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学案
《阁夜》最新学案
3、自己结合工具书及文下注释,翻译诗歌,
(提示: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补充;另外为了追求声韵的和谐,它的语序往往不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把诗歌提供的意象做合乎情理的调整。比如“天涯霜雪霁寒霄”,正确的语序是“寒宵天涯霜雪霁”,或者是“寒宵霜雪霁于天涯”,即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夔州上空的漫天霜雪停止了。在答题时,翻译的语言要力求优美。)
(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
(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华美壮丽
课题
阁夜
时间
授课人
审批赵建学
课型
自主合作探究
备课组高二语文
设计方霞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背诵默写
3、鉴赏古诗词的意境
学习重点:背诵默写
学习难点:目标1、3
一、自主、合作学习
1、解题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阁夜”,即西阁之夜。
5、请分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所营造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导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古文阅读、思维拓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
通过《阁夜》这篇古文的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课前预习】1. 阅读《阁夜》这篇古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2. 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夜行器的概念和功能。
4. 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受《阁夜》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课堂内容】1. 古文阅读及思维拓展李白的《阁夜》从标题就能看出来是一篇夜景咏叹诗,是李白描写他在夜晚游赏中的所见所闻。
文章首句“钟山川上寺,夜半钟声到”点明场景,引出了下文的描写,另外此句的中“寺”和后文“月明千里路”均蕴含了哲学上的意义。
第二句到第四句句则描述了景色,其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微雨漠漠送秋归”这四个字极好地表现出了秋天的气息,让读者看到了一幅阴雨霏霏的夜晚景象。
第五句到第十句句,则从自己的经历中发人深省的思索出发,深入散发景色所触发的情感,哲理性较高。
2. 文化背景在古代,夜行器是一种指示方向用的器具,由陶瓷或者玻璃制成,上面有兽面或者神面等雕刻,夜间照亮。
这种夜行器多数用于照明和指引行进方向,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一。
文章中描写的“青帝子”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位神仙,以指引方向的绝技远近驰名。
【课后作业】1. 背诵《阁夜》这篇古文,并理解文中表达的意蕴。
2. 汇总整理课上记录的生僻字词,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3. 进一步探究夜行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古代科技的认知。
4. 汇总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夜景,并通过阅读《阁夜》中的文学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和感受。
【拓展阅读】1.《夜行船》朱自清2.《月下独酌》李白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学生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阁夜》优秀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阁夜》诗;(2)理解《阁夜》诗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阁夜》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阁夜》诗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分析;(3)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中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的把握;(3)杜甫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阁夜》诗的题目,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阁夜》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意象,如“阁夜”、“五更”、“鼓角”等;(2)分析诗中的情感,如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3)揭示诗的主题,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阁夜》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阁夜》诗;2.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阁夜》诗;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存在不足之处;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阁夜》诗全文、注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课件;2. 教学资源:搜集与杜甫及其诗歌相关的资料,如生平介绍、作品选集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阁夜教案导学案
阁夜教案导学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阁夜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 掌握阁夜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熟悉阁夜教案的编写要点和结构。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阁夜的定义和历史背景a. 阁夜是指在晚上和夜间进行的教育活动,由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推行的习俗演化而来;b. 阁夜开始于唐代,宋代时成为一种盛行的教育形式,用于提高功课成绩和讲究学习。
2. 阁夜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 通过音乐和朗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b. 鼓励学生展示演讲和作文才能,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c.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阁夜教案的编写要点和结构a. 教案标题:应简明扼要地反映教学内容;b. 教学目标:明确表达教育目的和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和技能;c. 教学准备:列出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d.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每一步骤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安排;e. 教学评价: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方式和方法;f. 参考资料:引用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等。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阁夜的定义和历史背景,掌握阁夜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阁夜教案的编写要点和结构。
2. 教学准备:a. PowerPoint幻灯片;b. 阁夜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c. 学生作品和演讲稿。
3.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阁夜的兴趣;b. 讲解阁夜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起源和演化过程;c. 探讨阁夜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d.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编写阁夜教案;e. 展示学生作品和演讲稿,并进行评价和讨论;f.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阁夜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4. 教学评价:a. 学生讨论的参与程度和质量;b. 学生的个人作品和演讲表现;c. 学生对阁夜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阁夜》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阁夜》这首诗;(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2)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深层意境的理解;(2)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成就;(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阁夜》;(2)让学生自主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3)让学生自主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感悟。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的结构、韵律特点和意境主题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古典诗歌。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阁夜》;2.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写在日记本上;3. 选取一首古典诗歌进行欣赏和鉴赏,写下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阁夜》为例,讲解古典诗歌的欣赏和鉴赏方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阁夜》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结构分析和欣赏鉴赏。
《阁夜》教案6篇
《阁夜》教案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阁夜》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阁夜》教案1学习目标:1.诵读全文,把握节奏。
2.欣赏并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
3.品味本诗的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学案:1.填写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被誉为诗史。
《阁夜》一诗作于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前一年(76(2)诗人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又遇上崔旰作乱,国无宁日,诗人怎能不忧心忡忡?全诗格调低沉,诵读时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那颗苍凉凄苦的心。
2、概括全诗内容:答: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3、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通过阁夜看到的战乱的凄凉景象和动荡不安时局的描写,极力渲染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优虑(或表达作者伤时感世的情怀)。
二、赏析学案: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有什么作用?明确:时间,所在地,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组合成什么意境?明确:听觉、视觉。
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明确: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一)课堂练案:国殇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
说明:《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
而作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航者,屈原熟练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沉浸在这悲壮的气氛中。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阁夜》诗文;(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意境;(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无奈;(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3)学会珍惜当下,努力奋斗,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背诵;(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3)诗文意象、节奏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境的理解;(2)作者情感的把握;(3)古典诗词欣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前置课程,复习相关知识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诗歌记忆。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思考。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阁夜》诗文;2. 书写《阁夜》诗文;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书写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班级姓名《阁夜》学案一、学习目标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有感情地诵读作品;2.置身实景,缘景明情,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难点)3.学习本诗的表现手法。
(重点)二、教学环节展示目标初读感知细品情感带着情感诵读学习手法反思布置作业三、主要教学过程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注释:①作于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
②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③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④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2)诵读提示:⑤此诗对仗工整,音节整齐,诵读时要深情、顿挫。
⑥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应读得平缓;而第二联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诵读时应引吭高歌;第三联写野哭、夷歌之凄惨,诵读时应转为悲抑;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自应以悲慨之音读之,使人“怆然有无穷之思。
”2.置身实景,缘景明情(1)填空我认为(字、词、句)好,好在(2)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根据示例,阐释作者所悲所慨悲是一种恨,恨现世安稳,难求!(3)有感情的朗诵诗歌3.涵咏诗歌,学习手法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他的情感的?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4.反思:学完本诗,我能够:背诵这首诗知道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赏析这首诗的意境体会这首诗的情感了解这首诗的表现手法5.作业:背诵并默写《阁夜》补充资料:1.表现手法术语2.赏析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3.作者:杜甫,字子美,唐朝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阁夜》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阁夜》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高二语文组朱老师【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时:1课时【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杜甫,人称杜子美(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解题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觉。
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
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阁夜》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风格,理解《阁夜》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
2、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诗作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 766 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都先后死去。
杜甫流寓夔州,身世飘零,心情十分沉重。
四、文本诵读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3、反复诵读,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五、诗歌解读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一联点明时间是冬季,岁末的白天越来越短,在天涯漂泊的诗人在霜雪初停的寒夜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孤寂。
“阴阳催短景”写出了时光匆匆,“天涯”则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漂泊之感,“霜雪霁寒宵”营造出了寒冷、凄清的氛围。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有何作用?这一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
五更时分,军中的鼓角声悲壮响起;三峡上空,星辰倒映在江水中,随着波浪摇曳不定。
通过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又描绘出了三峡的雄伟壮阔,以壮景衬哀情,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悲壮和感慨。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一联写听到千家野哭,战争的消息传来,百姓在战乱中痛苦不堪;而几处渔人樵夫却唱起了夷歌,表现出当地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乱频繁。
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精选5篇)
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解题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
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2、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
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3、岁暮/阴阳/催短景,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天涯/霜雪/霁寒宵。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夷歌/数处/起渔樵。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二、具体分析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注释:• 阁:指四川夔州西阁。
• 岁暮:年终。
• 阴阳:指日月。
•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日光。
• 霁:雨停初放晴或雾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霁」来形容。
•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分析】首联对起,点出时间和地点,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凄苦悲凉的心境。
《阁夜》学案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吟咏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2、在体悟诗歌的基础上,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吟咏、诵读诗歌,感知中国诗歌的声律特点。
2、在诗歌的音韵美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美。
3、学习和鉴赏诗歌中的用典等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诗歌,培养对古典诗歌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尾联写诗人在知交零落、存者音信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导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阁夜》学案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阁夜》学案及答案高高二二语语文文教教学学案案备备课课人人审审核核人人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型型新新课课第第 1 1 课课时时课课题题阁夜学学习习目目标标1 1、、欣欣赏赏并并领领会会本本诗诗的的艺艺术术特特点点2 2、、诵诵读读品品味味本本诗诗的的意意境境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自自学学导导航航一一、、诗诗歌歌背背景景、、文文题题解解析析二二、、注注释释::阁阁::岁岁暮暮::阴阴阳阳::短短景景::霁霁::1 / 8寒寒宵宵::合合作作探探究究 11、、岁岁暮暮阴阴阳阳催催短短影影, ,天天涯涯霜霜雪雪霁霁寒寒这这一一联联交交代代了了什什么么要要素素? ?2 2、、五五更更鼓鼓角角声声悲悲壮壮,,三三峡峡星星河河影影动动这这一一联联写写了了几几种种感感觉觉? ?表表达达了了诗诗人人什什么么样样的的感感情情??3 3、、野野哭哭千千家家闻闻战战伐伐, ,夷夷歌歌数数处处起起渔渔樵樵这这一一联联你你读读懂懂了了什什么么??4 4、、卧卧龙龙跃跃马马终终黄黄土土, ,人人事事音音书书漫漫寂寂这这一一联联表表达达了了诗诗人人怎怎样样的的悲悲慨慨??小小结结::背背诵诵课课文文高高一一语语文文教教学学案案备备课课人人审审核核人人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型型新新课课第第 1 1 课课时时课课题题阁夜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 1、、欣欣赏赏并并领领会会本本诗诗的的艺艺术术特特点点2 2、、诵诵读读品品味味本本诗诗的的意意境境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自自学学导导航航这---------------------------------------------------------------最新资料推荐------------------------------------------------------ 这是是一一首首年年终终时时感感怀怀的的诗诗,,写写景景、、写写情情,,充充满满孤孤寂寂悲悲凉凉的的感感觉觉从从诗诗的的内内容容可可以以判判定定它它作作于于大大历历元元年年((7 76 66 6))冬冬季季当当时时诗诗人人住住在在夔夔州州府府的的西西阁阁,,这这首首诗诗所所写写的的是是诗诗人人在在一一个个雪雪后后的的不不眠眠之之夜夜里里的的所所闻闻所所感感,,所所以以诗诗题题叫叫做做《《阁阁夜夜》》蜀蜀中中有有崔崔盱盱、、郭郭英英义义等等互互相相残残杀杀,,百百姓姓遭遭殃殃,,诗诗中中的的野野哭哭千千家家就就是是这这次次战战祸祸的的写写照照杜杜甫甫经经常常情情思思诸诸葛葛亮亮,,这这是是他他从从内内心心崇崇敬敬的的一一位位贤贤臣臣,,也也留留下下他他自自己己的的影影子子注注释释::阁阁::指指四四川川夔夔州州西西阁阁岁岁暮暮::年年终终阴阴阳阳::指指日日月月短短景景:3 / 8:指指冬冬季季日日短短景景::日日光光霁霁::雨雨停停初初放放晴晴或或雾雾散散了了、、雪雪不不下下了了,,都都可可用用「「霁霁」」来来形形容容寒寒宵宵::寒寒冷冷的的夜夜晚晚合合作作探探究究 1 1、、岁岁暮暮阴阴阳阳催催短短影影, ,天天涯涯霜霜雪雪霁霁寒寒这这一一联联交交代代了了什什么么要要素素? ? 岁岁暮暮,,交交代代时时间间转转眼眼一一年年将将尽尽,,有有韶韶光光易易逝逝人人生生短短暂暂之之感感 , ,稍稍稍稍流流露露出出凄凄苦苦的的心心境境天天涯涯,,称称所所在在地地资资州州,,有有客客居居天天涯涯自自伤伤飘飘泊泊凄凄寒寒,,宵宵 , ,这这里里指指黎黎明明前前, , 暗暗示示诗诗人人彻彻夜夜未未眠眠,,可可见见忧忧心心之之重重, ,为为下下文文写写听听到到当当地地驻驻军军的的鼓鼓角角声声作作铺铺垫垫。
阁夜 导学案(教师)
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阁夜(教师)【学习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探讨杜甫诗的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
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了解背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四月飘泊至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这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战争的烽火一直没有停息。
战祸绵延数年,人民死伤无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
一个深冬的夜晚,霜雪初霁,寓居在夔州西阁中的诗人,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解题“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预习检测】1.了解诗词格律,然后填空。
①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②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它们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不完全一样。
③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去、入三声。
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可概括为: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④对仗就是诗词中的对偶,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放在诗词句中相同的位置,使之并列起来。
《阁夜》最新导学案
《阁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
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
学习过程:【预习检测】(1)注音:短景()雪霁( ) 渔樵()(2)《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从内容看,是一首诗;一、作品简介“阁夜”,即。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
二、诵读诗歌,体味情感:深情、顿挫诵读《阁夜》,然后试将原诗翻译成现代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读后初步体会《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三、鉴赏:1.赏析首联:“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2.赏析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赏析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赏析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阁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阁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阁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阁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序《阁夜》作为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自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这篇文学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思想展现,我们该如何教学和探讨呢?本文将从文学学习的角度,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作品。
一、教材分析《阁夜》是唐代女诗人李清照所著的一篇散文。
全文共分上下两篇,基于爱情友情这些社会关系的主旨,深入描绘了一对恋人相思相对的情感。
作品的篇幅不长,却通过两位主人公的情感碰撞,描绘了当时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阁夜》,帮助学生:1.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2.掌握散文创作的基本技巧,学习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3.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意象等元素的丰富内涵;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铺垫环节: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引导学生在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理解并欣赏《阁夜》这篇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补充材料或讲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唐代文学的精髓和文学特点。
同时,也可以以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
2.阅读篇章: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阁夜》是一篇唐代散文,通篇描绘了一对恋人在相思之中的生活状态,通过作者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传统情感与现代情感的冲突。
在阅读散文时,要帮助学生把握散文的基本特征,比如节奏、语言、结构、氛围等,同时梳理文学作品的主线、情节和情感形式。
3.理解人物:通过人物形象更深刻地阐释主题。
散文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展现现实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在阅读《阁夜》时,要逐个解析人物形象,从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了解恋人之间的感情渐进历程,以及传统情感与现代情感的碰撞。
同时要结合篇章路径,了解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阁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选课背景及意义《阁夜》是人教版高中选修课程中的一篇古文阅读经典,作者为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
选修此篇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经典的认知,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学的灵魂与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阁夜”与“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唐诗两大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古代诗人写景的方法,以及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巧。
3.理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自我陶醉、情感表达和意义寓意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探索生命意义、思辨生命价值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及过程“导入——感悟——解析——交流——评估”1.导入:通过课前准备、故事引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准备好导引如下:(1)听唐诗宋词元曲,感受古代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2)呈现与“阁夜”相似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情感陶醉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究。
2.感悟:让学生阅读文章并自主思考,对主题、意义、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展示学生有意义的精神体验,建议选择以下思考题(学生可根据自身阅读理解):(1)如何理解“珍重此时,怏然自悲;依依别离,舍不得你”这些句子?(2)诗中的小禽隐喻了何种情感与意义?(3)如何理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表达的陶醉情感?3.解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对唐代文学及作者个人风格的认知,深入领会古代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
4.交流:通过小组讨论、问题答辩等形式,展示学生优秀的思考与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感悟。
5.评估:采用评分评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教学资源1.课文及各种课外阅读材料2.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在线阅读平台、互动课堂等教学工具4.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辅助工具总之,《阁夜》是一篇古诗文经典,通过对其深入剖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其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鉴赏,更可以启迪学生内在的美感和人性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阁夜》学案
一、学会读诗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短景:景,通‚影‛,日光;冬天昼短夜长,故称‚短景‛。
②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
③漫:任随。
1、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首诗四联皆用。
“阁夜”意为。
2、首联:阴阳意为日月,指日月穿梭,“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
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
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的感情基调。
3、颔联:上承“______”,描写夜中所闻所见。
作者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从侧面烘托出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作者看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4、颈联:写拂晓前所闻。
“野哭千家闻战伐”意为:。
夷歌指,“数处”即,刻画出了的夔州的典型环境。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想一想:为什么这两种声音使诗人倍感悲伤?
5、尾联: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__________和公孙述。
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的情绪。
6、读懂了吗:试着用散文语言复述这首诗的内容。
二、举手提问
读完学会读诗的参考答案,你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直击高考
1、“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四、试着背诵这首诗
《阁夜》学案参考答案
一、学会读诗
1、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首诗四联皆用对仗。
“阁夜”意为西阁之夜。
背景介绍: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先后在赤甲、西阁、滚西、东屯居住。
《阁夜》就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
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2、首联:阴阳意为日月,指日月穿梭,“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沦落天涯的无限凄凉。
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感情基调。
3、颔联:上承“寒宵”,描写夜中所闻所见。
作者听到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传来,起伏悲壮,这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作者看到,星光倒映在峡江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后汉书〃祢衡传》云:‚(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汉书〃天文志》云:‚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日:‘星摇者,民劳也。
’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联系这两个典故,‚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之中则又有一番深意: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这两句诗境界浑厚,格调悲怆,言外犹有深意。
4、颈联:写拂晓前所闻。
“野哭千家闻战伐”意为: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数处”即不只一处,刻画出了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5、尾联: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
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左思《蜀都赋》云:‚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
‛
6、读懂了吗:试着用散文语言复述这首诗的内容。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霁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三、直击高考
1.“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答:“催”字是催促之意,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2、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简要分析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哪几种悲慨?
答: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
“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苦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断绝的寂寥和无奈。