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
道岔精调
![道岔精调](https://img.taocdn.com/s3/m/f9a8518984868762caaed5d6.png)
Install cantilever production rate: .....m/d
track 1
track 2
• 外部几何通过轨道轴线坐标及轨面高程表示 • 绝对参数决定了轨道同相邻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主要测量参数
绝对参数 (外部几何)
平面 平面位置
轨距
高程 高程
水平/超高
相对参数 (内部几何)
平顺性参数(短波)
平顺性参数调整
n-8
n
n+8
方案一:
n-8
n
n+8
方案二:
n-8
n
n+8
方案三:
n-8
n
n+8
参数关联性
调整轨
影响参数
高 基准轨 高程、超高、高低
程 非基准轨 超高 平 基准轨 平面、轨距、轨向
面 非基准轨 轨距
共足关联性
Switch
道岔型号 1:18 1:42 1:50
Frog
精度 光电记数器测量方式 < 0.5% ±5mm 1435 -25mm~+65mm ±0.3mm -10°~+10°换算成高差±225mm ±0.5mm ±1mm
轨道线型
内部几何(相对参数) 外部几何(绝对参数)
轨道的几何形态
轨道的绝对位置和高程
影响动态行车舒适性及轨 决定轨道的功能及与相邻
道的磨耗
目录道岔组装技术?道岔吊运与存储工电联调技术?工电联调流程?博格板制造及安装??尖轨辊轮?板式道岔现场组装?道岔焊接简介?道岔组装常见问题下拉装置?锁闭装置?工电联调常见问题测量采集数据分析测量数据计算生成调整量格岔精根据调整量现场调整数据不合调流采集数据复核数据合格程验收归档道岔测量基础cpiii控制网?cpiii控制点是测量的基础?在线路的两侧每隔70米左右均设有固定的cpiii控制点通常安装在接触网支柱的基座上全站仪和棱镜水准仪测量设备平面定测position1x1x1x1x1x2222x2x3x3x2x2x2x3x1x1x1x1x2x1x2x2x2x2x3x3x3x?控制点一级级接入大地坐标系统?每个控制点需至少叠加定测三次高程定测height?高程定测通过双向两轮完成?控制点需要定期观测维护复核以保证其准确性grp1000轨检小车项目精度里程光电记数器测量方式测量误差05里程分辨率5mm轨距mm1435轨距传感器量程25mm65mm轨距传感器精度03mm水平传感器量程1010换算成高差225mm0水平传感器精度05mm水平位置和高程测量精度1mm轨道线型内部几何相对参数外部几何绝对参数轨道的几何形态轨道的绝对位置和高程影响动态行车舒适性及轨道的磨耗决定轨道的功能及与相邻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内部几何相对参数?内部几何通过不同轨道测量点之间的相对关系表述?曲线的内部几何形态可以通过矢距来表示如左图实测结果设计结果平顺性参数?高低和轨向是反映轨道平顺性的相对参数?平顺性参数分短波和长波分别为
高速铁路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2a82858762caaedd33d4a0.png)
京沪高铁四标段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工程编号:高速道岔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二局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5月8日发布 2010年5月8日实施目录一.适用范围 (3)二.粗铺前提条件 (3)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4)2、工艺流程 (5)四、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2、安装道岔板精调爪 (6)3、全站仪 (7)4、定向棱镜 (8)5、安装角点棱镜 (9)6、道岔板精调工艺 (10)7、验收标准 (13)8、控制测量 (13)9、施工注意事项 (14)五、劳动组织 (15)1、劳动力组织方式 (15)2、人员配置 (15)六、机具配置 (16)七、安全注意事项 (16)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1、文明施工 (16)2、环境保护措施 (16)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路基上道岔板精调施工。
二.精调前提条件1、一组道岔板粗铺完成,粗铺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道岔GRP点测设完毕,且通过评估,精度达到要求。
3、基准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一下要求:(1)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0.2mm。
(2)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
(3)重叠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每点),纵向≤0.4mm(每点)。
4、基准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CPⅢ点的闭合差限差应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S单程水准测量线路长度(km)。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3)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每点)。
(4)相邻轨道基准点间的相对精度≤0.1mm。
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CRTSⅡ板式道岔板精调作业流程精调工艺流程图四、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1)每个工作面配置全站仪一台、棱镜至少6个、精调爪96套。
测量人员4人,调节人员12人(两班全天作业)。
高铁轨道精调课件
![高铁轨道精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8da9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8.png)
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对轨道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检测,为精 调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机器人技术应用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轨道精调作业,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 业安全性和效率。
行业标准更新与提升
精调标准不断完善
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轨道精调标准也在不 断完善,对精调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标准化作业流程
的调整和完善。
04 高铁轨道精调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划定安全作业区域。
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设 施,如安全帽、安全带、 防护网等。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 全意识。
质量控制标准
01
02
03
04
调整策略及实施步骤
调整策略
根据测量结果和误差分析,制定 针对性的轨道调整策略,包括调 整量、调整方式和调整顺序等。
实施步骤
按照调整策略,采用专业的调整 工具和设备,对轨道进行精细调 整,确保轨道几何尺寸和平顺性
满足设计要求。
复查验收
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复查验 收,检查轨道几何尺寸和平顺性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度,降低噪音、 振动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保持现场整 洁卫生。
05 高铁轨道精调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铁线路轨道精调实践
线路概况
介绍某高铁线路的基本情况, 包括线路长度、设计速度、轨
道类型等。
精调方案
详细介绍针对该线路问题制定 的轨道精调方案,包括测量方 案、调整方法、作业流程等。
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调整技术和方法
![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调整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555aae33d4b14e8424685c.png)
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道岔调整技术与方法一、前言合宁、合武客运专线是沪汉蓉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合宁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250km/h有砟轨道客运专线,其联调联试的成功和正式开通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有幸参与了合宁、合武两条客运专线的联调联试全过程,负责组织安排对线路的精调工作,能使线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开行时速250km/h的动车组,确保铁道部的联调联试取得成功,新建线路具备开通试运营的条件。
通过对两条客运专线精调工作的实践,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好时速25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精调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探索性的实践,摸索到了一些规律,积累了一些实践的经验。
二、做好客运专线调整工作的基本条件要做好时速250km/h有砟轨道客运专线的线路精调工作,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全线必须建成线路三维精确定位系统(简称CPⅢ精测网)。
2.配置能力匹配的大型养路机械,重点是线岔捣固车、线路稳定车、线岔打磨车、道床整形车等。
3.要有一支懂标准精细养的线路养修队伍。
4.要有一支精干的测量队伍。
5.要留有60mm的起道量和足够的道砟储备。
6.线路的大平大纵基本到位,最大拨道量控制在60mm 以内。
7.配备必要的动、静态检测车。
8.必须成立临时的组织机构,指挥和指导线路的精调细整工作。
三、线路调整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的技术标准1.对全线进行一次全面的稳定密实。
由于新建线路在初调过程中,线路捣固车作业的起道量较大,且道床密实程度严重不足,所以,在对线路实施精调之前采用稳定车进行1至2遍的稳定密实,以减少精调后的线路变化。
2.组织专业队伍对全线的检查测量,掌握线路实际状态。
在全面调整之前,先要组织有关专业队伍在线路稳定结束前后对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测量,项目主要是:线路平纵断面的测量、轨距丈量、钢轨硬弯和钢轨焊缝的检测等,并同步或及时汇总检测资料,为制定线路精调计划提供依据。
3.统筹兼顾,周密合理地安排线路精调工作。
BWG道岔精调
![BWG道岔精调](https://img.taocdn.com/s3/m/2fa4d8ae0029bd64783e2c87.png)
BWG 18号道岔1.FAKOP长度:约20m3.设计线形输入1)直股输入直股岔前150米、岔后150米两个点,并在大里程方向虚拟一条曲线,以确保把直尖轨当作高轨(平面导向轨)。
2)曲股输入曲股岔前、直圆点、圆直点、岔后点。
曲线半径为:1099.28254.测量注意事项1)以直股为准,优先将直股调整到位。
2)小车双轮部分要靠在导向轨上,也就是尖轨上,以保证轨距的测量结果不会对轨道线形(平面位置)产生影响。
3)在尖轨尖端和心轨处由于存在藏尖,所以相当于两侧均加宽(两侧均存在异常曲线),在此区域小车的测量结果不真实,需进行附加测量4)Slabrep数据处理时,可事先在GRPwin中删除4、5、6、7及93、94、95、96号枕的测量结果,以避免显示藏尖处因设计造成的正常超限,必要时也可删除3、8及92、97号枕。
5)BWG道岔在辙岔部分除94号轨枕有加宽外(1-2.6mm),94-98号枕上还存在翼轨高于心轨的情况,最大可达2.2mm 。
6)转辙器部分尖轨有时也比基本轨高约1mm,测量时要留意。
BWG 39号道岔1.FAKOP长度:约40m2. 轨距加宽图参考道岔文件NO.39-FOKAP3.设计线形输入1)直股输入直股岔前150米、岔后150米两个点,并在大里程方向虚拟一条曲线,以确保把直尖轨当作高轨(平面导向轨)。
2)曲股输入曲股岔前、直缓点、缓圆点、圆直点、直股岔后点。
其中,缓和曲线半径从10000过渡到4000,圆曲线半径为4000。
在曲股岔前点与直缓点之间需要虚拟一个半径为10000圆曲线。
4.测量注意事项1)以直股为准,优先将直股调整到位。
2)小车双轮部分要靠在导向轨上,也就是尖轨上,以保证轨距的测量结果不会对轨道线形(平面位置)产生影响。
3)在尖轨尖端和心轨处由于存在藏尖,所以相当于两侧均加宽(两侧均存在异常曲线),在此区域轨尖小车的测量结果不真实,需进行附加测量。
4)Slabrep数据处理时,可事先在GRPwin中删除4、5、6、7、8、9号枕的测量结果,以避免显示藏尖处因设计造成的正常超限,必要时也可删除3、10号枕。
京广高铁郑州枢纽42号无砟道岔的精调技术
![京广高铁郑州枢纽42号无砟道岔的精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9229668e9951e79b8927f4.png)
科技 一向导
2 0 1 4 年3 6 期
京广高铁郑州枢纽 4 2 号无砟道岔的精调技术
卢玉强 1 , 2
( 1 . 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江西
【 摘
南昌 3 3 0 0 1 3 ; 2 . 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
河南
郑州 4 5 0 0 5 2 )
要】 高速道岔作 为高速铁路轨 道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影响 高速铁路安全运 营和轨道平顺性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本文结合京广高
所 和马头岗线路所 3 组道岔 日 均 车流量 高达 5 5 . 5 列 .对保 持道岔 的 高平顺性 、 高平稳性 、 高可靠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2 . 高 速 无 砟道 馆 的精 调 理 念
2 1 道 岔 精 调 的含 义 运 营过 程 中的道 岔精调是指根 据综合检i 见 4 车和轨道检查 车对道
3 . 2测量数据采集 用轨道检测仪测量道岔线形 .测量范围包括道 岔前后各 3 5 m范 围 全站仪依据 8 个 C P ] I I 点后方交会 在线路 中线位置设站 . 对扣件螺 栓对应 的轨 道位置进行逐 点测 量 . 全站仪 测量范 围宜为 5 - 8 0 m. 两 次 重复测量不 应少于 5点. 保证测站 中误差限差满足 以下标准 : X: 0 . 7 mm H: 0 . 7 mm, Y: 0 . 7 m m, 方 向: l , 重 复测量的 区域应避 开转辙器及辙岔 区 域 最终调整前 。 道岔直股应与两端各不少于 2 0 0 m正线一并测量 , 以 控制道岔整体平顺 性 。 m长波的不 平顺 。 测量时先测量直股线形 。 后测量 曲股线形 , 并对承轨台位置按岔 枕编号的方 式进行标记 3 . 3 测 量数据分析处理 利用 A mb e 职G R P无 砟轨道 测量仪器对 道岔直 曲股数 据进行 采 集, 并用 A a r b e r g G R P n和 G R P S 1 a b r e p 软件导 出 c s v 格 式数 据 , 进而
客专线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静态精调技术
![客专线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静态精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95e92e6172ded630b1cb6a3.png)
客专线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静态精调技术作者:王青元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沪宁、武广、石武客专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设实践,总结介绍了高速道岔现场精调的施工准备、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调整施工顺序,以期提高无砟高速道岔精调质量,满足高速铁路列车安全、平稳、舒适、高速的运行要求。
【关键词】高速道岔精调方法1 准备工作1.1 内业准备全面复测CPⅢ控制点,复测结果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精调前组织参与人员认真学习时速350km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工艺,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对精调作业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培训,使之掌握精调工艺、程序和技术标准。
1.2 外业准备精调采集轨道几何数据前,必须对道岔进行综合检查,确保测量数据值真实有效:①提前清理道岔板接缝,梁缝、伸缩缝,临平交道口以及侧向挡块等处钢轨件、转辙机杆件、辊轮的灰尘杂物。
②检查尖轨、心轨、顶铁、轨底与基板铁座的密贴(塞尺检查不超过0.5mm),对不达标处进行调整。
③检查扣件系统状态,确保安装正确,扭力达标,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钢轨间隙控制在 0.1~0.5mm 以内;基板螺栓扭矩不小于300N·m。
④焊接接头的平顺性,顶面0~+0.2mm,工作边 0~-0.2mm,圆弧面 0~0.2mm。
1.3 调整件准备根据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结果及调整量计算表准备好所需的道岔调整件,包括:各种型号调高垫片、调整锥、轨距调整片、辊轮调整片等。
2 精调主要技术要求精调后的道岔几何尺寸指标如表1:3 调整原则(1)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直曲兼顾。
转辄区和辄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
(2)道岔调整时,方向和高低应有基准线,平面和高程需要调整到基准线附近。
(3)建立道岔单元进行调整,原则上岔与岔之间距离小于200米应单元调整。
(4)调整时采用弦线复核小车数据,调整方案与现场符合后方可调整。
(5)实行单元固定、人员固定、工具固定,减少系统误差。
高速铁路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技术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研究
![高速铁路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技术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67ea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d.png)
高速铁路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技术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研究发布时间:2022-08-02T02:17:16.37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3月第6期作者:关桂凯[导读] 本文紧扣高铁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的各项作业步骤,对道岔精调关桂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摘要:本文紧扣高铁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的各项作业步骤,对道岔精调中高低、轨向、水平、轨距、支距、框架、降低值等关键几何尺寸进行把控,提出一些现场精调中更能有效降低道岔区轨道质量指数(TQI值)、消除道岔晃车及轨道动态不平顺I、II、III、IV级超限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铁;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1 概述哈大、沈丹、京哈高速铁路采用的无砟轨道60kg/m钢轨18、42、62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道岔图号分别为客专线(07)009、客专线(07)006、客专线(10)013,对应道岔全长分别为69m、157.2m、201m,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均为350km/h,对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分别为80km/h 、160km/h、220km/h,对应导曲部分圆曲线半径分别为1100m 、5000m、8200m,尖轨均采用60D40弹性可弯尖轨,尖轨尖端为藏尖式,对应曲线尖轨平面线形分别为相离半切线型、切线型、切线型。
高铁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包含如下步骤:(1)利用绝对测量小车采集现场数据,并综合分析提供最优精调数据方案。
(2)依据优化数据,指导现场精调作业。
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控制、精细化作业的落实是保证高铁客专线系列无砟道岔精调效果的关键。
2 道岔精调作业准备2.1 人员准备根据实际作业量确定,每班按照7~9人标准配置。
2.2 机具、工具准备电子道尺、扭力矩扳手、电动扳手(含扳头)、无砟起道器、道岔专用工具(改道)、缓冲调距块更换专用工具、尖嘴钳、撬棍、手锤、支距尺、卷尺、钢板尺、塞尺、照明灯具等。
2.3 材料准备(1)道岔调高垫板有1mm、2mm、4mm三种,调整范围-4mm~+26mm,当调高量大于15mm时,应采用B型岔枕螺栓,一般使用1mm、2mm较多。
道岔精调(王树国)
![道岔精调(王树国)](https://img.taocdn.com/s3/m/479a120552ea551810a68795.png)
检测方法
示意图
磁力拉环固定
1
道岔 全长
钢卷尺 弹簧秤 磁力拉环
钢尺末端,弹簧 称拉紧端头,使 用尺修正值确
认长度.
2
道岔 铺设 水平
轨距尺 轨道几何 状态测量
仪
观察气泡位置, 确认水平高差
.
3
道岔 方向
弦线 钢板尺 轨道几何 状态测量 仪
轨头侧面(正线 非工作边) 10 米 弦线 5 米交替测 量线高差.
B
38 可动心轨尖端前 1 m 轨距
C
39 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 500 mm 轨距
C
40 护轮轨缘槽宽度
B
41 查照间隔 1391 mm
A
42 可动心轨跟端开口距
C
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趾至曲终点或辙
43
C
叉趾端 1/4、1/2、3/4 共 3 处)
44 辙叉跟端轨距
B
45 辙叉趾端轨距
B
46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B
允许偏差 ±1
2
尖轨尖端轨距
3
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
4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
5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处密贴
6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7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8
直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台板
9
直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10 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
11 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12 曲尖轨与直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弦线 钢 板尺
轨头侧面(尖轨 工作边) 10 米弦 线 5 米交替测量 线高差
尖轨 与基 本轨 8 间顶 铁间 隙
塞尺
高速铁路道岔调整技术与方法
![高速铁路道岔调整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bb8582b9d528ea81c779f3.png)
高速铁路道岔调整技术与方法【摘要】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的技术特点和维护方式,通过对主要参数的分析,提出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高速道岔转换设备的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实现道岔转换设备状态修。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尖轨转换设备维护方式转辙机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铁路建设的高峰期,不断有客运专线新线建设并开通,列车运行时速已达到350km。
客运专线道岔及其配套的转辙机、外锁闭安装装置、密贴检查器等和一般线路相比,无论是形式结构、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已成为运营维护管理的主要焦点。
1.前言甬台温、温福客运专线是沿海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二条时速250km/h有砟轨道客运专线,也是上海局一次开通最长的客运专线,其联调联试的成功和正式开通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幸参与了甬台温、温福客运专线的联调联试全过程,负责组织安排对线路、道岔的精调工作,能使线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开行时速250km/h的动车组,确保铁道部的联调联试取得成功,新建线路具备开通试运营的条件。
通过对客运专线精调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好时速25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精调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时效性;通过实践,摸索到一些规律,特别是高速道岔的精调积累了一些实践的经验。
温州线桥车间管辖杭深线正线营业里程158.589公里(k506+000~k664+589),其中含雁荡山、绅坊、乐清、永嘉、温州南、瓯海、瑞安北、瑞安、鳌江、苍南10个站场,道岔共计248组,其中正线提速道岔118组。
2.道岔调整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在道岔精调工作项目中,我们认为首先要安排好先后秩序,主要工作包含钢轨硬弯的矫直、道岔框架(支距)的全面调整、道岔内高低人工整治、道岔范围内平面位置的人工干预、大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道岔大机捣固、大机作业后的补砟和道床外观的整理等项目。
各项目的开展顺序和主要标准如下:2.1钢轨硬弯的矫直工作考虑到道岔配件在运输过程中和铺设上道后平纵断面均不良的条件下走行路用列车,钢轨的焊接质量等必将使得线路钢轨产生一定数量的硬弯,因此首先要安排钢轨硬弯的矫直工作,矫直后用1m 电子平直尺(直钢尺)丈量平面平顺矢度不得大于0.3mm。
铁路信号工道岔精调宣传稿
![铁路信号工道岔精调宣传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8267c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铁路信号工道岔精调宣传稿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解的是国铁电力运输管理研究院信号工道岔精调技术,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道岔精调工作,以确保正线运行安全?道岔是铁路行车的基本工具之一,主要作用是把轨道安装到指定部位,使列车可以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
由于机车动力的限制和人员操作能力的限制,道岔基本都是机械制作的道岔,这样做好了才能保证每一条线路都能够正常运行。
所以说我们的道岔在安装完成以后还有一些质量问题。
那就是精度问题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钢轨跟普通轨道不一样,轨道上有一定的惯性,如果车辆通过轨枕时发生颠簸钢轨就会发生变形就会影响轨道精度及使用寿命;还有就是钢轨与轨面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距离或角度上偏,造成列车无法通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铁道轨做一次调整了。
一、道岔基础处理线路施工完毕以后,首先对道侧建筑物进行处理。
将其底部的垫层、混凝土层进行捣固,用钢轨枕支撑。
检查并处理好基础接触网的情况。
确保无脱轨、断桩等情况发生。
1、将混凝土垫层的顶部全部敲实。
首先对旧道岔的线路接头进行打磨,干净,然后将道床填平压实。
如果发现道岔存在以下情况,需要立即联系维修部门进行维修:轨道侧有裂纹或变形;有轻微松动;道床石磨滑道严重倾斜;同时检查岔枕支承是否可靠。
2、接触网的部分要用木楔塞好,并用水浇注。
接触网上有接触网拉线的部分也要用木楔塞好并用水浇注。
对未拧紧的部分也要用木楔塞好。
注:接触网部分主要是为防止导线受到外力以及外界因素造成绝缘损坏。
在进行道岔基础处理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轨道侧的情况,发现有缺损及时进行更换。
检查是否存在接触网受力变形的情况;是否有被杂物或者其它物体扎破等现象。
有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意外。
再检查下道岔的稳定性是否良好;对轨道及配件间有无撞击声或其他不良现象发生;轨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情况。
3、接触网与轨道间一定要留有间隙。
接触网要采用专用的绝缘材料(绝缘子)。
如果不能保持不受力的话会导致接触网不能闭合。
道岔精调课件
![道岔精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df61f79563c1ec5da711e.png)
25
第二部分:
高速铁路道岔精调工作介绍
道岔调高垫板 从左至右分别为 UPF3-1,UPF3-5, UPF3-7和UPF3-1010 规格的调高垫板。
26
第二部分:
高速铁路道岔精调工作介绍
(四)高速铁路道岔精调的关键点
1、FAKOP部位:
德国BWG道岔的在尖轨尖端附近采用了轨距 加宽的处理技术(即FAKOP技术,见图),
(一) 高速铁路使用无碴轨道结构,稳定性高,维修工作 量小,但同时对于轨道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4
前
言
二、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区别
(二) 从维修模式看,高铁维护量相对较小,基本上是夜
间作业,对作业精度和作业程序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普速铁
路对现场的调查以道尺、玄线为主,而高铁以轨检小车精确测 量为主,对轨道绝对位臵的要求更高。普速铁路对扣件管理的 要求较低,而高铁的扣件管理要求精确到每一根轨枕。
41
第二部分:
高速铁路道岔精调工作介绍
42
第二部分:
高速铁路道岔精调工作介绍
(9)取出螺栓与预压盖,取出原有偏心锥体或垫板,换上调
整件,更换偏心锥体时应注意锥体的偏心方向,标记处箭头所指 方向为锥体较厚部分的安装方向。更换垫板时还需使用起道机适
当抬高钢轨。
换下的扣件由回收人员立即清走,以免混淆,更换时作业人 员需认真核对上、下道的扣件是否与标记值一致。
29
第二部分:
高速铁路道岔精调工作介绍
18号道岔轨距加宽及框架设计表
枕木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设计轨距 基本轨间距 1443.9 1443.4 1442.8 1442.2 1441.6 1441.0 1440.4 1439.8 1439.3 1438.7 1438.1 1521.6 1527.3 1533.6 1539.7 1546.6 1553.4 1560.7 1568.4 1576.4 1584.7 1593.4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https://img.taocdn.com/s3/m/ac85421df7ec4afe04a1df96.png)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摘要]现代高速铁路的建设对道岔的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设备—道岔,其不仅是轨道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保证行车安全,控制列车过站速度的关键构件。
道岔设备的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能力,因此,了解道岔结构性能,掌握道岔铺设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对我们今后的工程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铁道岔精调1、工程概况高速铁路**至**段轨道工程四标段**南站铺轨里程:****。
站线铺轨含:42号道岔铺设、18号道岔铺设、12号道岔铺设、9号道岔铺设、到发线宽枕道床铺设、6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5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车档安装等。
2、道岔的技术参数及结构2.1定义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轨道,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基本设备。
道岔号码是用辙叉号数来表示的,叉心两工作边的交角,称为辙叉角,辙叉角的余切值称为辙叉号数。
2.1.1平面尺寸2.1.2主要组件参数2.1.3平面线型2.2道岔的主要结构道岔由钢轨件及钢轨组件、扣件系统、岔枕及转换设备等组成。
钢轨件及钢轨组件包括转辙器、可动心轨辙叉。
扣件系统包括通用扣件、滑床板、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弹性夹、弹性铁垫板等。
岔枕包括普通岔枕及特殊岔枕。
特殊岔枕指的是安装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的岔枕。
转换设备包括转辙机、外锁闭装置、密贴检查器、安装装置等。
2.3道岔精调的技术要求道岔精调后的轨道几何尺寸指标如下表:3.道岔施工的工艺流程道岔精调分为4个阶段11流程:道岔调整工艺流程图3.1 施工要求3.1.1 施工准备: 检查清理现场采集轨道几何数据前,必须清除轨道表面杂质与灰尘,逐枕对扣件组装质量进行检查与扭矩复拧,对每处钢轨焊缝平直度进行检查与处理,保证测量数值真实有效。
(1)提前清理道岔板接缝,梁缝、伸缩缝,临平交道口以及侧向挡块等处钢轨件、转辙机杆件、辊轮的灰尘和各种污物。
(2)检查尖轨、心轨、顶铁的密贴(塞尺检查不超过0.5mm),对不达标处进行调整。
道岔精调施工方案
![道岔精调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6392b27d3240c8447ef97.png)
道岔精调施工方案道岔精调作业流程图1.1道岔一次精调1、所有安装工作完成后,开始做道岔精调工作。
2、道岔一次精调测量工作采用安博格GRP1000轨检小车、徕卡1201+全站仪完成。
采用6~8个CPⅢ点和经铁道部认可轨道检测小车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精调),设站坐标分量中误差不应大于0.7mm,定向中误差不应大于1.4".3、调整方法(1)调整顺序道岔组装完成后,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道岔的调整:道岔轨向高低调整-----道岔水平与轨距调整-----道岔各部密贴与间隔调整。
(2)道岔轨向与高低调整根据轨检小车检测数据确定精调数值调整定位螺栓丝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
道岔钢轨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不应大于0.7mm,超高偏差不应大于0.5mm;相邻两根轨枕钢轨平面和高程偏差之差不应大于0.5mm,超高偏差之差不应大于0.5mm。
不同测站的重复测量应不少于8根轨枕,重复测量偏差应小于2mm,平顺度搭接长度应不大于1mm/10m的变化率,并在下一站测量区间顺接。
以直股为基准调整道岔轨向。
直线尖轨工作边的直线度,密贴段每米不大于0.2mm,全长不大于2mm。
曲线尖轨圆顺平滑无硬弯。
可动心轨辙叉直股工作边直线度为0.2mm/1m,全长(可动心轨尖端前500mm至弹性可弯中心后500mm)直线度为2mm,心轨尖端前后各1m范围内不允许抗线。
可动心轨辙叉曲股工作边曲线段应圆顺,不允许出现硬弯。
道岔的高低通过起道、落道来调整,使道岔高低差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3)轨距与水平调整调整时应以直及基本轨一侧为基准,按照先调支距再调轨距的步骤进行,使尖轨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轨跟端支距和导曲线支距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轨检小车对道岔轨面逐点测量,确定道岔标高调整数值,精调起平道岔。
轨面标高精调确定后,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
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
(4)道岔各部密贴、间隔调整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PPT课件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3ea4bb27d3240c8547ef2f.png)
精选PPT课件
39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6、轨道动态检测分析
3)脱轨系数:主要原因是横向力过大引起,由于直接危及 行车安全,必须立即处理。
4)横向平稳性:舒适度指标,连续小轨向影响较大。 5)垂向平稳性:舒适度指标,连续小高低影响较大。
10
Ⅱ. 标 准
2、Ⅱ型板施工标准
序号 1 2 3
砼底座施工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顶面高程
±5
宽度
0/+15
中线位置
10
精选PPT课件
11
Ⅱ. 标 准
2、Ⅱ型板施工标准
序号 1 2 3 4
Ⅱ型板铺设标准
项目
中线位置 承轨面高程 相邻轨道板横向偏差 相邻轨道板高程偏差
精选PPT课件
允许偏差(mm) 0.5
精选PPT课件
28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4、轨道精调方法
5)调整时应先调整基本轨的平面位置和高低,确保 轨向、高低平顺性满足要求;检查另一根轨的轨距、水平 是否满足要求,并做相应调整。
6)对于测量给出的调整量,现场要用30m弦线、轨距 尺核查,不一致时,以手工测量为准。
精选PPT课件
29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1)在满足轨道平顺度要求的情况下,轨面高程允许 偏差为+4/-6mm,靠近站台地段为+4/0mm。 2)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为10mm;线间距 允许偏差为+10/0mm。
精选PPT课件
20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1、轨道静态精调的时机
(完整版)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9acf12f705cc175427093d.png)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因为道岔构造比区间轨道要复杂,因此道岔丈量和调整的程序应要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前,全面检查各项密贴状况(钢轨外口轨底与垫板挡肩,顶铁与尖轨、新轨轨腰,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扣件弹条中部前端下额与轨底顶面);调整前,检查全部钢轨接头平顺性,必然达到规范要求;调整后,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必然知足要求;坚持以直股为主的原则;道岔内部轨距、水平应采纳道尺全面检查,与轨检小车数据进行比较解析。
1作业准备1.1 人员及机具(1)人员配置道岔精调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依据要求精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
全部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然经过培训,施工前全部作业工人都必然经过技术培训,经核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序号名称人数职责1作业队队长1负责现场平时道岔施工管理2作业队副队长1辅助队进步行施工管理3 主管工程师 1 负责道岔施工技术及调整方案拟定4 质检工程师 1 负责精调质检工作管理5 安全环保 1 道岔铺设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6 数据采集及解析 4 负责采集数据及解析7 精调作业人员10 负责道岔精调工作8 物质设施 3 负责道岔施工物质及设施供给共计22(2)机具配置1)主要丈量设施序号机具名称数目备注1 全站仪 1 台CPⅢ点复测、坐标放样等2 CPⅢ目标棱镜8~ 12 个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目标3 轨道几何状态丈量仪 1 台道岔几何参数丈量4 轨距尺( 0 级) 1 把检测轨距及水平铺助工具5 支距尺 1 把检查道岔内部尺寸6 方尺 1 把检查道岔方正7 塞尺 2 把道岔内部密贴检查8 卡规 2 把道岔尺寸丈量9 1m平直度尺 2 把检查钢轨焊缝表面平顺度10 30m弦线 2 套短波轨向、高度检查11 钢板尺 2 把与弦线配合进行丈量12 测力扳手 1 把检查扣件螺栓扭矩值2)主要现场作业设施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目1 发电机5KW 台 22 电动扳手-台 23 压机台 44 撬棍根 45 轨距拉杆根 26 照明设施套 11.2 技术准备三掌握一核查:技术人员已仔细学习道岔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充足理解掌握板式道岔设计特色和要点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全部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高速铁路无砟道岔精调技术
![高速铁路无砟道岔精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63c5edaeaad1f346933fb6.png)
高速铁路无砟道岔精调技术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冉丹丹1. 前言高速无砟道岔精调技术要求标准高,与传统道岔精调不同,高速无砟道岔要采取新工艺,静态初调、精调固定,动态检测调整等工序。
无砟道岔精调尤为重要,它是决定乘车舒适度的主要因素。
本精调手册就无砟道岔精调技术做简要叙述。
2. 术语2.1 CPⅢ(基桩控制网)沿线路控制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工后施测,为无砟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2.2 轨检小车能够自动检测线路中线坐标、轨顶高程、水平、高低和方向等轨道静态参数,并自动进行记录整理的轻型轨道检测设备。
2.3 平曲线(horizontal curve)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连接两直线间的线,使车辆能够从一根直线过渡到另一根直线。
3. 道岔精调应遵循的主要指导原则使道岔具备持续开行350km/h及以上高速动车条件,并具有高平顺性、高舒适度、高安全性。
4. 道岔精调作业标准无砟道岔铺设静态(直向)平顺度允许偏差(mm)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v(km/h)检验方法200 200<v≤3505 水平 2 1注:此标准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5. 道岔精调作业流程6. 道岔精调应达到的条件6.1 道岔清理干净。
对粘附在道岔钢轨、扣件、轨枕上的尘土、污垢、油污等予以清除,清除的方法用扫帚、毛刷及高压风管或水枪,严禁使用钢丝刷,以防破坏钢轨件表面的防护层。
6.2 尖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以及顶铁的密贴达标,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
6.3 确保扣件系统安装正确,扭力达到设计标准,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钢轨间隙控制在0.1-1mm以内;基板螺栓扭矩控制在300N.m±10%。
6.4焊接接头的平顺性达标,顶面:0≤n≤0.2,工作边:-0.2≤n≤0。
高速铁路有砟道岔精调精整施工探索与实践
![高速铁路有砟道岔精调精整施工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9247b0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5.png)
高速铁路有砟道岔精调精整施工探索与实践摘要:在高速铁路高速运行过程中,道岔是铁路路网的关键部位,其主要功能为限速、调节列车速度。
而有砟轨道精调作业则能够有效改善线路整体性能。
本文对高铁运营中有砟道岔施工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通过对质量控制和检修方面提出建议并实现维修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精调;调整施工一、理论基础高速列车在运行期间,可能会受到各种振动和冲击,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轨道检测手段对其进行实时监测。
为了保证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以及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等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时效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快速制动能力与刹车系统。
高速列车运行后应迅速启动紧急停车程序并及时调整速度;车辆平稳起步或低速行驶至终点后才能继续运行;列车在平交阶段需保持匀速,以避免车轮打滑和冲击引起轨道不平稳。
1.1精调原则(1)在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与标准规范中所规定参数;掌握施工过程中砟枕顶标高变化规律以及各工况下横向稳定装置安装精度要求等情况;了解道岔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和温度特性。
通过对技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线路进行调整和控制。
一是线路整平和道岔整平。
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正。
二是为了保证各部件间协调性与稳定性以及满足维修要求需要的精度等因素所制定出来合理化方案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必不可少得环节之一;同时还能确保列车在正常状态下运行中,能够平稳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和质量指标。
1.2精调理论精调理论是由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1)以线路中心线为基准,利用道岔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2)在确定了行车方向之后才能进一步确定各控制点之间关系。
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安全问题等因素后再选择合适位置调整作业参数值;保证各个工序都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确保质量水平满足要求并能够正常连续地完成工作量张晓.高速铁路精调理论研究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摘要]现代高速铁路的建设对道岔的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设备—道岔,其不仅是轨道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保证行车安全,控制列车过站速度的关键构件。
道岔设备的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能力,因此,了解道岔结构性能,掌握道岔铺设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对我们今后的工程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铁道岔精调1、工程概况高速铁路**至**段轨道工程四标段**南站铺轨里程:****。
站线铺轨含:42号道岔铺设、18号道岔铺设、12号道岔铺设、9号道岔铺设、到发线宽枕道床铺设、6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5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车档安装等。
2、道岔的技术参数及结构2.1定义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轨道,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基本设备。
道岔号码是用辙叉号数来表示的,叉心两工作边的交角,称为辙叉角,辙叉角的余切值称为辙叉号数。
2.1.1平面尺寸2.1.2主要组件参数2.1.3平面线型2.2道岔的主要结构道岔由钢轨件及钢轨组件、扣件系统、岔枕及转换设备等组成。
钢轨件及钢轨组件包括转辙器、可动心轨辙叉。
扣件系统包括通用扣件、滑床板、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弹性夹、弹性铁垫板等。
岔枕包括普通岔枕及特殊岔枕。
特殊岔枕指的是安装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的岔枕。
转换设备包括转辙机、外锁闭装置、密贴检查器、安装装置等。
2.3道岔精调的技术要求道岔精调后的轨道几何尺寸指标如下表:3.道岔施工的工艺流程道岔精调分为4个阶段11流程:道岔调整工艺流程图3.1 施工要求3.1.1 施工准备: 检查清理现场采集轨道几何数据前,必须清除轨道表面杂质与灰尘,逐枕对扣件组装质量进行检查与扭矩复拧,对每处钢轨焊缝平直度进行检查与处理,保证测量数值真实有效。
(1)提前清理道岔板接缝,梁缝、伸缩缝,临平交道口以及侧向挡块等处钢轨件、转辙机杆件、辊轮的灰尘和各种污物。
(2)检查尖轨、心轨、顶铁的密贴(塞尺检查不超过0.5mm),对不达标处进行调整。
方法一:把弹条,基板螺栓全部松开,用铜锤敲至密贴,安装适合的调整锥。
方法二:对于共用基板,在必要时使用轨距调整片进行调整。
(3)检查扣件系统状态,确保安装正确,扭力达标,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钢轨间隙控制在 0.1~0.5mm 以内;基板螺栓扭矩不小于300N·m。
(4)检查焊接接头的平顺性。
顶面 0~+0.2mm,工作边 0~-0.2mm,圆弧面 0~0.2mm。
(5)检查非工作面轨底与基板铁座是否密贴。
(6)确认辊轮部分轨底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下与滑板缝隙小于0.5mm。
不合格的用辊轮调整片或者 Upf x-3(x=2、3、6)调高垫片进行调整。
(7)复核转辙机支架是否水平安装,支撑螺栓是否到位。
(8)检查轨下胶垫是否安装正确。
(9)检查单元内道岔区、过渡段钢轨及扣件、岔板、预埋螺栓(套筒)等是否存在缺陷。
(10)检查岔区内弹性基板是否按照安装手册安装到位(从岔前往岔后摆放共用基板时,带"L"标记在左侧,带"R"标记在右侧)。
(11)检查限位器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2)道岔测量需打开尖轨、心轨处的钩锁器,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有效。
(13)检验道岔配件是否齐全、按要求紧固到位。
(14)严禁随意加工更换道岔配件。
3.1.2 调整件准备根据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结果及调整量计算表准备好相应的道岔调整件,包括:各种型号调高垫片、调整锥、轨距调整片、辊轮调整片等。
3.1.3 施工原则施工组织原则:(1)推行专业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作业;(2)精调施工作业区段测量、计算及作业人员和检测仪器配置采用相对固定的原则;(3)无砟道岔精调范围应包括道岔及前后各200m的过渡段;(4)"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人工"相结合的测量方式;(5)工电联合调整。
调整原则:(1)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转辄区和辄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2)建立道岔单元进行调整,原则上岔与岔之间距离小于200米应单元调整;(3)道岔调整时(方向和高低)应有基准线,平面和高程需要调整到基准线附近;(4)对道岔影响最大的是方向和水平,需注意轨枕间平面、高程变化率;(5)遵循"重检慎调"的原则:重视轨道检查,保证测量精度,加强数据分析,制定合理方案;(6)现场调整时采用弦线复核小车数据,调整方案与现场符合后方可调整;(7)单元固定、人员固定、工具固定,减少系统误差;(8)严格执行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9)建立轨道几何状态的统一数据库,并加强管理,确保资料的可追溯性。
3.2 道岔粗调根据道岔铺装图纸铺设完成后,对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FAKOP、密贴、滚轮等重点部位进行粗调。
3.2.1 道岔转辙器及辙叉调整(1)通过道岔放样确定直基本轨的位置及方向;(2)通过控制尖轨第一牵引点处样冲点偏差±2mm保证直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置;(3)通过控制尖轨跟端样冲点偏差±2mm保证基本轨和尖轨的相对位置;(4)调整尖轨跟端限位器居中,偏差小于等于0.5mm;(5)辄叉的粗调定位与转换器定位类似。
3.2.2 FAKOP 调整(以18号道岔为例)在18号道岔3号承轨台、39号承轨台以后直基本轨外侧选择合适两个点(该点数据出现频率较高,两点相差±0.3mm以内;轨距接近设计值,控制在0.3mm以内),距直基本轨边100mm 处用专用弦线架拉弦线,逐承轨台测量轨顶面下16mm处弦线与直基本轨非工作边的距离,根据允许偏差进行调整。
3.2.3 密贴调整重点控制“九密贴”: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短心轨与岔跟尖轨;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岔跟尖轨与顶铁;尖轨轨底与滑床台板;心轨与滑床台板;弹条中舌等密贴。
(1)轨底与滑床台板密贴:按照设计要求,当尖轨打开时,轨底与滑床台板间隙约0.7mm;当尖轨闭合时,轨底与滑床台板应密贴,间隙小于1mm,且不得连续出现。
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辊轮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2)顶铁密贴:用塞尺逐一检查直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的密贴,对间隙超过0.7 mm 时要予以调整,调整方法参照现场情况进行处理。
严禁现场对道岔顶铁进行不可逆处理。
3.3 工务精调精调基准:高程以基本轨(外轨)为基准轨、平面以尖轨(内轨)为基准轨。
精调方法:精调小车辅助人工调整(1)转辙器区:先用轨检小车将尖轨前端(18号岔3号承轨台)及跟端(18号岔40号承轨台)处平面、高程及轨距调整到位,然后利用弦线调整FAKOP区直基本轨平面位置、利用轨距调整直尖轨平面位置,再开通曲股检查曲尖轨与直基本轨的密贴,控制尖轨前端与基本间隙0.5mm、其余部分1mm以内。
同时,用轨检小车调整高程。
(2)辙叉区:利用轨检小车调整平面及高程,注意18号岔94号承轨台处轨距加宽(心轨藏尖)。
(3)连接部分:利用轨检小车先调整直股的平面及高程,再调整曲股的平面及高程(也可利用支距与轨距调整曲股的平面)。
精调流程图见下页:3.3.1 作业前的准备一解除二完成七检查:一解除:解除所有道岔钩锁器。
二完成:测量仪器设备配置齐全,状态良好,校定完成;CPⅢ控制网已复测评估完成。
七检查:①检查道岔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0.5mm、其余部分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1mm;②检查可动心轨与翼轨间密贴间隙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包括直股和曲股,可用撬棍协助尖轨密贴,待反弹后看是否达到密贴);③检查钢轨轨底是否存在吊板现象,特别是带辊轮的位置;④检查尖轨与滑床台板、可动心轨与滑床台板密贴是否小于1mm(包括直股和曲股);数据合格精调流程图⑤检查弹条中舌与钢轨间隙是否满足 0.1~1mm;⑥检查钢轨轨底与弹性基板外侧挡肩是否密贴;⑦检查扣件安装是否正确。
3.3.2 测量数据采集(1)具备CPⅢ控制网坐标数据和线路设计数据,线路设计数据包括平曲线、竖曲线、超高、道岔关键点里程及坐标,收集道岔类型、曲股线型等设计数据。
特别注意"尖轨尖端藏尖、心轨尖端藏尖、翼轨加高"道岔测量特殊点。
(2)将CPⅢ坐标数据导入全站仪,道岔相关线性要素输入轨检小车。
(3)道岔测量必须严格控制测量精度。
经常对全站仪进行校准测量,每次设站前做好全站仪正反侧检查。
每次设站精度严格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后方交汇后视8个CPⅢ点,保证测站中误差限差满足以下标准:X:0.7mm H:0.7mm Y:0.7mm 方向:1"。
(4)测量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全站仪的使用要求进行测量。
考虑天气、太阳直射、雾气、雨后大气湍流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测量时间。
在阳光下测量时一定要使用遮阳伞。
(5)测量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轨道中心,以减小测距误差对轨道横向偏移的影响,且在测量过程中,全站仪不受干扰。
(6)全站仪设站好后,应由设站人员看护,注意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7)数据采集时保证每站最远55~60m,每个承轨台逐个采集。
(8)道岔直向轨道线型测量。
将道岔尖轨、心轨转至直向位置并锁闭,使用轨检小车完成道岔直向线型测量。
(9)道岔曲向轨道线型测量。
将道岔尖轨、心轨转至侧向位置并锁闭,使用轨检小车完成道岔曲向线型测量。
(10)正线道岔单独测量时,用轨检小车与两端线路搭接长度不少于70m的轨道线型进行测量,保证道岔与轨道的顺接。
(11)道岔前后200m正线轨道范围应纳入道岔区一起测量,以控制道岔整体平顺性。
3.3.3 测量数据分析处理(1)道岔精调数据分析要根据采集的道岔前、后段正线数据一起分析。
(2)道岔数据分析可利用精调软件分析,模拟出道岔调整量;可通过报表生成 CSV 文件导入 Excel 进行分析和调整;可直接通过生成PDF文件,根据PDF 报表进行计算分析。
(3)数据分析原理是先分析基准轨,后分析非基准轨,先整体后局部。
整体分析根据300m长波分析,局部根据30m短波分析。
平面位置基准轨根据30m短波控制在1.4mm以下,非基准轨通过轨距控制,相邻两承轨台轨距变化控制在0.6mm以下。
高程分析是先分析高程基准轨,保证30m短波控制在1.4mm以下;非基准轨通过超高来控制,超高控制在1mm以内,并确保两侧钢轨正反超高不交替出现。
(4)道岔结构特殊位置,其轨道轨距、方向应以优先直向兼顾曲向的原则单独评估。
(5)轨检小车数据说明(以 AMBERG 小车为例)轨检小车数据报表主要有 1~8 项,具体说明:①轨枕号:岔枕编号。
②里程:测量对应的线路里程,是查找动态数据缺陷的依据。
③绝对精度(竖曲线):表示直基本轨的高低状态。
正值表示钢轨实测高程比设计高程低;负值表示钢轨实测高程比设计高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