a 2=2,a n+2-a n=1+(-1) n,n ∈ N* ,S60的() A.990 B.1 000 C.1 100 D.99【分析】 A.n 奇数 ,a n+2-a n=0,a n=2;n 偶数 ,a n+2-a n=2,a n=n. 故 S60=2×30+(2+4+⋯ +60)=990.1.分法乞降的常型(1) 若 a n=b n±c n, 且 {b n},{c n}等差或等比数列, 可采纳分法求{a n} 的前 n 和 .(2) 通公式a n=的数列,此中数列{b n},{c n}是等比或等差数列, 可采纳分法乞降.2.并乞降法一个数列的前n 和中 , 可两两合求解, 称之并乞降. 形如 a n =(-1) n f(n) 型 , 可采纳两归并求解 .比如222222S =100 -99 +98 -97 +⋯ +2 -1n=(100+99)+(98+97)+⋯ +(2+1)=5 050.【秒招】清除法解T2, 把 n=1 代入清除D, 把 n=2 代入清除A、B.考点二位相减法【典例】已知数列{a n} 的前 n 和 S n=3n2+8n,{b n} 是等差数列 , 且 a n =b n+b n+1.(1)求数列 {b n} 的通公式 .(2) 令 c=, 求数列 {c} 的前 n 和 T .n n n【解思】序号目拆解n n2n n(1)①{a } 的前 n 和 S =3n +8n知 S 求 a②{b} 是等差数列 , 且 a =b +b求数列 {b } 的通公式n n n n+1nn n n n n的表达式①c=把 a ,b代入 c =中 , 得 c(2)求得 c n=3(n+1) ·2n+1, 依据 T n的特色利用乘公比位相n n②求数列 {c } 的前 n 和 T减法乞降【分析】 (1)由意知 , 当 n≥2 ,a nn n-111n n =S -S=6n+5, 当 n=1 ,a=S =11,足上式 , 所以 a =6n+5.数列 {b }的公差d, 由即可解得所以 b n=3n+1.(2) 由 (1) 知 c n==3(n+1) · 2n+1.又 T n=c1+c 2+⋯ +c n,得 T n=3× [2 × 22+3× 23+⋯+(n+1) ×2n+1], 2T n=3× [2 ×23 +3× 24+⋯ +(n+1) × 2n+2],n× [2234-(n+1) ×]两式作差 , 得 -T =3×2 +2+2 +⋯+=3×=-3n · 2n+2, 所以 T n=3n· 2n+2.【答模板微】本例 (2) 的模板化程 :建模板 :“由 (1) 知 c n==3(n+1) · 2n+1. ”⋯⋯⋯⋯写通23×2n+1“故 T =3×[2 ×2+3×2+⋯+(n+1)], ” ⋯⋯⋯⋯写前 n 和n“ 2T n=3×[2 ×23+3×24+⋯+(n+1) ×2n+2], ” ⋯⋯⋯⋯乘公比“两式作差 , 得 -T n=3×[2 ×22+23+24+⋯+2n+1- (n+1) ×2n+2]=3×=-3n · 2n+2, ” ⋯⋯⋯⋯ 位相减“所以 T n=3n· 2n+2. ”⋯⋯⋯⋯整理出果套模板 :已知 a n=2n-1 ,b n=2n+1,c n=a n· b n, 求数列 {c n} 的前 n 和 T n.【分析】由知 c =a ·b =(2n+1)2n-1⋯⋯⋯⋯写通,nnn故 T n=3× 20+5×21+7× 22+⋯+(2n+1) ×2n-1 ,⋯⋯⋯⋯写前 n 和n123n⋯⋯⋯⋯乘公比2T =3× 2 +5× 2 +7× 2 +⋯ +(2n+1) × 2 ,上述两式相减得,-T n=3+22+23+⋯ +2n-(2n+1) ×⋯⋯⋯⋯位相减=3+-(2n+1) × 2n=(1-2n) × 2n-1,得 T n=(2n-1) × 2n+1. ⋯⋯⋯⋯整理出果所以数列 {c } 的前 n 和 (2n-1) × 2n+1.利用位相减法的一般型及思路(1) 合用的数列型:{a n b n}, 此中数列 {a n} 是公差 d 的等差数列 ,{b n} 是公比q≠ 1 的等比数列 .(2) 思路 :S n=a1b1+a2b2+⋯ +a n b n(*),qS n=a1b2+a2b3+⋯ +a n-1 b n+a n b n+1(**),(*)-(**) 得:(1-q)Sn =a b +d(b+b +⋯ +b )-a bn+1, 就化成了依据公式可求的和 .1 123nn【易提示】在用位相减法乞降, 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参数, 分公比等于 1 和不等于 1 两种状况求解 . 同要注意等比数列的数是多少.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 ,a 1+a2=8,a 2+a3=24,S n数列 {a n} 的前 n 和 .(1)求数列 {a n} 的通公式 .(2)若 b n=a n· log 3(S n+1), 求数列 {b n} 的前 n 和 T n.【分析】 (1) 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q,q===3.故 a1+a2=a1+3a1=8, 解得 a1=2.所以 a n=a1q n-1 =2× 3n-1 .(2) 由 (1) 知 S n=3n-1,所以 b n=a n· log 3(S n+1)=2 ×3n-1×log 33n=2n× 3n-1 ,所以 T n=b1+b2+b3+⋯+b n=2× 30+4×31+6× 32+⋯+2(n-1) ×3n-2 +2n× 3n-1 , ①3T n=2× 31+4× 32+6× 33+⋯ +2(n-1) × 3n-1 +2n× 3n, ②0123n-1nn① - ②得 -2T n=2× 3 +2× 3 +2× 3 +2× 3 +⋯ +2× 3-2n×3 =3 (1-2n)-1.所以 T n=.考点三裂相消法乞降命 1. 考什么 : (1) 裂相消求通公式、裂相消求前n 和 .(2)考数学运算、推理的中心素养精 2. 怎么考 : 裂相消法常以解答的形式出 , 考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结构数列以及数学运算解等.读 3. 新趋向 : 裂项相消法乞降作为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的综合题型, 因其考察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修养等许多成为高考命题的热门.1.裂项相消法乞降的本质和解题重点学裂项相消法乞降的本质是将数列中的通项分解 , 而后从头组合 , 使之能消去一些项 , 最后达到乞降霸的目的 , 其解题的重点就是正确裂项和消项 .好(1) 裂项原则 : 一般是前边裂几项 , 后边就裂几项 , 直到发现被消去项的规律为止 .方(2) 消项规律 : 消项后前边剩几项 , 后边就剩几项 , 前边剩第几项 , 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 .法2. 交汇问题数列与方程交汇求项数、与不等式交汇证明恒建立问题裂项相消直接乞降【典例】 (2017 ·全国卷Ⅱ ) 等差数列{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a 3 =3,S 4=10, 则=__________.【分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 公差为 d, 所以解得所以 a n=n,S n=,那么==2,那么=2=2=.答案 :通项公式a n拥有如何的特色可用裂项相消法求其前n 项和 ?提示 : 假如一个数列的通分式, 若分式的分母两个因式的, 且两个因式的差定, 可利用裂相消法乞降.与裂相消乞降相关的合【典例】已知函数y=log a(x-1)+3(a>0,a≠1)的像所定点的横、坐分是等差数列{a n} 的第二与第三 , 若 b n=, 数列 {b n} 的前 n 和 T n,T10=()A. B. C.1 D.【分析】 B. 数函数y=log a x 的像定点(1,0),所以函数y=log a(x-1)+3的像定点(2,3),a2=2,a 3=3, 故 a n=n,所以 b n=== -,所以 T10=1- + - +⋯+ -=1-=.使用裂法乞降, 要特注意哪些?提示 : 利用裂相消法乞降的注意事(1)使用裂法乞降 , 要注意正相消消去了哪些, 保存了哪些 , 切不行漏写未被消去的 , 未被消去的有前后称的特色 , 上造成正相消是此法的本源与目的.(2)将通裂后 , 有需要整前方的系数 , 使裂开的两之差和系数之与原通相等. 如 : 若 {a n} 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和 S n, 已知 a1=9,a 2整数 , 且 S n≤ S5, 数列的前9和________.【分析】由S n≤ S5得即得 - ≤ d≤ - , 又 a2整数 ,所以 d=-2,a n=a1+(n-1)d=11-2n,=, 所以数列的前n和T n ==,所以 T9=-×=-.答案 :-1. 若数列 {a n} 的通公式a n=22n+1, 令 b n=(-1) n-1, 数列 {b n } 的前 n 和T n =________.【分析】由log 2a n=2n+1 知 ,b n =(-1) n-1=(-1) n-1,所以 b =(-1)n-1,n当 n 偶数T n=-+⋯+-= -,当 n 奇数 ,T n =-+⋯ -+= +,所以 T n= -(-1)n.答案 : -(-1)n2. 已知各均正数的数列{a n} 的前 n 和 S n, 且 S n足 n(n+1)+(n 2+n-1)S n-1=0(n ∈ N* ),S1+S2+⋯ +S2 021 =________.【分析】因n(n+1)+(n 2+n-1)S n-1=0(n ∈N* ), 所以 (S n+1)[n(n+1)S n-1]=0.所以 n(n+1)S n-1=0, 所以 S n== -.所以 S1+S2+⋯ +S2 021 =++⋯+=1-=.答案 :。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经典微课堂 规范答题系列2 高考中的数列问题
[命题解读] 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数列解答题常以a n ,S n 的关系为切入点,以等差(等比)数列基础知识为依托,重点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考查数列的通项及前n 项和的求法(以分组求和、裂项求和为主),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且难度有所提升.[典例示范] (本题满分12分)(2016·全国卷Ⅱ)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a 1=1,S 7=28①.记b n =[lg a n ]②,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lg 99]=1.(1)求b 1,b 11,b 101;(2)求数列{b n }的前1 000项和③.[信息提取] 看到①想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看到②想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对数的运算性质;看到③想到数列的常见求和方法.[规范解答] (1)设{a n }的公差为d ,S 7=7a 4=28,所以a 4=4,2分所以d ==1,4分a 4-a 13所以a n =a 1+(n -1)d =n .5分所以b 1=[lg a 1]=[lg 1]=0,b 11=[lg a 11]=[lg 11]=1,b 101=[lg a 101]=[lg 101]=2.6分(2)记{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1000=b 1+b 2+…+b 1 000=[lg a 1]+[lg a 2]+…+[lg a 1 000],当0≤lg a n <1时,n =1,2, (9)7分当1≤lg a n <2时,n =10,11, (99)9分当2≤lg a n <3时n =100,101, (999)11分当lg a n =3时,n =1 000,所以T 1 000=0×9+1×90+2×900+3×1=1 893.12分[易错防范]易错点防范措施对[lg a n ]认识错误先结合题设条件理解[x ],再结合对数的运算性质求出b 1,b 11,b 101找不出[lg a n ]的规律求不出{b n }的前1000项的和结合(1)的结论,合情推理推出[lg a n ]的规律,并分类求出b n ,最后利用分组求和求{b n }的前1 000项和[通性通法] (1)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中有五个元素a 1,d (或q ),n ,a n ,S n ,“知三求二”是等差(等比)的基本题型,通过解方程(组)的方法达到解题的目的.(2)数列的求和问题常采用“公式法”“裂项相消法”等.[规范特训] (2019·天津二模)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n +2)a n =(n +1)a n +1-2(n 2+3n +2),设b n =.ann +1(1)证明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2)设=2n +1,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T n (n ∈N +).cnbn [解] (1)因为a 1=2,所以b 1==1.a 11+1将(n +2)a n =(n +1)a n +1-2(n 2+3n +2)两边同时除以(n +1)(n +2)得:=-2,∴-=2,即b n +1-b n =2.an n +1an +1n +2an +1n +2ann +1∴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由(1)得b n =1+2(n -1)=2n -1.∵=2n +1,∴c n =(2n +1)b n =(2n -1)·2n +2n -1.cnbn 设P n =1×2+3×22+5×23+…+(2n -1)·2n ,2P n =1×22+3×23+…+(2n -3)·2n +(2n -1)·2n +1,两式相减得:-P n =2+2(22+23+…+2n )-(2n -1)·2n +1=2+2×-(2n -1)·2n +1=-6-(2n -3)·2n +1.22(1-2n -1)1-2化简得P n =6+(2n -3)·2n +1.设S n =1+3+5+…+(2n -1)==n 2,n (1+2n -1)2∴T n =P n +S n =6+(2n -3)·2n +1+n 2.。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11章 经典微课堂 规范答题系列4 高考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
[命题解读] 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在高考的解答题中,对概率与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相结合的综合问题的考查既是热点又是重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并且常常与统计相结合,常常设计成包含概率计算、概率分布表、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统计图表的识别等知识为主的综合题.以考生比较熟悉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例示范] (本题满分12分)(2019·全国卷Ⅰ)为治疗某种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哪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试验方案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对于两只白鼠,随机选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一轮的治疗结果得出后,再安排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4只时,就停止试验,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为了方便描述问题,约定:对于每轮试验,若施以甲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1分,乙药得-1分;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1分,甲药得-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α和β,一轮试验中甲药的得分记为X.(1)求X的分布列①;(2)若甲药、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p i(i=0,1,…,8)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时,最终认为甲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p0=0,p8=1,p i=ap i-1+bp i+cp i+1(i=1,2,…,7),其中a=P(X=-1),b=P(X=0),c=P(X=1).假设α=0.5,β=0.8.(i)证明:{p i+1-p i}(i=0,1,2,…,7)为等比数列②;(ii)求p4,并根据p4的值解释这种试验方案的合理性.[信息提取] (1)看到①,想到概率模型及概率的求法;(2)看到②,想到递推关系的变形;看到求特定项,想到求通项公式.[规范解答] (1)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0,1.P (X =-1)=(1-α)β,P (X =0)=αβ+(1-α)(1-β),P (X =1)=α(1-β),3分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101P(1-α)βαβ+(1-α)(1-β)α(1-β)4分(2)①由(1)得a =0.4,b =0.5,c =0.1.因此p i =0.4p i -1+0.5p i +0.1p i +1,故0.1=0.4,(pi +1-pi )(pi -pi -1)即p i +1-p i =4.6分(pi -pi -1)又因为p 1-p 0=p 1≠0,所以(i =0,1,2,…,7)为公比为4,首项为p 1的等比数列.7分{pi +1-pi }②由①可得p 8=p 8-p 7+p 7-p 6+…+p 1-p 0+p 0=++…+=p 1.(p 8-p 7)(p 7-p 6)(p 1-p 0)48-13由于p 8=1,故p 1=,9分348-1所以p 4=+++=p 1=.(p 4-p 3)(p 3-p 2)(p 2-p 1)(p 1-p 0)44-13125710分p 4表示最终认为甲药更有效的概率,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甲药治愈率为0.5,乙药治愈率为0.8时,认为甲药更有效的概率为p 4=≈0.003 9,此1257时得出错误结论的概率非常小,说明这种试验方案合理.12分[易错防范] 易错点防范措施忽视X的实际含义导致取值错误,进而导致概率计算错误细心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要字眼,关键处加标记,同时理解X取每个值的含义对(2)的条件“p i=ap i-1+bp i+cp i+1”不理解,求不出a,b,c 结合(1)中的分布列及题设条件,推理求解便可不会证明:{p i+1-p i}(i=0,1,2,…,7)为等比数列.采用累加递推法求解.[通性通法] 随机变量分布列类问题的求解步骤:(1)定元: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2)定性:明确每个随机变量取值所对应的事件.(3)定型:确定事件的概率模型和计算公式.(4)计算:计算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5)列表:列出分布列.(6)求解:根据公式求期望.[规范特训] 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冰激凌,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为每桶5元,售价为每桶7元,未售出的冰激凌以每桶3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毕,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 ℃,需求量为600桶,如果最高气温(单位:℃)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400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 ℃,需求量为200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最高气温(℃)[10,15)[15,20)[20,25)[25,30)[30,35)[35,40]天数216362574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代替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1)求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需求量X(单位:桶)的分布列;(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冰激凌的利润为Y(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进货量n (单位:桶)为多少时,Y 的均值取得最大值?[解] (1)由已知得,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00,400,600,记六月份最高气温低于20 ℃为事件A 1,最高气温(单位:℃)位于区间[20,25)为事件A 2,最高气温不低于25 ℃为事件A 3,根据题意,结合频数分布表,用频率估计概率,可知P (X =200)=P (A 1)==,P (X =400)=P (A 2)==,P (X =600)=P (A 3)189015369025==,369025故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需求量X (单位:桶)的分布列为X 200400600P152525(2)由题意得,当n ≤200时,EY =2n ≤400;当200<n ≤400时,EY =×[200×2+(n -200)×(-2)]15+×n ×2=n +160∈(400,640];4565当400<n ≤600时,EY =×[200×2+(n -200)×(-2)]+×[400×2+(n -400)×(-2)]1525+×n ×2=-n +800∈[560,640);2525当n >600时,EY =×[200×2+(n -200)×(-2)]+×[400×2+(n -400)×(-2)]1525+×[600×2+(n -600)×(-2)]=1 760-2n <560,25所以当n =400时,Y 的均值取得最大值640.。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七节双曲线教师文档教案文北师大版.doc
第七节 双曲线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基础梳理]1.双曲线的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F 1F 2|=2c >0)为非零常数2a (2a <2c )的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作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焦距. (2)集合P ={M |||MF 1|-|MF 2||=2a },|F 1F 2|=2c ,其中a ,c 为常数且a >0,c >0. ①当2a <|F 1F 2|时,M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②当2a =|F 1F 2|时,M 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 ③当2a >|F 1F 2|时,M 点不存在.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图形标准方程 x 2a 2-y 2b 2=1(a >0,b >0) y 2a 2-x 2b 2=1(a >0,b >0)性质 范围x ≥a 或x ≤-a y ≤-a 或y ≥a 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顶点 顶点坐标:A 1(-a ,0),A 2(a ,0)顶点坐标:A 1(0,-a ),A 2(0,a )渐近线 y =±b a x y =±abx离心率 e =ca,e ∈(1,+∞)实、虚轴 线段A 1A 2叫作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 1A 2|=2a ;线段B 1B 2叫作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B 1B 2|=2b ;a 叫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 叫作双曲线的虚半轴长a ,b ,c 间的关系 c 2=a 2+b 2(c >a >0,c >b >0)1.在双曲线的定义中,|MF 1|-|MF 2|=2a ,表示靠近F 2的一支,|MF 2|-|MF 1|=2a ,表示靠近F 1的一支.2.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其虚半轴长.3.方程x 2m -y 2n =1(mn >0)表示的曲线(1)当m >0,n >0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2)当m <0,n <0时,则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4.方程的常见设法(1)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共渐近线的方程可设为x 2a 2-y 2b2=λ(λ≠0).(2)若渐近线的方程为y =±b a x ,则可设双线曲方程为x 2a 2-y 2b2=λ(λ≠0).[四基自测] 1.(基础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椭圆x 24+y 23=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为( )A .x 2-y 23=1 B .x 23-y 2=1C .x 2-y 22=1 D.x 24-y 23=1答案:A2.(基础点:双曲线的定义)若双曲线E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 ) A .11 B .9 C .5 D.3 答案:B3.(基础点:双曲线的渐近线)双曲线x 2-y 23=1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y =±3x4.(基础点: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x 23-y 22=1的焦距为________.答案:2 5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考点一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挖掘1 利用定义求双曲线方程/ 自主练透[例1] (1)已知两圆C 1:(x +4)2+y 2=2,C 2:(x -4)2+y 2=2,动圆M 与两圆C 1,C 2都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 )A .x =0B .x 22-y 214=1(x ≥2)C.x 22-y 214=1D.x 22-y 214=1或x =0 [解析] 动圆M 与两圆C 1,C 2都相切,有四种情况:①动圆M 与两圆都外切;②动圆M 与两圆都内切;③动圆M 与圆C 1外切、与圆C 2内切;④动圆M 与圆C 1内切、与圆C 2外切.在①②情况下,显然,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x =0;在③的情况下,设动圆M 的半径为r , 则|MC 1|=r +2,|MC 2|=r - 2. 故得|MC 1|-|MC 2|=22;在④的情况下,同理得|MC 2|-|MC 1|=2 2. 由③④得|MC 1|-|MC 2|=±2 2.已知|C 1C 2|=8,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点M 的轨迹是以C 1(-4,0),C 2(4,0)为焦点的双曲线,且a =2,c=4,b 2=c 2-a 2=14,其方程为x 22-y 214=1.故选D.[答案] D(2)已知动圆M 与圆C 1:(x +4)2+y 2=2外切,与圆C 2:(x -4)2+y 2=2内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2-y 214=1(x ≥2) B .x 22-y 214=1(x ≤-2)C.x 22+y 214=1(x ≥2) D.x 22+y 214=1(x ≤-2) [解析] 设动圆的半径为r ,由题意可得|MC 1|=r +2,|MC 2|=r -2,所以|MC 1|-|MC 2|=22=2a ,故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动点M 在以C 1(-4,0),C 2(4,0)为焦点,实轴长为2a =22的双曲线的右支上,即a =2,c =4⇒b 2=16-2=14,故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14=1(x ≥2). [答案] A挖掘2 利用定义求点到焦点的距离/ 互动探究 [例2] (1)(2020·陕西师大附中模拟)设过双曲线x 2-y 2=9右焦点F 2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点P ,Q ,若|PQ |=7,则△F 2PQ 的周长为( ) A .19 B .26 C .43 D.50 [解析] 如图所示,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 2|-|PF 1|=2a , ①|QF 2|-|QF 1|=2a , ②①+②得|PF 2|+|QF 2|-|PQ |=4a , ∴△F 2PQ 的周长为|PF 2|+|QF 2|+|PQ | =4a +|PQ |+|PQ |=4×3+2×7=26. [答案] B(2)(2020·河南郑州一模)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实轴长为6,渐近线方程为y =±13x ,动点M 在双曲线左支上,点N 为圆E :x 2+(y +6)2=1上一点,则|MN |+|MF 2|的最小值为( ) A .8 B .9 C .10 D.11[解析] 由题意知2a =6,则a =3,又由b a =13得b =1,所以c =a 2+b 2=10,则F 1(-10,0).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MF 2|=2a +|MF 1|=|MF 1|+6,所以|MN |+|MF 2|=|MN |+|MF 1|+6=|EN |+|MN |+|MF 1|+5≥|F 1E |+5=(10)2+(-6)2+5=9,当且仅当F 1,M ,N ,E 共线时取等号,故选B. [答案] B(3)已知双曲线C :x 216-y 2b2=1(b >0),F 1、F 2分别为C 的左、右焦点,过F 2的直线l 分别交C的左、右支于点A 、B ,且|AF 1|=|BF 1|,则|AB |=( ) A .4 B .8C .16D .32[解析] 由双曲线定义知|AF 2|-|AF 1|=2a ,|BF 1|-|BF 2|=2a ,由于|AF 1|=|BF 1|,所以两式相加可得|AF 2|-|BF 2|=4a ,而|AB |=|AF 2|-|BF 2|,∴|AB |=4a ,由双曲线方程知a =4,∴|AB |=16,故选C. [答案] C[破题技法] 应用双曲线定义时要注意(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不能漏掉“绝对值”,否则轨迹是一支. (2)2a <|F 1F 2|,否则轨迹是射线或不存在.(3)求双曲线方程时,注意标准形式的判断及焦点位置,否则x 2与y 2的系数会错. (4)注意a 、b 、c 的关系易错易混(c >a >0,c >b >0).考点二 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挖掘1 利用双曲线的性质求方程/ 自主练透[例1] (1)经过点(2,1),且渐近线与圆x 2+(y -2)2=1相切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x 2113-y 211=1 B .x 22-y 2=1 C.y 2113-x 211=1 D.y 211-x 2113=1 [解析] 法一: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kx ,即kx -y =0,由渐近线与圆x 2+(y -2)2=1相切可得圆心(0,2)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k ×0-2|k 2+1=1,解得k =±3.因为双曲线经过点(2,1),所以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将(2,1)代入可得4a 2-1b 2=1,由⎩⎨⎧4a 2-1b 2=1,b a=3得⎩⎪⎨⎪⎧a 2=113,b 2=11,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113-y 211=1.故选A.法二: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 2-ny 2=1(mn >0),将(2,1)代入方程可得,4m -n =1①.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mn x ,圆x 2+(y -2)2=1的圆心为(0,2),半径为1,由渐近线与圆x 2+(y -2)2=1相切,可得21+mn=1,即m n =3②,由①②可得m =311,n =111,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113-y 211=1.选A.[答案] A(2)若双曲线经过点(3,2),且渐近线方程是y =±13x ,则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是y 2-x 29=λ.因为双曲线过点(3,2),所以λ=2-99=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y 2-x29=1.[答案] y 2-x 29=1(3)(2020·成都模拟)设双曲线与椭圆x 227+y 236=1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5,4),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解析] 法一:椭圆x 227+y 236=1的焦点为(0,3)和(0,-3),∴双曲线的焦距为2c =6.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15)2+(4+3)2-(15)2+12=8-4=4=2a .∴a =2,∴b 2=c 2-a 2=9-4=5,双曲线方程为y 24-x 25=1.法二: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27-λ+y 236-λ=1(27<λ<36),由于双曲线过点(15,4),故1527-λ+1636-λ=1,解得λ1=32,λ2=0(舍去).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4-x 25=1.[答案] y 24-x25=1[破题技法] 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 方法 解读题型定义法根据定义求a 2和b 2,常用到|PF 1|-|PF 2|=±2a 双曲线上有点到焦点的距离条件性质法 利用双曲线的性质,如渐近线、焦点等 已知双曲线的某些性质[例2] (1)(2019·高考全国卷Ⅱ)设F 为双曲线C :x 2a 2-y 2b2=1(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 A. 2 B . 3 C .2 D. 5[解析] 设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F 的坐标为(c ,0).由圆的对称性及条件|PQ |=|OF |可知,PQ 是以OF 为直径的圆的直径,且PQ ⊥OF .设垂足为M ,连接OP ,如图,则|OP |=a ,|OM |=|MP |=c 2.由|OM |2+|MP |2=|OP |2得⎝⎛⎭⎫c 22+⎝⎛⎭⎫c 22=a 2,故c a=2,即e = 2.故选A.[答案] A(2)(2019·高考全国卷Ⅲ)双曲线C :x 24-y 22=1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C 的一条渐近线上,O 为坐标原点.若|PO |=|PF |,则△PFO 的面积为( ) A.324 B .322C .2 2 D.3 2[解析] 双曲线x 24-y 22=1的右焦点坐标为(6,0),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 =22x ,不妨设点P在第一象限,由于|PO |=|PF |,则点P 的横坐标为62,纵坐标为22×62=32,即△PFO 的底边长为6,高为32,所以它的面积为12×6×32=324.故选A.[答案] A[例3] (1)已知椭圆C 1:x 2m 2+y 2=1(m >1)与双曲线C 2:x 2n2-y 2=1(n >0)的焦点重合,e 1,e 2,分别为C 1,C 2的离心率,则( ) A .m >n 且e 1e 2>1 B .m >n 且e 1e 2<1 C .m <n 且e 1e 2>1 D.m <n 且e 1e 2<1 [解析] 设P 为椭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公共点, F 1,F 2为它们的左、右公共焦点,则|PF 1|+|PF 2|=2m ,|PF 1|-|PF 2|=2n ,∴m >n ,由结论一得1e 21+1e 22=2,法一:(利用均值不等式)∵e 1≠e 2,∴2=1e 21+1e 22>2e 1e 2,e 1e 2>1,故选A.法二:(利用三角换元) 由1e 21+1e 22=2,0<e 1<1,e 2>1, 可设1e 1=2cos θ,1e 2=2sin θ,0<θ<π4,则e 1e 2=1sin 2θ>1.法三:(利用消元法) ∵1e 21+1e 22=2,∴1e 22=2-1e 21, 1e 21e 22=-1e 41+2e 21=-⎝⎛⎭⎫1e 21-12+1, 由0<e 1<1,e 2>1且1e 21+1e 22=2,得1<1e 21<2,令t =1e 21,f (t )=-(t -1)2+1,则1e 21e 22=f (t ),t ∈(1,2), f (t )在(1,2)上单调递减,f (1)=1,f (2)=0,故0<1e 21e 22<1,即e 1e 2>1.[答案] A(2)已知F 1,F 2为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为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PF 2=π3,则该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之积的最小值是( )A.33 B .32 C .1 D. 3 [解析] 由结论二得1e 21+3e 22=4,同(1)的三种方法均可得到e 1e 2≥32,故选B.[答案] B[破题技法] 1.已知椭圆C 1:x 2a 21+y 2b 21=1(其中a 1>b 1>0)与双曲线C 2:x 2a 22-y 2b 22=1(其中a 2>0,b 2>0)的焦点重合,e 1,e 2分别为C 1,C 2的离心率,则b 22e 21+b 21e 22=b 21+b 22.2.已知F 1,F 2为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为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PF 2=θ,e 1,e 2分别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则1-cos θe 21+1+cos θe 22=2.。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数列8.5.3数列建模问题练习理北师大版
数列建模问题中心考点·精确研析考点一等差、等比数列的用1. 有一种菌和一种病毒, 每个菌在每秒死一个病毒的同将自己分裂 2 个 , 在有一个的菌和 100 个的病毒 , 菌将病毒所有死起码需要()A.6 秒B.7 秒C.8 秒D.9 秒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中有以下 : “今有金箠 , 五尺 , 本一尺 , 重四斤 . 末一尺 , 重二斤 .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 : “ 有一根 5 尺的金杖 , 一粗 , 一 . 在粗的一端截下 1 尺 , 重 4 斤 ; 在的一端截下 1 尺 , 重 2 斤 . 挨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依据上边的已知条件, 若金杖由粗到是平均化的, 中 3 尺的重量()A.6 斤B.9 斤C.9.5 斤D.12 斤3. 一个凸多形的内角成等差数列, 此中最小的内角, 公差, 个多形的数________.4. 了看2022 年的冬奥会 , 小明打算从2018 年起 , 每年的 1 月 1 日到行存入 a 元的一年期按期蓄,若年利率p, 且保持不 , 并定每年到期存款本息均自新一年的按期.2019 年 1 月 1 日小明去行存款 a 元后 , 他的中一共有________元 ; 到 2022 年的 1 月 1 日不再存而是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所有取出 , 可取回 ________元 .【分析】 1. B. 需要 n 秒 ,1+21+22+⋯ +2n-1≥ 100, 所以≥ 100,所以n≥7.2. B. 依意 , 金杖由粗到各尺的重量组成一个等差数列,{a n},a1=4,a 5=2,由等差数列的性得 a +a =a +a =2a3=6, 所以 a =3, 所以中3 尺的重量 a +a +a =3a =9( 斤 ).241532343 3.因为凸 n 形的内角和 (n-2) π ,故n+×=(n-2) π .化得 n2-25n+144=0. 解得 n=9 或 n=16( 舍去 ).答案 :94. 依意 ,2019 年 1 月 1 日存款 a 元后 , 中一共有a(1+p)+a=(ap+2a)(元).2022 年 1 月 1 日可取出钱的总数为a(1+p) 4+a(1+p) 3+a(1+p) 2+a(1+p)=a·= [(1+p) 5-(1+p)]=[(1+p) 5-1-p].答案 :(ap+2a)5 [(1+p) -1-p]1.解答数列应用题的步骤(1)审题——认真阅读资料 , 认真谛解题意 .(2)建模——将已知条件翻译成数学( 数列 ) 语言 , 将实质问题转变成数学识题 , 弄清该数列的结构和特色 .(3)求解——求出该问题的数学解 .(4)复原——将所求结果复原到原实质问题中.2.详细解题步骤用框图表示以下考点二数列的实质应用【典例】某商铺投入81 万元经销某种纪念品, 经销时间共60 天 , 市场调研表示 , 该商铺在经销这一产品期间第 n 天的收益a n=( 单位 : 万元 ,n ∈ N* ). 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 商铺将每日获取的收益投入到次日的经营中, 记第 n 天的收益率b n=. 比如 ,b 3=. (1)求b1 ,b 2的值 .(2)求第 n 天的收益率 b n.【解题导思】序号题目拆解(1) ①a=a以分段函数给出 , 注意变量范围②b n=,合例子b3=, 求 b1,b 2求 b1 ,b 2的合 a n=,(2) 求第 n 天的利率b nb n=求解,注意b n分段函数形式【分析】 (1) 当 n=1 ,b 1=;当 n=2 ,b 2=.(2) 当 1≤ n≤ 20 ,a 1=a2=a3=⋯ =a n-1 =a n=1,所以 b n==.当 21≤ n≤60 , b n ====.所以第 n 天的利率b n =1.若典例中条件不 , 求商铺在此念品期 , 哪一天的利率最大 ?并求日的利率 .【分析】当1≤ n≤ 20 ,b n=减,此b n的最大b1=;当 21≤ n≤60 ,b n==≤=当且当n=, 即 n=40 , “ =”成立 .又因< , 所以当 n=40 ,(b n) max=.所以商铺在此念品期, 第 40 天的利率最大, 且日的利率.2.若典例中条件不 ,60 天的利和是多少 ?【分析】当1≤ n≤ 20 ,a 1=a2=a3=⋯ =a n-1 =a n=1, 当 21≤ n≤ 60 ,a n= , 所以 {a n } 的前 20 是常数列 , 后 40是以首 , 以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S60=20+40×+×=182( 万元 ).所以 60 天的利和是182 万元 .解答数列用的步(1)确立模型型 : 理解意 , 看是哪数列模型 , 一般有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推数列模型 .基本特色如表:数列模型基本特色等差数列平均增添或许减少等比数列指数增或减少, 常的是增率、存款复利推指数增的同又平均减少. 如年收入增率20%,每年年末要取出a( 常数 ) 作下年数列度的开 , 即数列 {a n} 足 a n+1=1.2a n-a(2)正确解决模型 : 解模就是依据数列的知 , 求数列的通、数列的和、解方程 ( ) 或许不等式 ( ) 等 , 在解模要注意运算正确 .(3) 给出问题的回答: 实质应用问题最后要把求解的数学结果化为对实质问题的答案, 在解题中不要忽略了这点 .为了增强新旧动能转变, 某市计划用若干时间改换一万辆燃油型公交车, 每改换一辆新车, 则裁减一辆旧车,替代车为电力型和混淆动力型车. 今年年初投入了电力型公交车128 辆 , 混淆动力型公交车400 辆 ; 计划以后电力型车每年的投入量比上一年增添50%,混淆动力型车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 a 辆 .(1) 求经过 n 年 , 该市被改换的公交车总数S(n).(2)若该市计划 7 年内达成所有改换 , 求 a 的最小值 .【分析】 (1) 设 a n,b n分别为第n 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混淆动力型公交车的数目.依题意 , 得 {a n} 是首项为 128, 公比为 1+50%= 的等比数列 ,{b n} 是首项为 400, 公差为 a 的等差数列 . 所以 {a n }的前 n 项和S n ==256,{b n} 的前 n 项和 T n=400n+ a.所以经过n 年 , 该市被改换的公交车总数为S(n)=S +T =256+400n+ a.nn(2) 若计划 7 年内达成所有改换, 则 S(7) ≥ 10 000,所以 256+400× 7+a≥ 10 000,即 21a≥ 3 082, 所以 a≥ 146.又 a∈ N* , 所以 a 的最小值为 147.考点三数学文化与数列命题 1.考什么 : 考察数列的递推关系,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精解 2.怎么考 : 以古今数学文化为载体的数列问题读 3. 新趋向 : 从中国古代数学名著, 如《九章算术》《算法统宗》《律学新说》等世界数学名著中发掘素材,也可从古代诗歌、传说中进行提炼学霸解决数列应用问题, 要明确问题属于哪一种种类, 即明确是等差数列问题仍是等比数列问题, 是求 a n仍是 S n,好方特别是要弄清项数.法等差数列模型【典例】《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 书中《均输章》有以下问题: “今有五人分五钱, 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 问各得几何 . ”其意思为 : 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 5 钱 , 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同样, 且甲、乙、丙、丁、戊每人所得挨次成等差数列, 问五人各得多少钱?( “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 ) 在这个问题中, 丙所得为()A.钱B.钱C.钱D.1钱【分析】选 D. 因甲、乙、丙、丁、戊每人所得挨次成等差数列, 设每人所得挨次为a-2d,a-d,a,a+d,a+2d,则 a-2d+a-d+a+a+d+a+2d=5, 解得 a=1, 即丙所得为 1 钱 .等比数列模型【典例】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以下问题: “眺望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 , 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 : 一座 7 层塔共挂了381 盏灯 , 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 倍 , 则塔的顶层共有灯()A.1 盏B.3 盏C.5 盏D.9 盏【分析】选 B. 设塔的顶层共有灯x 盏, 则各层的灯数组成一个首项为x,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 联合等比数列的乞降公式有=381, 解得 x=3, 即塔的顶层共有灯 3 盏 .【名师点睛】用数列知识解有关的实质问题, 重点是列出有关信息, 合理成立数学模型——数列模型, 判断是等差数列仍是等比数列模型; 求解时要明确目标, 即搞清是乞降、求通项、仍是解递推关系问题, 所求结论对应的是解方程问题、解不等式问题仍是最值问题, 而后将经过数学推理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放回到实质问题中 , 进行查验 , 最后得出结论 .怎样成立该题的数学模型?提示 : 成立等比数列模型, 灯数x 数列首 , 数列的公比q=2,7 塔的灯数等比数列的前7和 .推关系模型【典例】意大利有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生殖, 有的数列:1,1,2,3,5,8,⋯,数列的特色是 : 从第 3 个数起 , 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方两个数的和, 人把的一列数所成的数列{a n} 称“斐波那契数列”,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________ .【分析】(方法一:剖析分子和式的通, 乞降化 )依意得a1=a2=1,a n+2=a n+1+a n,a n+1· a n+2=+a n· a n+1,所以=an+1· a-a · a ,n+2nn+1=a a-a2 018a2 019,2 019 2 020=a2 018 a2 019 -a 2 017 a2 018 ,=a2 017 a2 018 -a 2 016 a2 017 , ⋯⋯=a2a3-a 1a2, 又=a1a2,所以+++⋯++=a2 020 a2 019 ,即=a2 020 ,故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 2 020. ( 方法二 : 法 )==2=a,==3=a4,==5=a5, 猜想=a n+1. 由此可知 ,=a2 020 .答案 :2 0201.《莱因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 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 : 把 100 个面包分给 5 个人 ,使每一个人所得成等差数列, 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 问最小的一份为()A. B. C. D.【分析】选 A. 由 100 个面包分给 5 个人 , 每一个人所得成等差数列 , 可知中间一人得20 块面包 , 设较大的两份为 20+d,20+2d, 较小的两份为20-d,20-2d,由已知条件可得(20+20+d+20+2d)=20-d+20-2d,解得d=, 所以最小的一份为20-2d=20- 2×= .2.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以下问题 : “三百七十八里关 , 初行健步不犯难 , 次日脚痛减一半 , 六朝才获取其关 , 要见次日行里数 , 请公认真算相还 . ”其意思为 : 有一个人走 378 里路 , 第一天健步行走 , 从第二天起脚痛每日走的行程为前一天的一半, 走了 6 天后抵达目的地, 请问次日走了()A.192 里B.96 里C.48 里D.24 里【思路剖析】读懂题意 , 将古代实质问题转变为现代数学识题, 此题相当于 : 已知等比数列 {a n} 中 , 公比 q= ,前 6 项和 S6=378, 求 a2 .【分析】选 B. 依题意 , 每日走的行程组成等比数列{a n}, 且 n=6, 公比 q= ,S 6=378, 设等比数列 {a n} 的首项为a , 依题意有=378, 解得 a =192.所以 a =192×=96. 即次日走了96 里.112宋元期优异的数学家朱世杰在其数学巨著《四元玉》卷中“茭草形段”第一个“今有茭草六百八十束 , 欲令′落一形′埵 ( 同 ) 之 . 底子 ( 每三角形茭草束数 , 等价于数 ) 几何 ?”中探了“ ”中的落一形 (“落一形”即是指上 1 束, 下一 3 束 , 再下一 6 束, ⋯ , 成三角的堆 , 故也称三角 ,如 , 表示第二开始的每茭草束数), 本中三角底茭草束数________.【思路剖析】理解, 将其化数列. 本是一个数列乞降, 此要剖析通的特色, 依据通特色乞降方法.【分析】自上而下每一茭草束数结构的数列{a n},a1 =1,a 2=1+2,a 3=1+2+3, ⋯ ,所以 a n=1+2+⋯ +n== (n 2+n),所以 S n=1+3+6+⋯ + (n 2+n)= [(1 2+22+⋯ +n2)+(1+2+ ⋯ +n)]= [ n(n+1)(2n+1)+n(n+1)]=n(n+1)(n+2).由条件n(n+1)(n+2)=680,即有 n(n+1)(n+2)=15× 16×17=680×6,所以 n=15, 所以 a15==120.即三角底茭草束数120.答案 :120【数学典介】1.《九章算》 : 《九章算》大成于公元1 世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著作 . 《九章算》共收有246 个与生践有系的用, 包含、答和三部分, 并配有插 , 分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 《九章算》是世界上最早系表达了分数运算的著作, 此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令人诧异的造, “方程”章在世界数学史上初次述了数及其加减运算法.2. 《算法统宗》 : 《算法统宗》是由明朝数学家程大位( 公元 1533—公元 1606 年 )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于公元 1592 年 60 岁时写成的数学巨著 . 《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 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共 17卷,有 595 个应用题 .3. 《四元玉鉴》 : 《四元玉鉴》成书于 1303年由我国元朝数学家朱世杰所著. 全书共 3 卷,24门,288 问 , 主要阐述高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级数乞降以及高次内插法等内容. 注 : 中华文明积厚流光, 发展进度波澜壮阔 , 中国古代为世界数学做出了优异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 特在 [ 数学经典简介 ] 这一栏目中 , 简单介绍一些数学名著或数学家 .。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4 平行关系教师用书 文 北师大版(2021年最新整理)
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 平行关系教师用书文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 平行关系教师用书文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文北师大版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a∩α=∅aα,b α,a ∥b a∥αa∥α,aβ,α∩β=b结论a∥αb∥αa∩α=∅a∥b2。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α∩β=∅aβ,bβ,a∩b=P,a∥α,b∥αα∥β,α∩γ=a,β∩γ=bα∥β,aβ结论α∥βα∥βa∥b a∥α重要结论:(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 ×) (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5)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 ×)(6)若α∥β,直线a∥α,则a∥β.(×)1.(教材改编)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B.若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若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则b∥α答案D解析A中,a可以在过b的平面内;B中,a与α内的直线可能异面;C中,两平面可相交;D 中,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b∥α,正确.2.设l,m为直线,α,β为平面,且lα,mβ,则“l∩m=∅”是“α∥β"的()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当平面与平面平行时,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没有交点,故“l∩m=∅"是“α∥β”的必要条件;当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没有交点时,两个平面可以相交,∴l∩m=∅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2016·烟台模拟)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 点的所有直线中()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答案A解析当直线a在平面β内且过B点时,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故选A.4.(教材改编)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连接BD,设BD∩AC=O,连接EO,在△BDD1中,O为BD的中点,所以EO为△BDD1的中位线,则BD1∥EO,而BD1平面ACE,EO平面ACE,所以BD1∥平面ACE.5.过三棱柱ABC-A1B1C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有________条.答案6解析各中点连线如图,只有面EFGH与面ABB1A1平行,在四边形EFGH中有6条符合题意.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命题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1 如图,四棱锥P-ABCD中,AD∥BC,AB=BC=错误!AD,E,F,H分别为线段AD,PC,CD的中点,AC与BE交于O点,G是线段OF上一点.(1)求证:AP∥平面BEF;(2)求证:GH∥平面PAD。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8章 第3节 平行关系
判断与平行关系相关命题的真假,必须熟悉线、面平行关系的各 个定义、定理,无论是单项选择还是含有选择项的填空题,都可以从中先选出 最熟悉最容易判断的选项先确定或排除,再逐步判断其余选项.
1.(2019·全国卷Ⅱ)设 α,β 为两个平面,则 α∥β 的充要条件是( ) A.α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β 平行 B.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 C.α,β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α,β 垂直于同一平面 B [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α 内两条相交直线都与 β 平行是 α∥β 的充 分条件,由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知,若 α∥β,则 α 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与 β 平行, 所以 α 内两条相交直线都与 β 平行是 α∥β 的必要条件,故选 B.] 2.(2017·全国卷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
(3)连接 AM,并延长,交 BC 于点 Q,连接 PQ, AM 2
因为 M 为△ABC 的重心,所以 Q 为 BC 中点,且MQ=1.又 AF=2,所以 AF 2 AM AF FP=1.所以MQ=FP,所以 MF∥PQ,又 MF 平面 PBC,PQ平面 PBC,
所以 FM∥平面 PBC.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键是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已知直线 平行的直线,解题的思路是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合理利用中位线定理、线面平 行的性质,或者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找比例式证明两直线平行,注意内外平行 三条件,缺一不可.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菱形,PA⊥平面 ABCD,PA=3,F 是棱 PA 上的一个动点,E 为 PD 的中点,O 为 AC 的中点.
又 AE平面 ADE,GM 平面 ADE, 所以 GM∥平面 ADE. 在矩形 ABCD 中, 由 M,F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得 MF∥AD. 又 AD平面 ADE,MF 平面 ADE. 所以 MF∥平面 ADE. 又因为 GM∩MF=M,GM平面 GMF,MF平面 GMF, 所以平面 GMF∥平面 ADE. 因为 GF平面 GMF, 所以 GF∥平面 ADE.
2021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4章 经典微课堂 规范答题系列1:高考中的解三角形问题
[命题解读]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解答题第17题交替考查解三角形与数列,本专题的热点题型有:一是考查解三角形;二是解三角形与三角恒等变换的交汇问题;三是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度量问题;四是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典例示范](本题满分12分)(2018·全国卷Ⅰ)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90°,∠A=45°,AB=2,BD=5.(1)求cos∠ADB①;(2)若DC=22,求BC②.[信息提取]看到①想到△ADB;想到△ADB中已知哪些量;想到如何应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看到②想到△DBC;想到用余弦定理求BC.[规范解答](1)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sin∠A=ABsin∠ADB.由题设知,5sin 45°=2sin∠ADB,2分所以sin∠ADB=25. 3分由题设知,∠ADB<90°,所以cos∠ADB=1-225=235.6分(2)由题设及(1)知,cos∠BDC=sin∠ADB=25. 8分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BC2=BD2+DC2-2BD·DC·cos∠BDC=25+8-2×5×22×2 5=25. 11分所以BC=5. 12分[易错防范]易错点防范措施想不到先求sin ∠ADB ,再计算cos ∠ADB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 2α+cos 2α=1常作为隐含条件,必须熟记于心 求不出cos ∠BDC .互余的两个角α,β满足sin α=cos β分析已知图形中的边角关系,判断是用正弦定理,还是用余弦定理,求边或角;二是注意大边对大角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规范特训] (2019·皖南八校联考)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a +2b =2c cos A .(1)求角C ;(2)已知△ABC 的面积为3,b =4,求边c 的长. [解] (1)∵a +2b =2c cos A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2sin B =2sin C cos A , 则sin A +2sin(A +C )=2sin C cos A , 化简得sin A +2sin A cos C =0.由0<A <π,得sin A >0,则cos C =-12. 由0<C <π,得C =2π3.(2)△ABC 的面积为12ab sin C = 3. 又b =4,sin C =32,∴a =1.∴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1+16-2×1×4×⎝ ⎛⎭⎪⎫-12=21,∴c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解读]立体几何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立体几何每年必考一道解答题,难度中等,主要采用“论证与计算”相结合的模式,即首先利用定义、定理、公理等证明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再利用空间向量进行空间角的计算,考查的热点是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二面角的计算、平面图形的翻折、探索存在性问题,突出三大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两大数学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
[典例示范](本题满分12分)(2019·全国卷Ⅲ)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2.
图1图2
(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①,且平面ABC⊥平面BCGE②;
(2)求图2中的二面角B-CG-A的大小③.
[信息提取]看到①想到四边形ACGD共面的条件,想到折叠前后图形中的平行关系;看到②想到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看到③想到利用坐标法求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想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规范解答](1)由已知得AD∥BE,CG∥BE,所以AD∥CG,故AD,CG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C,G,D四点共面. 2分
由已知得AB⊥BE,AB⊥BC,且BE∩BC=B,
故AB ⊥平面BCGE .
3分 又因为A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ABC ⊥平面BCGE .
4分
(2)作EH ⊥BC ,垂足为H . 因为EH 平面BCGE ,平面BCGE ⊥平面ABC ,
所以EH ⊥平面ABC . 5分
由已知,菱形BCGE 的边长为2,∠EBC =60°,可求得BH =1,EH = 3.
以H 为坐标原点,HC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H -xyz ,
则A (-1,1,0),C (1,0,0),G (2,0,3),
CG →=(1,0,3),AC →=(2,-1,0). 8分
设平面ACG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 CG →·n =0,AC →·n =0,即⎩⎪⎨⎪⎧ x +3z =0,2x -y =0.
9分 所以可取n =(3,6,-3).
10分 又平面BCGE 的法向量可取为m =(0,1,0),
所以cos 〈n ,m 〉=n·m |n ||m |=32. 11分
因此,二面角B -CG -A 的大小为30°.
12分 [易错防范] 易错点 防范措施
不能恰当的建立
直角坐标系
由(1)的结论入手,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及侧面菱形
的边角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建系后写不出G
点的坐标
结合折叠后棱柱的侧棱关系:CG→=BE→可求出CG→,
或者借助折叠前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直接求
出点G的坐标
[通性通法]合理建模、建系巧解立体几何问题
(1)建模——将问题转化为平行模型、垂直模型、平面化模型或角度、距离等的计算模型;
(2)建系——依托于题中的垂直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
[规范特训] 1.(2019·江南十校二模)已知多面体ABC-DEF,四边形BCDE为矩形,△ADE与△BCF为边长为22的等边三角形,AB=AC=CD=DF=EF=2.
(1)证明:平面ADE∥平面BCF;
(2)求BD与平面BCF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取BC,DE中点分别为O,O1,连接OA,O1A,OF,O1F.
由AB=AC=CD=DF=EF=2,BC=DE=CF=AE=AD=BF=22,
可知△ABC,△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OA⊥BC,O1F⊥DE,CD⊥DE,CD⊥DF,又DE∩DF=D,故CD⊥平面DEF,平面BCDE⊥平面DEF,因为平面BCDE∩平面DEF=DE,O1F⊥DE,所以O1F⊥平面BCDE.
同理OA⊥平面BCDE;所以O1F∥OA,而O1F=OA,故四边形AOF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O1∥OF,AO1平面BCF,OF平面BCF,所以AO1∥平面BCF,又BC ∥DE,故DE∥平面BCF,而AO1∩DE=O1,所以平面ADE∥平面BCF.
(2)以O 为坐标原点,以过O 且平行于AC 的直线作为x 轴,平行于AB 的直线作为y 轴,OO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有B (1,1,0),C (-1,-1,0),D (-1,-1,2),F (-1,1,2),
故BD →=(-2,-2,2),BC →=(-2,-2,0),BF →=(-2,0,2).
设平面BC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BC →⊥n ,BF →⊥n 得⎩⎪⎨⎪⎧
-2x -2y =0,-2x +2z =0,
取x =1得y =-1,z =1,故平面BC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1).
设BD 与平面BC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D →,n 〉|=⎪⎪⎪⎪
⎪⎪-2×1-2×(-1)+2×13×23=13.
故BD 与平面BC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
2.(2019·河南、河北考前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点E 是边AD 上的一点,且AE =2ED ,点H 是BE 的中点,将△ABE 沿着BE 折起,使点A 运动到点S 处,且有SC =SD .
(1)证明:SH ⊥平面BCDE .
(2)求二面角C -SB -E 的余弦值.
[解] (1)证明:取CD 的中点M ,连接HM ,SM ,
由已知得AE =AB =2,∴SE =SB =2,
又点H是BE的中点,∴SH⊥BE.
∵SC=SD,点M是线段CD的中点,∴SM⊥CD.
又∵HM∥BC,BC⊥CD,
∴HM⊥CD,
∵SM∩HM=M,
从而CD⊥平面SHM,得CD⊥SH,
又CD,BE不平行,∴SH⊥平面BCDE.
(2)法一:取BS的中点N,BC上的点P,使BP=2PC,连接HN,PN,PH,可知HN⊥BS,HP⊥BE.
由(1)得SH⊥HP,∴HP⊥平面BSE,则HP⊥SB,
又HN⊥BS,HN∩HP=H,∴BS⊥平面PHN,
∴二面角C-SB-E的平面角为∠PNH.
又计算得NH=1,PH=2,PN=3,
∴cos∠PNH=1
3=3
3.
法二:由(1)知,过H点作CD的平行线GH交BC于点G,以点H为坐标原点,HG,HM,HS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则点B(1,-1,0),C(1,2,0),E(-1,1,0),S(0,0,2),
∴BC→=(0,3,0),BE→=(-2,2,0),BS→=(-1,1,2).
设平面SBE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
由⎩⎨⎧ m ·BE →=-2x 1+2y 1=0,m ·BS →=-x 1+y 1+2z 1=0, 令y 1=1,
得m =(1,1,0).
设平面SBC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由⎩⎨⎧ n ·BC →=3y 2=0,n ·BS →=-x 2+y 2+2z 2=0, 令z 2=1,得n =(2,0,1).
∴cos 〈m ,n 〉=m ·n |m |·|n |=22×3
=33. ∴二面角C -SB -E 的余弦值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