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古典诗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语言特点,本单元学习中通过反复吟咏,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标要求、教材及学生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2.掌握文中文言知识:通假字、实词用法、古今异义
2、分析两个主要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铺陈、
排比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大意,梳理结构
2、结合具体例句分析人物形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人物的性格。(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设计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启发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1.因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誉为“乐府双璧”而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了解两首诗的重要地位我决定从《木兰诗》
导入。我准备采用一个互动性强的导入,与学生一起做一个诗句接龙游戏,所接诗句就用木兰诗里面的句子开始,游戏结束后由《木兰诗》导出“乐府双璧”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2.介绍有关知识(用幻灯片)
1)、题目解说:《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全诗共357句,共计1785字。小序为许陵所为。题目兼用比兴,以孔雀失配偶暗喻夫妻离别,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
这首诗代表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和北朝民歌《木栏诗》被喻为“乐府双璧”。明朝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2)、背景资料: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封建礼教戒备森严,婚姻家庭方面制定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清规戒律,正是这种戒律导致了焦、刘二人的悲剧。
(二)理解课文情节,梳理结构,整体把握:
1.听录音,正音、把握朗读基调,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
2.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要求划出疑难词句,质疑师生解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故事。
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3、快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结构:
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第一部分:(1、2段)开端兰芝自诉能干聪明,多才多艺,悲伤辛苦、婆婆刁蛮、
刚烈的性格
第二部分:(3~12段)发展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话别,发誓再接兰回来。
仲卿求情、仲母不应、自遣回家、拜别阿母、夫妻明誓
第三部分:(13~21段)发展兰芝回家后的遭遇
兰芝见母、兰芝拒婚、阿兄逼婚
第四部分(22~31)高潮兰芝、仲卿双双殉情
生人死别、仲卿别母、两人殉情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结局二人合葬化鸟双飞)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
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序言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情节、交代成诗的经过。“遣”“逼”二字,集中体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围绕这两个字展开故事情节。),
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开头两句的作用:用了“兴”的手法,目的是引出下文:一则用孔雀飞离时的徘徊眷恋引出故事,二则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为全诗定下悲剧基调。)。
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